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法案TaipeiAct
#斷幾個邦交國換一個美國超划算
美國最近簡直卯起來發球🎾,快到小編一時之間都還無法相信這是正在發生的事。不要再說台灣反應慢半拍了,美國這樣開快車,蔡英文現在根本已經在後座暈車狂吐無法反應了吧😵
事情是這樣的,
幾天前美國當地時間9月4日,共和黨參議員賈德納(Cory Gardner)、盧比歐(Marco Rubio),以及民主黨參議員馬基(Ed Markey)、梅南德茲(Robert Menendez)共同提出「台灣盟邦國際保障與強化倡議法案」(Taiwan Allies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and Enhancement Initiative Act),簡稱「台北法」(TAIPEI Act)。
法案內容除了要求美國政府採取行動,與世界各國政府接觸,支持台灣的外交承認或加強與台灣的非正式關係之外,也提到,對於採取不利台灣行動的國家,法案授權國務院降低與這些國家的外交部署,並授權其暫停或改變美國對該國的援助,包括軍事金援。
➡️ 法案全文目前已上線:http://bit.ly/2QcHMut
➡️ 中央社法案全文翻譯:http://bit.ly/2N0jeXw
這個內容真的很狂,雖然並沒有要求國務院非要對這些國家祭出懲處(如果有的話,就實在太瘋了),但卻為國務院提供一個反擊的工具,以對付中國不斷透過經濟、軍事、政治等手段在國際場合上孤立台灣。
簡單來說,美國現在讓這個選邊站的遊戲規則更加清楚:「如果你在台灣議題上選擇站在中國那邊,那你就是站在美國的對立面。」
小編第一時間看到法案內容的想法是:「最好國務院會理你」,因為長期以來,屬於立法機關的國會挺台,而屬於行政機關的國務院則不然。國務院對於台灣議題的立場,基本上不出70年代《台灣關係法》制訂時空背景下的一中框架,這是他們一直以來的官方立場。
然後,
今天國務院發新聞稿表示,已召回多明尼加共和國,薩爾瓦多和巴拿馬的高級外交官,討論這些國家對台灣的斷交決定。
欸欸欸欸~這是什麼幻術?
這不是我認識的國務院啊!
➡️ 國務院新聞稿:http://bit.ly/2Qf1Nk7
召回外交官是十分強烈的外交動作,目的是為了表達強烈關切與不滿,或是對盟友的支持。過去在加薩戰爭期間,埃及、約旦及土耳其就曾經召回駐以色列大使。但更重要的是,這次美國召回的三國大使,都是在蔡英文就職後才與台灣(中華民國政府)斷交。
所以這次的動作不但表示對台灣的支持,也是對蔡政府的背書。
回到賈德納這次提出的《台北法》,如果注意看法案內文,條文中甚至要求國務院列出對各國政府與台灣外交關係的行動描述。
從什麼時候開始列呢?
2016年5月20日 —— 蔡英文就職總統日。
國務院這次在法案剛提出之際就採取行動,很明顯地,這是美國國會與行政部門講好了要一起支持台灣。
現在居然連國務院的風向也在變了!
拜託可以不要這樣飆車好嗎?hen怕🤣!!!
從《台灣旅行法》的通過,到這次《台北法》的提出,以及國務院近來(尤其是薩爾瓦多斷交後)對中國干預台灣國際空間明顯轉趨強硬的態度,都暗示著美國對台策略開始有討論的空間了,長期以來作為美中台關係指導方針的「一中政策」也面臨脫離現狀、被詬病為不合時宜的挑戰。
以當前美中局勢發展的軌跡來看,我們是不是能期待,美國會從現在的支持他國對台灣外交承認,最終走到自己也對台灣外交承認?
#斷幾個邦交國換一個美國好像蠻划算的
#這次提案的四位議員是目前參議院挺台的最強組合
#剛好兩個民主黨兩個共和黨
#看來是可以期待一下這個會期結束前通過
▍延伸閱讀
✏️ 葉耀元,「台北法案」到底在做什麼?http://bit.ly/2QjWLD4
✏️「台北法案」的弦外之音 http://bit.ly/2oRAfVE
「斷幾個邦交國換一個美國好像蠻划算的」的推薦目錄:
斷幾個邦交國換一個美國好像蠻划算的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美國最近簡直卯起來發球🎾,快到小編一時之間都還無法相信這是正在發生的事。不要再說台灣反應慢半拍了,美國這樣開快車,蔡英文現在根本已經在後座暈車狂吐無法反應了吧😵
事情是這樣的,
幾天前美國當地時間9月4日,共和黨參議員賈德納(Cory Gardner)、盧比歐(Marco Rubio),以及民主黨參議員馬基(Ed Markey)、梅南德茲(Robert Menendez)共同提出「台灣盟邦國際保障與強化倡議法案」(Taiwan Allies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and Enhancement Initiative Act),簡稱「台北法」(TAIPEI Act)。
法案內容除了要求美國政府採取行動,與世界各國政府接觸,支持台灣的外交承認或加強與台灣的非正式關係之外,也提到,對於採取不利台灣行動的國家,法案授權國務院降低與這些國家的外交部署,並授權其暫停或改變美國對該國的援助,包括軍事金援。
➡️ 法案全文目前已上線:http://bit.ly/2QcHMut
➡️ 中央社法案全文翻譯:http://bit.ly/2N0jeXw
這個內容真的很狂,雖然並沒有要求國務院非要對這些國家祭出懲處(如果有的話,就實在太瘋了),但卻為國務院提供一個反擊的工具,以對付中國不斷透過經濟、軍事、政治等手段在國際場合上孤立台灣。
簡單來說,美國現在讓這個選邊站的遊戲規則更加清楚:「如果你在台灣議題上選擇站在中國那邊,那你就是站在美國的對立面。」
小編第一時間看到法案內容的想法是:「最好國務院會理你」,因為長期以來,屬於立法機關的國會挺台,而屬於行政機關的國務院則不然。國務院對於台灣議題的立場,基本上不出70年代《台灣關係法》制訂時空背景下的一中框架,這是他們一直以來的官方立場。
然後,
今天國務院發新聞稿表示,已召回多明尼加共和國,薩爾瓦多和巴拿馬的高級外交官,討論這些國家對台灣的斷交決定。
欸欸欸欸~這是什麼幻術?
這不是我認識的國務院啊!
➡️ 國務院新聞稿:http://bit.ly/2Qf1Nk7
召回外交官是十分強烈的外交動作,目的是為了表達強烈關切與不滿,或是對盟友的支持。過去在加薩戰爭期間,埃及、約旦及土耳其就曾經召回駐以色列大使。但更重要的是,這次美國召回的三國大使,都是在蔡英文就職後才與台灣(中華民國政府)斷交。
所以這次的動作不但表示對台灣的支持,也是對蔡政府的背書。
回到賈德納這次提出的《台北法》,如果注意看法案內文,條文中甚至要求國務院列出對各國政府與台灣外交關係的行動描述。
從什麼時候開始列呢?
2016年5月20日 —— 蔡英文就職總統日。
國務院這次在法案剛提出之際就採取行動,很明顯地,這是美國國會與行政部門講好了要一起支持台灣。
現在居然連國務院的風向也在變了!
拜託可以不要這樣飆車好嗎?hen怕🤣!!!
從《台灣旅行法》的通過,到這次《台北法》的提出,以及國務院近來(尤其是薩爾瓦多斷交後)對中國干預台灣國際空間明顯轉趨強硬的態度,都暗示著美國對台策略開始有討論的空間了,長期以來作為美中台關係指導方針的「一中政策」也面臨脫離現狀、被詬病為不合時宜的挑戰。
以當前美中局勢發展的軌跡來看,我們是不是能期待,美國會從現在的支持他國對台灣外交承認,最終走到自己也對台灣外交承認?
#斷幾個邦交國換一個美國好像蠻划算的
#這次提案的四位議員是目前參議院挺台的最強組合
#剛好兩個民主黨兩個共和黨
#看來是可以期待一下這個會期結束前通過
▍延伸閱讀
✏️ 葉耀元,「台北法案」到底在做什麼?http://bit.ly/2QjWLD4
✏️「台北法案」的弦外之音 http://bit.ly/2oRAf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