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爬山旅行寫作這些事~
如果是我的鐵粉應該會注意到,我本人特愛寫旅遊以及爬山文啦,雖然我出文速度不快,但每一回旅行的點點滴滴,我都會用心記錄,再撰文跟大家分享。
為了要求畫面好看,有時候短短山路或是路程我們會等待光影,或是看到不錯的角度,會停留很多時間取景拍攝,我們爬山並不能像一般遊客或是山友,可以盡情地往前衝,更多的時候,我們都是背著笨重的相機, 緩慢的,一步一腳印地前進,一路拍攝紀錄。
有些景點雖美,但暗藏危險。
前陣子去澎湖的[單心石滬],石滬上布滿尖銳的蚵仔殼,有些路段相當傾斜,雖然很美,但充滿危險,一不小心就會墜海,或是不注意潮汐,就會被困在石滬上,在文章裡我就會不斷提醒大家要注意潮汐變化,以及自己的腳力能力,因為[真的不是每個景點都適合每個人!]
今天跟一群朋友去走淡蘭古道,我以為就是簡單的健行,沒想到整段路都是原始路況,巨石相當濕滑,很多石塊都是鬆動,一不小心就會摔倒,雖然路況看起來簡單,但一路走起來卻是膽戰心驚。
山,從來都不簡單,我也在一步一履間學習,未來我會帶給大家更多爬山裝備的知識以及爬山注意事項,不輕忽自然的力量,才能確保每一趟旅程的平安。
也很希望每個朋友爬山前,都能多爬文查資料,確認自己真的行再出發。
衡量自身能力,才能有更多美好的旅程回憶。
今天沒有新文章,明天有喔~~~(揮手)
#今天已累歪
#今天衣著 adidas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旅行文學的112堂寫作課:作家的日本文學地景紀行及旅行文學寫作便覽」介紹 訪問作者:陳銘磻 內容簡介: 旅行是一種生活學習的態度, 寫作是一種心情結晶的過程。 ”這是走一段讓情感融入文字,有思想的旅行文學。” ~作家林央敏讚言~ 旅行寫作該怎樣寫才動人? 這本作家的日...
旅行寫作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民報書摘】#大地之下——時間無限深邃的地方
★英國《衛報》21世紀100本最佳圖書
★2019年英國溫萊特自然寫作獎(Wainwright Prize for UK Nature Writing)
★2020年愛德華.斯坦福旅行寫作獎(Edward Stanford Travel Writing Awards)
當我們不斷追尋地表高處,持續搜索眼前可見的事物時,是否停下步伐,關注過你我腳踏的這片大地之下,究竟如何揭示「人類的前世與今生」?
《大地之下》是 #可法倫 自然書寫系列的第五本。在寫完「鬆散的行路文學三部曲」後,麥克法倫顯然有個新的計劃,如果前三本書分別指向自然裡某個特殊地景——險峻拔高的山岳、隱隱作祟的荒野、凐沒在時空中的故道,這新的一本當然也會有個相對應的宏大主題;顧名思義,《大地之下》深入的是地底——黑暗、幽閉恐懼、未知,而且是更加粗礪、荒涼、時空相忘的自然世界。
旅行寫作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關於寫作】
有讀者問我說:「你的創作靈感來源是什麼?為何每天都有文章產出。難道沒有靈感枯竭的時候嗎?」不瞞實說,我偶爾也會偷懶,但不知怎麼寫臉書文章似乎成了習慣,一天不寫就覺得渾身不對勁,就像刷牙洗臉一樣,總想著今天該寫什麼。
過去幾年來,若真的要歸納自己的寫作方式跟創作靈感,我覺得還是可以分享給讀者的。
#蒐集資料與時事觸及
旅行寫作對我來說最為擅長,畢竟過去大半的時間幾乎都國外旅行,主要就是交代這一整天讓你印象最深刻的瞬間或是過程,分享的內容不需要過於生硬跟複雜,卻必須要讓讀者有身歷其境的感受。
疫情期間無法旅行,就可以改為生活寫作。有幾個方法我常使用也可以推薦給大家,第一,對有興趣的社群畫面截圖在手機相簿,第二、對敏感時事的連結蒐集到記事本中,第三,對於朋友聊天、粉絲問答感到有分享必要,一樣做截圖保留。
靈感來源:社群討論、時事觀點、情緒抒發、旅程點滴等等,然後在挑一個項目進行寫作即可,一個主題之後做論述。
#提出觀點批判或討論
選定方向後,靈感來源通常是破碎或是單一。就必須去思考該怎麼針對主題進行文字內容答辯。你必定需要選定一個立場,針對想表達的立場進行好幾種論述。
個人取向的文章大多都是帶著批判的觀點,很難做到中庸或是討好。但可以在文字敘述中不放入過多偏激字眼。並透過「回憶」、「歸納」、「引述」等將讓讀者更清楚你的觀點架構。
#整理資料並撰寫
文章撰寫方式有很多種,不同作者都有各自擅長的敘述模式,閱讀可以有效的增加字彙以及表達方式,但寫文風格往往模仿不來,這也是我不怕別人模仿的原因。文字可以被複製、章節段落可以被抄襲,但作者的觀點跟生活經歷卻無法。
臉書的寫作方式跟很多文章又不太一樣,在前段落就必須將主題點出,不然讀者很容易感到無聊跳過,最好盡量在標題下的清楚簡單,可以吸引讀者往下探尋。
#持續分享文章與寫作
當今撰寫文章的平台眾多,包括臉書、部落格、方格子等等。如果你是一個新創作者,最難的就是將文章觸及到大眾身上,此時你就可以透過投稿、各種平台的撰寫將文章推送到陌生人前面,剛開始一定會很沮喪。因為你可能看到旁人專欄都有數百個讚,自己只有一兩個,很懷疑自己到底寫得好不好。
事實上,文章好壞跟作者無關,很多時候大半的人只看內容,根本不清楚作者是誰,但好的文章絕對會引起讀者回饋、討論跟分享。當你的文章累積到一定數量時,才會有心細的讀者去看「作者是誰」。大部分會先注意到你的往往不是讀者,而是同為創作者的彼此。
之前有人問我要不要開寫作課,我先翻了白眼!畢竟多年寫作也都是胡來瞎搞居多,我還常跟出版社編輯說:「我是不是該去上寫作課。」不過沒上過寫作課的我也是寫出了很多觀點文章,在文字創作走出一條花路,雖然不見得討好所有人,但還是有鐵粉支持。
於是也想把多年寫作的想法整理給需要的你們!我的寫作法「思考、批判、整理、撰寫」,每日撰寫時間約一到兩小時,很快一兩千個字就會完成。因為日積月累成習慣,所以也不愛檢查稿子錯字,常常錯字連篇,不過粉絲都很有糾察錯字的能力,讓我感到欣慰。
最近也很多粉專+我,希望這篇可以幫助到新創作者,也歡迎你把問題私訊給我囉!
✈ 韓國 首爾
-
生活中,選擇留下合適舒服的人
博客來:https://reurl.cc/4yEqzV
誠品:https://reurl.cc/qm79mN
金石堂:https://reurl.cc/mq8Wn9
旅行寫作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旅行文學的112堂寫作課:作家的日本文學地景紀行及旅行文學寫作便覽」介紹
訪問作者:陳銘磻
內容簡介:
旅行是一種生活學習的態度,
寫作是一種心情結晶的過程。
”這是走一段讓情感融入文字,有思想的旅行文學。”
~作家林央敏讚言~
旅行寫作該怎樣寫才動人?
這本作家的日本文學地景紀行及旅行文學寫作便覽,
知名報導文學作家 陳銘磻,旅行又旅行,寫作再寫作。
一個酷愛旅行、愛寫作、愛文字、愛到日本旅行的男人,
突破性文字,以極利落精簡的500字短文,
描景寫情,有深度、有思想、有感念的地景紀行文風。
款款漫筆描繪春櫻冬雪、夏祭秋楓四季風物詩。
作者更不吝,於「後記」中,整理多年來寫文寫景,整理成簡要理論,並附上文豪作品範例,解析旅行文學描摹要領。
作者簡介:陳銘磻
曾任國小教師、電臺廣播節目主持人。雜誌社總編輯、出版社發行人。電影《香火》編劇。耕莘寫作會主任導師、救國團復興文藝營駐隊導師。獲二○○九年新竹市名人錄。大愛電視臺〈發現〉節目主持人。以〈最後一把番刀〉獲中國時報第一屆報導文學優等獎。曾獲金鼎獎最佳出版獎。《香火》、《報告班長》、《部落•斯卡也答》電影原著。
著作:《賣血人》、《最後一把番刀》、《陳銘磻報導文學集》、《雪落無聲》、《新店渡》、《在旅行中遇見感動》、《微笑,花散里》、《安太郎の爺爺》、《我在日本尋訪源氏物語足跡》、《我在日本尋訪平家物語足跡》、《川端康成文學の旅》、《三島由紀夫文學の旅》、《跟著夏目漱石去旅行》、《跟著芥川龍之介訪羅生門》、《我在京都尋訪文學足跡》、《作文高手大全集》、《一生必讀的50本日本文學名著》、《片段作文》、《國門之都》、《木藝師游禮海》、《無聊的人生,死也不要》、《大漢溪紀行》、《尖石風物詩》、《一生必讀的50本日本文學名著2:魅惑青春篇》等112部。
曾任國小教師、電臺廣播節目主持人。雜誌社總編輯、出版社發行人。電影《香火》編劇。耕莘寫作會主任導師、救國團復興文藝營駐隊導師。獲二○○九年新竹市名人錄。大愛電視臺〈發現〉節目主持人。以〈最後一把番刀〉獲中國時報第一屆報導文學優等獎。曾獲金鼎獎最佳出版獎。《香火》、《報告班長》、《部落•斯卡也答》電影原著。
出版社粉絲頁: 讓我們布克在一起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ECL0a3N4X4/hqdefault.jpg)
旅行寫作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我們的孩子在呼救:一個兒少精神科醫師,與傷痕累累的孩子們」介紹
訪問作者:謝依婷 醫師
內容簡介:
「我都有在關心,這孩子什麼都不說啊!」
其實孩子什麼都說了,
透過笑或不笑、哭或不哭,沉默、憤怒或自傷……
▌在孩子的失序、難解背後,是那顆很想被看見、被好好愛著的心。▌
‧「沒有人看見一個少年正在被強暴。」──一直說頭痛而拒學的少年,以自己的血,寫下祕密日記。
‧「這樣他就會死掉了!」──四歲女童拿玩具刀瘋狂剁碎黏土人。她被娃娃車司機性侵了。
‧「有時候我真的好討厭自己。」──少女纖細手臂上的自殘傷痕,就像媽媽的情人一樣數不清。
‧「如果我馬上送她去醫院,說不定她就不會死了。」──最好的朋友驟逝,女孩一滴眼淚都沒有掉。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兩年來從未開口的少女,最後寫下了這句話。
任何表面狀況都不僅是表面。最需要去聽見的,往往是沒有說出口的。
身為兒少精神專科醫師,謝依婷深知對於身心尚在發展、尋找自我定位的兒童和青少年來說,大人眼中「沒什麼」的小事,卻可能造成令他們窒息的壓力和影響。大人不解的情緒起落、行為變化,事實上,正是孩子在釋放線索,用力呼救:「請你多注意我!請你真的瞭解我!」
謝醫師溫柔同理,帶我們一同牽著孩子,和他們站在一起,看入受創的心,理解傷的源頭,因為當孩子被理解、被接納了,他們也更能有力量,好好長大。
孩子真正渴望的,往往說不出口。那麼,我們就先對他們說吧:
{孩子別怕,我會陪著你,我會接住你。
無論你是什麼樣子,我都愛你不變。}
作者簡介:謝依婷 醫師(成大醫院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
「人與人相遇是一種機緣巧合,能夠傾聽和幫助孩子,是身為兒心科醫師的使命和幸運,雖然不一定能幫上每一個孩子,但總是要盡力去做。」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行為醫學研究所進修中。
曾任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精神科系住院醫師、總醫師,兒童心智科代訓醫師。亦曾擔任衛福部心智障礙者精神醫療服務品質改善計畫雲嘉南區執行醫師,現為成大醫院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
兒少精神科也稱為兒童心智科,主要是看十八歲以下的對象,這個領域的專科醫師在全台灣只有兩百多位。
兒心科醫師在看診時,必須扮演多重角色,懂得許多不同面相的事物,比如:與兩歲小小孩牙牙學語地對話,和憂鬱高中少女聊偶像,與過動國中少年討論手遊,而面對拒學的國中少女,談的是「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使用病人的語言,才有辦法與病人溝通。
碩士論文還沒寫完,先出了這本書。
私心希望自己是業餘醫師;旅行、寫作、運動、和潛意識工作以及好好生活,可以是主業。
(本書所舉之診間故事皆經改寫,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6q-cb4w-nQ/hqdefault.jpg)
旅行寫作 在 烏龜妹Cecili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有些事情現在不做,以後就不會做了。」也許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也許是義無反顧勇敢追求的愛情、也許是轉換跑道開啟探索熱情的旅程,無論是哪一個,我們內在可能隱隱約約認為自己所處的位置還不夠好,渴望某種改變,進而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在這一集的節目中,我們邀請到 雪兒 分享她在成為作家後的蛻變,她從 30 歲開始旅行,34 歲辭去工作當了全職旅者,到目前為止,足跡遍佈六十幾個國家,更寫了五本書,包含《能不能,轉身就遠行》、《自己,才是旅程的終點》等等。
從旅行寫到兩性和生活的她曾在書裡提到:「或許曾經為了眾人眼光而活,那是因為你還沒找到自我。當你找到讓你開心的路途,你會毫無忌憚放下過往輝煌。30 歲後的我在旅途後,學會放手,放下愛情、放下執著,人生的加法跟減法其實沒有對錯,轉個身,走自己快樂的人生才是正途。」
到底她如何在過程中轉變心境,面對酸民的批評、旅程的挫折和感情的過往走過低潮,成了一位有故事的人,還忠於自己呢?我們馬上在節目當中揭曉。😉
.
.
重點節錄:
04:31 雪兒的自我介紹
06:55 一開始寫部落格的主題就是旅行嗎?為什麼後來會走入旅行寫作呢?
09:47 到紐西蘭打工度假後,受到最大的衝擊和啟發是什麼?
14:06 身為自由工作者,怎麼好好面對長輩們的質問並滿足他們的好奇心?
15:08 如何面對文章遭到酸民抨擊的難題?
18:10 從寫作到現在,有沒有遇過別人抄襲你的創作?你又是以什麼心態看待?
20:50 如何在寫作缺乏自信的狀況下,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
23:08 有沒有讀者因為妳真的改變他的生活或某個決定,讓你很印象深刻的呢?
25:04 疫情過後,想要去哪裡完成什麼樣的旅行呢?
30:07 如何在沒出國旅行的情形下,仍然幾乎天天都有題材可以寫呢?
31:32 你在旅途中遇到印象最深刻的挫折?為什麼遇到困難或經歷意外之後,還是一次又一次選擇上路呢?
38:26 你如何在失戀以後,重新調整心態,把專注力放在自己身上找回自己的呢?
48:30 你覺得剛開始成為自由工作者兼KOL,最不能適應的是什麼?遇到什麼困難呢?
53:36 如果有聽眾也想成為自由工作者,妳會建議他可以怎麼做呢?
56:31 如果有聽眾找不到自己的熱情,妳會給他什麼建議呢?
57:49 你過去有一段時間想開咖啡廳,為什麼後來沒有走入這個領域呢?
01:02:43 雪兒的人生哲學
01:03:40 如果聽眾想要找到你的話,要去哪裡跟你聯繫呢?
【關於 雪兒|雪兒 Cher】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herstravel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chertravel/
• 個人網站:http://www.cherstravel.com/
• Email: aboutcherme@gmail.com
.
.
如果想看重點文字稿,歡迎至部落格上閱讀。
👉 https://bit.ly/32hp6BW
.
.
節目於每週四晚上九點更新,如果喜歡節目內容,別忘了在 Apple Podcasts 留言並給予五星評分,讓更多人有機會聽到這個 Podcast喔!真的非常感謝你的收聽。 ❤️
.
——————————
🎧 《旅創浪人Life Show》收聽平台:
.
• Apple Podcasts|https://apple.co/3kbDhhN
• Google Podcasts|https://bit.ly/3mduiyr
• Spotify|https://spoti.fi/3ijZCtj
• Youtube|https://youtu.be/vrkKB5Te_AI
.
————————————————————
Facebook 臉書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turtlegirl.travel
.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turtlegirl_travel/
.
部落格
👉 https://ttgirltravel520.pixnet.net/blog
.
臉書私密社團
👉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939138802857191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rkKB5Te_AI/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