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星期五資訊不落伍〔07/17-07/23一周大事〕
#政時事
❶是否贈臺疫苗? 捷克參院議長:下週將有結果
繼立陶宛及斯洛伐克等歐洲國家宣布捐贈我國疫苗後,去年曾訪臺的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Miloš Vystrčil)22日透過推特表示,捷克政府有意跟進成為第三個捐贈臺灣疫苗的歐洲國家。政府將於下週開會進行討論,最快下週一就會有結果。
維特齊也透露,在和衛生部長通話後,他將會以略微樂觀的態度等待開會的結果。維特齊去年訪臺時曾在立法院演講中以「我是臺灣人」作結,獲得全體立委起身鼓掌,更令社會大眾印象深刻。
對此,外交部上午表示將耐心等候捷克政府內部的討論結果,不論最後決定為何,都會感謝及尊重。在獲得結果資訊後,外交部也會適時向國人說明。
❷法國推行「健康通行證」 盼防堵下波疫情
為避免發生第四波的疫情,法國總統馬克宏表示,8月開始12歲以上的民眾若要進入商店、車站、電影院及50人以上公共場所時,須出示健康通行證或48小時內的PCR檢測證明。
而新冠肺炎的免費篩檢從9月也會開始收費,目的是希望民眾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疫苗施打。醫療人員方面也被要求接種疫苗,若不願意配合,從9月開始可能會領不到薪水。
官方強硬政策也引起了不少民眾反彈,法國街頭已出現多場示威遊行。抗議民眾希望法國政府能夠尊重人民對於自己身體的自主權,將決定是否接種疫苗的權力留給民眾本身。法國甚至已經出現了有關於健康通行證的黑市,只要花錢購買就可以得到假的通行證,也讓政策產生巨大的漏洞。
在民調中也有超過半數的民眾同意法國政府政策,政府為了抵擋delta病毒的來襲,喊出要達到疫苗接種率95%的目標,後續的應變措施以及政策成效也值得持續關注。
❸美撤軍阿富汗 輿論:前景堪憂
塔利班在1994年興起,隨即在1996年時佔據首都喀布爾建立政權。而後遭遇美國派出軍隊會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部隊,以打擊恐怖主義為名義,將塔利班逐出喀布爾,另外扶植出當前的阿富汗中央政府,塔利班則變成分散多地的游擊武裝力量,而美國至今已駐軍近20年。
今年三月起,延續川普政府與塔利班簽署的協定,經美、俄、中、巴基斯坦等國共同組織的「塔利班-阿富汗」和平會談,並陸續執行撤軍行動。並於7/21美國防部長揭示撤軍將於8月底結束。
這場拜登口中「美國耗時最長的戰爭」的落幕,雖美國政府聲稱將提供足夠援助穩定情勢,但外界大部分以美軍的失敗視之,並且在曾被稱為代理人戰爭的背景下,更添負面成分於此次行動。而阿富汗當前的政經局勢亦不穩定,而實際上塔利班控制阿富汗半部土地,又地理位置北瀕俄國、東接中國、南抵巴國、西臨中東各國,普遍不看好阿富汗前景得以穩定,未來難測。
#經時事
❶創下10年以來新高?! 主計處公布6月失業率
主計處22日公布6月失業率為4.8%,創下2010年11月金融海嘯衝擊以來的新高。6月失業率較5月上漲0.69%,失業人口為57萬人,也較5月增加8.1萬人。主計處指出,這波失業潮是內需市場受到衝擊,與金融海嘯時是國外經濟衝擊國內市場的原因不同,今年受影響的主要是服務內需產業,相對之下較穩定。
從就業端的數據來看,6月的就業人口為1130.1萬人,較上個月減少9.7萬人,影響因素包含疫情衝擊使業務緊縮,因此就業者周工時低於35小時。主計處也表示此現象是暫時的,隨著微解封後商業活動恢復,勞動市場的現象可望得到緩解。
❷英國解封需求旺 食品業工作場域檢測陰性就不用隔離
正值單日確診接近5萬人的英國,於19日宣布解封,首相強生表示,希望民眾自行判斷要不要出門聚會或配戴口罩。
據統計,英國有2/3的成年人完整接種過疫苗,並有92%的成年人有一定程度的免疫。也因此各國政府正好可以觀察英國接下來的疫情發展,藉此評估與調整防疫政策。
然而就在這解封之際,英國每天仍有一大票人被Pinged,也就是收到國民保健署(NHS)接觸史追蹤App建議或簡訊通知隔離10天。與大流行Pedemic結合在一起,英國便形成了新單字:Pingdemic的景象,解封歸解封,仍有許多人要在家自主隔離,使得沒辦法在家工作的產業停擺。
英國政府於今日表示,食品業工作場域將推出有接觸史的篩檢措施,讓收到簡訊通知要隔離的人,只要篩檢陰性,就可以出門工作、不用隔離,希望能有效解決英國需求旺盛的問題。
❸ OPEC+達成增產協議!油價或得到控制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18日在會議上達成協議,預計從8月開始將以每月增產40萬桶的速度,到今年年底達成增產200萬桶,並在2022年9月前全面取消目前580萬桶的減產規模。
不過即使增產之後,國際能源組織(IEA)預計今年下半年仍有150萬桶的供需缺口。有鑒於七月初部長會議對於增產的僵局,OPEC+最終同意明年5月起採用新的產量配額,共五國受惠,其中俄羅斯和沙烏地阿拉伯的基準水平稍微提高到1150萬桶/天、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減產量基準也提升至350萬桶/天。
宣布增產後,7/19國際油價就創下近2個月以來新低,布倫特油價落在每桶72.56美元,不過今年來漲幅仍達43%。持續一段時間的油價漲勢可能就此得到初步控制,而宣布增產對未來2年的全球經濟復甦、通膨問題及主要經濟體發展均有重要影響。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最近台灣對於女性的墮胎自主權有大的討論,因為有基督教團體 Shofar社區轉化 提出公投案,要求未來「人工流產應於妊娠8週內施行」。 很多人就說8週才大約等於一個半月,可能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懷孕,那豈不是等於幾乎不能墮胎?女性竟然沒有選擇權可以自主決定,而且若是胎兒有先天疾病、生下來根本無...
未成年醫療自主權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0709紐約時報
*【海地暗殺案中至少有17名嫌疑人,有兩名美國人被捕】
海地追擊暗殺總統者,政治陷入僵局。在Jovenel Moïse遇刺近24小時後,該國安全部隊與一群他們所稱的疑似襲擊者展開槍戰,殺死七人,並拘留了包括兩名美國公民在內的15人。海地警察局長稱安全部隊已掌控局勢,但仍有其他涉案者在逃。該國臨時總理宣佈暫時掌權,但新任總理將在本周宣誓就職。Moïse的支持者和反對者都認為,他被暗殺是動盪即將到來的信號。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7/08/world/jovenel-moise-assassinated
*【海地,一個脆弱國家的政治暴力史】
兩個世紀以來,海地一直在與腐敗、貧困和暴力鬥爭,近年來還受到地震、霍亂和疫情衝擊。這次暗殺無疑是該國多年動盪的結果,也加深了人們對未來的擔憂。
https://cn.nytimes.com/world/20210708/haiti-president-assassination/
*【Covid-19實時更新】
#輝瑞和 BioNTech 將測試一種針對 Delta 變體的疫苗,兩家公司預計將於 8 月啟動該疫苗的臨床試驗。
#Delta 變體如何躲避免疫系統?科學家找到線索。根據週四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冠狀病毒的 Delta 變體可以逃避針對病毒某些部分的抗體。與其他變體相比,這些發現解釋了針對 Delta 的疫苗有效性降低的原因。
#CDC 估計,正如預期的那樣,Delta 現在是美國的主要病毒變種。根據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最新估計,具有高度傳染性的冠狀病毒Delta 變體現在是美國的主要變體,佔感染的 51.7% 。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非洲度過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大流行週”。非洲大陸缺乏疫苗,病毒正在使年輕人生病,並壓垮本已脆弱的醫療保健系統。世衛組織非洲區域主任Matshidiso Moeti 博士表示,截至 7 月 4 日的一周,非洲報告了超過 251,000 例新病例,比前一周增加了 20% 。
#世衛組織表示,海地的政治動盪可能會阻礙遏制冠毒的努力。
#週四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篇新文章中,由赫爾辛基分子醫學研究所的Andrea Ganna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報告說,當他們對 19 個國家的近 50,000 名感染 Covid-19 的人的基因組進行搜索時,他們發現發現了 13 個感興趣的基因領域,這些領域可能集中於尋找有用的藥物。
#近幾週,越來越多的報導開始引起外界對Lambda 的警告,Lambda 是去年年底在秘魯首次發現的一種變體。該變種最初被稱為 C. 37,已在南美洲的部分地區迅速傳播。6 月 14 日,世界衛生組織將其指定為“感興趣的變種”,這意味著專家懷疑它可能比原始菌株更危險。
#韓國將從週一開始提高首都首爾和一些鄰近地區的防疫限制至最高等級。韓國週四報告了新病例的最大單日增幅,一名高級衛生官員警告說,到 7 月底,這一數字可能幾乎翻番。
#盧森堡總理Xavier Bettel確診冠狀病毒住院。官員表示,他在接受治療後,情況已經改善,並且出院,將重回工作。
#法國政府建議其公民,不要前往西班牙或葡萄牙度假,因其冠狀病毒病例有所增加。
#根據聯邦衛生部的一份備忘錄,德國計劃將至少 3000 萬劑阿斯特捷利康和嬌生疫苗捐贈給發展中國家。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7/08/world/covid-19-vaccine-coronavirus-updates
*【全球已知新冠死亡人數超過400萬】
病毒最初花了九個月時間帶走100萬人類生命,隨後這個進程開始不斷加速:第二個100萬僅用了三個半月,第三個100萬用了三個月。又過了兩個半月後,第四個100萬人離我們而去。而這些僅是來自官方的資料。隨著疫苗出現,一些國家的疫情出現好轉,但由於病毒變異和疫苗分發的不平等,死亡人數仍在繼續上升。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08/world/covid-death-toll-four-million.html
*【日本將空場舉辦大部分奧運賽事,東京再次進入緊急狀態】
日本政府召開緊急會議後決定,東京範圍內的比賽將以無觀眾的形式舉辦,這一消息是在奧運火炬在日本傳遞的最後一站開始前幾個小時宣佈的,距離奧運會正式開幕僅有兩周。由於確診病例突然激增,東京第四度宣佈進入緊急狀態。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08/world/asia/tokyo-state-of-emergency-olympics.html
*【拜登為撤軍辯護,稱留在阿富汗沒有意義】
“我們去阿富汗不是為了建設國家,阿富汗人民有權利也有責任決定自己的未來。”這是拜登自美軍正式結束在阿富汗的軍事行動後,首次就該議題發表講話。他表示,美國無法繼續承擔駐軍阿富汗的人力成本,也承認美國無法改變阿富汗的路線和進程。近兩個月來,阿富汗政府軍在塔利班的攻擊下節節敗退,後者已成功佔領阿富汗421個地區中的至少150個。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08/us/politics/biden-afghanistan-withdrawal.html
*【德州共和黨公佈了影響深遠的投票限制法案】
德州在該州選舉過程的修定限制法案,都將禁止24小時投票和直接投票;禁止選舉官員主動向未提出要求的選民派發缺席選票;增加郵寄投票的新選民身份要求;限制協力廠商選票收集;加大對違反規定的選舉工作人員的刑事處罰力度;限制向選民提供的援助;極大地擴大了黨派民調觀察者的權威和自主權。但新法案沒有包括上一次修訂中最具爭議的兩項條款。星期天的投票不再有限制(現在可以在上午9點開始),也沒有規定更容易推翻選舉。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08/us/politics/texas-voting-bill-restrictions.html
*【佛州大樓倒塌兩週後,救援人員放棄尋找倖存者,仍有76人被列為失踪】
根據《紐約時報》查閱的私人會議記錄,邁阿密-戴德消防救援隊助理首席Ray Jadallah週四下午告訴失踪人員家屬,死亡人數已上升至 64 人,已經確定了 40 名受害者,仍有 76 人被歸類為可能失踪。邁阿密戴德縣市長Daniella Levine Cava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我們正在夜以繼日地工作,以盡快找到受害者並為他們的家人解脫。”她補充說,救援隊也一直在努力找回個人物品。
搜索工作在凌晨1點20分暫停,默哀片刻。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7/08/us/miami-condo-collapse-victims-updates
*【FDA縮減阿茲海默症藥物建議】
美國FDA先前因批准一種用於所有阿茲海默氏症患者使用的藥物而受到抨擊,而今提出建議,大大縮小了先前的範圍,建議只有輕度記憶力或思維問題的人才能接受該藥物。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08/health/aduhelm-alzheimers-fda.html
*【騰訊啟動人臉識別限制未成年玩家,引發安全與隱私討論】
在中國,未成年電子遊戲玩家必須使用身份證號碼實名登錄。騰訊本周表示,考慮到他們可能借用父母的設備或身份來規避限制,將在其遊戲中部署人臉識別技術,以堵住這一漏洞。一些人支持這些措施,稱此舉將抗擊青少年網路成癮,但也有人對資料安全表示擔憂。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08/business/video-game-facial-recognition-tencent.html
*【愛爾蘭或將失去歐洲避稅天堂名號】
一個由130個國家組成的聯盟正在努力改革全球稅收體系,限制跨國公司逃稅。愛爾蘭一直以低企業稅著稱,依賴這一設置來吸引跨國企業。包括谷歌、蘋果和輝瑞在內,多個行業巨頭的歐洲總部均設在都柏林。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08/business/ireland-minimum-corporate-tax.html
未成年醫療自主權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0421新加坡聯合早報
* 美國科技公司蘋果本地時間21日凌晨舉行今年首個產品發佈會,推出一系列新產品,包括採用自家研發M1芯片的新一代iPad Pro平板電腦和iMac桌上型電腦,以及全新產品AirTag藍牙追蹤器。這些產品從下星期五(30日)起陸續在本地上市。
蘋果發佈AirTag新品 新一代iMac與iPad Pro採用自家芯片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singapore/story20210421-1140888?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瑞典一行政法院週三將就中國華為5G禁令案展開聆訊。此前瑞典電信監管機構禁止華為參與該國5G網絡建設。
瑞典法院將就華為5G禁令案展開聆訊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10421-1141052?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新加坡海事及港務管理局將攜手業界夥伴撥出1億2000萬元在本地設立海事去碳化中心,進一步推動新加坡海事業的綠色環保計劃。
新加坡將設立海事去碳化中心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singapore/story20210421-1141050?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美國總統拜登週二線上參觀了電動汽車和電池生產工廠之後表示,美國必須提高電動汽車產量,以趕超中國。
拜登:必須提高電動汽車產量趕超中國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10421-1141029?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俄大軍集結烏克蘭邊界 美國表示「嚴重關切」】
美國國防部指出,俄羅斯最近在烏克蘭邊界集結的兵力,已超越2014年入侵克里米亞時的規模,美國對此表示「嚴重關切」,並認為這無助於烏克蘭東部邊界的安全與穩定。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柯比說:「我們當然聽到俄羅斯宣稱這是軍訓活動,但是我們不完全確定這是他們的確切目的。」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透露,俄羅斯在烏克蘭邊境集結了超過10萬兵力,這可能導致該地區的緊張局勢升級。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421-1140946
*【美駐莫斯科大使回國討論美俄關係】
美國駐莫斯科大使John Sullivan20日表示,他將在本週回國,就美俄關係與拜登政府官員進行直接溝通。John Sullivan發表聲明說,他相信,與拜登政府的新同事就美俄關係現狀進行直接溝通「非常重要」。John Sullivan還表示,未來幾周,「在美俄總統可能的會晤之前」,他將會重返莫斯科。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21-1141005
*【烏俄衝突延燒 美國聯邦航空促航空業者極度警戒】
烏克蘭與俄羅斯的邊境衝突持續延燒,為避免2014年馬航MH17班機空難重演,美國聯邦航空總署表示,由於可能有飛行安全風險,航空業者班機飛到烏克蘭與俄羅斯邊界附近時須「極度警戒」。聯邦航空總署(FAA)在發給美國航空公司的通知中指出:「俄羅斯與烏克蘭的區域緊張情勢升高,可能會在沒有通知下發生跨境小規模戰鬥,導致軍事活動或衝突增加。」這份通知也提到,航空公司必須提前至少72小時,向FAA通知預計將飛到那區域的航班。自2014年起,FAA 已禁止在烏克蘭與俄羅斯邊界附近區域進行美國民航活動。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20-1140867
*【拜登:美國朝正義跨出「巨大一步」】
美國總統拜登在法院裁定前白人員警謀殺黑人佛洛伊德罪名成立後表示,美國朝向正義跨出「巨大一步」。明尼蘇達州明尼亞波利斯市法院週二(20日)下午宣讀陪審團的裁決,裁定現年45歲的前白人員警Chauvin被判二級謀殺、三級謀殺和二級過失殺人等三項罪名全部成立。拜登在法院宣判裁決後向全國發表電視講話。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21-1141034
*【美國前白人員警肖萬謀殺非裔佛洛德罪成】
被控謀殺美國非洲裔男子佛洛伊德的前白人員警Chauvin,20日在明尼蘇達州明尼亞波利斯市被判謀殺和過失殺人罪名成立。由12名陪審員組成的陪審團週一在控辯雙方總結陳詞後開始閉門商議,經過約10個小時的審議,於週二下午做出裁決。法院宣讀陪審團的裁決,裁定現年45歲的Chauvin被判二級謀殺、三級謀殺和二級過失殺人等三項罪名全部成立。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21-1141002
*【韓國重申反對核廢水排海 升級對日本水產輻射量檢測標準】
韓國外交部長官鄭義溶強調,將堅決反對日方將福島核污水排入海洋。與此同時,韓國已升級對日本水產輻射量檢測標準。鄭義溶曾於19日在國會表示,若日方按照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規定的標準進行處理,韓國就沒有必要堅持反對。鄭義溶當天就此解釋稱,部分觀點認為政府對涉日問題一概持反對態度,但事實並非如此,因此才有了上述表述,意在強調若日方的舉措真能符合相關條件,韓方大可不必堅持反對。鄭義溶所提的三項條件包括,日方須向韓方提供能夠確保韓國國民安全和健康的科學依據、提前同韓方開展協商、保障韓方專家參與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驗證過程。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20-1140886
*【學者:韓國疫苗接種率偏低 經濟復甦很可能落後】
韓國《中央日報》昨日指出,疫苗接種率將影響全球經濟增長率,由於韓國的疫苗接種率僅為2.93%,在37個經合組織成員國(OECD)中排名第35位,韓國經濟很可能在今年全球經濟復甦潮中落後。根據牛津大學19日發表的《以資料看世界》,在經合組織(OECD)成員國中,疫苗接種率最高的國家依次為以色列(61.73%)、英國(48.16%)、美國(38.72%)、加拿大(23.49%)、新加坡(19.3%)、德國(18.98%)、法國(18.07%)等,這些國家在政府快速行動下確保了疫苗的接種率。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421-1140947
*【日本將對大阪東京兵庫縣 發出第三次緊急狀態宣言】
日本目前實施的防疫措施並不足以抵禦變異病毒,當局決定本週內對疫情嚴峻的大阪、東京和兵庫縣發出第三次緊急事態宣言。基於重患病者的激增,大阪方面已處於醫療崩潰邊緣,中央昨日緊急出動醫療隊伍前往支援。據報導,大阪是日本全國變異病毒傳播重災區,目前單日破千的新增病例裡,有82%是變異病毒。大阪安全基礎研究所理事長朝野和典醫生昨日指出:「這一傳播速度在我們意料之外,疫情的特徵是,有六成的患者在30歲以下,而且新一波的重患者的年齡也降至四五十歲。」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421-1140948
*【印度下月起讓更年輕國民接種疫苗 以遏制失控疫情】
印度將從下月1日起開放讓所有18歲以上成年人接種冠病疫苗,以加緊遏制持續失控的疫情。自1月中啟動接種計畫以來,印度已為人民接種超過1億2300萬劑冠病疫苗,但目前接種對象限於45歲以上者。專家指出,若要遏制病例激增趨勢,就須加快接種速度。印度週二新增25萬9170起確診病例,這雖低於週一的新高,但已是單日新病例連續第六天超過20萬起;當天新增死亡病例1761起,再度刷新單日死例紀錄。據法新社統計,過去七天印度新增確診病例逾140萬起,較前一周激增64%。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421-1140949
*【歐洲重啟接種嬌生疫苗並建議加註警示標籤】
美國嬌生製藥公司宣佈重啟其在歐洲的接種活動,而歐洲藥品監管局建議在其標籤上加註安全警示標語。在嬌生製藥宣佈重啟歐洲的接種活動前,歐洲藥品管理局表示,接種嬌生疫苗可能引發致命性血栓的風險非常罕見。歐洲藥品管理局週二建議,在嬌生疫苗的產品標籤上加註可能引發血小板減少的警示語,並指接種嬌生疫苗的好處大於風險。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21-1141001
*【新德里飛往香港航班 至少49乘客確診冠病】
據報導,印度一趟從新德里飛抵香港的航班,機上有至少49名乘客被檢測感染冠病。法新社報導,這些乘客在4月4日搭乘印度維斯塔拉航空公司的班機抵達香港。他們是在三個星期的強制隔離期內確診。報導說,從印度另一個城市孟買飛抵香港的一些航班,也有多名乘客確診冠病。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20-1140852
*【本週六東協特別峰會將討論緬甸危機】
東協秘書處宣佈,本週六在雅加達舉行的東協特別峰會將討論緬甸危機。聯合國現任和前任秘書長都認為,東協對緬甸局勢發展可起關鍵作用。東協發言人昨天說,本次峰會將在雅加達的東協總部舉行,現場到時將執行嚴格的衛生與保安程式。東協共有10個成員國,其中有多少國家領導人將親身赴會,以及緬甸最終是否會參與或將由誰代表出席都備受關注。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421-1140928
*【日本抗議緬甸政府扣押日本記者】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加藤勝信20日在東京新聞發佈會上稱,日本已向緬甸表示抗議,要求緬甸釋放扣押的日本記者北住由紀。加藤勝信稱:「在判定他有罪之前將他關押入獄是不可接受的。我們向緬甸表示了抗議,要求儘快安排日方與其會面幷儘快將其釋放。我們將繼續盡全力保護國民。」據日本共同社19日報導,日本駐緬甸大使館證實日本記者北住由紀(Yuki Kitazumi)在仰光被拘留,他被轉至監獄。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20-1140880
*【馬哈迪等人入宮呈備忘錄 要求元首結束緊急狀態】
馬來西亞前首相馬哈迪稱,緊急狀態導致馬來人受苦,並指控首相慕尤丁領導的國盟政府不會告知國家元首蘇丹阿都拉關於馬來人的感受,因此向元首提交備忘錄,尋求結束緊急狀態。馬哈迪昨日下午通過希盟領袖包括誠信黨主席莫哈末沙布等人陪同進入國家王宮會見元首高級機要秘書尼佔,並提交要求結束緊急狀態及立即重新召開國會會議的備忘錄。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421-1140931
*【布林肯警告:競逐氣候變化機遇美國落後中國】
布林肯說:「如果我們不能領導再生能源革命,就很難想像美國可以在與中國的長期戰略競賽中勝出。現在,我們是落在後頭。」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421-1140945
*【習近平將出席領導人氣候峰會】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宣佈,應美國總統拜登邀請,習近平將於4月22日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領導人氣候峰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為期兩天的氣候峰會將在美國時間週四和週五(22日及23日)兩天以視頻方式進行。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421-1141026
*【滙豐重心東移亞洲 香港與倫敦總部關係微妙】
滙豐控股將高級管理人員從倫敦總部調駐香港的行動,彰顯出這家歐洲最大銀行的重心東移至亞洲,此舉也招致了一些不滿聲音。據彭博社報導,在獎金池已經因為歐洲業務虧損而被削減後,知情人士透露,滙豐大中華區的一些高管擔心企業官僚主義作風和模糊的工作彙報條線可能拖累該行進軍中國市場的步伐。隨著今年投資銀行、商業銀行和財富管理部門全球負責人遷至香港,高級銀行家們預計一直在工作上有高度自主權的王冬勝可能和空降人員產生摩擦。據悉王冬勝已經對崗位調遷成本表示出不快。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421-1141023
*【蘋果允社交應用Parler重新上架】
美國蘋果公司宣佈,已經與右翼社交應用Parler的營運者達成協議,容許Parler在蘋果網上商店重新上架。美國國會山莊今年1月發生暴徒衝擊事件後,蘋果公司下令Parler下架。蘋果公司致函兩名共和黨國會議員,指該公司一直都與Parler進行對話,討論如何改善Parler平臺及監管發佈的內容。被勒令下架之前,Parler大受右翼激進分子歡迎,平臺上充斥著仇恨言論、納粹的照片和短片、陰謀論和其他涉嫌煽動及鼓吹暴力的訊息。該公司沒有披露與Parler的達成協議的詳細內容,不知道Parler會採取甚麼改善措施,也不知道重新上架的具體日期。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20-1140882
*【國際能源署:2021年全球能源需求將增長4.6%】
總部位於法國巴黎的國際能源署20日發佈《2021年全球能源回顧》報告預計,2021年全球能源需求將增長4.6%,全球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增加4.8%,接近2018年至2019年的峰值。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20-1140878
*【德國聯盟黨提名Armin Laschet為總理候選人】
德國總理梅克爾所在的聯盟黨20日宣佈,Armin Laschet將作為聯盟黨總理候選人參加德國聯邦議院選舉。聯盟黨是執政聯盟成員,由基督教民主聯盟(基民盟)及其姊妹黨基督教社會聯盟(基社盟)組成。19日晚,基民盟執委會在磋商後進行投票,基民盟主席兼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州長Armin Laschet以77.5%支持率戰勝了競爭對手、基社盟主席兼巴伐利亞州州長Markus Söder將代表聯盟黨參選。最新民調顯示,聯盟黨支援率約為28%,領先其他各黨。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20-1140874
* 日本首相菅義偉週三(21日)以「內閣總理大臣」的名義,向靖國神社供奉「真榊」祭品。
日本首相菅義偉向靖國神社供奉祭品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421-1141044?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美國投資公司黑石集團(Blackstone Group)宣佈以1億7600萬元買下盧卡斯電影公司(Lucasfilm)在新加坡的總部大廈The Sandcrawler,並且正在尋找更多投資於新加坡房地產的機會。
黑石集團買下緯壹城的The Sandcrawler大廈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singapore/story20210421-1141045?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美國總統拜登提名的副司法部長人選莉薩·莫納科獲參議院高票通過。
路透社報道,參議院週二(20日)以98票對2票的表決結果,批准莫納科(Lisa Monaco)出任副司法部長。
拜登提名司法部二把手獲參院高票通過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421-1141043?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未成年醫療自主權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最近台灣對於女性的墮胎自主權有大的討論,因為有基督教團體 Shofar社區轉化 提出公投案,要求未來「人工流產應於妊娠8週內施行」。
很多人就說8週才大約等於一個半月,可能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懷孕,那豈不是等於幾乎不能墮胎?女性竟然沒有選擇權可以自主決定,而且若是胎兒有先天疾病、生下來根本無法存活,或是有被迫懷孕等等的狀況,難道也要強迫將小孩生下來嗎?
其實我們擔心這一天很久了,美國的保守派兩大主張,一個是反同,另一項則是反墮胎,美國保守派崛起後,就開始修改法案,阿拉巴馬州就通過了一項叫做《人類生命保護法案》的墮胎禁令,幾乎全面禁止女性墮胎,而且不管女生是不是未成年、是不是遭強暴或亂倫,全部都必須生下小孩。
阿拉巴馬州的這項這項《人類生命保護法案》法案,讓墮胎成為一種罪,而且根據這項法律,連涉入的醫療人員也將被連帶判刑,最可怕的是美國現在有十六個州己經通過這樣的反墮胎法案。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在這,這項法案即使看起來不合理,美國墮胎法最終一定會進入美國大法官會議,要大法官決定的。不過現在美國的九位大法官中,女性只有三位,就算不看性別,現在保守派是五比四多一票,這讓墮胎權的前途很不看好。
「Shofar轉化社區聯盟」理事長彭迦智,這次領銜提出「台版心跳法案」全國性公投,就是想要將優生保健法裡面規定人工流產要在24週內施行,改成8週;不過目前中選會收到提案連署後認為有爭議,所以接下來將會招開公聽會。
其實墮胎權也不是沒有公投過,但過去比較多是從有禁令的狀況,公投讓墮胎合法化,像是歐洲最保守的天主教國家之一「愛爾蘭」,就經過了6次公投、共16年才在去年廢除墮胎禁令,而且你們以為禁止墮胎,就真的都不會有人墮胎嗎?根據統計,愛爾蘭從1980年開始,大約有17萬愛爾蘭女性被迫要到鄰近的英國墮胎。
人工流產這個議題,除了女權因素之外,還有更多的醫學的因素要考慮,這次節目我們也特別邀請到了,萬芳醫院婦產科主任王樂明醫師,希望能夠聽聽專業的意見。
一. 提出這個公投法案聯盟認為,女性只要有性行為或是月經延遲的話,就應該馬上進行驗孕,只要遵照這樣的方式,女性就可以在4週內就可以發現自己有沒有懷孕;想請問醫師,通常台灣女性都是多久會發現懷孕?
正常的女生,如果月經沒來一個禮拜,本身又夠警覺的話,當然會馬上發現,不過前提是『月經必須要規律』,不過事實上在台灣的女性族群裡面,大約有10%-20%的女性,月經是不規則的,慢個10天或是20天,根本是非常常有的事情,還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女生,他們的生理期是三個月來一次,我們叫季經,這些女性發現懷孕通常都已經超過了15週。
二. 在美國的經驗,最主要墮胎的族群其實是未成年少女,可能是因為性教育不足的關係,但這麼小的年紀就必須要做出人生這麼重大的決定,醫生您認為,如果台灣今天將超過8週禁止墮胎這項規定,正式地列入法律,對台灣的影響大嗎?
影響非常的大,像主持人所說的一樣,在台灣的墮胎族群也有許多是年輕人,尤其是現在性觀念非常的開放,但性教育卻不夠普及,很多人在懷孕後他根本不知道她懷孕了,他出現了一些噁心、便秘等懷孕初期的症狀,但是他們卻可能認為是腸胃道的問題,跑去看腸胃科,因為她根本沒有過懷孕的經驗,等她們發現都已經超過了8周;而且有些未成年懷孕的少女,也有可能是中輟或是家庭支助能力較弱的弱勢族群,當她們照顧自己都有困難了,怎麼有可能有能力再照顧一位小孩,所以她們當然也會希望終止妊娠,這些案例在門診都是非常常出現了。
所以我認為,這項法案如果將時間訂在8週,真的有點太苛刻了。
三. 目前台灣規定的是24週墮胎,那這在醫學上是有根據的嗎?如果改成8週在醫學上是可行的嗎?
24周我們要講的就是一個胚胎的起源,從精子到卵子結合之後變成一個胚胎,一般在5到6周開始會有心跳,到8周的時候,它會變成一個像小米粒的形狀;一個胚胎要健康的長成一個人,通常我們在產檢的時候,會分為「內部因子」和「外部因子」。
內部因子就是所謂的基因,基因要好,小孩才會長得好,不過在做這些基因檢測的時候都需要比較大週數,像是羊膜穿刺要到16週以上,因為在這個時候媽媽才會有足夠的羊水檢測,現在科技進步,可以做一些非侵入性的檢測,像是抽血之類的,但是這也需要10週以上才有辦法檢測的出來;外部因子就是胚胎的發育,要小朋友長得頭好壯壯,也要持續觀察胚胎型態,像是他的頭有沒有發育、神經管有沒有長好,這些都是跟發育的過程有關的外在的問題,但這些也需要大概20週才能長好。
所以在這麼小的週數要決定這麼多事情,驗醫學上來說,是有困難的。
四. 在美國爭議最嚴重的就是pro-choice(女性選擇權)跟pro-life(胎兒生命權)兩個陣營,醫生您從一個專業角度來看,您怎麼看這個問題?
在婦產科的立場,一定是媽媽優先,沒有媽媽就沒有小孩,任何觀點都要以媽媽安全為最大考量。
這次很謝謝王醫師從婦產科專業的角度來與我們分享。
你覺得人工流產到底適不適合限縮到8週以內,這樣子的公投如果通過的話,對於女性權益或是整個社會,會有什麼樣的影響?一起和我們分享你的想法吧!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mEtIBa9MNs/hqdefault.jpg)
未成年醫療自主權 在 孫效智觀點:14歲以上兒童賦予醫療自主權之商榷 的相關結果
結論:病人自主權利法並無賦予心智未健全之兒童自主權,更精確地說,7歲以下兒童完全無自主權。7歲以上未婚未成年人則在限制行為能力樣態下享有部分自主權,換言之,我國並 ... ... <看更多>
未成年醫療自主權 在 法律觀點探討基層診所青少年就醫問題 的相關結果
至未成年(20歲以前)為限制行為能力人,其他. 尚有例外規定。 ... 在病人自主權利法通過實行後,如何才能於執業 ... 人得以行使其醫療自主權,意即承認該未成年人. ... <看更多>
未成年醫療自主權 在 淺談未成年醫療及身體自主權 - 司法新聲 的相關結果
戴瑀如,從親屬法上父母子女關係論未成年人之醫療決定權,《生物醫學》,2010 年12 月,. 第3 卷4 期,514 頁。 25. 病人自主權利法第4 條:「病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