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疫情重點【國產高端疫苗宣布二期解盲成功,將配合政府需求量產;今日新增263本土病例,為社區廣篩將開放診所自費與居家快篩;台北市坦承診所打疫苗監督疏失,再公布共6家診所取得疫苗】
國產疫苗高端今(10)日下午5點舉行二期解盲記者會,高端執行副總李思賢表示,結果顯示安全與耐受性良好,所有受試者皆未出現疫苗相關嚴重不良反應,在不分年齡層的受試者中,血清陽轉率達99.8%,宣布該疫苗的安全性、耐受性、免疫生成性實驗成功,未來將做三期實驗,目前先將解盲結果和相關資料給食藥署,申請緊急使用授權。陳時中則在記者會說,解盲結果跟緊急使用授權無關,還要合併其他研究和科學數據,綜合判斷後送審查委員會,審查通過才會有施打可能性,但現在還沒辦法預測是否審核通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則公布新增263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個案及3例境外移入,新增28例死亡,確診分佈仍以新北市最多112例,其次為台北市58例,苗栗縣43例。衛福部長、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從從發病日和採檢日來看,整體疫情有向下趨勢,「但狀態並不明顯。」
為了找出社區潛藏病例,指揮中心今天宣布社區廣篩四大策略,首度開放診所自費快篩和居家快篩。陳時中表示,目前已有2家廠商申請引進居家快篩試劑,食藥署會盡快審查,預計下週公布居家快篩相關指引。
■高端二期解盲成功,將向食藥署申請緊急授權
今早食藥署公布COVID-19疫苗緊急使用授權(EUA)審查標準,包括需審查臨床資料、安全性與療效評估三大標準,其中療效評估方面將採中和抗體效價不能低於AZ疫苗,並研商以免疫橋接(immuno-bridging)方式,採用免疫原性(中和抗體)作為替代療效指標。
備受矚目的高端疫苗解盲,該公司股票今日暫停交易,於今天下午5點舉行二期解盲記者會。執行副總李思賢表示,根據獨立數據監測委員會解盲結果顯示,疫苗的安全與耐受性良好,所有受試者皆未出現疫苗相關嚴重不良反應,在不分年齡層的受試者中,血清陽轉率達99.8%,中和抗體幾何平均效價662。血清陽轉率是判斷受試者是否成功產生對抗病毒免疫反應,99.8%表示免疫生成性很好。
不過二期試驗尚無法證明疫苗保護力,李思賢表示,二期臨床主試驗仍在繼續中,受試者將繼續完成6個月追蹤,會盡快將期間分析數據及研發相關文件,送交食藥署申請緊急使用授權,也會持續進行第三期臨床試驗,以取得常規藥證為目標,另會比照國際,用免疫橋接試驗證明保護力足夠。
高端疫苗總經理陳燦堅表示,今年配合政府需求,至少準備了1,000萬劑疫苗原料,期待明年國際認證順利,備妥上億劑生產能量,不過目前全世界都在搶原料,仍要看客觀條件是否能配合。他也對通過食藥署緊急授權很有信心,「安全非常重要,這疫苗看起來真的是安全,免疫原性也符合當時實驗設計預期,我們抱持很樂觀態度。」
今天下午陳時中在記者會上被媒體詢問,高端解盲成功與否,是否影響未來台灣疫苗施打計畫?陳時中說,解盲結果跟緊急使用授權無關,還要合併其他研究和科學數據,綜合判斷後送審查委員會,審查通過才會有施打可能性,但現在還沒辦法預測是否審核通過。
■疫情整體趨勢平緩向下,傳首例醫護染疫死亡
今天新增的263例本土病例,124例男性、139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年5月22日至6月9日。個案分佈以新北市112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58例,苗栗縣43例,桃園市14例,基隆市12例,彰化縣10例,花蓮縣7例,南投縣及新竹縣各2例,宜蘭縣、臺東縣及臺南市各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93例中,84例為已知感染源,5例關聯不明,4例疫調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以確診案例7日平均值來看,今天平均值是303例,為兩週以來新低。陳時中表示,從發病日和採檢日來看,疫情整體有向下趨勢,但狀態並不明顯,仍要持續注意。
今天新增的28例死亡個案,男性21位、女性7位,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3日至6月8日,確診日介於5月16日至6月9日,死亡日介於6月1日至6月9日,25人有慢性病史。此外,今天疑似出現首起醫護染疫死亡案例,台大醫院昨天收治一名病患,到院前即死亡,是三重一位基層診所醫師。疾管署副署長、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是看到媒體報導才知道,會再去了解,初步了解他在死亡7天前有接種過AZ疫苗。
■苗栗縣電子廠群聚再增43例,持續禁止產業類移工外出
苗栗縣電子廠群聚案仍持續擴大,今天確診病例43例,包含男性26位、女性17位,其中外籍移工40例、本籍3例,京元電子相關11位、智邦科技28位、新竹力晶積成電子相關1位、京鼎精密科技2位、台欣生物科技1位,好消息是,附近的頂埔里社區快篩293人全數陰性。
至於苗栗縣長徐耀昌在8日宣布全縣移工除了上下班,禁止外出,遭質疑超越第三級警戒規範,沒有法源依據,且使得外籍家庭看護無法帶被照顧者去領藥、就醫,昨天內政部次長、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也表示,苗栗縣要回歸第三級警戒規範。今天苗栗縣政府改口,考量目前發生移工群聚感染皆為產業類移工,尚無社福類移工確診案例,且看護工大多與被照顧者同住,較無群聚感染風險,在兼顧防疫及民情前提下,滾動式調整社福類移工「非必要不得外出」,如就醫、領藥、被照顧者需至醫院復健、洗腎等,皆可由社福類移工陪同,然而產業移工仍維持不得外出的禁令。
■ 擬開放居家快篩,下週訂快篩指引
近日許多專家學者都呼籲廣設快篩站,甚至引進居家快篩試劑。今天陳時中在記者會上公布廣篩四大策略,除了這波本土疫情剛開始就廣設的社區篩檢站、企業自主快篩,另首度開放診所自費快篩和居家快篩。
陳時中表示,目前已有2家廠商申請引入居家快篩試劑,食藥署會趕快審查,讓它儘速進來,如果在家快篩呈陽性反應,民眾要自己通報衛生局,安排進一步的PCR核酸檢測,或者可以自己到採檢點直接做PCR,相關的居家快篩指引一週內會出來。
■ 台北市再爆共6家診所取得202瓶疫苗,未來將公布疫苗流向
針對台北市好心肝診所被檢舉幫志工施打AZ疫苗,台北市政府昨天坦承內部把關有疏失,將對診所重罰200萬元,並交由司法單位調查本案始末。台北市今早11點再召開臨時記者會,市長柯文哲表示,除了給好心肝診所115瓶疫苗,另外也給了4家小禾馨診所(大安、民權、士林、懷寧)共85瓶疫苗,和眾診所2瓶,總共配發給這6家診所202瓶疫苗。柯文哲則坦言要檢討管控流程,「怎麼會這麼輕易就讓疫苗流出去?」
台北市衛生局長黃世傑則在台北市下午的記者會上口頭請辭,並表示個人督導不周,「應該要付出最大的責任,已經跟市長口頭請辭。」但柯文哲會後表示目前全案進入調查,待調查出爐、釐清真相後再做相關懲處,並表示未來台北市將公布疫苗分配的詳細流向,以昭公信。
■ 北市、中央拿公文隔空交火,指揮中心:「未來將直接裁罰行為人」
對於外界質疑台北市政府是否違規將疫苗交給診所,柯文哲上午在記者會上拿出公文表示,指揮中心曾在4月21日發文指出,若合約醫院庫存量過多,評估無法在效期內用畢,可在衛生所、衛生局協助下,配送疫苗到其他合約醫院、非合約醫療院所,讓疫苗儘速使用。後來疫情攀升,大家急著打,公文前後一直變化,4月21日公文的確是說若打不完看怎麼樣把它打掉,但他也補充,疫苗發到這些診所,該檢討還是會檢討。
對此,今天下午陳時中在指揮中心記者會中同樣拿出該公文隔空交火,表示4月21日的確有發此公文,但那時候狀況是大家不太願意打疫苗,在5月24日後,疫苗需求大增,ACIP(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會議就說只開放一到三類人員施打,而且4月發文時那批疫苗效期是到5月底,這次事件的疫苗效期則是到8月,事實上沒有用不完的情形。不過陳時中認為,不要太苛求這件事(指台北市將疫苗交給診所),重點是疫苗有無針對一到三類人員施打,他也表示,為避免再發生台北市的狀況,若沒有按照施打對象接種,「未來會針對違法事項嚴正法辦,不會用減配當處罰手段。」
■ 3例境外移入,首度出現打了疫苗還是染病案例
今天有3例境外移入,其中一例案12294為本國籍40多歲女性,曾在4月9日及4月30日在美國完成2劑輝瑞/BNT疫苗接種,卻在今天確診,是台灣首例接種輝瑞/BNT疫苗卻還染疫的案例。
指揮中心指出,這名女性是在6月3日自美國返台,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返家進行居家檢疫,6月7日出現咳嗽、流鼻水等症狀但未就醫;6月9日,個案的同住家人出現發燒症狀,經就醫採檢後確診,同日安排她採檢,今天確診,相關接觸者匡列中。
疾管署副署長、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疫苗對重症和死亡保護力非常好,輕症雖然會有保護力,但不是100%,若確診病毒量較低,傳播力會較弱一點,但還是鼓勵要接種疫苗,接種完後個人防疫措施還是要遵守,戴好口罩、勤洗手。
■ 端午節國道流量管制少於以往連假二分之一
這週末就是端午連假,陳宗彥表示,為了避免民眾移動,將針對高速公路進行流量控管,6月11日晚上9點到6月14日24點止,將進行匝道管制,控制流量在平常連假交通量二分之一以下,呼籲民眾非必要不要外出。
經過連日呼籲後,目前連假高鐵運量下降到3.8萬,台鐵約2.6萬張。陳宗彥呼籲,真的有必要返鄉,要遵守三級警戒措施,做好自我健康監控,跟家人相聚也要做好防護。
(文/林慧貞;設計與資料整理/黃禹禛、黃適敏;攝影/張家瑋、楊子磊、許𦱀倩、蘇威銘)
#延伸閱讀
【COVID-19國產疫苗信任危機走火關鍵──比臨床試驗更需要「解盲」的決策過程】https://bit.ly/3pyEdAZ
【「你們、我們」思維的代價:新加坡疫情,為何因移工宿舍感染失控?】https://bit.ly/3iiIFCc
【疫苗進行式:COVID-19全球疫苗接種即時追蹤】https://bit.ly/2TFeFX0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疫苗 #高端疫苗 #居家快篩 #苗栗 #群聚感染 #移工 #好心肝診所 #端午連假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展館之宮廷原狀:常設陳列。故宮博物院依據史書和檔案,以文物和複製品為中心,按照曾經在此發生的明清歷史,在部分古建築內系統展示了明清時期的宮廷陳列。進行原狀陳列的宮殿有: 太和殿:外朝中心建築,位於太和門以北。殿內設有“建極綏猷”匾、雕龍髹金大椅(龍椅)、雕龍髹金屏風、蟠龍金柱。 中和殿:位於太和殿以...
「昭輝研究報告」的推薦目錄:
- 關於昭輝研究報告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昭輝研究報告 在 畫說有一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昭輝研究報告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昭輝研究報告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昭輝研究報告 在 財報狗- 我們先前已為和你介紹了昭輝(1339)的獲利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昭輝研究報告 在 昭輝評價2023-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昭輝研究報告 在 昭輝評價2023-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昭輝研究報告 在 畫說有一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畫說特輯 #WWII第二彈-之一
▍集中營的三大代表名作
今年是奧斯威辛集中營解放後的75周年,這個在德國納粹時期最惡名昭彰的殺人工廠,至今仍有無數的文學與影視作品流傳,延伸思考的各類思想,甚至改變了一個國家的政治形態,幾乎可視為人類近代史上影響最深的歷史事件。
.
其實從來不會覺得自己是「研究」這段歷史,而是「喜歡」。喜歡到不知不覺就想讀遍這段歷史的小說,進而延伸出各種觀察與理論。(喜歡的力量很強的!)
即便是同一件歷史,即便都是小說,卻能對同一件事情有截然不同的故事情節。如同諾蘭的《敦克爾克大行動》,直至最後你才明瞭,那是由陸海空軍三種不同的時間視角,來交錯闡述同一件事。
.
人常說要了解歷史,就要從代表作下手,此次特輯就以集中營三大經典來做為開端。
.
#安妮日記 / #皇冠出版
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文學最著名的代表之一,一行人被迫在密室躲藏時,她的文字從純真轉趨早熟,安妮日記代表了那段時期被迫害的幾百萬生命,即便翻轉不了命運,安妮的文字仍讓後人了解:保有希望,就是她能在這個世界持有的最大夢想。
.
#夜:納粹集中營回憶錄 / #左岸出版
開端便搭上了絕望的列車,親身見證營裡的各種慘絕人寰,維瑟爾將所有苦難回憶化為文字,道出了人性最寫實的一面與脆弱。「如果我能擺脫生病的父親,就可以全力為自己的生存奮鬥 。……對此,我馬上感到羞愧。」
.
但我自己最喜歡的,便是這本:
#如果這是一個人 / #啟明出版
泯滅人性是困難的,就跟創造人性一樣困難,但集中營卻辦到了。書中的人物多的是為了求生存的利益交換、被同伴的生吞活剝,特別的人性光輝只不過是在這多數敗壞中被放大的丁點之光,
善惡沒有絕對、公平沒有準則、自私有其善果、求生成為鬥爭。
.
第二次世界大戰只是時間軸線上的一個事件,你在地圖上消滅了一個種族,那是看不到人的。但像安妮、維瑟爾甚至是他筆下真有其名的人物,是活生生的,不管善人惡人,也因為他們如同連線般點跟點的串起,才能窺見歷史背後的人性。
-
延伸閱讀:許久前看過的《活出意義來》與尚未看過的《奧許維茲臥底報告》也並列經典,不知道有沒有看過的人一起來分享呢?
-
#primolevi #annefrank #eliewiesel #納粹集中營 #第二次世界大戰 #德國 #猶太人 #reading #閱讀心得 #storytellercollection #畫說有一天
昭輝研究報告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春秋戰國時期為什麼會出現百家爭鳴的原因|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在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是思想和文化最為輝煌燦爛、群星閃爍的時代。這一時期出現了諸子百家彼此詰難,相互爭鳴的盛況空前的學術局面,在中國思想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使這一時期成為中國歷史上諸子百家政治學術思想大融合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社會結構急遽變化,社會矛盾異常尖銳,兼併戰爭接連不斷,文化思想空前活躍。中國偉大的思想家大多出現於這個時代,構成了中華文明的精華和基礎。
這個時期,一個重要的現象,就是知識分子——「士」階層的出現和活躍。
「士」階層是如何產生的呢?西周之時,學校都是官府的。《周禮》明確規定,「古者學在官府」。那時的史官,既是官府的官吏,又是學校的老師。章學誠先生說:「三代盛時,天廠之學.無不以吏為師,《周官》三百六十.天人之學備矣」。說的就是「學在官府」的情形。即夏商周王代,官府完全控制著學校,學必須以官吏為老師,各種各樣的學問,都要向官府有關主管的官吏學習。比如,要學習法律,《周禮·地官》記載「受法於司徒」。即向司徒之官學習法律。但是,並非任何人都可以進學校學習,只有王公貴族的子弟才有資格。一般人是不能掌握文化知識的。周平王東遷,天子的地位衰微,出現了「禮壞樂崩」的形勢。一些「王官」便散入各諸侯國,有的則流落民間。「學在官府」局面的打破,使私人辦學蓬勃興起,入學條件西周時大力改變,像孔子所辦的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教育的對象不分貴賤等級,只要學生送給他「束俯」(一串臘肉)作為學費,就可以了。這樣便大大擴大了受教育者的範圍,因而有學問的人多了起來。這些人就是所謂的「士」。「士」的成分很複雜。他們分屬各個階級。「士」可以經人推薦而擔任官職。很多有經濟基礎的人棄農為士,而私人辦學的發達,提供了這一條件。
「士」階層的活躍,和當時社會的「養士」之風的盛行,有密切的關係。春秋時代已經開始「養士」,而戰國時期更為盛行。各諸侯或大夫除了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加強自己的實力外,為了逐鹿中原,統一中國,十分需要借重士的力量,因此紛紛「養士」,形成了一種社會風氣。如春秋晚期,齊國的田常,早在齊景公時就施惠於「士」。每殺—頭牛,僅取「一豆(四升)肉」,其餘的都用來供士食用。每到年底,田常僅取「二制」,即兩匹布帛,其餘的分給「士」做衣服穿。又如戰國初期的魏文侯草賢禮士,他周圍有一大批知識分子。戰國中期.齊威王、宣王之時,在都城臨淄西門外設謖下學宮,招探天下文人學士,在那裡講學和著書立說.議論朝政。後來的「四公子」,即齊國的孟嘗君、魏國的信陵君、趙國的平原君、楚國的春申君,他們「養士」多達幾千人。戰國後期秦國的呂不韋,也有「食客三千」,多為有一技之長者,「士」中許多優秀人物受到重用,甚至出為卿相,如商鞅、吳起等,學術活動也受到鼓勵和資助。
此外,當時諸侯各國致力於富國強兵,對學術研究採取寬鬆的政策也有密切的關係。特別是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對「士」往往都採取寬容的政策,允許學術自由。這就為「士」著書立說、發表個人的意見,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從而大大促進了戰國時期的思想解放。
百家爭鳴的主要基地稷下學宮是最為典型的例證。
戰國時代,由於齊國經濟發達、政治開明,以及良好的文化政策,齊國君王給予士人的優厚物質待遇。吸引了當時幾乎所有的著名學派彙集稷下。而稷下學宮成為百家爭鳴的極其引人注目的學術場所。並使諸侯各國羨慕不已,紛紛效而仿之,幾乎無一例外,成為了當時的一種模式。
稷下學宮的創建與興衰歷史,基本上與田齊政權共始終,隨著田齊的強弱而興衰。學界比較普遍的看法是創建於田氏取代姜族,奪取齊國政權後的第二代國君齊桓公田午時期;發展於齊威王時期,興盛於齊宣王時期;中衰於齊憫王時期;中興於齊襄王時期;亡於齊王建,秦滅齊時。大約存在了150年,但對後世產生的深遠的影響直至今日。
既然稷下學宮是田齊王朝興辦的,其直接的原因是政治乃是需要。田氏代齊以後,歷代君主無不發憤圖強,勵精圖治,圖謀稱雄諸侯。稷下學士則是為田齊君王們的政治需要,製造輿論、設計藍圖、擬定典章制度。客觀上也是適應田齊統治的政治需要。因此,稷下學宮首先是一個智囊團性質的機構。其次,就是炫耀國力,標榜尊賢至士,吸引人才。這就為學術交流、文化傳播、百家爭鳴創造了優越的政治環境。故稷下學宮又具有社科院的性質。
「不治而議論」,是稷下學士的主要活動特點之一,這一特點體現了學官鮮明的政治性。「不治」,即「不任職」。雖有上大夫的頭銜但不但任實際職務。「議論」,就是議論時政、國事、治亂之策,為田齊統治者提供決策依據,以實現智囊團的功能。而他們的議論時政,是在寬鬆自由的政治氛圍內,對田齊統治者的政治活動提出批評意見和決策參考建議,沒有或者少有阿諛奉承、溜鬚拍馬的情況,所提意見及建議都是坦率的直言。
同時,稷下先生及其各派學者利用齊國提供的良好的環境與條件,潛心研討,互相爭鳴,取長補短,豐富和發展了各自學派的學說.促進了中國文化的大融合。這一時期產生了一大批不同學派的著作,有些著作在稷下得以豐富補充。即有黃老學派,也有儒家、法家、陰陽家等等。《漢書·藝文志》就記述了部分稷下先生的著作目錄。而稷下先生及各派著名學者薈萃稷下,往往是率領弟子門徒一併來的。稷下先生與各派著名學者在學宮傳道、授業、解惑,培養出了眾多的人才。比如荀子,15歲就到此學習,後來成為了稷下的學術大師。而孟子兩次入齊講學,時間長達三十年,被授予上卿。據《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記載,齊宣王時稷下學宮有「數百千人」,其戶下不乏有成就者。對一些有成就的人才,往往被齊錄用為各級官吏,直接參與齊國的政治活動,《戰國策·齊策》對此有所記載。
劉向《別錄》記載說;「齊有稷門,城門也。談說之士期會於稷下也。」這所說的就是指各派學者的定期學術例會。在例會上,各學派推薦出他們學派的代表,闡發學術觀點和政治主張.批駁與他們觀點不一致的學派。這實際就是為各學派提供學術交流與爭鳴的機會,以便更好地豐富、發展他們的學說,獲得政治上的重視。但他們爭鳴的議題非常廣泛,既有不同學術觀點的潔難,又有不同政治主張的闡發,也有對宇宙奧秘的思考。稷下學宮作為戰國百家爭鳴的主要園地,而這類學術報告例會則是百家爭鳴的集中體現。
無論在戰國早期魏國的「西河之學」,或是戰國中期齊國的謖下學宮,還是戰國晚期呂不韋以三千門客編撰《呂氏春秋》,所實行的學術政策都是寬容的。各國對「士」給以十分優厚的待遇,而其中以齊國威王、宣王時期的謖下學宮尤為突出,是當時的學術文化中心,百家爭鳴的發源地。田齊政權雖然倡導黃老之學,但對各家各派的學者並不排擠打擊而是兼容並包都受到禮遇。學者們可以自由講學、著書立說和隨意議論政事。比如儒家大師孟子與齊威王、宣王的政見是不同的,但在謖下學宮都受到重視,爵祿都是相當高的。齊宣王多次向盂子問政,甚至象齊伐燕這樣的重大決策,也向孟子徵求意見。後來終因為彼此政見不合,孟子離開齊國。但齊宣王還儘量輓留他,「欲中國而授孟子室,養弟子以萬鐘」,即打算給孟子建造一座房,並資助其辦學。
由於春秋戰國諸侯對「士」的寬容政策,允許其「合著留不合則去」。「士」就好像自由的鳥那樣,可以「擇木而梧」,從而促進了各國的人才流動。比如商鞅在魏沒有得到重用,聽說秦孝公「廣令國中求賢者」,於是西入秦,求見秦孝公,終於委以重任。又比如鄒衍本是齊國人,在謖下學宮位在上大夫之列,他不滿齊滔王的暴政,而到了燕,成為燕昭王之師。在齊襄王時,鄒衍又回到謖下學宮,並在齊王建時作為齊國使者出使趙國,而從未受到非議。又如吳起一生中曾在魯、魏、楚等國為官,每當遭到誣陷,便另投明主。如此等等類似的例子還很多。春秋戰國這種待殊歷史環境,對諸於百家的形成和「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創建了良好的條件。
在學術自由的環境中,謖下先生們敢於衝破舊傳統的思想束縛,敢於探求和創新的精神得到發揚,大大促進了學術的發展。因此,各家各派的著作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各種觀點紛然並存,各種針鋒相對的辯論時有發生,這就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學術繁榮景象。
百家爭鳴出現的原因概括起來是以下幾點因素:
其一,政治因素。當時處於社會大變革時期,社會動盪不安,各諸侯國林立紛爭。各諸侯國的國君為了在爭鬥中取得霸主地位,競相招賢納士,運用不同思想學說以使自己的國家富足強大起來。這便給百家爭鳴創造了一個寬鬆的學術氛圍。
其二,經濟因素。當時經濟有了極大發展,這使得有某些人成為有閒階層,有時間從事自己的學術活動。
其三,科技因素。科學技術取得了較大進步,如天文學、數學、光學、聲學、力學、醫學等方面在當時均達到較高水平。這些科技成果標誌著人們認識水平的提高,豐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質生活。
其四,文化因素。當時「天子失官,學在四夷」,其結果是打破「學在官府」的局面,使原來有貴族壟斷的文化學術向社會下層擴散,下移於民間(這種歷史現象被稱為「文化下移」),致使「私學勃興」。
其五,學術自由因素。各學術團體於政治權勢是相對於獨立的。他們雖從不同的社會集團的利益出發,紛紛著書立說,議論時事,闡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但是他們並非政治附庸,依附於某個政治權勢集團,而是「用我則留,不用我則去」。
此外,各個學派之間、同一學派的不同流派之間,既相互鬥爭又相互學習和借鑑。這也是促成百家爭鳴的另一重要因素。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昭輝研究報告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展館之宮廷原狀:常設陳列。故宮博物院依據史書和檔案,以文物和複製品為中心,按照曾經在此發生的明清歷史,在部分古建築內系統展示了明清時期的宮廷陳列。進行原狀陳列的宮殿有:
太和殿:外朝中心建築,位於太和門以北。殿內設有“建極綏猷”匾、雕龍髹金大椅(龍椅)、雕龍髹金屏風、蟠龍金柱。
中和殿:位於太和殿以北。殿內設有“允執厥中”匾、兩乘肩輿。
保和殿:位於中和殿以北。殿內設有“皇建有極”匾。
內廷後三宮區:
乾清宮:內廷中心建築,位於乾清門以北。殿內設有“正大光明”匾,是秘密建儲的用具。
交泰殿:位於乾清宮以北。殿內設有“無為”匾、存放清二十五寶的寶盝、乾隆帝禦制《交泰殿銘》、銅壺滴漏、大自鳴鐘。
坤甯宮:位於交泰殿以北。殿內設有薩滿教祭神場所和皇帝大婚的洞房。
內廷養心殿區:
養心殿是清雍正以後的皇帝寢宮,位於內廷西六宮區以南、後三宮區以西。殿內設“中正仁和”匾,東暖閣是慈禧垂簾聽政處,西暖閣西側小室是著名的三希堂。
三希堂
內廷西六宮區:
太極殿:內廷西六宮之一,與長春宮構成一封閉院落。
長春宮:內廷西六宮之一,院內廊壁有晚清《紅樓夢》壁畫。
翊坤宮:內廷西六宮之一,與儲秀宮構成一封閉院落。
儲秀宮:內廷西六宮之一,慈禧曾在此長期居住,殿內裝修考究。後殿麗景軒設“溥儀生活展”,依據《清室善後委員會的點查報告》復原了溥儀用餐的情景,展示末代皇帝中西合璧的生活。
甯壽宮九龍壁
皇極殿:紫禁城東北部甯壽宮區的中心建築,位於甯壽宮區內,僅在:元旦、清明、五一、端午小長假各開放5天(從政府公佈休假日期的前一天開始開放);十一黃金周從9月29日至10月8日開放;暑假期間從7月1日至8月26日開放。參觀皇極殿需要另外購買珍寶館(即甯壽宮區)10元門票,售票處設在甯壽宮區南側的錫慶門外。
常設展館。設在外朝武英殿區,位於太和門廣場以西。故宮博物院收藏有豐富的中國古代書畫。其中既有晉唐宋元的稀世孤本,也有明清各個畫派名家的代表作品,可以清晰、系統地反映中國古代書法與繪畫藝術發展的脈絡。分九期展示從晉唐到明清的古代書畫發展史,每年春夏秋三季展出其中兩到三期,每期包含近70件紙絹類書畫精品,每逢冬季休展,具體展期時間和展品目錄參見故宮博物院網站展覽目錄。展覽配套書籍為《故宮書畫館》第1編至第9編。(李湜等編,《故宮書畫館》第1編至第9編,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7月至2010年9月第1版。其中第1編出過2008年4月和2009年6月兩個版本,內容完全相同,前者開本稍大,後者封面書名比前者多“第1編”字樣,此外後者與第2編至第9編的裝幀風格相同)
陶瓷館:-常設展館。設在外朝文華殿區,位於太和門廣場以東。故宮博物院堪稱中國最大的古代藝術品寶庫,其中收藏陶瓷類文物約35萬件。正殿文華殿和主敬殿為第一展室,兩個配殿本仁殿和集義殿為第二、第三展室。400餘件陶瓷精品既體現出從陶器到瓷器的縱向演變,也反映出官窯與民窯的齊頭發展,涵蓋品系之全面,世界罕見。著名的各種釉彩大瓶即在此展出。
玉器館:-常設展館。在明、清兩代宮廷遺存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有相當數量的玉器,其中乾隆朝收藏、使用和製造的作品超過一萬件。設在內廷東六宮區鐘粹宮,展示歷代玉器精品,陳列主題為《盛世琳琅——故宮博物院藏乾隆朝玉器精品展》,至2013年8月1日閉展換陳,著名的“桐蔭仕女”玉雕即陳列於此。
金銀器館:-常設展館。設在內廷東六宮區景陽宮,展出清宮金銀器精品,陳列主題為《金昭銀輝——清代皇家金銀器特展》,著名的金髮塔、螭紋提梁壺即陳列於此。
青銅器館:-常設展館。設在內廷東六宮區承乾宮和永和宮,故宮博物院現藏曆代銅器一萬五千餘件,其中僅先秦有銘文的青銅器就有近一千六百件。目前正在閉館改陳,即將推出新的青銅器陳列。新陳列將分為四大主題:青銅器與禮制、青銅器與軍事、青銅器與音樂、青銅器與生產生活。青銅器定名及銘文,都有詳細的注音和淺白易懂的解釋。展覽還將設置“臺北故宮及海外藏中國青銅器”專題,運用多媒體技術,使觀眾對中國古代青銅器在世界博物館中以及世界美術史上所占的地位,有一個“一斑窺豹”的瞭解。
捐獻館:-常設展館。設在內廷東六宮區景仁宮。故宮博物院自1939年接受第一批私人捐獻文物至今,共接受私人捐獻文物七百多人次,總計三萬餘件,其中不乏國家珍貴文物,故特辟展館分類別、分批次展示,並鐫刻捐獻人姓名於展廳中,以示尊重和感謝。
延禧宮設在內廷東六宮區延禧宮的東、西配樓,故宮博物院古書畫研究中心和故宮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在這裡不定期舉辦學術性較強的書畫和陶瓷特展。
鐘錶館:-常設展館。設在奉先殿區,位於內廷東六宮區以南、甯壽宮區以西,陳列英國、法國、瑞士以及清朝造辦處、蘇州和廣州製造的清代鐘錶,著名的清銅鍍金寫字人鐘即在此展示。館內迴圈播放有關清宮鐘錶的紀錄片,館內11點和14點有鐘錶演示。參觀鐘錶館需要另外購買鐘錶館(即奉先殿區)10元門票,售票處設在奉先殿區南側誠肅門外。
甯壽宮區:-
甯壽宮區位于宮城東北部,是乾隆時期修建的太上皇宮殿區,包含九龍壁、皇極殿、乾隆花園、珍妃井等著名景點。珍寶館、石鼓館和戲曲館這三個常設展館位於甯壽宮區內。參觀甯壽宮區景點和展館需要另外購買珍寶館(即甯壽宮區,含石鼓館、戲曲館)10元門票,售票處設在甯壽宮區南側錫慶門外。
珍寶館:設在皇極殿西廡房、部分東廡房、養性殿、樂壽堂、頤和軒。展示各種材質的明清手工藝品、禮制文物、陳設器物、佛教文物。這些珍寶大都選用金、銀、玉、翠、珍珠及各種寶石等名貴材質,並徵調各地著名匠師設計製造,竭盡巧思,不惜工本,一器之成往往經年累月,其工藝代表了當時的最高水準。著名展品有孝端皇后鳳冠、清黃玉佛手花插(以上存皇極殿西廡房和部分東廡房)、清二十五寶、清乾隆金嵌寶金甌永固杯、金嵌珍珠天球儀、金編鐘和碧玉描金龍紋編磬(以上存養性殿)、清大禹治水圖玉山、青玉菊瓣式盆水仙盆景、(以上存樂壽堂)、清金累絲嵌松石壇城、金胎掐絲琺瑯鑲寶石高足蓋碗(以上存頤和軒)等。
石鼓館:設在皇極殿東廡房。展示十件戰國石鼓,所刻石鼓文為中國已知最早的石刻文字。
戲曲館:設在閱是樓內。滿族定鼎中原,受漢文化影響,宮中文化生活嬗變。關外“篝火觀舞”、“飲酒摔跤”的粗獷娛樂形式,被更有觀賞價值的戲曲替代,並成為宮中娛樂和慶典活動的重要內容。展示故宮現存大量戲曲文物,從演戲機構、戲裝砌末、劇本、戲臺、帝后賞戲景觀等方面加以陳列,並遴選當年入宮名伶唱片復原播放,使觀眾從視覺和聽覺上全面感受清代宮廷戲曲活動。
其他展覽:-
天府永藏展:設在保和殿西廡房及西北崇樓,位於外朝前三殿區西側,展示歷代皇家收藏傳統與清宮收藏類別。著名展品有朱碧山造銀槎杯、“一統車書”玉玩套裝匣、清紫檀雕山水八屜蘭亭八柱插屏、張成造剔紅梔子花圓盤(複製品)、楊茂造剔紅觀瀑圖八方盤(複製品)、明尤通款犀角雕仙人槎杯、鈞窯海棠式花盆、碧玉光素大盤、五彩鏤空雲鳳紋瓶、清楠木康熙算術桌、清康熙禦制銀鍍金簡平地平合璧儀等。展品明細詳見天府永藏展網站。
龍鳳呈祥——清帝大婚慶典展:設在乾清宮東廡房,介紹浩繁的清代大婚程式,展示皇家尊貴至極的奢華,彰顯帝王至高無上的皇權。
清宮鹵簿儀仗展:設在太和門西廡房,位於太和門廣場西側,展示清宮鹵簿和儀仗用具。
清代軍機處史料展:設在乾清門廣場西北隅值房,展示清代軍機處相關史實,以圖片為主。

昭輝研究報告 在 昭輝評價2023-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趙氏曾任教於美國Bryant University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深圳大學、香港樹仁大學、臺灣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等多間學府,歷任助理教授、副教授、研究員、 ... ... <看更多>
昭輝研究報告 在 昭輝評價2023-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趙氏曾任教於美國Bryant University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深圳大學、香港樹仁大學、臺灣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等多間學府,歷任助理教授、副教授、研究員、 ... ... <看更多>
昭輝研究報告 在 財報狗- 我們先前已為和你介紹了昭輝(1339)的獲利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我們先前已為和你介紹了昭輝(1339)的獲利情形,這篇則是要檢視公司的體質,主要著重在現金流量表、資產負債表的分析。包含: 一.營運週轉分析二.現金流分析三.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