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下達4任務 邀在野黨推動廢考監】
中央社/記者溫貴香、葉素萍、顧荃報導
身兼民進黨主席的總統蔡英文 Tsai Ing-wen今天在全代會提出「兩價值、四任務」,並對全黨同志下達動員令,距離高雄市長補選不到30天,每一個人都要盡最大的力量,一天當兩天來拚,跟陳其邁一起為高雄贏回昔日的光榮。
民進黨第19屆第一次全國黨員代表大會今天下午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登場,大會主軸「團結台灣 前進世界」;這是蔡總統在520就職、國內疫情趨於穩定後,首次發表群眾演說,也是她回任黨主席後首次主持全國黨員代表大會。
會中特別邀請副總統賴清德、行政院長蘇貞昌、基隆市長林右昌UChange、新竹市長林智堅、桃園市長鄭文燦、嘉義縣長翁章梁 Weng Chang-Liang、台南市長 #黃偉哲 、屏東縣長潘孟安為高雄市長補選參選人陳其邁 Chen Chi-Mai拉抬造勢,凝聚黨內團結勝選氣勢,展現民進黨重返高雄執政的決心。
蔡英文在「蔡英文加油、民進黨加油」聲中上台致詞,她說,總統選舉已經結束,她不是到場接受歡呼與掌聲,疫情期間看到社會的團結,也看到共同體的良善,防疫至今台灣度過許多難關,當前最重要的課題是振興經濟,今天是振興三倍券發放後第一個週日,各地都看到人潮,有人潮就有商機,看起來,振興這件事有好的開始。
總統感謝 #蘇貞昌 領導的行政團隊與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 #柯建銘 所領導的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努力攜手「有政府,會做事」,讓台灣克服一關又一關的挑戰。
但總統提醒,防疫有好表現不代表人民對每一項施政都買單,民調起起落落,若迷失在一時高滿意度或沉溺現有的執政成果,隨時有可能再次失去人民的支持。
對於執政要面對如何落實價值的重重考驗,蔡英文重申兩個基本價值,讓大家時時記在心裡。首先提醒「清廉、勤政、愛鄉土」,是民進黨不變的承諾。社會上有些人,用「全面執政必定腐化」寫劇本,對民進黨的未來大做文章。務必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用行動來證明,這個劇本不會成真。
蔡英文說,有許多的行業都有專業倫理,督促從業者必須抱持著比法律更嚴格的紀律來行事,政治工作者更是要如此。因此,拜託廉政委員會的委員們,基於政治的專業倫理,協助民進黨制定出更符合人民對執政黨期待的廉政規章,讓同志有所依循。
第二個提醒,蔡英文說,政府在執政的過程中,或許基於情勢、環境,必須對改革的節奏有些妥協,但政黨必須扮演理念倡議的角色,引領民意往進步的方向走。
「現在,民進黨不能安於現狀,必須再一次為台灣思考,未來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願景」蔡英文要求黨的智庫和政策會,要集結全黨之力,為未來二十、三十年的台灣社會與國家發展,訂定新的願景。
面對現階段的挑戰,蔡英文提出民進黨四個當前任務,第一個民進黨要堅持改革、說到做到,她說,當前的台灣,最重要的改革項目之一,就是憲政改革。怎麼讓國家治理更有效率,怎麼讓民主參與落實在生活當中,這將是憲改的當務之急。
她進一步表示,除了朝野有共識的18歲公民權,近來在野黨也同意要推動的廢考監,這都可以優先進行。也要盡快提出黨版修憲方向,讓立法院黨團可以在修憲委員會中,有更多討論的基礎。
蔡英文懇請在野黨,一起珍惜這個憲政的「憲法時刻」。有不同的政治意見,是民主的常態;但意見不同,不該成為讓改革停滯不前的原因。相反的,正是因為意見相左,彼此琢磨出來的共識,才顯得珍貴。
第二個任務民進黨要培養青年,為國舉才;蔡英文說,過去兩個月,黨部也積極推動青年入黨,創下兩週增加2000名黨員的紀錄。執政需要更多人才,不只是要徵詢他們的意見,更要讓他們參與執政歷練,成為接班梯隊,為台灣的未來,留下更長遠的資產。
第三個任務要深化民主,在國際變局中守住台灣價值。蔡英文說,這一次的疫情當中,台灣用好表現證明了民主體制很成熟,能夠在災難當前時,有效率的化解危機。「民主」就是台灣最閃亮的一塊招牌,也是台灣「前進世界」時最重要的一把鑰匙。
蔡英文表示,未來幾年中,台灣民主面對的外部挑戰依然艱鉅。看看鄰近的香港,自由與人權正受到強力的衝擊。她重申,自由、民主和人權,是台灣最重要的價值。民進黨既然是執政黨,就有責任守護台灣價值,不對威權低頭,不對恐嚇屈膝。
她表示,民進黨作為經歷過威權打壓,參與過民主進程的政黨,會把台灣實踐民主的經驗,貢獻給國際社會,並給予爭取民主的香港朋友更多溫暖。
最後一個任務就是眼前關鍵的任務,要打贏補選,重新找回高雄的光榮。蔡英文說,陳其邁兩年前跌了一跤。但他承擔起各種冷嘲熱諷,接下副閣揆的擔子,重新振作起來。
蔡英文對全黨同志下達動員令,距離補選剩下不到30天,每一個人都要盡最大的力量,一天當兩天來拚,跟陳其邁一起為高雄贏回昔日的光榮。(編輯:林興盟)
— —
蔡英文總統致詞全文如下:
許信良前主席、姚嘉文前主席、卓榮泰前主席、行政院蘇院長、賴副總統,各位黨代表同志,還有在台上各縣市的執政首長,以及這次在8月15日高雄市長補選候選人陳其邁,還有今天在場所有全國黨代表們,大家午安,大家好。
今天我再一次以黨主席的身分,站在這裡跟大家講話。我不是來接受各位的歡呼跟掌聲,因為總統選舉已經過了。
我們今天大會的主題,是「團結台灣,前進世界」。疫情期間,我們看到了社會的團結,也看到了共同體的良善。
從防疫至今,台灣度過了許多難關,而當前最重要的課題,就是振興經濟。
今天是振興三倍券發放後的第一個週末。在各地,都看到了人潮。有人潮,就有商機。看起來「振興」這件事,有好的開始。
謝謝 #蘇貞昌院長 領導的行政團隊,以及 #柯建銘總召 領導的立院黨團。因為他們努力攜手「有政府,會做事」,讓台灣克服一關又一關的挑戰。
但是我要提醒大家,防疫有好表現,不代表人民對我們的每一項施政都買單。我們很清楚,民調起起落落,如果迷失在一時的高滿意度,或者沉溺於現有的執政成果中,那麼隨時有可能再次失去人民的支持。
就像一開始我說的,我們不是來歡呼慶祝的,執政要面對怎麼落實價值的重重考驗。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人民對「民主進步黨」這塊招牌的印象。因此,我要重申兩個基本價值,讓大家時時記在心裡。
首先,我要提醒,「清廉、勤政、愛鄉土」,是民進黨不變的承諾。正是因為我們長久以來把這個承諾記在心裡,今天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進而全面執政。
社會上有些人,用「全面執政必定腐化」寫劇本,對民進黨的未來大做文章。我們務必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用行動來證明,這個劇本不會成真。
有許多的行業都有專業倫理,督促從業者必須抱持著比法律更嚴格的紀律來行事,政治工作者更是要如此。
因此,我要拜託廉政委員會的委員們,基於政治的專業倫理,協助本黨,制定出更符合人民對執政黨期待的廉政規章,讓同志有所依循。
另外,我也要提醒。政府在執政的過程中,或許基於情勢、環境,必須對改革的節奏有些妥協,但政黨必須扮演理念倡議的角色,引領民意往進步的方向走。
一個民主政黨存在的價值,不僅要與民意同行,更要提出價值、引領民意。過去三十多年來,民進黨一直走在台灣社會的前面,倡議價值、引導國家前進。
非核家園、轉型正義、福利國家、多元價值、軍隊國家化,這些過去被認為不可能的主張,今天都因為我們在野時期的倡議及引領,終於透過執政,逐步實現。
現在,民進黨不能安於現狀,必須再一次為台灣思考,未來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願景。因此,我要求黨的智庫和政策會,要集結全黨之力,為未來二、三十年的台灣社會與國家發展,訂定新的願景。
當然,面對現階段的挑戰,民進黨也有四個當前任務。
第一個,民進黨要堅持改革、說到做到。
改革曾經讓我們受傷,但我們並沒有因此而退縮,堅持理念、調整節奏,最終改革還是會看到成果。
當前的台灣,最重要的改革項目之一,就是憲政改革。怎麼讓國家治理更有效率?怎麼讓民主參與落實在生活當中?這將是憲改的當務之急。
除了朝野有共識的十八歲公民權,近來在野黨也同意要推動的廢考監,這都可以優先進行。也要盡快提出黨版修憲方向,讓立法院黨團可以在修憲委員會中,有更多討論的基礎。
我也要懇請在野黨,一起珍惜這個憲政的「憲法時刻」。有不同的政治意見,是民主的常態;但意見不同,不該成為讓改革停滯不前的原因。相反的,正是因為意見相左,彼此琢磨出來的共識,才顯得珍貴。
第二個任務,民進黨要培養青年,為國舉才。
上一次的大選,民進黨招募了許多優秀的年輕人,因為他們的參與,我們的競選團隊、黨務工作、到候選人本身,都有了新的思維、新的氣象。過去兩個月,黨部也積極推動青年入黨,創下兩週增加兩千名黨員的紀錄。
但我們很清楚,執政需要更多人才。除了選舉幹部和政治幕僚,我們也要在各個專業領域,培養更多有能力、有現實感,願意跟我們一起為理想打拚的好人才。
我們不只是要徵詢他們的意見,更要讓他們參與執政歷練,讓他們成為接班梯隊,為台灣的未來,留下更長遠的資產。
第三個任務,民進黨要深化民主,在國際變局中守住台灣價值。
這一次的疫情當中,台灣用好表現證明了我們的民主體制很成熟,能夠在災難當前時,有效率的化解危機。「民主」就是台灣最閃亮的一塊招牌,也是我們「前進世界」時最重要的一把鑰匙。
但是在未來幾年中,台灣民主面對的外部挑戰依然艱鉅。看看鄰近的香港,自由與人權正受到強力的衝擊。
這個時候,我要再次重申,自由、民主和人權,是台灣最重要的價值。民進黨既然是執政黨,就有責任守護台灣價值,不對威權低頭,不對恐嚇屈膝。
「民主進步」,從來都不只是這個黨的名稱,而是我們要為台灣守護的價值。民進黨作為經歷過威權打壓,參與過民主進程的政黨,我們也會把台灣實踐民主的經驗,貢獻給國際社會,並給予爭取民主的香港朋友更多溫暖。
最後一個任務,也是今天我們聚集在這裡,要共同打氣的,就是眼前關鍵的任務,民進黨要打贏補選,重新找回高雄的光榮。
在我身邊的,是我們的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兩年前,他跌了一跤。但他承擔起各種冷嘲熱諷,接下副閣揆的擔子,重新振作起來。
這一年多來,從豬瘟到肺炎、從防疫到振興,投資台灣產業轉型,陳其邁無役不與,和蘇貞昌院長一起帶領「有政府,會做事」的團隊,克服各種難關。當前高雄的許多建設規劃、產業藍圖,都是其邁念茲在茲,一手規劃主導的。
中央執政的歷練,給其邁更成熟的經驗,和更寬廣的視野,讓他從其邁1.0變成其邁2.0。就像他說過的:「沒有一個一流的選手永遠都拿第一名,最重要的是跌倒了能夠立刻再爬起來」。
現在,爬起來的其邁、2.0的其邁,有機會再次競選,爭取高雄人的支持。各位同志,我們一定要全力幫其邁選贏、選好。「兩年拚四年」,把高雄的光榮找回來,把失落的市政補起來,大家準備好了沒?
我也要對全黨同志下達動員令,距離補選剩下不到三十天,每一個人都要盡最大的力量,一天當兩天來拚,跟其邁一起為高雄贏回昔日的光榮。
各位,民主進步黨是台灣的執政黨,我們不只要用更高標準的專業倫理來要求自己,更要引領台灣社會繼續進步。我們要讓人民相信民進黨,是一個勇於改革的政黨。相信民進黨,是一個願意栽培新世代的政黨。相信民進黨,是一個堅守民主價值,能夠帶領台灣勇敢走向世界的政黨。
我們肩上的任務,就是要把執政的擔子挑起來,堅持理想、穩健前進,「團結台灣,前進世界」,領導國家不斷地往前進步,讓台灣一天比一天更好。謝謝大家。
#蔡英文 #賴清德 #蘇貞昌 #陳其邁 #鄭文燦 #黃偉哲 #林右昌 #潘孟安 #林智堅 #翁章梁 #柯建銘 #民進黨 #全代會
——
新聞連結附於留言處
桃園同志場所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最新【台灣再添2例確診,韓國列旅遊三級警示;武漢封城令解禁2小時後收回】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下午公布,新增兩名確診個案,分別為昨日確診的案27(北部80多歲男性)的40多歲小兒子(案29)與70多歲的太太(案30),屬於家庭群聚感染,相關密切接觸者等疫調正進行中。
指揮中心監測應變官莊人祥表示,小兒子的病程比較長,1月29日就出現喉嚨不適症狀,但未就醫。昨因先生(案27)確診而收治入院,今日確診,目前治療中。而此個案頻繁往返中國,最後一次是去年12月2日自廣州返台,過年期間也有跟具中國旅遊史朋友聚餐。
太太則於2月6日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就醫,診斷為急性咽炎,2月10日至19日四度就醫,今日確診,目前無發燒也無不適症狀,同樣隔離治療中。指揮中心表示,目前這起4人家庭群聚,已掌握接觸者共143人,包含家人與醫護人員,已採檢87人,3人確診(案28~30)、50人陰性,其餘檢驗中。
■媽祖遶境是否辦?指揮中心將與宗教領袖協商
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表示,觀察到韓國社區傳播廣泛且快速,已達763例,決定將韓國旅遊警示提升到第三級,燈號為橙色,避免非必要旅行;另外,將大邱市、慶尚北道清道郡指定為特別管理地區,燈號為紅色,不宜前往。以上週為例,自韓國一天入境人數為1,500人,慢慢減少中,而自2月25日零時起,從韓國入境的外籍人士,需居家檢疫14天;台灣人於25、26日入境者需自主健康管理14天,27日起需居家檢疫14天。
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由於周遭二級警示國家疫情持續擴大,指揮中心研議後認為自第一級泰國、義大利、伊朗,第二級新加坡、日本返國者也須進行自主健康管理,減少社區感染風險。 自主健康管理包含:勤洗手、早晚各量一次體溫、避免出入公共場所,若需出門全程配戴口罩、身體不適儘速就醫、告知醫師接觸史、旅遊史、居住史、職業暴露、以及身邊是否有其他人有類似的症狀等。
陳時中也表示,目前日本案例多也普遍,正列在警示邊緣區,指揮中心隨時會依照疫情變化與相關單位嚴密討論,第一時間做出相關處置。
而台灣最重要的民間信仰活動媽祖遶境,每年3月吸引逾百萬人數參與,與麥加朝聖、梵諦岡耶誕彌撒列「世界三大宗教盛事」,但由於韓國教會、醫院等地出現大型群聚,不少專業人員擔心,這樣大型的活動,恐助於疫情散播。為避免大型集會提高感染風險,指揮中心正協同內政部,與相關宗教團體領袖開會討論,研議出可行辦法。
■中小學明天開學,校園消毒已完成
至於昨天指揮中心記者會上宣布,全國醫事人員除報准外不得出國,引發爭議。醫事司長石崇良表示,目前指揮中心政策,規定醫事人員三級旅遊警示地區、中港澳地區嚴格禁止前往;一二級旅遊警示則採報准,相關程序會在明天會議中訂出要件,屆時各醫院照請假程序去核准。
石崇良表示,第一線醫師人員兼顧重要任務,這次對旅遊警示地區做適度的出國限縮,一方面也是維護醫護人員健康,一方面是為了防疫需要,而《醫師法》24條、《醫療法》27條都有給予疫情期間的指揮調度權限。相信大多數的醫事人員都會主動配合投入防疫。
教育部國教署署長彭富源表示,針對明天全國中小學開學,已要求各學校成立防疫小組、建立停班、復課等相關規範,其他如校內清潔、物資配送等都有清楚的配套措施。今日3點半,全台中等學校以下(含公立幼兒園)都已完成消毒。明天開學後,視導人員、各地方政府主管,也將前往學校視察關心。
僑生部分,彭富源表示,目前全台含中港澳及其他境外學生數共有5,215人,已完成通報,其中包含港澳179位學生,目前沒有居家檢疫;外國學生98校、289人,已依照指揮中心規定辦理。
■中國防疫通告出包,武漢封城通告解禁2小時
武漢疫情牽動國際政局,中國內部管理也出現矛盾的微妙變化。今日「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針對武漢封城是否解禁,3小時內2度更改。
該指揮部今天中午發布先編號17號通告,指「因保障疫情防控、城市運行、生產生活、有特殊疾病、滯留在武漢的外地人員,在無發燒、咳嗽症狀前提下,可經申請批准後出城,並在目的地健康監測14天」,等同已封城1個月的武漢有條件解禁。
未料該通告發布不到2小時就被撤下,再發出第18號通告收回17號通告,官方甚至直接改口「(17號通告)是市指揮部下設的交通防控組未經指揮部研究和主要領導同志同意發布」,為嚴防疫情輸出,宣告無效,並對相關人員進行嚴肅批評處理。
17號通告原被滯留武漢台人視作出城希望,由於多數滯留者沒有車,湖北省的大眾交通已停運,不少滯留者詢問台辦該如何移動出城,部分盼盡速返台,部分在當地工作的台人打算直接返回工作地復工。也有台商認為,就算能成功離開湖北,也得在跨省後隔離14天,不可能直奔機場返台。不料種種揣想與希望,數小時後盡數破滅,滯留者沮喪表示「像過了一次愚人節」。
■血友病童今晚將返台,台灣派專業護理師接回
另外,14歲血友病少年小宇和母親,今天晚上將自成都雙流機場返台。荊門台商協會長簡俊男表示,這是一週來每天耗費7、8個小時致電相關單位溝通的結果。簡俊男指出,小宇與母親出發前已在當地醫院檢查健康無虞,於23日深夜啟程,帶著健檢報告與官方發給的通行證,由兩位司機輪流開車1,000公里,經過層層檢疫關卡,歷時近11小時送抵成都,預計晚間10點40分抵達桃園機場。
陳時中指出,台灣今天下午派了專業的護理師去成都,在現場做一些身體檢查,有跟主治醫師連線,確保身體目前的狀況適合飛行。病童回台後,會到醫院裡面採檢兩次,再去集中檢疫場所做觀察。同時強調,今天返台的飛機不是包機,全機還有其他40幾位乘客,飛機座位會有安全距離,確保對其他乘客沒有影響。(文/陳潔、曹馥年;攝影/王容慧)
#報導者持續追蹤疫情,完整專題請看:
【世紀之疫──2019新型冠狀病毒風暴】http://bit.ly/3bhXgrJ
★紀錄關鍵時刻,看見事實重要,#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關注最新疫情,即時接收推播,立刻追蹤 #報導者推特: http://bit.ly/2YeHAOP
#2019新型冠狀病毒 #武漢肺炎 #wuhanvirus #COVID19 #媽祖遶境 #武漢封城 #韓國 #血友病童 #報導者
桃園同志場所 在 唐聖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與其花錢買一些朋友用不到的禮物,#不如將這些資源分享更多需要幫助的人事物!
一年一度的聖誕交換裡的季節又到了!
不免俗的大家可能多少都有機會參加一些朋友間交換禮物的聚會場合,很多朋友應該都會煩惱交換禮物要準備什麼禮品,來跟朋友交換。
希望大家今年在挑選交換禮物的時候,能夠選擇友善環境、不過度包裝的禮品,或是選擇會將商品收入捐贈給公益團體的愛心義賣小物,不但可以跟朋友交換禮物還能將愛心分享。
或是這次選擇用愛心來當交換禮物,將交換禮物的預算,資助給更需要的人事物!例如:贊助一份獨居老人的餐點、流浪動物結紮的費用、野生動物的救援、保育海洋環境的經費、動保教育的資金等等
#與其花錢買一些朋友用不到的禮物,#不如將這些資源分享更多需要幫助的人事物!
以下簡單提供過去我曾經捐贈過的一些公益團體的名單及簡短介紹,供大家參考!也歡迎廣大的網友們,在留言裡提供更多不同性質的公益團體,蓋一棟愛心樓!
<3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 https://reurl.cc/mdANpA
❤️浪浪別哭-https://reurl.cc/Ylp9pD
你消費的3%捐給「TNVR流浪動物助紮計畫」
❤️好日子-https://agooday.com/
將環保從理念落實到每天生活當中,用食物袋、環保吸管等,減少製造一次性塑膠垃圾!
好日子也關注各式各樣的公益議題,將銷售所得捐贈給這些團體,讓各界的力量能夠挹注給他們,讓他們有更多的資源可以幫助所需。
(目前合作單位:臺北市流浪貓保護協會、羅慧夫顱公益聯名、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台灣石虎保育協會、海洋公民基金會、相信動物。)
❤️狗腳印幸福聯盟-https://reurl.cc/Qpxbm9
腳印幸福聯盟是黃金獵犬救援及送養協會。『讓狗擁有幸福快樂的家庭』為狗腳印的主要宗旨,而非超額收容與終生監禁。被救援的狗或許都有著令人鼻酸的悲慘過去,藉由給予適當醫療,除了在生理上恢復健康之外,也會給予正確的行為教育,讓狗可以順利的接軌家庭生活。
本著「資源整合,開心救狗」的理念,將人力、物力、金錢及醫療各方面的資源都整合發揮,更希望集合認同理念的救狗夥伴們一同加入,為狗狗們找到一個幸福的家。
❤️相信動物協會- https://reurl.cc/M7VNn4
相信動物的前身是台灣大學關懷生命社(以下簡稱懷生社),於2016年1月30日正式立案為懷生相信動物協會。
2007年起,我們便協助台大校方以TNR(誘捕(Trap)、絕育(Neuter)、回置(Return))的方式來管理校園流浪動物。自此不斷擴張TNR的施行範圍,走出校園幫助流浪動物做結紮,今年已經即將邁入第十個年頭,足跡遍佈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幫助過上萬隻的流浪動物。
懷生社從當年一個管理校園流浪動物的小社團,成長為每年可結紮上千隻動物、足跡遍佈台灣北端的行動團隊。
為了能加倍我們的能量,以更快速、更科學的方式解決流浪動物的問題,我們現在正試著擴大工作模式,並且積極籌備以及募資。
❤️台灣黑熊保育協會- https://reurl.cc/qD6NKq
台灣黑熊保育協會是專為台灣黑熊請命和保育而成立的民間非營利組織,希望積極凝聚各界保育的力量和熱情,以實際行動來幫助台灣黑熊。
我們期盼不僅能夠實質保護台灣美好的山林環境,為野生動物保有永續生存的空間, 也期望這些豐富的自然資源能夠細水長流,留給島上的下一代以及來自其他地方的世界公民所共享。
❤️社團法人台灣石虎保育協會-https://reurl.cc/qD6NGn
在2017年10月,台灣石虎保育協會正式成立於石虎的棲地「苗栗楓樹窩」,其後協會更將會址選定在苗栗蹲點推動石虎保育工作。協會成員包含石虎學者、生態學者、關心石虎保育的人士及在地居民,我們透過棲地保存、個體救傷、環境教育、政策倡導、生態研究與公民運動等方式,保護石虎與其棲地, 進而維護民眾生活環境。
❤️野生動物急救站-https://reurl.cc/gv1Mzp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於民國82年成立野生動物急救站,提供野外受傷或生病的野生動物緊急醫療場所,期盼經救治的野生動物都能回到大自然生活。
您所捐贈的款項將全數用於本中心傷病野生動物醫療照顧、醫學研究、保種復育,以及教育推廣等野生動物保育工作上。
❤️台北市流浪貓保護協會 -https://reurl.cc/e5AW5Q
臺北市第一個民間貓咪為主保護團體,單純由義工發起、服務資訊普及、財務透明,宣導認養代替購買,宣導民眾正確的養貓觀念、主辦認養活動、成立貓咪認養中心提供民眾平日認養貓咪的管道,推廣街貓結紮運動(TNR),減少流浪貓過度繁殖。
❤️犬山居 台灣同伴動物扶助協會- https://reurl.cc/drAW3k
『台灣同伴動物扶助協會』TCASA ,Taiwan Companion Animal Support Association,期望能整合更大的力量,救助受難的毛孩子們;盼望能凝聚更多的資源,讓犬山居救援回的毛寶貝們得到更完善、全生涯養護照顧:『照護、中途、送養、醫療、安養、安寧』;同時努力結合社會教育力量,致力生命教育推廣,傳達【尊重、愛護我們的同伴動物伴侶】、【珍愛我們的同伴動物家人,不離不棄】的觀念,。
❤️HOTAC 台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 - https://reurl.cc/Na9R7e
台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成立於2012年,是一非營利、非政府的民間組織,每年訂定明確、務實的階段任務,堅定原則,朝著最終目標前進。我們關心台灣弱勢的動物,親身貼近動物,真切感受弱勢動物的困苦,以溫柔、堅定的力量「為牠們發聲」。我們最終的目標是:「有一天,街頭不再有受苦受難的生命。」
「絕育」、「教育」、「立法」是世界公認解決流浪動物問題的「黃金三原則」。台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除了在推動流浪及放養犬貓絕育工作上不遺餘力,也積極參與各個動物保護相關法規及政策的倡議,同時也深入各個校園和領導階層,宣導飼主責任與尊重生命的觀念。唯有以三管齊下的方式,才能有效的解決台灣流浪犬貓問題。
❤️社團法人動物平權促進會-https://reurl.cc/nVAORX
動物平權促進會為依法設立、非以營利為目的之社會團體。其宗旨以動物權(Animal Rights)動物福利(Animal Welfare)為基礎,秉持平等、多元、共生互依、互為主體理念致力於推動動物平權教育,透過人道關懷喚醒社會大眾同情共感能力,實踐人與動物和諧關係,進而激發人們以實際行動成為動物與大自然守護者。
❤️高雄市關懷流浪動物協會-https://reurl.cc/Val11N
高雄市關懷流浪動物協會為根據人民團體法設立,非以營利為目的之社會團體,以關心街頭流浪動物生命權益為宗旨。幫助那些因人們惡意棄養,導致流浪街頭處處受虐及隨時會遭被捕殺命運的可憐生命,爭取生存的權益及受到保護,協助政府落實動物保護法。
❤️門諾社福基金會-https://reurl.cc/RdmXzZ
門諾基金會自1997年成立以來,結合社工、護理、復健、營養,與特殊教育等專業同工組成團隊,積極投入年長者與身障者的照顧工作,在後山的縱谷與海角間默默守護著需要的人。目前在花蓮提供以下服務:
失能者:居家服務、到宅沐浴、長照巴士
獨居者:送餐服務、緊急救援連線
一般社區老人:社區日托
身心障礙者:早期療育、復康巴士、社區樂活站
❤️華山基金會-https://reurl.cc/RdmXzZ
華山基金會於1999年正式成立,投入三失(失能、失依、失智)老人免費到宅服務。 目前於全台設有 387 個社區愛心天使站, 秉持「在地老化」(長者能在自己熟悉的環境終老)、「在家老化」(長者能在家庭式之住所終老)、社區互助」(取之於社區、服務於社區)的理念,在「補不足」服務原則下,為社區老人提供優質服務。期望於全台設立愛心天使站,提供專業照顧,建立有尊嚴、尊重的照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