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榮 與
王副議長 林為洲委員 林思銘委員 及議員 各鄉鎮市長 各鄉鎮市代表會主席 副主席 共同於 新竹縣議會 召開 縣市合併座談會 疾呼執政當局應正視地方反彈的聲音 不因人設事 提出有政治考量的合併議題 此作法讓人難以苟同。😷😷😷
因日前新竹市長林智堅提出「大新竹」合併倡議,在2017年他被問到對於縣市合併的看法,他說沒有討論過,如今卻突然提起,想趕在2022年6月前完成修法,並獲得立法院,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的支持,很明顯就是要為其量身定做、「因人設事」的行為,是非常不可取的。
就新竹縣市合併、改制直轄市對本縣現行體制提出以下看法:
一、鄉鎮市公所改制為區公所,弱化地方治理:
區長為市長指派,聽從市長指揮監督,不須直接向選民負責,而且區長無需赴議會備詢,在地方治理及民意回饋上,鄉鎮市公所,較區公所快速與明確,更能貼近鄉親需求。
二、議員席次縮水,偏鄉的聲音更難被發掘:
新竹縣市合併或升格,議員席次從69席變成44席,本縣議員席次將大幅縮水,將造成數鄉鎮合併,可能只有一席議員,偏遠地區的預算以及發言權將大為減少,會導致地方的聲音難以傳達。
三、鄉鎮市代表會消失,轉任區政諮詢委員,更無法確實反映基層民意:
改制或升格後,鄉鎮市民代表,將由直轄市長聘任為無給職的,區政諮詢委員,為期四年,期滿不再聘任,只有諮詢、建議權,並無質詢及預算審查權。
四、行政中心偏移新竹市,幅員過大,行政效率將低落,新竹縣會更沒落:
如果合併或改制後,市府的行政中心,設置於新竹市區內,行政資源將集中於人口密集的地區,不利本縣偏鄉發展,更會造成行政效能的低落。
五、「財政收支劃分法」並未修法,竹竹改制直轄市,無益統籌稅款的增加:
縣市合併或改制增加之預算,將被龐大的人事費用吃掉,在爭取中央各部會建設計畫中,地方自籌款將會提高比例,反而增加地方財政負擔。
六、政治現實擺在眼前,一再被質疑政治發展企圖,無視當前疫情嚴峻,未把人民生命安危列為優先,如此政治操作機關算盡,有違人民託負,如此作為,未必盡如你意,綜觀上述。
新竹縣市是否合併不應是「因人設事」幫人找位置而輕率為之,應廣徵民意審慎考量為本縣最大利益著想,當務之急中央應盡速修訂「財政收支劃分法」合理檢討資源分配問題,為本縣爭取最大利益後再來檢討行政區域調整、合併相關課題方為上策。😷😷😷
鎮榮 ㊗️福大家 事事如意 平安健康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新竹縣 鄉鎮 人口 在 楊文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秋意˙秋藝」竹縣文化季開跑 一起CHILL到十月底
竹縣文化季本週開跑4場充滿童幻、動物嘉年華、音樂以及客家傳統文化的大型活動,同時還有12場次傳統戲曲客家大戲將巡迴到11鄉鎮演出,在秋天充滿詩意的季節裡帶給全縣濃濃文化香味。疫情期間,鄉親們一起共同防疫,隨著疫情趨緩,逐步解封,竹縣文化季也特別選在戶外場地,推出4場老少皆宜的系列活動,同時也活絡起在地表演藝文團隊,帶領鄉親了解這塊土地之美,聽見鄧雨賢許多膾炙人口曲目,看見新竹縣是個蕴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城市。
首先登場的是9月25、26日親子小戲節「#童幻動物園」與 #鄧雨賢親子音樂會「彼個所在」在新竹縣文化局園區登場。將在文化局園區打造一座充滿童趣的動物園,以動物為主題,搭配戲劇、音樂、藝術市集、獨立書店等合作品牌協力,2天的活動邀請15個表演團隊共計37場次演出。緊接著下午5點鄧雨賢親子音樂會「彼個所在」接力,讓鄉親在園區坐在開滿金黃花絮的欒木下,聆賞由巴雀藝術團隊帶享受秋的詩意。
在10月2日在芎林國小舉辦「夏夜‧三線情」#鄧雨賢紀念音樂會,將由知名歌手黃妃、謝銘祐、客家樂團及在地傑出演藝團體巴雀藝術與揚音樂集,帶領芎林國小及北埔國小的學生們,演出百人傳唱經典獻聲。
10月23日由「水圳‧共下來尞」#新竹縣客家藝術節,地點在東興圳公園辦理,結合水圳地景,將帶來客家八音大匯演、戲在角落、客家傳統表演藝術踩街體驗、文創市集及水圳走讀等。
讓戲曲之美深入各鄉里,文化局邀請國立臺灣戲曲學院青年團、金滿園戲劇團、松興戲劇團及新樂園戲劇團,帶來12場次傳統戲曲客家大戲演出,將巡迴至全縣11鄉鎮,讓鄉親都能對客家戲曲藝術的認識與瞭解。
讓我們一起進入秋天,「秋意˙秋藝」竹縣文化季!
更多活動請上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竹縣go藝思
#領頭楊
#竹縣文化季
新竹縣 鄉鎮 人口 在 楊文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竹縣公共自行車 預計明後年4鄉鎮市建置啟用】
新竹縣都會區人口增加快速,今年我收到了許多民眾倡議,期盼建置公共自行車系統,縣府也立刻著手辦理評估規劃,我們在今年3月辦理了首場說明會,說明設置公共自行車區位的原則,以各鄉鎮人口數、大眾交通運輸、公共設施及產業經濟等面向,經綜合評估後,預計將會以人口稠密的 #竹北市、#竹東鎮、#湖口鄉、#新豐鄉 4鄉鎮市列為優先推動鄉鎮,總共設置約100個站點,設站的位置到時也會邀集相關單位共同確認。
另外,我們也已於9月10、11日辦理了第2場(新豐湖口場)、第3場(竹東竹北場)說明會,針對各區域規劃內容向民眾說明,同時蒐集民意,讓公共自行車未來啟用後,能更貼合民眾所需。
公共自行車除了提供短程運具使用,減少私有運具使用,更可強化公共運輸最後一哩路,解決大眾運輸服務縫隙問題;各站點設置區位初步會以鄰近學校周邊及車站為主,並以學校、公共設施為優先設置站點,第1期預計明年先在竹北市設50個站點,並以重要場站如高鐵新竹站、台鐵竹北站為中心,路廊涵蓋光明六路、莊敬路、自強路及福興路周邊附近為主要設置區位。
而後年則將在竹東鎮推動,初步設置區位以工研院及竹東車站周邊為主,湖口鄉則以湖口車站及新竹工業區為主,新豐鄉則在山崎及新庄子都市計畫區規劃,以解決都會區通勤、通學需求。
期待未來鄉親們都可以透過使用公共自行車系統,讓通勤及通學往來的路途更加便利、順暢,同時也能兼顧環保節能、強身健體;我們也將持續凝聚各地民意,設置最符合鄉親們需求的站點。
#竹縣公共自行車系統
#強化公共運輸最後一哩路
#領頭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