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克爾如何成就了她的超級權力》紐約時報專欄 Serge Schmemann
幾乎每篇關於安格拉·梅克爾 (Angela Merkel) 擔任德國總理期間的文章都指出,她最大的政治優勢之一就是她經常被低估。
在這一點上,她並不是獨一無二的:科爾曾將梅克爾推向政界,科爾在德國總理職務時,也曾宣稱:“我靠著被低估爬上來。“
但梅克爾女士和科爾先生有很多不同——她來自共產主義東德的一個新基督教家庭,科爾來自天主教萊茵河畔;在進入政界之前,梅克爾是一位嚴肅的科學家,而科爾幾乎從一開始就是一位政治家。
但這個共同特徵反映了現代德國政治以及德國在世界上的獨特性。經歷了三十多年的動盪歲月——德國和世界從起點上重新排序的歲月——這個國家由兩位保守黨領導人領導,他們在風格、舉止和言談上,都沒有魅力。
這可能部分是因為德國的納粹歷史阻止了德國政治中的煽動、激情和自我膨脹。不管是什麼原因,它對德國有用。儘管科爾先生在政治獻金醜聞的陰影下退出政壇——這是他的門徒梅克爾女士給他最後的「一槍禮物」——但世界已經賦予科爾作為政治家的牢固地位。科爾在德國和歐洲的和平統一中,發揮了核心力量。
如今,梅克爾更進一步。
她已被全球認為歐洲真正的領導人及地球上最有權勢的女性,她已獲得了更大的榮譽。
她在歐債危機中一開始採取保守吝嗇的態度、她拒絕遵從美國的利益從俄羅斯拆除北溪 2 管道、德國持續不增加其軍費開支以及她不想干涉中歐崛起的威權民粹主義者。
但當數百萬敘利亞人開始逃離他們飽受戰爭蹂躪的土地,尋求歐洲的保護時,梅克爾打開大門。 “Wir schaffen das”——在德語中相當於歐巴馬的“Yes,We Can”——她面對難民恐懼的浪潮,以如此無情緒但堅定的態度,這句話成了她領導的最重要形象。
在今天周日的選舉之後,將會有更多關於她 16 年統治的評估,這也將決定她的繼任者,以及接下來的事情。許多人將關注後梅克爾時代德國和歐洲政治的不確定性。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以“梅克爾留下的爛攤子”為標題;英國 《衛報》對梅克爾退出的歐洲的看法是“問題得到了解決,但不是已經解決了”;華爾街日報的德國記者寫道,她的國際遺產將是“更冷靜的跨大西洋關係”。
在美國的民主似乎因嚴重的兩極分化而癱瘓、許多西方民主國家的民選領導人受到蔑視、獨裁者不斷崛起的時代,研究一下為何梅克爾女士可以成功治理德國及歐盟,可能是有價值的。
她持續強勁的國內支持率之外,她也使德國在她的領導下享有了高度的榮譽、繁榮與政治和諧。
部分原因在於梅克爾女士對權力的偽裝沒有興趣。
她隱藏著某種真正的自然的政治技巧,她的舉止可能是一個在警察國家的新教家庭中長大的自然謙虛女性,而她的這種性格,在保守的、男性主導的政黨中,剛好發揮作用的一種回應。但那些將她的平淡誤認為軟弱,或將她的安靜誤認為她沒有政治野心的人,最後都成為她的手下敗將。
梅克爾的朋友們說,私下她有一種敏銳的幽默感。在談判或會議之前,她會以科學家的冷靜專注做功課,不。
在普丁或川普等粗魯的男子對手前,她在那些可笑的、故意展示男子氣概的男人面前,從不退縮。
梅克爾女士曾經留下一張照片,7 大工業國集團領導人站在身後,她的目光凶狠地盯著一位覺得自己當然要坐前排的美國總統,這成為她抵抗誇誇其談的川普先生的標誌。
在普丁知道梅克爾女士怕狗之後,故意把他的黑色大狗叫到他們會面的房間裡,梅克爾提出了一個尖刻的解釋:“我理解他為什麼必須這樣做——以證明他是一個男人。他害怕自己的弱點。”
這是梅克爾女士為數不多的引述之一,但她並不是沒有話要說。
幾年前,她在一次採訪中解釋她根本不相信“一個人可以用言語打動他人,讓他們改變主意”。
因此,她總是更注重行動而不是言語。
她幾乎從不接受外國新聞媒體的採訪,而她對德國媒體的採訪也很少令人有興奮之處。她從來防範小報,哪怕是一點小趣事,遑論醜聞。
這些誠實、謙虛、紀律、堅持和保留的特徵,在紐約市及美國、英國⋯⋯其他民主國家看起來近乎是古怪的。
但是當一個人面臨幾乎無法克服的政治困境,不管身為一個女人、一個東德人和一個科學家——能夠爬到德國權力的頂峰,並在那裡呆了四個任期,這簡直不可思議。
相對美國和其他民主國家,正派的人越來越迴避政治,美國無法學習和模仿梅克爾。
梅克爾女士的施政當然並非完美無缺,她留給下一任總理的德國,將在一個充滿危機的世界。她的真正遺產證明,有效的政治並不意味著要擺脫人性。
而「被低估」,可能是她政治長壽的真正關鍵。
「普丁狗梅克爾」的推薦目錄:
- 關於普丁狗梅克爾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普丁狗梅克爾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普丁狗梅克爾 在 王大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普丁狗梅克爾 在 Re: [情報] 普丁曾經向波蘭提議瓜分烏克蘭- 看板Military 的評價
- 關於普丁狗梅克爾 在 新唐人亞太電視台- 梅克爾怕狗,與俄羅斯總統普亭會面時 的評價
- 關於普丁狗梅克爾 在 普丁狗ptt 的評價
- 關於普丁狗梅克爾 在 普丁狗ptt - 軟體兄弟 的評價
- 關於普丁狗梅克爾 在 Re: [情報] 普丁曾經向波蘭提議瓜分烏克蘭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普丁狗梅克爾 在 [問卦] 普丁、普欽、普廷? - PTT推薦 的評價
- 關於普丁狗梅克爾 在 [問卦] 普丁、普欽、普廷? - PTT八卦政治 的評價
普丁狗梅克爾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梅克爾的童話故事》—文茜説世紀典範人物之二
她成長於童話般的森林小鎮。
那裡距離柏林開車約一個半小時,有著湖、運河、古老建築、綿延翠綠的森林與遼闊無邊的天空。
所有童話故事必備的佈景,都在她的故鄉。人們以為成長於德東地區的人,必然是孤寂拘謹或者不安的;但梅克爾回憶她的森林莊園成長史,「沒有陰影」。
柏林圍牆於一九六一年八月十三日築起,當時梅克爾才七歲;但梅克爾並未感覺自己的世界被分割。
她總是坐在學校廁所的馬桶上,偷聽收音機報導西德內閣誰當選誰上台的消息;在森林莊的家中,她們一家收看西德的一切,自小梅克爾即對西德歷任總理的名字倒背如流。童話故事的故鄉,使這個女孩習慣「慢慢且安靜的生活」,並「與生命和平相處」。
梅克爾成為「主導歐洲」的女人之後,人們急著尋求她「領導魅力」的答案。
自二〇〇五年出任總理至今,她度過了金融海嘯、歐債危機;當經濟崩潰沖倒世界多數執政黨時,梅克爾在上屆選舉時仍繼續高票連任,毫無對手。她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她看起來如此猶豫,如此盤算,一旦出手卻堅定立場,不因外界聲浪而動怒或動搖;她的人物圖像一向讓外界抓不住,說不準。
梅克爾和所有廿世紀我們熟悉的政治巨人如此不同,話語平淡,不以「勇者」自居,卻往往創造驚奇.... 她的政治有另一種想像,一種淡淡的香味,至今成謎。
她太不像傳統政治人物。
有的時候,我很想把丘吉爾從天上抓下來和梅克爾對話; 前者充滿熱情、勇氣、文采、智慧、滔滔不絕。丘吉爾留下了太多名言,而執政至今已經十六年的梅克爾,人們幾乎無法從她長達十六年的公開談話中摘錄一句,啟蒙人生。
二〇一四年,梅克爾代表歐洲巨人的角色在中國清華大學演講,學子們對她充滿期盼。一個德東出身的人物、物理學家,女性;跨越了層層圍牆,統治著世界文明的搖籃: 「歐洲」。 尤其那些穿著體面的歐洲貴族們,例如薩科奇、卡麥隆,無論衣著品味多麼「優雅」,在梅克爾媽媽有點肥胖臃腫的身軀前,都像一群毛毛躁躁的「足球男孩」。
清華大學的年輕人忍不住崇拜,等待著,等著她開口。結果除了德語發音的隔閡之外,她全無抑揚頓挫的口音,平淡的內容, 「可持續發展」「二〇一五議程」.... 提了二十多回,最終學子在梅媽媽平靜的演說中,一一沈入「搖籃曲」,一場「不可持續的昏迷」,半數學生半數時間睡著了。
或許在一個快速且庸俗的媒體年代,這樣的政治人物,才能生存。
你找不到一個標題,可以斷章取義她的話語。
她極少表態,語焉不詳;商業又醜陋的現代媒體文化,在她身上真榨不出太多好處。
於是研究梅克爾的書籍撰寫她的內容總是有若墜入迷宮,除了「猶豫、搖擺、小碎步」等形容詞之外,人們大概只能以討論她和普丁見面時「不喜歡他的狗」來吸引讀者的眼球。
翻閲梅克爾的成長過程,我注意到這個女孩自小「正向」的特質。即使在東德禁錮的年代,她也不覺得自己少了什麼。
是的,世界有一道圍牆擋住了前往柏林、巴黎、西方的路;但世界這麼大,另外半個地球已足夠一個森林莊長大的女孩探險。
當蘇聯控制德東,甚至派軍駐防她的故鄉時,梅克爾在這個蘇聯境外最大基地感受的不是「母親的心臟被入侵者插了一根刀柄」,她利用機會與穿著制服的駐防士兵練習俄語;而且感覺頗有「異國情調」。
梅克爾的俄語無懈可擊,這不只使她當上總理和普丁談話流暢無比(包括表達不喜歡普丁的狗),也使梅克爾獲得了「俄文最佳學生」的獎賞;小小年紀她被送到東德各地旅行,尤其「前進莫斯科」。
在莫斯科,她買了第一張披頭四的唱片;十年級左右,和朋友背著背包於中歐四處火車旅行。
才十五歲,她已去過布拉格、布達佩斯、保加利亞、以及黑海之濱巴圖米(Batumi)的海水浴場。即使對西方有所渴望,小梅克爾告訴自己:「倫敦大概和布達佩斯很相似吧!」
對於東德的威權控制,高中快畢業的梅克爾,有了第一次田園態度外的「放肆」,她找了一堆同學共同演一齣戲: 「莫三比克自由運動」,內容反抗外來葡萄牙佔領者(諷蘇聯),而且故意以「英文」高唱國際歌,接著朗誦詩句:人應該追求自己,「否則只是一條坐在圍牆(柏林圍牆)上的哈巴狗。」
她有技巧地「打著紅旗反紅旗」,但態度搞笑。這是小梅克爾政治上第一次的「表態」,方法:在政治敏感邊緣擦槍,但方式幽默。
她佯裝可愛,最終完成安全的叛逆任務。
閱讀梅克爾的一生仍然是有趣的,總可以在平凡中找到一點跳躍的煙火;好像在一望無盡的森林田園中,突然遇見了一匹色彩鮮豔的馬車。
例如她的本名叫Angela Kasner ;如今舉世聞名的Angela Merkel,梅克爾(Merkel)姓氏來自於她的第一次婚姻,丈夫烏里西·梅克爾(Ulieh Merkel)。
她很愛這個男人嗎?以致於第二次婚姻不改姓、一輩子也以「梅克爾」之名附身、名滿天下嗎?
事實答案是她第一次結婚時年僅廿三歲,烏里西是一位物理學家,倆人認識三年後結婚;結婚的理由非常務實,按照當地規定只有結婚才能分配住房。這一段婚姻四年後破裂,倆人形同陌路,Angela回憶她「幾乎在一夜之間,從倆人東柏林共有的房子搬出去」,留下震驚的烏里西。
這個看似「平穩」的女子,在處理個人婚姻事件時,可沒有許多人描述的「猶豫、搖擺、小碎步」。
她直接,她了當。而她離婚了卻不改姓,因為:許多資料需要重填,麻煩。
梅克爾這輩子最大的恩人是她的政治恩師柯爾,柯爾總理把她帶到了政治大位;但當柯爾後來陷入政治獻金醜聞時,向來「聽話」「安靜」「穩重」「小女孩」的梅克爾,居然向他發出了公開決裂信;並且以秘書長的身份從此一躍接任柯爾,當上基民黨黨主席。
這正是「梅氏」童話故事的特徵。
她看起來那麼乖巧,與俄羅斯士兵聊天,愉悅地學習俄語,遊歷莫斯科。但必要時,她會「咬人」。
她和東德許多開放的人有不同也相同,渴望西方價值,但很務實地多數時刻妥協於既有框架。
柏林圍牆倒塌前, 梅克爾惟一對西方的憧憬是:六十歲以後,盼到西方一遊;僅此而已。
但她的一生平凡中始終藏著特例,如一隻隱居於森林中的豹子,必要時跳起來捕捉獵物;平日則安於餵養,表現不強求,不掠奪。
而這正是她成功的方式。
這「平凡的例外」 ,使她的政治對手總是低估了她。
梅克爾把政治及人生看成如物理學般線性的過程,她常形容自己喜歡妥協勝於衝突,所以多數時刻沒有鮮明的個人色彩。
但總有例外,而且每次都是例外讓她得分。
例如處理敘利亞難民事件。
在此之前梅克爾的形象是不近人情的冷酷撙節女王;但當歐洲難民湧入時,她改變了過去德國二十世紀「屠殺者」的形象。德國正在崛起,過去的包袱從此卸下,她使用各種手段結盟,阻止德國種族主義另類選擇黨崛起,公開斥責他們無恥:然後,她留下一個新名片給廿一世紀的歐洲領導國:德國。
從此德國的代名詞是人道主義大國,在敘利亞危機時,德國共接納並安置了120萬難民。
這並非天真。
她深入思考德國國內穆斯林人口已佔4%,早有激進份子;於是她「例外」地放手一搏,決定開放近一百萬二十難民進入德國(佔約德國人口1%),他們可以合法接受教育,可以合法工作。
從此「梅克爾」及「德國」是人道主義的象徵,穆斯林的朋友,柏林總理辦公室中的梅克爾才是真正的現代「自由女神」。
她以物理線性的概念理解某些移民衝突仍會持續,但長期德國需要一個新的符號,一個溫暖的標籤;捨別一次大戰、二次大戰中侵略國的永久印記。
她更明白穆斯林激進主義形成的歷史背景,梅克爾相信遏阻激進極端主義的方法不是佔領、戰爭、或是空襲;而是在最關鍵時刻,對穆斯林表現出愛、同情與包容。
在國內,她聯合反對派,面對如此的困境。選後她慷慨地捐棄恩怨,與社會民主黨組成大聯合政府。
當她決定放手一搏,她看的是長遠的歷史。未來的德國,過去的德國。
地方選舉一輸,她先辭去黨主席,再表態不再尋求連任,化解當下排山倒百的壓力。
當她再次站到平凡的對面,「例外」那一邊.... 責罵她的聲音慢慢小了。
六年之後,難民不是危機,他們融入德國社會,提供人口紅利,補足工廠、服務業、基層勞動力不足。
她不戀棧權位,16年的總理生涯,她知道何時該總結?用什麼方法總結!
因此當2015年敍利亞難民危機導致德國民意分裂時,她不擔心政治後座力,她知道一旦勇於捨去權力,她會有足夠的線型時間與空間,證明接納廣大敘利亞等地難民,對德國是一件好事 。
六年過去了,梅克爾把歐洲及西方已疲倦但應接不暇的反恐、反穆斯林,改成正向的童話故事;最終不只讓德國在國際形象中得到「了不起」的掌聲,並為德國高齡社會注入新勞動力,尤其與穆斯林關係達到一種可能的和解平衡。
而大西洋另一端,美國正在棄守阿富汗。
於是,那隻看似平凡保守,卻偶爾例外勇敢、精明的豹子,田園中,再次躍起。
如今所有她曾創造的故事,已近尾聲⋯⋯留下六年前反對她、逼她下台的人開始恐懼:沒有梅克爾的德國,會是什麼?
梅克爾教了我一件事:或許成功的民主政治就該多一點點無聊。因為那代表細膩、耐心、妥協、寛容與堅持併存:沒有也不該有簡簡單單的吶喊口號。
普丁狗梅克爾 在 王大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晚直播目錄出爐囉!
7:00 Part One 停電陰謀!
-又停電了,有可能嗎?事實上,目前直播當下,就有可能停
-為何2018~2020年不停?就在8月核四公投前,停多次;擁核族激凸
-今天又要開核三了?怎醬?應該趁核四重啟有望時,趕快炸掉核1~4阿!
-反核團體無視核三緊急併聯 引用土條今天一句話:反核根本反假的
15:00 非常巧,聯合報一直談漁電共生醜聞,都在罵綠能;怎不2015年罵?
17:18 又很巧,台灣能源金融巨擘,富邦媒在疫情股價崩跌時反多頭;有無內線?
20:04 PArt Two 疫情update
-昨天確診數跟台股外資購買量一樣,333!
-今天大概因疫苗打得足,降至240!
-但要14天連續破百,不難,封城機率大增;也是套路一部分
-畢竟,國產與美產都要來囉~時間好巧喔,my ass~~~
-其實阿,封了那麼多人,直接死亡人數為:零
-今天硬是幾了兩個老死與併發症的,oh Ya~可跟老大哥報告惹
28:40 PArt Three 靠新冠完監控
-學生都鎖在家,用酷課雲,就是大數據雲啦;大監控社會預測
-歐洲玩疫苗解封,今天換彭博大業配
37:36 統治階級最愛看到:超商因口罩兩邊打成一片
40:41 各區實聯制亂象,那以後要推一個統一制嗎?電子ID?BIngo~
先進入你斗內、我回答:
感謝斗內大德Thomas LEE說:小額贊助,幫助大師推播
感謝斗內大德kitsu Dad
45:43 感謝斗內大德A君說:疫情抖抖抖,祝大師也被抖抖抖
-濕兒也爽到斗抖抖~~
46:03 感謝斗內大德ShaggyChang問:疫情上升,台股是不是會和美股一樣與染疫脫鉤。
-因為題目太大,特地為ShaggyChang作一單獨議題:
PArt Four 國際政經
46:46 台股昨天狂跌,今天卻回補;大漲792點收復萬六 創史上最大漲點
49:00 會持續嗎?難喔,根據過往股市崩盤,前一個月小跌、然後中跌、再大跌
51:43 目前為首月,難免會回彈;但今天交易量僅4千億;之前幾天加起來好幾兆耶!
56:31 勿忘狗與主人;未來還有封城喔
58:15 突然談到東方的深層政府
59:16 美股昨天也跌;VIX小漲;主要通膨憂慮
-殖利率走揚,但不足通膨,金價反攻;銀價囂張
-美元慘了,指數跌破90,來到89.77;兌新台幣又破28;至27.95
1:04:16 Fed副主席Richard Clarida:談論縮減QE還為時過早
1:05:33 索羅斯掃貨Archegos;
1:09:33 華為年底3億設備用鴻蒙
1:05:33分享上兩則新聞是想說,哪來貿易戰?且Q論述的深層政府被圍剿有問題
1:13:00 Q是否為老大哥的計中計、套中套?
1:18:15 全球特務領袖有誰?
1:21:41 梅克爾是普丁的下屬,普丁KGB?
1:22:35 為何客家人一度統治全華人社會?
1:23:50 Q匿名的源頭
1:24:50 白宮也有唐姊的電磁炮!
1:33:33 新冠快篩棉花棒陰謀
1:36:56 台積電幫哥倫比亞大學生產植入式生物晶片
直播網址:https://youtu.be/rUtS7l4sQLs
優質內容,需要您們的贊助!
贊助連結: https://p.ecpay.com.tw/B7CB5 (留言不可空格、分段)
普丁狗梅克爾 在 新唐人亞太電視台- 梅克爾怕狗,與俄羅斯總統普亭會面時 的推薦與評價
梅克爾 怕狗,與俄羅斯總統普亭會面時,普亭還曾經用寵物狗,想嚇梅克爾。 (這也算是童心未泯吧:D ) #國際NTD》 #德國總理#梅克爾#梅克爾的13個小秘密. ... <看更多>
普丁狗梅克爾 在 普丁狗ptt 的推薦與評價
作為拜登的競爭對手,甚至在一些重點管理區域會禁止飼養大型犬,讓怕狗的梅克爾有些不自在圖片來自:independent.co.uk 但俄羅斯事後解釋:他們是認為梅克爾總理一定會 ... ... <看更多>
普丁狗梅克爾 在 Re: [情報] 普丁曾經向波蘭提議瓜分烏克蘭- 看板Military 的推薦與評價
歷史就是如此巧合
嚴格上不是普丁提案的
普丁很巧妙地讓總統換成梅德韋傑夫當
然後巧妙的讓梅德韋傑夫去向波蘭提案
這樣就算有任何事情都可以順勢踢給梅德韋傑夫
當時波蘭一開始猶豫 後來拒絕
於是藉由紀念第一次卡廷慘案邀請波蘭政要來訪
發生後來的戲稱的第二次卡廷慘案
波蘭過半的民眾認為這是一場有計畫性的謀殺
也從那一刻起
莫斯科很技巧的跟柏林搭上線了
並且普丁對梅克爾的態度明顯好轉
梅克爾一開始當首相時 普丁對他的態度就是放狗嚇他
此外梅克爾也不是好東西
他為了留在東德的萊比錫
跟梅克爾先生合作 梅克爾先生在東德算是望族
但是他又介入了他與指導教授之間的感情
他指導教授的元配跟因此離婚 而梅克爾就跟指導教授同居
但是並沒有結婚
※ 引述《jimmy5680 (喜歡鯊鯊的企鵝)》之銘言:
: https://twitter.com/AlexandruC4/status/1512859698428624912
: https://twitter.com/expatua/status/1512831240273027075
: Putin offered Poland an agreement on the partition of Ukraine: Lviv and five
: Ukrainian regions were to be ceded to the Polish side. Former Polish Foreign
: Minister Radoslaw Sikorski said.
: 波蘭前外交部長表示,普丁向波蘭提議要瓜分烏克蘭,
: 波蘭將可以獲得利沃夫和五個州。
: 修正:這是2014年說的,他說普丁在2008年曾經提議
: =======
: 波蘭表示:
: 俄國你還敢跟我提到「瓜分」呀?
: 你不是知道「瓜分」這個詞已經在波蘭被BAN了嗎?
: 就和東吳BAN掉「十萬」一樣
: 是說現代還能看到這種鬼話,普丁是活在帝俄還是蘇聯時代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177.1.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49567455.A.9CE.html
※ 編輯: CCTing (180.177.1.2 臺灣), 04/10/2022 13:14:3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