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CPTPP,政府準備好了嗎?】
我國日前用「世界貿易組織(WTO)」模式,以「臺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名稱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屬爭議最小且行之有年。CPTPP旨在促進亞太區的貿易自由化,目前共有日本、加拿大、澳洲、紐西蘭、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墨西哥、智利、秘魯等11個會員國,總經濟規模逾11兆美元,約占全球13.1%,貿易值占台灣貿易總值超過24%,對台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至為重要。
目前政府相關報告僅顯示,加入CPTPP後恐對農業、汽車零組件產業造成衝擊。但是,對於受衝擊產業卻沒有精算衝擊產值,只籠統說「利大於弊」、「不加入影響反而會更大」。面對首當其衝的台灣農業與農民生計問題,農委會主委竟吹噓「加入後5年農產品出口外銷會增加500億元」,沒有提到加入CPTPP後,當農產品「零關稅」時,大量農產品會進來台灣,而小農經營型態的台灣農產品,如何與之競爭?若再加上兩岸關係不穩定,台灣水果難以銷往大陸,屆時,對台灣農民的衝擊與傷害恐將無法想像。
當年我國加入WTO時,為減緩農民遭受進口損害之程度,政府設置「農損基金」因應,編列農產品受進口損害救助基金1千億元,加速調整產業結構,以降低農產品自由化對國內農業造成之衝擊。反觀現在申請加入CPTPP,民進黨政府至今卻拿不出加入CPTPP的衝擊影響評估報告。我們就問一句,政府真的準備好了嗎?
😡我申請加入CPTPP 衝擊產值估算不清→https://pse.is/3pr2uy
😟加入CPTPP是無限商機還是大海嘯?→https://pse.is/3n9b6g
😟妥善因應兩岸水果僵局→https://pse.is/3kc75p
智利cptpp 在 邱志偉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8
【經濟委員會】
#料敵從寬禦敵從嚴
#加入CPTPP事不宜遲
昨日經委會邀請相關部會針對「加入CPTPP對臺灣產業的衝擊—定位、時程規劃與因應」進行專題報告。我提醒經貿辦及經濟部務必料敵從寬、禦敵從嚴,中國既已主導性質與CPTPP相似的RCEP,申請加入CPTPP只為阻撓臺灣接軌國際,並非出於經濟目的,中國能比臺灣更早完成協商並遞交申請書,便存在比臺灣早先一步加入CPTPP的可能性,臺灣實在沒有樂觀的本錢。
加入CPTPP如同與各會員國簽訂FTA,將大舉拓展我國經貿空間,而CPTPP採共識決,新會員申請入會必須獲得會員國一致同意。CPTPP目前共有11個會員國,其中8國有投票權,另外3國(智利、汶萊、馬來西亞)則因其國內尚未批准而尚未有投票權,而我也向經貿辦及經濟部逐一分析各國同意臺灣加入的可能性,以利行政部門擘劃未來交涉重點:日本、澳洲、加拿大皆與中國交惡,紐西蘭、新加坡與我國簽有FTA,墨西哥、越南與中國皆以製造業為重,產業替代性高,馬來西亞、汶萊易受中國壓力影響但目前尚無投票權,因此有較大的機會取得這9個會員國的認可;然而,祕魯、智利或將成為影響臺灣能否加入CPTPP的最大變數(不排除智利在臺灣入會前取得投票權),因為這兩國皆為農產品及原物料出產大國,與中國經貿關係具高度互補性與依賴性,且受中國疫苗外交及基礎建設投資拉攏甚深。我向經貿辦執秘及經濟部長強調,加入CPTPP是臺灣國家戰略級利益,行政立法部門必須齊心,我從2017年底為了臺灣加入TPP至中南美洲進行國會外交,到2019年初為了CPTPP密集拜訪30多位日本國會議員,再到近日策劃成立跨黨派的「立法院推動臺灣加入CPTPP策進會」,一切都是要讓立法院成為行政部門堅強的後盾,希望權責機關務必積極任事,逐項溝通解決各會員國所的關注議題,並向國人說明遵循國際貿易規則對於臺灣擠身世界隊的重要性。
智利cptpp 在 農傳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農委會:有信心降衝擊、推促農業部門轉型】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盤點我國各種農產品要擔心的對手,農糧產品的對手是越南、馬來西亞;畜牧產品的挑戰來自加拿大、秘魯、智利、澳洲、紐西蘭;水產品則要擔心日本,農委會對於每個品項都有評估可能受到的影響,設法將20項敏感性產品的零關稅時程延長,並保護可以排除零關稅的農產品項目。陳吉仲舉例,早期美國主導推動「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時,日本以汽車來保護稻米,「我們政府、農業部門也會朝這方式,讓該有的敏感產品可以獲得保護」。
#自由貿易 #CPTPP #貿易協定 #農產品 #外銷
https://www.agriharvest.tw/archives/67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