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內政部資料統計,全國公告地價較107年調降0.66%,全國公告土地現值則較108年調升0.72%,相較上期及去年而言,仍維持平穩,桃園卻是6都當中公告現值調漲最高的,比全國平均調整幅度多出近3倍。
公告地價及公告土地現值分別為課徵地價稅與土地增值稅的重要參考依據,由地方政府依據市場買賣案例或收益實例價格查估,地價稅與土地增值稅是地方政府重要的財政來源,除了促進稅賦公平合理,也有助於財源挹注,以利地方政府統籌運用,根據內政部的統計,109年與108年相比,各地方政府普遍隨當地一般正常交易價格變動情形調整,就屬連江縣3.29%及桃園市2.12%調幅較大,其餘縣市則是微幅變動,換句話說,民眾在買賣土地需要完稅時,口袋還得深一點。
依據平均地權條例規定,每2年必須重新規定地價,109年全國的公告地價是降幅的,而台中則是大幅調降,台中市府是因多方考量各項因素審慎評議,同時兼顧地方施政需要、財政收入與人民稅賦負擔,那麼反觀桃園雖然漲幅不是最高的,但也仍然高過全國平均,不降反升。
桃園升格以來雖然開放利多吸引外來人口以及經濟產業活絡,但在財政政策上也應撙節開支並考量人民稅賦的負擔,而非把民眾當提款機。
此外敬平也請副市長與市長、捷運公司研議是否將機場直達專線減班,因疫情影響出入國的旅客早就不如之前大量,高鐵也早已減班,市府團隊應該視情況酌量減班藉此控制盈虧,否則到了年底結餘時將會看見大大的赤字,財政狀況將會入不敷出。
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PuBqoLXyvg&feature=youtu.be
▶️訂閱黃敬平Youtube頻道看影片連結
https://m.youtube.com/channel/UCchkMja1tDLM9ORJZFiFH9g
▶️桃園市議員黃敬平TG歡迎加入https://t.me/ping4193260
▶️黃敬平IG歡迎追蹤
https://www.instagram.com/pingjeanping/
▶️加入黃敬平Line連結
https://line.me/R/ti/p/%40cpz9515x
▶️黃敬平臉書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ping4193260/
#桃園市議長邱奕勝
📣桃園市邱奕勝議長報報粉絲專頁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Shengyeswecan/
💡追蹤邱奕勝議長IG
https://instagram.com/sheng1115a?igshid=1j403rvpjts01
📣訂閱邱奕勝議長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hNIDssrS_9jhTyt-Kn5Pw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桃園 財政 赤字 在 焦糖哥哥-陳嘉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陳菊(花媽) 請判張俐敏無罪的一審法官讀一下
■根本沒有高雄負債 3 千億這個數字!
惡意抹黑者怎麼可能不知道,政府預算無論歲入歲出,包括舉債與用途,都必須經過議會審查通過。
陳菊執政 12 年,前面 9 年都是朝小野大,國民黨掌握市議會「多數」,所謂「不知用到哪裡去?」是把國民黨的高雄市議員都當成廢物白癡?
https://taronews.tw/2018/12/08/197325/
陳菊 12 年任內,舉債 1037 億元,還債 1208 億元,還債比舉債還多出 171 億元,明明是 #歷任財政最優的市長,但是許許多多攻擊污衊陳菊的惡意謊言,都不敢提到聯合報系的「經濟日報」引用過的客觀數據,也就是財政部提供的 2411 億數字如何而來,只會一味重複抹黑話術「高雄負債 3 千億」,惡質令人髮指。
陳菊有口難言,在於她不能抱怨前任市長謝長廷,也不能抱怨「合併高雄縣」的拖累,單單為了拉平弱勢族群相對較多的「原高雄縣社福支出」,以及近年來氣候異常,原高雄縣基礎建設落差,所導致的迫切性治水需求,在在都加重市政預算負擔。
雪上加霜,更因為又遇上「預算分藍綠」的馬政府及吳敦義內閣,惡意不履行「補助款不變」的承諾,讓原高雄縣應有比例的補助款歸零,這等於是增加負擔又減少收入的雙重打擊。
2411 億如何而來?
以下這個統計表,自始明顯為了打擊陳菊而設計,所以採用「繼承債務」為基準,乍看之下,營造出絕大部份的負債,都是陳菊造成的錯覺。
事實上,吳敦義接任高雄市長時,承擔債務是 449 億元,1998 年交給謝長廷時是 482 億元,到 2006 年陳菊接任時,負債已經增加到 1198 億元。
這 706 億的增加,最主要是因為謝長廷為了全力建設高雄捷運,但是高雄不像台北那麼好命,可以獲得中央的全力浥注,只好自力自強,自己舉債建設。
2006 年陳菊接任,就已經承擔 1198 億元的負債,2010 年的縣市合併,更是雪上加霜,因為高雄市概括承擔原高雄縣 264 億元的負債,高雄縣過去按比例每年可以獲得約百億的補助款,又遭到馬英九政府的 #惡意不補助,累計總計 818 億元。
新北市直接升格,桃園、台中等是「縣市」合併升格,全部都是同級調整。但是,馬政府承諾的補助款不變,只適用在國民黨執政的新北、桃園、台中,「卻不適用」在民進黨執政的高雄「市縣」不同級合併,即直轄市的高雄市,合併不同級的高雄縣。
換句話說,馬政府承諾補助款不變的「#惡意跳票」,致使高雄市歲入預算,自 2011 年「市縣合併」起,短收原高雄縣應獲的補助款之下,高雄市不只承擔原高雄縣的 264 億負債與施政必要預算,同時無法獲得相應的預算分配。兩者相加之下,共計是 1082 億的赤字。
全台唯一僅見的沈重負擔,陳菊一肩挑起,總計她 12 年任內,舉債 1037 億元,還債 1208 億元,還債比舉債還多出 171 億元。
柯文哲自己在台北市作弊、借錢還債、標榜自己是優等生,其實柯明明是劣等生,柯居然有臉一起跟著造謠說高雄負債 3 千億,一路上醜化陳菊的人格、嘲諷陳菊的身材。
在我看來,柯文哲、韓國瑜、張琍敏顛倒是非、栽贓抹黑,都會下拔舌地獄。
■揭穿柯文哲的還債真相
台北市長柯文哲很自豪誇讚自己還債高達540億元,後來被爆出北市府為了省利息「挖東牆補西牆」,挪用「捷運重置基金」償還台北富邦銀行借款,遭質疑是挪用捷運的救命錢。
不堪外界批評,北市府悄悄向台北富邦銀行借款,還清了重置基金借款,利息居然因此多了2億元。市議員質詢時酸這是「借高還低」。
國民黨議員陳炳甫痛批北市府向富邦借了 300 多億,償還捷運重置基金,而且北市府還自創發明「墊還」機制,讓借款及還債都不需要經過議會審議,實為規避監督。
事實上早在去年選舉時,對手民進黨候選人姚文智就曾多次召開記者會揭露柯文哲的還債假象,並製作了一支「柯市長的還債神話」影片,痛批柯文哲所謂的「還債市長」其實是「作帳市長」,並列舉柯文哲針對還債的「四大謊言」,說明柯文哲如何「以話術包裝」低落的財政治理能力。
柯文哲推稱說自己不知道台北市政府向台北富邦銀行借了300多億元還債。但事實上,北市府持有富邦金控15%股權,向銀行借300多億這種大事,難道市長不用同意嗎?柯文哲顯然是在裝傻說謊。
https://taronews.tw/2019/10/11/493409/
桃園 財政 赤字 在 吳達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撒幣一時爽,一直撒幣一直爽?!】
*更新:我們團隊事先查證不夠詳盡,謝謝網友補充,前瞻計畫當中已經將票務系統規劃進去,可以在前瞻計畫的網站上找到。
李佳芬被問「萬一學生出國不還學貸怎麼辦?」她回答:「政府就吞了吧,反正幾千億元都在浪費了。」
哈哈哈哈哈很荒謬吧?
告訴你,還真的就有這麼荒謬。
錯誤的政策比貪污還可怕。就像我們18年前就能從新生兒人數,估計今年的大學入學人數;明明看見出生人口逐年降低,結果教育方針卻是廣設大學,你就知道這個政策一定有問題。
今年三月拍板的 #前瞻基礎建設 有4,241億要花在「軌道建設」,包括高鐵台鐵連結、提速、電氣化、地下化等等。聽起來好棒棒,但請別忽略了,前瞻建設不僅僅是中央的8,800億預算而已,還需要各地方政府也拿出 #地方配合款 才能完成,而地方配合款事先舉債。有趣的是,此次地方配合款以桃園市最多,要1,200億,台中市810億,高雄780億。而這三個直轄市的年度預算都是赤字。也就是說,在沒有前瞻計畫之前,這些地方政府每年財政就入不敷出,更遑論要消化這麼大筆建設預算。
好吧,舉債建設並不是壞事,其實就是借錢投資,只要建設完之後,有能力透過稅收或租金效益回收就好了。但是,這些軌道建設真的能有收益嗎?尤其是未來十年的台灣將成為人口漸少的高齡化社會,這些軌道的建設剛需真的會增加嗎?
關於這4,000多億,公開資訊只能找到交通部的幾頁簡報與QA,我附在文末,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看看。先提醒大家,這兩份文件當中,針對軌道能帶來的公眾效益評估,可說是 #介於寫了跟沒寫之間 。
如果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都沒有辦法就舉債、還款、收益的效應說清楚,那軌道建設就閉著眼睛先做再說嗎?所以等到錢花下去萬一回不來,「#政府就吞了吧」是嗎?
説回交通建設,現在鐵路最迫切需要的大概不是軌道;西部幹線因列車不夠,造成過度擁擠,民眾寧可開車也不願搭火車。另外又如建置先進票務系統、改善乘客購票取票流程等等,只需要4,000多億的一個零頭,就能帶來很大加值效果,我們卻不願意先做?
建設經費不是天下掉下來的,是人民辛苦的納稅錢。如果這些問題都沒有說清楚,請問當初通過預算的國、民兩黨的立法委員在幹嘛?
*更新註記:
有好心網友 @Oscar 提醒我們資料有誤,建置先進票務系統、改善乘客購票取票流程已經在編入預算之內。他也提醒我承載的是眾人的信任,不可像藍綠兩黨為了鬥爭而只給予片面資訊。感謝他的提點,我們把資料更新在文末,包括 17 項已核定計畫的評估報告。
我們還是沒能找到前瞻計畫在編列預算時,所提供的成效、收益評估報告。
前瞻為什麼是8,800億?為什麼有些在沒有精準的收益評估和可行性報告之前,就先編預算補助特定對象,事後再申請預算的時候才寫計畫書?
例如基隆輕軌,台北市長柯文哲就幾次直言連終點站、路線都還沒有確認,就把預算編列好了。高雄市長也在申請經費時被前瞻計畫書退回,在計劃完善之前,就提前設定補助計畫,像這種前瞻計畫,真的是「前瞻」,真的是「計畫」嗎?
如果我們這麼重大的計畫,我們可以先編預算再畫靶,那麼多出來的預算是不是又要盡量消化完呢?少的預算是不是要再追加呢?地方配合款的預算哪裡來?如果要舉債的話,要如何達到平衡?
我認為編審預算是國會議員最重要的職責之一,希望這些事情都能給人民一個清楚的交代。
#閉著眼睛做
施展 #相信我之術
#藍綠不在乎的我在乎
#板橋立委票投達偉
[交通部簡報] 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軌道建設
https://pse.is/MFB3A
[交通部] 軌道建設Q&A
https://pse.is/MRQ7N
[行政院施政成果]
https://pse.is/LV2AJ
-\-\
【線上捐款】http://bit.ly/z9donate
【募款專戶】銀行:臺灣銀行004 板橋分行
戶名:109年立法委員擬參選人吳達偉政治獻金專戶
帳號:027-0012-06269
匯款後請來信給會計 pon8813@gmail.com索取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