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振榮發起推動台灣「科研與高教革新」方案 業界大老聯署力挺】
面對大環境的新挑戰,為解決台灣高等教育與科技研究環境當前面臨的問題,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發起推動台灣「科研與高教革新」方案,並獲得業界大老聯署力挺。
施振榮表示,過去這段期間協助推動交大台南校區「致遠產學共創中心」及與其他國立大學接觸時,都看到當前台灣的高等教育與科研環境已面臨困境,如不及早因應將影響未來台灣的科技實力、產業前景與未來經濟發展,因此發起推動台灣「科研與高教革新」方案,並邀請業界聯署支持。
推動台灣「科研與高教革新」建議書中點出台灣高等科研、教育的幾個嚴重問題,包括「大學招生的缺口」、「科技產業的危機」、「薪資結構的困境」、「不友善的人才環境」等問題,這些人才危機、少子化缺口、產業振興吸引等問題,都需要通盤地、勇敢地尋求突破,國家的態度、視野與政策,將影響未來百年的競爭力。
為此施振榮呼籲,台灣高等教育必須全盤革新,要解決少子化、薪資結構困境、科技產業振興、國際學生召募、國際人才延攬等問題,同時也建議政府,研擬高教研發特別法、有計畫地招收外籍學生或僑生、設計高教教研人才的待遇彈性、設計高等教研人才之特殊年金等做法。
為具體推動此革新方案,建議書中也提出呼籲立法通過一項「科研環境與高等教育維新條例」,該條例涵蓋內容包括前述諸項內容,一次根本解決台灣高等教研環境的困境,為台灣的科技產業前景開啟一扇窗。且為避免修法內容太過龐雜以致討論失焦,建議將條例重點放在招生缺口、產業危機、薪資結構、教研附加年金四個相關議題。
這項活動發起後,為進一步尋求業界的支持,施振榮也特別邀請工研院院士一同參與聯署支持,並獲得院士的廣泛支持與聯署力挺。
*工研院院士參與推動台灣「科研與高教革新」建議書聯署名單(以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史欽泰 朱志洋 宋恭源 林本堅 林書鴻 施振榮 施崇棠 苗豐強 孫 弘 高英士 張有德 陳興時 陳顯彰 黃民奇 蔣尚義 鄭崇華 盧志遠 盧明光
施振榮施崇棠 在 信傳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工研院新院長上任~~~他也叫「劉文雄」
不過這位可是旅美長達35年,放棄在美國的機會,因與台學術界與產業界都有密切聯繫,了解台灣面臨的困境及挑戰,讓台灣企業大老們直呼「這是台灣需要的人才」👍
#能源 #施振榮 #施崇棠 #電力 #工研院 #鄭崇華 #劉文雄
👉信傳媒相關報導:
李世光掌工研院兼資策會 是為了革新整併?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6006
離尖峰電價若能鬆綁更多元 台灣能源產業及各種應用自然跟著來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5248
施振榮施崇棠 在 交通大學校友會 NCTU Alumni Associatio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恭喜電工系58級楊育民學長榮獲交大名譽博士殊榮。
-
全球大藥廠羅氏前全球技術營運總裁、育世博董事長楊育民獲得交通大學名譽博士學位,交大將在1月25日正式授予該學位,楊育民將在典禮上發表演說,他是繼全球半導體大廠NVIDIA共同創辦人黃仁勳之後,獲交大贈予名譽博士學位的第一人。
楊育民同時也是國家投資公司台杉董事、生物科技基金操盤人,他此次獲贈交大名譽博士頭銜,將與諾貝爾獎得主李遠哲、楊振寧,科技巨擘張忠謀、林百里、施振榮、施崇棠等人並列科技名人堂,這也是少數生物科技專家獲得交大名譽博士學位的案例。
楊育民是台北市前市長楊金欉之子,在台灣出生、長大,台灣交大電子工程系畢業,也是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學碩士,俄亥俄州州立大學電機博士。他,曾在國際大廠GE,Merck,Genentech,和Roche擔任高階職務工作,也是華人迄今任職大藥廠最高職務的專業人士。
交大表示,楊育民是交大電子工程系58級畢業,1980年進入奇異電機(GE),從研究部門技術到負責工程自動化管理;1992年,由於在控制工程的專長表現相當優異,進入默克(Merck)製藥負責藥廠自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