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台灣能站上世界博覽會的創新方法
全球新冠疫情肆虐,許多線下活動不是取消就是改為線上行程,台灣文化產業也受到相當大的衝擊,但危機就是轉機,需求帶動了數位產業科技的創新運用,因此許多新奇的產業模式也憑藉於此進而翻轉,而當中包含 群眾自造 Netizen Productions 、平行世界建造局以及夢想之都工作室,三方所主辦的一場關於「公共議題」的建築創作活動,活動中巧妙運用Minecraft遊戲特色,結合探索世界、生存冒險、採集合成的核心精神, 讓每個參與者都有能力表現共同創作,並透過公開且放眼國際的伺服器,讓全球玩家能在平台上相互切磋。
Minecraft是微軟開發的一款經典沙盒遊戲,在全球創下了2.38億的銷售量,每月有1.4億的活躍用戶,是歷史上最暢銷的電子遊戲之一,獨特且有趣的玩法,富含創意的設計累積,都讓許多玩家深深著迷,團隊運用去中心化的執行方式,打造公開的國際平台,跳脫以往的框架,讓全民都能共同參與,將「創造我們的世博」這一切化為真實。
除此之外,今年10月也將迎來全球關注的杜拜世界博覽會,世界各國將依據國家特色與民族文化,來規劃與眾不同的各國場館,台灣在國際外交上多年來處於相對弱勢的角色,但群眾自造團隊不畏艱難,只希冀能將台灣推向國際舞台,過去在2015年米蘭世博時,台灣被拒於門外無法正式參展,群眾自造團隊即透過行動攤車的台灣美食來打造「移動國家館」讓世界能注意到台灣。
本次,群眾自造透過Minecraft遊戲的高自由度操作特性,以及各路大神的藝術作品,讓民眾可以透過線上數位博覽會的方式,最終重新定義世博世界館。疫情之下,對各行各業影響非常的大,不過團隊不因此氣餒,反而激發將世博館打造成虛擬場域的創意,透過擴充實境技術來達到虛實整合,同時更能集結眾人的智慧與力量。
我個人非常看好這次的活動,更可以說是線上數位活動的嶄新里程碑,也同時將將台灣人的韌性表露無遺,當人們透過網際網路來跨越空間與時間,將全世界真正的集結成地球村,共同建造屬於我們的當代藝術,這種可能性是無窮無盡的。
而這次活動中有太多太多的範例圖,從中挑選了一部分,相信許多人看到都會深受感動與躍躍欲試。
Minecraft影片
中文版: https://youtu.be/ousUio3nS5M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加里·維納查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我的感覺》的播客的訪談中,加里·維納查克分享了他當企業家的雄心以及能夠釋放幸福的原因:成為一位能夠回饋其他企業家最多的領導者。他在生活和工作中運用了他稱之為G.O.A.T.的思想構架 (Gratitude 感激, Optimism樂觀, Accountability 責任心, Tenacity ...
數位韌性定義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專欄】陳惠萍:什麼是理想中的美好城市?從大城小鎮的永續實踐一窺究竟.....(12/23/2020 天下雜誌CSR@天下)
作者:陳惠萍
城市是人們居住、打拼的地方,「永續城市」則可被定義為滿足經濟、社會與環境共好,並且「具包容性、安全、韌性及永續特質的城市與鄉村」。你心中的理想城市是什麼樣貌?
一座美好的城市會是何種樣貌?有許多學者都提出了想像。
最早可追溯自1898年伊比尼澤.霍華(Ebenezer Howard)所提出的「田園城市」(Garden City)概念,針對英國都市問題提出一種平衡人工與自然區域比例的都市空間規畫,也開啟在城市實踐人類發展與自然共生的啟蒙思潮。
美國城市生態學者理查德.雷吉斯特(Richard Register)於1987 年出版《Ecocity Berkeley:Building Cities for a Healthy Future》一書,提出「生態城市」(Ecocity)概念,強調尋找人類與自然的平衡原則,是城市永續發展的重要標準。
生態城市可自行供應所需的能源與食物,並且降低居民的生態足跡。這樣的城市將對環境更加友善、減少污染、土地利用與全球暖化;此一概念也被視為永續城市的雛形。
近年,對於永續城市的構想藍圖還有:智慧城市、綠色城市、循環城市、韌性城市等,亦可被視為兼顧人類文明發展與環境生態共榮的城市烏托邦。
在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下,「永續城市」則可被定義為滿足經濟、社會與環境共好,並且「具包容性、安全、韌性及永續特質的城市與鄉村」。
永續城市的探索起點:自願性地方檢視報告
為了在城市治理中導入永續發展思維,國際上有許多城市開始採用「自願性地方檢視報告」(Voluntary Local Review,VLR),透過系統性的檢驗架構強化市政發展與SDGs指標的連結,進而提出地區戰略、接軌全球永續行動。
VLR可視為在地城市與全球銜接對話的重要工具,不只幫助地方政府分享實踐SDG的本地化經驗,也可透過數據監測、系統性地檢驗成果。依據全球環境戰略研究所(Institute for Global Environmental Strategies,IGES)所發佈的《State of the Voluntary Local Reviews 2020》,我們可以看見全球各城市的自願檢視報告重點及其所回應的SDG目標。
紐約市是第一個在施政計劃中納入SDGs的城市先驅,同時也提出全球第一份VLR。
截至2020年2月,全球已有15個領先城市提出VLR,其中包含兩個台灣城市:新北市、台北市,9月時桃園市成為台灣第三個提出自願性地方檢視報告的城市。
永續城市的模樣:全球與台灣的大城小鎮故事
2018年國際氣候發展智庫(ICDI)、ICLEI東亞地區高雄環境永續發展能力訓練中心(ICLEI-KCC)和台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TCA)共同發表一份「2019年全球智慧解決方案報告:城市挑戰與創新」,其中介紹了20 個城市案例,說明不同地區的城市如何透過創新解決方案回應城市永續發展的挑戰。
於此,本文希望帶領大家從大城小鎮的案例出發,更進一步窺見永續城市的可能樣貌。
(1)連結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大數據(Big Data),成為更聰明的智慧城市:
以2019年獲得全球智慧城市獎的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市為例,其透過12項智慧城市解決方案「GrowSmarter Project」,解決城市人口、住房、交通及能源等基礎設施等問題,藉此推進城市永續發展。
然而,居住在最聰明的城市,人們將擁有怎樣的生活?在這本《歡迎來到世界上最聰明的城市》手冊中,呈現2040年斯德哥爾摩的城市日常,映照我們對未來城市的想像。
在這座智慧之城,除了便捷且低碳的公共運輸,還可透過密集的感測網絡確保交通一路順暢。此外,城市中的數據中心與網路服務,將可遠距提供完善的學校教育、居住/工作空間與高齡照護服務。
更饒富趣味的是,在這座網路無遠弗屆的未來城市裡,還將保留專屬的「離線區域」(Offline Zones),所有VR、臉部辨識及數據廣告等都將被屏蔽,成為這座科技喧囂的城市中能夠暫時「離線而居」的空間結界。
智慧城市結合物聯網科技不只解決各種問題,也可幫助市民參與城市管理。
例如,巴西里約熱內盧透過發起「資料群眾外包」(data crowdsourcing)計劃,鼓勵貧民區青少年,製作社區衛星(將數位相機綁在風箏上,並加上簡易配件),俯照城市街景。
此外,城市營運中心也鼓勵居民透過智慧型手機標示所遭遇的城市問題,如街道照明故障、蚊蟲孳生的垃圾堆等,不僅可減少緊急事件的通報時程,協助市民快速取得各項訊息,亦可以作為城市管理與規劃方向的基礎。
除此之外,智慧城市的發展核心更在於如何透過科技應用服務弱勢對象。以智慧城市常見的自駕車科技為例,我們可以看見其如何幫助偏鄉銀髮族、身障人士及一般民眾,共享自由、安全且便利的暖心運具,藉此紓解高齡化社會下的各種問題(例如:日漸凋零的高齡駕駛、偏鄉大眾運輸因路線成本而遭裁撤)。
日本軟銀自駕車概念影片「バスがまた、通るようになったから」:
https://youtu.be/g4f_HEplM5A
(2)以人為本,讓所有人都幸福的城市:
波蘭社會學家齊格蒙.鮑曼(Zygmunt Bauman)曾說:「當我們在思考如何讓城市變得更好的時候,你必須要把生活在其中的人都納入考量」!因此,一座幸福宜居的理想城市,也必須讓所有生活在其中的人民都能感受美好。
日本橫濱的未來城市計劃中,便以「A Community for All」為目標回應高齡化社會的各種挑戰。
過去,橫濱市曾是日本最繁華的港口城市,同時也是人口最多的城市。如今,橫濱市因為人口老化、低出生率的影響,不只讓橫濱成為嚴重高齡化城市,也導致當前城市體系運作的隱憂。
為此,橫濱市採取公私協力方式打造實現滿足各年齡需求的全民社區。其中包含:住房多樣性、智慧能源管理、環保減碳等設計。例如,依照人口統計及家庭收入設計住房區域,滿足不同居住需求。
其中,城市住房示範計劃也與電信、能源管理、保全公司合作,打造可視化及用戶友善系統,並且透過能源管理系統以優化能源供需,實現具有節能環保、循環利用且具防災功能的智慧住宅。更重要的是,在實現全民社區的願景過程中,橫濱市十分強調所有利害關係人的溝通協作,方能真正落實全齡友善的城市設計。
由此可知,以人為本的精神將是永續城市的重要核心。如同全世界最宜居的城市—丹麥哥本哈根在其政府都市計劃書中所強調:「城市是大家的,市民不論貧富、種族、階級都能平等的享受哥本哈根的城市生活」。
於此,我們也看見所有人共好的理想城市,其核心並非全然現代主義的高科技追尋,而是蘊藏於城市設計當中的民主精神,以及回應SDGs不遺落所有人的理念,才能打造出讓每一個人都幸福快樂的城市。
(3)綠色低碳,百分百再生能源的城市:
城市是人口聚居之地,高樓林立的都會叢林往往也是溫室氣體排放的重大來源。為了邁向永續發展,近年許多城市已積極承諾使用再生能源並減少碳排放。參考CDP發布的「再生能源城市地圖」可以窺見,目前全球已有超過百座城市的電力七成以上來自再生能源。
此外,百分百再生能源也成為城市永續發展的重要指標。例如,英國有80多個市鎮組成UK1oo,承諾於2050 年達到百分百再生能源。美國亦有58個城市加入環保團體的「Mayors For 100 Percent Clean Energy」計劃,宣示2035年達成100%電力來自再生能源。
地方能源革命不只在城市興起,更在鄉村城鎮展開。在德國有70多個小鎮已經實現百分百再生能源的夢想。以德國知名的能源村Wildpoldsried為例,在這個人口僅有2500人的小村莊,自1998年起即由市府結合公民參與投入發展生質能、水力、風力及太陽能等發展,如今已成為100%使用再生能源、享譽國際的綠色能源村。
人口老化凋零的農村社區,轉型綠能不只創造地方經濟,更可帶來更多就業機會、支持青年回鄉。德國綠色小鎮的故事,不僅讓我們看見再生能源發展如何結合經濟與環境共榮,此外過程中亦可落實公民參與及社區共享精神,像是2017年曾訪台的Wildpoldsried副市長君特.穆格雷(Günter Mögele)自身也參與其中。其在住家屋頂裝設太陽能,並將電力賣給當地社區市民。
在台灣,也有原鄉部落期盼轉型綠能與生態共好。2020年由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與台灣綠能公益發展協會共同發起的「點亮比亞外」部落綠能公益計劃,即是希望邀請全民一起關注台灣偏鄉部落的電力需求,用綠能點亮比亞外長老教會、支持部落能源自主。
未來這座自發自用搭配儲能設備的太陽能電廠將不只為教會節省電費支出,還可幫助提供老人共餐服務、溫暖更多獨居長者。更重要的,使用再生能源也將支持比亞外成為與自然和諧共生、守護藍腹鷴的綠色生態部落。
幸福不在他方:城市烏托邦的永續追尋
城市是全球永續戰役的關鍵節點。換言之,所有永續發展目標的實踐都是在地的(All SDGs are Local)。因此,這場從全球到台灣的城市轉型浪潮中,我們必須透過SDGs的「在地化」(Localization),方能實現更多兼顧社會、經濟與環境共好的永續城市。
然而,未來永續城市的輪廓並非固著不變的。伴隨時空流變,不同階段的城市發展也將面臨迥異的人口與環境挑戰。因此,追尋幸福的城市烏托邦或許將是一場無止盡的追尋。而在這條持續前行的道路上,我們可藉由SDGs指引方向,並且納入所有人的參與,一起走向共同想要的未來!
(本次主題「城市SDG」共分上下篇,上篇為:「城市」,是全球永續發展的關鍵戰役!;下篇為:永續城市的在地實踐:大城小鎮的故事)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csr.cw.com.tw/article/41792
♡
數位韌性定義 在 鄭宜農 Enno Che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鄭宜農Enno Cheng feat. 陳嫺靜Hsien Ching -
街仔路雨落袂停 At a rainy night (Would you walk me home?)】Music Video
正式上線啦~~~~
完整影片請進:https://filmto.cc/b6c8fd
這首歌是帶著「跨領域」、「跨世代」,打造「台語新風格」的野心,加上誤打誤撞的緣分,變成今天這個樣子。我跟嫺靜從創作到錄製,再到我把mv交到她手上的討論過程,其實也就一起共同定義了這次合作的實驗性質,能夠生出一個這樣自由自在的寶寶,我自己是覺得非常快樂的。
本次mv導演陳嫺靜本人,帶著她從學校招兵買馬組起來的團隊,從影像到動畫,都有自己獨特的視角與美感,實力堅強、創意十足,放膽玩卻又潛藏了創作者的堅持、韌性與潔癖。非常感謝他們!
也請大家廣傳再廣傳,這首歌真的可以算是我(以及我的超棒製作團隊)的得意之作。我聽一百次還是可以抬頭挺胸的說:我們做了一首好歌。
聽起來!
【鄭宜農 給天王星 演唱會 演出資訊】
日期:2019/12/21 (六) PM:7:30
地點:台北天母體育館 (台北市士林區忠誠路二段101號)
票價:NT$2500 / 2200 / 2000(sold out) / 1600(sold out)
2019/10/5 12:00 iNDIEVOX 全面開賣
售票網址:https://filmto.cc/0c8c11
主辦單位:火氣音樂
協辦單位:相知音樂
活動頁面:https://filmto.cc/b4b8e6
-\-\-
全數位平台聆聽:
KKBOX|https://kkbox.fm/4sXYg8
Apple Music|shorturl.at/szLX9
Spotify|shorturl.at/gijqt
Mymusic|shorturl.at/hmzL8
friDay Music|shorturl.at/pyCE1
#街仔路雨落袂停
#鄭宜農feat陳嫺靜
#鄭宜農2019年底見
#給天王星
-\-\-
歌曲製作團隊:
作詞 Lyrics | 鄭宜農 Enno Cheng / 陳嫺靜 Hsien Ching
作曲Composer | 鄭宜農 Enno Cheng / 陳嫺靜 Hsien Ching
主唱 Vocals | 鄭宜農 Enno Cheng
主唱 Rapper | 陳嫺靜 Hsien Ching
製作人 Producer | 何俊葦 Chun Ho / 王昱辰 Yuchain Wang
配唱製作人 Vocal Producer | 王昱辰 Yuchain Wang / 何俊葦 Chun Ho
編曲 Arrangement:何俊葦 Chun Ho / 王昱辰 Yuchain Wang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 | 王昱辰 Yuchain Wang @ MoriSound, Taipei
母帶後製 Mastering Engineer | 王昱辰 Yuchain Wang @ MoriSound, Taipei
錄音 Recording Engineer | 王昱辰 Yuchain Wang @ MoriSound, Taipei
錄音 Recording Engineer | 何俊葦 Chun Ho @ HOOH富富, Taipei
和聲編寫Chorus Arranger | 王昱辰 Yuchain Wang / 鄭宜農 Enno Cheng / 陳嫺靜 Hsien Chin
和聲 Backing Vocals | 鄭宜農 Enno Cheng / 陳嫺靜 Hsien Ching
合成器 Synthesizer | 何俊葦 Chun Ho
鼓組 Drums | 白克迪 Cody Byassee
電子鼓組 Electric Drums | 何俊葦 Chun Ho
合成貝斯 Electric Bass | 何俊葦 Chun Ho
聲音取樣 Sampling | 何俊葦 Chun Ho
電鋼琴 Piano | 王昱辰 Yuchain Wang / 何俊葦 Chun Ho
吉他 Guitar | 何俊葦 Chun Ho
-\-\-
mv製作團隊:
導演 Director|陳嫺靜 Hsien Ching Chen
攝影 Director Of Photography|鄭宗祐 Zong Yo Cheng
攝大助 1st Assistant Camera|曾靖茹 Ching Ju Tseng
攝二助 2nd Assistant Camera|李泓 Grant Li
燈光 Gaffer|李莉婷 Li Ting Lee
燈光助理 Best Boy|吳宗旻 Tsung Min Wu
燈光助理 Best Boy|陳育彬 Yu Pin Chen
製片 Producer|王宇淮 Brian Wang
執行製片 On-set Production Manager|王薰慧 Hsun Hui Wang
美術 Art Director|張辰瑄 Chloe Chang
美術助理 Art Director Assistant |李宜蒨 Yi Chien Lee
造型 Stylist|陳雅竹 Dabbie Chen
造型助理 Stylist Assistant|王姵蓁 Pei Chen Wang
造型助理 Stylist Assistant|牛婕安 Chieh An Niu
剪接 Editor|鄭宗祐 Zong Yo Cheng
調光 Colorist|陳群智 Chun Chin Chen
動畫師 Animator|林書慈 Shu Tzu Lin
動畫師 Animator|陳亮潔 Liang Jie Chen
場地協力 Cooperation|
林琦、師大附中攝影社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
上京影業、周子筠、陳力瑋、陳怡璇、陳奕汝、陳鈺中、許晉昇、黃祝賢儒、張晴、張瑜、曾韻頤、燕子老傢俱
數位韌性定義 在 加里·維納查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在《我的感覺》的播客的訪談中,加里·維納查克分享了他當企業家的雄心以及能夠釋放幸福的原因:成為一位能夠回饋其他企業家最多的領導者。他在生活和工作中運用了他稱之為G.O.A.T.的思想構架 (Gratitude 感激, Optimism樂觀, Accountability 責任心, Tenacity 韌性)。那麼,你的想法,情緒,信仰,期望,消極性和積極性又是如何來定義你的存在的?
—
GaryVeeChinese 是加里與他的個人團隊共同經營的華語帳號。加里為了能讓更多華語粉絲方便觀看他的熱門內容,創造了華語頻道。
「謝謝你花時間觀看這個影片。 希望你能訂閱我的頻道並留言你的感悟!你的留言是我的氧氣, 所以希望你能花一秒的時間打聲招呼 ;)。」---加里
—
► 請訂閱我的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baeyb574xh2TqDqYcHmw?sub_confirmation=1
► 臉書粉專:https://facebook.com/garyveechinese
► IG粉專:https://www.instagram.com/garyveechinese/
► 微博:http://weibo.com/garyvee
► 微信公眾號:@GaryVee
—
加里威是誰?
加里・維納查克為VaynerX (范納X) 的董事長,身兼VaynerMedia(范納傳媒) 現任執行長,VaynerX為現代媒體傳播控股公司,旗下的VaynerMedia則是提供全方位服務的廣告代圌理商,在全球4個據點服務《財星雜誌》100強企業。除了VaynerMedia,VaynerX下還有Gallery媒體集團,包含女性生活媒體PureWow和男性生活媒體ONE37pm。除了經營VaynerMedia,加里同時三間公司擔任合伙人,包含運動員經紀公司VaynerSports以及餐廳預訂App Resy。加里為美國廣告理事會(Ad Council)和鉛筆的承諾(Pencils of Promise)的董事會成員和顧問,長期支持水慈善(Charity: Water)的會員。加里是受人尊敬的公眾演說家和作家,曾5次榮獲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也是Facebооk、ТW1tter、Tumblr、Venmo和Uber等公司的早期天使投資人。加里目前線上紀錄片影集DailyVee (每日威) 的主要人物,影集主要介紹在現今數位時代,擔任一名執行長和公眾人物的生活樣貌;同時他為全球百大播客節目The GaryVee Audio Experience (加里威播客體驗) 和#AskGaryVee (#聽聽加里怎麼說) 的主持人, #AskGaryVee是一檔問答型節目,主要給予商業和生活其他意見,可在Yоutube和Facebооk上收看。加里還與葛妮絲派特蘿(Gwyneth Paltrow)、潔西卡艾芭(Jessica Alba)和歌手威爾(Will.i.am),在蘋果第一個原創實境創業節目《Planet of the Apps》擔任評審委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