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因為臺北市圓山動物園要搬遷至木柵(1986年9月14日舉行搬家大遊行),滾石唱片集結旗下12位歌手齊聲合唱,完成了這首以動物關懷與環境保護為主軸的《快樂天堂》,做為木柵動物園的開幕歌曲,在商業色彩濃厚的華語歌曲市場裡,算是非常難得的一首作品;它拉近了動物與人類之間的距離,告訴大家,動物的世界裡,和人類一樣有哭有笑也有悲傷,因為牠們與我們居住在同一個地球上,擁有同樣的陽光。
值得一提的是,滾石唱片於1986年12月31日晚上在中華體育館舉辦的「快樂天堂跨年演唱會」,乃是臺灣流行樂壇的首次跨年演唱會。
快樂天堂跨年演唱會實況:https://fb.watch/7--3TAhOdV/
《快樂天堂》由陳復明作曲、呂學海作詞、陳玉立編曲;於1986年進行錄唱,並在1987年1月發行;參與演唱的歌手包括:張艾嘉、陳淑樺、黃韻玲、唐曉詩、齊豫、潘越雲、紀宏仁、錢懷琪、李宗盛、鄭華娟、周華健、王新蓮。其歌詞如下:
大象長長的鼻子正昂揚
全世界都舉起了希望
孔雀旋轉著碧麗輝煌
沒有人能夠永遠沮喪
河馬張開口吞掉了水草
煩惱都裝進牠的大肚量
老鷹帶領著我們飛翔
更高更遠 更需要夢想
告訴你一個神秘的地方
一個孩子們的快樂天堂
跟人間一樣的忙碌擾嚷
有哭有笑 當然也會有悲傷
我們擁有同樣的陽光
臺北市動物園成立於1914年4月5日,然後在1986年從圓山遷到木柵。2014年4月19日,臺北市立動物園為了慶祝建園百年,在當天重現1986年9月14日的「動物園搬家大遊行」景況;踩街遊行車隊從花博出發,經過凱達格蘭大道、南門市場,一路到動物園,全程出動87輛車,有24所國小的小朋友將打扮成動物模樣踩街;不過這場復刻版大遊行並沒有真的動物上街,而是由動物園的老員工及志工帶領,以布偶重現動物大遷移的景象,讓大家回味當年萬人空巷的盛況。
《臺北動物園 百年簡史》
根據1914年4月2日《臺灣日日新報》第7版的記載, 臺北動物園最初的創辦人是來自日本的一位馬戲團團長,片山竹五郎,而非臺北動物園官方資料裡聲稱的大江氏。
1913年底,日人片山竹五郎率領70多人的「大竹娘曲馬團」來台, 首先在臺北市的新起街市場(今西門紅樓)演出1914年元旦檔期,之後接著前往台中和台南演出。
片山團長率領的曲馬團以馬術為主,例如將三匹馬綁在一起,馬上站兩人,兩人共挑竹竿,竹竿上頭再站一個人之類的特技,另外也有大象的表演。
片山竹五郎的曲馬團此番來台,還另外帶了三種稀奇的動物,即大蛇、大鱷魚和大棕熊,從1914年元旦開始,放置在艋舺媽祖宮口街(今西園路和貴陽街一帶)供人觀賞。半個月後,大蛇暴斃,片山竹五郎將死蛇泡在藥水裡,連帶棕熊一起送給博物館。
1914年2月初,片山竹五郎又從南洋買來猩猩,但這次不再開放展覽,而是要善加培育。根據報載,片山喜歡飼育動物,不過他在日本飼養的猩猩不曾存活超過三個月,常死於運送的船上或是登陸幾天後即告夭折。到了臺灣之後,他發現臺灣的氣候溫暖,飼育動物的可能性和趣味性比在日本高出許多。於是,隔月片山竹五郎開始向日本動物園購買各種珍鳥猛獸,在臺北籌設起動物園來了。
不知是片山竹五郎做事有效率,還是百年前的海運能力超過想像,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他買來了義大利的孔雀、澳洲的袋鼠和駝鳥、錫蘭的火喰鳥和印度蛇等十幾種動物,隨即於1914年4月5日就在圓山開園了。
當時園內的鸚鵡既會學狗叫,也會講日語「歐多桑」(爸爸)和「歐卡桑」(媽媽),為動物園帶來了新鮮的趣味。
1915年,臺北廳政府買下由片山竹五郎草創的圓山動物園,將之改為官營動物園,園內飼養的動物以哺乳類、鳥類及爬蟲類為主,臺灣本土動物比例甚高。根據報載,開幕之初展出動物有70種148隻,週日的參觀人數可達800人,以當時臺北市17萬人口而言,算是非常熱鬧。
至於目前臺北動物園官方資料記載的動物園創辦人「大江氏」,應該是指1910年代的動物園養育主任大江常四郎,他在1920年出差到新加坡購買老虎時,不幸病逝於當地;雖然大江氏為了動物園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他終究不能算是臺北動物園的創始者。
1934年,臺北市市役所買下圓山動物園鄰接土地,增設兒童遊園地。
圓山動物園於二戰末期曾經短暫關閉,當時的動物園隨時有可能遭到空襲,園方為了避免動物在園區遭到破壞時脫逃而傷害民眾,便於1943年執行「猛獸處分」,以添加化學藥劑的飼料餵食老虎、獅子、黑熊、大象等猛獸,令其死亡。
直至戰後,1946年,圓山動物園才重新開放。1946年6月,張明印奉派接任圓山動物園園長,為戰後首任園長。1946年底的時候,園裡只有178隻動物與4名職員。
歷經戰火的動物園裡的動物數量雖剩下不多,不過園內欄舍受損的狀況並不嚴重,因此動物園的建物規模與日治時期相去不遠。
到了1950年代,圓山動物園開始進行擴建工程,新增獸欄並大量引進新品種的動物。
1951年,為了吸引遊客,園方開始舉行動物表演與動物展覽會等活動,其中的動物表演因為廣受歡迎,後來就成為每逢假日便演出的固定戲碼,而當年參與演出的動物包括狗、猴、獅、熊、山羊及鸚鵡等。
1952年,大量購置動物,其中包括象、豹、熊、獅。
1953年,陸續修建獸醫室,並擴建園門。
1958年,兒童遊園地由民間承租經營「中山兒童樂園」。
1961年,開始與日本的動物園進行許多的動物交換、贈送與購買等行為。
1967年,進行改建及興建綜合大樓等10項工程,當時動物園的員工編制已經有30人。
1968年,臺北市政府收回動物園,劃歸教育局管理。
1970年,兒童樂園併入動物園,更名為「兒童遊樂場」,成為動物園附設兒童遊樂場。
1979年,圓山動物園結束了持續近30年的動物表演。
1982年,成立全國第一個社教機構志工團隊「動物園志工隊」。
1986年,動物園遷至木柵後,將動物園遷建後之園址及圓山兒童樂園合併,成立臺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籌備處。
1991年7月1日,成立臺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為隸屬於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之社教機構。
2014年12月14日,為營運80年的圓山兒童樂園之最後開放日,當天下午5點,圓山兒童樂園功成身退,之後由同月12月16日開幕啟用的士林「兒童新樂園」接棒為兒童們服務。
《臺北市立動物園 1986年搬家大事紀》
1986/08/15,圓山舊址關園。
1986/08/16,舉辦「為動物整理新家」活動。
1986/08/18,首批新引進動物抵達木柵新園,計28種。
1986/09/01,舊園動物陸續搬遷。
1986/09/05,行政人員搬遷。
1986/09/14,舉辦「動物搬遷大遊行」活動,沿途夾道參觀民眾達數十萬人。
1986/10/14,高齡大象「林旺」搬遷,順利抵達木柵動物園。
1986/10/28,舉辦「開園記者會」。
1986/10/29,長頸鹿搬遷,順利抵園。
1986/10/31,木柵新園正式開幕。
1986/11/03~1987/01/12,舉辦「臺北市國民中小學參觀教學」活動,計43萬2千人參加。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瞎槓 Shotgu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表演者—— 逃走鮑伯 來自台北市民大道的三人組合 nerdnerd惹人愛 逃走鮑伯首張專輯《逃走鮑伯》發行了 《一如往常》 https://youtu.be/z1vGOBGr6CQ 《開始》 https://youtu.be/CTZLIsDJRy4 ❏ StreetVoice|https...
日治時期歌手 在 農傳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紅豆紅豆泥?你所不知道的紅豆小事】
清代臺灣漢人社會的飲食文化,糕餅種類呈現出豐富與多元性。如早期臺灣人的紅龜粿餡料使用綠豆沙,也有鹹菜乾餡;另外也有將花生炒熱後去皮,磨成粉狀,再摻入白糖、冬瓜蜜餞,以及炒熟的白芝麻餡做成的口味;唯獨沒有紅豆餡。
日治時期,日本流行的庶民甜點今川燒(興起於東京神田今川橋附近)引進臺灣,作法是將麵粉加水混合成麵糊,把麵糊倒入銅板上輪狀的凹洞中燒烤,再用削扁的竹片刮入紅豆餡。從作法來看,過了兩百多年還是差不多,只是當時以炭火當作燃料,現在改用瓦斯;在戰後成為我們習慣的「車輪餅」、「紅豆餅」。
咖啡豆有水洗、日晒處理法,你聽過紅豆也經水洗日晒嗎?這些流程除了涉及賣相,甚至還影響到紅豆的口感。沒看過這篇,菜編還真的不知道!
#紅豆 #紅豆餅 #紅豆泥 #車輪餅
https://www.agriharvest.tw/archives/63976
日治時期歌手 在 每日一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冷回顧 台北文山區的「萬芳」和歌手萬芳有什麼關係?
恭喜 萬芳 獲得評審團大獎;想到或許可以回顧一下這篇。
---------------------------------
你可能知道,全台灣縣市中只有台北市的各區底下有個「次分區」的行政區劃分方式,也可能知道文山區下共有五個次分區:景美、興隆、萬芳、木柵與二格山。
次分區基本上是由各行政區中,歷史背景相似或是距離相近的鄰里所集合起來的。
其中萬芳次分區中有數個知名地標:捷運萬芳社區站與木柵垃圾焚化廠、博嘉運動公園。
不過,萬芳的由來究竟是什麼呢?跟回憶過去痛苦的相思忘不了的歌手萬芳到底有沒有關係呢?
答案是:一點關係也沒有!
萬芳的地名由來,事實上是源自於昔日的兩個礦場:萬隆礦場及芳川(朝日)礦場。從兩個礦場當中各取了一個字,於是變成了現在的地名:萬芳,並連帶產生一系列的相關的地名。
雖然經過多年發展下,當初礦坑的痕跡大多已經隱沒在荒煙漫草中,但文山區曾經生產煤礦!
文山區的煤礦大多分布在興隆路兩側及景美溪河岸,從日治時期便開始開採,因為私人採煤獲利頗豐,因此煤礦有「黑金」之稱。
日治時期的主要礦坑有:文山碳坑、十五份碳坑、景尾碳坑、重興碳坑。
大正 8 年 (1919),日本人在此處成立台北鐵道株式會社,為了便於將深坑與石碇一帶的礦產與物資往外運輸,隨後便鋪設了景美到石碇間的輕便鐵道──石碇線;之後又於大正 10 年 (1921) 興建了長 10.4 公里的萬華-新店鐵路(簡稱萬新鐵路)。
起點為萬華,行經螢橋、水源地、公館、十五份、景尾、大坪林,最後抵達終點站新店;為了煤礦的運輸,後來台北鐵道株式會社又增設十五份支線。兩條輕便車路線讓文山一帶的礦產得以運送至萬新鐵路沿線(十五分站及景美站)的儲煤場,再轉由萬新鐵路自台北郊區運送至台北的核心地帶。
上圖中左側紅線的即為昔日台北鐵道株式會社於的連接萬華與新店的萬新鐵路;中靠近上方的綠色線條即為輕便車十五分線,下方的綠線則是連接了景美與石碇的石碇線。
到了戰後,由於工業發展對於煤的需求,文山地區開採煤礦的熱潮並未消退,此時仍有許多礦坑持續開採,其中也包含了前面提到萬芳地名由來的萬隆煤礦和芳川煤礦。
1946 年,萬隆煤礦開採。(一說為 1952 年開採),不久後的 1949 年陳村頭與陳其志合夥成立了芳川鑛業社,並開始開採芳川煤礦。
台灣煤礦產量在 1960 年代左右達到高峰,但隨著能源的使用逐漸轉移到石油化學燃料,加上臺灣產煤的成本過高,無力和品質高價格低的進口煤抗衡,因此造成了煤礦業的沒落。
1972 年,臺北市政府開始規劃在木柵140高地建設山坡地開發示範社區;兩年後萬隆礦場停止開採。到了1978 年,台北市政府開始進行區段徵收,徵收民地用來興建萬芳社區,並在 1984 年完成社區的興建。
另一邊的芳川煤礦在1984 年遇到六三水災後,由於豪雨的沖刷以及臺灣對煤的需求減少而歇業,最後在 1997 年封礦廢坑。
在文山地區產煤極盛時期,當地首屈一指的大礦坑,芳川礦坑每天有高達 500 名礦工開採煤礦。然而,隨著煤礦黃金時代的過去,昔日的開採的光景只能永遠留在當地耆老的腦海中,對現在的我們是很難想像的了。
雖然文山區產煤的時代已經結束,昔日礦廠的遺跡或已被植物覆蓋,或已建起一棟棟大樓;不過地名萬芳的留下,還是讓我們有蛛絲馬跡去認識曾經繁榮一時的文山煤礦業。
日治時期歌手 在 瞎槓 Shotgu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表演者——
逃走鮑伯
來自台北市民大道的三人組合
nerdnerd惹人愛
逃走鮑伯首張專輯《逃走鮑伯》發行了
《一如往常》
https://youtu.be/z1vGOBGr6CQ
《開始》
https://youtu.be/CTZLIsDJRy4
❏ StreetVoice|https://streetvoice.com/bobistired/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bobistiredband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bobistired/
【瞎槓佈道大會募資計劃上線啦!】
✰ 6場現場訪談+樂團演出,網路節目實體化,一刀未剪大失言!
✰ 瞎槓T-Shirt、毛巾、打火機,同步上線,抖內抖起來!
🔮 了解募資計畫→ 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shotgun
🔔 訂閱『瞎槓』Youtube頻道→ http://bit.ly/2PMUJfX
記得開啟小鈴鐺!才不會錯過最新影片!
✸ Instagram:http://bit.ly/2wnrN7r
✸ Facebook:http://bit.ly/3akD6Mi
✸ 合作洽談:pipelivehouse@gmail.com
📌 瞎槓熱門影片:
✰ 玖壹壹成軍血淚史,從臺中地下饒舌歌手成為Local嘻哈天團!
https://youtu.be/akMdyPmovrc
✰ 鮮蝦挺起來!feat. 台灣通勤第一品牌、反正我很閒
https://youtu.be/oxSdlDBfci0
✰ 加LINE叫過去!性愛世大運!Asiaboy 禁藥王 & Lizi 栗子獨家專訪
https://youtu.be/kusl_Kt_F0I
✰ 反正我們都很閒,那就秋out一下~ Feat. 反正我很閒
https://youtu.be/f063oykMlvI
✰ 大麻、前妻、基督教、謝和弦親自跟你說明白!
https://youtu.be/BQpeXNZpN0o
✰ 老王樂隊全員到齊,團員爆料批鬥大會開始!
https://youtu.be/JhO5vtYaLKM
✰ 大港開唱 & 覺醒音樂祭倒閉真相!feat. 張賽 & 小黃老師
https://youtu.be/HR9h-s2MUsA
📌 瞎槓第一季:
✰ 來賓棚內訪談|瞎槓 LIVE HOUSE
http://bit.ly/2Q0M5e7
✰ 外景特派員|瞎槓 TRIP:
http://bit.ly/2uVjFuA
✰ 獨立音樂每週情報|瞎槓NEWS:
http://bit.ly/2POdxvs
——演出地點——
🏛 臺北自來水園區|自來水博物館
自日治時期明治41年(1908年)創建迄今己有百餘年的歷史,民國82年(1993年)6月被內政部列為三級古蹟,於民國87年(1998年)5月斥資8千餘萬元修護,恢復唧筒室之原貌,並多方蒐集有關自來水歷史的照片及器材,充實整體內容與相關周邊設備,完成全國首座自來水博物館。
從水博館建築的形式可瞭解其為新古典主義出發的設計作品,同時期的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地方法院、台中市役所等建築,都有著類似的思想脈絡。
#逃走鮑伯
#惡意
#一如往常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vIdOU5YHH8/hqdefault.jpg)
日治時期歌手 在 amy muah_styl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老實說,以前我在萬華附近上班時,對萬華印象真的很差。
跟大多數人的印象一樣,停留在髒亂、惡臭、老舊....
但是很慶幸遇上這次的一日導覽,
讓我有機會能夠顛覆對這裡的印象、沒有錯過這裏的一點一滴珍貴的歷史文化、和前人遺留下來的歲月痕跡。
如果你也跟我一樣,不想就這樣錯過我們腳下這片土地、寶貴的歷史,那就一起來認識這個曾經繁華的艋舺、實地的走訪一趟吧:)
也很歡迎分享給海外要來台灣觀光的朋友,一起深度旅遊了解台灣^^
——————
//音樂資訊//
特別推薦「四月望雨」
四季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1P_B-rq-eI
月夜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w8lB93RKVI
望春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jyGy5LdWB4
雨夜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QoaUKIn10s
演唱者「純純」,本名劉清香(1914年-1943年1月8日),是一位出身臺北的台語流行音樂歌手。
https://audio.nmth.gov.tw/audio/zh-TW/Location/Detail/bba0f693-ee34-43e2-ad68-cdcc392bf355
——————
//影片資訊//
::景點一:: 高家藝旦間古蹟
原名為穀鳥軒,,屋頂有一個「高」家字樣,是日治時期有一戶高姓人家,曾經在此處經營藝旦間,當年藝旦會在二樓窗台上招呼街上過客。
目前為85度C連鎖咖啡店。
地址:
108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150號
::景點二:: 百年青草巷
一走進青草巷,真的能聞到一股濃濃的青草香味。
據說艋舺開墾之初,當時流行疾病相當多,但是有證照的中醫卻極少,青草藥店就成為民間診療的主要機構,大家都是喝青草熬成的湯汁來治病,許多的古傳偏方,都隱藏在其中,當時還被人稱為「救命街」。
地址:
108台北市萬華區西昌街224巷
::景點三:: 剝皮寮歷史街區
據地方耆老所言,剝皮寮乃因清朝時期福州商船運進杉木,在此剝去樹皮而得名。當時曾是商業交易熱絡的街道,擁有不少精緻的洋房,至今仍保有初期開發的空間特色與都市紋理。
地址:
108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173巷
::景點四:: 協興蛋業
第一代老闆張武濟先生於民國38年創立,秉持著「不賣自己不敢吃的東西」的精神經營近七十年。
如今第三代老闆擁化學背景的老闆著重產品檢驗報告。另改造原本店面裝潢設計,翻轉大眾對傳統市場印象,讓更多人願意走入市場。
並且堅持挑選優質小農牧場,即時掌握動態以避免財團大規模收蛋造成控管不易的疏漏。
地址:
108萬華區康定路172巷1號
::景點五:: 友好咖啡
靠窗的位置可直接看到祖師廟,為相當文青的手沖咖啡和手工甜品店。
地址:
108台北市萬華區貴陽街二段126號2樓
::景點六:: 落鼻祖師廟
艋舺清水巖祖師廟俗稱祖師廟,奉祀清水祖師陳昭應,於清乾隆52年(公元1787年)起造廟宇,乾隆55年(公元1790年)落成。
關於清水祖師傳說甚多,據說每逢天災巨變前,其神像鼻子便會掉落以作為警告,因此又有「落鼻祖師」尊稱。這樣鼻子掉落的神蹟據說在艋舺清水巖祖師廟屢次出現,而且從以前一直延續至現代。
地址:
108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81號
::景點七:: 老濟安 療癒風青草茶吧
這次艋舺一日遊中,最讓我驚豔的一間店。
創立於1972年,至今已40多年。店面改裝的十分精緻、復古卻又符合現代的流行趨勢,對喜愛拍照打卡的年輕人來說相當吸睛。
店內把藥草像乾燥花一樣吊掛在天花板上,同時兼具裝飾和展示用途,不得不說店主的設計真的十分有巧思。
品茶方式也相當不簡單,可以坐在吧檯品嘗套餐式的傳統青草茶、及療癒手沖式茶飲,也能為顧客調配專屬的茶飲!
十分建議在這裡呆一個下午,讓店主為你們細細解說青草茶的妙用吧!
地址:
108台北市萬華區西昌街84號
——————
//題外話//
想多了解台灣民間信仰歷史的話,很推薦看一部LINE WEBTOON的漫畫「引路人」,把許多台灣歷史文化和民間信仰轉換為簡單易懂又精彩的內容,再回頭看看自己腳下這塊土地,又覺得更親近了幾分。
「引路人」:
https://www.webtoons.com/zh-hant/drama/hellmessenger/list?title_no=1226&page=1
——————
這次的影片跟照片,一樣都是用Sony的相機拍的唷!
📷1⃣ Sony A6400+Sony FE 35mm F1.8
📷2⃣ Sony RX100M7
——————
//穿搭資訊//
。髮型:
台北中山Starry 阿布 |https://www.facebook.com/StarryhairDesign/
。睫毛:
夏樂時尚美學Kelly(艾咪讀者找Kelly可以拿小禮物唷)|http://amy.muah.blog/LBDRQ
。底妝:
富士艾詩緹防曬飾底乳 https://goo.gl/zrtAWh
GA氣墊
。唇彩:植村秀&GA400
。眼影:打亮Burberry/Bbi@
。腮紅:NARS
——————
最多人問的美白祕技看這裡👉
。一年內已經用掉10罐!美白精華化妝水
|http://amy.muah.blog/DX4A2
。幫我養成不曬黑體質❤日本美白錠
|http://amy.muah.blog/G4RQL
。美白首重保濕!我這一年來最愛的美白保濕水凝霜
|http://amy.muah.blog/GBWEL
。我的美白懶人包
|https://muah.blog/2016-07-08-7/
——————
艾咪.Muah💋
FB|https://www.facebook.com/Amysjam/
Blog|http://muah.blog/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amy.muah_style/
關於我|http://muah.blog/about-me/
合作請看|http://muah.blog/hi-amy/
合作請來信|amysjam331@gmail.com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xcAT3vTaZ0/hqdefault.jpg)
日治時期歌手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文學終究是苦難的道路,是和夢想戰鬥的道路。」
呂赫若,《呂赫若日記》
(1943年7月24日),臺北:印刻,2005。
不只是文學,
呂赫若後來對理想社會的追求也是一條苦難的道路...
呂赫若因為編撰地下刊物「光明報」被通緝,
當時的臺灣省保安司令部
在呂赫若的匪諜通緝名單上的職業欄代稱為「台北歌手」。
2018年,客家電視台也以此為主題
製播了以呂赫若主角的戲劇《台北歌手》。
無論是身為作家、演員還是歌手,
呂赫若都展現羨煞旁人的才華,
也獲得「臺灣第一才子」的稱號。
但呂赫若的生命卻因為政治而殞落...
我們只能想像,沒有50、60年代的白色恐怖,
臺灣文化可能展現出的豐富樣貌...
--
🔹臺灣吧五週年展NEXT ROUND,現正熱賣
https://lihi1.com/LVztb
(早鳥票限時搶購中)
--
不多說,訂閱臺灣吧頻道→ https://lihi.cc/0SEYv 🔔
🍺臺灣吧FB(會有YT沒有的貼文和影片)|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barstu...
🍺臺灣吧IG(終於破萬追蹤了,感恩感恩!)|
https://www.instagram.com/taiwan_bar/...
--
黑啤FB敲可愛快來看|https://www.facebook.com/beeru.official/
黑啤IG一樣很可愛來看|https://www.instagram.com/beeru_tw/
臺灣吧線上賣場,很好買慎入|http://taiwanbar.shoplineapp.com/
合作邀約(來酒吧聊聊吧)|business@taiwanbar.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zsMZbmoO4g/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