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俊麟先生1921年9月22日出生於基隆,1998年8月12日因急性肺衰竭於台北仙逝。葉先生創作的台語歌謠《舊情綿綿》、《思慕的人》、《寶島曼波》、《淡水暮色》、《暗淡的月》、《悲情的公路》、《溫泉鄉的吉他》、《安童哥買菜》、《孤女的願望》等詞作八千多首,指導提攜無數歌壇新秀。不僅縱橫流行音樂三、四十年,其詞作精煉且量多,更是堪稱台灣樂壇與文壇之佳話。
相對於我的年齡,這些歌曲有點遙遠,但卻是媽媽常唱的歌謠,尤其是《孤女的願望》可是媽媽的招牌歌,記得願景的朋友多年前走讀葉俊麟時,她就和大家在車站高歌《孤女的願望》,引發巨大迴響,所以我就特別印象深刻。用貼近台灣土地的歌詩形式,多樣又多情的呈現當時代的人、事、時、地、物,反映社會的形象與人民的生活樣貌。從社會層面探討,他的台語歌詞內容,極富歷史背景、政治環境和社會文化意涵,以雅俗兼具的書寫著稱,堪為母語文學詩歌書寫的先行者。
展場入口擺設葉俊麟大師桌案,經由介紹看到《俊傑一世不誇勇 麟角萬年保雅風》二張紅字條,述明了他的萬年一世,著實令人佩服崇敬。基隆島燈塔也移駕黄蠟石文化館,頻頻吐出煙霧輕撥著《霧夜的燈塔》歌聲,細述基隆港墘專屬的海味,令人沈迷其中久久。
小房間昏暗的燈光下,擺置著一路艱辛運回基隆的鋼琴,背後卻是另一段感人故事,當志工們請司阜檢視準備調音時,卻被無情歲月打敗。司阜直接判定死訊,建議買新的比較快也比較便宜。但是志工們心裡很不捨又不甘願,因為那是葉俊麟大師創作的源頭之一,無論如何一定要守住!在短短不到12小時,就經內部私募圓满完成,願意以較高經費來保留大師的『手尾』,明天就開始動工整修了,想信在司阜巧手巧思下,下個月您在黄蠟石文化館就可以重新聽到美妙的琴韻之聲。
上個月才從葉大師故居搬回三卡車的文物,經過簡單整理後,就在今天在黃蠟石文化館開幕展示,除了精彩手稿真跡、生活文物之外。今天的開幕活動更是令心動,貴賓雲集除在地議員同事基隆好議員 鄭文婷律師、張之豪、連恩典外,立委蔡適應辦公室主任林明智、文化局陳靜萍局長、李添慶副局長、教育局林祝里處長,葉俊麟大師的長女葉賽鶯、長子葉煥琪也親自到活動現場,分享大師創作過程與生活點滴,及參與表演大師作品。更大咖的還有李鴻禧教授夫妻,名詩人向陽,監察委員紀惠容,寶島歌后紀露霞小姐,紀露霞更下場與葉俊麟歌謠樂團一起演出大師作品《慈母淚痕》,深深大動媽媽的心。
如果您對於葉大師歌曲熟稔,那更是大家所期待的朋友。如果有社區或學校需要參觀教學,社大也將提供免費導覽服務,歡迎去電預約(02-24582001)。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萬的網紅Qistin Wong 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芭樂媽今天挑戰背著小元寶一起來彈琴,彈完後雙手還蠻痠的, 但是有種特別溫暖的感覺,以往都是自己一個人彈, 背著寶寶彈琴寶寶可以聽著音樂好眠。 《Home Sweet Home》的作曲者別曉坡(Sir Henry Rowley Bishop,1786~1855), 這是他所創作出的一首極為有名...
「林明佳教授」的推薦目錄:
- 關於林明佳教授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林明佳教授 在 Openbook閱讀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林明佳教授 在 柯建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林明佳教授 在 Qistin Wong TV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林明佳教授 在 沛莉 Peri Stor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林明佳教授 在 Re: [討論] 台灣可拍成電影的題材-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林明佳教授 在 北市大(北體)技擊運動學系- 技擊系師資簡介篇: 林明佳教授 的評價
- 關於林明佳教授 在 林明佳的評價費用和推薦,FACEBOOK、EDU.TW - 教育學習 ... 的評價
- 關於林明佳教授 在 Re: [討論] 台灣可拍成電影的題材- movie | PTT娛樂區 的評價
- 關於林明佳教授 在 Re: [討論] 台灣可拍成電影的題材- 看板movie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林明佳教授 在 Re: [討論] 台灣可拍成電影的題材...轉自PTT-movie板 的評價
- 關於林明佳教授 在 Re: [問卦] 為何李天祿的一生不拍成電影? - 八卦 的評價
- 關於林明佳教授 在 【中天新聞龍捲風台灣第一神拳林明佳VS拳方位館長蔡志賢 ... 的評價
林明佳教授 在 Openbook閱讀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Openbook閱讀通信💌 #本周精采好文全收錄
自從通通編拜讀2月繪本大師愛德華.高栗的《#死小孩》後,欣賞圖畫書創作的視野又被撐開了一些。裡面從英文字母A到Z,繪製出26位孩子的離奇死法,直觸死亡與陰暗面,讓人一面讀一面叫好(也想叫救命!),懷抱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讀完這本書……可以想像,這部作品為何在當時引起極大的爭議。
台灣「最富爭議的小說家」#七等生,當年也以〈#我愛黑眼珠〉引起許多爭論。政治大學教授 #陳芳明 形容七等生:「他最厲害的是在寫對人邪惡的部分。」通通編覺得,七等生作品描寫幽微且複雜的人物心境時,會把你帶進一股幽暗的思考空間中,讓人對書寫出這些挑戰人性作品的作家,引起好奇跟思索……高栗跟七等生在創作上的反叛、挑戰道德禁忌,既表現出自己內心的奇特風景,也擴充了讀者的視野邊界。
.
#本周還有
👧🏻|#繪本大師_林明子
《第一次上街買東西》作者林明子,以簡潔明朗的文字,為孩子寫了這個富含生活氣息的故事。她對人物形象的精妙描繪,捕捉了孩子第一次獨立行動的關鍵時刻,是那份生之勇氣,永遠觸動人心。
這本書的影響力不僅擴及日本三代人,風行國際,也是台灣廣大書迷喜愛林明子的起點。
.
👫|#詩人顏嘉琪X柴柏松談性別與詩
二位詩人一同討論,在對自己的性向與性別的認知過程中,關於各種性別符號的想法。所謂的社會性別,那個「男」或「女」,是否仍建立在文化上約定俗成的陽剛/陰柔氣質?是不是一個性別被定義後,就必須遵循某些共識?
.
🗡|#小說掠殺_美連續殺人犯以瑟烈_凱斯追蹤調查
由調查記者莫琳.卡拉漢執筆,入圍2020年愛倫坡獎最佳犯罪實錄的《掠殺》,完整、詳實地記載了千禧年後最神祕莫測的「頂級掠食者」以瑟烈.凱斯的一系列案件調查與研究。
.
📝|#書人生_楊斯棓
醫師、作家楊斯棓分享出版《#人生路引》,在著手打書之際,一時千頭萬緒,翻開書找答案,推薦人邀請、行銷策略、新書發表會規劃,書籍行銷的精采幕後特輯。
.
更多精彩好文,以及近期閱讀活動,請見👇👇
—————
👉訂閱電子報,每週好文全收錄:https://lihi1.com/EbuBe
👉追蹤Openbook IG:https://goo.gl/Enkzy3
林明佳教授 在 柯建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民進黨成立憲改小組 姚嘉文、柯建銘、鄭文燦任共同召集人】
風傳媒/記者黃信維報導
立法院本會期將討論修憲相關提案,府、院、民進黨及立院黨團成立「憲改小組」,民進黨中常會3日通過相關名單。憲改小組是由民進黨內輩份高的考試院前院長姚嘉文、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新系桃園市長鄭文燦擔任共同召集人。
民進黨中常會3日開會,民進黨秘書長林錫耀進行黨務報告時說明此案,隨後,民進黨主席、總統蔡英文 Tsai Ing-wen詢問現場參與人士,眾人均無異議後通過相關名單。不過,一與會者表示,對於之後小組的運作方式、細節等部分並未討論。
人選部分,包括黨內大老、新境界文教基金會副董事長邱義仁、身兼民進黨立法院黨團三長的立委羅致政粉絲團與愛信任-劉世芳,以及黨團派出擔任立法院修憲委員會召委的立委鍾佳濱、周春米 立委與管碧玲 (kuanbiling)。其他各派系代表則包括蘇系立委吳秉叡、英系立委蔡易餘 家己人、綠色友誼連線立委何志偉、新系台北市議員梁文傑、正國會立委陳亭妃、湧言會立委王定宇,各派系均推出1席。
總統府部分,由總統府副秘書長李俊俋代表,行政院由政委兼發言人羅秉成參與,民進黨中央則是由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飛帆參與運作。
而在學者專家的部分,包括永社理事長黃帝穎、中研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蘇彥圖、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召集人黃嵩立、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張育萌、輔大學士後法律學系助理教授姚孟昌、中興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陳信安、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研究員廖福特、台大法律學院教授林明昕、南台科大財經法律所所長羅承宗。
蔡英文:當前台灣最重要改革項目之一就是憲政改革
民進黨發言人顏若芳表示,蔡英文在民進黨全代會開幕致詞時提到,當前的台灣最重要改革項目之一就是憲政改革,3日中常會通過成立憲政改革小組,是民進黨展現具體行動,為了憲政改革做準備。
顏若芳指出,因近來朝野政黨與民間社會團體共同訴求啟動憲政改革聲浪,作為執政黨有責任回應社會期待,未來憲政改革小組也會在廣泛收集各方意見後,提出民進黨的憲政改革主張。
顏若芳強調,憲政改革是台灣當前面臨的嚴肅課題,小組成立後將會密集討論當前台灣憲政改革所面臨的課題,以認真且負責任的態度討論憲政議題,也將不定期諮詢各方意見領袖,廣納意見,未來憲改小組將會提出民進黨版的憲改方向,提供給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在修憲委員會中,作為更多討論的基礎。
#蔡英文 #鄭文燦 #劉世芳 #羅致政 #周春米 #鍾佳濱 #管碧玲 #吳秉叡 #何志偉 #蔡易餘 #陳亭妃 #王定宇 #梁文傑 #李俊俋 #林飛帆
—————
新聞連結:
https://www.storm.mg/article/3513408
林明佳教授 在 Qistin Wong TV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芭樂媽今天挑戰背著小元寶一起來彈琴,彈完後雙手還蠻痠的,
但是有種特別溫暖的感覺,以往都是自己一個人彈,
背著寶寶彈琴寶寶可以聽著音樂好眠。
《Home Sweet Home》的作曲者別曉坡(Sir Henry Rowley Bishop,1786~1855),
這是他所創作出的一首極為有名的民謠曲。
描寫懷家的感情,充溢於所有的節奏之中。
和語言不同的是他把懷念自己家庭的滿腔情懷,
以樂曲來表達,寫成超越國境,具有普世價值,
為世人所共同理解的旋律。這首民謠的歌詞和樂曲,
均係別曉坡一人所作。他是美國19世紀的作曲家,歷任各地的音樂指揮者和教授。
1853年曾獲得牛津的音樂博士。作品有許多歌劇和宗教樂。
(擷取於大紀元網站)
"Home! Sweet Home!" is a song that has remained well known for over 150 years.
Adapted from American actor and dramatist John Howard Payne's 1823 opera Clari,
or the Maid of Milan, the song's melody was composed by Englishman Sir Henry Bishop with lyrics by Payne.
Bishop had earlier published a more elaborate version of this melody,
naming it 'A Sicilian Air', but he later confessed to having written himself.
The song's lyrics are:
Mid pleasures and palaces though we may roam
Be it ever so humble, there's no place like home
A charm from the skies seems to hallow us there
Which seek thro' the world, is ne'er met elsewhere
Home! Home!
Sweet, sweet home!
There's no place like home
There's no place like home!
An exile from home splendor dazzles in vain
Oh give me my lowly thatched cottage again
The birds singing gaily that came at my call
And gave me the peace of mind dearer than all
Home, home, sweet, sweet home
There's no place like home, there's no place like home!
(Retrieved from Wikipedia)
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86mahouse/
部落格:http://house86ma.pixnet.net/blog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qistinwong/

林明佳教授 在 沛莉 Peri Stor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受韋宗成導演的邀約,搭高鐵去高雄兩日遊~單車之旅!!
很高興~認識成大的一群朋友,還有主恩寶貝!
國科會智慧型輕量化移動載具專案研究計畫
計畫主持人:李森墉教授
參與教授:
蕭世文教授
許毅然教授
許哲嘉教授
鄭永長教授
曹智鈞先生
林庭緯先生
羅際鋐先生
柯雅娟小姐
冷婉莉小姐
楊孟樺小姐
劉宗明先生
曹以承先生
李俊澤先生
湯凱偉先生
林玟妤小姐
鄭佳靈小姐
林明憲先生
劉椿桂先生
史世銘先生
吳建毅先生
陳睿軒先生
影片導演:韋宗成
演員:張沛婕 陳主恩

林明佳教授 在 北市大(北體)技擊運動學系- 技擊系師資簡介篇: 林明佳教授 的推薦與評價
技擊系師資簡介篇: 林明佳教授 1988年,他離鄉背井闖蕩日本拳壇,原為默默無名的小菜鳥拳擊手,靠著堅忍不拔的精神,一步一步咬牙訓練向上爬,而後一拳一拳打趴 ... ... <看更多>
林明佳教授 在 Re: [討論] 台灣可拍成電影的題材- movie | PTT娛樂區 的推薦與評價
這2段台灣拳王當年的丰采,提供大家欣賞當年小弟就讀二林國中在國三時,林明佳回母校 ... 學院助理教授林明佳,身高只有163公分: ,看起來不甚起眼,卻是台灣至今唯一的 ... ... <看更多>
林明佳教授 在 Re: [討論] 台灣可拍成電影的題材- 看板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本來想用推文
但是發現想講的太多XD 改回文
台灣跟世界拳王這個位置能有多接近?
台灣第一個職業拳擊手
孤身打入日本拳壇
想不到這個來自台灣二林的小夥子
竟然橫掃日本拳壇,創下14戰全勝紀錄
也因此讓日本人尊稱他為"新高山"
(日本人對玉山的稱呼,日據時期日本測量領地內的山脈高度
發現台灣的玉山比日本最高山富士山還高,所以叫"新高山")
這個台灣人叫做 "林明佳" https://ppt.cc/8IPk
當時林明佳因為不能公開宣稱來自台灣(政治因素?)
所以他選擇把國旗繡在拳擊短褲之上
讓大家知道這個厲害的拳擊手來自台灣
在林明佳逐漸打出名號之時
貪心的拳館老闆卻要求林明佳密集出賽
即使林明佳的右手有傷
在無法得到完整的休息復健之下隨即安排下一場比賽
即使如此,右手有傷的林明佳
還是靠左手就稱霸了日本拳壇
但是右手傷勢也造成他的KO率不高
總計前期在日本的比賽
14戰14勝0敗3KO
(7度拳王衛冕成功)
1992年,在獲得WBC第一名之後
林明佳風光的第一次挑戰世界拳王
也第一次殘酷的見識到了與世界第一的巨大差距
比賽第二回合就被KO擊倒,失去意識,昏倒在擂台上
林明佳的下巴被擊碎,
需要長時間的復原
也讓他第一次心灰意冷的引退
經過一年沉潛,到處打工維生的日子之後,
一些旁人閒言閒語的刺激反而讓林明佳重新振作,
決定再次向拳王、也是向自己挑戰
但是頹廢已久的身體加上漸長的年紀,幾乎沒有人看好他能重新站起來
但是林明佳克服了這些困境,
復出第一戰,對手是Ken Moriyama
林明佳漂亮的於第一回合就擊倒對手,KO獲勝
右手傷勢復原的林明佳,展現出他真正的實力
復出第一年即5戰5勝0敗5KO
顯示出健康的林明佳的恐怖KO能力
他的世界排名又再度快速的的竄升
後來又再次取得向拳王挑戰的資格
1998年
32歲高齡的林明佳再次挑戰世界拳王寶座
(拳擊手超過30歲算高齡了)
這時候的他不再是當年意氣風發不可一世的年輕小夥子
多了幾分歲月的滄桑
但也增加了相對的智慧與歷練
這一次的挑戰
林明佳跟世界拳王奮戰到最後一刻
最後誰都沒能打倒對方
最後12回合的積分
114-116,113-115,114-114,
判定敗
後來林明佳就正式退休了
職業生涯戰績: 26勝2負0和11KO (2負都是輸給世界拳王)
雖然遺憾的就差那一步
但是他的確是台灣最接近世界拳王寶座的人了
轉貼一下以前的報導
(中央社記者黃瑞弘台北21日電)台北市立體育學院助理教授林明佳,身高只有163公分
,看起來不甚起眼,卻是台灣至今唯一的職業拳王。20年前他遠征日本,忍受嚴苛的訓練
和異鄉的孤寂,不但贏得拳王寶座,還連續7度衛冕成功,以「Rocky Lin」名號享譽日本
。
現年42歲的林明佳出身彰化二林農家,二林是台灣拳擊重鎮,林明佳因身材瘦小,念
書時又常打架,因此加入拳擊。有趣的是,加入拳擊隊後,為了榮譽,林明佳卻從此沒再
打過架。當時他邊念書邊打拳,還要幫忙家裡挖蘆筍,四處打工貼補家計,沒想到這樣的
艱苦環境,卻造就出台灣唯一的職業拳王。
「拳擊是孤獨的運動,自己就是敵人,要成功只能靠苦練」。林明佳在教練的眼中,
就是苦練的代表。在「洛基林明佳」一書中,林明佳的恩師邱新河就說,「有人是為了比
賽才練習,但林明佳不一樣,每次比賽後,我到訓練場都只看到林明佳一個人的影子。」
林明佳在業餘時代是常勝軍,國內外63場業餘比賽,除了在國際賽輸掉5場之外,其
他58場全勝。在恩師的牽線下,實力頂尖的林明佳放棄參加奧運,在1988年、20歲出頭時
加入日本職業拳擊俱樂部,挑戰日本職業拳壇。
日本社會講求倫理、輩份,尤其是體育界,對新進選手要求相當嚴格。林明佳一開始
被當成肉靶子,為了增強腹部耐打力,還要被輪胎在肚子上輾壓,儘管受傷、生病,但卻
毫無喘息的空間。「右手受傷練左手,雙手受傷練雙腳,老闆根本不讓你休息」,林明佳
如此形容。
他曾被打斷肋骨,那種痛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笑也痛、咳嗽也痛,真的痛死
了」,林明佳回憶時扭曲的臉部表情,彷彿還在承受那種椎心之痛。
到日本之後,林明佳每天就是不斷地練拳、跑步,鍛鍊體力和技術,雖然名義上星期
天是休假日,但他不敢偷懶休息,仍然勤於自主訓練,一大早就起床長跑。
跑步對林明佳是家常便飯,15公里的長跑後,接下來是短衝刺,下午還要對打練習。
他說,「最難跑是下雪的時候,穿著雨衣跑,有時候幾乎已經跑不動了,還是硬撐,最後
跑到狂吐。」
孤單一人在異鄉,林明佳曾飽嘗被人排擠的感覺,連丟個垃圾,都會被隔壁的歐巴桑
再打開垃圾袋,讓他氣的回嗆,「我知道怎麼垃圾分類,你不要再翻了」。
運動場上是現實的,林明佳當紅時,整個俱樂部宛如為他而開。他進浴室洗澡,正在
淋浴的其他選手馬上自動讓開。但他地位動搖時,儘管仍是俱樂部當天唯一勝利的選手,
老闆卻向支持者說,「對不起,我們放太多注意力在林選手身上,以後會多關注其他選手
」。這讓林明佳委屈地差點流下男兒淚。
克服嚴苛的訓練和異鄉的孤獨,林明佳展露他在拳擊上的才華,猶如電影情節般,赴
日第2年後,他花不到1回合時間,就3度擊倒對手,成為日本職業迷你輕丁級第七代拳王
。
直到挑戰世界拳擊理事會(WBC)世界拳王羅培茲(Ricardo Lopez)前,林明佳創下
14場連勝,7度衛冕的成功記錄,世界排名曾一度高居WBC第一位。
1992年年底,林明佳挑戰羅培茲,這在當年的日本拳壇是件大事,連當時的駐日代表
、前考試院長許水德都前往比賽場地後樂園觀戰。
受到政治因素影響,比賽前無法演奏中華民國國歌,但愛國的林明佳想出奇招,在拳
褲上繡上國旗,讓日本媒體以「想唱國歌也不能唱的小小挑戰者」為題大篇幅報導。
賽前就不被看好的林明佳,第二回合就被KO擊倒,林明佳也在擂台上留下英雄淚。回
憶當時的場景,林明佳惋惜地說,「當時若是打贏,就有台幣上千萬入袋耶」,但他隨即
遭到對手猛攻,「真的是被打到不省人事,長達30秒」。
因為這一場敗仗,林明佳黯然引退,1993年4月在駐日代表處的協助之下,進入亞細
亞大學法學部就讀。先前即因契約問題和老闆數度爭執的林明佳,為了要告俱樂部老闆違
反契約,還刻意選讀了難度較高的法學系,展現他不屈服的人格特質。
林明佳離開拳擊擂台,失去固定的工作所得,也感受到生活的壓力。他放下拳王的身
段,跑到錄影帶店打工,但很快就被認了出來,隨之而來的是「拳王怎麼會來打工」的冷
言冷語,讓他不得不辭職。
「遇到挫折,要檢討自己哪個地方不好。」幾經思索後,林明佳又回到俱樂部,重拾
拳套,一邊念書一邊練拳,隨即在第一場比賽就擊倒對手東山再起。之後接連獲勝,1998
年時林明佳再度挑戰世界拳王失利,自此離開擂台。
儘管無法成為世界拳王,但林明佳卻是第一位兩度挑戰世界拳王的華人拳擊手,成為
許多拳擊迷的偶像,甚至在他返台後,還有日本媒體和拳迷跑來台灣找林明佳。
燦爛歸於平淡,林明佳回台後,先在幾所學校教拳擊,隨即考上台北體院運動科學研
究所,現在擔任台北體院助理教授。談起過去的光榮史,林明佳僅謙虛的說,「其實我當
時不知道練拳擊能做什麼,只是把它當工作,認真的去做。」
「我沒有什麼份量和地位,我還是很平凡,一切只是因緣際會」,他相信台灣選手只
要有這個機會到日本,也有可能闖出一番名堂。
放下拳套、改執教鞭的林明佳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能打破台灣拳壇的門戶之見
,培養出有潛力的選手到日本挑戰,甚至幫他一圓世界拳王夢。98062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7.85.16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