尋日最爆嘅新聞,我首推呢一單!我唔講在泥頭山上燒烤呢件事幾有第三世界國家嘅感覺,亦都唔講合唔合法、有冇領牌呢啲問題。講真,劣食界KOL好多,但能夠做到百發百中,近乎每篇都係劣食的KOL係好罕有,你叫我點忍手唔婊揚你呢個劣食教母?
首先,我真心好欣賞呢個劣食教母嘅態度:「每個介紹都係憑良心」,大家睇下第二幅圖,佢講到幾咁真心又幾咁真誠,同喜劇之王張柏芝純情學生妹一樣咁真!對了,唔記得左俾返個背景資料大家,佢呢篇文係介紹著名法國餐廳Café De Coral(大家樂)嘅黑椒肥牛石鍋,而你又幾時見過有人咁真心去為左大家樂拍片?結果,立刻就有人貼相出來打臉,我自己睇都覺得好尷尬。只要廣告商俾得起錢,張柏芝都可以變純情學生妹,我明白廣東人做肥牛有好多方法,但既然入到高級法國餐廳,不如注意一下食相吧?另外呢…劣食教母,正所謂盜亦有道,你介紹食物唔駛用良心架,你肯用條脷就得架啦。
好啦,我地講返餐廳。劣食教母最屈機嘅地方係你跟佢試完中左伏之後,佢會屈返係你唔識得叫野食「跟住我叫的會比較穩陣」。喂,教母大人,俾幾舊水去餐廳食飯要求「穩陣」?唔係呀嘛?我要穩陣去牛陣啦,我要你介紹黎做咩?另外,好一句「一間餐廳並不需要全部食物都好食」,如斯歪理簡直震驚十三億人!咁係咪一個菜單並不需要全部食物都收費?抱歉,如果一個食客係需要為每一碟食物而付款,餐廳就需要每一碟食物都好食。你擺得上菜單、收得個客錢,點解可以有野係唔好食?你呢間係咩餐廳?
講食評呀嘛?人妻先生寫啲食評都好垃圾,所以我冇資格講,咁不如我地睇下米芝蓮點講?喺2013年Gordon Ramsay間餐廳一夜之間被米芝蓮搣走左兩粒星,大家知道原因嗎?
Michelin guide director Michael Ellis spoke of getting "some very erratic meals" and having "issues with consistency, and consistency is a huge thing for us." As it should be for ordinary diners too, who are paying their own money for an expensive meal.
每一個食評家所著重的,都不只是食物的味道,而是餐廳的「一致性」,推介得就代表你間餐廳大部份、甚以至每一道菜都達到水準要求。我真係唔知呢種香港特式的食評標準從何而來,好一個美食天堂竟然淪落到「餐廳唔需要全部食物都好食」。「十隻手指有長短」,咁你俾錢去食手指啦,我係黎食飯嘅,你收得我幾多,我就要求返幾多,你唔識煮就唔好擺落菜單,就係咁簡單。
再退一萬步講,再睇五、六幅圖,似乎間間餐廳跟住你叫都中招喎,點解嘅?咦?睇返佢講法,原來跟住佢叫都係「比較穩陣」,連穩陣都唔敢肯定,你嘅「推介」真係推晒啲讀者嘅忍耐力出界,會不會太不負責任了?而最可惡的,係一般KOL接鱔稿,都會盡量持平有讚有彈,但佢唔止一面倒hard sell,甚至仲會為左搶眼球而誤導讀者,好似第七幅圖,為左限住200蚊埋單望落吸引啲,夾硬做左個得14碟的8人火鍋餐,點睇就算8個細路都唔會食得飽。結果係每篇文都係條片好吸引,首二十個留言大力支持tag朋友,然後就會有讀者走出黎俾負評,如果海鮮多係賣點,就會有讀者投訴海鮮霉嘅;如果係話個放題場好多機器俾大家玩煮飯仔,就會有人投訴啲機壞晒,排隊要等好耐。其實如果你係鍾意睇人中伏,睇留言真係好治癒好減壓。
香港就是有太多這樣的打手,出賣良心欺騙讀者的信任,一次又一次地推介質素參差的餐廳,說著似是疑非的歪理去蠱惑讀者,甚至為了自己獲利而去灌輸讀者錯誤的知識。利用自己讀者的信任是卑鄙,睜著眼說歪理是無恥,香港有著如此卑鄙無恥的KOL,難怪讀者的水平永遠不會提升,只會越食越劣。
#賣廣告冇講明已經違反商品說明條例
#廣告與實物不符亦是違反商品說明條例
#這不是廣告
#是欺詐
#赤裸裸的欺詐
#三番四次都中招嗰班係唔抵可憐架
#受騙的那個比騙徒更混帳
#蠢人有惡報
#仲有冇人記得自己寫文分享的初心
#可曾記得愛
欺詐 與 純情 在 畢明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期我覺得最好看的電影,沒有之一】(劇透慎入)
用真換堅強 - 畢明
岩井俊二癲咗,我都係。
《夢之花嫁》是癲喪狂那麼好看,而我看的是三小時的足本,我以為三小時會過長,卻不。這個荒謬疏離夢幻寂寞、黑色寫實地超現實的黐線警世省世成長故事,好看得近乎可怕。高濃度深思現世代東京人的生存生還與悲哀,與人與世界的疏離與流離,在戲院漆黑的空氣中,同是現代城市人的我們心知肚明,心頭暗顫,手心微涼,在冷幽默之中,不敢大笑,卻絕處逢生一樣,戰戰兢兢又餓過飢地,認得也貪慕人世間難得罕見的真和暖。
七海和Cocco,不再是花與愛麗斯的青春輕狂百無禁忌,從七海「像淘寶一樣」,在網上淘了一個老公一段婚姻回來,這個純情得近乎白癡的女子,無知地示範了虛擬人際關係的荒誕脆弱和險惡。真實生活故障,人與人都斷裂,七海父母,她與父母,都疏離,結婚擺酒,沒賓客親友,靠網友找專業中介公司買「親朋演員」赴宴,用錢買假關係和關心,去慶祝一段淺薄易碎的婚姻。
七海有什麼事,找網友不找老公。脆弱無根的婚姻,荒誕地就破裂了。網上盡是假情和欺詐,換來現實的偷拍、拆散和出賣。「網友」安室永遠提供一切服務,換取金錢,明碼實價,受人錢財,卑鄙食得架?他沒知覺和羞恥,在東京生存,虛偽之中誰都沒憑據,唯有合約服務和錢最真實,傷害了誰也許都不是真的。
然後網名Rip Van Winkle的真白出現,不真實的大屋下,名叫「真」、「白」的她,付錢找「真、朋友」。相信幸福配額有限,怕受傷,寧願用錢買,做交易比做朋友不易受傷。她和七海唱K選的是一首森田童子的《我們的失敗》。
職業是AV女優的真白, 身負絕症,反思日本人永恆執迷的「死亡」命題,怕死,她一直找一個人真心「陪死」。安室收費一千萬,送七海去死,不痛不癢,人命,他送去毀掉,不羞不恥。但在真白媽媽脫光衣服時安室崩潰了,不是骨灰不是羞恥,是他終於知道什麼叫痛。痛惜女兒、哀悼生命。沒有人能像萬言小說人物Rip Van Winkle把時代的悲哀靠沉睡避過,睡醒,還處分崩亂世,唯有好好活下去,像七海,用真,換堅強。
#畢明影評 #我們的失敗 #岩井俊二 #夢之花嫁 #為什麼我會愛上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