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支援!臺灣釋迦、蓮霧及加工品緊急拓銷
臺灣是水果王國,不管是愛文芒果、鳳梨、香蕉、蜜棗及荔枝都赫赫有名。中國大陸暫停進口臺灣釋迦及蓮霧消息一出,貿協即於9月22日召開海外拓銷座談會,邀請農委會、貿易局、農民團體及業者,與貿協派駐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杜拜、日本、韓國主任進行意見交流。貿協董事長黃志芳表示,將儘速規劃系列行銷活動,尤以媒合臺灣釋迦與蓮霧鮮果及加工品之外銷國家的買主為優先,以利加強對臺採購。
首先登場的是,由貿易局及貿協於9月24日東京新宿共同辦理「臺灣冷凍釋迦記者會」推廣活動,會中向媒體貴賓、當地進口商、通路商及電商分享清涼香甜的臺灣冷凍釋迦,現場好評連連,NHK記者說「非常香甜像冰淇淋的口感,很好吃」,食品產業新聞社記者也說「入口如冰沙,還帶有香蕉及荔枝般香甜的味道」。據東京台灣貿易中心所長陳英顯表示,記者會後陸續接到日本通路商的正面回饋,目前日本市售的冷凍釋迦已全數售罄,當地消費者開始網路預約排隊,已有貿易商向臺灣追加訂單。目前日本販售臺灣冷凍釋迦的通路有樂天、KKday、Yahoo、Harawi等電商平台,過去幾天的銷量已達以往1年販售量的3倍,相當驚人。日本通路也直言,臺灣冷凍釋迦過去因知名度較低,的確較難銷售,現在售罄是一大好消息,也連帶引發臺灣其他果品的熱潮,如文旦、蜜棗在日本的詢問度皆大增
貿協打鐡趁熱分別於9月24日及30日辦理兩階段線上採購洽談會,共邀請7國33家買主含新加坡、馬來西亞、加拿大、阿聯大公國等,與我28家廠商進行97場洽談。參與洽談的臺灣供應商表示透過此次媒合認識各國新買主,增加外銷其他市場的機會,也將釋迦等相關加工品介紹給各國買主,提高能見度;國外買主則表示,此次採購品項除生鮮釋迦、蓮霧外,也針對蓮霧果乾、果露、釋迦果泥、釋迦酥及冷凍釋迦等加以評估。此次洽談有臺灣廠商直接於農場跟買主洽談,實際呈現種植的果園,買主相當驚喜。加拿大知名超市T&T提到當地市場已有中南美洲釋迦,臺灣釋迦要避開價格戰,以品質取勝;另星馬買主也表示,臺灣釋迦及蓮霧品質好,但價格偏高且保鮮期短,建議就特定客群凸顯臺灣特色及高品質,以送禮的禮盒市場切入,塑造臺灣水果優質形象。
誠如貿協黃志芳所說,危機就是轉機,貿協動員駐外單位全力協助業者開拓新市場,降低我商對單一市場的依存度,相信年底即將到來的釋迦、蓮霧產季,必能讓海外更多的消費者享受到臺灣水果及加工品的美味。
同時也有1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MEeeep Mor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好多朋友都問我,如果想緊湊啲玩新加坡嘅景點,有無乜野好介紹? 今日就同大家推介呢個三小時用腳行盡新加坡嘅路線啦! 今日就會同大家喺三個鐘入面,行晒魚尾獅、Fullerton Hotel、Marina Bay Sands同埋Gardens by the Bay幾個景點,而且仲會同唔同嘅角度睇到新加坡...
新加坡味香園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法式甜點裡的台灣》寫作過程比《#法式甜點學》還要艱困許多。或許如同誠實面對自我總是不容易,近距離寫自己的家鄉,遠比能夠保持客觀距離地觀察、分析他者來得困難。
今年五月交稿之後,我一直無法完成序和前言,直到最後被編輯催促時,仍然腦中一片空白,實在不知道該從何說起。最後依著編輯建議,從去年臨時在巴黎家中找到一片口罩開始回憶起,然後才發現,過去這一年波瀾起伏、今晚睡下不知明日身在何處的經歷,確實留下了深刻的印記。決定要寫作本書的心念下得很快,雖然寫得無比痛苦,但終於對過去十數年間困惑的與思索有所回應,最後還是要感謝那個堅持下來的自己。
以下和大家分享收錄在本書中的序(長文預警),如果這本書裡的職人故事、作品解析和相關思考與論述,能在茫茫人海中觸碰到幾個人,為未來的花開繁景種下種子,那所有的辛苦也算值得了。
*****
我們既是獨一無二的,也是彼此相連的——在法式甜點中尋找台灣,回答「我是誰」
2020年出版《法式甜點學》的前夕,我在巴黎家中翻箱倒櫃找出一個口罩,當下便上網訂了四天後的機票回台灣。當時只想著新書宣傳完便要回到巴黎,卻沒想到世界轉眼間變了樣。我離境三天後,巴黎便宣布封城,此後一年,巴黎的朋友們在反覆的煎熬中適應新生活;我則仿若被邀請進入了一個平行宇宙,無視全球的疫亂橫行,在這個我出生、成長,熟悉卻認識不深的島嶼進行探索之旅。
#因疫情而起的奇異旅程
由於甜點啟蒙地在巴黎,自己過去十年間在台灣的日子也少,除了本就認識的開業朋友外,我對本地的甜點業者、職人的認識大多來自網路與業界的口耳相傳。滯留台灣的這段期間中,我終於有機會拜訪那些一直列在名單上的店家、希望認識的朋友,也受邀參加了不少餐會。台灣職人們的熱情和靈活令人感動,餐飲界的活力與無框架更使人訝異。如果說在巴黎看到的作品,像是在一個已經構築華美的世界裡持續深入、為一個滿腹經綸的學者持續產出更精闢的見解而拜服,在台灣的所見,則像是造訪一片生機盎然的新天地,處處皆是怒放的奇花異草卻鮮為世界所知。
由於過去數年中,自己扮演的都是將法國的甜點、甜點師推廣給台灣市場的角色,但並未有機會深入了解本地市場,更不用提將台灣的(法式)甜點、甜點師介紹給台灣讀者,甚至國際讀者,我於是很快決定要將自己的經驗發展成系列採訪計畫。雖然明明還在《法式甜點學》新書宣傳期,卻幾乎沒有太多猶豫,立刻將自己在2019年許下「出完書一定要放一個大假,最好能去夏威夷發呆曬太陽」的願望拋在腦後。採訪計畫大致訂定後,我便決定要將其成書,不僅為自己的見聞留下紀錄,也藉著深入梳理台灣代表性職人們的養成及相關作品,在力所能及之處,深入思考身為「台灣甜點人」的意義。
接下來的日子,雖然隨時都像處在壓力鍋中一般,最後甚至幾乎將自己完全耗盡,收穫卻超乎想像地豐富。我每日一面留意法國的疫情消息,做好馬上要上飛機返法的準備,一面依照計畫聯繫受訪者,還透過他們熱心的引介,去了屏東、彰化、埔里探訪可可、芭樂、香草、茶葉等產地,雖然皆是來去匆匆,但已像是打開了神奇寶盒。僅是驚鴻一瞥,便為其中所藏之富而感嘆,每一顆寶石都是一個浩瀚的宇宙、一個涵納百川的汪洋。
#法式甜點中的台灣身分識別
在開始大部分的採訪前,我曾與一位自己極為敬重的出版界前輩有過一次深入且有趣的談話。當時我解釋自己希望寫的,不只是訪談集、人物誌,而是透過這些訪談,反映出台灣甜點師們的自我追尋,在面向世界、選擇究竟要製作何種風貌的甜點時,照見自己腳下稱為「台灣」的這塊土地,及身為「台灣甜點師」的看法。前輩的觀點畢竟實際,認為一般而言,台灣甜點師要在台灣製作法式甜點(或來自西方的果醬、巧克力等),自然會使用本地合適的食材,形成台灣風格的法式甜點更在情理之中。而我試圖在法式甜點中尋找台灣身分識別的角度過於刁鑽,也不會是本討好的作品。
真話總是不那麼美妙,對當時雄心勃勃的我來說,這番話確實有些苦澀,卻也難以反駁。2021年5月,台灣疫情出現破口,很快直升三級警戒,開啟了連續2個月以上的「自主性封城」,所有我在業界的朋友皆受到沉重的打擊,和法國在封城期間,甜點麵包業一枝獨秀,擁有穩定生意、甚至逆勢開店的案例完全不同。原因就是因為甜點、尤其是法式甜點,在台灣不僅是小眾,還是小眾中的小眾。既然不是必需品,生活不便時自然是第一個捨棄的對象;而法式甜點過於嬌貴,以致於外送、宅配風險皆高,即使死忠的顧客也難以一再承擔碰撞毀壞的失望。如果在華麗的外表和巨幅媒體聲量下,它其實是個如此邊緣的商品,我怎麼能不質疑,自己一直以來在做的事是否真有意義?
不過,縱使心中懷著巨大的問號,我並未因此更改太多原來的訪談大綱,決定持續依照計畫進行訪問,待寫作時再一邊思考呈現方式。前輩認為,《法式甜點學》是在帶領讀者看懂、吃懂法式甜點,因此本書的任務,應該是帶領讀者看懂、吃懂「台灣甜點師做的法式甜點」。但對我而言,能夠懂得這一點,必得先回答如「#誰是台灣甜點師?」、「#為什麼要做法式甜點?」、 「#他們做的甜點真的是法式嗎?」等問題。而為了理解甜點師的作品,回答「為什麼他們選擇這麼做」,就需要碰觸到每一位職人獨特的創作哲學、生長記憶及自我定位。更進一步,在國際交流如此頻繁,品牌進軍國際也不新奇的今日,這些職人們也得回答:「#為什麼我和別人不一樣?」、「#為什麼台灣的法式甜點和其他國家的不一樣?」、「#為什麼台灣的甜點師和其他國家的甜點師不一樣?」、「#不一樣的地方在哪?」而這些問題都指向一個終極的質問,即「#我是誰?」
#我是誰_與_我的甜點是什麼樣的甜點
由於不確定自己什麼時候得回法國、什麼時候能再有機會與受訪者們深入聊聊,每一次訪問我都抱著「錯過這次沒有下次」的心情,也因此,光是訪談大綱便動輒超過2,000字 。在訪綱中,我將希望探討的問題分成五個面向:養成經歷、創作哲學與品牌精神、台灣味與台灣身分識別、對本地市場的觀察、對未來產業樣貌及品牌發展的看法,其下再切出5至6個子題。雖然每一次約訪時,我都試圖先打預防針:「我只是習慣把問題寫得很細。」以減低受訪者們看到訪綱的衝擊,但沒有一次訪談不超過三小時,有幾次甚至分成兩、三次才結束,還不包括事後各種細節確認。令我感動的是,每一位受訪者都毫無二話、非常慷慨地把他們寶貴的時間留給我,和我侃侃而談自己養成經歷中那些難忘的故事,那些他人看來或許微不足道的細節,以及自己對「做甜點」、「成為甜點師」、「經營品牌」的信念。
整理訪談內容及寫作的過程異常痛苦,但對我來說意義重大。那不只是一個「台灣再發現」的旅程,更是「自我再發現」的旅程。藉此機會,我回顧了過去十數年中,每次對外國朋友介紹自己家鄉的種種思量、不知道該選哪一道菜代表台灣參加派對的苦惱,以及在每一個日常生活場景中猝不及防的尷尬片段。受訪者們用他們的生命經驗和作品告訴我,我們既是獨一無二的、也是彼此相連的,而我們應該要為能夠說出「我們」感到驕傲。或許整個亞洲都喜歡蜜紅豆或紅豆沙,但我們曾經一起在暖和的冬至揮汗排隊吃一碗紅豆湯圓;就算日本有抹茶、中國有百年名欉,但我們皆曾和父母一同招待來訪的客人喝茶聊天談生意,也曾用兩根手指拎著半空的軟塑膠杯、嘴裡嚼著珍珠和椰果,走過那腦筋暈眩發脹、彷彿不會結束的夏日午後。
因為有這些生長記憶與生活經驗,所以我們的盤式甜點中能出現冬瓜茶、鳳李冰、麵茶;甜點中能有鹹蛋黃、肉鬆及芋泥。對生根萬華社區的主廚來說,將法式甜點做成「紅龜粿」的形象自然無比,而曾經留法的主廚以「黑森林」(Forêt-Noire)為基底,結合杏仁茶與櫻桃,創作出「白森林」也是信手捻來。在台灣餐廳工作的新加坡籍主廚端得出椪餅與清粥小菜,在新加坡餐廳工作的台灣主廚也能將台星兩地皆能欣賞的摩摩喳喳和綠豆蒜糖球上桌。我於是明白,重要的並非向別人解釋自己是A、不是B,而是接受自己既有A、又有B,但是和兩者都不一樣,所以能堂堂正正地當一個既不是A也不是B的「自己」。
#唯有知道自己是誰_才能更堅定地成為誰
所以,究竟為什麼非得在「法式甜點」(或至少是「舶來的甜點」)中找自己、識別台灣身分?除了延續《法式甜點學中》提出「法式甜點是甜點界的官方語言」,也是「想站到世界舞台上的甜點師都要能流利使用,以訴說自己故事及思想哲學的語言」之論述,或許還因為,縱使「法式甜點」的內涵與定義還未在台灣有廣泛的認知,但以其為基礎的「西點」早已是台灣日常的一部份,也已碰撞出許多火花。想想傳統麵包西點店內的泡芙、焦糖布丁,它確確實實存在於常民生活中。
日本東京大學教授、歐洲中世紀研究專家池上俊一在其著作《甜點裡的法國》中,以一整本書的篇幅論述法式甜點如何作為法國文化的精髓,成為影響世界的「文化霸權」重要武器;在台灣,從「中菜西吃」的風潮到「在fine-dining(精緻餐飲)中尋找台灣味」的討論,乃至餐飲界大量投入、直至獲得《米其林指南》的肯定,更逾數十年。飲食成為文化,以「軟實力」輸出早就不是新聞;飲食便是政治的一環,以飲食區分人我、定義身分實屬稀鬆平常。
「風土」(terroir)概念從法國葡萄酒區分產區發展至今,已超出氣候、土壤等自然環境因素,當地人文與特殊技術皆含括在內。倘以近年來受到國際矚目的「台灣可可」為例,作為世界上少數有能力生產「bean to bar」、甚至「tree to bar」巧克力,並以此製作甜點的國家之一,「台灣的風土」將是我們和世界溝通的利器。再想想那些在國際賽事上拚搏的台灣職人們,若我們將目光更多聚焦在當下或未來,不僅需要向法式甜點及投身其中的甜點師們給予更多關注,也須了解身世來歷、梳理來龍去脈與各方觀點,才有機會迎向無限可能。唯有知道自己是誰,才能更堅定地成為誰。
我懷著這樣的信念完成本書,雖然有許多遺珠和力有未逮之處,但衷心感謝所有受訪者及以各種形式提供援助的朋友們。希望本書不僅回覆了前輩的擔憂,也回答了我旅歐十年間的困惑;不只回應了台灣數十年來的焦慮,也為我輩及後進的職人們提供了前進的線索。
*****
《法式甜點裡的台灣:味道、風格、神髓,台灣甜點師們的自我追尋》
📌 實體書購書連結:
台灣 -
博客來 獨家限量簽名版:
https://tinyurl.com/296328zk
博客來:
https://tinyurl.com/9sbuawew
TAAZE讀冊生活:
https://tinyurl.com/rjnvukzp
誠品書店 eslite bookstore:
https://tinyurl.com/7vps9bn6
金石堂KingStone:
https://tinyurl.com/388vkmxj
momo購物網:
https://tinyurl.com/87tnmaca
香港 -
誠品香港 eslite@HK 已上架,可下載誠品人HK app 後搜尋:https://tinyurl.com/6scj9hc,或致電 +852-3419-6789 訂購
新馬 -
Citè Book Garden 城邦閱讀花園:
https://tinyurl.com/at644w5p
Popular Book Co (M) Sdn Bhd 大眾書局 也可代訂
📌 電子書購書連結:
9/13-9/26 博客來獨家:
https://tinyurl.com/u7fmwhxs
其他通路將在 9/26 後陸續上架
#yingspastryguide #yingc #台味甜蜜蜜
新加坡味香園 在 媛來就在新加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阿媛吃什麼 |老派肉骨茶店】
好久没吃肉骨茶了~
有時會想念那入喉的溫暖辛辣感。
你知道肉骨茶當時被稱為 #苦力茶 嗎?
在殖民時期,頭家會以豬大骨和整粒蒜頭熬煮肉骨湯,雖然只有清湯寡水,卻是當時勞工的最佳精力湯。
後來歷經歲月的洗禮
變成我們都愛的肉骨茶 ❤️
▫️
今天阿媛帶你到住家附近的 #佳園餐室。淺綠色磁磚,懷舊的原木桌,座落一間50年的老字號肉骨茶。
#亞合肉骨茶 由一對老夫妻經營,選項很簡單,就肉骨或豬內臟兩款。
這間的肉骨茶屬於潮州式,一匙淺嚐,蒜頭特有的清香,伴隨胡椒尾韻的辛辣,是熟悉的溫暖!
我發現跟松發、發起人相比,他們的湯頭沒那麼重口味,一口接一口停不下~ 而且老闆會免費加湯,多喝祛濕,多喝有益!
台灣吃油條配豆漿,新加坡是油條配肉骨茶,一定要點份來吸附湯汁,配飯最滿足!還要再來一盤類似酸菜的菜尾,鹹酸開胃👍🏻
喝完後全身暖呼呼,像泡溫泉般舒服。
//
這間雖然沒連鎖品牌有名,旅遊文章很少提起,卻是間歷經時間淬煉,只專注做好一道料理的老派店家。
值得列入 #要吃得美食清單
你又喜歡哪一間肉骨茶呢?
#店家資訊
📍店家 | Kai Jun Eating House (亞合肉骨茶)
📍時間 |08:30 - 01:30 (有點懷疑,下次我問看看)
📍地址 |395 Balestier Road S329799
📍人均 |$10 新元
#新加坡美食 #肉骨茶 #佳園肉骨茶
#老派旅行
新加坡味香園 在 MEeeep Mor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好多朋友都問我,如果想緊湊啲玩新加坡嘅景點,有無乜野好介紹? 今日就同大家推介呢個三小時用腳行盡新加坡嘅路線啦!
今日就會同大家喺三個鐘入面,行晒魚尾獅、Fullerton Hotel、Marina Bay Sands同埋Gardens by the Bay幾個景點,而且仲會同唔同嘅角度睇到新加坡濱海一帶嘅優美景色。首先我哋要搭地鐵紅線或者綠線,去到Raffles Place站,搵H出口 / Merlion Park,上到地面之後,轉右,去到海邊再轉右,見到前面嘅古老建築物就啱喇!呢度就係 The Fullerton Hotel喇!噫!停一停先!千祈唔好錯過呢個檔口,佢係新加坡其中一款地道甜品 - 雪糕三文治! 一睇咁多人排隊就知要試啦! 用麵包夾住又厚又硬嘅冰凍雪糕,唔知你又試過未呢?
食完甜品,未去到魚尾獅之前,就不如入一入呢間超五星酒店 The Fullerton Hotel過一過冷河先喇!原來呢度係新加坡以前嘅郵政總局。嚟到就梗係要睇睇呢度嘅歷史啦!原來喺大堂落一層,就搵到呢個介紹前呢度歷史嘅展廳,睇下!同香港回歸前嘅郵筒一樣樣架!仲可以寫封信寄番俾自己… 不過記住… 要貼郵票俾錢架!
過完冷河,之後出嚟就要過橋喇!過到一半,點解見到咁多人影相嘅? 嘩!有人跳海呀!
其實要影到我後面呢個跳海公仔靚嘅話,當然就要搵多個朋友喺對面岸影啦,不過如果你無嘅話,拎支自拍棍好似我宜家咁呢,都算係一個唔係好差嘅選擇嚟嘅,三、二、一、笑!
影完相就要行快兩步過橋喇,如果唔係太陽都就快落山喇!過到橋,就會見到呢個文化味好重嘅地方!呢度就係Victoria Theatre & Concert Hall!停步影幾張相,感受一下文化氣息之後,跟住搵呢條隧道,之後過橋,再向前行,大約三至五分鐘,就嚟到呢個世界聞名嘅景點 - 魚尾獅喇!呢度除咗可以睇到背後繁華嘅商業區之外,另一邊又可以見到Marina Bay Sands嘅宏偉建築,絕對係一個值得留影嘅地方!
原來我身後面呢座魚尾獅1972年已經係新加坡嘅旅遊標誌嚟,不過呢個位置就係2002年配合旅遊區發展先至搬嚟。
望去另一邊 - 噫,點解有個榴槤咁樣嘅建築? 原來呢度就係新加坡嘅濱海藝術中心!影張相,之後就向呢個榴槤進發喇!呢條Jubilee Bridge為行人接通咗魚尾獅同埋濱海藝術中心,亦都可以見到新加坡政府為發展旅遊業所花嘅心思。5分鐘左右就嚟到呢邊喇,遠望番頭先身處嘅魚尾獅同埋商業區,又係另一個唔可以唔影嘅靚景!
好多朋友都問我點樣可以用最靚嘅方法影到金沙酒店嘅全景,咁梗係唔係去到金沙酒店旁邊啦,喺呢個歌劇院對出嘅海濱長廊,就係一個又少人,又易影嘅地方喇!好似我宜家後面咁,你話幾靚!
好啦,唔好掛住影相喇!小休一陣之後,就繼續向前進發!行完呢條海濱長廊之後,就會嚟到呢個好似看台咁嘅地方!究竟呢度係乜嚟?原來每年9月,呢度會係一年一度嘅賽車大賽看台,而平日亦會用嚟做軍隊畢業典禮嘅看台架!
大約10分鐘左右,我哋就開始上橋,準備去 Marina Bay Sands嘅方向喇!Marina Bay Sands集酒店、商場、展覽中心同埋賭場於一身,亦係新加坡嘅地標之一,唔只外形靚,頂樓仲係一個無邊際泳池!橋嘅另一邊就係Marina Bay Sands嘅商場入口,等我哋參觀一下呢個商場先啦!
快行完商場,我哋就跟住 Gardens By the Bay牌,向呢個景點進發。一路沿路行,再穿過 Marina Bay Sands酒店,再推門,就嚟到Gardens by the Bay! 等我哋一齊睇下呢度嘅靚景啦!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2pQF9AQtZA/hqdefault.jpg)
新加坡味香園 在 Beanpanda Cooking Diary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matcha #cookbook #vegan
? 戒不掉的癮!品嚐抹茶的極致濃厚滋味
? 創造出絕妙多層次的豐富口感
? 成就專屬大人的成熟風味!
? 你最想嚐試那一個食譜?
肥丁最新料理書《就愛那抹綠!抹茶食光:輕食×飲品×冰品×甜點,38種甘醇微苦的美味提案》
台灣率先發售,出版日期 2021 年 2 月 4 日
網絡買書
? 博客來 http://bit.ly/36nAU7s
? 誠品 http://bit.ly/3taSKnB
? 金石堂 http://bit.ly/3j0wIiN
網上訂購付款,香港 7-11/OK/順豐取貨
海外讀者,博客來/金石堂/誠品有海外寄送服務
【 #海外讀者網絡訂購】
★ 博客來海外訂書流程→ https://goo.gl/LPZMfE
★ 博客來海外郵資→ https://goo.gl/k1E5kF
【#海外讀者(歐美、加拿大、馬來西亞、新加坡)】
美國 ~ 世界書局
加拿大 ~ 三聯書店
新加坡、馬來西亞 ~ 大眾書店 (向大眾書店訂書,非常方便喔!)
? 城邦閱讀花園MY https://bit.ly/39y9vSe
書裡用的高階抹茶粉「奧綠」甘甜不苦 https://bit.ly/3py7zy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從零開始學!達人級配方&不藏私技巧大公開
掌握抹茶美味的關鍵,輕鬆變化出鹹甜交錯的幸福風味,在家就能做出極致濃厚的大人系「絕品抹茶」!讓你一吃就愛上,每天都想做。
★抹茶入菜!創造視覺與口感的新食感
當抹茶遇上料理,迸出絕妙好滋味,Q彈蕎麥麵、櫻花壽司、茶泡飯等主食;蔬食咖哩、玉子燒等配菜;胡麻沙拉、玫瑰饅頭等輕食,多種鹹食新吃法,顛覆你對抹茶的美味想像!
★在家輕鬆重現!超人氣抹茶特調飲品
輕鬆翻玩抹茶,分別選用攻佔 IG 版面的超夯蝶豆花,打造出夢幻繽紛的漸層飲品,以及抹茶粉圓搭配豆奶,交織出雙倍誘人的茶韻,更加入甘酒、咖啡混搭,創造出大人感的成熟餘韻,口口甘醇深邃,值得細細品味。
★貼心設計純素甜點,滿足味蕾不受限
抹茶特有的微苦甘醇,為甜點增添層次風味,從入門款的餅乾、馬林糖、布丁,到冰淇淋、鬆餅、蛋糕卷,每一口都是回味無窮的茶香韻味。更特別收錄全植物點心,完全不加奶蛋,也很好吃,大大降低了身體負擔,大口吃也不怕胖!
★獨家收錄!百搭配料×美味淋醬製作
全面網羅粉圓、芋圓、寒天凍、紅豆餡、豆腐奶油霜、黃豆粉等配料,以及黑糖蜜、豆漿煉乳等各式淋醬,與抹茶相互搭配,營造出口味多變且層次豐富的苦甜好滋味。
本書特色
? 38種甘醇微苦的美味提案,視覺味覺雙享受
料理、飲品、冰品、甜點統統搜羅,鹹甜都滿足,怎麼吃都不膩。
? 全植物抹茶點心,苦甜滋味超銷魂
餅乾、巧克力、蛋糕卷……無蛋無奶零負擔,挑逗味蕾新感受。
? 影音示範QR Code,一看就懂輕鬆上手
詳細圖文步驟+動態影片,製作零死角,技巧全披露。
? 介紹抹茶基本知識,一窺抹茶的深奧世界
從選擇、沖泡到保存一應俱全,品味抹茶的極致濃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多無添加健康食譜 Check out 600+ healthy recipes at beanpanda.com
? 商務合作 business@beanpanda.com 請洽 唐先生 Mr Gary Tong
? WeChat ID: Gary_DT
【YouTube】 https://goo.gl/rBq3rJ
【Facebook 臉書粉絲團】https://goo.gl/o1cF4S
【IG】 https://goo.gl/b4TXil
【Pinterest】 https://goo.gl/uPMvaK
【B站】https://space.bilibili.com/11725121
【微博】 http://www.weibo.com/809031472
【微信群】beanpandacook (註明油管來加群)
【Youku】http://i.youku.com/beanpandahk
【QQ交流群】6263695
【西瓜】https://www.ixigua.com/home/3614802692812189
【抖音】beanpandacook
肥丁的料理書
?《就愛那抹綠!抹茶食光:輕食×飲品×冰品×甜點,38種甘醇微苦的美味提案》
【繁體】博客來 http://bit.ly/36nAU7s
?《100%幸福無添加!肥丁手作點心》
【繁體】博客來 https://goo.gl/58VK1y
【简体】當當 http://product.dangdang.com/27870465.html
天然。真食。原味
安靜的廚房日記 在生活中發現美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8dLkQJi7k0/hqdefault.jpg)
新加坡味香園 在 DJ Diary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肉骨茶 】是起源於馬來西亞巴生的一道湯菜。很久以前,中國人遠渡重洋來馬來西亞。由於先輩們的教育水平不高,也沒有資本做生意,於是便到礦場裡采錫礦當礦工。礦工們長期需要浸泡在礦井內或在礦山溝里採礦,因為當地常年多雨,不少礦工們因此積勞成疾需要進補,但買不起那些昂貴的中藥材補身。後來有一位稍懂中藥醫理又懷有仁心的錫礦老闆,體恤礦工們的疾苦,另一方面也希望屬下員工可以身體健康提高工作效率,於是就寫下了中藥配方吩咐廚房熬了一鍋藥材骨頭湯讓員工驅寒。當時的一碗用肉骨熬煮驅寒的藥材湯加上一大碗的白飯,就是老先輩們用來驅寒及消除疲勞,開胃又豐富的一餐了。肉骨茶不但美味,而且營養豐富,能提供所需的能量,並且能抗風寒,很快便在勞工間流傳開來。漸漸地,肉骨茶就成了新馬兩地人人喜愛的美食。現在由於人們經濟條件轉好了,又演變成加了多姿多彩,材料豐富奢華的肉骨茶版本,有些甚至加了鮑魚、海參等昂貴的山珍海味,藥材配方也隨著地域性的人群口味喜好慢慢的做出了更改。 而潮州派的版本是新加坡從馬來西亞肉骨茶改良而成的一道菜,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克拉碼頭和河谷地區出售。之後也廣傳於印度尼西亞 、中國大陸、臺灣、海外華人地區。
【●贊助DJ日記製作影片●】
【buymeacoffee】
https://www.buymeacoffee.com/djdiary
【PayPal】
https://www.paypal.me/FitCampHK
facebook【MM2H 馬來西亞移居資訊群組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523827814450812/
facebook專頁【DJlifeStory 】
https://www.facebook.com/djlifestory/
facebook 群組【快樂家園 @ 馬來西亞】互動交流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DJdiary/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j_diary
【WhatsApp】 https://bit.ly/2vSDX4U
【 WeChat 】 DJdiary
【e-mail】 coachyuemy@gmail.com
透過mm2h計劃已經定居在大馬的香港人DJ , 透過影片 , 跟大馬 , 香港及世界各地嘅朋友一齊分享 , 美麗的馬來西亞生活 .
準備使用VPN的朋友, 可以用我們的特約 NordVPN連結, 我們會得到一點推薦費用, 謝謝
https://go.nordvpn.net/aff_c?offer_id=15&aff_id=49523
【PayPal贊助】DJ日記 拍攝更多影片
https://www.paypal.me/FitCampHK
訂閱及分享就是最好嘅支持
#dj日记 #DJ哥 #mm2h #移民
#馬來西亞 #第二家園計劃 #吉隆坡 #檳城 #怡保 #新山 #馬六甲 #香港人在大馬生活 #Malaysia
#StayHome #宅在家 #WithMe #大家一起 #StayHome #宅在家 #StayHome and cook #WithMe #大家一起 #宅在家下廚 #dj日记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tECATlFBe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