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先讀!竹科40專刊】走過篳路藍縷,而今與世界並駕齊驅。《竹科40:突圍世界的領跑者》收錄竹科40年榮光風華。
12月7日正式發表前,精選6篇,邀您先睹為快。
《天下雜誌》的兩千大企業調查,起始自新竹科學園區成立的隔年,觀察這份榜單的分類,我們可以一窺竹科的發展,對臺灣主流產業移轉趨勢的影響。
在1986年的調查中,不要說半導體、通訊與網路、光電等行業類別都還沒出現,就連電子業,和電腦及其周邊零組件也還沒有名分,全被歸在「電工器材」業內。但隨著40年發展過去,竹科透過龍頭企業的帶動、工研院等學研單位的技轉與衍生,再經過整個產業群聚合縱連橫之下,產業的多元發展已至少涵蓋 #積體電路產業、#電腦及周邊產業、#通訊產業、#光電產業、#精密機械產業、#生物技術產業 六大領域,而且呈持續創新成長,呈現令人眼花撩亂的產業盛況。
#竹科40
#突圍世界的領跑者
https://futurecity.cw.com.tw/article/1788
機械產業 分類 在 中衛產業行腳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MIT產業行腳 木材產業發展 之1】
從家具王國到木工機械大國
破曉時分,阿里山小火車往山頭駛去,火車上的遊客期盼著欣賞太陽從群山懷抱中躍出的美景。這條知名的觀光鐵路,從1912年聖誕節開始啟動,載著一車車珍貴檜木的下山,換回無數外匯。
「木產業就是環繞木材產業的週邊產業,包括木材輸出、合板工業、傳統家具 、外銷家具、木工機械五大分類。」前北科大教授、豐園北科大木創中心主任楊明津簡單說明臺灣不同木產業的興衰。
從日治時代開始規模輸出的「木材輸出」,從日治1915-1945年共砍伐森林約18,432公頃、材積約663萬立方公尺,到戰後1946-1982年國民政府砍伐材積約4,456萬立方公尺,這時期製材廠(saw mill)林立,以建設臺灣與賺取外匯為主。直到1991年政府以行政命令宣布禁伐天然林,大規模的伐木才正式進入尾聲。
1976 到1990 年是臺灣「外銷家具」產業的外銷鼎盛的時期,1987年產品外銷達到最高峰產值高達24.8 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三大家具 輸出國,僅次於德、義兩國,享有「家具王國」之美譽。九〇年代各項經濟條件的轉變之下,臺灣家具 產業大部分外移到大陸或東南亞國家設廠生產製造,只有少數願意根留臺灣的廠商,則正面臨到產業調適與轉型期。
在「合板工業」部分,在1965年曾居美國進口市場第1位,1966年的外銷量高居世界第2位,1973年,合板外銷數量達110萬5千餘立方公尺,金額2億2,700餘萬美元,當時在產業外銷實績上是居於紡織、電子業之後的第3位。直到1979年東南亞國家,限制原木出口數量並提高關稅,才結束合板工業的輝煌時期。
當木材輸出、家具工業與合板工業榮景不在,昔日隨著家具產業的興起,大量進口歐洲先進木工機械,所帶動「木工機械」產業的研發升級,這些聚集於豐原、神岡等中部地區的中小型企業,因上、下游供應鏈群聚,因廠商可在短時間內取得所需的零件相互支援供應,擁有靈活應變優勢。2013年臺灣木工機械成為全球第三大輸出國,年產值高達新臺幣160億,2016年全球出口雖退居第4位,但木工機械品質卻更上一層樓。
在工業4.0時代,以臺灣木工機械的優勢,整合科技力,發展智慧化的家具生產,彌平因工廠外移造成的人才斷層,或許臺灣將成為開啟另一個「家具王國」 的重要契機。
#中衛中心
#台灣製產品MIT微笑標章
#貼文轉載自台灣製產品MIT微笑標章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smilemit/
#更多台灣產業故事請持續鎖定產業行腳臉書與MIT微笑標章臉書
機械產業 分類 在 產業人力供需資訊網-智慧機械產業 - 國家發展委員會 的相關結果
智慧機械產業屬跨領域產業,較難直接對應至行政院主計總處之「行業統計分類」,因此本產業範疇係指凡經登記核准設立且符合機械產業中工具機、機械零組件、產業機械、 ... ... <看更多>
機械產業 分類 在 電機機械產業介紹、台股上下游類股和電機機械公司股價漲跌幅 的相關結果
電機機械產業概觀 · 手工具機 · 1315 達新 1515 力山 1527 鑽全 1533 車王電 1538 正峰 1539 巨庭 1541 錩泰 1558 伸興 1570 力肯 2352 佳世達 2397 友通 4534 慶騰 4720 德 ... ... <看更多>
機械產業 分類 在 電機機械產業鏈簡介 的相關結果
電機機械產業分為上游元件及下游機械設備。在上游元件部分,分為鋼鑄鐵元件、五金元件及零配件、油空壓元件、傳動元件、電控元件、機械設備之沖壓零組件等。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