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妍選Monday』 每週一早上咖啡時間配上專論小文章。五分鐘一個觀點,深入思考新竹生活。
【0927主題】#交通是最大的痛:頭前溪兩岸的塞車悲歌與未來
交通問題一直是新竹園區周邊的熱議話題。妍選專欄之前討論到 #新竹縣市之交 的日夜通勤路徑,今天,我想與各位聊聊,跨越頭前溪兩側的交通孔道-橋樑-與我們之間的距離。
👉跨縣市頭前溪三大橋
以嚴格意義來看,跨越新竹縣市的橋樑總共有三條,分別是中華路連接竹北的 1.#頭前溪橋 、收費道路 2.#國道一號,以及連接慈雲路的 3.#經國大橋。這三條橋經常在各大版面被戲稱為「#新竹停車場」,固定在每天上下班時間塞個不停,短短一兩公里,可能要花上十幾分鍾才能通過。
舉經國橋為例,新竹縣市兩端分別為關埔重劃區以及竹北自強南路幹道,從慈雲路到十興社區都是密集的住宅,加上台68線交流道貫串大橋,還有開往千甲里的岔路,路面複雜,不同方向的駕駛人因為號誌與車流塞成一團,是大新竹居民心中的痛。
更別提新竹縣市中華路串連南北新竹主要聚落,車流回堵更為嚴重,經常在新竹市經國路口開始擁擠,沿著興隆路、光明六路,蔓延到台地南端的新豐、湖口之交,伴隨新竹工業區人口下班潮,塞車實在是讓人頭疼。
👉其他的跨河大橋呢?
除了跨越新竹縣市的橋之外,事實上,三條橋的東側還有南寮地區的 4.#竹港大橋 與 5.#舊港大橋、湳雅地區的 6.#舊社大橋;另一端的新竹縣側還有興隆大橋、中正橋與新中正橋連接兩岸。
以新竹市三座橋來說,均位於幹線靠西處,不僅平面道路狹窄,跨越頭前溪後,還需要往東移動到主要住宅區,一來一往時間所費的時間,可能與塞車在三座大橋的時間相差不多。
另一頭的新竹縣竹北市、竹東鎮與芎林鄉周邊的三座大橋,若從新竹市通勤,將會遇到公道五路、公道路的下班人潮、光復路與中興路的園區下班潮、更別提到了新竹縣後仍要面臨東西向移動的時間耗費。怎麼說,這幾條橋的狀況雖然不如新竹縣市交接三大橋擁擠,但仍有客觀條件上的不利之處。
👉大新竹合併,有利於頭前溪兩岸交通系統整合
新竹市的用路狀況有車多、大眾運輸弱、道路狹窄三大問題。若縣市合併,將能更有通盤的規劃,以大眾運輸降低車輛數目、活絡市區個大節點的移動方案。
既然三大橋通行屬於硬需求難以調整,那 #活絡替代道路 將成為最重要的第一步。首先,可以針對舊社大橋周邊的 #上下班時段設立更有效率的號誌規劃,疏散公道五路、經國路以及湳雅街周邊的北向車潮。此外,#台68線武陵路高架橋已預留接往竹北段的開口,中央也已經編列預算,若順利完工,將可以降低經國橋、頭前溪橋南側的通往快速道路的車流,更有效解決東西向問題。
最後的最後,還是要回到整體的 #大眾運輸路網規劃。新竹縣市討論輕軌、捷運、甚至是竹竹苗輕軌路線已經超過二十年,具體的路網雖然未明,但仍以新竹市區、竹北市區、高鐵站與科學園區四大節點為輸送目標,大新竹合併之後有單一的行政體系提高效率,才有可能走入環評、主管機關核可,以及漫長的徵收與興建流程,滿足新竹民眾行的需求。
同時也有1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烙野孩imyeahh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第七十部影片,南投縣仁愛鄉能高越嶺道西段-奇萊南華 拍攝於2021.01.09-2021.01.10 烙野孩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E7%83%99%E9%87%8E%E5%AD%A9-108421374001542/ 烙野孩IG:https://www.i...
新 豐 竹 北 道路 在 遠見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遠見時光機】那場令人心碎的 #921大地震
👉時光機FB:遠見時光機
🥳IG追起來:https://bit.ly/3lf85ii
22年前,1999年9月21日凌晨 #1時47分,在台灣南投縣 #集集鄉 發生了震源深度約8.0公里、芮氏規模7.3的大地震——此地震造成 #2415人死亡、29人失蹤、1萬1305人受傷、5萬1711間房屋全倒,與5萬3768間房屋半倒。
這起地震讓台灣全島都感受到了嚴重搖晃,總共持續大約102秒,是台灣戰後時期傷亡損失最大的 #自然災害。震央位於北緯23.85度、東經120.82度,南投縣集集鄉境內,震源深度為8公里。這場地震肇因於 #車籠埔斷層 的錯動,並且在地表造成長達為85公里的破裂帶。
當年,不但人員傷亡慘重,也震毀許多道路與橋樑等交通設施、堰壩及堤防等水利設施,以及 #電力設備、#維生管線、#工業設施、#醫院設施、#學校 等公共設施,更引發大規模的山崩與土壤液化災害,其中又以台灣中部受災最為嚴重。
當時 #南投縣 受創最鉅,10多個鄉鎮市重創,縣內的各項設施、經濟產業、觀光旅遊、民眾生命財產等都受到重大損失。災情主要集中在震央及斷層所經附近的埔里、竹山、名間、中寮、國姓、草屯等地,尤其是 #中寮鄉 在這次的大震之下受創最為慘重。台鐵 #集集線 鐵軌嚴重扭曲,而集集車站木造站房嚴重傾斜。
此外,中部地區受到空前的破壞,震災中傷亡的人數以 #東勢鎮 最多,其他地區如豐原市、大里市、太平市、霧峰鄉、石岡鄉、新社鄉、和平鄉等災情也相當嚴重,台中縣以山線之新社鄉、東勢鎮、石岡鄉三鄉鎮受創最為嚴重,死傷人數佔台中縣死亡人數的2/3以上。
不僅如此,雖然 #台北 離震央很遠,但依然有兩棟建築物倒塌。
台北市震災以 #東星大樓 崩塌事件最為嚴重。東星大樓於地震後,大樓各層嚴重擠壓,此崩塌共造成87人死亡,是台北市受災最慘烈、也是唯一倒塌的建物;台北縣新莊市 #博士的家 由於未按圖施工,建築安全係數未達一半標準,不堪4級地震而導致大樓倒塌,45人罹難。
由於地震發生當時屬於深夜,不少人在睡夢中走避不及遭倒塌房屋重壓,全台房屋倒塌的狀況更是自二戰後前所未有的慘重,且各地幾乎都傳出可怕災情,#經濟損失 更高達新台幣3647億元。
此次地震,讓台灣國民瞭解地震的威力,並開始深思防震的重要性,開始檢討建築物或其他地方的 #防震措施。此外,政府亦在此次地震後開始正視防震教育,加強防震防災的宣傳,並將此次教訓編入教材中。
圖片來源/國家文化資料庫
關於【遠見時光機】
《遠見》全新企劃,以劃時代的歷史照片,勾勒當年你我已漸漸淡忘的時光——那些年的報導、那些歲月的回憶,相信能在時間的洪流中,抓住一絲絲美好的感動。
新 豐 竹 北 道路 在 李妍慧 Yen Hui Le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妍選Monday』 每週一早上咖啡時間配上專論小文章。五分鐘一個觀點,深入思考新竹生活。
【0920主題】人往哪裡走? #大新竹人口流動地圖
最近大新竹合併升格的議題正夯,常常被提到的大新竹相加夜間人口有「120萬」,比戶籍人口硬是多了近20萬人,這個數字究竟從何而來?又反映出什麼人口現象呢?今天,我想要以內政部在今年七月份首次公開的「#電信信令地圖」為基底,與各位聊聊大新竹的幾個人流現象。
👉什麼是「信令地圖」?
顧名思義,是「電信訊號」為基底的數量反應,相較於戶籍人口更能反應工作、季節性遷徙、日夜週間等測量區段的變化;其次,信令人口較能夠反映「勞動力」的遷徙,因為行動電話的持有者多為青少年到中年人士,相當符合行政院所劃設15-64歲勞動力的基底,適合作為平均年齡低、移入人口多的新竹市作為政策研究使用。
👉縣市之交:科學園區生活圈
根據信令地圖顯示,#湧入科學園區工作的狀況相當顯著。新竹科學園區所在的新竹市東區、新竹縣寶山鄉平日白天人口分別為374143人以及75662人,合計將近45萬人口,比起相加約23.3萬人的戶籍人口,已經幾乎是兩倍,其中新竹縣 #寶山鄉 戶籍人口僅約1.4萬,白天的工作人數可以高達戶籍人口的五倍。
另一方面來說,從園區下班的城鎮往返,也值得觀察。以平日晚間信令人口來看。寶山人口則明顯下降到3.3萬,東區則下降為30萬左右,鄰近的新竹縣 #竹東鎮 則是從平日白天的7.9萬回升到平日晚間的10萬人,#竹北 則是從21.5萬回升到22.7萬人。稍微遠一點的 #新竹市北區 則是從平日白天11.9萬回升到晚間15萬人,#新竹市香山 則從7.9萬回升到9萬左右。
雖然單純以行政區人口流動歸納到園區人口進出狀況並不嚴謹,但綜合園區生活圈商家的銷售型態、租屋以及開發熱區等條件綜合來看,#以竹科為核心的生活圈,確實存在且仍在成長。
👉北新竹新重心:從頭前溪兩岸到 #南北向發展軸線
除了園區之外,#北新竹 的工業帶也帶來大量的住家需求,促成了人口的增長。以平日夜間人口,也就是大家主要的居家時間來看,竹北、#新豐 加總比日間多了幾乎兩萬人,而鄰近的 #湖口 可能是工業區因素,夜間人口雖僅有11.7萬,比平日日間13.7略少,但已經比戶籍的7.8萬人口足足多了近4萬人。原本以頭前溪兩岸為主要發展軸線,已經逐漸呈現南北向趨勢,搭配近年來建案蓬勃在頭前溪北岸一路往新埔交界的十興地區擴散,確實已人口重心來看,#大新竹的發展核心有逐漸北移狀況。
👉新竹發展的下一步:區域整合與區域再調整
從信令人口的解讀來看,新竹縣市的人口流動,事實上也吻合了目前重要的 #公共議題,例如,#交通節點(車塞在頭前溪的幾座橋上)、 #學區宅熱點(新竹市東區與竹北的設籍爭議)、以及 #重要建設規劃(重劃區、南北向快速道路等)的熱門項目。新竹市作為竹竹苗三縣市的產業核心,需要更有效的整合鄰近縣市在各項議題上的合作,才能為下一代的新竹人,以及下幾個十年的大新竹產業發展,開創更有利的條件,達成更好的生活品質。
👉中秋假期愉快!😎
歡迎加入我的臉書社團 🤡 新竹同學慧 ,與我一起討論新竹大小事!
新 豐 竹 北 道路 在 烙野孩imyeahh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第七十部影片,南投縣仁愛鄉能高越嶺道西段-奇萊南華
拍攝於2021.01.09-2021.01.10
烙野孩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E7%83%99%E9%87%8E%E5%AD%A9-108421374001542/
烙野孩IG:https://www.instagram.com/im_yeah_hi/
2021新年快樂!
太棒了!遇到有雪、有陽光、有雲海又出大景的百岳風景!
這次,我們參加由canada x u.s.a select主辦,兩顆百岳奇萊南華行程。當時答應參加,還沒有寒流,出發前一週,看氣象可能會下雪,標準的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每天盯著氣象預報看,原本覺得很輕鬆的行程,頓時變得複雜,冷啊!保暖是很大的挑戰,不是上衣外套要保暖而已,從頭到腳,毛帽、脖圍、手套、褲子、襪子都要另外再準備!說真的,平常工作之餘,還要準備這些,差點吃不消。還好他們有得租借,沒買齊的還可以借。
我們爬的百岳不多,這次行程之前,Allen只有3顆(玉山、合歡北峰、石門山),Amber完全沒有。所以這次是頻道第一次百岳,野是第一次在冬季爬山,而且有雪!
出門前並沒有做太多功課,只有稍微看一下,畢竟有跟團,安心許多。出門前只知道,登山口在精英溫泉附近,途中有雲海保線所,山屋前有能高瀑布,山屋很豪華很猛,天氣好可以拍到金色奇萊草原這些。
實際出發這天,在登山口接近0°C,還沒開始走,身體直發抖!走了1k都是上坡,身體就暖起來了,接著遇到電塔,土地公廟及大休息站4.5k雲海保線所。在雲海保線所,大家把準備的食物都拿出來,各式各樣都有,很歡樂,這裡的廁所也不錯,方便後繼續前行,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走到6k,會停很久,大崩壁很好拍照,霧時來時散,情緒起伏很大!接下來6~10k都是上坡,有幾段還特別陡,真的很累!大概在7.5k開始看到樹上結冰。10k終於到了,到這之後,路會平緩一點,也不這麼喘了,也在同時,進入了銀白色的世界,真是太夢幻了。
過了12k,離山屋只剩1公里,接連三個吊橋,都是銀白色的,最後一個吊橋,就是能高瀑布,橋旁邊有小路可以到達瀑潭,看大家夏天拍的照片,瀑布很大,這次瀑布不大,不過半結冰的狀態,更是迷人,潭面也是浮著一層薄冰,一旁的石頭都是結冰的,無法直接踩著走,幾乎是用爬的在移動,拍完照,前往山屋吧,100m就到了。
山屋比想像中挑高非常多,到這裡,每走一階階梯腳都很酸痛,晚餐豐盛,比想像中好,全部吃光光,沒有遺憾!20:30入睡,03:10起床,外面飄著細雪,我們出發吧,去山上看日出!
離開山屋,往山頂的方向,不像昨天的寬闊道路,就是人走的山路了,不斷撥開結冰的箭竹林前進,到達天池之前,是也開闊起來,剛剛的疲累感都不見了!
天池結冰了!原本不太敢踩上去,仔細一看,其實下面不深,滑吧!
日出,大概拍了30分鐘不肯走,這就是金色奇萊嗎!?不是,這次是白金奇萊!運氣太好了,遇到有雪、有陽光、有雲海又出大景的百岳風景!
接著登頂,耍廢,就回山屋準備下山啦!
這次挑的鞋子是旅狐的登山鞋,防水不錯,沒有滲水,回家請洗的時候,小心沖洗,水也不會跑進鞋子裡,黃金大底還是有它的效用在,感謝它陪我們走過這次難得的風景!
無心插柳,本來只想隨意走走,卻變成有雪冷爆出大景的百岳體驗!學到很多,經驗值有提昇,之後有去爬山,再拍給大家哦~
溫泉民宿(美山林)(沒辦法Google導航,請用此點位):https://goo.gl/maps/WX1iuN8XpRq7YBiy8
#Taiwan#台灣#南投#Nantou
#Hotspring#溫泉
#outdoor#戶外#旅遊#追雪#下雪
#烙野孩#imyeahhi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bFKxxwz3Tw/hqdefault.jpg)
新 豐 竹 北 道路 在 Marcos & Jinny相許旅記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北得拉曼巨木步道簡介】
北得拉曼是部落裡泰雅人視之為「聖域」的傳統狩獵領域,為全台灣海拔最低的檜木巨木群落。林相隨海拔高度變化,從人工造林地、天然闊葉林區及檜木林帶,多樣的植物孕育豐富的動物,尤其闊葉林中以飛鼠最常見,成為部落發展生態旅遊的要角。沿途有迴音谷、小瀑布等景點。
【北得拉曼攀登注意事項】
1.高度落差:海拔900~1,300m
2.登山時間:北得拉曼補給站登山口→【80分鐘】→2.水田林道登山口→【45分鐘】→3.第一休息站→【20分鐘】→4.迴音谷→【25分鐘】→5.下神木叉路口→【40分鐘】→6.瀑布、一號神木→【15分鐘】7.石磐區抵達二三四號神木→【20分鐘】順時針返回神木叉路口→原路返程登山口。
【北得拉曼交通資訊】
國道3號竹林交流道下,從新竹尖石走120縣道往新樂方向,過新樂大橋轉進水田林道(竹58),過水田橋右轉進水田林道支線抵達水田部落,取左往上水田部落,經源昇園商店(舊稱北得拉曼補給站),續行可抵達步道登山口。
若【Google導航】請尋找【童話森林露營地】,抵達後叉路取左邊向上,開車約10-15分鐘抵達登山口。沿途道路狀況不佳,請小心駕駛。
【有用資訊】
1. 台灣山林悠遊網 https://recreation.forest.gov.tw/Trail/RT?typ=3&tr_id=035
2. 下載離線地圖【健行筆記APP】: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trail&act=gpx_list&city=全部&keyword=北得拉曼巨木步道
#北得拉曼 #新竹尖石 #Ptlaman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wOG_J0cfuY/hqdefault.jpg)
新 豐 竹 北 道路 在 Jordan到處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坪頂古圳親山步道海拔約300至500公尺範圍內,也就是士林區平等里,地勢北高南低,有內雙溪與內寮溪流經其間,山地丘陵與溪水孕育出豐富的植物生態景觀,最多的要算是姑婆芋、紅楠、無患子、風藤及竹子等,水中生物則有多樣化的昆蟲與爬蟲類,讓山友在探訪步道的同時,也能感受處處是驚奇的豐富之旅
坪頂為士林平等里的舊地名,位於平等里有兩條古圳以坪頂為名,一是坪頂古圳,一是坪頂新圳,兩處古圳都是超過150年的引水設施,肩負灌溉、飲水、運水三種功能,至今仍是平等里居民所仰賴的民生用水來源
#台北景點 #陽明山景點 #陽明山親山步道 #坪頂古圳步道 #坪頂古圳 #坪頂新圳 #登峰圳 #陽明山國家公園
🔑【副頻道「Jordan日常」】https://bit.ly/3hhOQDg
🔑【「Jordan到處走」粉絲頁】 https://bit.ly/2XaazF9
【台北自由行景點指南】陽明山坪頂古圳步道(上集),走訪百年坪頂古圳步道,清涼舒適平坦的林蔭步道,照著「官方路線」走,結果累壞了這對苦情父女
https://youtu.be/MFECgfYtgUk
【陽明山坪頂古圳步道指南】(下集)再訪百年坪頂古圳步道,重新感受清涼舒適平坦的林蔭步道,一窺百年古圳引水隧道口
https://youtu.be/3wOnXmQXhYE
--- 交通資訊 ---
※ 開車:Google Map
輸入 https://goo.gl/maps/rBoKSecVU6ZATCHt7 ,可導航至這集影片步道路線入口
※ 公車:
首都客運市民小巴1,搭到「頂山」站
--- Traffic Information ---
※ Driving :
Use the Google Map link
https://goo.gl/maps/Aw59rwu74XVCw3HEA to find the trail entrance in the video
※ Bus:
Take Capital Bus M1 to " Dingshan "
首都客運市民小巴1路線圖及時刻表(Bus route map and schedule for Capital Bus M1)
https://ebus.gov.taipei/MapOverview?nid=0153000100
健行影片 https://bit.ly/30XNJBD
渡假村、飯店住宿 https://bit.ly/3fcCDh6
陽明山景點 https://bit.ly/2P3URqC
賞花系列 https://bit.ly/336ZOHj
夏天避暑清涼步道 https://bit.ly/2CYLRk4
兒童遊戲場 https://bit.ly/3f9qXf5
玩水系列 https://bit.ly/2Xab4Px
歷史建築古蹟 https://bit.ly/2BGNzWR
博物館 https://bit.ly/3094SZS
台北景點 https://bit.ly/39BY0HN
基隆景點 https://bit.ly/2PaYsDa
宜蘭景點 https://bit.ly/3098Mly
新北市瑞芳區景點 https://bit.ly/3368SMD
新北市淡水區景點 https://bit.ly/2D0q6R4
新北市石門區景點 https://bit.ly/2BHDCbJ
新北市萬里區景點 https://bit.ly/3gblYMx
新北市貢寮區景點 https://bit.ly/2X7JgLN
新北市汐止區景點 https://bit.ly/2D1Tp5B
新北市平溪區景點 https://bit.ly/3gejH2Z
台南景點 https://bit.ly/2Dh8fFm
🔔商業配合聯絡方式:
1. FB粉絲專頁「Jordan到處走」私訊
2. E-mail:driversjuju@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an9Bd1A9Q4/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