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妍選Monday』 每週一早上咖啡時間配上專論小文章。五分鐘一個觀點,深入思考新竹生活。
【0927主題】#交通是最大的痛:頭前溪兩岸的塞車悲歌與未來
交通問題一直是新竹園區周邊的熱議話題。妍選專欄之前討論到 #新竹縣市之交 的日夜通勤路徑,今天,我想與各位聊聊,跨越頭前溪兩側的交通孔道-橋樑-與我們之間的距離。
👉跨縣市頭前溪三大橋
以嚴格意義來看,跨越新竹縣市的橋樑總共有三條,分別是中華路連接竹北的 1.#頭前溪橋 、收費道路 2.#國道一號,以及連接慈雲路的 3.#經國大橋。這三條橋經常在各大版面被戲稱為「#新竹停車場」,固定在每天上下班時間塞個不停,短短一兩公里,可能要花上十幾分鍾才能通過。
舉經國橋為例,新竹縣市兩端分別為關埔重劃區以及竹北自強南路幹道,從慈雲路到十興社區都是密集的住宅,加上台68線交流道貫串大橋,還有開往千甲里的岔路,路面複雜,不同方向的駕駛人因為號誌與車流塞成一團,是大新竹居民心中的痛。
更別提新竹縣市中華路串連南北新竹主要聚落,車流回堵更為嚴重,經常在新竹市經國路口開始擁擠,沿著興隆路、光明六路,蔓延到台地南端的新豐、湖口之交,伴隨新竹工業區人口下班潮,塞車實在是讓人頭疼。
👉其他的跨河大橋呢?
除了跨越新竹縣市的橋之外,事實上,三條橋的東側還有南寮地區的 4.#竹港大橋 與 5.#舊港大橋、湳雅地區的 6.#舊社大橋;另一端的新竹縣側還有興隆大橋、中正橋與新中正橋連接兩岸。
以新竹市三座橋來說,均位於幹線靠西處,不僅平面道路狹窄,跨越頭前溪後,還需要往東移動到主要住宅區,一來一往時間所費的時間,可能與塞車在三座大橋的時間相差不多。
另一頭的新竹縣竹北市、竹東鎮與芎林鄉周邊的三座大橋,若從新竹市通勤,將會遇到公道五路、公道路的下班人潮、光復路與中興路的園區下班潮、更別提到了新竹縣後仍要面臨東西向移動的時間耗費。怎麼說,這幾條橋的狀況雖然不如新竹縣市交接三大橋擁擠,但仍有客觀條件上的不利之處。
👉大新竹合併,有利於頭前溪兩岸交通系統整合
新竹市的用路狀況有車多、大眾運輸弱、道路狹窄三大問題。若縣市合併,將能更有通盤的規劃,以大眾運輸降低車輛數目、活絡市區個大節點的移動方案。
既然三大橋通行屬於硬需求難以調整,那 #活絡替代道路 將成為最重要的第一步。首先,可以針對舊社大橋周邊的 #上下班時段設立更有效率的號誌規劃,疏散公道五路、經國路以及湳雅街周邊的北向車潮。此外,#台68線武陵路高架橋已預留接往竹北段的開口,中央也已經編列預算,若順利完工,將可以降低經國橋、頭前溪橋南側的通往快速道路的車流,更有效解決東西向問題。
最後的最後,還是要回到整體的 #大眾運輸路網規劃。新竹縣市討論輕軌、捷運、甚至是竹竹苗輕軌路線已經超過二十年,具體的路網雖然未明,但仍以新竹市區、竹北市區、高鐵站與科學園區四大節點為輸送目標,大新竹合併之後有單一的行政體系提高效率,才有可能走入環評、主管機關核可,以及漫長的徵收與興建流程,滿足新竹民眾行的需求。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的網紅新竹市議員林彥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9-05-30 「真正當媽媽以後才更深刻的瞭解與體會到新竹是個對親子多麼不友善的城市!」 前陣子有位媽媽看到我在議會中質詢輕軌,特別來訊跟我分享她的感受,她平常上下班、帶小孩出門都是以搭大眾運輸為主,但是新竹的公車和步行環境讓她非常失望。看到這位媽媽的話,我心裡很痛心。 其實談新竹...
「新竹輕軌南寮」的推薦目錄:
- 關於新竹輕軌南寮 在 李妍慧 Yen Hui Le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新竹輕軌南寮 在 零號出口 Exit No.0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新竹輕軌南寮 在 林彥甫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新竹輕軌南寮 在 新竹市議員林彥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新竹輕軌南寮 在 [新聞] 竹縣眼紅輕軌重竹市竹市暗喻竹縣不積極- 看板MRT 的評價
- 關於新竹輕軌南寮 在 大、竹科園區、高鐵特區和南寮漁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新竹輕軌南寮 在 [分享] 大新竹輕軌系統,新竹市的部分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新竹輕軌南寮 在 大新竹輕軌整體路網_20210514版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新竹輕軌南寮 在 2022新竹輕軌報告書-酒店飯店,精選在PTT/MOBILE01/Dcard ... 的評價
- 關於新竹輕軌南寮 在 2022新竹輕軌報告書-酒店飯店,精選在PTT/MOBILE01/Dcard ... 的評價
- 關於新竹輕軌南寮 在 2022新竹輕軌報告書-酒店飯店,精選在PTT/MOBILE01/Dcard ... 的評價
- 關於新竹輕軌南寮 在 新竹輕軌計畫給這座城市更幸福的未來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新竹輕軌南寮 在 Re: [新聞] 大新竹輕軌不含竹北楊文科轟中央 - PTT推薦 的評價
- 關於新竹輕軌南寮 在 [分享] 新竹輕軌路網圖- MRT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新竹輕軌南寮 在 [分享] 大新竹輕軌系統,新竹市的部分 的評價
- 關於新竹輕軌南寮 在 [新聞] 大新竹輕軌整體路網長這樣已送交通部備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新竹輕軌南寮 在 [新聞] 大新竹輕軌整體路網長這樣已送交通部備查- 看板Hsinchu 的評價
- 關於新竹輕軌南寮 在 [新聞] 竹市擬投入200億打造輕軌議員:不要亂- MRT - PTT生活資訊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新竹輕軌南寮 在 MRT - [分享] 大新竹輕軌系統,新竹市的部分 - PTT情感投資 ... 的評價
- 關於新竹輕軌南寮 在 [分享] 大新竹輕軌系統,新竹市的部分 - PTT Uncovered 的評價
- 關於新竹輕軌南寮 在 [分享] 大新竹輕軌系統,新竹市的部分| MRT 看板| MyPTT 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新竹輕軌南寮 在 PTT | [分享] 大新竹輕軌系統,新竹市的部分 - PTT brain 的評價
- 關於新竹輕軌南寮 在 大停電高雄市民摸黑搶購手電筒、蠟燭為入夜做準備 - 每日大小事 的評價
新竹輕軌南寮 在 零號出口 Exit No.0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新竹輕軌計畫遠期路網曝光!預計有紅綠橘三線串聯舊城區、清大交大、竹科園區、高鐵特區和南寮漁港,期盼路網將更便民
-
感謝 林彥甫 新竹市議員 資料提供:
新竹輕軌整體路網簡報 https://reurl.cc/arMKjl
交通部鐵道局審查會議紀錄 https://reurl.cc/E7b5Mv
新竹輕軌南寮 在 林彥甫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新竹輕軌最新消息❗#路線 #班次 #經費 #時程 一次通通報給你知🤭
針對新竹輕軌我多次詢問交通處,都不願意提供詳細資訊,恰恰好上周看到新竹縣長說 4 月 22 日交通部鐵道局有召開審查會議,順利透過邱顯智委員取得當天的簡報和會議紀錄。(文末有檔案連結)
以下就還幾個大家關心的項目跟各位分享,並列出一些部會和委員的審查意見,提供給有興趣了解更多的人參考。
⚠️ 計畫尚未核定,最終內容可能變動 ⚠️
▶️ #輕軌會經過哪裡
紅線(17.1 km),由舊市區連接新竹火車站,經後站新竹公園,沿光復路(學府路至建功路)再穿越清交校區,經新安路進竹科園區,再接介壽路、關新路至新莊車站,最後沿跨頭前溪鐵道銜接竹北高鐵站。
綠線(13.1 km),由新莊車站沿埔頂路、公道五路至經國路,再轉至東大路一路到南寮地區。
橘線(7.1 km),沿園區一路、力行路、園區三路的竹科環狀線。
其中紅線(國泰醫院-新竹火車站-竹北高鐵站)為優先推動路線,全長 14km,預計在新竹市內設置 11 個車站,服務舊城商圈、光復路周邊、清交大、竹科、關埔地區等地方。
⚠️ 以下內容皆為優先推動路線 ⚠️
▶️ #速度和班距是多少
目前新竹輕軌的營運速度以時速32公里規劃,從國泰醫院至竹北高鐵站,含停靠站時間,全程約為 25 分鐘。
不過有審查委員認為時速 32 公里不切實際,淡海輕軌的平均時速都不到時速20公里。如果以 20 公里計算,車程將提高至約 40 分鐘。
尖峰班距的部分,目前簡報上寫紅線是以 3 列/小時,也就是 20 分鐘一班為規劃,但又有審查委員說是 3 分鐘一班,不確定何者正確,但從紅線預計車隊規模達 30 輛車來看,很可能真的是 3 分鐘一班。
但該審查委員也同時提出質疑:「這樣密的營運班距,對於公路交通的影響甚鉅,是否實際可行?特別是所營運路段已經是交通相當繁忙的路段,對於公路交通的衝擊是否是可被公路用路人接受?」
▶️ #市府要花多少錢
優先推動路線總計畫建設經費估計約 461.78 億元,其中非自償部分將由新竹市政府、中央交通部及科技部共同負擔,初步建議比照淡海輕軌經費負擔方式竹科境內建設經費由科技部負擔,園區外由新竹市和交通部依相關補助比例編列預算支應。
計算的結果,新竹市將需負擔其中的 222.06 億元(48%),包含 104.04 億元的用地取得與土地開發經費,而中央交通部、科技部分別出 91.99 億元(20%)及 147.73 億元(32%)。
依照新竹市每年總預算約 200 億元的規模來看,市府建設輕軌將對財政造成相當沉重的負擔,甚至產生嚴重的排擠效果。
交通部會計處也呼籲:自償性經費需求,若無新增適足財源,公共債務的控制有疑慮,將不符財政紀律法第 7 及第 8 條規定,難以成立基金,納入運作。
除此之外,初期路線營運若因路網還沒形成致預估運量未臻理想,尚須虧損補貼的財源籌措,因此地方政府須深入規劃妥為評估。
▶️ #多久才會蓋好
根據目前優先路網興建期程規劃,假使可行性研究及綜合規劃成夠順利分別在今年 8 月及 111年 8 月核定的話,則輕軌的先期路網預計在 118 年年底可以興建完成。
不過依照目前中央各局處及審查委員給的意見,以及市府尚未與科管局、台鐵局及新竹縣政府取得共識來看,今年 8 月可行性研究報告要通過行政院核定幾乎是不太可能,也因此相關時程勢必會往後延。
⚠️ 以下為中央局處和審查委員意見 ⚠️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1️⃣
新竹生活圈內旅次集中於北區-東區間、竹北市-東區間、北區-竹北市,報告書亦提及竹科工作者多居住於竹北,另依手機信令分布,高鐵新竹站與新竹車站及清交竹科周邊往來強度不高,請說明優先路線紅線未經過與新竹市區、高鐵新竹站及竹科間往來頻繁之竹北,卻銜接至新竹高鐵站之必要性。
2️⃣
本計畫社經預測引用本所 106 年「北臺區域整體運輸規劃旅次特性調查與供需分析期末報告」,惟本所已全面更新北臺區域各縣市社經預測數據,其中 140 年新竹縣人口由 65.5 萬下修至 54.1 萬,新竹市人口由 44.4 萬下修至 42.9 萬,恐影響本計畫運輸需求分析結果,建議併同檢視更新。
3️⃣
現況交通量調查資料顯示,部分路段尖峰已呈現瓶頸(縣道 117 線、縣道 122 線已達 E~F 級),本計畫目標之一為改善新竹市交通,惟報告書並未說明相關道路瓶頸路段在目標年是否已改善,無法得知新增本計畫路線是否有助於改善周邊道路交通問題,建議加強本計畫必要性論述。
4️⃣
公共運輸運量預測似顯樂觀,依交通部統計處「民眾日常使用運具狀況調查」,新竹市 98 年至 105 年公共運輸市占率僅提升 1.6%,惟報告書假設大眾運輸年平均成長率為 2.04%,爰大眾運輸旅次量由基年(106年)189,899 人次提升至目標年(140 年 377,831 人次,成長約 2 倍,是否合理,建議應核實檢討。
交通部會計處:
5️⃣
新竹市近 8 年來的公共運輸比例 8.3%,小於全台的 9.9% ,排名在第 12,因此要推動成為輕軌捷運的城市,必須努力如何提高公共運輸搭乘的吸引力,以解決交通擁塞問題。例如簡報第 7 頁提及需求導向之路網規劃,以科學園區路廊需求而言,目前園區約有 14 萬人員工數,但私人運具的使用幾乎高達 95 %,若缺乏約束力無法改變運具使用習慣,恐難降低對私人運具的依賴,更無法支撐輕軌建設的目標運量。
交通部鐵道局:
6️⃣
如輕軌路線仍然決定利用內灣支線連接高鐵站,為兼顧目前民眾自高鐵站利用內灣支線進入新竹市區之旅運需求,建議新竹市政府於後續可行性研究階段應與臺鐵局協商,提出輕軌施工期間內灣支線之運輸替代方案(例如公路替運)。
賴委員勇成:
7️⃣
旅次量預測分析部分,直接從各區之旅次分佈步驟跳到各路線運量預測,沒有說明運具分配、搭乘捷運比例的估算方式,也沒有提到與其他運具路線競合關係的討論,各路線也僅用站間最大運量帶過,內容過於簡略。
8️⃣
紅線部分期望將六家支線路線移轉給輕軌,這部分必須有非常審慎的評估。推廣鐵道運輸應該是要在保有現有系統下,如何能夠提出一些更好的方案,而不是一下子就提出取代臺鐵的可能。一是如此一來當初臺鐵六家線的投資就變成浪費
賴委員宗裕(書面意見):
9️⃣
目前自償率 25.76%,恰好略超過中央法定補充最高比例之門檻,建議再請審慎與保守評估,自償性財源從目前各計畫來看,佔比皆非常高,但未來實現的可能性卻相對較低,再請衡酌。
===
由於我尚未看到詳細的報告書,所以不敢隨意做出評論。不過依照市府過往的原則,預計又要等到可行性研究經行政院核定後才會提供完整的報告書,說不定要等到明年了。
不過我還是必須要強調:#輕軌不是萬靈丹,市府不應該用輕軌來掩飾新竹市大眾運輸目前的諸多問題,因為唯有公車運量,才有輕軌希望。
我會持續監督市府檢討改善市區公車系統,讓市民朋友能夠擁有更好的交通環境,也養成民眾搭乘大眾運輸的習慣,改善道路壅塞的狀況。
有興趣多了解的朋友,可以參考我之前受訪的文章
👉 新竹市的公車議題以及輕軌的發展性與可行性
fb.com/2780208792099513
#人本交通 #新竹輕軌 #大眾運輸
===
相關資料:
新竹輕軌整體路網簡報_1090422提送版
https://reurl.cc/arMKjl
1090422 交通部鐵道局審查會議紀錄
https://reurl.cc/E7b5Mv
新竹輕軌南寮 在 新竹市議員林彥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5-30
「真正當媽媽以後才更深刻的瞭解與體會到新竹是個對親子多麼不友善的城市!」
前陣子有位媽媽看到我在議會中質詢輕軌,特別來訊跟我分享她的感受,她平常上下班、帶小孩出門都是以搭大眾運輸為主,但是新竹的公車和步行環境讓她非常失望。看到這位媽媽的話,我心裡很痛心。
其實談新竹公車優化往往是狗吠火車,因為實際使用的人不多,資源也很難投注進去,再加上搭車的人都屬於比較弱勢的族群,沒有機會為自己發聲,也較少受到市府的重視。不過我相信只要有議員不斷去監督、提出建言,還是可以看見改變的機會。因次在定期會單位業務質詢,時代力量黨團提出六大改善方向,也很高興獲得交通處和警察局的正面回應。
🚌 推行幹線公車,加密班次。
根據市府委託顧問公司的調查,民眾不搭乘公車的主因,除了習慣開(騎)比例最高外,其次就是公車班次無法配合或公車班次太少。新竹公車只有藍1區在尖峰時間5至10分鐘有一班車外,其餘尖峰時間都要等15到30分鐘,甚至有些路線在尖峰的班距長達一至兩小時,跟私人運具比起來根本沒有競爭力!
印象很深,十多年前,台中市的公車服務也是為人所詬病,但是歷經兩階段的高潛力公車(20米道路幹線公車,尖峰班距10分鐘)、兩階段的捷運先導快捷公車,才逐漸培養出搭乘公車的人口,爭取到蓋捷運的機會。
市府要推輕軌建設,但是究竟要如何培養民眾搭公車習慣?未來是否考慮增加班次、縮短班距,增加公車的競爭力?
交通處長承諾市府會做運量上做檢討,依據需求比較高的路線去強化,然後慢慢地去培養。同時市府已經有著手進行輕軌先導公車的規劃,希望能夠藉此向中央爭取經費,換新車、增加班次。
🚌 試辦小黃公車,讓偏遠社區也能享有公共運輸服務。
新竹市過去這兩年總共裁撤了10條營運不佳的公車路線,導致離市區較遠的地方變成沒有公車服務。我們希望市府能夠在香山區試辦 DRTS (需求反應式公共運輸),透過預約式的小巴或計程車讓有需求但是撐不起一條公車路線的社區,也能夠享有公共運輸的服務。
處長表示,這個想法很好,針對需求反應式公車,市府已經有初步的規劃,預計會有浸水線和香村線,只要中央的相關計畫一出來,就會立即申請。
🚌 試行假日觀光公車,串聯各大景點,創造需求,培養搭車習慣。
近年來有好幾個打卡景點陸續在香山區出現,像是青青草原、風情海岸豎琴橋等等,但是都沒有任何公車路線會經過。民眾如果要從南寮到青青草原,只能夠開車或騎車,如果搭乘公車要先搭到火車站再轉乘苗栗客運,最後還要走20幾分鐘才會到達,這對於外地搭火車來的觀光客或是帶小孩的媽媽都相當不方便。
我們舉台南市台灣好行的88安平線與99台江線觀光公車為例,這兩條路線幾乎繞遍台南的各大名勝古蹟,讓外來的觀光客能夠輕鬆搭公車由台南,乘車票價比照市區公車且台南人搭乘免費。
處長也認為假日觀光公車值得嘗試,剛好目前有兩條公車路線假日運量不足,準備來調整,希望能努力盡快來促成假日的一個特別班次,來滿足觀光需求,也透過這些景點讓公車運量能夠提高,相輔相成。
🚌 改善火車站前乘車環境,設置雙語轉乘地圖。
現在新竹火車站前搭公車的地點多達10處,非常凌亂,有在民族路、有在中正路、中華路也有,但在火車站內並沒有提供轉乘地圖,沿路上也沒有任何標示。當然我們知道站前的路幅有限,很難將乘車地點統一在同一個地方,但短期間應該要仿照台北市的各大車站和捷運站設置轉乘地圖,讓民眾清楚搭乘相關大眾運輸的資訊。
另外,我們希望轉乘地圖能提供中英雙語的服務,因為新竹市移工和新住民的人數不斷增加,國際觀光客也不少。後年新竹市要辦燈會,如果有雙語資訊更能夠吸引到國外的旅客。
處長表示目前在火車站集中的公車路線超過 50 個班次和路線,以現在火車站的腹地的確沒有辦法集中,在這樣的狀況下,是有必要提供一個良好設計的地圖,讓來到新竹市的民眾知道搭公車要怎麼搭,去哪邊搭。
他承諾很快會有一個規劃案來設置轉乘地圖,希望在今年內可以實施。雙語服務是非常好的建議一定會朝這個方向來做。
🚌 增加低地坂公車,提供親子友善、無障礙服務。
之前參加身障聯繫會議,有肢體障礙的團體不斷反映新竹市的低地板公車數量太少,常常等不到,甚至有次等了三個小時都還等不到低地板公車。
新竹市低地板公車目前有 13 輛,以目前總共有 72 輛(60輛大巴、12輛小巴)營運的公車來計算,等於低地板只佔18%。其實新竹市低地板公車最多的時候其實有 21 輛,後來又變成 18 輛,到現在只剩 13 輛,愈變愈少,離110年要達到 40 % 的目標愈來愈遠。因此我請處長說明原因,並強烈要求要積極來增加低地板公車數量。
處長表示,低地板公車過去為什麼比較多輛是因為早期有所謂的電動巴士,都是低地板,但是隨著時間遞移,這些電動巴士的電池以及它的相關設備沒有辦法再使用,所以低地板公車實際操作的數量是下降的。
不過處長承諾未來業者買任何新車,都會要求要採用低地板公車。其實六月初,新竹客運會再增加五輛的低地板公車來汰換既有的舊車,所以數量會增加到 18 輛,佔60輛大巴士的三成。另外,公車業者在未來的五年內必須汰換到 18 到 24 輛的老舊公車,這部份都會要求業者要添購低地板公車,盡快達到40%以上的這個目標。
🚌 試辦科技執法,加強取締違停。
市民朋友常常會反映公車停靠站、沿線路段時常被車輛違停,不只影響民眾搭乘,也增加塞車情形,像是火車站前和中正路沿線都很嚴重。
交通部從去年 7 月開始,也加重汽機車在於公車停靠區或公車站牌10公尺內違停罰款,機車可罰900元、汽車可罰1200元。我好奇過去這兩年警察局總共開出過多少在公車站牌10公尺內違停的罰單,是否積極來取締路邊違停的車輛。
另外,桃園市從去年開始在常常被違停公車停靠站試辦科技,成效不錯,民眾檢舉違停件數大幅下降,警方開罰單及出勤次數也明顯降低。我也表達希望新竹市能夠在幾個違停熱點盡快來試辦。
警察局長表示,去年一整年取締違停的件數有將近 10 萬件,其中公車停靠站取締就有 1,035 件;今年一至四月,取締違停有 2 萬 8 千多件,較去年同期略為下降,不過公車停靠區的取締有 884 件,比去年度增加。
關於科技執法的部分,警察局已經跟交通處完成規劃,準備在火車站前的臨時停車區來規劃一個違規停車自動偵測的科技執法系統,會積極在跟交通部來爭取預算。明年會再研議在光復路清華大學前面公車停靠區設置相關系統。
#監督市長落實改善公車競選政見
林智堅市長先前提出《一環二線三網》的交通政見,當時預計 105 至 107 年要花費 10.8 億元來改善新竹公車路網,但最後只花費 2 億元左右。我要求交通處一定要積極爭取增加市府預算在公車上,這樣改變才會有可能。
時代力量黨團督促市府改善公車的腳步決不會因為質詢完而結束,我們會持續監督市府是否說到做到,也會跟交通處密切討論未來的相關規劃。
有好的大眾運輸系統,才有可能減少私人運具數量,舒緩塞車狀況,並降低交通事故,讓新竹成為一座名符其實的幸福城市。
#處長說我是他遇到的第一位
#搭公車的議員

新竹輕軌南寮 在 大、竹科園區、高鐵特區和南寮漁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新竹輕軌 計畫遠期路網曝光!預計有紅綠橘三線串聯舊城區、清大交大、竹科園區、高鐵特區和南寮漁港,期盼路網將更便民- 感謝林彥甫新竹市議員資料 ... ... <看更多>
新竹輕軌南寮 在 [分享] 大新竹輕軌系統,新竹市的部分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推薦與評價
新竹 市一直也沒明確說明,輕軌是用臺南單軌系統還是新北輕軌系統,2017堅哥也 ... 7 F →QQbrownie: 還有南寮空軍基地那邊有限高,不可能高架如果不走平面 10/17 14:25. ... <看更多>
新竹輕軌南寮 在 [新聞] 竹縣眼紅輕軌重竹市竹市暗喻竹縣不積極- 看板MRT 的推薦與評價
竹縣眼紅輕軌重竹市 竹市暗喻竹縣不積極
2020/05/21 04:35 中廣新聞網
https://www.bcc.com.tw/newsView.4210748
前瞻計畫的大新竹輕軌捷運,由於新竹縣並沒有通過審查,日前新竹縣長楊文科抨擊新竹
市政府的大新竹輕軌計畫,未能照顧到新竹縣民權益。不過新竹市政府交通處長倪茂榮表
示,市府希望推動大新竹生活圈,但縣市之間在交通規畫上的準備有落差,新竹市輕軌計
畫運作廿年,計畫是交通部主導,市府提報內容也都保留縣市銜接的頁面,絕對希望縣市
共榮,但新竹市有時間的急迫性,也不應該幫新竹縣決定未來,暗指新竹縣準備不足,所
以未能通過審查。(彭清仁報導)
新竹市政府交通處長倪茂榮表示,新竹大輕軌計畫在前年二月開始,一直到去年八月間,
與新竹縣共開了七次會議,雖然新竹縣政府推派多個部門來討論,卻每次都無法給予完整
資料,或是規畫好的路線,新竹縣政府無法決定方案,幾次會議下來全無共識。倪茂榮也
解釋,縣市政府若要建設大眾運輸,必須根據大眾捷運系統建設、周邊土地開發計畫申請
、審查作業要點準備相關資料,才可做經濟效益與財務的評估,倪茂榮不客氣的說「新竹
市是準備好的人,反觀新竹縣資料卻不完備,如此很難通過審查」。
倪茂榮表示,新竹市輕軌計畫運作廿年,這次由交通部主導,以前瞻計畫經費支付,新竹
市政府擔心規畫費被收回,只能先提報,但提報的內容都有保留縣市銜接的頁面,市府絕
對是希望縣市共榮共享,但新竹市有時間的急迫性,「在沒有完整的準備,新竹市不應該
幫新竹縣決定未來」!據了解,有網友對大新竹輕軌的概念,猶如是興建另一條鐵路,包
括新竹縣的偏鄉都有網友說要興建,也有網友扯上藍綠執政的不同,但輕軌一開始就是由
新竹市長林智堅所提出,新竹縣從前縣長邱鏡淳開始,態度上就不是很積極,路線也訂不
出來,才會出現頭前溪兩岸兩樣情的結果。
--
啊 其實新聞不是重點
今天有個時代力量的立委有po出路線圖還有一些詳細內容
只是藉個新聞來po (?
https://www.facebook.com/0Yenfu/posts/2990800584373665
https://reurl.cc/arMKjl 新竹輕軌整體路網簡報 109-04-22 提送版
--
結果慈雲路、光埔一帶的光復路竟然沒有路線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3.83.9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RT/M.1590046403.A.2BF.html
其實還好欸 那段就跟紅線從介壽到關新這段一樣寬啊 甚至這段更窄 都要蓋了
那段到路口都還可以多設一道左轉道了 比想像中的寬 而且還是光復路的精華區
現在縣也不能轄區 市也不能轄鄉鎮市啊 那不就跟直轄市只能轄區一樣
你怎麼不說 合併升格為直轄市 然後還是能轄鄉鎮市XD
那幹嘛不直接竹竹苗合併150萬人口直接升算了...
新竹縣市+竹南頭份大概120萬 差一點點
不過我看八卦板不少人都是覺得台南跟桃園沒資格升格
而新竹反而大部分都覺得可以當直轄市 可能竹科印象大加分吧
其實中國也是縣市下面都能轄鄉鎮、街道(相當於我們的市轄區)
根據另一篇新聞 路線好像是 高鐵→光明六路→中華路→新竹
看起來就是縣市不合造成的 那塊剛剛好在新竹市裡 但緊鄰新竹縣
如果有協調好 應該是可以直接在新竹縣設機廠吧
不對啦 你講的地級市 下面是轄縣、縣級市或區
我講的縣市是縣跟縣級市還有區 中國的縣/縣級市/區 下面都可以轄鄉鎮、街道
中國的區相當於縣級 跟鄉鎮不同
台灣的市轄區 相當於中國的「街道」 都是縣/縣級市/區的派出機關
= = 你在說啥 鄉鎮街道下去才是村、社區 (他們沒有里 對應的是社區)
其實不太一樣 以前台灣的縣轄區 是縣去轄區 中國是縣跟區同級
台灣的縣轄區、縣轄市(中國沒有縣轄市)是國民政府當初為了磨合日本遺留的制度
其實跟中國那邊的區劃演進不一樣
那就是磨合日本遺留的制度沒錯R
麻園肚在新竹縣沒辦法 這次感覺新竹市就鐵了心只想弄竹市部分
綠線應該是想弄公道五北側的台肥、中油重劃區吧
但是整條綠線從南寮 再來全都在市郊沒進舊市區
最後終點也沒進園區 整條路線就像外環道一樣
我不覺得紅線這路線沿線原本有預想到幾十年後的現在會蓋輕軌而預留啊XD 還不是要蓋了
縣道117路廊其實滿重要的說 雖然大家都說竹北+新竹剛好是環狀生活圈
但是住竹北的人不會全都從高鐵那邊來竹科啊 看地圖就知道
從高鐵過橋 根本已經是新竹市跟竹北市最東邊的邊緣了
而環狀另一邊 又是竹北市的最西邊邊緣 不過至少西側去新竹市區還算順路
但竹北縣一縣二縣三要去竹科之類的 就一定要坐到最東邊的高鐵 再過去竹科 又繞回來
所以中間直接弄一條南北向的就很重要啊 我覺得117+118路廊很好
還能到台元、竹北舊市區 可惜就是竹北舊市區的118路太窄大概蓋不了
我記得之前整個竹北新竹只用一條路線的版本
竹北是走莊敬路 避免自強路的車流 然後新竹這邊是走慈雲路西側平行的計畫道路
所以以前的市府也是有考慮過中間來條南北向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