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曲的正義:檢察官面對的殘酷真相,走向崩潰的檢警與媒體》
聯經出版:https://bit.ly/3q3vNjP
📣即將上市!
📣更多消息,以及為法律圈外人設計的「檢察官角色介紹」等白話、法普導讀活動,請鎖定本粉專!
說到檢察官,你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
是「奶嘴檢察官」、「恐龍法官」、「司法不公」,還是判決總是「脫離現實」、不符民意,老是引來輿論撻伐?
然而在群情激憤、擁護眾人認定的「正義」之前,我們該深思的,是以片面資訊做出判斷真的好嗎?我們對這些問題的了解,真的足夠嗎?
檢察官的工作貫穿偵查、公訴到執行的整體刑事訴訟程序。他們因執掌職務的複雜、多面相而不容易為外人了解,總是顯得神祕。
有部分人以為檢察官是一群不問世事,成天坐在辦公桌前用筆辦案的文書柯南,但真實的檢察官要做得遠遠不只如此,他們要寫起訴書、要判斷證據是否可信、擬定偵查計畫、指揮警察辦案、檢視屍體、上法庭……他們是所有案件的守門員,是在司法程序中,最了解前因後果、參與最深的一群人。透過他們,我們得以了解一個案件的始末;透過他們,我們得以看到司法實務最晦暗、迫切的結構性問題。
在這本書裡,作者以深入檢察體系3年9月的經驗,深刻剖析了檢察體系、警察體系、媒體的重大問題,有系統地暴露三方之間如何往來、影響視聽。
我們可以說:#這是一本寫來改變社會的書,因為一切再不改變,也許就來不及了。
推薦序:
李茂生(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特聘教授)、
王皇玉(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副院長)
各界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方君竹(公視特約記者、「記者真心話」主持人)、
王子榮(雲林地方法院法官)、
朱淑卿(北一女中公民科教師)、
江佳蓮(基隆地檢署法醫師)、
邱顯智(人權律師、立法委員)、
吳曉樂(作家)、
姜長志(新北地檢署檢察官、劍青檢改成員)、
施家榮(雲林地檢署檢察官、劍青檢改成員)、
柯雁心(編劇)、
許伯崧(媒體工作者)、
陳永峰(東海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
陳宗元(彰化地檢署檢察官、劍青檢改成員)、
陳信聰(公視《有話好說》節目主持人)、
陳慈幸(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黃哲斌(新聞工作者)、
管中祥(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
劉潤謙(高雄市立凱旋醫院成人精神科醫師)、
蔡崇隆(《島國殺人紀事》系列紀錄片導演)、
蕭仁豪(臺灣警察工作權益推動協會理事)、
顏擇雅(出版人)
同時也有16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北市大安區臥龍義警中隊昨天晚間舉辦交接典禮,包括台北市警察局長陳嘉昌等人都受邀出席。沒想到熱鬧的現場,竟然遭到兩名男子丟下大量的蟑螂,讓人看了頭皮發麻。除了轄區的中山分局警方已經介入偵辦之外,警政署也表示必要時,將由刑事警察局全力支援。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
方君竹公視 在 BIOS monthl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封面故事】《#記者真心話》主持人 方君竹
⠀
「現在的資訊有兩種:苦口良藥、糖衣毒藥,我想要做的是糖衣良藥。」
⠀
方君竹說自己在新聞圈很菜、僅有名氣而已。他在公視實習時推出《記者真心話》點閱最高破百萬,卻也有前輩嗤之以鼻、資深記者在臉書發千字文批評。
⠀
面對罵聲,他心裡清楚,有心支持好新聞的人,本就不是他鎖定的受眾。「裹糖衣要多一道工,還會顯得媚俗。但還是要有人做這件事啊。」▹▹ https://bit.ly/33ayjfO
⠀
#BIOS封面故事|#方君竹|公視新聞網 PNN|#新聞實驗室
方君竹公視 在 竹北市民代表 陳冠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凱達格蘭學校青年營-第11期結訓】
大學四年埋首科技業各類實習,對於業界培訓年輕人的教學跟流程,也算是略知一二,但跨來政治領域後,就很想嘗試此類培訓,看看會教些什麼外,也好奇來的年輕人大概是怎樣類型,所以趁代表會開議前,報名凱校青年營,特地南下高雄上課,當然年齡限制最大是30歲,而我也是裡面最老的一個QQ(年齡壓底線)
#凱校就是黨校?
這問題應該是很多人既定的認知,但與其說是民進黨黨校,我個人認為比較偏向是對有本土意識的年輕人,去做視野上的增廣提升,如找來謝佩芬(吐瓦魯外駐聯合國外交官)魏德聖(台灣電影導演)、唐鳳(數位政委)、方君竹(公視記者真心話主持人)、耿暄(Yahoo總製作人)…各行各業的人才,或許不可能短時間學會這些專業,但有機會快速認識各領域並提問,這肯定比待在同溫層學校要大大有趣,更重要的是,這些來自各科系學生互相交流、磨合、學習,未來對進入職場是有一定的幫助。
#來的年輕人類型
這一期收了40人,除了大學、碩士在校生,最小也有高中畢業剛升大學,有人是想學習新事物,有的則是父母叫他來(父母也凱校結訓畢業),而因為關心政治而來的,不外乎是受香港反送中、反高中課綱微調、現職某民代助理、曾參與選舉志工…,漸漸能感受到不同社會運動抗爭帶來的影響,正一步步推動不同年齡層的年輕人,前仆後繼來參與、關心政治,對比學生時期的我來說,這些年輕人有這樣的行動力來關心政治,是我相當佩服與高興的。
#政策提案攻防與候選人選舉
四天三夜緊湊的上課外,還有分組競賽,要把十個不認識但分到一組的人凝聚起來,並決定好政見、候選人、幕僚攻防,是有一定困難的,而我們這組抽到要論述的政見題目是「經濟」,一個可大可小的題目,所以大家在討論時,勢必也有路線衝突,到底要提全台經濟政策看起來比較完善?還是特定產業的深度論述?當然也可以惡搞上台只喊「發大財」來當作我們的政見(笑
#有趣的觀察
我們這組最後以「電競產業」來做為經濟政策提升的方案,這一方面是行政院列為的潛力產業外,也是我在沒從政前的工作日常,所以內容不敢說盡善盡美,但在邏輯與資料處理上算得心應手,政策攻防時,有位學員模仿暴怒家長質問我們:「電競產業就是一個打電動,無法讓小孩專心讀書、浪費時間,不務正業的一個產業跟興趣!@#$%」霹靂啪啦轟了一堆,自然是引起全場大笑,不過我認為這是很好的啟發,因為實際政治場域,選民的確會隨時把他的偏見、厭惡、錯誤資訊,夾雜憤怒情緒往你身上倒,必須學會沉住氣,來思考怎麼去理性回應他,而不是跟著他的情緒隨之起舞。
最後我們這組,順利拿下專業評審認定的第一名,但有趣的是,在學員投票成績上卻沒有拿到,我並不因此感到生氣或失落,只是透過這樣反思,或許能更證實「投票是感性而非理性的決策」,可能因為喜歡或討厭哪個人來決定投票、也可能是無法鑑別政策價值、或我們表達不夠清楚,亦隨便亂投也沒差,或就是不爽我們…等等(以上都為假設),這從2018年高雄市長選舉就能看出,理性論述但無趣的陳其邁 vs 反應機靈但油嘴滑舌的韓國瑜,哪個討人喜歡,哪個適合專業的政治工作,這我想一目了然,而後續的演進大家也很清楚發生什麼事。
這幾天有個學員跟我聊到「希望能加強自己的專業,然後參與未來的地方選舉」,我當然樂見其成這樣的方向與努力,只是也老實跟他說「專業是對自己,對選民負責,然而能不能參選或選上,則有非常多變數,如你爸媽是誰?你是原、客、閩、外、新哪個族群?你是哪個政黨?你有多少錢?有沒有樁腳願意幫你?長的討不討喜?學經歷是否豐富?… 老實說現在不少政治人物,在沒有專業情況下,只憑上述幾點就能當選,所以千萬別認為有了專業,選民就一定會投給你,因為這牽涉到你本身的論述能力外,還有選民對政治的想像與鑑別程度」
#給十一屆同學的話
因時間關係,沒辦法跟同學們好好交流,這是我覺得相當可惜的,看著不管是受社會運動感召、政治明星魅力吸引,還是個人期許因素想參與、了解政治的年輕朋友,都希望讓大家少走點冤枉路。
從政要非常清楚自己的「初心」與要付出的「代價」,不然獲得光環與權力後,人格是非常容易變質的,政治是個大染缸,如果你認同跨越同溫層是很痛苦麻煩的事情,那政治領域大概就是個超級三溫暖,讓你嘗遍人情冷暖與各種是非,有一句話是這麼說「面對理想,最困難的不是路上的挫折、攻擊、失敗,而是抉擇與理想同樣幸福的事物」哪些幸福會消失,就是你可能要付出的代價。
當然,參與政治不一定要選舉,幕後的政治工作也分很多種,從最基層的發文宣、跑各類活動場、網路社群經營,到進階一點的情報蒐集、網羅優秀政治夥伴、組織各類社團、尋找資源壯大、專業政策幕僚、各類選舉操盤...,甚至更複雜的人性分析、社會觀察、政黨之間的合縱連橫...一個優秀的幕後政治工作者,可能比檯面上的候選人,還更有歷練及被受尊重,這也是一些資深立院助理,其實比新當選立委還有說話份量的原因。
總之,零零散散打了一大堆,希望能幫上大家的忙,也期待大家能有好的將來,有經過竹北都可以來找我聊天打屁 😊
方君竹公視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台北市大安區臥龍義警中隊昨天晚間舉辦交接典禮,包括台北市警察局長陳嘉昌等人都受邀出席。沒想到熱鬧的現場,竟然遭到兩名男子丟下大量的蟑螂,讓人看了頭皮發麻。除了轄區的中山分局警方已經介入偵辦之外,警政署也表示必要時,將由刑事警察局全力支援。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4463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方君竹公視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立法院教委會從3日上午開始,逐條審議私校退場條例,朝野黨團針對每項條文進行更細部的討論。但高教工會和部分大專校院的教職員指出,草案漏洞百出,比方說,專輔學校可以有三年期限改辦其他事業,停招之前逼退教職員,就能規避資遣費等問題。他們呼籲相關單位不要貿然闖關立法,否則會讓專輔學校加速清空師生,造成惡性循環。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4336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方君竹公視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上個月弘光科大的研究團隊前往仁愛鄉進行山林環境探勘,發現通往廬山的台14線和投85線鄉道的邊坡下方,有多處垃圾瀑布,甚至連更上游的溪谷也有不少垃圾棄置。當地學者擔心,不僅衝擊環境生態,也對集水區水源造成嚴重影響。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4326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