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而延後120日的teamLab即將回歸了❤️
🎉正式宣佈鬆綁管制
現在入場不需要線上預約了!
開放現場抽號碼牌排隊入場喔~
teamLab遵守中央防疫措施做好萬全防護準備
#展區每日定時消毒讓你我安心觀展
#倒數開展二周 #期待爆表
#預售最低優惠倒數搶票 #趕快手刀預約看展
為維護觀展民眾健康安全☺️
進場一律管控人數 #採預約制入場
大家一起做好防護措施:戴口罩、勤洗手、實聯制
📅 10/8後到 #台北士林科教館 一睹七彩繽紛的藝想共創世界🎆
https://bit.ly/2RH6mZJ
-
滿心期待的teamLab終於要開展了!
延後了整整120日
即將在10/8做好最萬全的防疫措施迎接大家預約到場~
進場人數有控管,所以你們一定要 #提前預約進場!(預約連結放在留言第一則)
以往去teamLab都人山人海~
第一次teamLab開展因應疫情有特別人數控管,
更容易拍到跟IG上一樣美美的照片~
不會照片上滿滿的人~也不需要人擠人!😂
算是疫情中的小確幸。
-
700坪超大型空間,9大互動體驗展區!
直接把日本teamLab 原封不動的移植到台灣~
展期延長到寒假後~絕對是一個散心,遛小孩,IG必踩景點!
不能出國的這段日子最想念在日本帶孩子去的地方就是teamLab了。
每次去都可以玩好玩滿!至少半天的時間都可以泡在裡頭~
滿滿的互動空間以及色彩。
回頭再玩一次都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帶小孩去大人也都跟著玩(整個都是超級IG打卡區呀)
「teamLab 未來遊樂園&與花共生的動物們」有9個展區~
跟在日本當地玩的是一模一樣的!
進去展場後會有瞬間來到日本的感覺~
原本預計6月份幫你們開箱teamLab,因為疫情延後到10月份開箱。
開展前我們會先去參觀然後分享給你們遊玩攻略💪
#購票資訊在文末ℹ️
-
👉 9個展區介紹:
我分3大類型介紹~(遊玩動線以及攻略等我正式開幕前介紹給你們)
🎡【#觀賞互動區】
——
1.《#與花共生的動物們II》
首次來台的超人氣作品!
這是每一次到日本進場teamLab最驚艷的區塊之一,
佈滿繽紛的花朵跟動物。動態不斷循環,美極了!
站在每一個角落都看起來不一樣。彷彿來到了彩虹的故鄉,
動物們由花朵花瓣形成~我們的手碰觸花朵時花朵就會凋謝散落。
花朵會持續的綻放-成長-凋零循環,持續塑造出動物的形狀。
2.《#遠古神靈的故事》
牆面螢幕上的符號都代表一種圖像。
碰觸符號後就會在牆面上演出一個故事,
故事內容情節還會因為觸碰螢幕上的東西而產生不同的變化。
🎡【 #動態互動區】
——
3.《#小人所居住的桌子》
這就是鼎鼎有名的teamLab互動式螢幕桌面區!
小孩每次都最喜歡群聚圍繞的桌子~可以玩超久~
只要在桌面上放物品就可以跟在桌面上的小人們互動。
每放一個物件在桌面上,小人們的活動就會產生變化。
用跳躍,攀爬,滑動等等的方式跟孩子們放置的物品互動!
小孩用想像力創造物品擺放方式然後讓桌面的動態每一次都不一樣!
4.《#光球管弦樂團》
必玩的光音球區!
玩球也可以玩的很美~
這大概是世界上唯一大人也會搶著想要入場的球池區😄
觸摸球滾動球,光球就會改變顏色跟音樂🎵
周圍的球也會接收到活動方式的影響而改變整個空間的顏色。
大小不同的光球組合而成的光與音的球體管弦樂空間!
5.《#滑梯水果園》
消耗孩子體力的最佳場所❤️
話說這個溜滑梯,我們家的2個孩子每次都玩到不想要離開😂
好像在滑時光隧道一樣~滑下去的時候每一次都會穿梭不同光景,
百玩不膩!
滑下的途中碰到果實,果實會開始生長。
碰到花朵會變成水果。碰到水果,水果就會開始撒出新的種子。
千變萬化的最美溜滑梯區!
6.《#天才跳房子》
互動感應式的跳房子遊戲~�跳到水中的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
跳躍時會出現魚兒,蝴蝶,鳥。
如果成功連續跳躍相同形狀!會出現更多動物跟色彩。
孩子們每次為了挑戰然後看到更多不同變化就會一直連續跳房子~
🎡【 #塗鴉互動區】
——
7.《#塗鴉自然:迷失、沉浸與重生, 紅色名錄(Red List)
紅色名錄(Red List)是記錄世界瀕危物種的數據庫。
這個作品會展示當地的瀕危物種(非常值得帶著孩子一起觀看)
來到這區先來繪製自己的塗鴉,然後掃描繪製後,自己的生物也會跑到這個自然世界。
整個區塊以自然生態概念為主軸。
生物們會吃掉其他的生物或是被其他生物吃掉,這就是一個由動物組建起來的生態系統。
自己所畫出的生物,也會吃掉其他的生物然後生長繁衍。
站著不動,花朵會大量盛開。如果四處走動跑跳,花朵就會散落。
動物,植物,昆蟲會互動循環。這就是生態!
在這裡可以慢慢尋找,觀察自己創造出來的動物的生態足跡,非常的有趣~
8.《#彩繪動物立體紙模型》
沈靜下來的3D手作空間~
用蠟筆畫在紙上的動物,經過特殊技術,掃描畫紙後就會轉換成展開圖可以變成立體紙模型。
DIY組裝在造紙世界中創建自己的3D立體動物。
�9.《#彩繪動物》
在紙張上畫出動物,
然後掃描繪紙~自己的作品就會跑到巨型三維藝術作品中獲得生命。
你畫的動物會與其他動物交流。
觸摸藝術銀幕上的動物,它們還會作出各種反應~
——
teamLab,不管你有去過還是沒有去過。都非常值得一去再去。
2021「teamLab未來遊樂園&與花共生的動物們」透過科技、藝術、互動等元素交織,建構出占地近700坪的超大型沉浸式夢幻世界。
結合「聲光,想像,藝術,色彩,創作,生態」
不管約會,家庭活動,男女老少都是一個非常棒的好去處!
10/8開展前預售期最低雙人套票才$540(雙人套票原價$760)
👉 #購票連結:
https://bit.ly/2RH6mZJ
「teamLab未來遊樂園」
展出時間:2021年/10月08日~2022年/02月28日
展出地點:台北士林科教館
售票資訊:
單人預售票$280(全票$380)
雙人套票組$540(原價$760)
以下通路可購買:
udn 售票網、7-11 ibon、全家、GOMAJI、博客來、KKday、KLOOK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昆蟲—《尋牠2》親手繪畫51種節肢動物及魚類:有香港兩個字就好想將牠們記錄下來 「我對於一些以香港命名的物種是特別鍾情,每次看見它們,不論是動物還是植物,總之有香港兩個字,我就很想將它們記綠下來。」葉曉文是《尋花》、《尋牠》,以及新書《尋牠2》的作者,《尋》系列皆介紹本土的動植物種。有別於一般...
昆蟲 植物 共生 在 林務局-森活情報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九月,天生一對的演化拍檔!】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 但每種植物因構造不同,也有不同的散播種子方式~有些是靠大自然的風力、水力,有些則是透過昆蟲、動物來幫忙,這次九月的主角 #桑寄生 與 #啄花鳥 正是一對植物繁衍上的好拍檔!🙌
桑寄生以半寄生的方式寄生在茶科、樟科等植物上,除了吸取寄生植物的水分與養分,也利用自身的葉綠素進行光合作用,補充額外養分!🌿 每到繁殖的季節便開出鮮豔的花朵,如月曆圖下方的 #紅色筒狀花與綠色裂瓣,散發出「這裡有蜜源喔~~」的訊號吸引啄花鳥!🐦
在長期的共同演化下,啄花鳥也發展出辨識桑寄生熟果的能力🧐,與細長且尖端有分叉助於吸蜜的捲筒舌;當啄花鳥低頭吸蜜時,前額沾黏花粉可替桑寄生傳粉。以及逐漸退化、縮小的消化系統砂囊,讓消化的效率提高、吞食的頻率增加,同時還可以排出未損傷的種子!🌰 因桑寄生果實有黏性,啄花鳥必須在樹幹上磨擦屁屁避免讓含有種子的糞便沾黏在肛門處,造成種子黏附樹幹,促成種子找到合適寄主,達到播種目標!🎯
這對天作之合搭配得天衣無縫,演出一場自然界互惠互利、共生共榮的微妙關係大秀!是不是超級AMAZING~🤩
#森林故事連載 我們十月見 #滿滿故事的一年 #生命之森─種間關係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認識植物
昆蟲 植物 共生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禮義廉恥故事】~德政緣蛇
武蘇氏。武用。妻蘇氏。生子德政而寡。夫兄利其資欲嫁之。不聽。未幾。夫兄舉家死。惟餘三弱孫。蘇氏取而育之。德政事母至孝。蘇卒。時天旱。政方掘地求水供葬事。忽二蛇躍出。隨其地掘之。果得泉。(列女傳) 武某欲嫁弟婦。目的原在奪產。豈知舉家將亡。縱得資產。不能享用耶。幸蘇氏得保貞節。而貪人後嗣。亦賴以存活。所以謂一人行善。舉家有福。一人作惡。舉家有禍。餘慶餘殃之說。確鑿可據。
武蘇氏是元朝時武用的妻子蘇氏,生了一個兒子名叫德政,不幸丈夫就去世了。蘇氏決心守節,不再婚嫁,全心全意教養兒子,期盼兒子長大有成。
不料丈夫的哥哥,貪圖要佔有弟媳蘇氏的資產,因而處心積慮要將蘇氏改嫁,蘇氏意志堅定,始終不肯聽從。
後來不久,丈夫的哥哥全家不幸相繼死亡,只有遺留下三個弱小的孫子,蘇氏憐憫三個孤兒,無依無靠,於是接來盡心撫養,使他們個個長大成人。
蘇氏的兒子德政,深深感念其母艱苦守節,養育恩德,後來終於不負所望,品行端正,事奉母親極盡孝道,傳聞鄉里。
後來蘇氏年老去世時,因為久旱不雨缺水,德政正在掘地祈求能取得地下水,以便供應辦理其母喪葬事宜,忽然從地下躍出兩條蛇,德政隨順著蛇出來的地處挖掘,果然湧出泉水,天旱缺水的問題,因而如願解決。
📍影片出處自
https://youtu.be/mEP-jMFigHo
📍文章出處自
https://www.theqi.com/buddhism/HistoryGanyin/pp167.html
............................................................................................
📝【學習心得】
「愛」是建立與人為善、與萬物為善,並不是建立在自私行為上的,愛不是一種佔據擁有與控制,而是一種和諧共生的概念。在地球上並非只有人類的自私佔據,應該學習仁愛他人與萬物,更不該傷害弱小物種與花草植物,每一生命的存在都屬地球的一份子,人類都該學習禮敬對待萬物,甚至小至昆蟲螞蟻蚊子都是,不拆散他人家庭,為一己私利傷害他人之事。
有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學習為根基,才明白所謂的【愛】是理智、清楚的,因為有這份愛,在現今社會的混亂之中,明辨是非且將心比心,心中的仁愛為他人付出不求回饋之心,放下心中自身的對立、紛爭、糾結,才能將心中的愛無限擴大,包容 接納一切人事萬物,也逐步相信「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心中誠摯到極處的敬愛、仁愛會感得一切天地萬物。
昆蟲 植物 共生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昆蟲—《尋牠2》親手繪畫51種節肢動物及魚類:有香港兩個字就好想將牠們記錄下來
「我對於一些以香港命名的物種是特別鍾情,每次看見它們,不論是動物還是植物,總之有香港兩個字,我就很想將它們記綠下來。」葉曉文是《尋花》、《尋牠》,以及新書《尋牠2》的作者,《尋》系列皆介紹本土的動植物種。有別於一般科普生物圖鑑書,呈現生物模樣的是曉文的親筆繪圖而非照片;同是文學人的曉文,也別具心思地挑選與每個物種相關的古典文學故事,有如為其細添一層如詩的糖衣,盼讓讀者咀嚼出趣味。所錄進的物種皆屬曉文親眼所見,系列亦如遊記般,同時記錄了他們相遇的時刻。
「在香港可以看見很多蝴蝶,蝴蝶有二百多種;可能大家沒想過在香港有二、三千種飛蛾,其實都很誇張!但就是一個寶庫。」有別於前集的別致、毛茸茸的鳥類、哺乳類動物,新書《尋牠2》主要記述節肢動物及魚類為主,曉文最初亦跟大多數城市人一樣懼怕昆蟲,認為牠們很「醜」。「例如我種花種菜時,在葉底會出現蚜蟲。牠們一出現就會有很多,可能是幾千幾百隻,使人看得毛骨悚然。但原來牠們很有趣,會跟螞蟻共生,因為蚜蟲會分泌帶有甜味的汁液吸引螞蟻。我覺得,雖然昆蟲會傷害我的植物,以及牠的樣子真的很醜,但牠們共生的關係令我覺得很有趣,很值得寫下來。」儘管牠們「醜」,但牠們存在的價值、生存的智慧及機制等等,曉文認為亦值得叫人去細看與尊重,牠們也是香港重要的一環。在繪畫的過程中,要放大照片來清楚細看牠們的器官、毛髮、鱗片等等,慢慢地曉文亦習慣她所恐懼的「醜」。例如衣魚,曉文從前只懂牠是在書中出現、使人嚇一跳的害蟲,現在知道牠是紀曉嵐編撰《四庫全書》時將自己比喻為的小動物,一隻在陽光下銀色鱗片會閃閃生光的共生者。現在曉文覺得牠們「醜」,卻可愛。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124/FFSCKINYRVFCROTBHSAQAWMER4/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昆蟲 #尋牠2 #節肢動物 #科普 #生物 #圖鑑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昆蟲 植物 共生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亞馬遜雨林除了是無數動植物的棲息生長地,也是超過四百個原住民部落的居所,部份原住民部落扎根於亞馬遜區域已經超過一千年。不過在熱帶雨林生活並非一件簡單的事,這裏的氣候多雨潮濕,不利耕作和生活,而且雨林裏危機四伏,既有美洲豹、巨型蟒蛇等兇猛野獸,也有不少能殺人於無形的有毒昆蟲和植物。要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生活,必須清楚了解當地的生物、氣候和生態環境,運用雨林的特殊條件,才能為自己建造一個安居之所,並與雨林共生。
《果籽》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相關影片:
【暫別熟食中心】周潤發發哥每周必吃半世紀老店即炸巨型豬扒 兄弟檔同場破解不和傳聞 (果籽) (https://youtu.be/nmUTwMG7818)
【窮茫青年2/4】五人迫爆300呎公屋 低薪青年嘆香港閹割夢想:「搬去劏房為有喊的角落」(果籽)(https://youtu.be/WOQdpMG11Z8)
【肥瘦戀人】戀上肥妹不被看好 愛情魔力令蒲友變乖仔「我喜歡她已足夠」(果籽)(https://youtu.be/-tjOom7O7iM)
【告別街舖】有人鬧$100紅豆沙搵笨 有人排足個半鐘 車仔麵店老闆娘:「終於輪到我揀客!」(果籽)(https://youtu.be/ZRxuvymM7j4)
【臭豆腐烈女】喪母後拜師成全港唯一女師傅 獨門醃法不授徒:如果佢反骨我點交代 (https://youtu.be/nOnn7uQCxIw)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筲箕灣東大街】魚蛋河名店對決!名廚食評人實試 王林記魚蛋有水準 安利切腩似湯渣(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vYjGxQtbgxU)
【大廚出軌實錄】居酒屋大廚挑機做小炒 堅持飲住酒開工 蟶子炒到又燶又韌 自家製辣霸鮑魚好惹味 (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hdKT95_zh3E)
【借貸逾10億】葉玉卿以愛共闖「面子關」承認老公申請破產 (蘋果日報 ) (https://youtu.be/3Gle3Uo0WzI)
#亞馬遜雨林 #原住民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昆蟲 植物 共生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最後生還者2 #The last of us 2 #喪屍真菌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做莫我的頭髮會變成醬呢?那大家看回之前的一集就知道了
我們在不少的電影,甚至是電玩裡面都有用過喪屍這個主題,
就是一些感染病毒或者是細菌的那些人類或者是動物,
它們就變成沒有意識的怪物,只會憑飢餓的本能去攻擊其他人。
然後其他人被它咬到的時候,又變成喪屍
當中也聽過很多關於喪屍的傳說,
例如好像傳得最兇的都市傳說,就是俄羅斯赤塔事件,
但是經過Professor Pow Pow 查證之下,證明那是假的新聞。
其實它只是電玩前面的一些預告片而已
那大家可以去看Professorpow pow的影片,
我把鏈接也放在下面吶~
那麼世界上會不會真的有這種喪屍呢?
或者有這種喪屍的病菌呢?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我影片,我頻道主要就是做一些
稀奇古怪啊,靈異,外星人和UFO,
甚至是一些科學無法解釋的東西,
如果你也喜歡這些主題,歡迎你訂閱HenHenTV,
順便打開旁邊的小鈴鐺,然後選擇全部,
這樣你就不會錯過所有的影片啦~
好!我們進入喪屍的世界吧!啊~~~~~
這個世界雖然沒有這種喪屍病毒,
但是卻有幾種類似好像這種病毒的喪屍真菌,
那真菌的話,就好像蘑菇類的那一種,
這種真菌叫偏側蛇蟲草,
主要是會寄生在萊式弓背蟻,或者是它的近親的螞蟻身上。
這種真菌在感染螞蟻過後,會控制螞蟻身上的肌肉,
然後就控制它去尋找他們適合生長的環境。
那首先螞蟻就會脫離它們的巢穴或者是隊伍,
去到濕度和溫度,是比較適合它們(菌類)生長的地方。
就好像是樹林的下層,大概離地面25cm左右,
然後螞蟻就會去到樹葉的後面,用它的大顎咬著樹(葉)脈
直到它身體的真菌成長出來為止,就大約會是4-10天左右,
那最後真菌就會從他的頭部‘爆’出來,並且釋放狍子,
然後用這種方法,再傳到去其他的地方
但是這種(真菌)寄生在其他螞蟻身上的成功率其實並不高,
原因是這種偏側蛇蟲草也會受到其他寄生真菌的攻擊,
所以對於蟻群的破壞力也減少了,
而其他的寄生真菌,也有‘抗喪屍真菌’的一些抗體的,
而且它們和其他的螞蟻可以達成互利好共生的一個關係,
那我在之前的影片:白蟻是益蟲裡面有講到的,大家可以去看下
它們是可以把真菌當成是自己的一個花園
然後它就吃它(真菌)不要的東西
然而這種真菌是如何控制螞蟻,然後把它變成自己的傀儡呢?
首先像剛才講的一樣,它只鍾情於寄生在萊式弓背蟻身上,
當這些狍子落在螞蟻的身上,
它就會釋放一種酵素,然後就進入螞蟻的外骨骼,
過後它就會釋放一種化合物來控制螞蟻的血腔。那血腔是什麼?
血腔就是在螞蟻身上的血液輸送系統。螞蟻本身其實也有心臟的,
但是它的血液卻不具輸送氧氣的功能。
由於昆蟲的循環系統,和其他節肢的動物都是一樣的,
屬於開放式的血液循環,並沒有分叉的血管或者是輸送機制,
整個血液的循環系統就是它的體腔,所有稱之為血腔。
而它的血液循環系統主要是有4個功能:
1. 將身體所有的激素,水和養分輸送到其他的地方
2. 將身體的新陳代謝的那些廢物,沒有用的東西排出體外。
那這裡有個疑問?那螞蟻會大便的嗎?會啊~
它還是很有禮貌的那一種,它在巢穴裡面有自家的廁所,
OMG,真的醬厲害!
它就不會到處的大小便,啊。。。它們大小便是一起的!
就一起出來的!哈哈哈
在它們巢穴裡面,它們有一個專屬的‘廁所‘ ,
至於它們把他們的那些大小便會留來幹嘛,那就還沒有人知道
可能是拿來做肥料吧!
而第三,就是拿來維持身體的滲透壓,離子平衡和PH值等等,
第四就是抗逆性(血細胞)
而滲透螞蟻的真菌就會得到螞蟻的控制權,
首先開始它就先咀嚼它主要的那些器官,
然後就開始釋放一種化學藥品控制它的身體,它就會變成‘喪屍螞蟻’,
螞蟻就會不停的抽動,好像抽動醬。。。
就會離開那個巢穴或者離開它的隊伍,
不知道為什麼,它身體好像開了GPS一樣去到森林的底部,
尋找真菌可以生長的地方
然後它就死命的咬著那個葉脈,直到它死亡為止,
這種行為稱之為死亡啃咬。而一旦螞蟻咬著那葉子的時候,
真菌就會大量破壞它身體的結構,並且讓它身體的兩種物質,
線粒體和內質網減少,讓螞蟻不再能控制那個大顎但是卻能固定著。
而它身體的菌絲,就是那種真菌的絲
就會從它的身體慢慢的跑出來,並且固定在樹葉上面
然後經過了4-10天左右,在它的頭部就會爆出一個真菌,
然後就釋放孢子,傳播到其他的地方去,而在一平方的範圍裡面,
最少會有找到20-30這樣的螞蟻。就是給人家變成喪屍螞蟻的那種
那偏侧蛇虫草這種真菌,的確是有可能破壞整个蚁群的,
但是相对地,很神奇的
蚂蚁可以感应到,有中了喪屍(真菌)的螞蟻。
那为了避免更大的灾害,他们就會把它搬出去到遠遠的地方去
你說是不是很神奇?
而在中藥裡面,我們也有吃過一種冬蟲夏草嘛,對嗎?
那冬蟲夏草也是類似這種真菌的,也是寄生在
那個昆蟲的幼蟲上面,它破壞了它內部的所有細胞
但是它外表依然是蟲的樣子,
所以‘冬天是蟲,那它外表就是蟲咯~
然後到了夏天,菌絲就開始從內部長了出來,
從土壤裡面生出了植物,所以叫夏草,外形就像植物
但是根部其實就是死去幼蟲的身體,
所以整個就叫冬蟲夏草的稱呼啦
那全世界一共有600多種這種蟲草的真菌,它叫Cordyceps,
所以不只是螞蟻會中招,其他的昆蟲例如是
甲蟲啊,呃那一個蜘蛛啊~飛蛾啊~還有一個是。。。
蒼蠅,那最近是有人拍到一個寄生在果蠅
就是(吃水果)蒼蠅身上的一些真菌
那個也是蠻恐怖的一張照片
另外一種要說的就是叫昆蟲毀滅者的真菌,
當一隻果蠅被這一個真菌感染的時候,
這種真菌會先慢慢吸收它所有的血淋巴,然後就幫它開始抽脂,
就是吸收它的脂肪,開始控制它的身體,
那接著菌絲就會從它身體裡面爆出來,
然後又是釋放孢子,來傳播到更遠的地方去。
還有一種蜜蜂是可以寄生它的幼蟲進去毛毛蟲裡面,
然後裡面的那個幼蟲就會啃食它的內部
經一段時間就會破肚而出,哇~那個真的是很恐怖很geli的
而另外的一種常見看到,我不懂你們有沒有看過啦
是叫鐵線蟲,它很長的,就是。。。
它可以寄生在昆蟲(身體)的裡面,
上次有看過一個(視頻)就是在螳螂的。。
它控制它的身體去尋找水源,因為那些昆蟲大部分是不會游泳的,
當它進入那個水源的時候,鐵線蟲就會在它裡面跑出來,
然後尋找可以交配的異性。
現在最新的電玩就叫The Last Of Us 2(最後生還者2)
它的故事啟發就是這種蟲草真菌,
裡面的人類被感染的並不是病毒,而是這種真菌,
就類似好像蘑菇的那一種
然而這種人就被真菌寄生之後,就會變成好像喪屍一樣,
它頭上就會長出有些蘑菇醬。。。
那剛剛感染的那一種叫Runners,叫跑者
它其實是還可以看得到你的,因為它蘑菇沒有長到很多
只是它大腦就被真菌所控制了,見到人類就會攻擊,
好讓這種真菌再傳染給更多人,那第二階段就叫做Stalkers,
頭上的蘑菇就越長越多啦,就遮著眼睛了,所有它是看不到你
那每次玩這個Game的時候,
看到它的時候,你就慢慢的動或不能動
就不能跑太快,不然它一咬你你就死了
那我給它要過很多次,就死了了。。。哈哈
因為它身上的蘑菇就越來越多,就剝奪了它的視線
所以就只能憑靠聽覺來辨識,過後就變成了Clicker,
但是迴聲定位就變成很成熟,
所謂的迴聲定位就好像那個蝙蝠一樣
它叫一個聲,然後聽回那個回音就會知道你在哪裡的那種
而最後一個就叫做Bloater,就是比較稀有的品種,
就是肥肥的,全身都是蘑菇的那一種
需要整應該十多年才長出這個樣子吧。
唉喲,扯太遠了~
大自然其實真的是很奧妙的,那如果有一天
這個真菌真的是控制了人類,那麼人類要怎樣去應對呢?
那麼你們覺得,人類對於大自然的破壞,
會亞於這些真菌嗎?會真的比這種真菌更糟糕嗎?
起碼它們不會污染環境,不會戰爭,不會製造垃圾,
不會讓動物滅絕,那麼人類還不是更居破壞力嗎?
那大家真的是好好的愛護這個地球!不要再污染環境啦!
好了!今天的影片就到這裡,如果你喜歡這個影片,
就記得訂閱HenHenTV或直接加入會員
來支持我做更優質的影片吧!
那你覺得這影片做得不錯,因為即將要公開發售
The Last Of Us 第二集,現在就是等著它公佈,
大概是在六月十九號吧!
到時。。。。呃。。。。應該會。。
通宵玩Game了啦~哈哈
沒有啦~還是要做影片的
好啦!我們下個奇異世界見!Bye By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