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近期舉辦的魏德聖「青澀影展」將線上展映魏導早期短片,於是調出去年在桃園光影電影館的映後精華節錄,分享給各位影迷。6月11日(五)晚間九點放映《黎明之前》、6月18日晚間九點放映《七月天》,將在「 @果子電影 x 米倉影業 」YouTube頻道放映,好片不容錯過。
.
桃園光影電影館《黎明之前》《七月天》座談節錄─魏德聖 × 翁煌德
.
「浮光掠影─短片輯」在 2020 的最後,邀請到開拓台灣電影視野的名導─魏德聖,回顧其兩部修復作品《黎明之前》(1997)與《七月天》(1999),從導演最初的創作了解創作之路開展,並何以成為台灣近期電影之「先行者」?以下節錄之對談紀錄,魏德聖簡稱「魏」,翁煌德簡稱「翁」。
.
# 每次創作給自己的課題
翁:因大四的時候有幸於魏導的公司實習,參加到《KANO》(2014)的專案。今年高雄電影節重映魏導早期作品《黎明之前》的修復版本,所以就趕快連絡魏導的公司,促成了今夜的放映。對導演來說可能時代有點久遠,但我們還是聊聊魏導當初的創作經過。
.
魏:每次要回頭看自己二、三十年前的片子,都很不好意思。《黎明之前》是我剛開始練習拍片的第三部劇情片,那時跟幾個同樣是助理出生朋友約好,每個人都要寫一部「鬼故事」的短片劇本,最後只有我寫出來(笑)。但從那時起,每部作品我都很有意識地嘗試自己不足的部分:第一次拍短片時,非常一板一眼的執行,一顆、一顆鏡頭分好執行,更精準來說,是把演員當作道具使用。
.
但在《黎明之前》我改變自己的壞習慣,找真的演員來合作,我更是很害怕,不知道怎麼跟演員溝通,但還是要去做。整個拍攝過程練習以整場戲的方式討論,再分鏡頭拍攝。到《七月天》就開始練習場面調度,很多的演員、很大的場景,我要怎麼跟攝影師、燈光師配合,用最精煉的機器運動,完成一部作品。經過這些嘗試才長出膽量覺得可以挑戰市場、拍攝長片。
.
翁:導演更之前的作品是 1995 年的《戲言》跟1996 年的《對話三部》,其中《戲言》尤其震驚,是導演在裡面也有擔綱演出。演員的部分,也談談導演第一次和專業演員蔡琴、范瑞君及王柏森合作的經驗。
.
魏:寫劇本的當時,我就在楊德昌導演工作室工作,所以就有點冒昧的問蔡琴蔡姊願不願意演出,另外兩位主要演員也都是朋友。但回頭看25年前,短片基本上都是導演們的私下的習作,根本不會有專業演員參與製作,故《黎明之前》也算是不可思議的創舉。
.
#《七月天》的編排
.
翁:《黎明之前》片中所探討的情節,以為「死」就會得到解脫,沒想到死了之後是繼續受苦與淪難。緊接著又看了《七月天》這部作品,我第一次看完全震懾於「憤怒」的情緒中。若拿掉第一場戲,我們是慢慢跟著角色的怒火,最後看著主角放火燒毀一切。但導演第一幕的安排,好像就預示了後續?
.
魏:原本的開場的爆發力不夠,把片尾放到開頭反而如你說有預言式的感覺。《七月天》當年有得到短片的輔導金,那時候提案的片名是《賣冰的兒子》,創作的源頭是因為感知到一種文化─「鋸冰塊」的產業正在消逝,變成工廠化、工業化。以「賣冰的兒子」去「放火」極大的落差去詮釋那樣的憤怒。但創作時才剛入行,所以模仿的痕跡很多:類似侯孝賢電影的氛圍。也不是刻意要這樣,調性或鏡頭語言、敘事的風格就會有那樣的影子。但想既然要做了,就把整個更生猛、粗野,濕濕黏黏的粗魯,想把生命那種黏膩在影像中展現。
.
翁:片中也討論到各種層次的暴力,主角在黑社會體系不管是肢體的、言語的,到後續進入警察局,警察也是以殘酷刑求的方式獲得查案需要的資料。黑白兩道好似沒有差別,批判性非常高。
.
魏:你想的比我想的還精采(笑)。我當初的安排是想要讓主要角色一直陷入困境。自小我的成績中間偏後,這樣的位置讓我可以跟好學生、壞同學打交道,有機會接近各形各色的人。但我始終沒有見過「講道義的流氓」。黑社會,都是貪生怕死、狐假虎威者居多,因此我不相信「道義」這件事,在片中就特別強調這點─「道義是不存在」。
.
翁:演員王恩詠的表現相當亮眼,近期在《最乖巧的殺人犯》也有演出,想請問導演怎麼將少年想要學壞,但又十分青澀的演技雕琢,讓成家這個角色足以立體?
.
魏:雖然看起來是素人,但他們絕大都是劇場演員。雕琢不敢說,但一次一次的練習下來對於演員的掌控,還有自己要表達什麼,所以走位與表演、節奏確定後,鏡頭的擺位就比較從容。整場練習演員與機器都走對了之後才開始拍,不再是以往一個一個鏡頭去進行。才知道與演員的溝通其實沒有那麼難,是演要每場戲精準的傳達,整場戲節奏再核對就好。
.
# 開拓自己的路─「純十六影展」
.
翁:1999 年,導演與鴻鴻、鄭文堂、魏德聖、蕭菊貞等影像創作者為了讓作品有更被看到的機會,創辦了「純十六」影展,放映的作品就包含了《3橘之戀》(1999)、《明信片》(1999)、《紅葉傳奇》(1999)等作品。想請問導演當時獨立創作者的狀態。
.
魏:每創作者最大的心願就是觀眾看到他的作品,進而喜歡他的作品,尋找展示作品的管道和平台,就變成最重要的功課。創作者在初期是不會有足夠資金籌拍長片,故都從短片起家。當時也只有金穗獎短片獎,且很封閉,多半也只有在影視科族群間才有討論。我們一群人有幸拿到第一屆輔導金,驚覺在資金充足下,不論作品的品質、敘事結構都會有不同層次的提升,與為了交作業而拍出的影像成熟度完全不同。但即便如此,當時獲獎最高待遇也就是在電影資料館放映兩次,就被冰凍起來,無法重見天日。不甘如此,就跟當時六個導演一起籌畫了「純十六」影展。
.
從設計海報到張貼、行銷、談戲院,租一個廳要多少錢這類的細節著手,甚至連十六釐米播放器自己搬動、保管。參展導演除了映後,還要輪班負責驗票、場務、映後遞麥克風和主持都要自己來。因宣傳做得很透,加上不同創作者的人脈都不盡相同,互相吸引各自族群,就如此炒作起來,甚至贏過當時好萊塢商業片。
.
# 創作的原點─活在人間
.
觀眾:長久以來一直很喜歡導演的作品,想請問導演如何與編劇合作以及主題的發想?會把自己的性格投射在其中?
.
魏:因為節省經費常都是自己編導,一直到《KANO》才第一次跟別人合作,我自己的感覺是不管怎麼做,兩個創作者的生活習慣、視野是不一樣的,故就算故事完整了,最後還是必須得轉化成導演可以執行的狀態。但最重要的是要「活在人間」,想要寫劇本或拍片的人,我覺得最好是從「紀錄片」做起。我自小住在台南廟口旁,養成跟各種階級對話的能力。庶民文化才是真正生活的哲學,能跟不同樣的人溝通,語言的內容可以讓你的故事角色更有生命力,而不會變成每個角色都是你自己!
.
這些經驗下來,我自己累積了一種創作故事的方式。劇本教學會教你從第一場故事大綱、人物,打下三角形,接著就進入畫面思考,反而一片空白故事無法延展。我後轉以「故事思考」開始創作,一路寫下來三萬、四萬個字都有,整個故事順過、修改成劇本格式,再大的故事都會變得很簡單。此外,不是說把個人的狀態完全投射,我會把「想要的」狀態放在其中,跟自己下棋,把角色放在自己佈的局,並適時給予打擊。我很享受這樣的創作過程!
.
# 對現場創作者的鼓勵
.
魏:整個電影生存環境不斷改變,平台被網路取代,我們更要去思考如何打破這個框,而不是在那個框裡面認命,更要把夢做大並精準執行,這個框就會被你擠破、並去思考如何贏得你的觀眾,創作回饋就在這邊。不論金融、商業,或是流行它不斷在更迭,唯一不變的就是人文根源,這是台灣最豐富的東西!
桃園少年之家 實習 在 陳美梅 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分享~報名表現場填寫或至桃園市保母協會網站下載。
(http://www.babyservice.org.tw)
社團法人桃園市保母協會
招生簡章 簡章索取日期:即日起
110年度第1班托育人員專業訓練班
訓練宗旨:
1、提昇托育人員育兒之專業知識與技能,使得兒童有妥善的照顧。
2、協助職業婦女解決托兒問題,令其無後顧之憂並能全力投入勞動市場,以促進經濟的繁榮。提供家庭婦女有就業的機會、同時兼顧家庭增加收入。
3、輔導托育人員取得「技術士技能檢定資格及加入居家托育服務中心」。
報名日期:即日起~110年4月25日額滿即提前截止報名
報名時間:上午九時至下午四時
主辦單位:桃園市政府社會局 承辦單位:社團法人桃園市保母協會。
招收名額:45員。
報名資格:年滿20歲以上,(包含大陸地區配偶取得長期居留證、依親居留或合法
取得外僑居留證之外籍人士)、性別不居有興趣從事居家托育服務工作者。
上課地點:桃園市保母協會教室 (桃園區中山路1000號8樓之10)。
上課時段:每週一~五上課上午8點~下午5點(約一個月) 【平日班】。
上課期間:110年5月3日~110年5月26日止。(總計142小時)
報名地點:桃園區中山路1000號8樓之8 ( 武陵高中正對面 )
桃園市保母協會電話:03-3702577
報名方式:報名日起 (現場填寫報名表繳費錄取,每1人限報名1位)
報名攜帶文件:報名表、身份証影印本正反面分開、2吋照片一張、(居留證影印本有
效期限內),請備齊資料全否則不予受理。
研習費用:培訓費用8000元。( 提供訓練課程有關書籍、講義、筆記本等學科用品)。
報名後開課日前
(不含開課當日)辦理退訓者 收取核定訓練費用5% 餘額退還
已開課後辦理退訓 未逾訓練總時數1/5課程時數 退費百分之八十
已逾1/5總時數未逾1/3課程時數 退費百分之五十
超過1/3課程時數 不予退費
退訓退費辦法:報名後如遇不可抗拒事故無法上課要退費者,
請持繳費正式收據至辦公室辦理退費手續。
取得結業證書辦法:
(一) 訓練課程時數:依課程標準為(一學分以18小時計算,共七學分126小時)
本會課程訂定為(共七學分,增列16小時總計為142小時)。
(二) 參訓人員出席率達下列標準,得參加成績考核,經考核及格者,授予該課
程名稱之學分:
1.該專業訓練課程名稱(單科)出席率達三分之二以上。
出席率(單科18小時*2/3=12小時以上)。
2.該專業訓練課程(總時數)出席率達百分之八十以上。
總時數出席率(總時數142小時*80%=114小時以上)
3.該課程名稱實習課程出席率百分之百。
「嬰幼兒照護技術」(術科實作)出席率達100% 。
以上課程(學科請假一學分不得超過6小時,術科不得請假)。
4.於課程期間為確保參訓人員課程品質,參訓人員之出勤考核規定(上課後15分
鐘內需簽到及不可提早簽退),未符合前述出勤考核者應辦理請假手續。
5.經受訓時數期滿並符合規定,且參加成績考核及格者(學科/術科成績以60分
為及格標準),核發「桃園市政府結業證書」。
6.學員於參訓結業後只取得學分證書者,需符合作業規定,於其他開課期別之班
級完成補足該課程學分,始得申請補發結業證書。
(補修課程之學分費用以1學分計算,費用另計)。
補助弱勢學員參與課程標準:
補助其受訓費用,學員取得結業證書,且具下列身分之一者,需檢具相關證明文件如下:
1. 設籍桃園市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特殊境遇家庭或領有兒童及少年生活扶助、弱勢家庭
兒童及少年緊急生活扶助家庭等之參訓學員,訓練費全額補助。
2.具桃園市寄養家庭身分及原住民身分且參加本訓練之學員,訓練費用補助二分之一。
3.福利身分學員,參加訓練課程之出席時數符合中央規定,但參加成績考核結果不及格者,訓練費用補助二分之一;具寄養家庭及原住民身分之受訓學員,則補助訓練費用四分之一。
4.符合補助規定之參訓學員,由訓練單位檢附學員繳費證明、結業證書影本向桃園市社會局提出申請,經桃園市社會局依受訓學員身分別,分別核實補助參訓費用。
相關科系人員:相關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幼兒保育、家政、護理相關科系者,已具備報考技術士證照資格,免上課可以直接報考托育人員考試。
桃園少年之家 實習 在 葉大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6/24 On Air】台灣建教制度50年,這是我們要的技職人才培訓教育?
台灣建教合作制度自1969年試辦至今已步入第五十個年頭,但建教生遭受企業剝削、無法回校接受應有教育的案例頻傳,許多年輕學子淪為不肖業者與企業大量進用的廉價勞力,而教育部與學校單位未盡建教生教育權與勞動權益把關之責,不僅讓弱勢學生及其家庭受害,亦阻礙台灣長遠技職人力培力及產業發展…
是時候全盤檢視我們的技職教育制度了!
6月24日上午9:05「 生活 In Design - 青年打造理想國」
🌸 節目單元 🌸
一、訪談單元:建教制度50年.體檢技職教育與學生勞工權益
👩⚕️社團法人 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 秘書長-葉大華
👨⚕️台灣勞動者協會 理事-林凱衡
二、廣播劇單元:深夜的低年級實習生肝苦談
♫ 節目播出即時線上收聽:https://tinyurl.com/yyu8u578
♫ 播出後60日內線上重聽:https://tinyurl.com/y3zrpqf7
♫ Radio放送頻道丨
基隆-FM100.1 / 台北、桃園、新竹-FM101.7 /
宜蘭-FM103.5 / 金門-FM88.9 / 馬祖-FM91.5
♫ 更多精采訪談存檔:
https://channelplus.ner.gov.tw/community/1568
🌏主辦與策畫:青平台 & 教育電台聲動全世界-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