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的魔幻時刻
#2021新竹光臨藝術節_科技未來燈區
中秋連假馬上就要到了,除了返鄉團圓以外,大家有沒有什麼出遊的計畫呢?
邀請大家趁著中秋連假來到新竹,欣賞2021新竹光臨藝術節第二彈「科技未來」燈區的藝術燈具。除了上次在臉書上介紹的新竹公園燈區以外,在中央公園、三民公園都可以看到藝術家為新竹量身打造的大型創作!
位在三民公園的「未來拓樸」,由沃手工作創作,藉由光影構築一片山林地貌,就像在三民公園裡勾勒一座漂浮的時光島嶼。另一件作品則是在中央公園的「卷卷林」,由陽明交通大學的曾令理老師創作。搭配隆恩圳周邊特有的童話燈具,以數位科技切割金屬板片,打造奇幻的曲線森林。
不論你是打算在中秋連假返鄉的新竹人,又或是還在計畫著要去哪裡出遊的外縣市朋友,都歡迎大家來到新竹市區,來一趟秋季限定的光影小旅行,漫步在新竹的城市街頭,感受這座城市的魔幻魅力!
#展期到10月16日
#每晚6點準時點亮新竹
#中央公園_三民公園_新竹公園_東大陸橋
新竹隆恩圳在哪裡 在 蔡惠婷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燈會管制區範圍大,市府具體配套措施在哪裡?】
🐦小鳥議員定期會台灣燈會專案報告質詢
👉完整影片跟市府統整回覆看這裡:https://reurl.cc/D6Lp2j
在這次燈會專案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到,市府規劃了六個燈區,分別是:
新竹火車站燈區、護城河燈區、新竹綠園道燈區、東大路軸線燈區、隆恩圳燈區及新竹公園燈區。
🚸而目前市府做出兩層管制區,內圈的規劃是 #行人徒步區(管制時間中汽機車禁止進入),涵蓋的有三民國小、三民國中、東門國小、曙光女中、曙光國小、新竹女中、新竹高工,共七所學校。
🚸外圈的規劃是 #外車禁入區(管制時間中汽車禁止進入)會包含更多學校,像是北門國小、民富國小、清大附小、新竹國小、竹蓮國小、東園國小、西門國小,共七所學校。
光是在燈會管制區中就多達14所學校。我想到許多學生與家庭的接送交通與生活可能會因此而受影響,因此在上週2021台灣燈會籌備情形(含燈區規劃、經費編列、安全維護、交通維持)專案報告中,我提到了幾點問題,希望相關局處盡快做出因應措施。
這些提問包括:
1. 下午放學的時候,跨區就讀及安親班、補習班的學生如何放學?動線如何走?
2. 這段時間在外車禁入區「盡量請家長騎機車接送小孩」的建議,有無考量到三寶家庭的負擔,難道要用機車來回載好幾次嗎?
3. 托嬰中心的寶寶也有很高比例是開車來接送的,在管制區內有無配套?
然而得到的答案還十分籠統,交通處長回答到:「會跟教育處及相關的局處進行空間及時間的錯開,來減少交通上所造成的影響,當然包含育嬰中心或是特殊狀況。交通處都有一些應變計畫跟專案處理。」
聽完局處的回覆後,我還是不清楚"具體明確的規劃"會怎麼做,我認為這次燈會的汽車與徒步管制區包含眾多校園,影響學生甚大;另外,我也建議教育處發函到學校將班親會時間延後(國民教育法有規定開學兩周內要完成),來避開晚上或假日開班親會的車潮跟人潮。
在此請交通處、教育處一定要審慎評估,定出具體配套措施,並與相關單位及受影響區域民眾來召開公聽會,以確實了解民眾需要與難處,將燈會所帶來的不便降到最低。
#2021台灣燈會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只剩下3m2w了請加油
新竹隆恩圳在哪裡 在 廖子齊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導盲導到路中央⚠️
步行城市計畫真的有通盤規劃嗎?
在這次議會定期會質詢,我特別針對這幾年新竹市人行空間的整建指出兩大問題:
一、#漠視視障者的步行權益,尤其是在需要設置導盲磚形式的警示帶與定位磚的路口處,沒有規劃完善的導盲設施,甚至設置錯誤!
二、#公園綠地等整建工程卻多未包含周邊人行環境的整體規劃,使公園內部空間與通往公園的人行環境形成斷裂,非常可惜。
👩🏻🦯
上個月我接獲陳情,#在湳雅公園的人行道上有一個設置錯誤的定位磚,定位磚不但沒有設置在行人穿越線前,甚至它的指示方向與行穿線方向不一致,根本是引導視障者走到路中央!
我在質詢中特別詢問城銷處長知不知道照片錯在哪裡,處長很誠實地回答我說「不知道」。
明明公園作為城市公共設施,應該要對所有人友善開放,每座公園和人行道的建置,都是期待它在未來能夠服務所有市民。城銷處作為興建管理公園的局處,卻連最基本的人本交通設施都沒做好。
我也進一步發現,我們新竹市這幾年興建的人行空間相關建設,竟然只有跟營建署拿經費的會參考營建署《市區道路及附屬工程設計規範》,其他的人行空間根本無視營建署在107年針對人行道的路緣斜坡警示設施研究後做的修正:#應以導盲磚作為警示帶及定位磚。
不是跟營建署拿錢建置的人行空間,像是公園周邊,就完全沒有比照此設計規範。讓人不禁懷疑,說好的 #步行城市計畫,是否只是一個一個的建案,而欠缺通盤的規劃準則?
同時,我知道為了迎接明年的新竹燈會,市府已在6月10日公告招標市區人行道的無障礙整修改善工程,我也馬上 #要求市府按照營建署107年最新的設計規範去做導盲設施的規劃。
🌳
#市府在未來的公園綠地廣場等興修工程必須將周圍人行空間納入規劃設計
我在質詢中,也展示了包括綠光公園、竹香南北路人行步道、隆恩圳親水公園、新竹綠園道、關新公園、新竹動物園、樹林頭公園等人行道的現況,指出公園用的漂漂亮亮,去的路上卻好像不是那麼友善,如綠光公園旁近陸橋的人行道鋪面損壞,變電箱、路燈使通道空間不連續,路緣斜坡前無行穿線,更不用說輪椅族要下坡的迴轉半徑根本不夠⋯⋯
在在顯示儘管近年有相當多的公園整建工程,很多卻沒有將周邊相對應的人行環境納入規劃,明明都是前往公園休憩的市民的必經之路,卻有這種斷裂非常奇怪。
💁🏻♀️
#步行城市的整體規劃應以「#通用設計」的高度執行
這幾年,在市府的努力下,新竹市有許多公園綠地等的整建工程,在步行友善、強調無障礙化的趨勢下,有做人行道改善工程的多為設置路緣斜坡,方便輪椅使用者、推娃娃車的家長等使用,往往忽略了視障者的步行權益。
我期望市府在城市規劃上,能以通用設計的角度去做全盤考量,滿足所有使用者的需求。
什麼是通用設計呢?
通用設計是指對所有族群都友善的設計,在使用上公平、簡單、直覺、省力、有明確資訊且容許犯錯而不招致危險的設計,不僅止於「美觀」或服務特定族群,在高齡化社會的現在更顯重要。
一個符合通用設計概念的警示設施或引導設施,對如各項身體機能持續退化或失智的長者在獨立外出及日常生活中也是有很大的幫助。
感謝市府同意我的看法,將修正位於湳雅公園人行道定位磚的錯誤設置,也將針對公園周邊人行空間做規劃改善。
也請大家繼續當子齊的眼睛👁️多多觀察日常生活中有哪裡需要改善的,我們一起努力,讓新竹成為一個真正對所有人都友善的城市。
————
照片中的我戴著新竹市視障成長協會製作的一眼全盲/一眼隧道視野的「 視覺體驗鏡」
————
訪問視障成長協會,體驗低視能的世界
https://fb.com/811669096029326
巨城正門前轉彎處的人行道,在農曆年前變成「扇形無障礙斜坡」了喔!
https://fb.com/728225217707048
親愛的,我把兩岸步道串起來了
https://fb.com/798552740674295
更多交通改善,請見一周年報告
https://bit.ly/3cPQE3m
新竹隆恩圳在哪裡 在 林智堅- 【隆恩圳景觀工程動工打造親水環境】...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隆恩圳 用300年的時間見證了新竹市的發展,當農業灌溉的功能逐漸式微的同時,透過我們的再生計畫讓古圳連結周遭的巷弄,創造「大街串小巷」的親近生活感,也讓大家重新認識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