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公開表示支持核電重啟。而媒體更深入報導,馬英九其實本意不在於重啟貢寮核四,因為他自己也很清楚,貢寮核四是個蓋不好的爛攤子。馬英九真正的意圖,是打算在台中另起一個核電廠的計畫,並且透過其友人,香港學術界的親中大將郭位,聯繫 #中國廣核集團 搶標此案。
這個爆料,解釋了我很多心中的疑惑。
核電安全性與核廢料處理的問題,已經很多人談過,在此暫且不表。但就算是從成本角度切入,核四重啟也基本不可行、也不划算。道理很簡單:核電在包括美、日、歐洲等技術起源國,都處於逐漸退場的狀態,福島核災以後,各國核電退場的步調就更快了。
核電逐漸退場就意味著核電技術的原供應廠商,也會逐漸淡出這塊市場。事實上,核四的系統整合廠商,還有料件供應商,很多都已經倒過一輪了,就算存活,也往往已被購併,亦或淡出核電市場-畢竟殺頭生意有人做,虧錢生意沒人做啊!而原廠解散、抑或淡出這塊市場,就意味著料件取得愈來愈困難,而且也會愈來愈昂貴。
再者,現在核電設備經過福島核災的教訓,安全規格一直在拉高,要不就是走小型化、模組化的路線。核四這種超過三十年前的設計,早已是過時的東西。過時的反應爐設計當然可用,但一旦講到要保修,就得「殺肉」調度二手料件來湊和著用。要不就得拜託已經逐漸淡出核電市場的原廠,供應已經停產的料件,不被獅子大開口就不錯了,成本哪裡壓得下去?更別提隨著時間過去,這些絕版貨的價錢只會更水漲船高!
所以現在就回到一個問題:「現在還有誰在推銷核電技術?」
答案有五個:美國、中國、俄羅斯、法國,還有韓國。其中美國自己國內的核電廠新建計劃,基本上都取消了,目前只剩喬治亞州還有一個案在建;美國的核電技術廠商,目前主要是靠著印度的市場在撐,但跟台灣核四的設計也不是一個路數。韓國的部份,文在寅在2017也已宣示韓國要漸進廢核,至少目前在建的幾個反應爐完工,就不會再有新案;而全世界採用韓國系統的,也只有阿聯的一個案子。法國的系統,包括與中國廣核集團合資的部份,在芬蘭與英國都遭遇到嚴重的延遲與預算追加的問題;看那精美的蓋不完的辛克利角⋯
考慮到俄羅斯的核電技術自成一格,台灣對俄系系統淵源甚淺,也不敢輕易採用。那麼最後答案只剩一個-你知、我知、還有路邊賣芭樂的阿伯都知道的-中國。
考慮到馬英九最近頻繁對核電重啟發表意見,再追溯到馬英九引為能源政策智囊、核電出身的香港郭位。郭位是親身參與過深圳大亞灣核電廠營運的專家,與馬英九之間,和與廣核集團(舊名廣東核電)之間,都有著千絲萬縷的利益與人脈關係。台灣媒體的報導,恐怕不是空穴來風。
媒體爆料的另一部份,也就是「#核四移址台中重建」,雖然馬英九本人與盧秀燕都斥為無稽,但也不是無跡可尋。首先,核四是美國系統,而在美國原廠都倒過一輪,或者逐漸淡出市場的情況下,核四原樣重啟既不實際、也不划算。但核反應爐也不是可以就地拆改成另一套系統的。那麼唯一的可能性就是覓址重建囉。至於國民黨說沒有這回事…這…你懂的。在此我要引用馬英九的一句名言:「#反正是選舉嘛,#說什麼都行呀」。
中國的核電技術輸出商,挾國家補貼之優勢,在不少第三世界國家低價搶標。但是,您,放心把台灣的供電命脈,與核能機敏設施,交到中國的手上嗎?就算不在意國安問題,您,對中國瓦房店化的核電技術,有著百分之百的信心嗎?
這樣的餿主意,恐怕只有滿腦子想引清軍入關的國民黨舊權貴,才會想得到吧!但是他們也很聰明,知道輿論是可以用公投去引導的。您可能以為,核四公投一票贊成沒什麼,但想想他們背後精心設計的套路,我只能說,每一個環節都讓人細思極恐。
核廢料處理 法國 在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Green Citizens' Action Allianc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車諾比核災☢34週年 疫情下勿忘核災教訓】
今年4月26日是車諾比核災34周年。目前肆虐全球的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武漢肺炎)在疫情爆發之初,許多媒體不約而同地稱之為當代的車諾比危機(Chernobyl),因為回顧34年前那場世紀災難,兩事件竟驚人的相似:#官僚系統的拖延、#諉過與管理不當、#封鎖的言論自由、#政權優先於人道的考量。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原定於426前夕舉辦的2020廢核遊行、展覽,雖然受疫情影響調整成線上活動,但在全球全力防疫之際,我們要同時提醒世人,#不要輕忽核能的風險與危害。
永遠的隱形炸彈💣─森林大火🔥讓車諾比危機重現
1986年4月26號,位於現今烏克蘭靠近白俄羅斯交界處的車諾比核電廠第四號反應爐,在進行既定維修安檢作業時發生爆炸,輻射大規模外洩,為歷史上等級最嚴重之核災事故,也就是至今人們所熟知的「車諾比事件」。
整起事件不僅造成47名救災人員死亡,後續輻射致癌的受害人數在當局刻意隱瞞下,使得後代研究者難以取得完整數據,真相始終難以釐清;目前能具體顯現影響的事實是:#電廠周邊的2600平方公里因為不適合人居住,被劃為「強制隔離區」,超過35萬人被強制撤離。專家認為,車諾比要 #完全復原至少需要2萬4000年的時間;過去的34年來,各種善後行動還在持續中。
車諾比的危機還沒有結束!當全球疫情緊張之際,4月4日,距離車諾比核電廠和核廢料儲放場僅2公里的烏克蘭發生森林大火,延燒半個月之久,火場周遭的 #輻射值一度超過正常值16倍,阻礙消防人員的救火行動,引發國際高度關注,擔心輻射和煙霧還有其它焚燒產生的物質,如同當年核災一樣,隨風飄散,造成健康隱憂。
核電從業人員染疫😷,核能風險新危機💥
新型冠狀病毒也為全球核電業帶來嚴重風險!4月15日,日本九州的玄海核電廠,設置防恐設施的一位工程人員確診感染,讓整個工程停擺,管理核電廠的九州電力公司300位員工進行居家隔離。4月18日,在新潟縣的柏崎刈羽核電廠,東京電力公司發現了3位感染者,日本的民間組織「原子力資料情報室」發布聲明,呼籲核電廠內應該嚴加預防疫情,如減少員工人數、事先準備若發生群聚感染該如何避難、輪流分工的規劃,最起碼至少應該先停下目前正在進行的工程,以將現場人員的數量減到最少。日本政府現下已經對疫情的擴散不知所措,#應對能力如同當年福島核災一樣糟糕,如果核電在這種情況下發生意外事故,將不再有能力處理。
核電的風險不同於其他的電廠,不能說停就停,更不是關機就可以解決問題。如疫情相當嚴重的法國,因為加強防疫措施卻使得人員調度困難,連核電廠的維護營運都受到影響,導致法電(EDF)大幅調降預計的核電廠發電量。美國喬治亞州的佛格妥核電廠(Vogtle)3、4號機的興建工程也在上週傳出群聚感染,最新確診的工人人數已攀升到118名,核電公司表示,因此受到相關影響的工程人力會減少兩成,這也使得原先就一延再延的工期、#不斷追加的預算又繼續攀升,讓這座在美國已形同錢坑的核電工程,在疫情影響之下更加雪上加霜。疫情對於核電風險是加成的,而其他能源使用,包括再生能源,雖然也會受到疫情衝擊,但不若核電嚴重,更不會帶來難以預知的輻射外洩風險。
在車諾比核災34週年前夕,我們要大聲提醒,如果人類能從歷史中獲得任何一點教訓,那就是認識到科技有其侷限,核電的風險以及核廢料處理,至今無解。對抗氣候變遷是我們這一代迫切的任務,但 #昂貴緩慢與危險的核電絕對不是選項。我們現在就可以選擇更好、更便宜與更快的方式達成低碳減煤,致力於能源效率的提升與再生能源發展,打造一個永續與安全的未來。
-------
【延伸閱讀】
車諾比核災33年後的今天,死亡與罹癌數據為何仍莫衷一是?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17050
核廢料處理 法國 在 地球公民基金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車諾比核災34週年,身為全國廢核行動平台的地球公民,雖然讓遊行轉變成線上防疫展,但在歷史事件的此刻,還是想跟大家提醒:【車諾比核災34週年 疫情下勿忘核災教訓】
---
今年4月26日是車諾比核災34周年。目前肆虐全球的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在疫情爆發之初,許多媒體不約而同地稱之為當代的車諾比危機(Chernobyl),因為回顧34年前那場世紀災難,兩事件竟驚人的相似:官僚系統的拖延、諉過與管理不當、封鎖的言論自由、政權優先於人道的考量。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原定於426前夕舉辦的2020廢核遊行、展覽,雖然受疫情影響調整成線上活動,但在全球全力防疫之際,我們要同時提醒世人,不要輕忽核能的風險與危害。
-
🟨永遠的隱形炸彈─森林大火讓車諾比危機重現🏭
1986年4月26號,位於現今烏克蘭靠近白俄羅斯交界處的車諾比核電廠第四號反應爐,在進行既定維修安檢作業時發生爆炸,輻射大規模外洩,為歷史上等級最嚴重之核災事故,也就是至今人們所熟知的「車諾比事件」。
整起事件不僅造成47名救災人員死亡,後續輻射致癌的受害人數在當局刻意隱瞞下,使得後代研究者難以取得完整數據,真相始終難以釐清;目前能具體顯現影響的事實是:電廠周邊的2,600平方公里因為不適合人居住,被劃為「強制隔離區」,超過35萬人被強制撤離。專家認為,車諾比要完全復原至少需要2萬4000年的時間;過去的34年來,各種善後行動還在持續中。
車諾比的危機還沒有結束!當全球疫情緊張之際,4月4日,距離車諾比核電廠和核廢料儲放場僅2公里的烏克蘭發生森林大火,延燒半個月之久,火場周遭的輻射值一度超過正常值16倍,阻礙消防人員的救火行動,引發國際高度關注,擔心輻射和煙霧還有其它焚燒產生的物質,如同當年核災一樣,隨風飄散,造成健康隱憂。
-
🟨核電從業人員染疫,核能風險新危機🏭
新冠狀病毒也為全球核電業帶來嚴重風險!4月15日,日本九州的玄海核電廠,設置防恐設施的一位工程人員確診感染,讓整個工程停擺,管理核電廠的九州電力公司300位員工進行居家隔離。4月18日,在新潟縣的柏崎刈羽核電廠,東京電力公司發現了3位感染者,日本的民間組織「原子力資料情報室」發布聲明,呼籲核電廠內應該嚴加預防疫情,如減少員工人數、事先準備若發生群聚感染該如何避難、輪流分工的規劃,最起碼至少應該先停下目前正在進行的工程,以將現場人員的數量減到最少。日本政府現下已經對疫情的擴散不知所措,應對能力如同當年福島核災一樣糟糕,如果核電在這種情況下發生意外事故,將不再有能力處理。
核電的風險不同於其他的電廠,不能說停就停,更不是關機就可以解決問題。如疫情相當嚴重的法國,因為加強防疫措施卻使得人員調度困難,連核電廠的維護營運都受到影響,導致法電(EDF)大幅調降預計的核電廠發電量。美國喬治亞州的佛格妥核電廠(Vogtle)3、4號機的興建工程也在上週傳出群聚感染,最新確診的工人人數已攀升到118名,核電公司表示,因此受到相關影響的工程人力會減少兩成,這也使得原先就一延再延的工期、不斷追加的預算又繼續攀升, 疫情對於核電風險是加成的,而其他能源使用,包括再生能源,雖然也會受到疫情衝擊,但不若核電嚴重,更不會帶來難以預知的輻射外洩風險。
在車諾比核災34週年前夕,我們要大聲提醒,如果人類能從歷史中獲得任何一點教訓,那就是認識到科技有其侷限,核電的風險以及核廢料處理,至今無解。對抗氣候變遷是我們這一代迫切的任務,但昂貴、緩慢與危險的核電絕對不是選項。我們現在就可以選擇更好、更便宜與更快的方式達成低碳減煤,致力於能源效率的提升與再生能源發展,打造一個永續與安全的未來。
核廢料處理 法國 在 核廢料怎處理? 國外電漿火炬固化、深處封存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核廢料 該怎麼 處理 ,依種類不同有不同方式,低階 核廢料 包括工作人員的衣物、口罩;中階 核廢料 是管線,高階 核廢料 則是核電廠爐心的燃料棒,中階低階的核 ... ... <看更多>
核廢料處理 法國 在 世界上唯一核廢料處理廠,法國公司「AREVA」已技術性破產 的推薦與評價
法國 早在2015 年7 月就通過的《2015年能源轉型法》中,第129 條重新強調「源自其他國家核廢不得留在法國的原則,包括再處理他國核廢料過程中產生的任何核廢料」,也就是說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