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周報》朝鮮半島危機系列報導:北韓難民之子文在寅、政治犯、人權律師當選南韓總統
【難民之子文在寅當選南韓總統 內政.外交.經濟問題交迫下接掌帶刺「玫瑰任期」 左派反對運動出身外交上不過度親美 對朝採取「陽光政策」 但今日朝鮮已非金大中.盧武鉉時期 對話之外也需要一定施壓】
雖說是「三強相爭」,但是總統大選的結果,早就料到。
最終64歲的文在寅,是以41.08%的得票率,大贏第二順位的執政黨,自由韓國黨候選人洪準杓557萬票,終結了保守派9年又2個月的執政。高達77.2%的投票率,也創下1997年以來的最高記錄,反映出韓國人民求變之心。對於這場勝利,趕在中選委公布正式結果之前,文在寅已經等不及,要向這些人報告。
「文在寅(9日晚間)驅車,趕往反對朴槿惠群眾集會的廣場,他向群眾重申,一定會將混亂的國政導回正軌,」NHK新聞。
「這是偉大人民的偉大勝利,我也會為不支持我的人服務,因為我是全國人民的總統,」南韓總統當選人文在寅說。
由於這是場提前舉行的大選,文在寅連一天高興的空檔也沒有。
沒有交接委員會,也沒有就職典禮。文在寅在領取當選證明之後,旋即在國民議會中央大廳,正式宣誓就職韓國第19任總統。
「我會誠實遵守總統之職,我在國民面前,嚴肅的宣誓,安全保障的危機必須儘快解決,若條件俱備,我願意赴平壤,只要是為了朝鮮半島的和平,什麼我都願意做,」南韓總統文在寅。
文在寅對北韓的溫和態度其來有自,因為他是北韓難民的後裔。
文在寅的雙親,是出生於咸鏡南道興南的北韓人,為躲避戰火,在1950年美韓聯軍的「興南大撤退」中,搭乘美軍艦艇逃到南韓。「當時興南碼頭聚集了10萬難民,我的父母和姐姐就在其中,」時為總統參選人文在寅說。
1953年,文在寅就在慶尚南道巨濟的難民收容所出生,上有一個姐姐,和三個弟妹。幼時雖然貧窮,但很勤學,考進了名門高中慶南高等學校,卻開始沉迷菸酒,被停學四次。重考一年後,進了慶熙大學法學部,卻因組織1975年反對朴正熙的學運,遭判處8個月有期徒刑,緩刑一年,遭學校開除,同年被強徵入伍。
「文在寅進了特種部隊,不是他自己選擇,而是做為反朴正熙政權的懲罰,」CNN新聞片段。
「(那您也使用用降落傘嗎),空降部隊本來就要背降落傘,在空降部隊時,我的主技能是爆破兵,在雙12政變時,我為了阻擋叛軍中槍,軍人楷模的時任特戰司令官鄭柄宙,還授我爆破最優秀獎,」文在寅說。
退伍後不久,文在寅的父親亡故,使他悔恨不已,下定決心報考司法考試。在考試通過後他又不安分,因違反戒嚴令再次被捕,在這段失意的日子裡,跟在他身邊,對這窮小子不離不棄的女人,就是文在寅日後的妻子,他的學妹金正淑。
「在長達8年的愛情長跑之後,文在寅與學妹金正淑結婚了,」KBS新聞片段。
兩次被捕的案底,使他即使後來通過了司法考試,也無緣擔任法官或檢察官,甚至沒有一個律師事務所願意雇用他,他回到了釜山,在那裡文在寅遇到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長他7歲的盧武鉉。
1982年他們成立了律師事務所,處理近乎釜山所有的勞工及人權案件,成為著名的人權律師。
之後盧武鉉踏入政壇,1988年獲選國會議員。當時就有人邀請文在寅一同參選,但他拒絕了。直到2002年盧武鉉參選總統,文在寅才開始涉足政壇,成為盧武鉉在釜山競選辦公室主任,並在盧武鉉成功當上總統之後,擔任他的助手。二人30年合作無間,盧武鉉總在鎂光燈下,文在寅永遠在背後。
「2003年盧武鉉當選韓國總統,韓國媒體將文在寅列為一等功臣,當年2月,在盧武鉉一再邀請下,文在寅出任總統民政事務首席秘書,盧武鉉的親信中,有多人後來都因收賄而受到司法調查,但文在寅從未被捲入貪腐案件,一年後,實在不願作官的文在寅辭去職務,出國療養,2004年3月,盧武鉉遭彈劾,暫停總統職權,艱難之際,文在寅當即回國,擔任盧武鉉的辯護律師。」CCTV新聞。
他是盧武鉉的影子,盧武鉉的摯友。
盧武鉉曾驕傲的說:「看人先看友,我有資格當總統,因為我的朋友是文在寅。」
「文在寅是我非常尊敬的朋友,雖然他年紀比我小,但非常可靠,我以有文在寅這樣的朋友為傲,」已故南韓總統盧武鉉(2002)說。
淡泊名利的文在寅,在盧武鉉下台後,得償所願又回去當起律師。哪知2009年5月,盧武鉉因身陷家屬收賄醜聞跳崖身亡,文在寅被迫背上盧武鉉留下的重擔,走上台前。
文在寅是這麼說的:「你可能不再受命運擺布,但你留給我的工作,讓我沒有選擇。」
2012年,文在寅首次角逐總統大位,對手是學生時代他所反對的獨裁者朴正熙之女,朴槿惠。「文在寅以3.6%的些微差距,敗給了朴槿惠。」NHK新聞。
2016年底,文在寅再次表態參選總統,他笑稱自己的強項就是重考。也正如當年高考和司法考試,都是考兩次才成功,這一次,他選上了。
上台後第一件事,就是透過電話,聽取南韓聯合參謀本部議長李淳鎮北韓軍力簡報,掌握南韓軍方的態勢,穩定軍心。
「10日晚間,文在寅與川普通話了約30分鐘,他表示南韓與美國,要更加的加強同盟關係,「在與川普總統通完話之後,文在寅又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以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電話會談,與各領袖間的高峰會談,可能會提早舉行,」NHK新聞片段。
「在與川普總統通完話之後,文在寅又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以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電話會談,與各領袖間的高峰會談,可能會提早舉行。」KBS新聞片段。
身為難民之子的文在寅,主張南北對話、經濟合作,承諾重啟前總統金大中及盧武鉉的「陽光政策」。
「文在寅曾於2004年,陪同母親到北韓參加離散家庭會面,在這場罕有的離散家庭會面中,文在寅的母親戰後首次見到了她的妹妹,」CNN畫面。
「他從小就在父母影響下,認為南北韓同屬一個民族,期待兩韓和平統一,」NHK畫面。
「文在寅曾籌畫2007年的兩韓會談,當時他是盧武鉉的總統府秘書室長,」CNN畫面。
這也成為選戰期間,他遭到攻擊的理由之一。
「要是讓文在寅當上總統,5年內他會給北韓送去100億美金吧,然後北韓會拿那些錢做什麼呢,會拿那些錢去研發氫彈,我們可以投票給這種人嗎,(不可以),」自由韓國黨參選人洪準杓說。
平壤沒有明講,但顯然樂見文在寅的勝選。
「北韓在8日出刊的朝鮮勞動黨報紙,勞動新聞中,刊出一篇評論,指"對南韓人民而言","保守派一直以來南北韓對決的歷史","應該要告一段落了","期待對北韓溫和的革新政權上台"。」NHK新聞片段。
在重中之重的半島危機上,他把重任交給了徐薰。
「關於情報機構,國家情報院長一職,文在寅提名兩度安排兩韓首腦會談,對兩韓會談有豐富經驗的徐薰,出任院長一職,」NHK畫面。
文在寅對徐薰寄予厚望,期望他能與外交部門配合,為半島和平作出貢獻。
另一個棘手的問題,是韓日關係。文在寅主張廢棄《日韓協議》,還在今年一月,親自到釜山拜訪釜山日本總領事館前的慰安婦少女像。
「《日韓協議》是否為日韓兩國,誠心誠意締結的協議,我十分存疑,」實為共同民主黨前黨首文在寅說。
繼川普和習近平之後,文在寅也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通話了25分鐘,期間他沒有表示願同意《日韓協議》。
「文在寅總統,10日公布新總理人選,是曾擔任東亞日報駐東京特派的李洛淵,他是韓國政界知名的「日本通」。」NHK畫面。
這是文在寅第一個決定的人事安排。李洛淵長期擔任韓日議員聯盟的幹事長,是與日本政界為數不多的溝通渠道。盧武鉉去世之後,勸文在寅出馬參加2012年總統選舉的,也是李洛淵。這一人事安排有可能是文在寅對日政策的關鍵。
「我們要與舊時代的錯誤的慣例說再見,只要準備就緒,我們就要離開現在青瓦台的總統府,開啟「光化門總統時代」,」南韓總統文在寅說。
「為了加強和民眾的溝通,文在寅表示,待一切準備就緒後,他將離開目前總統府所在地青瓦台,搬到光化門政府大樓辦公,這是他2012年第一次參加總統大選時,就已經做出的決定。」CCTV新聞畫面。
「我要成為能和人民對話的總統,」南韓總統文在寅說。
「於此同時,他的團隊還在商討,總統官邸也由青瓦台,遷入光化門附近的總理公館。」CCTV新聞畫面。
韓國人在2012年選了朴槿惠,是希望她像父親朴正熙一樣,為國家再次帶來「漢江奇蹟」,然而奇蹟沒有發生,朴槿惠的閨密干政醜聞,與三星集團勾結不清,讓人民對保守派徹底失望。
「我的眼中只有人民,要把國家帶回正確的路上,」南韓總統當選人文在寅說。
與前幾任總統一樣,文在寅也承諾將削弱三星等財閥對國內經濟的影響力,他提出要建立「公正國家」。針對財閥改革,他要改變不民主的統治結構,建立透明的經營結構。還要通過增稅,推出規模90億美元的財政刺激方案,以促進經濟增長。
但是無論是增稅還是擴大預算開支計劃,都必須獲得國會通過才能實施。現實是,文在寅所屬的共同民主黨,只占國會300席中的121席,無法達到在全體會議上通過非預算類法案所需的60%支持票的門檻,因此他必須尋求建立聯盟。
「我是全國人民的總統,即使是不支持我的人,也都是我們的國民,我會為所有人服務,」南韓總統文在寅說。
從當選當晚到就職當天,文在寅數度說自己"將成為全體韓國人民的總統"。這一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朴槿惠2013年上任之初,也說過同樣的話。從外交到內政,被美國《時代》雜誌稱為「談判者」的他,是南韓人民的希望。
「朴施厚結婚」的推薦目錄:
- 關於朴施厚結婚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朴施厚結婚 在 宋楚瑜 大家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朴施厚結婚 在 朴施厚老婆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娛樂頭條 的評價
- 關於朴施厚結婚 在 朴施厚老婆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娛樂頭條 的評價
- 關於朴施厚結婚 在 [幻想] 王子公主結婚的那天晚上- 朴施厚| PTT娛樂區 的評價
- 關於朴施厚結婚 在 Re: [心得] 朴施厚的遇見完美鄰居的方法- KoreaDrama 的評價
- 關於朴施厚結婚 在 盧明熙允許崔道京和徐智安結婚。但同時保留了3年的過渡期 ... 的評價
朴施厚結婚 在 宋楚瑜 大家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韓國總統致辭,非常感動! 【遇見我人生的燈塔——東方哲學】
文 / 朴槿惠
我走過的路與衆不同。在大學時期,我夢想成爲電子科學領域的産業主力軍。
但是,在我22歲時,母親突然過世,我的人生道路也從此完全改變了。我自然而然地彌補母親的空位,放棄了自己的夢想。
但不出幾年,父親也同樣離我們而去。在我不到30歲的時候,雙親都遇刺身亡,我和弟妹們的心情何等的絕望和痛苦,可想而知。
讓我更絕望的是,陪在父親身邊的人一一離開,而且我的父母由於政治原因受到人們的指責。
我仿佛失去了一切,連呼吸都很困難,想要放棄一切。每當我看見其他家庭手拉手去郊遊,在心理念叨: “若我也出生在平凡的家庭,
那多好啊……”。
熬過如此痛苦的時間,恢復平靜,是不斷地與自己進行對話,與自己鬥爭的過程。讀東西方的古典書籍,進行冥想,天天寫日記,回顧自身,這樣慢慢地堅定了內心。
就在這時,有一本書悄悄地走進我的心房,成爲了人生的導師,那就是馮友蘭先生所寫的《中國哲學史》。東方哲學與重視邏輯和論證的西方哲學不同,講究領悟。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哲學家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史》蘊含著做人的道理和戰勝人生磨難的智慧,讓我領悟到了如何自正其身,如何善良正直的活著。
如同我的外號 “筆記公主”,我無論見任何人,聽到什麽樣的內容,會把所有的內容都會記下來,看書的時候也是如此。
讀《中國哲學史》時,我把每個引起共鳴,讓我有所領悟的句子都寫在筆記本上,將含蓄的文字和字裏行間中找到的真理刻在我心裏。現在偶爾也會翻開以前的筆記本來回憶當時的感受。
“最佳的修身之道是不矯揉造作,順其自然。這就是道家的無爲、無心。”“推己及人,即爲‘仁’。”
“坐密室如通行,馭寸心如六馬,可以免過”,這些句子依然深深地打動我心。
自與《中國哲學史》相遇,我恢復了心裏的寧靜,明白了之前所不能理解的許多事情。所謂人生,並不是與他人的鬥爭,而是與自己的鬥爭。爲了在這場鬥爭中獲得勝利,最重要的是內心必須堅定,控制住自己的感情和欲望。我懂得了平凡但珍貴的道理:金錢、名譽和權力都如同刹那間煙消雲散的一抹灰燼,只有正直的人生才是最有價值的。從此人生的苦難成爲激勵我的夥伴,真理成爲照亮我前程的燈塔。
溪流有石頭才能發出清脆的流水聲,人生亦是如此,遇到痛苦之石才能歌唱生活。我也因經歷了痛苦的時間,使全新的人生價值在心底深深找根。當我失去一切深陷絕望的時候,反而看到了嶄新的希望。與其放棄,不如再一次思考命運所賦予的使命和責任;不論大小輕重,不如再一次思考自己存在的理由。若把挫折當做夥伴,把真理當做燈塔,不管遇到什麽樣的困難都能找到克服的方法。
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史》把深藏已久的東方精神遺産挖掘並擦亮,使其成爲閃閃發光的寶石,讓我們明白如何堅定地走過這花花世界。對於我來說,遇見這本書,是無比珍貴的緣分。
【朴槿惠正在訪華,請讀記錄她的經歷文字】
冰是堅硬萬倍的
痛苦凋謝的無窮花
1979年11月,朝鮮半島進入多雨而寒冷的冬季。27歲的朴槿惠一襲黑衣,站在青瓦台前濕淋淋的草地上,看青瓦粼粼、簷牙高啄。她在這裏生活了17年,如今馬上要離開。雨斜斜密密地落下來,她覺得那是千萬根鞭子抽打在身上發出的聲響。
內務秘書抱著一個滿滿的紙箱子朝她趕過來,不斷有東西掉落,他不去撿,反而毫不留情地將它們踩在泥水裏。朴槿惠望著秘書,還在她少女時代,他就跟隨父親,也曾無數次帶她到青瓦台後面的山上,春看百花,夏攬蒼翠。現在,他眼裏滿是惶恐,仿佛她是病毒,會隨時鑽進他的血液,中止他的心跳。
朴槿惠彎腰撿起一張照片,那是9天前的上午,她陪父親去參加湖堤剪綵時的留影,天空明媚,她笑,父親也笑,群衆在歡呼。不料,幾個小時後,明快的一切隨著幾聲槍響被蒙上沈重的陰霾。
朴槿惠帶著弟弟和妹妹回到首爾的一棟老房子裏。17年未回家,老宅周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高樓林立,街道繁華。朴槿惠想起搬離這個家住進青瓦台時和父親朴正熙的一段對話:“爸爸,你爲什麽要當總統?”朴正熙回答:“我出生的地方到處都是茅草屋,有一年冬天,大風掀翻我家屋頂,母親帶著我和姐姐想到別人家去借宿,但我們轉了一圈後又回到自己家裏,因爲鄰居們也都在風雨中挨凍。我永遠記住了母親那晚悲傷的面容,發誓要盡我所能改變這一切!”
父親的願望實現了,如今的大韓民國,不僅連偏遠地方的農民都住上了青青的瓦房,全國人均收入還翻了20多倍。這樣的父親卻被最親密的下屬射殺在宴席之間。她對所發生的一切難以理解,難以接受。
但她是朴槿惠,一個女代母職,當了五年“第一夫人”的特殊女人。她不能像妹妹那樣痛哭,也不能學弟弟那樣買醉,只能表現出冷靜與克制。早在父親被刺之前,1974年,母親陸英修也被刺。她震撼于父親冷靜地留在演講臺上,而不是護送母親到醫院。事後,他堅決不再娶,表現出對亡妻極度的眷戀與忠誠。從那以後,她開始學習以父親的方式表達感情,也學習他特殊的應對危機的方式。5年裏,她穿母親的衣服,戴她遺留的首飾,模仿她的言行,在從容淡定中完成許多國務活動,包括接待時任美國總統卡特。政治不僅讓她早熟,也讓她認定自己的命運跟這個國家緊緊相連。
所以9天前,得知父親被刺,她的第一反應不是痛哭,而是冷靜地問:“前方(邊境)有什麽情況?”這一問,使得她本該爲失去父親而流的眼淚,再也沒有機會宣泄。
從“第一夫人”跌落爲平民和孤兒,朴槿惠感到極度的失重,她想依靠法律嚴懲殺害父親的兇手。但是韓國最有名的律師、聲稱是父親最堅挺的支持者這樣回復:“我不替兇手辯護,就等於是幫你了!”他說的沒錯,當時不僅許多律師聯名替刺客辯護,一些城市還爆發流行示威,要求釋放刺殺總統的情報部部長,大家高呼:“他殺了一個獨裁者,是了不起的民族英雄!”
甚至朴槿惠的住所也被情緒激昂的人群包圍。她不能出門,也無法求救,只是悲哀地意識到,不管他們一家曾經爲這個國家帶來怎樣的改變,做出怎樣的犧牲,現在,世界被顛覆,一切被唾棄。
背叛!這是她唯一能想到回敬這個世界的詞語,她的胸腔裏奔騰的全是憤懣和失望,但表面上她依然淡定從容,認爲只有驕傲地面對聲討,才是對父母最大的告慰。
可是,3個月後,悲憤以一種令人難以接受的方式噴薄而出。她身上開始長出紫斑,醫藥都不能起作用,不明斑點很快蔓延到臉上。畢竟還是年輕姑娘,容顔不再,自信也便不再,她沒有了淡定的資本。1980年1月,她跑到父母的墳前痛哭,淒哀無比。此時,新任總統掀起了批判樸正熙的浪潮,她悲痛欲絕的照片被搬上報紙,讓反對者快意。
而1952年,榮升父親的朴正熙給她取名槿惠,是因爲木槿花是韓國的國花,美麗、花期長久,又被賦予政治意義,名爲“無窮花”。他希望女兒做一朵無窮花,用持久溫和的芬芳施惠於人。現在,她似乎過早地走完了花季,凋謝了。
絕望中的精神求索
朴槿惠從此閉門索居,桌上的一杯水,窗外的幾滴雨,都會讓她落淚。她開始懷疑一切,晝夜交替,花開葉落,這些過去看來最簡單不過的事情,如今都能進入她的心裏,引起她的一番“爲什麽是這樣而不是那樣”的思索。她進而懷疑自己,爲什麽會有那樣的過去和這樣的現在,她存在的意義在哪里?日思夜想,她找不到答案,思想混亂到極點。
有一天,她的房門被敲響,堂哥朴在鴻走進來,他是親屬中少有的沒有疏遠他們姐弟的人。他打斷了她的胡思亂想:“你應該找人談戀愛,結婚,成家,養育孩子。相信我,有了情感寄託,傷痛更容易治癒。也請別忘了,你是長女,應該做出積極的榜樣!”
堂哥提醒她去關注弟弟和妹妹,當時弟弟朴志晚沾上了毒品,正面臨被起訴;而妹妹正跟一個比她年長的男人打得火熱,試圖通過畸戀,到父親般的保護。朴槿惠爲時已晚的干預,換來的是弟弟妹妹變本加厲的深陷。
她甚至沒辦法改變自己對感情的態度。讀大學時,她有不少追求者,但爲了不增加安保的負擔,她選擇了孤獨。大學畢業後,母親積極爲她張羅婚事,但突遭刺殺。在女代母職的5年裏,她用母親的衣物包裹自己,因此也包裹住20歲出頭的芳華,以及對愛情的希冀。父親遭刺後,她也曾思嫁。臨搬出青瓦台時,她在電梯裏跟父親的一位部長相遇,對方此前曾多次表示,希望她能做他的兒媳。她滿懷期待地招呼說:“您好!”但直到電梯門再次打開,對方也沒有看她一眼。如今,她飽嘗世態炎涼,什麽人都不願意相信,又何以相信愛情?
獨處3個月後,朴槿惠出門了,她一身素裝,來到首爾古老的宗廟,對著佛像深深參拜。母親生前是個佛教徒,她想追尋她的足迹,看是否能獲得內心的平靜。然而,她很快發現,痛苦太多,疑惑太多,一種信仰遠不足以使她得到拯救。沒過幾天,她又來到一座教堂,接受了天主教的洗禮。接下來,她瘋狂地閱讀各種文化背景的宗教和哲學書籍,可不管哪門哪派的思想,都缺乏一種足夠的力量,理清她的思緒。她努力想去信奉各種宗教,又覺得什麽都不可信。一年以後,孤獨猶在,混亂猶在,懷疑和迷茫猶在。
1980年秋,又一個陰雨天。朴槿惠坐在老屋的窗前,桌上放著一本英文版的《中國哲學簡史》。該書是根據中國著名哲學家馮友蘭1947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講授中國哲學史的英文講稿整理而成的。她沒有急於翻開,而是檢索她跟中國文化的聯繫。父母都曾在中國東北生活過,他們從小教她說漢語,認漢字。小學的時候,父親送給她一本中國古典小說《三國演義》,她特別欣賞英雄趙雲,他勇猛、忠誠而堅毅,其中大戰長阪坡,“懷抱後主,直透重圍”一幕,尤其讓她怦然心跳。她從沒有機會認真戀愛,卻很早認定,如果要找愛人,應該是趙雲式的。
溫馨的回憶像穿窗彌漫的水霧,開始浸潤她乾澀的心靈。而當她真正翻開書的時候,她分明感受到一種明亮的光芒,直達心底。馮友蘭以貫通中西、縱橫古今的視野,對中國哲學進行了系統而深入淺出的講解。他說,這世界上有各種人,每一種人都有那一種人所能達到的最高成就。從事政治的人,有可能成爲大政治家;從事藝術的人,可能成爲大藝術家。但是職業上的成就,不等同于作爲一個人的成就。專就人本身來說,最高成就應該是什麽呢?中國主流哲學家的答案是,內聖外王!內聖,是指修養的高度;外王,說的是人的社會功用。只有具備最高精神成就的人,才最適合爲王。
字字珠璣,穿透內心,她一直想不明白,給韓國帶來經濟飛躍的父親,爲何不受國民擁戴?現在,答案開始清晰,他有積極的社會功用,修養卻沒有達到足夠的高度,不足以服衆。她從早晨讀到傍晚,不僅沒有像讀其他哲學著作那樣,迷失在深澀難懂的道理中,反而清楚瞭解到中國歷史上有哪些聖人,他們有怎樣的思想,這些思想跟政治有什麽深厚的聯繫,在漫長的歷史中,如何被發展和利用。
在那個雨霧彌漫的夜晚,外邊一片漆黑,她卻分明看到一個美麗而深邃的夜空,老子、莊子、孔子、孟子等等,是嵌在這夜空中閃亮的星星,對她眨眼,閃著神秘而誘惑的光芒。
冰公主蛻變成女總統
《中國哲學簡史》成爲朴槿惠瞭解中國哲學和文化的入門書,她又找來馮友蘭在30年代出版的中文版兩卷本《中國哲學史》,潛心研讀。該書引用了大量的諸子百家原文,從1980年到1987年,她憑著刻苦自學的精神,硬是克服了語言障礙以及諸子百家明晰不足、暗示有餘的特點,通讀了上下兩卷本長達60萬字的巨著。
她寫下了大量的日記,記載經典引導下的心靈跋涉。她說:“讀中國哲學,難在暗示處,妙也在暗示處。”她用先賢的思想分析過去的災難:“‘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責之急,怨之深,父親之刺,大概因由於此!”朴正熙當政時,一方面大力發展經濟,對工人施與恩惠;一方面極力壓制言論自由,打擊異已。他主持建造了韓國第一條高速公路,卻拘捕殺害數萬知識份子和反對派。被刺殺的當晚,他因爲嚴厲指責情報部部長工作不力,導致部長惱羞成怒掏槍射擊!
她這樣評價馮氏著作對她人生的影響:“在我最困難的時期,使我重新找回內心平靜的生命燈塔的,是中國著名學者馮友蘭的著作《中國哲學史》。它蘊含了讓我變得正直和戰勝這個混亂世界的智慧和教誨。”
朴槿惠此後的一切言行,都體現出中國哲學智慧和個人痛苦經歷交相作用的複雜烙印。在日常生活中,她嚴守道家的養生說,穿最簡單的衣服,吃最簡單的食物,且從不吃飽,常年保持不超過26英寸的身。從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長達十幾年的時間裏,她唯一參與的社會事務是嶺南大學的理事長。她找回了真正的平靜,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她說:“過去我刻意模仿父母,現在我認爲,一個有深度的靈魂,是要遭遇思想的探索和人生的磨礪的!”1987年,朴槿惠到臺灣留學時,身上的斑點已經褪去,神采奕奕,頗有幾分仙風道骨的味道。
她秉守儒家的中庸之道待人接物,言語不多,語速也不快,對人不顯熱情,也決不冷淡。她推崇馮友蘭儒道兼修的觀點,又信奉老莊的無爲而治,喜歡遵循規律辦事。1989年,弟弟朴志晚因爲沈迷毒海被拘押,朴槿惠不拯救也不探視,妹妹指責她冷血,她回應說:“‘反者道之動’,任何事情發展到了一個極端,就會走向另一個極端,他可以自己拯救自己的!”此事導致姊妹關係惡化,此後,妹妹朴槿令成爲她最強勁的反對者。
然而,冷靜相容的思維,最終幫助她等來了命運的轉機。90年代中期,韓國經濟衰退,各種思潮泛濫,民衆感到政府軟弱無力,在此種背景下進行的“韓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總統”民意調查,朴正熙的得票率竟然高達70%,民衆懷念他創造的經濟奇迹。
一直隱居修煉的朴槿惠,瞅准機會順勢而出,競選國會議員,她勝了,此後一路過關斬將,直至2012年競選總統之位。
這是一次空前激烈的政治角逐,因爲身份特殊,她領受到許多人的愛,也領受到一些人的恨。她以強大的精神力量,遊刃有餘地消解了這些愛恨榮辱。針對批評者說她是“冰公主”“冰山女王”,不具親民的魅力,她說:“冰,是堅硬萬倍的水,結水成冰,是一個痛苦而美麗的昇華過程!”
她再次勝了,成爲大韓民國第一位女性總統。
朴施厚結婚 在 朴施厚老婆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娛樂頭條 的推薦與評價
朴施厚 金素妍结婚照朴施厚金素妍结婚了吗-热备资讯3 天前· 朴施厚和金素妍以前合作过一部电视剧检察官,后来就被大家怀疑是情侣关系了, 可是二人从没正面承认过是情侣关系 ... ... <看更多>
朴施厚結婚 在 [幻想] 王子公主結婚的那天晚上- 朴施厚| PTT娛樂區 的推薦與評價
從浴室出來的徐仁優以為他進入幻境因為他的公主,正穿著一襲純白真絲的的睡衣,坐在床上以小兔般無辜的大眼看著他,絕對的純真,絕對的魅惑惠理:「徐辯. ... <看更多>
朴施厚結婚 在 朴施厚老婆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娛樂頭條 的推薦與評價
朴施厚 金素妍结婚照朴施厚金素妍结婚了吗-热备资讯3 天前· 朴施厚和金素妍以前合作过一部电视剧检察官,后来就被大家怀疑是情侣关系了, 可是二人从没正面承认过是情侣关系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