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日誌 #流水日記
#好好吃飯 #好好生活
一轉眼就到了連假最後一天(時間真的過的好快)上週一連串的忙碌,脫離了平常生活的節奏。
忙碌大概是這樣的,上週四吃東西的時候,發現抽過神經的牙齒的牙套還有牙齒裂掉了(但因為沒有神經不會痛,可是確定牙齒應該碎掉了,於是預約了週五看牙醫。)
所有門診裡面,對於看牙醫我就是有不明的恐懼,所以真的不到不得不,都不願意去牙醫診所,前陣子正在想好像應該要好好面對,應該要養成洗牙的習慣,讓看牙醫變成普通的事,其實我知道看醫生的恐懼真的就是面對了、習慣了就不會那麼害怕;可能就怕我繼續逃避,直接牙齒崩壞,幫我開啟看牙的這條路吧(淚😂)
除了牙齒,大腿內側因為生理期衛生棉的摩擦獲得了毛囊炎,還有打疫苗獲得的新冠手臂(那個手臂已經好點了,但是還沒有完全好,目前還不能完全伸直~硬伸直是可以,但會肌肉緊緊痛痛的。)
但跟上週比手臂好很多了,終於可以開始恢復運動了(沒運動很多天,覺得體力直接變差?)
上週一睡醒,看到了媽媽的訊息,通知外公離開了。
大約兩、三週前外公狀況忽然就不大好,醫生說心臟衰竭,高齡98歲,老化、衰竭似乎是自然的過程;家人都以不急救、不插管,不要讓他有太多的不適,自然的等待時機的到來。
外公頗貼心,選在上週一的清晨離開,如果再早一兩天,我跟先生都還在經歷疫苗風暴裡,發高燒、昏昏欲睡、全身痠痛動彈不得。
雖然我不是特別有信仰的人,徬徨無助的時候並不會求神問卜,也不會念佛號安慰自己,可是我卻相信有時候就是會有這樣的事,感謝外公的貼心與愛護。
如果說有什麼要跟外公說的話,大概就是跟他說:別操心了,不用擔心任何事,我們會照顧好自己,你只要專注在自己就好了,該去哪、要做什麼就去做吧。
(也真的只跟他說了這些,覺得不要操心擔心是最重要的,操心總是煩不完的;自己的事,自己擔心就好了喔。)
疫苗過後身體普普,牙碎、毛囊炎、獲得了流行手臂,但其實也都是小事,相信會慢慢恢復,這週就先從恢運動開始吧,運動真的可以獲得好心情♡
週五看完牙醫後,突然明白自己會那麼怕看牙真的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小時候看牙經驗導致的,以前的醫生不會那麼有耐心、有些醫生甚至很兇,加上設備很老舊,光是照X光這件事,小時候的設備跟現在就差了非常多,現在照全口X光根本沒有什麼太大感覺,而且醫生超級有耐心解說任何事情,完全不會有那種覺得解釋很麻煩,只想叫你照做的態度。
覺得有時候碰到適合的醫生真的會讓看醫生有截然不同的感受:)
另外大家關心的上新,我們十月初會開始有秋冬新品,謝謝大家耐心的等待,繼續發嘍我們歐!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10的網紅伊格言Egoyan Zh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艾莉絲‧孟若作品 https://rebrand.ly/d93a7 ☞伊格言作品 https://rebrand.ly/rg2brg ───── ☞〈與上帝討價還價的後果──艾莉絲‧孟若〈柱和樑〉〉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
有信仰的人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晚上睡覺前我叫riley等我一下我想上廁所
然後我就在馬桶上聽見他在門外啜泣
嚇得我趕快結束飛奔開門問他怎麼了
她眼眶紅紅的看著我說
「等你出來再講」
我說 我好了啊 怎麼了啊
她哽咽支支吾吾的
「我不想要你死掉」
天啊 又是我最無法招架的話題
因為我自己也是真的超害怕
我自己小的時候也是想到就無限恐懼
看了心理醫生都沒有改善
但為了孩子真的是會振作堅強
我不忍心她經歷任何恐懼和不安
我想盡辦法給他力量
但我真的不知道最好的答案是什麼
抱他出去找在客廳看電視的生父
因為生父沒血沒淚不受這種感性的問題影響
可以讓我hold住不一起哭
有時候我也蠻羨慕那些有信仰的人
他們對死亡好像都比較有勇敢的力量
我只知道我因為有了你我比較沒那麼害怕
因為我越勇敢越可以減少你的害怕
我知道有一天你有自己的孩子的時候
你也可以因為他克服你的恐懼戰勝你的弱點
在那之前 你有我
#媽媽成長日記
有信仰的人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晚上睡覺前我叫riley等我一下我想上廁所
然後我就在馬桶上聽見他在門外啜泣
嚇得我趕快結束飛奔開門問他怎麼了
她眼眶紅紅的看著我說
「等你出來再講」
我說 我好了啊 怎麼了啊
她哽咽支支吾吾的
「我不想要你死掉」
天啊 又是我最無法招架的話題
因為我自己也是真的超害怕
我自己小的時候也是想到就無限恐懼
看了心理醫生都沒有改善
但為了孩子真的是會振作堅強
我不忍心她經歷任何恐懼和不安
我想盡辦法給他力量
但我真的不知道最好的答案是什麼
抱他出去找在客廳看電視的生父
因為生父沒血沒淚不受這種感性的問題影響
可以讓我hold住不一起哭
有時候我也蠻羨慕那些有信仰的人
他們對死亡好像都比較有勇敢的力量
我只知道我因為有了你我比較沒那麼害怕
因為我越勇敢越可以減少你的害怕
我知道有一天你有自己的孩子的時候
你也可以因為他克服你的恐懼戰勝你的弱點
在那之前 你有我
有信仰的人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艾莉絲‧孟若作品
https://rebrand.ly/d93a7
☞伊格言作品
https://rebrand.ly/rg2brg
─────
☞〈與上帝討價還價的後果──艾莉絲‧孟若〈柱和樑〉〉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3/07/%E8%88%87%E4%B8%8A%E5%B8%9D%E8%A8%8E%E5%83%B9%E9%82%84%E5%83%B9%E7%9A%84%E5%BE%8C%E6%9E%9C%E2%94%80%E2%94%80%E8%89%BE%E8%8E%89%E7%B5%B2%E2%80%A7%E5%AD%9F%E8%8B%A5%E3%80%88%E6%9F%B1%E5%92%8C%E6%A8%91%E3%80%89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孟若 #小說 #諾貝爾文學獎
────
上一集我們談到,羅娜把堂姊玻莉留在家裡,一家四口出門家庭旅行;
旅途回程中,羅娜一路提心吊膽,始終擔心玻莉將自己吊死在後院裡。
隨著關鍵時刻逼近,答案即將揭曉,恐懼與歉疚在羅娜心中翻騰,
驅使她在心中展開和上帝的協商,一場討價還價,一個「沒有信仰的人的投機禱告」。
羅娜心想:該拿什麼來換呢?
小孩嗎?她的老公布壬登?
還是,她自己?但她隨即又領悟,對了,
「也許在這樣一種情況,由不得你選擇。由不得你設條件。碰見時就會知道了。你必須答應兌現承諾,在無知於是什麼的情況下。」
結果羅娜好容易捱到到了家,撞見的居然是來諾和玻莉的邂逅──
對,玻莉沒自殺;
而且來諾意外來訪(對,就是那個正和羅娜精神出軌的秘密情人來諾),
遇見了獨守家中的玻莉。他們正彼此調笑,
看來如此愉快,情事正在醞釀,幸福彷彿唾手可得。
羅娜突然恍然大悟:
對啊,那就是,那就是上帝自她懷中取去的代價啊!
代價就是她和來諾之間的小祕密,隱密而終未實現的純真之戀。
所以從此以後,伴隨著她對先生布壬登的微小不滿,
她將徹底沉落入婚姻生活的墓穴,深埋其中;
她的美貌將再無用處,不會再有韻事,不會再有追求,不會再有戀曲或任何戀曲之暗示。
而她如此年輕;
在未來,在她的美貌與青春逐日凋萎的漫長時日裡,不會再有任何事發生。
那將是她的冀盼,她的失落,
她的幸福與不幸福,她向上帝討價還價的最終結算。
然後她聽見她的女兒(四歲的伊莉莎白)的聲音,隔著窗戶,隔著庭院──
彷彿隔著他們長日漫漫的後半輩子傳過來。艾莉絲‧孟若這樣寫:
伊莉莎白又叫了:「媽咪。來。」然後其他人也叫──布壬登和玻莉和來諾,一個接一個,叫她,取笑她。
媽咪。
媽咪。
來這裡。
這發生在很久以前。在北溫哥華,他們住在柱樑式房子裡。那時她才二十四歲,對討價還價還是新手。
對,週日下午,天光晴好;
她如此年輕,風華正茂,
然而她的一生居然已經結束。伊格言如此分析:
這收尾極端恐怖:許多年後──「這發生在很久以前」,
作者孟若將時空突然擲向一遙遠而無可逆反之未來,若無其事地暗示時間已過了很久;
「那時她才二十四歲」──
也許,她現在已六十四歲,或七十四歲,或八十四歲,
數十年光陰飛逝,沉重至幾乎若無其事;
「這發生在很久以前」,就那麼一句話一個句點嘎然而止,
無解釋,無延伸,這是真正的舉重若輕。
許多年後,當不再年輕的羅娜回想起這一切,
當我們終於領悟我們當年對討價還價還是新手;一切已然太遲。
這是〈柱和樑〉,孟若老太太的時空技術。
這突如其來的時空切換讓我們瞬間對一輩子裡和上帝的討價還價進行了結算。
事實上,也唯有把時空尺度拉大,
才能真正對一個人的生命進行結算,不是嗎?
放棄一輩子所有的風流韻事,你感覺如何?
你覺得可惜嗎?但有穩當可靠的家庭生活不好嗎?
那算是幸福還是不幸呢?
那其實既幸福又不幸福,對吧?
然後伊格言說,他額外想到的是,
孟若老太太會不會對自己的生命進行結算呢?他這樣寫:
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莉絲‧孟若出生於1931年,幾乎一輩子生活在加拿大南安大略小鎮。
六十年來她維持著規律的寫作生活,日復一日。
她或許不是具有狂野爆發力或想像力的那型,她過得與她筆下那些小人物們的凡常哀喜並無二致。
但她知道生命的祕密就在其中,喜悅與悲傷,快樂與無奈,滿足與遺憾;那是常態。
在生命的長流中,或許即便是諾貝爾獎皆如此輕盈,輕得不值一提,
幾乎沒頭沒腦像個隨機事件。
或許孟若老太太在年輕時也曾試圖和上帝討價還價過──
我想至少在當時,上帝不曾允諾她什麼,或即使有也拒絕透露。
她不會知道。
那時,她對討價還價也還是個新手。
我們每個人都是。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有信仰的人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艾莉絲‧孟若作品
https://rebrand.ly/d93a7
☞伊格言作品
https://rebrand.ly/rg2brg
─────
☞〈與上帝討價還價的後果──艾莉絲‧孟若〈柱和樑〉〉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3/07/%E8%88%87%E4%B8%8A%E5%B8%9D%E8%A8%8E%E5%83%B9%E9%82%84%E5%83%B9%E7%9A%84%E5%BE%8C%E6%9E%9C%E2%94%80%E2%94%80%E8%89%BE%E8%8E%89%E7%B5%B2%E2%80%A7%E5%AD%9F%E8%8B%A5%E3%80%88%E6%9F%B1%E5%92%8C%E6%A8%91%E3%80%89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孟若 #小說 #諾貝爾文學獎
────
上一集我們談到了故事中,年輕人妻羅娜與丈夫的學生來諾,兩人間產生了曖昧情愫。
他們的雙人探戈正踩在紅線上,猶疑地,正要踏出下一步。今天我們繼續來看羅娜的故事。
正當羅娜陷入與來諾曖昧的隱密心事,家中卻來了個不速之客──
堂姊玻莉出現了。
玻莉沒比羅娜大幾歲,但從小就沒了母親的羅娜其實根本就是被玻莉帶大的。
對於羅娜而言,那是個亦母亦姊的存在。
玻莉來找羅娜,帶了個行李箱,就此住下,似乎沒有要走的意思。
羅娜大概猜得到怎麼回事:
她自己出身底層,父親和母親現在都過得不好;
而玻莉的境況也不遑多讓。
她是走投無路才投奔到羅娜這兒來的。
因為親族們總認為羅娜過得比他們好些──她嫁得好。
藉由美貌與婚姻,她兵不血刃地實現了自己的階級流動。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羅娜在這個家能有多少自由呢?
她畢竟不是一家之主。她能夠自作主張讓玻莉賴著這個家不走嗎?
就算她很願意,老公布壬登也不會同意吧?
所以羅娜和玻莉狠很吵了一架。
不巧的是,就在玻莉為此崩潰大哭之後,羅娜和布壬登一家四口出門進行了一趟家庭小旅行。
他們將玻莉獨自一人留在家裡──
這使得羅娜在整整兩天一夜的度假行程中一直提心吊膽。
她相信自己的直覺;
直覺是,當他們到家時,將會看見玻莉將自己吊死在後院裡──
為了玻莉自己無解的困境,也為了控訴羅娜的無能為力。
於是整個漫長的回程,焦慮不已的羅娜在心中持續看見玻莉在門後上吊的幻象。
隨著關鍵時刻逼近(他們就要回到家裡了),恐懼與歉疚在羅娜心中翻騰。
她終於受不了了,在心中展開和上帝的協商,
一場討價還價,一個「沒有信仰的人的投機禱告」──
如果,如果能讓玻莉一切平安,她願意拿什麼去換?
作者孟若這樣描寫羅娜的內心掙扎:
不能是小孩。她一把抓住那想法丟掉,好似把孩子們從火裡抓出來。不能是布壬登,為了相反的理由。她不夠愛他。可以說她愛他,到某一程度,而她要他愛她,然而和她的愛平行有點恨的微鳴,幾乎總是在那裡。因此以他來討價應該受譴責──也沒有用。
她自己?她的容貌?她的健康?她想到也許她的取徑不對。在這樣一種情況,可能由不得你選擇。由不得你設條件。你碰見時就會知道了。你必須答應兌現承諾,在無知於是什麼的情況下。答應。
可是和孩子們無關。
伊格言說,我們或許都做過類似的事吧?
向神許願。求神應允。和神討價還價。
或者,這根本也稱不上「討價還價」,而僅僅只是交付自己的一些什麼──
向神示弱,向神表達自己獻祭的意圖。
向命運臣服。誠心誠意。
美麗的羅娜心中千迴百轉;
在此,她的恐懼重合疊上了童年時期,那寒冷雪天裡,對廣播劇裡小人物們的擔憂──
同時也是對命運的擔憂。這是同一主題的再次顯現......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有信仰的人 在 異色檔案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未知生物】監視器拍到謎樣生物,天使還是天蛾人?
影片大綱🎥
美國監視器拍到一個謎樣的生物
牠有頭顱,有羽翼
有信仰的人認為拍到了天使
而神秘生物愛好者則認為
這也許是天蛾人再度現身了?
【來源】
「Audionautix」創作的「Horror Music」是根據「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授權使用
演出者:http://audionautix.com/
圖片
Description
English: Artist's impression of the mothman
Date 24 January 2016
Source Own work
Author Tim Bertelink
Other versions
Derivative works of this file: Cryptozoology banner Mothman.jpg
🔔訂閱 異色檔案頻道:https://reurl.cc/Zn7lkQ
💕追蹤異色檔案 IG:https://reurl.cc/K6jOaR
✉聯絡異色檔案e-mail:[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