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有台灣目前保存改建最完整的日式神社建築,包括本殿、拜殿、參道、鳥居、手水舍等,彷彿真的來到日本旅遊一樣~旁邊的步道也很好走,也是個適合帶小孩放電的免費親子旅遊景點喔!
📣 https://apoarea.tw/tyshrine/
+社團📍https://reurl.cc/LdoAvK
#日本神社 #桃園神社 #親子旅遊景點 #免費景點
桃園神社 改建 在 鄭文燦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桃園協拍中心」成果展,透過電影看見桃園的魅力
大家在看電影、電視劇的時候,是否有看到熟悉的桃園景色呢?有許多今年在桃園拍攝的影片已經陸續殺青,像是香港賀歲大片「黃金兄弟」,就是選擇在桃園神社取景;而導演鄭文堂所拍攝的「奇蹟的女兒」,也在桃園取景。
桃園協拍中心,至今已累積約80多個劇組團隊,受理約400多件拍攝申請,取景範圍十分廣泛。桃園近年來累積許多適合拍攝的景點,像是龜山憲光二村、中壢馬祖新村等,都是舊眷村改建後,保留老風味,發展為文創園區。
我們有山川、海洋、老建物、埤塘,有各自的魅力。協拍中心支援取景,並致力行銷桃園,我們會傾力相挺,讓世界看見桃園魅力。
桃園神社 改建 在 老屋顏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桃園神社(桃園忠烈祠)
日治時期,台灣各地建造了約200座神社,
包括台灣神社、新竹神社、嘉義神社、台南神社等。
1934年,日本開始在台灣推行「一街庄一社」的政策,
台灣多數神社都是在這個時期建立的。
1935年桃園神社擇於現址開始建造,
由春田直信所設計,歷時三年落成,
現已改建為桃園縣忠烈祠,
是目前日本境外唯一完整保留的神社建築。
神社奉祀開拓三神(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外,
也加祀掌管五榖豐收的豊受大神及明治天皇。
國民政府遷台後,桃園神社改為「新竹縣忠烈祠」,
1950年才改為桃園縣忠烈祠。
主祀神改為鄭成功、劉永福、丘逢甲遺像,
並在朵殿設置反清、抗日烈士靈位。
1980年代中期正逢古蹟依法指定、文化資產保存法制化之時,
不論對桃園縣或是我國的文資保存工作,
桃園神社保存事件實有特殊意義,
更可視為桃園縣文資保存的轉捩點。
桃園神社事件,最終以成功保存收場,有幾點特殊之處:
1.這是第一座「日據時期表現帝國主義優越感之殖民統治紀念遺跡」經討論後而被保留的個案,
反對拆除者運用報紙、電視等傳播媒體,有效地發表論述,取得鼓吹保存的正當性。
2.贊成保存的理由,並非正視日本人遺留的歷史痕跡,
而是以充滿大中國民族情緒的「國恥」紀念物、「日本侵華見證」為由來保留。
3.討論到建築風格時,也以「仿唐式建築」視為中華建築風格的遞嬗,
而仍無法以保存良好、具優良品質的建築與空間為保存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