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歌〈心悶〉MV上線!】
「把願望、遺憾,寫成最美的靠岸」
或許希望落空,或許虧欠不已,或許我們接不住最掛念的人
但期許在事情之後我們能整理好自己,也把大家都收好
跌倒後拍拍身上沾著的灰塵,只留下疼痛刻在心裡的溫度,再往前走
美秀集團2021全新專輯《多色寶山大王》首支悲戀情歌〈心悶〉
結合台語饒舌、古典管弦,穿插合成器音色與鋼琴獨奏
器樂間交錯互補,用搖滾聲響的純粹,打造最深刻的情緒起落與堆疊
註釋:
心悶,讀音:sim-būn
指動詞思念、想念,或形容內心愁苦煩悶的狀態
而在歌曲中我們轉化它做:「帶著憂愁地思念」
(詞語解釋自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辭典)
高畫質版:https://youtu.be/k1YQE3YeMyw
-
作詞、作曲:冠佑
編曲:美秀集團、張皓棠
製作人:張皓棠
演唱:狗柏、修齊
主吉他、合聲:修齊
合成器、鋼琴:冠佑
貝斯:婷文
鼓組:鍾錡
副吉他:張皓棠
合聲編寫:張皓棠
管弦樂編寫:冠佑、張皓棠
錄音:鄭平、張皓棠
混音:張皓棠
錄音室:112F Recording Studio、B-mic Studio、騷聲工房、富貴一路
後期母帶製作:Alex Gordon from Abbey Road
-
導演 Director: 奧斯丁
特別演出 Starring:韓寧、林哲熹
製片 Producer:顏桂格、李品賢
攝影師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林子堯
攝影大助 1st Assistant Camera: Sam
攝影二助 2nd Assistant Camera: 嘉祺、祖源
燈光師 Gaffer:林岑璋
燈光大助 Best Boy:賴威仁 Wilson
燈光組 Gaffer Crew::郭欣錡 Richard BK、林俞伶 Ling
美術指導 Art Director:李逸傑
執行美術 Production Executive:葉庭伊
美術組 Art Crew:葉芷菱、吳岳峰
造型 Stylist:小意思造型設計工作室 莉絲/怡如
化妝組 Make-up Artist:priti makeup
wawa/Jimmy/Gina/Elsa/珊珊
剪接師 Editor:鄭惠璟
調光師 Colorist:李芷璇
平面視覺設計 Graphic Design:李威 Wei Lee
標題字設計 Title Design:李威 Wei Lee
女兒演員:Emily
特別感謝:高瑋侖/正全義肢
-
本作品獲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110年補助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美秀集團 Amazing Show,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把願望、遺憾,寫成最美的靠岸」 或許希望落空,或許虧欠不已,或許我們接不住最掛念的人 但期許在事情之後我們能整理好自己,也把大家都收好 跌倒後拍拍身上沾著的灰塵,只留下疼痛刻在心裡的溫度,再往前走 美秀集團2021全新專輯《多色寶山大王》首支悲戀情歌〈心悶〉 結合台語饒舌、古典管弦,穿插合成器音...
「標題音樂意思」的推薦目錄:
- 關於標題音樂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標題音樂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標題音樂意思 在 每日一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標題音樂意思 在 美秀集團 Amazing Show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標題音樂意思 在 -YouTuber音樂人-稻村壤治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標題音樂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標題音樂意思 在 [分享] 雖然30但仍17 裡的古典音樂(ep1-ep16) 的評價
- 關於標題音樂意思 在 標題音樂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和網紅們這樣回答 的評價
- 關於標題音樂意思 在 標題音樂意思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廟宇民俗資訊站 的評價
- 關於標題音樂意思 在 標題音樂意思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廟宇民俗資訊站 的評價
- 關於標題音樂意思 在 Music & Learning with Hermia,紐約音樂藝術教育台北校,嬰幼兒 ... 的評價
- 關於標題音樂意思 在 『頻痕』09.那我懂你意思了- 沒有人在乎你在乎的事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標題音樂意思 在 Bravo, My Life! (機智的監獄生活OST pt4) (環球官方HD中文 ... 的評價
標題音樂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如果只說「能有機會寫下這篇專訪的我,覺得非常開心」是有些不負責任。完稿之後,來往調整最多的是引句裡的用詞,什麼會讓一個人面臨危險,什麼會讓一個人身邊的人面臨危險;之間,又確實摻著「希望更多人看見」的心情。
⠀
⠀
我常常覺得需要透過嚴格才能實踐的溫柔是不幸的,但終於有一天我需要選擇接受我們偶爾要被這種嚴格所保護。世界容易用言語判決使用者的心意,忽略言語和立場之間還隔著動機。明眼人或許看出這篇專訪每一個小標都脫胎自一首詩,而詩是我和阿報說話之後第一個感覺。
⠀
⠀
為什麼是詩?上好稿之後丟網頁連結給他,結果在訊息匣中點擊連結的時候跳出視窗:「网页存在安全风险,为维护绿色上网环境, 已停止访问」。意思是,這個世界將有許多人看不見這篇訪問吧?有些事情可以改成暗號,有些事情一旦改成暗號就再也不是原來的事情。什麼事情是前者,什麼事情絕對不能改變,我知道詩就是思索這件事情的事情,然而詩往往不能消滅問題。詩只能給我們面對問題的姿態。
⠀
⠀
阿報給了我一種姿態。能有機會記錄這種姿態的我,覺得非常開心。
⠀
⠀
⋯⋯
⋯⋯
⠀
⠀
——— 这里是原来的『湾湾独立音乐速报』,现在的 @小岛音乐速报,主要发布台湾原创音乐、独立音乐新歌、MV、演出等等相关资讯,如果你也喜欢台湾音乐,欢迎关注我(愛心)
⠀
⠀
點進小島音樂速報微博,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置頂文中這段自介。
⠀
⠀
這介紹不到一百字,明眼人卻能看出端倪。2020 年 11 月 21 日,當屆金馬獎頒獎典禮隨主席李安步上星光大道揭序,這是中國全面撤出金馬的第二年,這邊觀眾習慣入圍名單裡不見中國作品的同時,那邊觀眾大概也習慣了轉播這檔事檯面上是看不見了。那晚,灣灣獨立音樂速報同步圖文轉播得獎動態,幾則發文都被新浪下架。速報頁面隨後出現一則新貼文,大意是對待一個頒獎禮,封殺到這般地步,真的至於嗎?
⠀
⠀
那則新貼文當晚即在微博遭到圍攻,相關博主及眾多網民紛紛開始舉報,認為他的微博名稱夾帶私貨;數天後,他甚至收到了新浪站台要求改名否則對帳號進行官方處理的私訊。
⠀
⠀
消息一出,三年來受灣灣獨立速報的資訊餵養、三十多萬追蹤者中,不少人挺身而出。有人是承著自己在這裡認識數不清台灣好音樂的情,有人是見得區區頒獎轉播被動刀的不平。這抗議竟真傳到新浪某位高管耳中,高管點了頭,不對這個匯集無數樂迷的站台下手。
⠀
⠀
然而一週後,灣灣獨立音樂速報的名字依舊被改成亂碼。
⠀
⠀
介紹寫「原來的」,是因這回終究不敵壓力,「灣灣獨立音樂速報」這個自 2017 年開站時就使用的名字,改姓成了小島。而之所以短短八十字裡「獨立音樂」、「原創音樂」並用,起因仍是「台灣」後面不能接「獨立」的潛規:
⠀
⠀
「你要跟他們解釋斷句是 台灣 獨立音樂,要找你碴的還是找,後來很多媒體省麻煩,就用了原創音樂這個詞。」原創音樂,使用時概念幾乎等於獨立音樂,為避文字獄而衍的新名目,到頭來簡介卻還得反過頭把這詞給列上才完整。
⠀
⠀
眼前螢幕裡的男子,唸「誰」的時候聽起來是「ㄕㄨㄟˊ」,說「年」的時候聽起來是「連」。他是原來的灣灣獨立音樂速報、現在的小島音樂速報始終唯一的經營者,更常把自己稱作編輯。熟的人都叫他阿報。
⠀
⠀
⠀
▍天線給了我天線的耳朵
⠀
⠀
2021 年 4 月,阿報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聽見對岸」發表了〈台灣「獨立音樂」簡史〉。現在,你知道為什麼獨立音樂四個字要加引號了。
⠀
⠀
該文從台灣的熱門音樂時期開始,順著解嚴後地下音樂萌芽、再轉化為如今獨立音樂概念的過程,約三十多年的歷史進行爬梳。文章一發,台灣社群上轉發者眾,除了史料本身激起的興趣,多少還有「這主題的文章出自中國人手筆」的詫異。
⠀
⠀
這不是阿報第一篇掀起討論的寫作。2019 年,他在〈年終總結之現場篇〉一文中,統計該年度有多少台灣樂團到中國演出,得出「台團批量上大陸」的結論,數據被報導者〈那些席捲亞洲的台式浪子與浪漫──獨立樂團唱出厭世代的微抵抗〉一文採酌;2020 年 6 月,緊跟當年台灣文化部補助名單公佈,阿報另一篇文〈在台團熱潮背後,了解下台灣的音樂補助是怎麼一回事〉,則向中國聽眾說明台灣音樂圈習以為常的制度,「音樂補助是大陸沒有的嘛,對於大陸很多網友來說,政府居然發錢給樂團做音樂,他們想都不敢想。」
⠀
⠀
不過,每篇長文末,總會導回小島音樂速報微博,「那裡比較熱鬧」。原有正職工作的阿報,寫長文是一年只幾次的事情,「聽見對岸」被他稱為年更號,比起小島音樂速報多時一天近十則台灣音樂情報的頻率,寫這樣有學究精神的論述,不是阿報最想做的事。
⠀
⠀
1992 年,他在福建出生。因為當地方言與台語高度相似,少年時期的阿報完全聽得懂電視上五月天唱的台語歌是什麼意思。阿報口音裡那份熟悉咬字,也原來是連上了我們對台灣國語的印象。
⠀
⠀
為什麼福建電視上有五月天?原因之一,是那個台灣音樂仍在中國舉足輕重的年代。阿報回憶 2006 到 2010 年間,身邊的人聽的是五月天、F.I.R. ,唱片行裡賣的是陳綺貞。
⠀
⠀
另一個原因乍聽有點玄,想想卻有道理:「就,我們家的電視天線,那時候收得到台灣電視的訊號。我可以看中視看台視看華視,我記得這三個電視台最主要⋯⋯」不對、先等一下,這合理嗎?
⠀
⠀
「不是,我們離金門很近你知道嗎?那個電視信號到福建都清楚,大概就和廣東那邊常看到香港的電視是一樣的。」
⠀
⠀
青春期的阿報和家人搶遙控器,想看的是台灣樂團上節目打歌、廣告間的新曲 MV。為什麼想看?他說新世紀之初五月天《搖滾本事》演唱會,是自己第一次在螢幕上看見樂手操著樂器,有鼓、有吉他的舞台。
⠀
⠀
因為帥吧,阿報說。就像許多少年少女。
⠀
⠀
他要到二十多歲時,才發現台灣所謂「聽團仔」不少已把五月天劃到商業樂團的那一邊,這一點和阿報身邊的中國樂迷不同。包含阿報自己,至今都還對五團抱著當年獨立音樂啟蒙的好感。新世紀第一個十年沒有社群、自媒體,阿報心中的台灣音樂地圖描製除了電視,靠的是蝦米音樂和豆瓣兩大平台的音樂導介。
⠀
⠀
「以前只知道五月天陳綺貞這種大名字,什麼絲襪小姐,什麼女孩與機器人、法蘭黛、先知瑪莉,都是因為蝦米音樂的推薦機制做得很好,我才知道的。」
⠀
⠀
今年辭去工作回到福建的阿報,電視台不再收到台灣訊號。養成他品味的蝦米音樂,也在今年二月終止營運了。
⠀
⠀
其實,誰還看電視呢?中國的唱片行一樣在倒,台灣音樂的影響力也在中國漸弱。少年阿報上了大學,那時躺在宿舍床上聽癡了的透明雜誌、甜梅號、回聲樂團,至今還是他的最愛,彷彿有什麼停在那裡。
⠀
⠀
⠀
▍你看團時很近
⠀
⠀
從速報發文消息之速、簡史鑽研之執著,很難想像阿報本人只來過台灣兩次。2018 年,回聲樂團休團後睽違兩年重聚《巴士底之日十週年》演出,26 歲的阿報心想,是時候了。
⠀
⠀
18 歲的阿報,大學上的是物理系,一入學就加入吉他社。「這邊的吉他社,相當於台灣的熱音社,是玩樂團、搖滾那種的。」社團裡都是音樂同好,只不過大家聽的多是中國搖滾,痛仰樂隊、萬能青年旅店,聽台灣樂團的有但不是很多。阿報只能靠著網路來尋找台樂同夥。
⠀
⠀
「一開始都是打關鍵字,比如你在微博搜個安溥,搜到很多博文,那基本上提到的人都是喜歡安溥的,你就循著這些內容認識一些網友這樣。」
⠀
⠀
有了點和線,總會想到面。微博上,阿報找得到日本音樂速報,找得到英國音樂速報,就是沒有台灣。
⠀
⠀
然而,他並沒有立刻著手一個以台灣音樂為主題的自媒體。他最早創的是一個發表「洋蔥新聞」的站台。
⠀
⠀
洋蔥新聞語出美國一家生產諷刺新聞的媒體「The Onion」,後來詞彙延伸用於描述基於嘲弄目的所生產的新聞,多少包含造假和誇張的成份。阿報以音樂為題,寫了幾篇洋蔥,覺得沒意思。
⠀
⠀
「很多所謂音樂媒體,也就跟內容農場一樣,它可能是一些亂七八糟的文章,我想說沒有一個比較正規的音樂媒體來說一些事情,就覺得可以往這方面努力一下。原來那個號比較搞笑,寫了幾篇之後就放掉了。」
⠀
⠀
2017 年 10 月,阿報滿志躊躇,下定了決心。站台名字,他早在註冊前就擬好:台灣獨立音樂速報。他沒想到申請第一關就被系統自動拒絕,原因是「台灣獨立」不能使用。
⠀
⠀
「靠,我完全沒想到這件事吔!那時我很急,想說哇靠那怎麼辦,我要改什麼名字,一下子也沒有什麼好的想法,就想那把『台灣』改成『灣灣』好了,結果就這樣註冊下來。」
⠀
⠀
誰能逆料灣灣獨立這名字也只撐了三年。
⠀
⠀
隔年,他循自由行買好了機票,回聲演唱會的票約在台灣面交。第一次到台灣,一切新鮮,和合購門票的台灣歌迷一起排隊時,連坐下也讓阿報震驚。
⠀
⠀
「我們在這邊排隊都是站著的,因為我們覺得說地板可能比較不乾淨。那個台灣樂迷就拉我說你要不要坐著、要坐著嗎?我還猶豫了。」
⠀
⠀
還有許多。比方他和那人聊起自己當年在上海看了四十幾場演出,那人竟回「所以,上海那邊是只有台灣樂團可以看嗎?」比方他提起法蘭黛,那人竟回:「沒聽過欸,誰啊?」
⠀
⠀
訪問時我向阿報嚴正澄清,上述行徑可能屬於該名歌迷的個人問題,從中倒仍延伸探討不少觀察:阿報直言,相對於他身邊的中國樂迷對台灣樂團的認識,台灣樂迷對中國獨立音樂的了解在他看來確實遜之;此外,台灣聽眾的分眾程度也更高:
⠀
⠀
「我問他頑童是不是在這裡很紅,他說對,但那是聽說唱的人在聽的,他們是聽團仔,不怎麼聽頑童。但對我來說不是這樣,我聽台灣音樂不管你說唱還是搖滾還是什麼東西,只要是台灣音樂我都聽。反而在台灣,你們好像有分聽團仔是聽團仔,然後說唱仔是說唱仔?」
⠀
⠀
我沒告訴阿報,這群人在台灣更常被叫做嘻哈仔。
⠀
⠀
幸好這趟台灣之旅的經驗不只有距離。走進 Legacy,阿報在台前熾熱,意外發現台灣歌迷比中國聽團仔冷靜太多,「特別像北京這類的搖滾重地,或者迷笛這樣的音樂節,在大陸聽現場大家是狂叫狂撞的,歌與歌之間會問樂手等等晚餐要吃啥,」在中國,衝撞喚作「POGO」,音樂節若辦在一片草地,演出結束後大家會站在一片泥地上,「我覺得台下大家好安靜啊,我在大陸是最冷靜的,在這裡變成最熱情的。」
⠀
⠀
「然後柏蒼在台上問說『你們是從哪裡來的?有沒有人從新竹來?有沒有從桃園來的啊?』我就看說怎麼沒人舉手啊?在大陸假如台上喊到哪個地名,肯定就很多人舉手比大聲的。忽然心血一來,柏蒼問完一輪我就超大聲喊:我是從上海來的!!!」
⠀
⠀
他說,柏蒼嚇到了。那瞬間的阿報和身邊的人多不一樣,卻又多麼近。
⠀
⠀
⠀
▍為了避免開始
⠀
⠀
對聽團仔而言最幸福的事,或許就是待在音樂的世界裡。然而,現實是世界上永遠有音樂之外的事。
⠀
⠀
隨著社群趨勢,音樂人及其團隊也發展自媒體,將聲量與話語權從傳統媒體握回手心。對經營速報的阿報而言這一則以喜,他可以藉由翻牆使用 Facebook、Instagram 等社群追蹤音樂人,即時獲得新訊。阿報樂於在社群上追蹤台灣的樂評、音樂媒體,同時也信奉人肉推薦勝過音樂播放平台演算法。樂評在媒體的撰述、音樂人在社群上的互粉互推,對還有正職時一天頂多花一到兩小時整理速報題材的阿報而言,是重要的參考依據。
⠀
⠀
一則以憂,是中國對社群的管制再加上兩岸箭弦的繃緊,讓音樂圈裡的人常常彷彿是即將射出的箭。
⠀
⠀
「以前沒有社群,很多事情是大家都不知道。那現在,大陸樂迷如果平常不會翻牆的話,可能並不會特別清楚台灣樂團在一些政治或者社會議題上的表態,結果就造成一些認知分裂的情況。例如前幾年,脆弱少女組在社群上發佈了台獨相關言論,消息鬧大之後很多大陸歌迷就哇啊脫粉啊,因為他們原本聽這個團的音樂,感覺就是清新啊可愛啊,不會想到政治立場是對立的。反而是和我一樣常翻牆的人,很多事情早就知道了,反應沒這麼激烈。」
⠀
⠀
敏感的也不只對方。2019 年,台北市長柯文哲現身杜鵑花音樂節,上台獻唱音樂節主題曲,身後是傷心欲絕的官靖剛和美秀集團的劉修齊拿著吉他伴奏。阿報當天把影片上傳速報,後來卻看到劉修齊在 Facebook 上表示阿報只因他個人參與活動就把樂團的名字和柯文哲放在一起,會給人不好的聯想。
⠀
⠀
「我那個時候真的完全不懂台灣的政治你知道嗎?我想你一個市長出來講話,你樂手彈琴,這個有什麼啊?我完全無法理解。後來才知道台灣人對這個很敏感。」社群催化動輒炎上,但真正刺激神經警醒的仍是政治。兩岸情勢一動一靜,小島音樂速報信箱裡的檢舉信頻率可以說是地震儀了。早前因新疆棉事件,一系列藝人紛紛與品牌解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甚至有網民統計解約與沒解約的藝人名單,留言催促藝人解約,阿報發文表示希望藝人不需要被逼迫表態立場,隨即遭舉報禁言三十天;平素裡,發佈拍謝少年、盧廣仲新歌訊,總有人傳訊「台獨藝人的歌不要發了」,數量多寡而已。
⠀
⠀
網路外的世界,阿報也並不快樂。音樂推廣工作,在中國環境裡越趨艱難。
⠀
⠀
「在大陸做文化產業,在沒有創作自由的基礎上做這件事,經常遇到難以想像的荒唐事。我舉一個台團的例子,有台灣樂團歌詞裡面會寫抽菸,這很單純嘛,它甚至跟政治立場沒有關係,它就是講抽菸啊,但你這首歌在大陸有些城市就是不能演出,因為你報批的時候有關部門的人會覺得對青少年不好。我覺得哇這很莫名其妙吔?為什麼歌曲能在平台聽,演出卻不能演?類似的事情真的太多了,太多了,一次又一次削弱你的成就感。然後你就不想幹了真的。」
⠀
⠀
去年秋天,阿報終於遞辭職信。在上海聽了無數演出、度過一整段音樂職涯的他,又回到了福建,他最一開始聽見台灣音樂的地方。
⠀
⠀
現在的他接案糊口,經營小島音樂速報的時間多了那麼一點點。上一份工作留給他的,是他身上的媒體素養與判斷眼光。他懂得某些行規,例如在中國封殺也分等級,「像盧廣仲,他是歌曲可以聽,但演出不能來,這是半封殺;那像滅火器,他是歌不能聽、演出也不能來,那它是全封殺;何韻詩,她歌曲不能聽、演出不能來,人的名字也不能出現,這是徹底封殺,又是分好幾個檔次你知道嗎?」
⠀
⠀
近來小島音樂速報的發文稍稍增多,幕後的阿報眉頭皺得也沒少。有些音樂人有流量,有些剛起步,發佈情報時會不自覺大小眼嗎?點閱一定會高的音樂人醜聞八卦,要發嗎?會不會因為每每發政治敏感情報就被罵,而下意識自我審查?這一切,阿報說他不知道,說不定他已經被改變了。至今抵抗著壓力的,是每每他遇難時現身的同等善意,那是對台灣音樂一樣有愛的人們。
⠀
⠀
他也還有愛。「有時候你聽到一首歌,覺得幹這真的太屌了,我一定要讓全世界聽到,結果發出去沒幾個人理你,這個沒辦法,沒辦法。你只能承認說,同一首歌真的每個人的感受不一樣。只是不管怎樣,你當時肯定會心情不好,肯定會低潮,這麼好的音樂怎麼會沒人給你反饋呢?」
⠀
⠀
那怎麼辦?「沒辦法,就今天過了再想第二天的事情啊,就這樣。」
⠀
⠀
⠀
▍因為我錯過命運
⠀
⠀
此刻,小島音樂速報微博有近 39 萬人追蹤。變現的可能,阿報是想過,但沒多久就放下了。
⠀
⠀
「本身我就是一個搬運,我只是通過翻牆,把台灣的資訊轉移到大陸而已。我覺得這個稱不上是什麼多高明的技術,我只是做這樣一件事,讓更多人獲得資訊更方便而已。」
⠀
⠀
他自己成為了收到台灣訊號的那副天線。
⠀
⠀
天線的幸福是什麼呢?〈台灣「獨立音樂」簡史〉完成半年,阿報依然滿意,準備功課時他讀到「台客」一詞原來在台灣語境中經歷流變,從二十年前帶有土氣、流裡流氣的負面意涵,到如今大多偏向正面、支持台灣本土意識的形象,這是他原本不知道的。而因為他寫下,許多中國聽眾才知道。
⠀
⠀
訪問時,他說還有幾個詞他不懂,例如 8+9 和 1450。「你寫中文我還查得到,你寫數字這個我真的不知道什麼意思啊!」我向他說明,他哦了好幾聲,說他懂了。他明白的表情,讓這場訪問其中的幾分鐘,也成為了他因愛而獲得的東西之一。
⠀
⠀
那篇簡史,其實是在他被禁言三十天的期間寫的。
⠀
⠀
他還有很多想寫的,比方台灣說唱的發展,台灣電子搖滾的發展,但辭職以來也還沒有時間完成。他也依舊想念台灣——第二次、也是至今最後一次來台灣時,他除了參加簡單生活節,還看了好幾部電影。「我除了是音樂迷,還是電影迷。很多電影大陸看不到啊。」原來轉播金馬獎也是為了愛。今年,疫情成了另一道看不見的牆,和金門很近的福建忽然又顯得很遠。
⠀
⠀
我問,現在的台灣音樂,和當年他隔海聽見的台灣音樂有什麼不同呢?他穿過鏡頭看著我,說下面這段一定要寫:
⠀
⠀
「就,現在疫情下到我們這邊演出必須要先隔離,然後你回台灣也要隔離,不像從前那麼方便,導致很多音樂人必須做選擇,要嘛長期待在大陸,要嘛長期待在台灣。」他說,「從前是有些流行歌手會常駐大陸發展,現在有少量獨立樂團也走上這樣的路,在這邊一待就是大半年甚至一兩年的時間,把幾乎所有的事業都放在大陸。那就會導致一種現象啦,說真的:台灣是一個創作自由的環境,就像 Leo王在金曲獎說的,他想唱什麼唱什麼,想寫什麼寫什麼,但有的樂團只單純依賴大陸市場,就不得不順從大陸這邊的規矩。比如剛剛講的抽菸,你寫一首抽菸的歌不能在大陸唱,以後你就不會寫抽菸的歌了⋯⋯」
⠀
⠀
「我真的覺得很可惜、很可惜。在台灣的話你可能會寫一些別的,但你在大陸你只會寫這些歌,你就變得跟⋯⋯其實跟一般的大陸樂團沒什麼兩樣說真的。除了你身份證拿的是台胞證之外,你跟其他大陸樂團又有什麼區別了?我覺得台灣人你要分析自己是從哪裡來的,為什麼你之前能寫那些歌⋯⋯我不反對正常的文化交流,但是音樂人自己的路要怎麽走,還是要好好思考。」
⠀
⠀
不為自己可惜的,阿報為這些可惜了。因為那是他追逐著很久的地方。長大是發現原來自己想去的地方也有人想離開,這時到嘴邊的話倒只有淡淡一句「可惜了」。
⠀
⠀
或許不該說他是天線,天線是不懂追逐的。那年甜梅號到上海交通大學演出,阿報穿越幾十公里,從上海這頭追到那頭,只為了聽一場學生辦的音樂節裡在校園禮堂的演出,「我不是那個學校的人,沒有座位可以坐,只能站在很邊角的地方聽。那個場景想起來滿寒酸的,但還是很感動。那個時候音樂響起來,一切進入那個氛圍⋯⋯」
⠀
⠀
那是他唯一一次聽到甜梅號現場,因為後來甜梅號解散了。
⠀
⠀
他懂得錯過的滋味,直到今天仍努力不讓更多人錯過。
⠀
⠀
⠀
⠀
⠀
⠀
在福建,他聽五月天和陳綺貞長大 ——
專訪台灣獨立音樂微博「小島音樂速報」
facebook.com/biosmonthly/posts/4910417448988329
⠀
採訪撰稿_ 蕭詒徽
插畫_ Penn⠀IG@yanjin
視覺統籌_ 潘怡帆 Crystal Pan Photography
責任編輯_ 溫若涵
⠀
BIOS monthly
www.biosmonthly.com
instagram.com/bios_monthly
youtube.com/channel/UCckydP8ziXknEtPcySOlDTw
line.me/R/ti/p/@bios_monthly
⠀
⠀
⠀
文中標題皆改自顧城詩作:
⠀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一代人〉
⠀
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你看雲時很近。⠀——〈遠和近〉
⠀
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避免〉
⠀
一切仍明明白白,/但我們仍匆匆錯過,/因為你相信命運,/因為我懷疑生活⋯⋯⠀——〈錯過〉
標題音樂意思 在 每日一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你知道嗎?【斯巴達的狗狗公主——史上首位在奧運「摘金*」的女性 】 和這紀錄現代人無法效法的各種理由 #本日冷知識1577 #文長注意
本則冷知識兼祝賀台灣舉重女神郭婞淳,無懸念破紀錄兼摘金,把奧運變成單機遊戲啦。
撒花 。:.゚ヽ(*´∀`)ノ゚.:。 撒花
2021 東京奧運有個重點數字——百分之 49——是史上最高的女性運動員參與比率。
回首 1896 年,在顧拜旦男爵(Pierre de Frédy, Baron de Coubertin, 1863-1937)的多年鼓吹之後,第一屆的現代奧運在雅典舉辦。時代風氣使然,當時女性運動員是徹底(被)缺席的。顧拜旦心目中的奧運會,是純粹由男子業餘運動員進行的友好競賽。猶如古希臘的奧林匹克賽事也是謝絕女子參加的。
古代奧運更是嚴禁已婚婦人在場觀戰,理由倒不難懂:希臘男子在田徑賽事中一貫是正面全裸的。奇怪的是未婚女子的待遇就完全不同,不僅可以旁觀男子賽事,甚至可能會在天后希拉(Hera)的慶典上,或與奧運會同步舉辦未婚女子版的運動競賽,可惜這類賽事(Heraean games)的具體記述甚少。
以上是想強調「古代奧林匹克」和「女性」這兩個詞有多互斥。順帶一提,古代奧運勝利不摘金,畢竟頒發金、銀、銅牌是現代發明,古代是頒發橄欖枝的桂冠,所以標題我加了引號。
但是酷妮絲卡公主(Cyniska of Sparta, 442-?)就是一位超犯規的存在,她是連續兩屆古代奧林匹克奧運會:396 年與 392 年的大贏家。
關於本文中提到古希臘的年代,都遵從偷懶原則,省略了「西元前」或 BC 字樣,各位請自己在腦中加負號。關於公主芳名,雖然拉丁拼法很引誘人念成賽妮絲卡,但考慮希臘文是拼成 Κυνίσκα,其中 υ (upsilon) 古音發 /u/,所以,酷妮絲卡。名字涵義是小狗狗♀源自希臘語 κύων 狗。又想到 cynic→犬儒也是同個字根。於是標題「狗狗公主」。
現代人無法效法酷妮絲卡的第一個理由是,她取勝的項目已經不存在了:飆四匹馬拉的雙輪戰車(chariot)賽。就是所謂的少女與戰車......其實不是,因為 396 年時她已 46 歲了。而且其實酷妮絲卡雖然未婚,卻仍是不能親自上場競技的,即使是公主也無法無視習俗。所以她鑽了一個漏洞。但並不是女扮男裝(酷拉皮卡也不是)。公主的奧運夢是這樣圓夢的:她出錢養馬、親自訓練馬匹,奧運時聘個男人上場駕駛但仍是以她的名義競賽。換句話說,古代奧運的馬術常常是騎手獲勝,但金主獲得榮耀。畢竟馬就像古代的超跑,超貴,貴到平民根本養不起,騎師騎雇主的馬就是常態了。 #我是今夜最稀有的品種
作家色諾芬(Xenophon of Athens, c. 430-354)更不客氣評論道,大多奧運競技如田徑靠的是男兒傑出的勇氣♂和技藝 → 多半是戰爭技能的衍伸,例如有一項是著全副重裝步兵的裝甲,約六公斤重在 1 stade ≒ 180 公尺的跑道上往返跑一趟,稱為 hoplitodromos (hoplite 重裝步兵, dromo 跑)。離題講一下,大型運動會場叫 stadium 就是因為古希臘田徑場通常寬 1 stade 左右,此一希臘古長度單位是跑道通常的長度。
色諾芬狂酸說,反觀和馬相關的競賽靠的根本是「恁爸有錢」。畢竟要入手優異的名馬、飼養、日復一日訓練都需一擲千金。超譯成現代術語就類似說,以大量投資墊高競爭者的入場門檻,就是用錢 KO 對手這樣。
又双離個題,在酷妮絲卡初次奪冠後過了十屆,356 年的奧運會上,馬其頓的菲利浦二世的馬贏了某馬術項目。傳說同一天適逢亞歷山大出生,被當成大吉之兆——幸好亞歷山大沒有因此被命名為 Hippodromniki 之類的,hippodrome 跑馬,nike 勝利。想他姐姐出生那天菲利浦國王恰在 Thessaly 打了勝仗,大喜之下就命名女兒 Thessaloniki 了 (也是現代希臘第二大城)。
扯太遠啦,浪子回頭。斯巴達的酷妮絲卡公主的功績,現代人無法效法也大概無須吹捧的第二個理由在於她的身分:她的父親 Archidamus 二世是斯巴達國王(雙王之一),她的哥哥也繼任父親,是為斯巴達國王 Agesilaus 二世。斯巴達的「雙王」理解成是戰時的兩名最高軍事領袖,且是斯巴達最顯赫家系才能擔任的。
時間軸大概是這樣:狗狗公主出生在伯羅奔尼薩戰爭(431-404)前不久,她的名字是紀念斯巴達國王的祖父的小名,而她的父王帶領斯巴達軍三次大肆攻擊了雅典,在公主獲得桂冠殊榮時,斯巴達已在這場古希臘的世界大戰中獲勝(而雅典幾乎全毀),那時她的王兄已繼位,為斯巴達的希臘霸主(hegemon)時期。她便繼承了過世父王的馬匹,且在王兄的大力資助下參賽。
酷妮絲卡能躋身古代奧運勝者之林的最後一個重要理由,就是斯巴達那古代罕見的奇葩社會型態。在斯巴達女性擁有很大的自主權,甚至自己名下擁有財產。斯巴達女人受到的教育程度也高,理由後述。最後不愧是斯巴達,戰死了無數男人,繼承了遺產的斯巴達的寡婦以富裕聞名。
話說日後,哲學家亞里斯多德(384-322)將會見證斯巴達從希臘的霸主衰退成一地方勢力,讓出其霸主地位給馬其頓。亞里斯多德評論說,斯巴達的衰退起因是它「淪為女性治國的地方」。只不過亞里斯多德有個特色:他說過的每句話幾乎都錯了——還真不容易——我們切莫聽他。例如他也曾斬釘截鐵說女人的牙齒比男人少 XD。
但亞氏這番攻擊也在在反映了斯巴達女子掌握權力之大、獨立性之高,在整個希臘世界都是異類存在,果然就被針對了。其他古希臘城邦中,婦女權利依附於男性家主,女性的預設角色是承擔家務與雜役,只比奴隸高一層級而已。不擁有私有財產,養馬什麼的更不用說了。
為何有這麼大差異?其實,斯巴達的社會有一項至高原則......你以為是「尚武」對吧?但其實有個法則比尚武更優先,那就是「徹底貫徹優生學」——生產出繁多又強壯的下一代是國民義務,這樣即使斯巴達在征戰中折損男丁,都能很快就生回來,生生不息繁榮昌盛才好當霸主。
出於這種優生考量,斯巴達人相信體質強健的女子對於生育壯丁也同等重要,於是產生了格言:「生男當然最好,但即使生女也要把她教養的和她的兄弟一樣強」。這樣到底算不算一種性別分工下的權力平均咧?也因此,斯巴達女性接受的教育包括了健體強身的各種運動、音樂舞蹈甚至騎乘,都由年長的女性教授,只差沒有軍事訓練而已(卡珊德拉表示)。斯巴達很可能有女子運動會,甚至可能讓年輕的男女在賽事上裸裎相見相互競技。又順帶一提,英語的健身房/體育館 gymnasium 這個字就來自希臘語的裸體 γυμνός (gumnos),不過奇怪的,德語 gymnasium 的意思是大學預科學校......不細說了XD
再加上,其實斯巴達男人在 30 歲之前是不能和妻子同居的,斯巴達男人從相當於我們小學的年紀就被要求集體生活,集體受軍事訓練,和同儕與師長養成親密♂無間的信任關係,如果早早成家生子,要總不在家的男人張羅家務事和養育後代......就無法,於是斯巴達女性需當家,並掙得了高度自主權。與之相對,理想的斯巴達女性美德完全在於能否養育出勇士。斯巴達的悍母民風在歷史的一頁展現了。希臘化時代的名將,國王皮洛士(Pyrrhus of Epirus, 306-272)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年揮軍試圖硬吃斯巴達,當兩軍在城下對峙,斯巴達女性一擁而出,連夜在兩軍之間挖了一條戰壕,還叫士兵男孩們今晚多休息,儲備體力以待拂曉決戰,多威猛的斯巴達媽媽。
最後來說壓軸的限制級內容,斯巴達社會型態的根本由來——其強悍勇武與其說是出於抵禦外敵,更是無時無刻不在防範身邊眾多的奴隸:黑勞士(Helots)的反叛。歷史之父希羅多德曾估計,每 1 個斯巴達公民或許對應到 7 個黑勞士奴隸,這種懸殊比例,表示斯巴達人隨時都要有以一砍十的自信。
斯巴達人始終使用一種非人的恐怖,在統御/蹂躪著這大量的他們眼中的人形牲畜,詳情不可描述。因此斯巴達人的男女分工才會如前述,貫徹優生考量,資源全用產兵,技能全點武力,斯巴達女人並不需紡織下田飼養,生產勞作由奴隸做,女人唯需要生養教育出男子,男子唯需要高效率的殺人。知道這些背景,再看《300 壯士》你或許會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好了好了,太嚴肅了,換個話題。話說贏了古希臘奧林匹克的人「只會得到橄欖枝桂冠和榮譽」而沒有物質上的餽贈,究竟合不合實情呢?
顧拜旦男爵認為古希臘人純屬為榮譽、為愛而投入奧林匹克競賽,只是個一廂情願的曲解罷了。參與多半還是冀望拿些好處的,不管爭名還是牟利。較世俗的城邦常配發年金或給予冠軍終生免稅的待遇,換取一個光榮的代言權,把英雄寫進城邦的神話裡。有點像補習班拿高分榜首同學當招生號召,就會給一點意思意思的獎金那樣。也有有野心之士利用奧運的光環(或是說橄欖環)作為進入政界的入口。想,你都變成世界級名人了,以知名度做槓桿試著在世上做出些改變應該算是人之常情。
另一種政治操作就高調了:冠軍會被當成半神,即古希臘的英雄崇拜(hero cult)。斯巴達的酷妮絲卡,我們的狗狗公主就獲得這種待遇,即使在她過世後多年,在斯巴達對她的崇拜仍不停歇,激勵了更多斯巴達女子投入奧運。畢竟在希臘人心目中傑出的人 = 英雄 = 有神性。出了英雄的家系更是世世代代講話卡大聲。酷妮絲卡的王兄會大力支持她追求奧運夢,大概有著這種算盤,即使他們家世早就夠顯赫了,但能利用的政治資本就要利用......
行文至此,我的腦忽然嘖了一聲,說:「喂,科宅,奧運比賽大家開心就好。不需要追究這麼多喔」。好的大家,那我們下次再見,祝各位觀賽武運昌隆!
_
插圖:歐蘿拉·栖夜·莉絲·凱明公主。和本文關係是沒有。
參考資料:wikipedia - Cynisca ; wikipedia - Women in ancient Sparta。現代奧運的男女運動員人數比 Number of athletes at the Summer Olympics by gender 1896-2016
Published by Aaron O'Neill, Jul 15, 2020。
標題音樂意思 在 美秀集團 Amazing Show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把願望、遺憾,寫成最美的靠岸」
或許希望落空,或許虧欠不已,或許我們接不住最掛念的人
但期許在事情之後我們能整理好自己,也把大家都收好
跌倒後拍拍身上沾著的灰塵,只留下疼痛刻在心裡的溫度,再往前走
美秀集團2021全新專輯《多色寶山大王》首支悲戀情歌〈心悶〉
結合台語饒舌、古典管弦,穿插合成器音色與鋼琴獨奏
器樂間交錯互補,用搖滾聲響的純粹,打造最深刻的情緒起落與堆疊
註釋:
心悶,讀音:sim-būn
指動詞思念、想念,或形容內心愁苦煩悶的狀態
而在歌曲中我們轉化它做:「帶著憂愁地思念」
(詞語解釋自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辭典)
-
作詞、作曲:冠佑
編曲:美秀集團、張皓棠
製作人:張皓棠
演唱:狗柏、修齊
主吉他、合聲:修齊
合成器、鋼琴:冠佑
貝斯:婷文
鼓組:鍾錡
副吉他:張皓棠
合聲編寫:張皓棠
管弦樂編寫:冠佑、張皓棠
錄音:鄭平、張皓棠
混音:張皓棠
錄音室:112F Recording Studio、B-mic Studio、騷聲工房、富貴一路
後期母帶製作:Alex Gordon from Abbey Road
-
導演 Director: 奧斯丁
特別演出 Starring:韓寧、林哲熹
製片 Producer:顏桂格、李品賢
攝影師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林子堯
攝影大助 1st Assistant Camera: Sam
攝影二助 2nd Assistant Camera: 嘉祺亞
燈光師 Gaffer:林岑璋
燈光大助 Best Boy:賴威仁 Wilson
燈光組 Gaffer Crew::郭欣錡 Richard BK、林俞伶 Ling
美術指導 Art Director:李逸傑
執行美術 Production Executive:葉庭伊
美術組 Art Crew:葉芷菱、吳岳峰
造型 Stylist:小意思造型設計工作室 莉絲/怡如
化妝組 Make-up Artist:priti makeup
wawa/Jimmy/Gina/Elsa/珊珊
剪接師 Editor:鄭惠璟
調光師 Colorist:李芷璇
平面視覺設計 Graphic Design:李威 Wei Lee
標題字設計 Title Design:李威 Wei Lee
女兒演員:Emily
特別感謝:高瑋侖/正全義肢
-
Follow us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amazingshowtw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amazingshowtw/
本作品獲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110年補助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1YQE3YeMyw/hqdefault.jpg)
標題音樂意思 在 -YouTuber音樂人-稻村壤治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使用釣魚標題對不起!XD
即使這樣還是非常感謝你觀看了這部影片。
我會用心製作,
帶給大家全新的歌曲,
10/31還請大家期待!
一直以來謝謝你的支持!我愛你
― ― ― ― ―
衷心感謝您收看本次作品。
在這個頻道,每週四、五、六、日,會上傳台灣歌曲(中日文版)
或日本歌曲的MV、在台灣街頭表演的影片,還有Vlog生活影片等等。
我有按照各個影片的性質,設定了各種播放清單,
如果您有時間的話,請務必要去觀看喔😌我愛你!
《活動演出、街頭表演等詳細資訊,請參考IG及FB粉絲專頁》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george_inamura/?hl=ja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george1namura/
◆TikTok【New!!!】
《@grorge1namura》https://vt.tiktok.com/kqpDj6/
⭕️【Profile】
稻村壤治George -Youtuber音樂人-
出生於日本福島縣
已住在台灣三年半(※目前暫回日本)
語言:日文、中文
― ― ― ― ―
📹【作品・電視節目・活動演出經歷】※ 以下節選代表作品
◆聲林之王 -第一季-[音樂節目]
https://youtu.be/MnI0uWByhfs
◆2020台灣觀光局新廣告[イロイロ台湾、遊び台湾]樂活篇(男主角)
https://youtu.be/SO-RwtBijgY
◆2020杜鵑花音樂會[台北市政府官方活動]
https://youtu.be/ysiQrVNVOgs
◆WTO姐妺會[綜藝節目]
https://youtu.be/HxMKTu8fBgc
◆Music Video「Hello」稲村壌治George[首次自創中文歌曲]
https://youtu.be/a1tiN8Cwirs
― ― ― ― ―
✏️【故事】
2017年的春天,抱持著[3個月內要在臺灣正式出道!]的目標,
義無反顧地在毫無關聯的臺灣,開始了嶄新的音樂活動。
當時完全不懂中文,也沒有任何相識的朋友。
完全是從零開始,沒有做出任何滿意的成績,一直在艱辛的狀態下,
但之後遇到了許多奇蹟的邂逅,活動也逐漸地擴展開來。
2018年1月~3月期間,曾和知名日籍YouTuber三原慧悟共同組成了名為【三原TAIWAN】的團體一起活動,
發表過多首翻唱歌曲,觀看次數都超過了100萬次,成為了大家的熱門討論話題。
2018年7月,在臺灣舉辦了個人LIVE演唱會,成功動員了150人參加。
也接連出演了綜藝節目和音樂節目。
之後,在2019年12月1日,以【YouTuber音樂人】的身份,
正式開始了全新的活動。
用日文演唱臺灣歌曲的影片,以及在臺灣街頭上演唱日本歌曲的影片,
有好幾部都紅極一時,引發話題。
2020年3月,YouTube個人頻道訂閱數成長率,
獲得了臺灣當月份排行榜的第一名。
同年的3月,參與了臺北市政府舉辦的官方活動[2020杜鵑花音樂會],
與臺灣的巨星們《白安、曾沛慈、畢書盡、1976》同台演出,
讓活動的開幕演唱會更添精彩。
現今在各個網路平台的追蹤人數已累積超過了10萬人,
YouTube的總觀看次數已突破了550萬次。(現2020年9月)
現在,是在臺灣最有名的日本人音樂人的呼聲很高。
在日本出演媒體節目及活動的機會也逐漸增加中。
2019年2月,日本BS富士電視台特例採訪,
播放了長達1小時的個人紀錄片-〖台湾発、夢追い物語〗。
同年4月及7月,分別出演了在家鄉福島縣的福島中央電視台的新聞節目[ゴジテレ],以及音樂節目[二畳半レコード]。
同年7月,參與了每年在日本東京代代木公園舉辦的大型活動[台灣FESTA(台湾フェスタ)]的表演。
中文翻譯:林嘉慶/Keita
◽◽◽◽◽◽◽◽
【歡迎來信工作邀約】
若有工作邀請,請麻煩您用email聯絡。
我等候您的回信。謝謝。
歌曲製作、活動表演、業配合作、代言人、廣告、樂器廠商及商品評論、模特兒等
📩 guitaraikoukai0001@gmail.com
◽◽◽◽◽◽◽◽
本作品をご視聴頂きまして心より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こちらのチャンネルでは毎週木金土日、
台湾の曲や日本の曲のMV、海外でのストリートライブ映像、
福島県でのVlog生活動画をアップしています。
各ジャンルごとに再生リストをご用意させて頂いております。
お時間がございましたらぜひ覗いてみて下さいね。シェイシェイ
⭕️【Profile】 日本語
稲村壌治George -YouTuberミュージシャン-
福島県いわき市生まれ
台湾在住三年半(※一時帰国中)
言語:日本語 中国語
— — — — —
📹【作品・メディア・イベント出演経歴】※ 代表作を抜粋
◆聲林之王 -第一期- [音楽番組]
https://youtu.be/MnI0uWByhfs
◆2020台湾観光局公式CM[イロイロ台湾、遊び台湾]ロハス編(主演)
https://youtu.be/04LxUirCHFA
◆2020杜鵑花音樂會[台北市政府公式イベント]
https://youtu.be/ysiQrVNVOgs
◆WTO姐妺會[バラエティ番組]
https://youtu.be/HxMKTu8fBgc
◆Music Video「Hello」稲村壌治[初めて自身で作詞作曲をした中国語楽曲]
https://youtu.be/a1tiN8Cwirs
― ― ― ― ―
✏️【ストーリー】
2017年春[3ヶ月で台湾メジャーデビュー!]という目標を掲げ、
縁もゆかりもない台湾で活動を始める。
現地の言葉も分からず知り合いも皆無。
文字通りゼロからのスタートを切り、結果を出せず苦しい状態が続いたが、
数々の奇跡的出会いに恵まれ活動は徐々に広がりをみせる。
2018年1月~3月はYouTuber三原慧悟氏と共に【三原TAIWAN】として活動し、
100万回再生を超えるカバーソングを何曲も発表し話題となった。
2018年7月には台湾での単独LIVEを開催し150名様を動員。
現地のバラエティー番組や音楽番組にも出演を果たす。
そして2019年12月1日【YouTuberミュージシャン】として本格的にYouTube活動を開始する。
台湾の楽曲を日本語で歌った動画や、
日本の楽曲を台湾の路上で歌った動画が何度もスマッシュヒット。
2020年3月にはチャンネル登録者数成長率が台湾で月間第一位を獲得。
同年3月には台北市が主催するイベント[2020杜鵑花音樂會]に出演。
台湾の名だたるスター《白安、曾沛慈、畢書盡、1976》らと共演を果たしオープニングLIVEを飾る。
SNS累計フォロワーは現在10万人を超え、YouTubeの総視聴回数は550万回を突破。(2020年9月現在)
今台湾で最も有名な日本人ミュージシャンの呼び声が高い。
日本でのメディア出演やイベント出演も増えてきていて、
2019年2月BSフジさんより異例の1時間単独ドキュメンタリー番組[台湾発、夢追い物語]放送。
同年4月故郷である福島県のニュース番組[ゴジテレ]、
7月には音楽番組[2畳半レコード]に出演。
同年7月には東京代々木公園で毎年行われている大型イベント[台湾フェスタ]出演を果たす。
奇跡の出会いと勇気の一歩で全てを切り開いてきた男から今後も目が離せない!
― ― ― ― ―
【お仕事のご依頼はメールにて承っております】
・楽曲制作
・イベント出演
・コラボレーション動画
・各種産品紹介
・コマーシャル出演
・テレビ番組出演
・楽器メーカーモニター
など
📩:guitaraikoukai0001@gmail.com
絆
#抱歉#對不起#不好意思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7oaUKLJBus/hqdefault.jpg)
標題音樂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了不起的中年婦女」介紹
訪問編輯:丁慧瑋
內容簡介:
★電影籌拍中★
給我一個中年婦女,
我可以撬起整個地球。
▌不想當大哥的女人,不想當大哥本人,終於,我們活成了大哥的大哥。▌
別惹中年婦女!
★神老師&神媽咪(沈雅琪)、陶晶瑩、彭菊仙、黃宥嘉、鄧惠文◎了不起推薦
★女性讀者人神共鳴:「看見大家都這樣,我就放心了。」
說點我的倒楣事,讓你們開心開心。
(誰不是一邊情緒崩潰,一邊哈哈哈哈。)
跟孩子他爸去爬山,爬到虛脫時,他遞來一瓶水。我含情脈脈地接過水,正想著今天可真體貼,他柔情似水地望著我說:「大哥,幫我轉開瓶蓋。」
鐵打的夫妻兄弟情,經過了十年婚姻磨礪,扭開瓶蓋的那個人終於成了我。
老師出了作文〈__真辛苦〉,讓孩子自己填主詞,我欣喜地想兒子肯定要寫「媽媽真辛苦」,腦海裡自動播放起背景音樂,二胡版的,天地瀟瀟,一個偉大的老母親形象拔地而起……回頭看看兒子的作文本,標題赫然寫著:「爸爸真辛苦」。
Excuse me?爸爸真辛苦?
只有中年婦女最懂中年婦女!從月下花前的「玫瑰少女」到結婚生子後的爺性迸發,每一個中年婦女,莫不是經歷了自己都難以置信的成長,變成「鋼鐵戰士」。
格十三寫著你我和姊妹生活中的各種瑣碎,嬉笑怒罵間輕談甘苦,描繪出女性到中年越發堅挺傲人的江湖群像。
我們中年婦女,還有什麼事沒看透?
中年婦女的家庭分工明確:
▌女人做女人該做的事:比如組裝家具、拆裝電器、牆上打孔等一切需要用螺絲刀、扳手,甚至電鑽等工具的活;再比如消滅蟑螂、購買填縫劑、尋找螞蟻窩並搗毀;還比如跟孩子的老師打交道,跟同學的家長打交道,管理學習事務和擇校事宜,並全面整理所有課外班的宏偉藍圖……
▌男人做男人該做的事:比如……比如……加班出差和上廁所……
我們真要佩服自己,畢竟除了自己滾不了床單,這世上還有啥事我們自己做不了?
作者簡介:格十三
▌中年婦女代言人▌
▌中年摯友.人間指南▌
▌數十篇爆文破百萬‧200多篇文破十萬‧全媒體閱讀量破千萬▌
本名張蓓,三十五歲時,跨界從商界菁英轉型為自媒體人,百萬粉絲公眾號「格十三」創始人及作者。公眾號台呼是:「自從關注格十三,整個人都精神了」。
她被讀者稱為「中年婦女代言人」、「中年摯友,人間指南」。文風獨到,視角犀利,為女性讀者引領一種嶄新的生活及思考方式,點燃只有同類才懂的生活情趣,也將陷入泥潭的中年婦女們拉出困境,一起情緒崩潰,一起哈哈哈哈。
《了不起的中年婦女》電影籌拍中。簡體中文版一上市就穩坐當當網文學新書TOP 1,贏得五千則讀者推薦:
「在她的筆下,中年的窘迫是一時的,女性的灑脫是一世的。」(慈懷讀書會)
「我身邊的瑣瑣碎碎竟然全都出現在她的敘述中。」(演員/關淩)
「生活即江湖,十三姊努力在這現實的江湖中,活出自己的樣子。」(自媒體人/六神磊磊)
多次獲得媒體/自媒體平台「頭條號」頒發的「青雲獎」,二○一八年獲「新銳自媒體獎」。創作數十篇閱讀量破百萬爆文,更有兩百多篇文章突破十萬閱讀人次,全媒體閱讀量超過千萬次,引發全網共鳴。
。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ZHONMjGhXc/hqdefault.jpg)
標題音樂意思 在 標題音樂意思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廟宇民俗資訊站 的推薦與評價
在標題音樂代表作家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etei也提到昨天看到164手棋局戛然而止,想必大家一定很訝異, 因為不是不能戰,而是許家元自己放棄作戰了. ... <看更多>
標題音樂意思 在 標題音樂意思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廟宇民俗資訊站 的推薦與評價
在標題音樂代表作家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etei也提到昨天看到164手棋局戛然而止,想必大家一定很訝異, 因為不是不能戰,而是許家元自己放棄作戰了. ... <看更多>
標題音樂意思 在 [分享] 雖然30但仍17 裡的古典音樂(ep1-ep16) 的推薦與評價
因為腦袋裡還塞滿了fan letter的音樂跟劇本台詞可是還沒寫完(我不會發
文的不用緊張XD),所以暫時在對LIFE裝死(??!),於是決定徹底換個
方向(??!)
就不多說廢話了,這篇是想要整理一下《雖然30但仍17》裡用到的古典音樂
.這齣劇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就是每一集(舊制的一集,新制的單數集)
的標題其實都是樂曲曲名,(這種手法朴惠蓮在《當你沉睡時》也用過,那
齣戲每一集的標題都是一部電影.)
一開始看到第一集出現La campanella小鈴鐺時,心裡的第一個想法就是,
編劇應該已經把所有她想要用到的音樂跟主題都選好了,所以對劇本完成度
有蠻大信心的(最後證實果然在標題音樂跟內容上就已經設定好了很巧妙的
前後呼應.)
總之作為少女小提琴天才的瑞麗對古典音樂的喜愛,在這齣劇裡一直有著重
要的詮釋意義,就像柳燦作為划船選手一直都很認真練習,宇振在舞台設計
上也保持著專業,這些都沒有因為感情線而跑偏,是我很喜歡的部分.
以下就是這齣戲1-16集出現過的古典音樂整理,原則上以古典音樂為主,有
些不是古典音樂,但能夠找到的(比如Jennifer的進場音樂),我會標不同
顏色,再剩下的應該就是OST或原創BGM了(這齣的BGM也都蠻好聽的)
spotify上已經有包含純音樂部分的曲目了,把連結補給大家:
https://tinyurl.com/ydxqb2j4
影片會盡量找有現場演奏版的,讓大家可以看的到演奏者跟樂器的使用,標
題音樂因為和每集的主題內容有關,所以會多做一點曲目背景說明,其他就
簡單列表.
***
ep1標題音樂:La campanella小鈴鐺
01、帕格尼尼—第2號小提琴協奏曲,第三樂章
Paganini-Violin Concerto No. 2 in B Minor, Op. 7,third movement
(La campanell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30RgLax-_o
第三樂章原本就被暱稱為La campanella
來自主題重現前的鈴鐺聲(上面影片大概4:40的地方)
因為被李斯特改編成鋼琴協奏曲而更為有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D6xMyuZls0
這首是瑞麗第一次出現時正在演奏的曲子,也是讓她在醫院醒過來的那首,
同時呼應瑞麗身上一直掛著那個小鈴鐺。
02、巴哈—雙小提琴協奏曲
Bach-Concerto for 2 Violins in D Minor, BWV 104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Z4yn6-dY_8
瑞麗邊走邊看著和哼的譜.
沿著牆壁出現的五線譜和從樂譜裡飛出來的音符是瑞麗美麗的音樂世界。
(就是看到這段讓我開始看下去的,蒔恩演的少女時期都好吸引人)
03、舒曼/克萊斯勒:A大調浪漫曲op.94, no.2
Schumann/Kreisler-Romance No 2 in A major, Op 9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PMMUeRbi-w
瑞麗想起舅舅舅媽,在回憶裡他們看瑞麗比賽時她演奏的曲子.
這場選拔賽匯集了很多的記憶(包含當時是評審的指揮還有跟瑞麗同台競爭
的金導演)所以在後面還會持續出現。
04、Sting - Shape of My Hear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K-Z1K67uaA
Jennifer的出場音樂.這是在影射《終極追殺令》(Léon)的
***
EP2標題音樂:優雅的鬼魂
01、威廉·鮑爾科姆—優雅的鬼魂
William Bolcom-graceful ghost Ra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QVoY3f-Ctc
這是Bolcom為了紀念父親而做的曲子,
這邊是襯托重回生活的瑞麗彷彿沒有去處飄盪的鬼魂.
小提琴與鋼琴版本(Violin & Pian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nnfhGtOLKs
02、約瑟夫.史特勞斯—《無憂無慮》波卡舞曲
Josef Strauss-Ohne Sorgen,Polka schnell, Op.27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DKUagjPp3c
媽媽聽完她的煩惱後打開來聽的音樂
*這首也有在後來金導演製作的音樂會曲目裡
03、貝多芬—給愛麗絲
Beethoven-For Elise
Bagatelle No. 25 in A minor (WoO 59, Bia 515) for solo piano
叫醒躲在公園遊樂設施裡瑞麗的垃圾車音樂.
就是大家都知道的那首XD
04、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Tchaikovsky-Piano Concerto No.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FxbTWYFYYA
這個前奏是很常被使用的情境背景音樂,
這裡是肚子超餓的瑞麗去排隊領飯結果卻被前面的大叔領完,
看到空空的電鍋遭受到了衝擊!
(這類情境大家最熟悉的其實是命運交響曲,所以這裡是選用這首蠻有趣的)
05、J-Clef-Tiki
https://www.mnet.com/track/19126506
這首不是古典音樂,是無意間找到的,本來只是想要碰碰運氣XD
這是韓國一個演奏團體J-Clef專輯My story裡的一首歌,
原標題是韓文(但顯示不出來),總之Tiki是時鐘的擬聲.
宇振回到辦公室工作,舞台劇多出了一幕,
他要求對方把使用的音樂放給他聽的那段音樂。
06、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
Tchaikovsky-Violin Concerto, Op 35-I Allegro moderat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vFPKu00cCc#t=17m35s
(劇裡面是第一樂章的最後ending處,上方影片17分35秒左右)
07、柴可夫斯基-糖梅仙子之舞(出自芭蕾舞劇《胡桃鉗》)
Tchaikovsky -Dance Of The Sugarplum Fair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w4t3C_gCCY
這是家裡半夜發現有奇怪哭聲,大家走到書牆旁邊,
書櫃牆忽然打開,瑞麗像貞子般爬出來時的背景音樂.
其實原本是出自胡桃鉗的這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z_f9B4pPtg
大概因為曲子帶著一點神祕感,這段音樂跟韓國玩123木頭人的那個「無窮花開了」
一樣,後來也常常被拿來恐怖片裡用(恐怖精靈或恐怖娃娃的概念)。XD
***
ep3標題音樂:未知的世界
01、舒曼—兒時即景No. 1.外國的國土與人們
Schumann-Kinderszenen op15.No. 1 ("Von fremden Ländern und Mensche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nA4womSarQ
兒時即景(童年情景)是一組鋼琴曲,一共有13首,這裡用的是第一首,
舒曼說這套鋼琴曲是寫給成年人(其實就是克拉拉啦),描寫兒童時情境的作品.
這裡用在瑞麗上網搜尋,這個世界一切的訊息(以及她在這個世界所知的舅舅),
對她來說都陌生但又帶著新奇。
02、德弗札克—op. 11 F小調小提琴協奏曲《浪漫曲》
Dvorák-Romance for Violin in F Minor, Op. 1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QGUdZf6xx8
修小提琴時店裡放的音樂
03.克萊斯勒:愛之喜
Kreisler - Liebesfreu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12RNN5nj6c
瑞麗去音樂教室面試時演奏的曲子.這首曲子之後還會一直反覆出現於原本屬於
瑞麗夢想(在舞台上演奏),但現在卻無法完成時.
所以後面她咖啡館打工都應徵失敗後,想像自己應該有的18-30歲人生時又出現了
一次,金導演的獨奏會時金導也演奏了這首曲子.
04.巴哈—耶穌,世人仰望的喜悅
Bach-Cantata, BWV 147, Jesus, Joy of Man's Desirin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MEK5FO7vgs
去咖啡店詢問打工時的背景音樂
05、帕格尼尼-隨想曲,第24首
Paganini-Caprice No. 2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Z307sM0t-0
瑞麗想像畫面中到德國上音樂學校時練習的曲目
06、威爾第-飲酒歌(出自《茶花女》)
Giuseppe Verdi-Libiamo Ne' Lieti Calici(La traviat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Do8Iz8LzW4
瑞麗開心的準備要去音樂教室前,看到宇振沒寫完的紙條會錯意,
一邊補字一邊嘴裡哼的歌.瑞麗只要開心的時候都會哼這首歌。
*如果有看花漾爺爺Return的話,他們在維也納也有聽這首:P
****
ep4標題音樂:這是真的嗎?
01、孟德爾頌:A小調第二號弦樂四重奏,作品13
Mendelssohn: String Quartet No. 2 in A Minor, Op. 13: III. Intermezzo
Ist es wahr(Is it true這是真的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uA4HkPOY3c
這個作品是孟德爾頌大約十八歲時寫的(跟瑞麗的實際心理年齡狀態差不多),
「Ist es wahr?(Is it true?)」傳承引用自貝多芬後期弦樂四重奏OP.135
有名的「Mass es sein?(Must it Be?)」主題動機.(有名的另個原因在於
米蘭昆德拉在《生命中無法承受之輕》中,以這句話當作主角做一個重要決定時
的動機引用),所以也可以把整首音樂視為是一種疑問的反覆.
這裡用的是間奏曲(Intermezzo),嚴肅樂曲中間較為輕鬆,可以暫時休息一下
的地方,對照的是瑞麗看見舅舅的身影迫切的要追上去,卻始終找不到,而宇振
開車路過時,看見她在奮力卻茫然地尋找(Is it true?)間,獨自短暫休息的
疲倦身影.
02、孟德爾頌:第四號交響曲《義大利》作品 Op. 90,第一樂章
Symphony No. 4 in A Major, Italian, Op. 90: I. Allegro vivac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GsMPUzGeeg
Jennifer準備便當秀廚藝時的背景音樂
03、György Lakatos-verlassen
https://open.spotify.com/artist/78vI1hF3XYmtsxZAD4VAIk
瑞麗沒錢要去把送修的小提琴拿回來,老闆給她放在琴盒裡,以前舅舅給她的兩
百歐時的背景音樂。
****
EP5標題音樂:月光
01、德布西-月光(出自《貝加馬斯克組曲》第三曲)
Debussy-Claire de Lune(Suite Bergamasque -II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vFH_6DNRCY
德布西的月光(Claire de Lune)指的是詩人Paul Verlaine的同名詩作,如
果去找原詩出來看邊對照著音樂,會彷彿可以看見詩中描述的景象.
不過即使不看詩光聽音樂,也能夠感受到在月光之下的靜謐和些許哀愁.瑞麗
從媽媽那邊學來,對著月光比成的手指兔子模樣,既是小提琴指法的提示,同
時也是已經離開的媽媽教給她,保有單純之心的魔法(當然也是宇振第一次看
見她並且喜歡上的模樣,更會是之後辨識出她的關鍵)
貝加馬斯克組曲(Suite Bergamasqu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AKeiyjjTKk
****
EP6標題音樂:一顆偷偷落下的眼淚
01、董尼采第-一顆偷偷落下的眼淚(出自《愛情靈藥》)
Donizetti-Una furtiva lagrima(L'elisir d'amor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J7JM0tGgRY
愛情靈藥裡最著名的詠嘆調,是男主角看見女主角因為自己偷偷掉下的眼淚,
發現原本以為苦求不到的愛情已經到來,而感到喜悅又悲傷(因為他隔天就要
去當兵了).歌詞的第一句就是「一顆偷偷落下的眼淚,在她眼中出現」
這裡音樂雖然只出現在一開始,是宇振剛向醫生傾訴完自己因為瑞麗被擾亂的
心情,一回到辦公室卻又看到她出現在眼前無法避開,接著的是柳燦驚覺到自
己老是心頭發癢的原因.但另一方面指的是最後宇振看見瑞麗在看著金導演獨
奏會,想起自己曾有夢想的落淚,以及半夜藉著剝洋蔥偷哭而洩漏出的心情.
02、1987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卡拉揚指揮
New Year's Concert 1987 Vienna Philharmonic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A1pXJ8Iuc
瑞麗接完金導電話後,跟代表啪啦啪啦說明裡講到的是1987年卡拉揚指揮的維
也納新年音樂會(Das Neujahrskonzert der Wiener Philharmoniker).
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每年1月1日在維也納金色大廳舉辦,演出的曲目多半會以史
特勞斯家族的作品為主(我好像沒有看到把瑞麗這段話完全翻譯正確的版本XD)
1987年是卡拉揚(Herbert von Karajan)唯一指揮過的一場維也納新年音樂
會,也可以說是知名度最高的。
03、7公主—Love Son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YNhQ1XVzg
柳燦在幫瑞麗慶祝找到工作後開心的回房間時吹著口哨的歌.
主旋律來自艾爾加(Edward Elgar)的愛的禮讚(Salut d'Amou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Yrj9jgxC8c
04、克萊斯勒:愛之喜
Kreisler - Liebesfreud
金導演獨奏音樂會時讓瑞麗邊聽邊哭的曲目
****
EP7標題音樂: 某個晴天
01、普契尼-美好(晴朗)的一日(出自〈蝴蝶夫人〉)
Puccini-Un bel di', vedremo(Madama butterfl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r2vu4t9-g
這集選曲跟上一集形成呼應,因為這首是癡癡等待著美國丈夫的蝴蝶夫人,
表達著對丈夫終會回來的期待和描述(想像他歸來和歸來後的情景),但實
際上蝴蝶夫人的丈夫根本已經拋棄他回國另娶,等他回來也只是想把孩子帶
走,所以這「美好的一日」只是蝴蝶夫人一場癡情堅定的幻想.
在劇中這裡是瑞麗看著兒時種下的紫薇回想童年的美好記憶,但這其中同時
也包含了那被跳過的13年,和永遠將不會再回來的過往時光,而宇振則是似
乎逐漸的看清楚了身邊的人和自己的心。
管弦樂純音樂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T0a7ZsQvS4
偷置入Mao Masada的版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00KUauijO4
02、Jan Lundgren-Waltz for Marion
https://open.spotify.com/album/2M1P6GgaIINNU6OiZCvgLh
瑞麗去餐廳歸還渣男手機被硬留下來時的背景音樂
03、威爾第-飲酒歌(出自《茶花女》)
Giuseppe Verdi-Libiamo Ne' Lieti Calici(La traviata)
宇振闖入餐廳三個人一起吃牛排,宇振開始狂喝紅酒的背景音樂。
04、西貝流士-小提琴浪漫曲 op.78 No.2
Sibelius Romance op78 no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aCvhszmYiU
瑞麗拿拉麵回敬渣男後順便罵髒話(XD)讓宇振感到開心(XD)的音樂
05、德弗扎克-降G大調幽默曲
Dvorak-8 Humoresques, Op. 101, B. 18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S_Sa6wwb6Y
Kreisler演奏的版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iiAUECbIaw
宇振爆走後兩個人倒在操場上時的音樂
06、舒曼/克萊斯勒:A大調浪漫曲op.94, no.2
Schumann/Kreisler-Romance No 2 in A major, Op 94
操場上瑞麗聽到後,說著「好想找回我的時間」時的音樂
(後來逐漸變成會讓宇振想起瑞麗的提示旋律了)
****
EP8標題音樂:謎語變奏曲
01、艾爾加—謎語變奏曲:獵人(變奏九)
Elgar - Enigma, Variations on an Original Theme, Op 36
IX (Adagio) :Nimro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UgoBb8m1eE
艾爾加的謎語變奏曲是他對朋友的描繪,起源於一個他彈一段旋律,然後讓太太
猜這是對應他們身邊的哪一個朋友的小遊戲.所以14個變奏就像13個朋友的個人
肖像(13個變奏+一個主題,每個變奏的名稱就像一個謎語的提示,大部分是朋
友名字的縮寫)是一種音樂人物素描的概念,因此這裡同時對應到了宇振小時候
替瑞麗畫的畫像,非常的切題.
變奏九是謎語變奏曲裡最常被單獨演奏的一段,艾爾加描寫的是一位曾經在他低
潮時鼓勵他,但後來早逝的朋友。
===(岔題)===
第八集的音樂會設計曲目很有趣,除了那個本來就身世成謎的「玩具協奏曲」作
者到底該算誰,其實是個音樂史公案外(瑞麗說的只是其中一種目前普遍比較接
受的可能性,所以金導其實大可不用這麼緊張),其他的音樂倒就像金導說的一
樣是大家很熟悉甚至可以開心跟著拍手的古典音樂曲目.所以就把它們一起整理
出來(但就不多做說明了反正大家聽了就會知道)
1.老約翰·史特勞斯-拉德茨基進行曲
johann Strauss the elder-Radetzky-Marsch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_6So5uZUm0
這首是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每年都會出現的終場曲,演奏時觀眾跟著打拍子幾乎
已經成為新年音樂會的傳統了.
2.比才-卡門組曲,第1號 -鬥牛士(出自《卡門》)
Georges Bizet-Carmen Suite No. 1:Les Toreador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Ilqaqt1-PQ
3.約瑟夫.史特勞斯—《無憂無慮》波卡舞曲
Josef Strauss-Ohne Sorgen,Polka schnell, Op.271
前面有出現過,這邊特別推薦Lorin Maazel在1994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版本
(他指揮的新年音樂會都蠻有趣的X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noSPMG0hC4
(請記得一起「哈哈哈」)
4、高沙可夫-大黃蜂的飛行
Nikolai Rimsky-Korsakov-Flight Of The Bumblebe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W8asBxO4oI
(拿起你的蒼蠅拍,蒼蠅歌來惹!)(被揍)
5.阿拉姆·哈察都量-馬刀舞曲
Aram Il'yich Khachaturian-Sabre Danc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UQHGpxrz-8
6.愛德華·葛利格-山魔王的大廳(皮爾金組曲)
Edvard Hagerup Grieg-In the Hall of the Mountain King(Peer Gynt Suit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PLXNmKvLBQ
7.勒萊·安德森-打字機
Leroy Anderson-The Typewrit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inGW7ZDGPM
*強烈推薦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多看幾次XD
這首的觀看重點在於那位負責打字機的打擊樂手到底有多會演(就有多好笑)
(也有指揮會乾脆自己負責打字XD)
8.聖桑-水族館(出自「動物狂歡節」)
Camille Saint-Saëns-Aquarium(The Carnival of the Animal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AQ6rAs9DA
大家如果覺得這段音樂很熟悉是正常的,它常常被拿來當作配樂使用,然後美女與
野獸有一段主題音樂的旋律和它非常類似(這有很多討論但這裡就不多說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2rDrKUb6bM
9.玩具交響曲
Toy Symphon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F_oyRqL-wo#t=1m
這個影片指揮家一開始有幽了作曲者不詳的一默,邀請小朋友實際參加演出很有趣
(雖然演奏結果也很真實(災難)X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AlWs1l7I9Q
===(岔題結束)===
02、克萊斯勒:美麗的羅斯瑪琳
Fritz Kreisler: Schön Rosmari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1hPRGMYCLM
開會完後瑞麗在餐廳聽到音樂家在演奏的曲子
03、舒曼/克萊斯勒:A大調浪漫曲op.94, no.2
Schumann/Kreisler-Romance No 2 in A major, Op 94
這次放Kreisler自己演奏的版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SQY4v9TlMI
演奏家把小提琴借給瑞麗時瑞麗演奏的曲子。
****
EP9標題音樂:我想要你
01、艾瑞克·薩提-我要你
Erik Satie-Je Te Veux
歌名就是一個直白露骨的告白(我Je 你Te 要Veux),翻成需要或渴望都太婉轉了,
這是首示愛香頌,所以有演唱版(原本是男聲的,但後來女聲版居多),
也有鋼琴或小提琴版.這裡是宇振在和瑞麗分隔兩地的夜晚聽的音樂,
所以雖然曲名是瑞麗先說出來的,但發現自己渴望之心的其實是宇振。
人聲: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vKmBgxC_s4
02、比才-卡門組曲,第1號 -鬥牛士(出自《卡門》)
Georges Bizet-Carmen Suite No. 1:Les Toreadors
宇振跟瑞麗出發去練習現場取材時樂團正在練習的音樂.(音樂會曲目第2首)
****
EP10標題音樂:Traumerei(夢)
01、舒曼-兒時即景No.7.夢幻曲
Schumann-Kinderszenen op15.No.7 ("Traumere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z82w0l6kwE
小提琴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D1iG4EY-eI
因為瑞麗是還停留在十七的三十歲(宇振在某種程度上其實也是),所以舒曼的兒
時即景就特別符合他們的狀況.
這首跟前面第三集標題音樂出現過的「未知的世界」屬於同一個系列,夢幻曲描述
的是小孩在睡前聽著媽媽的搖籃曲,一邊進入甜美夢鄉的模樣.
這集這首用的很長,從瑞麗帶著存錢筒衝出門去領回修好的小提琴,到帶著小提琴
回到家門口遇見來邀請一同演奏的老師,都是瑞麗像夢一般最美好的記憶和夢想再
現.
02、巴哈—雙小提琴協奏曲
Bach-Concerto for 2 Violins in D Minor, BWV 104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eTVfMb2uME
這首就是第一集瑞麗在路上邊走邊看的曲子,看來那時候就是在預備這首跟老師的
合奏.前面放了樂譜版(就是瑞麗能在天空「看見」的音符和旋律)這次放個演奏
版.(看實際演奏就會知道為何瑞麗拉琴的畫面,按弦的手跟拉弓的部分大部分會
是分開的畫面,因為按弦的部分對非專業者來說太困難了,一看就會露餡XD)
這首協奏曲的第一樂章主旋律是由第二小提琴(也就是瑞麗被邀請演奏的部份)先
開始的。
*瑞麗貼滿便條紙的那份資料應該就是上面第八集裡面的那些曲目.所以第一首就
是拉德茨基進行曲。
****
EP11標題音樂:你是我的安息處(避風港)
01、舒伯特-你是安寧
Schubert—Du bist die Ruh'(You are rest and peace), D.776; Op.59, No.3
先找一個有英文歌詞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Y-j9-DjVqk
舒伯特非常非常美麗的一首藝術歌曲,來自德國詩人呂克特(Friedrich Rückert)
的詩,原本是一首情詩,但舒伯特將它譜寫的彷彿聖詠,只要音樂一響起,似乎就
會帶人進入安歇之中。從平靜的述說、堅定的宣告,最終再回到誠摯的懇求,看似
委婉卻又情感濃烈.
德文原詩很難翻,一開始第一段大意是「你是安寧,溫和而寧靜,你是渴望,因此
將其撫慰」。
德英歌詞對照:
https://www.lieder.net/lieder/get_text.html?TextId=18177
因為舒伯特是心頭好,必須要找各種版本給大家.
男聲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BRUJrjNJDE
女聲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zYJ4nDhpRs
鋼琴與大提琴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IdIk7XfSqI
接續了前一集宇振結尾處令人驚嚇的創傷記憶,以及最終倚靠在瑞麗身上的逐漸平
靜和落淚,以及瑞麗一開始不知所措的擔憂與直覺的安撫,似乎再也沒有比這首曲
子更合適的詮釋了.這集這首標題音樂大概就是用到歌詞第一句「你是安寧」的地
方.
影片段落:(1分22秒開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yQmPWPrFTU#t=1m22s
02、小約翰·施特勞斯-春之聲圓舞曲
Johann Strauss II—Frühlingsstimmen op. 41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8_DdClkhaw
史特勞斯家族再一首.這位就是寫「藍色多瑙河」的那位史特勞斯。
宇振帶瑞麗去看水舞的第一首音樂.
影片段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td4lEXz0Xw#t=2m02s
03、艾瑞克·薩提-我要你
Erik Satie-Je Te Veux
水舞配樂第二首,兩個人一起認出來的音樂
(後面整個草地約會的背景音樂都是這首)
這次宇振大喊了Je Te Veux(咳)
比起標題音樂你是安寧,這集這首更像隱藏的次主題音樂啊.
劇中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td4lEXz0Xw#t=2m45s
****
ep12:標題音樂:慰藉(安慰)
01、李斯特—第三號安慰曲
Franz Liszt - Consolations, S172/R12: No. 3 in D-Flat Majo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aGKPC3CoV0
出自李斯特六首安慰曲中的第三號,安慰曲的標題可能出自詩人拉馬丁(Lamartine)
的一組詩歌,是李斯特遇見了維根斯坦公主後的作品.風格從炫技走向內斂.第三號
是安慰曲中最常被演奏的一首,也是李斯特作品裡常被說帶著蕭邦夜曲風格的曲子。
這個主題顯然同樣和上一集形成對應,瑞麗如果是宇振的安寧,那麼宇振就成為了
瑞麗的慰藉(安慰)。這集是出現在知道自己被利用的瑞麗,一個人落寞的待在練
習室,宇振衝去要找她而沒有找到的時候。但同時也是在呼應最後瑞麗說的,
「用音樂做些什麼的那瞬間,真實的感覺自己得到了安慰」
02、帕格尼尼—第2號小提琴協奏曲,第三樂章
Paganini-Violin Concerto No. 2 in B Minor, Op. 7,third movement (La
campanella)
瑞麗在公園回憶少年時期練琴時的曲目
03、Sting - Shape of My Heart
Jennifer的出場&離場音樂
04、Dan + Shay-Tequil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j8afmT-bLM
宇振買包包時店家放的音樂
05、老約翰·史特勞斯-拉德茨基進行曲
johann Strauss the elder-Radetzky-Marsch
彩排時樂團演奏的音樂(8集音樂會曲目1)
06、艾瑞克·薩提-我要你
Erik Satie-Je Te Veux
鋼琴版: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NL8Xq_W_o0
躺在草地上時一起聽的音樂
(這齣劇結束前這首曲子應該會被大家記的牢牢的了)
(我快要沒有版本可以放了-.-)
07、比才-卡門組曲,第1號 -鬥牛士(出自《卡門》)
Georges Bizet-Carmen Suite No. 1:Les Toreadors
金導不滿意音響時正在彩排的曲目(8集音樂會曲目2)
所以背景是火紅色的
音樂會演奏曲目依序是
拉德茨基進行曲
johann Strauss the elder-Radetzky-Marsch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evpasbOcSI
聖桑-水族館(出自「動物狂歡節」)
Camille Saint-Saëns-Aquariu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YT9ZbDug-g
再來就是瑞麗上台的玩具交響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miohLVZobE
這邊舞台設計真的做得很漂亮:)
****
ep13:標題音樂:死亡與少女
01、馬思奈—泰伊斯冥想曲(出自《泰伊斯》)
Massenet—Meditation from Thai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QtGOWemQhY
瑞麗在公園裡拉給老婆婆聽的音樂
02、舒伯特—D小調第14號弦樂四重奏(D-810)《死與少女》
Schubert—String Quartet No.14 in D minor "Der Tod und das Mädchen"II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time_continue=1622&v=8fXYjSmR6Bw
本集的標題音樂
舒伯特的《死與少女》(Death and the Maiden)最初是一首很短小的藝術歌曲,
取自德國詩人克勞迪歐斯(Matthias Claudius)的詩,是少女和死亡的對話,一開
始是少女要死亡快走開,之後死亡要她不要害怕,他是朋友,並不殘酷,到他的懷
中安歇吧。(這是作品D-531:https://tinyurl.com/mhgzufc)
但劇中用的是舒伯特後來弦樂四重奏D-810第三樂章,這首弦樂四重奏是因為舒伯特
把前面那首死與少女的旋律放進了這個作品的第二樂章才得名的,基本上只是旋律
挪用,但D-810是舒伯特晚期遭逢大病感到自己即將離世後的作品,所以像貝多芬的
後期弦樂四重奏一樣,隱約能夠感受到對於生命的哀傷和叩問。
這集應該是很單純的主題引用,但主視覺在宇振,所以這一方面是逐漸靠近過去真
相的瑞麗,也是同時凝視著逐漸逼近死亡(過去真相)和少女,一起被捲入的宇振.
03、克萊斯勒—美麗的羅斯瑪琳
Fritz Kreisler: Schön Rosmarin
04、佛瑞—西西里亞舞曲
Faure—Gabriel Sicilienne Op. 7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C-Sm4u_3hM
05、巴哈—G弦之歌
Bach—Air on the G String(Suite No. 3, BWV 106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Lk8OILr72U
03到05都是瑞麗邊走邊念下次想要演奏給公園老婆婆聽的音樂,劇中沒有演奏。
****
ep14:標題音樂:離別之歌(離別曲)
01、蕭邦—練習曲作品10第3號(離別/Tristesse)
Chopin—Étude Op. 10, No. 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piJbQvBP8A
非常有名的旋律,因為也有非常多的歌以它為基調作改編或使用,是蕭邦一整套練
習曲中的一首,練習曲本身是沒有標題只有編號的,但後來有幾首比較知名的曲子
會有大家公認的暱稱或別稱,這首「離別曲」就是其中之一,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
的名稱.至於被稱為離別曲的原因,因為據說當時已經離開了祖國波蘭定居巴黎的
蕭邦,曾經在聽完這首曲子演奏後嘆氣說「啊我的祖國」.總之能夠在曲子中感受
到濃濃的思念和離情.
管弦樂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ojRLG7hv6I
這集用在了發現瑞麗就是當年女孩這個事實的宇振,重新陷入自責與愧疚的背景
時,同時也暗指他想要離別的心情.
****
ep15標題音樂:La campanella小鈴鐺2:第二個故事
01、李斯特—鐘(小鈴鐺)(帕格尼尼大練習曲之三)
Liszt—La campanella(Grandes études de Paganini, S.14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iJcXAuOMNU
如同一開始所說的,La campanella有兩個版本,在EP1一開始用的是最早帕格尼
尼第2號小提琴協奏曲的第三樂章,而這裡用的則是後來被李斯特改編過後的鋼
琴獨奏曲,他們是同一個主題跟旋律,但也可以視為完全獨立的曲目,所以當
你在提到La campanella時,可能同時在指這兩者的其中一個。(當然因為後來
的鋼琴獨奏曲比較有名的關係,一般說到La campanella大部分是指鋼琴曲)
在這裡這個同名異曲非常巧妙的對應了兩個人連對於鈴鐺聲音的回憶意義都是不
同的,對宇振來說是那是瑞麗吊飾的聲音,但對瑞麗來說,那其實是宇振腳踏車
的車鈴聲.(編劇這個選曲細節真的很有巧思)
****
ep16標題音樂:不加修飾的真心
01、舒曼:A大調浪漫曲op.94, no.2,樸實而發自內心的
Schumann—Romance No 2 in A major, Op 94(Einfach,inni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2bdn2RIsVY
這個標題很有趣,舒曼的浪漫曲(Three Romances for Oboe,op.94)一共
有三首(如果看原曲名就會知道),而且原本是寫給雙簧管的,第二首這首
A大調因為被克萊斯勒(Kreisler)拿出來單獨演奏,所以就成為單獨的一
個曲目了.(跟上面ep15的鐘是有些類似的情況)
完整的三首浪漫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OGvHTXY2Us
早期作曲家其實沒有幫自己的作品取名的習慣(到了浪漫派後才逐漸開始命
題),而是會替每個樂章下一些演奏上的指示做為對樂曲的說明跟區隔
(比如三首浪漫曲第一首跟第三首的的標示都是不快的(Nicht schnell)).
後來大家會用這些指示來當作是某個作品裡哪一個樂章的區隔方法.
這集標題「樸實而發自內心的」原文是Einfach,innig,其實就是這個樂曲
在三首浪漫曲中的指示.Einfach是德文裡樸實、簡單的意思,innig是發
自內心,衷心的,意思就是這首音樂要表達出樸實,發自內心感受的情感。
這首浪漫曲從第一集就出現在醒過來瑞麗的記憶裡,包含了瑞麗對於過去
最美好的各種記憶(自己在舞台上,家人看著自己演奏的場景),後來在
操場上成為瑞麗說著「好想找回我的時間」的音樂,再後來宇振去開會的
餐廳裡重新出現,變成讓宇振想起瑞麗說想找回時間的音樂,最後是8集
餐廳裡的演奏家把小提琴借給瑞麗時她選擇演奏,因此被指揮老師發現的
音樂.
到此之前,這首浪漫曲都一直連結著瑞麗的過去,直到16集主題再現,才
是過去之謎已經徹底解完,兩人在海邊互相對彼此感謝這一路的陪伴,同
時也是向不斷尋找的過去道別,新樂章的正式重新展開.
02、Andrea Bocelli (安德烈波伽利) - Mai piu' cosi' lontan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i6PUSwVirQ
瑞麗以為宇振要求婚的餐廳背景音樂(好像蠻多綜藝節目喜歡用的)
03、Sting - Shape of My Heart
有始有終,ep1出場,在這裡是Jennifer的離場音樂.
04、巴哈—雙小提琴協奏曲
Bach-Concerto for 2 Violins in D Minor, BWV 1043
15、16集其實等於第一集的音樂主題再現跟重新詮釋,當初看著被老師邀
請一起演奏這首曲目而感到妒忌的金導演,現在是跟瑞麗在療養院而非舞
台上一起更愉快的演奏了這個曲目,在各方面來說非常的具有意義.
(end)
--
我們的勇敢應該是寧靜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240.68.9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oreaDrama/M.1535270017.A.CE2.html
spotify上有所有bgm的曲目了,我有把連結直接補在內文裡,
這邊也放一下好了:https://tinyurl.com/ydxqb2j4
然後查了一下資料才發現這齣的音樂製作是Every Single Day,
(就是OST01.Seventeen 的演唱樂團),他們從pasta開始每年都會替幾齣
連續劇做音樂製作,如果列出來就會知道都是配樂特別清新獨特,非常有辨
識度記憶點.《pasta》、《聽見你的聲音》、《皮諾丘》、《go back夫妻》
《大力女子都奉順》、《今生是第一次》.etc.通常他們製作的連續劇他們也
都會唱裡面的主要ost。
特別寫一下,因為pasta跟它的ost完全就是我開始看韓劇的起始點!
有些YOUTUBE失效了,更新一下。
※ 編輯: raininglight (123.194.176.98), 01/24/2019 02:22:1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