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疫情也非常嚴重的馬來西亞,流行這麼一則小故事~
#請大家端午節以視訊代替返鄉
#保護愛你與你愛的家人
#乖乖宅在家防疫🙏🙏🙏
===========
朋友群傳來一則訊息,
小明打開一看【今天的確診數字7857】,然後破口大罵:”X!那些人到底搞什麼飛機!搞到確診病例那麽多!“
然後,他轉頭跟媽媽說:”媽,我去阿蓮家一下,因為要跟她拿我們昨天參加’秘密派對‘的照片。“
媽媽說:”快點回來啊!外面那麼多病毒,我跟你爸爸都不敢出去了,你出去不要帶病毒回來知道嗎?“
然後小明就笑他媽媽,講的好像他出去轉一轉就會帶病毒回來一樣,搞笑...
小明來到阿蓮家,剛好阿蓮媽媽煮了午餐,阿蓮媽媽又很好客,很久沒有看到小明,就叫小明一起吃飯~
阿蓮和阿蓮媽媽都知道病例很多了,但是他們全家都認識小明,哎呀....肯定不會有covid囉⋯
然後小明就跟阿蓮的全家一起吃飯,因為太久沒有見到,抱一下才一起吃飯啦....
第二天,小明接到老闆的電話,OMG!小明同事中covid了...
老闆就跟小明講趕快去驗,小明講:“OKOK,steady bombibi”(安啦,沒問題~的意思)
想到要出去驗covid,他就順便去一下超市買東西,又那麼剛好給他遇到10多年不見的阿beng..
聽說阿beng剛剛當了爸爸,他很開心,加上10多年不見,這一切不是緣分嗎?
OMG~太感動了~來~握手、抱緊處理一下...
然後小明就很開心地去做test了...
第二天,夠力了這次!醫生打電話跟小明講他中COVID了!他還不相信醫生咧,叫醫生check好好來,他有戴口罩怎麼可能會中! 馬票(樂透)都沒有中過!
醫生:“不要講這麼多了,把你這幾天見過誰寫下來,我要給政府,叫他們去追踪。”
這時候小明笑不出了,一邊寫,手都在抖,因為他寫下的每一個名字,都是他所愛的人,都是他近距離接觸的人...
之後,小明的家人、阿蓮的家人、’秘密聚會‘的朋友、那個在超市遇到的阿beng和他的家人全部都要去驗COVID....
結果,小明的父母、4個參與‘秘密聚會’的朋友、阿蓮、阿蓮的媽媽、阿beng、阿beng剛剛出生的baby通POSITIVE(確診)!
4天之後,小明媽媽進了ICU,醫生幫她call小明,給小明看看他的媽媽 .
媽媽看著電話卻說:“兒子,要記得我很愛你...照顧好爸爸...不要因為自己把病毒帶回家而感到自責...是我老了所以才那麼嚴重... 記住...這不是你的錯”
媽媽最後離開了,而小明不能去送媽媽最後一程...
之後,阿蓮的媽媽情況也是惡化了,但是ICU滿了! 滿了! 滿了! 所以阿蓮媽媽只能在普通病房等床位,而醫護人員竭盡所能維持阿蓮媽媽的生命....
現在的小明,真的笑不出來了,除了哭,他什麼都做不到,因為他犯下了無法挽回的失誤....
而他終於明白...
#數據為何一直上升....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你生活中遇到的人,可能就是無症狀的確診病患,或密切接觸者,又或者是密切接觸者的密切接觸者...
你能夠做的,
#就是待在家裡
#隔絕人與人的接觸!
不要犯下跟小明一樣的錯
⚠️記得:
#不要相信任何人
#把每個人都當成是有病毒的人
#即便他是你最親最愛的人
#為了保護好你最親愛的人必須如此
此文改寫自:
Dr. T. M. Shaman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4的網紅桃園市議員簡智翔,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智翔的議會質詢-經濟發展局、地方稅務局(9/28)】 #亞洲矽谷工程與招商 「亞洲·矽谷計畫」是執政黨當前的重大國家發展政策,也是鄭文燦市長每年都會向市民報告的政大市政主軸之一,但最基本的建設,位於青埔的創新研發中心統包工程卻七度流標,於是拆開重新招標,先招設計標,雖然案子以航空城公司負責,但...
「數據為何一直上升」的推薦目錄:
- 關於數據為何一直上升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數據為何一直上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數據為何一直上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數據為何一直上升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數據為何一直上升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數據為何一直上升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數據為何一直上升 在 觸及率一直降?5種逆轉觸及率降低的方法與範例 - 電商修煉 的評價
- 關於數據為何一直上升 在 YouTube 觀看次數是怎麼計算的?關鍵因素大解析! - 塔科女子 的評價
- 關於數據為何一直上升 在 【科技新知】YouTube影片觀看次數如何計算?完整分析公開! 的評價
- 關於數據為何一直上升 在 APEX 幾個簡單設定增加遊戲幀數讓你射更準! 第十 ... - YouTube 的評價
數據為何一直上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轉貼】馬來西亞的故事
但同時也是台灣正在上演的真人真事😔
===========
朋友群傳來一則訊息,小明打開一看【今天的確診數字7857】,然後破口大罵:”X!那些人到底搞什麼飛機!搞到確診病例那麽多!“
然後,他轉頭跟媽媽說:”媽,我去阿蓮家一下,因為要跟她拿我們昨天參加’秘密派對‘的照片。“
媽媽說:”快點回來啊!外面那麼多病毒,我跟你爸爸都不敢出去了,你出去不要帶病毒回來知道嗎?“
然後小明就笑他媽媽,講的好像他出去轉一轉就會帶病毒回來一樣,搞笑...
小明來到阿蓮家,剛好阿蓮媽媽煮了午餐,阿蓮媽媽又很好客,很久沒有看到小明,就叫小明一起吃飯~
阿蓮和阿蓮媽媽都知道病例很多了,但是他們全家都認識小明,哎呀....肯定不會有covid囉⋯
然後小明就跟阿蓮的全家一起擁抱轉圈圈,因為太久沒有見到,很想念溫暖的擁抱,抱完才一起吃飯...
第二天,小明接到老闆的電話,OMG!小明同事中covid了...
老闆就跟小明講趕快去驗,小明講:“OKOK,steady bombibi”(安啦,沒問題~的意思)
想到要出去驗covid,他就順便去一下超市買東西,又那麼剛好給他遇到10多年不見的阿beng..
聽說阿beng剛剛當了爸爸,他很開心,加上10多年不見,這一切不是緣分嗎?
OMG~太感動了~來~抱緊處理一下...
然後小明就很開心地去做test了...
第二天,夠力了這次!醫生打電話跟小明講他中COVID了,他還不相信醫生咧,叫醫生check好好來,他有戴口罩怎麼可能會中! 馬票(樂透)都沒有中過!
醫生:“不要講這麼多了,把你這幾天見過誰寫下來,我要給政府,叫他們去追踪。”
這時候小明笑不出了,一邊寫,手都在抖,因為他寫下的每一個名字,都是他所愛的人,那些他抱緊處理的人...
之後,小明的家人、阿蓮的家人、’秘密聚會‘的朋友、那個在超市遇到的阿beng和他的家人全部都要去驗COVID....
結果,小明的父母、4個參與‘秘密聚會’的朋友、阿蓮、阿蓮的媽媽、阿beng、阿beng剛剛出生的baby通通POSITIVE(確診)
4天之後,小明媽媽進了ICU,醫生幫她call小明,給小明看看他的媽媽,媽媽看著電話卻說:“兒子,要記得我很愛你...照顧好爸爸...不要因為自己把病毒帶回家而感到自責...是我老了所以才那麼嚴重... 記住...這不是你的錯”
媽媽最後離開了,而小明不能去送媽媽最後一程...
之後,阿蓮的媽媽情況也是惡化了,但是ICU滿了! 滿了! 滿了! 所以阿蓮媽媽只能在普通病房等床位,而醫護人員竭盡所能維持阿蓮媽媽的生命....
現在的小明,真的笑不出來了,除了哭,他什麼都做不到,因為他犯下了無法挽回的失誤....
而他終於明白... #數據為何一直上升....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你生活中遇到的人,可能就是無症狀的確診病患,或密切接觸者,又或者是密切接觸者的密切接觸者...
你能夠做的, #就是待在家裡,不要犯下跟小明一樣的錯
⚠️記得:
#不要相信任何人
#把每個人都當成是有病毒的人
#即便他是你最親最愛的人
此文改寫自:
Dr. T. M. Shaman
===========
最後,跟我說一次!
「我會用最少接觸人的生活模式,來降低互相感染的機會!保護自己,也保護自己最愛的家人。」
#這時忍住不返鄉
#未來年年才能返鄉
數據為何一直上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不要相信任何人
這篇是我在大馬群組看到的,內文我有改些成台灣用語
文長,卻非常真實!
#病毒是怎麼傳播的?就是文章裡這樣 #無形之中⚠️
如果每個人都覺得⋯
👉🏻沒關係啦!我只是出去一下
👉🏻沒那麽衰啦!中樂透都沒那麽容易
👉🏻還好啦有那麽嚴重嗎?
👉🏻我跟XXX見面還好吧,都熟人啊又不是陌生人
那就會像海外那樣,疫情一直控制不下來😣
我們在大馬也有朋友確診
#確診的人在你接觸的時候是不會知道自己確診的!
等到開始有症狀,已經來不及
而這病毒傳播又非常快速,常常一個聚會
中的就是十人百人!!!
海外甚至台灣都已經有死亡案例
#染疫死亡最後是孤獨的走親人連最後一面都見不到
所以,真的真的不要僥倖!
❌不要與任何同住家人外的人接觸
#不要相信任何人,才能越快回到正常生活💪🏻💪🏻💪🏻
=========== =========== ===========
朋友群傳來一則訊息,小明打開一看【今天的確診數字7857】,然後破口大罵:”X!那些人到底搞什麼飛機!搞到確診病例那麽多!“
然後,他轉頭跟媽媽說:”媽,我去阿蓮家一下,因為要跟她拿我們昨天參加’秘密派對‘的照片。“
媽媽說:”快點回來啊!外面那麼多病毒,我跟你爸爸都不敢出去了,你出去不要帶病毒回來知道嗎?“
然後小明就笑他媽媽,講的好像他出去轉一轉就會帶病毒回來一樣,搞笑...
小明來到阿蓮家,剛好阿蓮媽媽煮了午餐,阿蓮媽媽又很好客,很久沒有看到小明,就叫小明一起吃飯~
阿蓮和阿蓮媽媽都知道病例很多了,但是他們全家都認識小明,哎呀....肯定不會有covid囉⋯
然後小明就跟阿蓮的全家一起擁抱轉圈圈,因為太久沒有見到,很想念溫暖的擁抱,抱完才一起吃飯...
第二天,小明接到老闆的電話,OMG!小明同事中covid了...
老闆就跟小明講趕快去驗,小明講:“OKOK,steady bombibi”(安啦,沒問題~的意思)
想到要出去驗covid,他就順便去一下超市買東西,又那麼剛好給他遇到10多年不見的阿beng..
聽說阿beng剛剛當了爸爸,他很開心,加上10多年不見,這一切不是緣分嗎?
OMG~太感動了~來~抱緊處理一下...
然後小明就很開心地去做test了...
第二天,夠力了這次!醫生打電話跟小明講他中COVID了,他還不相信醫生咧,叫醫生check好好來,他有戴口罩怎麼可能會中! 馬票(樂透)都沒有中過!
醫生:“不要講這麼多了,把你這幾天見過誰寫下來,我要給政府,叫他們去追踪。”
這時候小明笑不出了,一邊寫,手都在抖,因為他寫下的每一個名字,都是他所愛的人,那些他抱緊處理的人...
之後,小明的家人、阿蓮的家人、’秘密聚會‘的朋友、那個在超市遇到的阿beng和他的家人全部都要去驗COVID....
結果,小明的父母、4個參與‘秘密聚會’的朋友、阿蓮、阿蓮的媽媽、阿beng、阿beng剛剛出生的baby通通POSITIVE(確診)
4天之後,小明媽媽進了ICU,醫生幫她call小明,給小明看看他的媽媽
媽媽看著電話卻說:“兒子,要記得我很愛你...照顧好爸爸...不要因為自己把病毒帶回家而感到自責...是我老了所以才那麼嚴重... 記住...這不是你的錯”
媽媽最後離開了,而小明不能去送媽媽最後一程...
之後,阿蓮的媽媽情況也是惡化了,但是ICU滿了! 滿了! 滿了! 所以阿蓮媽媽只能在普通病房等床位,而醫護人員竭盡所能維持阿蓮媽媽的生命....
現在的小明,真的笑不出來了,除了哭,他什麼都做不到,因為他犯下了無法挽回的失誤....
而他終於明白... #數據為何一直上升....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你生活中遇到的人,可能就是無症狀的確診病患,或密切接觸者,又或者是密切接觸者的密切接觸者...
你能夠做的, #就是待在家裡,不要犯下跟小明一樣的錯
⚠️記得:
#不要相信任何人
#把每個人都當成是有病毒的人
#即便他是你最親最愛的人
此文改寫自:
Dr. T. M. Shaman
=========== =========== ===========
圖為送餐的阿婆,按完電鈴就先站遠遠我才開裡面門
雖然只能讓他們遙遙相望以解相思之苦
但這是保護長輩們必須要的
短暫分開是為了之後能安心的相聚❤️
#隔離倒數12天
==================================
📌小蜜IG追起來:https://goo.gl/VEHZan
(限動有的連不到粉絲團,趕快去追蹤IG先)
📌台灣好物社團:https://goo.gl/oo7aNJ (住台灣加這)
📌大馬好物社團:https://pse.is/TTZ6K (住大馬加這)
數據為何一直上升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智翔的議會質詢-經濟發展局、地方稅務局(9/28)】
#亞洲矽谷工程與招商
「亞洲·矽谷計畫」是執政黨當前的重大國家發展政策,也是鄭文燦市長每年都會向市民報告的政大市政主軸之一,但最基本的建設,位於青埔的創新研發中心統包工程卻七度流標,於是拆開重新招標,先招設計標,雖然案子以航空城公司負責,但面對工程進度延宕,遑論是招商進度?經發局亞洲矽谷計畫的未來有何想法?
局長說明,台灣的產業對於現代化的科技聚落是有需求的,但規劃、執行難度高,加上近年營建成本上升,都是延宕原因。經費部分,原預算40億的工程經費,在追加預算方面都要經議會審議。
招商方面,施政報告中列出有七百萬的經費,花在了國內與國外的招商業務,智翔也不希望這些預算花下去,卻只能一再以MOU打腫臉充胖子,今天聽到經發局長解釋這筆預算的招商不僅用於亞洲矽谷與航空城計畫,那就再請會後提出整理報告,詳細說明招商的狀況為何。
#高雄亞洲新灣區對桃園亞洲矽谷的影響
關心完亞洲矽谷當下的難題,其次是政策願景的大餅被分食的擔憂,身為桃園的代議士,看到近來中央層級屢次對高雄新灣區發展的宣示,決定挹注大筆預算協助發展,加上中華電信等廠商進駐欲發展5G產業,都不由得對進度緩慢,且產業發展重疊的亞洲矽谷捏把冷汗。
面對中央宣示挹注110億發展高雄亞洲新灣區,經發局長雖說雞蛋不會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但智翔擔憂的是產業的需求面、地域性、資源分配等考量,同一家企業若要投資5G產業,勢必會在亞洲新灣區與亞洲矽谷中去評估抉擇。
若亞洲矽谷與亞洲新灣區面臨不可避免的競爭,未來在發展上,有沒有轉型的可能?局長則重申,產業鏈的移轉不是一蹴可幾,仍對桃園亞洲矽谷的發展有信心,智翔只能再次提醒,國家資源有限,在國家重大發展的路徑上,面對產業發展相同的對手,亞洲矽谷的建設實在沒有本錢一拖再拖,即使一再延宕,也要及早準備轉型備案,否則亞洲矽谷終淪為南柯一夢。
#桃園囤房稅是否重啟提案修正
近來的熱門議題,為台南市政府終於願意提案修正房屋稅,採分級課徵,一改過去統一對非自用住宅以最低1.5%課徵,預計修正為持有5戶以下,每戶按2.4%課徵;6戶以上,每戶按3.6%課徵。
討論問題前,我們再檢視一項事實數據,根據經濟日報最新的六都空屋率排行,台南13.8%、桃園13.29%,分佔六都前兩名。過去地方稅務局也曾表態,以桃園非自住房屋多屋族(4戶以上)非自住僅有17,640戶(比率為1.68%)為由,稱囤房現象不明顯。
但智翔認為,多屋族的比例不應作為囤房現象的唯一依據,否則就跟空屋率兜不起來,數據並陳的結果顯示,多屋族比例不高,卻可能擁有大量的非自住空屋,針對真正的囤房大戶來修正分級稅率,也是智翔與時代力量一直以來的主張。
智翔在此除了建議地方稅務局,在檢視囤房問題時應在參考更多客觀資訊外,也能再次討論是否針對囤房大戶來修正房屋稅率,將現行的非自住2.4%改採分級課徵,當然戶數、%數要提高多少可以再討論;同時智翔也再次主張,對出租者課以輕稅,且積極售屋的建商可給予寬限期,希望能藉由這次台南市政府的積極作為,也帶動桃園再次省思居住正義的問題。
🎞完整質詢影片請看:
https://youtu.be/xSS-LEyY9bE
🎞youtube頻道請搜尋: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SS-LEyY9bE/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R_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B-QTeOra7QNhnrquQNZBo2SIj9w)
數據為何一直上升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本集內容 📌
✭【 琪斐大放送 】中美貿易戰持續升溫 打了一年誰佔上風?(00:41)
✭【 動眼看熱鬧 】川普同框中華民國國旗 政治意涵耐人尋味(09:17)
✭【 世界都在看 】大屯山、龜山島是活火山 我們該擔心嗎?(15:01)
✭【 漏網東西軍 】電玩成癮被列疾病 三種特徵檢查是否有病(20:40)
節目中提及台北市民六百萬為兩百萬口誤,謹此致歉。
我是堅強果粉,貿易戰開打之後,我超擔心以後買不起蘋果手機,如果不漲,品質恐怕下降,我擔心到很認真的在想,是不是該去先買一支存起來。
沒想到昨天看到一則紐時報導,說北京物價上漲,蘋果價格漲了一倍。先別急著罵我假新聞,是指可以吃的蘋果,OK?
紐時的報導也指出,目前價格上漲僅限食物,其他品項感覺並不嚴重,目前中國還沒有通貨膨脹的問題,但山雨欲來的意味很重。最新一波經濟數據顯示中國的經濟己經走緩,失業率上升,網路上,不滿的情緒正在沸騰。
這篇報導最引起我注意的一段話是:「政府長期以來一直在擔心通貨膨脹。這種經濟問題曾在30年前天安門廣場的大規模公眾抗議活動中起過作用;政府暴力鎮壓抗議活動的週年紀念日就在本週。1990年代通貨膨脹急升曾險些令政府開放經濟的努力遭到破壞。」
中國經濟放緩,打貿易戰前就是如此,但貿易戰就算沒把情況變壞,也絕對沒有幫助。再加上一連串報導指出製造業正在快速離開中國,顯然中國壓力很大。
但美國也不好過,美國經濟最近也出現走緩的情形,本周甚至傳出了聯準會很可能降息,股市還為此漲了一波。
我忍不住要想,中美貿易戰打了快一年,到底誰表現比較好啊?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但也不至於像中美兩主播隔洋辯論是誰贏,那麼難客觀判定,我看了一圈,覺得彭博資訊有篇報導將幾個重大經濟指標拿來做比較的做法不錯,於是本周的琪斐大放送,我們便是將中美兩國幾個重大的經濟指標拿來比一比,看看中美兩國誰得分比較高。
從本周起,我也將動眼神經的任務做了些調整,我希望她以台灣出發的新聞為主。每周挑一條影響台灣很深,但需要做脈絡化解釋的新聞來做演繹。動眼神經以台灣國旗出現在白宮IG的這條熱門新聞切入,將川普上台以來的友台政策做了整理,來看看川普政府的友台到底有多友台。
張嘉玲選的是中研院經過長期監測,確認大屯火山和龜山島是活火山這條新聞,來看看我們是不是該逃命了?
📌 回顧過往集數 📌
EP34《民主黨總統初選大爆炸 全球高齡駕駛事故頻傳 樂高葬禮主題積木惹議 香港佔中九子全判有罪》https://reurl.cc/kvNgr
EP35《蔡明亮暢談電影大小事 長頸鹿竟也要絕種!? 安全與人權如何決擇 三個女人拷問蔡明亮》https://reurl.cc/8OqXX
EP36《中美貿易戰全面升級 土耳其重選伊斯坦堡市長 中國廁所革命有效嗎? 》https://reurl.cc/NL2KQ
EP37《華為被禁能靠自己? 台灣同婚帶動粉紅經濟 單身女兒最孝順? 英國分手擂台鬧出人命 》https://reurl.cc/2VRl4
EP38《華為致命傷在何處? 南韓擬廢除體罰 AI語音助理為何多為女聲? 法國再掀安樂死論戰 》https://reurl.cc/vxqj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LWm1BTXpuo/hqdefault.jpg)
數據為何一直上升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癌症多年來一直是我國十大死因第一名,但隨著醫療進步,許多癌症的發生率都在下降,唯獨乳癌發生率卻仍節節上升。
江坤俊醫師表示,癌症能夠蟬連十大死因的第一名如此多年,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大家愈活愈久」。癌症有一個共通點是「你活愈久得到的機會愈高」。
他指出,癌症的發生主要受「基因?跟「環境」的影響,基因並不會有太大的改變,但當我們活得愈久,暴露在環境裡面威脅因子的時間就會愈長。
但現今許多癌症,例如胃癌、肝癌的發生率都在下降,為甚麼乳癌發生率不降反升?江坤俊醫師回應,我們都知道胃癌、肝癌的危險因子,因此都已做特別預防,像是預防肝癌,我們會知道要先治療B、C肝炎、要戒酒。
而為何罹患乳癌的人口反而增加?江坤俊醫師也歸納兩個原因:
飲食西化
「我們都知道肥胖是乳癌的一個危險因子。」江坤俊醫師說明,飲食西化的就代表吃的東西是屬於高油脂的,就比較容易肥胖,成為罹癌的高危險群。
食安問題
相較歐美國家乳癌好發的年紀大約落在50-55歲,台灣統計數據更年輕,大概是45-50歲左右。江坤俊醫師指出,很多人會問說,如果飲食西化是其中一個原因,西方人不是應該更容易罹患乳癌嗎?怎麼會反而我們好發年齡更年輕?答案是我們的「食安」沒有人家好,把關不像歐美那麼嚴格,導致我們常常暴露在環境荷爾蒙之中,罹癌機率也因此上升。
江醫師推薦的飲食法?
針對預防乳癌該怎麼飲食,江坤俊醫師表示,飲食當然還是要多樣化、營養素多元攝取,此外就是要「控制體重」。
「停經後的婦女,BMI每增加1,得到乳癌的機率約增加18%。」江坤俊醫師說,控制體重很重要,但減肥的方法也要慎選,很多人會用像是節食的方法減肥,當開始效果很好,但到後期都很容易復胖,因為這些方法太嚴格。
「減肥是一輩子的事。」江坤俊醫師提及,減肥不是一時半刻,所以一定要選擇自己能夠接受、又可長久執行的方法,落實在日常生活中。他說,工作忙碌的關係,自己也常常吃外食,但一定會謹記下列原則:
原則1:雞腿去皮、三層肉去肥肉
江坤俊醫師指出,雞皮與肥肉脂肪量較高,少吃對身體總是比較好。
原則2:夾自助餐時甩一甩
「現在自助餐不是大部分是秤重算錢嗎?但我不是為了要省錢,是要甩油啦!」江坤俊醫師笑說,自己會以此方式盡量減少食材上附著的油量。
原則3:白飯只吃半碗
江坤俊醫師分享,像是聚餐或是吃便當時,來的是白飯而非糙米飯時,一定會先撥掉一半,只吃半碗就好,藉此控制澱粉的攝取量。
原則4:盡量不吃燒烤
「只要看到食材有燒焦的地方,我一定會把它剪掉,因為當中有太多致癌物質。」他透露,一般是不吃燒烤類的食物,除非遇上節慶,好比中秋節有烤肉之約,就會盡量注意。
江醫師最擔心的國人慢性病?
?其實對我們外科醫師而言,血管健康最重要。」江坤俊醫師強調,運輸營養及代謝廢物都要靠血管,所以若是血管不好,「就等同一個國家的運輸管道沒有建好,」就算有再好的資源也無用,因為送不到目的地,也就是無法供給器官運用。
江坤俊醫師進一步解釋,現在很多人有「三高」問題,也就是高血糖、高血脂與高血壓。「這對日常而言其實很恐怖。」他提及,高血糖久了就容易高血壓,血脂也會跟著開始產生異常,對身體的侵害非常大。
確實,高血壓可能引發中風;高血脂也會引發許多心血管疾病,而高血糖更是會引起全身性的周邊血管硬化及鈣化,血管不好就容易誘發許多病變,嚴重甚至導致死亡。
江坤俊醫師分享,在臨床上就常看到一些糖尿病患者,因為血管循環不好,每次只要開刀,像是縫合腸道後,患者就特別容易產生滲漏的現象,因為癒合力差。
另外,像是電視廣告的橋段,阿嬤雙腳被壓過但都沒感覺,江坤俊醫師也透露,經常看到糖尿病患者,腳上傷口已經4公分大,患部紅腫糜爛,差點蜂窩性組織炎才到醫院求診,詢問之下才發現患者根本沒發現自己受傷,「因為他根本感覺不到痛啊。?
「所以我才說我最害怕的是血管出問題。」江坤俊醫師強調,無論今天是三高中哪一高引起的都不可輕忽,因為這對傷口癒合、手術而言,常常都會造成影響。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12月號《名醫的餐桌》,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496
【更多"名醫的餐桌"影片】
腎臟科醫師早餐必吃6好食 同場加映:小心6大早餐地雷【江守山醫師】
https://youtu.be/tZMSeSMQNHY
跟著我吃米飯,已有數千糖尿病患緩解【洪建德醫師】
https://youtu.be/qD6z7_BLLq8
遠離骨質疏鬆、肌少症,骨科醫師教你怎麼吃【蔡凱宙醫師】
https://youtu.be/BS6OhJgiieo
【相關文章】
名醫的餐桌!遠離高血糖、腎病、癌症、骨鬆、脂肪肝、失智,名醫身體力行的飲食法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0634
乳癌風險大增118%!美最新研究揪出乳癌兇手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0225
它讓癌細胞自動凋亡!缺少則罹癌機率增48~84%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8088
#江坤俊 #癌症 #乳癌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bQ24sndD8U/hqdefault.jpg)
數據為何一直上升 在 YouTube 觀看次數是怎麼計算的?關鍵因素大解析! - 塔科女子 的推薦與評價
YouTube 為何對觀看次數的審查如此嚴格? 由於愈高的影片觀看次數能帶來愈高的盈利,且愈有機會獲YouTube 官方宣傳,一直以來都有許多使用者用盡 ... ... <看更多>
數據為何一直上升 在 【科技新知】YouTube影片觀看次數如何計算?完整分析公開! 的推薦與評價
為何 有時候影片的觀看數字會停滯不前?假如找親朋好友狂刷影片,是否也會增加觀看次數呢?針對以上這些常見的問題,許多團隊和網友們經過實測 ... ... <看更多>
數據為何一直上升 在 觸及率一直降?5種逆轉觸及率降低的方法與範例 - 電商修煉 的推薦與評價
你可以看到我前公司的數據(上圖),如果我遵守鐵則挑在週間下午1~4點發文,就會剛好碰上人數最少的時候,反而到了下午五六點,粉絲人數就漸漸上升。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