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義區廣慈博愛園區ABC標 統包工程全面開工動土
今(9)日上午與柯市長出席信義區廣慈博愛園區ABC標統包工程聯合開工動土祈福典禮,本市王鴻薇議員、秦慧珠議員、陳孋輝議員、張茂楠議員、本府都市發展局林洲民局長、民政局藍世聰局長、衛生局黃世傑局長、社會局張美美副局長以及信義區大仁里蔡桂清里長、大道里林壽昌里長、中坡里曾傳達里長、中行里林美君里長、松光里蔡福來里長、松隆里黃俊龍里長、信義區公所游竹萍區長、台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楊國隆建築師事務所、泛亞工程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蕭力仁建築師事務所、雙喜營造股份有限公司、勝勤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也都一同出席。
「信義區廣慈博愛園區公共住宅案」範圍包括信義區廣慈博愛園區及福德平宅,基地位於信義區大道路、福德街、福德街84巷、林口街80巷所圍街廓,面積63,954.52平方公尺,本案除了規劃興建公共住宅,增加住宅供給並提升居住品質,滿足市民居住需求外,也規劃信義區行政中心與社會福利設施結合,並規劃公共服務空間。今日舉辦開工典禮的廣慈ABC標統包工程契約金額共計約新台幣80億元(含AB 標44.68億+C標35.66億),A標規劃地下4層地上13層之行政大樓,未來信義區公所將搬遷至此,B標規劃地下4層地上8層之社福大樓,由社會局及衛生局聯合設置托嬰、門診中心等社福空間,C標規劃地下4層地上28層計476戶之公共住宅,預計於110年5月竣工。連同本案已開工的D、E標1,044戶公宅單元,本案全區共可提供1520戶公宅單元。
柯市長在致詞時指出,興建只租不賣的公共住宅是臺北市政府的重大政策,這不只是為了滿足臺北市民居住的需要,解決居住正義的問題,同時也實現了城市美學、作為智慧城市產業實驗場域,以及創造新的居住營運模式等功能。而廣慈博愛園區則是市府推動公共住宅的重要里程碑,過去這三年來市政府積極與民眾溝通,聽取民意,前後召開多次地區說明會及公宅公聽會,市府依據在地民眾的需求,進行計畫的修訂與調整,最後終於獲地方支持,順利推動,因此也要特別感謝議員的鼎力協助,以及在地里長及民眾的共同支持。
廣慈博愛園區面積達6.4公頃,為本府公共住宅政策重要標竿計畫之一,自105年4月徵得專案管理廠商,進行初步設計構想方案及統包工程招標作業,在市府團隊與專案管理廠商共同努力之下,D標及E標公共住宅統包工程也在今年1月開工,接續在4月順利完成AB標、C標統包工程發包作業,如今廣慈博愛園區各項工程已全數到位,在相關程序完備後,即將進行原福德街派出所建築物拆除作業,並進行試樁作業。
廣慈博愛園區開發興建,導入新的概念和作法,採整體園區規劃,納入區公所、派出所、圖書館、門診中心等社福設施並且結合捷運系統,為市府推動公共住宅的重要里程碑。園區內部外部開放空間交互組合,同時建築物立體的露台交叉呈現以及屋頂層設天空跑道以供居民就近運動使用,創造更有趣的生活環境,且提供社區居民優質的活動與交誼空間。建築外觀則順應信義區現代及流線的都市紋理,讓廣慈博愛園區各項工程成為信義區亮眼的新地標。而除了建築本身規劃設計特色外,也將落實「智慧城市」及「綠建築」的精神,分別納入智慧水表、電表、瓦斯表等智慧三表,並將取得智慧建築標章、綠建築標章、無障礙住宅標章及耐震標章,興建完成後,可營造出新的都市生態環境,提升公共住宅精緻感、便利性、親民及永續建築的形象。為延續「廣慈博愛院」安老扶弱的精神,未來結合捷運交通開發、社會福利、托嬰托育及公共服務設施的進駐,廣慈博愛園區整體開發計畫將會成為一個綜合性的公共住宅,建構出複合式公共服務園區,及全人的(幼、童、青、成、長、老)生活領域,可帶動周邊的都市更新與發展,成為當地環境更新翻轉的新契機。
林楠桂建築師 在 林欽榮Charles Li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臺北市信義區廣慈博愛園區第D標及第E標公共住宅統包工程案開工動土典禮 】
今(10)日上午陪同柯市長出席臺北市信義區廣慈博愛園區第D標及第E標公共住宅統包工程案開工動土典禮,陳孋輝議員、洪健益議員、張茂楠議員、秦慧珠議員、徐世勳議員、王鴻薇議員、信義區公所游竹萍區長、中坡里曾傳達里長、大道里林壽昌里長、大仁里蔡桂清里長、中行里林美君里長、松光里蔡福來里長、松友里張海秋里長、國業里張雲娥里長、本府都市發展局林洲民局長、社會局黃清高副局長、專案管理團隊台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王炤烈總經理 及楊國隆建築師事務所、D標統包團隊皇昌營造股份有限公司江程金董事長、陳裕益建築師事務所、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涂元光總經理、以及E標統包團隊大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洪義乾總經理、徐維志建築師事務所亦一同出席。
「信義區廣慈博愛園區第D標及第E標公共住宅」為本府住宅政策推動之標竿計畫,本基地面積63,954.52平方公尺,位於信義區大道路、福德街、福德街84巷、林口街80巷所圍街廓。本案設計特色部分,建築物採SRC構造及空中庭院交互組合,創造有趣的生活空間。藉由北側及南側開放廣場與園區中央20公尺寬綠帶串連,使園區整體公園化,提供社區居民優良的活動與交誼空間。屋頂設置城市農園及景觀花園,可有效改善夏季高溫問題,並促進社區居民融合及交流。鄰地友善環境則提供大量綠地與新建建物和諧共存,營造舒適的都市空間。建築外觀順應信義區現代及流線的都市紋理,讓廣慈公宅成為信義區亮眼的新地標。
柯市長在致詞時指出,臺北市公共住宅具有實現居住正義,還包含落實城市美學、成為智慧城市產業實驗場域及創造新的居住營運模式等四大功能,廣慈博愛園區歷經6次地區說明會及2次公宅公聽會後獲地方支持,並於105年4月徵得專案管理廠商,協助市府進行初步設計構想方案及統包工程招標作業,並在市府團隊與專案管理廠商共同努力之下,得以順利於去年10月完成第D標及第E標公共住宅統包工程發包作業,統包團隊得以加快速度於決標後3個月內完成基本設計並進行實質動工,感謝市府都發局團隊以及得標工程團隊的努力與協助,本案才能以如此有效率的開工興建。另外,為落實本府推動智慧城市理念,本案也納入智慧三表(水表、電表、瓦斯表)並將取得智慧建築標章、綠建築標章、無障礙住宅標章及耐震標章,營造都市生態環境,提升公共住宅精緻感、便利性、親民及永續建築的形象。
本案統包工程契約金額共計約新台幣68億元,規劃興建2幢4棟地下4層地上27層之建築物,共可提供公共住宅共1,044戶,預計於109年底竣工,期望完工後將更加完善周邊環境的居住以及生活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