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跨年,大直新聞,提前1天週四報】
1.這次活動依舊在圓山花博公園登場,明年1月1日上午8時30分集合,約上午9時從捷運圓山站1號出口出發,一路行經美術公園、新生公園,再從林安泰古厝進入大佳河濱公園,再於大直橋下折返回到會場(全程約7公里)。→https://www.cna.com.tw/news/aspt/202012290296.aspx
2.「永安里」一名緣於為防範水患、求居家永世平安而立。敦親睦鄰以及守望相助的里民型態成為不少老少爭先移入的考量。永安里里長劉春長也補充道:「永安里需要重視的問題是沒有一個活動中心,全力爭取以後,明水公園北邊永安國小西邊在蓋社會住宅,活動中心在6樓,6樓以下是社會福利機構,托嬰跟長照,對社區來說會給上班族很大的方便。」→https://www.peopo.org/news/503721
3.與張忠謀當鄰居!聯華神通董座灑6.5億入住大直指標豪宅。→https://www.nownews.com/news/5140478
4.台灣人壽今日購買的不動產,北市方面,是位於台北市中山區樂群二路267號8、9、10三個樓層共3,808.89坪、土地625.77坪及72個車位,總價36億8888萬元。該處辦公場所目前分別為興富發子公司齊裕營造台北辦公室、潤隆營造台北辦公室,都將採用售後租回的方式,獲得穩定的租金收益。→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391575
5.今年進入尾聲,很多人開始規劃如何迎接新的一年,大直ATT 4 Recharge不舉辦跨年活動,為感謝消費者這一年的支持,特別舉辦「年末嘉年華」,考量跨年天氣寒冷,12月31日當晚館內外將同步進行精采的表演秀,陪伴民眾度過年末的歡聚時光。→https://times.hinet.net/news/23166294
6.大直的美麗華雖取消跨年煙火秀,但跨年演唱會仍如期舉辦,但演唱會管制人流控制在五百人入場,並強制要求戴口罩,周邊跨年市集因飲食限制也會撤出餐飲攤位。→https://udn.com/news/story/7270/5127778
7.台北大直免費聽「年末演唱會」!爽逛「金色聖誕市集」吃美食。→https://travel.ettoday.net/article/1881134.htm?redirect=1
8.大直典華打造全新戶外古堡莊園。→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01223000466-260202?chdtv
9.蔡英文在國防部長嚴德發、台北市教育局主任秘書吳金盛及實踐大學董事長謝孟雄等人陪同下,訪視台北市中山區由國防部與台北市政府合作共辦,委託實踐大學經營的「國防部大直非營利幼兒園」。→https://www.ydn.com.tw/news/newsInsidePage?chapterID=1300931&type=forum
10.海軍勤務大隊平安夜報佳音,由副大隊長扮演耶誕老人並帶領海軍軍樂隊,到大直營區各辦公處室及連隊傳遞福音。→https://www.ydn.com.tw/news/newsInsidePage?chapterID=1303586
11.台北加碼GO12/24開跑!每房每晚最高折1000,指定飯店平日免費住,包括台北美福大飯店、大直英迪格。→https://travel.ettoday.net/article/1882963.htm
12.超人氣Buffet「饗食天堂大直店」於6月底進行開店15年來首度大改裝,就是要提供更加舒適的環境以及更多餐點選擇,近日正式改裝完成,不僅店裝大不同,尤其新增更多民眾最愛美食,包括台式熱炒、現做義大利麵、湯品現沖等,還有大小朋友都愛的DIY巧克力噴泉。→https://travel.ettoday.net/article/1880167.htm
13.「MTV最強音」演唱會25日在大直ATT Show Box舉行,金曲歌后魏如萱(娃娃)用輕柔多變嗓音接連演唱〈你啊你啊〉、〈彼個所在〉等歌曲。→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1226000761-260404?chdtv
14.MTV最強音演唱會今晚在大直ATT Show Box登場,尤金曲歌后魏如萱、「鬼鬼」吳映潔、ØZI、高爾宣、五堅情等多組歌手接力演唱。→https://stars.udn.com/star/story/10092/5122805
15.今年他在大直置產預計12月底搬入,卻因工作太忙碌沒時間整理。他也說,未來搬到大直後,內湖的房子不會租人,因為他覺得該房產是超級大龍穴,「當年我開製作公司倒閉負債三千萬,搬到現在住的地方一切都改變,不但還清負債,工作運也變旺,要我搬離開還真有點捨不得。」→https://star.ettoday.net/news/1878391
16.位於跨年黃金區的大直典華送上獨家未公開的全新輕奢古堡莊園戶外空間,舉辦最潮跨年派對,不擔心密閉環境、感受空氣流通的暢快,曙光天幕讓大家看的到星空淋不到雨,未來將打造成大直舉辦party的新地標。→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7843/5102755
17.信功肉品用行動挺台豬,首間直營門市落腳台北春大直 業者發500肉包給民眾嘗鮮。→https://www.ftvnews.com.tw/news/detail/2020C25W0052
18.首家直營門市「麥豚屋」12月25日在台北春大直商場chunplace開幕,也號召「挺台豬隊友」站出來,將送500顆日式燒肉包給民眾,支持台灣豬肉。→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48/5116081
19.信功春大直商場直營門市25日開幕,送500顆肉包。→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01223/1882952.htm
20.信功為挺台豬商家,25日在春大直商場chunplace「信功肉品」開幕時,舉辦「挺台豬隊友」活動,豪邁送出500顆台豬「日式燒肉包」。→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1225003621-260405?chdtv
新北市守望相助隊福利 在 神魔之塔 Tower of Savior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執行長 Terry 公佈了確實的捐款對象,
正如 Terry 在文中所說,對抗疫情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積極參與!
希望大家不要因為近日疫情有好轉而鬆懈,
期望疫情早日完結,大家可再聚首一堂,祝各位身體健康。
各位神魔之塔的召喚師:
在較早前 Madhead 承諾將捐出 200 萬新台幣 (即 50 萬港幣)予有需要機構/人士,並誠邀各位提議捐款對象。此次捐款主要目的是希望優先幫助受疫情影響的弱勢社群或基層市民;綜合各方意見後,我們決定的捐款機構如下 (排名不分先後):
香港方面,我們捐出共25萬港幣(約100 萬台幣)給以下五個機構︰
- 願望成真基金
- 香港加油
- 醫護行者
- 兒童癌病基金
- 關愛動員
台灣方面,我們捐出共 100 萬台幣給以下五個機構︰
-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台北市護理師護士公會
- 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
- 罕見疾病基金會
- 台灣癌症基金會
以上捐助機構當中,大部份是直接用於抗疫的項目。但,有小部份是支援弱勢社群及嚴重疾病人士。我的媽媽去年是因為癌症而離開,我自己過去亦長期支持癌病基金,我深切明白疫情所造成的影響,對於弱勢團體以及重症病患者更是雪上加霜,所以在這個艱難的時刻,我更希望能夠支持他們。
除了金錢上的援助外,我們團隊深深明白到抗疫物資亦是重要的一環。與上述機構磋商後,我們決定向個別捐贈的機構作出物資捐贈。香港方面,我們會捐贈合共 400 盒口罩;台灣方面,我們會捐贈合共 3,000 瓶乾洗手凝露,希望可以幫助社區,盡一分力。
對抗疫病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積極參與,希望大家要時刻提高防疫意識,千萬不要鬆懈。顧己及人,守望相助,才不負一眾在前線辛勞抗疫的醫護人員。期望疫情早日完結,大家可再聚首一堂,祝各位身體健康。
Terry Tsang
新北市守望相助隊福利 在 楊博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民意│#托育政策│【#托嬰、#托幼】--#平價化、#安全化、#社區化、#多元化
綜合研究討論出以下主張:
【托嬰、托幼】:平價化、安全化、社區化、多元化
1.公共托育福利普及化,托育在地化
2.兒顧系統雲端化,落實多方稽核管理制度
3.幼教專業師資,勞動條件提升
4.增加「延托及臨托」人員訓練,減少幼保員負擔
5.善用並累積社區資源,發揮守望相助精神
6.閒置空間應用活化,善用校園及社區空間
❤️「立法更新,國會換新」❤️
❤️「專業治國,安心過活」❤️
📌全文請見👉https://reurl.cc/ObMjEg
📌懶人包👉https://reurl.cc/0zvZEk
-----------------------------------------------------------------------------
『#幼兒照顧系統,#滿足專業平價之托育需求』
『學前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石,幼教產業是孕育我們國家未來主人翁的教育前哨站,而生育國家幼苗的女性則是職場中堅人力,得人資源整合有限公司2019年公布「女性重回職場大調查」,線上調查全台未在職、在職女性、企業主管,調查顯示,30到49歲年齡段的女性,高達81%想重返職場,但多數遭遇家庭支援系統不足的問題,研究顯示台灣女性沒有就業問題,只有工作和家庭難以兩全的問題,而女性離開職場主因是照顧幼兒,佔了40.6%、懷孕18.1%、預備生育18.3%。目前勞保局提供投保薪資60%的育嬰留職津貼父母分別最多可申請6個月,唯留職停薪期間仍需了解職場脈動,未來重返職場時,才能順利銜接以往的專長。當女性重回職場時首要的協助除了了解友善的企業在哪裡60.3%,就是家庭安頓的資源48.6%,所以政府應建立友善的幼兒照顧系統,健全社會福利制度。
世界上所有的開發國家生育率大幅下修是一個不可逆的現象,台灣這幾年開始也因為貧富差距擴大、物價高漲、國民所得與經濟成長遲滯等,使的婦女就業率逐年增加,不婚或不生小孩的觀念越來越盛行的趨勢下,導致新生兒出生率下降也連帶對相關幼教產業產生嚴重的衝擊和影響。幼兒園的經營壓力變大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有許多的幼兒園進而思考轉型,希望可以透過各種『社會創新』的方式以及策略來提升競爭力以及經營績效。
台灣政府近20年來推出2-6歲的幼兒教保公共化政策如下:
1.內政部於2002年推動「社區自治幼兒園實驗計畫」
2.教育部於2007年推動「友善教保服務實驗計畫」
3.2012年「幼托整合」與《幼照法》正式實施。
4.2012年「非營利幼兒園實施辦法」正式實施,《幼照法》第9條為非營利幼兒園的法源依據。
5.2014年103年教育部推動「非營利幼兒園實施方案」,預計103至107年共設置100園。
6.2012通過《社區互助式教保服務實施辦法》,2014修改為《社區互助式及部落互助式教保服務實施辦法》,103迄今全國只有8個社區/部落互助教保服務中心。
7.2018年教育部推出「擴大幼兒教保公共化計畫」,預計補助地方政府增設公立及非營利幼兒園,106至109年將增加1,247班。
8.2018年教育部修改《幼照法》,增加「職場互助」,但目前未有進一步的實施。
2019/08/01準公共化政策已全國實施,然由於學前教育非義務教育,以致相關主管機關對於私立幼兒園在新課綱及正常化教學的推動上無法落實,部分私幼容易流於商業化,巧立名目(公兩、非營利之制服教材等只能收成本價,私立沒有規定),例如加開才藝班、雙語教學,家長在不願孩子輸在起跑點的情況之下,無形中增加了許多育兒成本,但基本的學習能力的養成反而容易被忽略。
幼教機構常因自身財力、規模、理念想法等不同,所呈現出的競爭優勢也各異,表現出不同的經營風格;幼教經營者在經營的過程之中會將對幼教的理念、做法和價值予以具體化呈現,且與社會產生一個良性的互動規範。目前 #公托中心及公立幼兒園僧多粥少,就算抽籤排隊其名額已多數由弱勢家庭優先入園,鮮少照顧到中產雙薪家庭之幼兒,雙薪家庭,建議除了弱勢家庭優先之外也效仿先進國家、#北歐 將托育設計為國家積極 #勞動市場政策(positive labor market policy)的一環,規定只有在父母(或單親)參與勞動/工作(或就學)的狀況下,才可享受公共托育服務。
幼教機構在這種惡劣的市場條件下,台灣目前呈現了幾個問題:
1.補貼政策誘導托育費用逐年上升,家長的育兒負擔並未因政府補助而有減輕,以至於每年公幼或非營利幼兒園招生期間,就會產生家長為了尋求〝平價〞的托育機制,搶破頭去抽籤的奇觀。
2.因為公共量的普及性不足,當然就難以近便,家長為了尋求〝平價〞的托育機制,常常需跨區送托,對於都有在上班的雙薪家庭而言,送托的距離就形成一股無形的壓力。
3.因為公共量的不足,政府為了要達到五歲幼兒完全入學,以及照顧弱勢家庭的相關政策,公幼和非營利幼兒園的招生方式就設定各種優先入學條件,使得托育政策又淪為殘補式的社會福利補助政策,無法真正因應不同家庭的需求。
4.由於公共量不足再加上分布不均,以至於偏鄉/經濟弱勢地區的托育問題難以解決。因為,私立幼兒園有一定成本與利潤考量,所以許多偏遠鄉鎮未有私立幼兒園,再加上公立幼兒園的設置是以學區為主,設置的區域對於部分家長並不便利,且在幼托整合的過程,許多鄰里公立托兒所被迫關閉或整併,都影響到偏遠地區托育服務量的不足和不便,這些問題不是政府加碼給予當地家長津貼補助就可以解決的問題。
5.政府預算配置值得深思,國防軍購案/預算應大幅降低比例,於育兒政策預算大幅提高比例
6.現行幼兒園準公共化政策也會碰到私立幼兒園聯合抵制的問題,因為私立幼兒園也會怕政府未來若預算用完,沒有補助了之後,他們的收費標準也回不去了,不可能臨時向家長調會原本的學費。反而原本經營不善的幼兒園會想加入準公共化政策彌補財務空缺,然而這些師資及設備對幼兒的學習不一定好,值得政府正視問題並研擬配套措施。
依據教育部全國教保資訊網的資料,從2014年教育部開始設置非營利幼兒園,至2019年3月共132園,設置最多為台北市共34園,其次是新北市18園,再來為高雄市17園,就設置的分布而言,還是以都會區為主。這是因為非營利幼兒園的設置規格成本高,適合設置在都會區,再者,人口數也往往是政府資源分配考量的重點。以至於長期托育服務量不足和不便的偏鄉區域,依舊得不到改善,雖然《幼兒教育及照顧法》第十條明訂,離島、偏鄉於幼兒園普及前,得採社區互助式對幼兒提供教保服務,但至今教育部並未編列任何正式預算去推動。
民眾黨未來進入國會,將推動關鍵少數的力量,支持育兒政策修正,立法不是口號,更應全方面考量完善,以下經由公立、非營利、私立幼兒園、資深幼保人員、職業婦女、研究報告、教育期刊、法規研究、媒體社論參考,綜合研究討論出以下主張:
【#托嬰、#托幼】:#平價化、#安全化、#社區化、#多元化
1⃣.#公共托育福利普及化,#托育在地化
托育服務應實施『公立、公私合營、私立並行」,讓0歲至6歲兒童提供連續、完整、符合父母就業需求的公共托育福利政策。(國防軍購案/預算大幅降低比例,育兒政策預算大幅提高比例)
0~2歲:擴大「#親屬保母」適用範圍,讓已受保母課程訓練的合格保母,依其意願開放家庭托育,並將保母資訊數位雲端化、數位系統管理,讓社區中的雙薪家庭能從住家、工作地點就近找到幼兒托育及臨托的社區保母。(亦可以有效降低幼兒園師生比原5:1 -》4:1)
鼓勵3名以上合格保母由政府提供社區空間及補助設備,受托10名以內幼兒,提供普及、平價、優質、社區化的托育服務。
3~6歲:依據教育部統計部的數據顯示,我國公立及非營利幼兒園數量逐步提升當中,然而兩者相加之數量仍遠不及私立幼兒園,我國2-6歲幼兒數量卻是逐年提升的,『#公立、#非營利、#私立幼兒園』的比例應逐步調整為『4:3:3』才符合先進國家的政策方向,而這三種性質的幼兒園應該定位清楚,基本的管理及考評也應該一致,除了提供家長多元選擇外,政府更應該為家長幼兒在教保品質上把關。
2⃣#兒顧系統雲端化,#落實多方稽核管理制度
托育機構設立後的管理真的很重要需建立園所內『#主管、#幼教師資、#家長』三方互評機制,讓托育機構展現專業服務價值,讓家長安心送托,互評機制『主管機關公開數位化』,促成「產、官、民、學」四方合作。
3⃣#幼教專業師資,#勞動條件提升
好的教保服務品質,家長才能安心送托,否則再多的托育機構也不能真正滿足家長的需求。而好的教保服務品質就得仰賴好的幼教人才,一個優質教保服務機構最大的資產就是擁有專業素養的老師們。
我國幼兒教育專業人才之培訓已出現長久以來「#畢業不就業」的現象,以致托兒所、幼兒園招募師資選擇性不高。造成此現象之原因包括幼保人員的 #薪資普遍較低、 #工時長、#工作內容繁瑣、#家長意識抬頭、#大環境經濟狀況 等造成專業優秀的幼教人員大多數轉往其他行業就業。
4⃣.#增加「#延托及臨托」#人員訓練,#減少幼保員負擔
建議增加「延長照顧服務之人員」之訓練,鼓勵直轄市、縣(市)教育、社政或勞動相關主管機關自行或委託辦理之180小時課後照顧服務人員專業訓練課程,並安排至各托育機構實習,增加各園所的照顧人力並讓有服務熱忱的學員有先期對幼教職業的認識。如此一來增加了日間課程的實習人力,也培養了延長托育的服務人才,有效減少幼保人員工時及工作負擔。
友善職場推廣,薪資福利待遇提升,與家長妥善溝通園所教育理念,引導國人尊重專業,建立良性循環,提升家長信任度…等措施。
5⃣#善用並累積社區資源,#發揮守望相助精神
『#延托及臨托』建議廣納社區既有資源,例如社區中已請育嬰留職停薪之家長、專職帶小孩的社區居民,經過社區托育機構舉辦的基礎托育課程訓練後,於社區托育據點協助延長托育及臨時托育,累積社區服務時數,未來可兌換社區中的「托育、托老」服務。社區互助的運行模式是建立社區意識必要先行的里程碑,有利於未來社區總體營造的發展。
(註:因育嬰留職停薪身分不宜另兼工作,會有勞保納保及薪酬問題,故建議以社區服務時數來兌換未來社區中的托育、托老服務)
6⃣#閒置空間應用活化,#善用校園及社區空間
目前已有社區大學善用國中小校園閒置空間的先例,政府亦可開放國中小閒置教室空間供民間業者申請辦理非營利幼兒園或托育中心。依據《幼兒教育及照顧法》第14條教保服務機構得作為社區教保資源中心,發揮社區資源中心之功能,協助推展社區活動及社區親職教育。可增加現有公立幼兒園的區域教保資源整合功能。
參考資料:
非營利幼兒園實施辦法
2019論壇/滿足多元的學前教育需求
女性重回職場...6成6要擔心家庭支援系統不足
女性重回職場大調查:結果發佈
教育部統計處-幼兒(稚)園概況表(80~107 學年度)
降低幼兒園師生比問題研析
立委提案降低幼兒園師生比 幼教總會反對
幼兒教育及照顧法
非營利幼兒園實施辦法
阿公、阿嬤幫忙帶孫子(親屬保母)可申請補助 (內有申請流程、各地區開課資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