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3級警戒持續到7月12日,更厲害的印度變種病毒(Delta)入侵台灣,讓疫苗嚴重不足的現況,更是雪上加霜;蔡政府所謂的超前部署,在一波波疫情侵襲下,掀開全是蒼白無力的大內宣假面具。疫苗購買遲緩,美日捐助疫苗抵台的數目,遠高過政府自購,就連紓困方案都掛一漏萬,毫無積極作為。國民黨團今(28)召開記者會,強力抨擊蔡政府將近2年來的防疫工作,只能用滿目瘡痍形容,疫苗購買數量太慢、不足的現實,公文跑得比病毒慢的行政怠惰,阻擋企業團體自購疫苗捐贈國家的傲慢,拒絕國民黨團一再提醒入境必須普篩的呼籲,上演著殘劑搶破頭的荒唐劇情,就連紓困都不到位,基層產業、勞工哀鴻遍野。
面對來勢洶洶的Delta病毒,國民黨團再提出五大訴求:一、紓困救急普發現金1萬元。二、大買國際認證疫苗。三、超前部署二代疫苗。四、夏季電價暫不調漲。五、入境立即全面普篩。呼籲蔡政府以蒼生為念、苦民所苦,社會上還有9大慘業亟待政府紓困、救急,協助國人度過疫情難關。
總召費鴻泰表示,台灣人、人不如狗;蔡英文總統管到天涯海角,管到美國佛羅里達州大樓倒塌,就是看不到因染疫而死亡的國人,台灣人的死活,她就是不管。費鴻泰指出,近期接到不少年輕人到中壯年紀的人詢問,何時可以打得到疫苗?他們可以打得到甚麼樣的疫苗?他們仍需要外出上班、工作、賺錢養家餬口,更擔心染疫,感染到家人,甚至強褓中的孩子。
費鴻泰明確指出,在青年到中壯年這個年齡層,是擔負家庭經濟重擔的支柱,他們需要打疫苗,但是更希望能有選擇疫苗的權利。費鴻泰表示,國人都支持國產疫苗,但是更期待國產疫苗完成三期期中報告,受到國際認證,但是近期在網路上披露,國產疫苗EUA審查委員名單中,有參與國產疫苗研發人員、國衛院研究員,更有護航疫情指揮中心決策的醫生,這種球員兼裁判的審查小組,還有公信力?國人還有信心?
費鴻泰表示,國際已經著手開發二代疫苗、次世代疫苗,蔡政府開始著手超前購買疫苗了嗎?網路上盛傳,「現在的這個時中,不要再鬧了」,國民黨團呼籲蔡英文總統,從防疫2.0、3.0到現在,國人都看到陳時中的能力結果:「甚麼都不做」;也看到他努力的結果:「染疫死亡632人」,呼籲蔡英文總統撤換陳時中,再不撤換,人民就會暴動!
書記長鄭麗文表示,從諾富特到3+11,國民黨中央、立院黨團到執政縣市長一再呼籲蔡政府、疫情指揮中心,只要入境全面普篩,就能阻絕病毒於境外,結果換到是,疫情指揮中心藉口、理由一大堆,不肯做就是不肯做,直到印度變種病毒Delta入侵,入境全面普篩還是「慢郎中」,依舊只做半套,實在讓人無法理解。
鄭麗文指出,Delta病毒已經侵襲全球80多個國家,而不是疫情指揮中心所匡列的7個高風險國家而已,難道諾富特、3+11慘痛教訓還不夠嗎?入境篩檢,14天後再篩檢一次,會很難嗎?如果讓此刻疫苗缺乏的台灣遭到感染性超強的Delta全面侵襲,我們該怎麼辦?3+11陳時中說要負責,那Delta病毒進入台灣後,又是誰要負責?怎麼負責?
鄭麗文表示,Delta變種病毒爆發後,全球先進國家開始布局二代疫苗研發,WHO多次公開表示要開始檢討一代疫苗,考慮必須淘汰的可能,在新的技術和科技開發下,包括輝瑞、莫德納等國際大廠都在研發二代疫苗,台灣呢?
許多國際專家學者都提出過,新冠病毒未來可能流感化,每年至少都要補一劑疫苗,台灣呢?現在連第一劑都沒辦法打。鄭麗文指出,二代疫苗的防護力,是根據變種病毒研發,現在國產疫苗遭到中研院士質疑,為何沒有加入英國、印度變種病毒來研發?
鄭麗文指出,新冠病毒防疫作戰是長期性、持續性,國產疫苗慢了國際好多拍沒關係,現在投入二代疫苗研發加入各種變種病毒研發防護力,到了明年、後年國人劑可以打得到有防護力的國產疫苗,不需要有政治力下指導棋,國內生技產業依然能蓬勃發展。
現階段蔡政府必須用盡辦法購買國際認可的疫苗,參考韓國為國際認可疫苗代工,這才是為國家生技產業做好戰略布局的做法。鄭麗文最後呼籲蔡政府,不要阻擋民間團體購買疫苗,不要說一套、做一套,又是空話、騙局一場。
首席副書記長陳玉珍表示,防疫3級警戒不斷延長,造成更多的基層商家哀鴻遍野,幾乎經營不下去,蔡政府雖然推出許多紓困方案,但現實是,還有很多商家或個人等不到紓困。例如,因營業額銳減而減班休息的勞工,受限於勞保投保門檻,資格不符領不到紓困;108年所得在勞動部所制定紓困門檻邊緣勞工,實際收入受到影響也領不到;109年失業勞工更是領不到。
陳玉珍指出,包括零售業、餐飲小吃店完全撐不下去被迫關門,這群人也領不到紓困;打零工,沒有勞保、沒有工作證明的最底層勞工,更領不到紓困。陳玉珍進一步指出,在急難救助的部分,個人需要紓困,但礙於須整體家庭總收入做為基準,又因各種因素個人與家庭並沒有居住在一起,也領不到紓困。陳玉珍表示,國民黨團一直強烈主張紓困普發現金1萬元,這是有其意義,才是真正能幫助到需要幫助的民眾度過難關。
其次,陳玉珍也強烈建議蔡政府,3級警戒持續到7月12日,蔡政府採納國民黨團建議,宣布6月暫緩實施夏季電價計費,但是馬上就7月份,未來3級警戒是否能如期調降2級?Delta病毒又來勢洶洶,短期之內調降警戒的可能性不高,再次強烈建議政府取消今年夏季電價計費方案,讓民眾能安心宅在家防疫。
立委曾銘宗表示,早在去年3月國民黨團強烈要求蔡政府、陳時中入境必須普篩,將病毒阻絕於境外,但陳時中部長不置可否;今年6月25日印度變種病毒(Delta)已經入侵台灣,造成多人確診之後,27日疫情指揮中心才宣布入境必須全面普篩。未來Delta病毒若在台灣引發重大疫情,國民黨團要求陳時中必須為錯誤的政策下台、道歉負責。
曾銘宗指出,依據《傳染病防治法》規定:「人民有疫苗接種的義務,政府有提供充分疫苗的責任,國內疫情已經造成632人死亡,台灣疫苗嚴重不足,政府購買疫苗遲未交貨,民間或個人表達願意捐贈疫苗推三阻四、甚至多加嘲諷,直到蔡英文總統出面才表態願意積極協助,民間購買疫苗協助防疫,還需要政府特許嗎?政府不思感謝反而阻擋,這是什麼心態?政府失職、失能,難道也生病了嗎?
關於紓困部分,曾銘宗表示,受到疫情影響,全台目前放無薪假廠商高達987家,人數高達10,222人數今年新高,現行紓困措施掛一漏萬,許多產業如餐飲等小商家面臨倒閉危機,亟待政府紓困。曾銘宗再次要求蔡政府全面檢討紓困措施,從速、從寬、從簡辦理紓困,經費來源除了特別預算外,也可挪用公務預算及基金預算支應。
整體發展遲緩英文 在 陳麗娜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個被新潮流綁架的回鍋油團隊,如何令人期待?
回鍋油炒不了好菜,而且有害健康。陳其邁團隊就位,整體呈現「政治團隊強大,經濟團隊薄弱」現象。團隊三分之一以上是陳菊時期的回鍋政務官,海派和英派又合佔三分之一,陳其邁形同被派系綁架,尤其菊朝政務官早被證實「只會拚行銷、不會拚經濟」未來前景難以令人期待。
【政治團隊強大,經濟團隊薄弱】
陳其邁大量回鍋使用菊系人馬,陳菊團隊治理特色是「重表面不重實質」、「會花錢不會賺錢」目前負債3300億絕大多數來自他們的「貢獻」,城市經濟在他們手裡發展遲緩。陳其邁找他們回鍋,等於請鬼抓藥方,很難讓人看到高雄的經濟曙光。
以史哲為例,他當文化局長時成功打造駁二等城市行銷亮點,當副市長後卻濫權變更海音中心設計、是工程延宕的禍首。他好大喜功、花錢不手軟,回鍋當副市長除了替陳菊「監軍」,最大作用應該是替陳其邁做包裝、搞行銷。陳其邁強調執政「產業轉型優先、增加就業優先、重大交通建設優先、解決空汙優先」四大優先,在史哲身上完全看不到關連性。
以前是工務局長的林欽榮,後來當過台南市、台北市副市長,這次也是回鍋高雄當副市長,他人到哪裡,爭議就到哪裡。在高雄時曾涉及以零開發權利金圖利漢神巨蛋,到台南引爆南鐵土地徵收案,在台北有社子島開發爭議案件。長期關注土地議題的漂浪島嶼預言大林蒲遷村也將被他粗暴對待,反南鐵東移自救聯會長更認為林欽榮是幫權貴掠奪大量平民土地的冷血魔王,擔憂他在高雄不知道會幹出多少慘絕人寰的惡事。
陳其邁團隊有新潮流、海派、英派代理人,也有民進黨發言人、公關專業人員、媒體等,其中新潮流佔三分之一,海派和英派合佔三分之一,團隊政治性非常強烈。
相形之下,經濟團隊十分薄弱。羅達生副市長的能力有待觀察,但經發局找民進黨發言人來當,這是哪一招?經發局長主管城市的經濟發展大計,陳其邁找蔡英文競選總統發言人廖泰翔出任。廖泰翔根本沒什麼實務經驗,只有新媒體行銷能力很強,憑著可以和吳怡農一較高低的身材、以及好口才就當經發局長,請問這是拚經濟還是拚行銷?
此外,都發局長楊欽富雖有建築專業,但他能做好都市發展的宏觀調控嗎?工務局長蘇志勳以前是陳菊的工務副局長,陳菊被上後酬庸他當光世代建設開發總經理,現在又回鍋當工務局長,這種「有官就做,沒官做就北漂」的政治候鳥,會心在高雄?能對高雄有貢獻?
【新潮流綁架陳其邁,未來難有期待】
陳其邁目前公布的30位局處長,三分之一以上是陳菊、新潮流人馬,副市長史哲更充滿「代菊督軍」意味。「沒有罷免,沒有補選」陳其邁之所以能「撿到」市長,最要感謝的就是新潮流透過We Care幫他完成罷免,論功行賞,他只給海派三、四個局處,卻把三分之一的職位「上貢」給新潮流,讓陳菊時代的官員復辟回朝。陳菊執政時最為人詬病的就是「不顧市政,只顧派系」沒想到陳其邁的起手式就被派系綁架,菊系作風強悍,史哲督軍更是毫不客氣,未來他的團隊會不會「順潮流不順其邁?」市政資源會不會變成派系資源?這些都值得深入觀察,嚴格監督。
此外,余政憲等高呼聲的地方實力人物被放生,許多人批評陳其邁無情,他以後會不會以不同的「資源」來「補一下」?
【拚市政,別一心只想拚連任】
陳其邁小內閣名單公布後,有人解讀為派系平衡、求穩,也有人認為這是「表面會做事、其實會做官」的「拚連任團隊」,若真是如此,高雄這兩年半不會有實質進步。我們呼籲陳其邁:
一、 為了讓你當市長,民進黨傾國家隊、側翼的所有力量幫你開路,你因此欠下很多人情債要還,但高雄市民權益更重要,請不要以私害公。
二、 想拚市政,首先要健全財政。你的經濟團隊難令人期待,請立即向蔡英文總統、蘇貞昌院長爭取經費打消3300負債,讓高雄真正能夠動起來。
整體發展遲緩英文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三倍券的數位綁定比率不到一成,並不是因為九成多民眾都不習慣數位支付,而是台灣的整體金融環境太落後、太不友善、太支離破碎,讓使用者難以自由。這些,都與國家治理者的思維遲緩有關;一心只想著操弄民意的政府,怎麼會有誠懇的服務理念?>
至昨日為止,前往領取紙本三倍券的民眾已接近一千九百萬人,占領取數九成一五;而選擇數位綁定者僅一七六萬人,占比不到一成。如此懸殊的比例,對照閣揆蘇貞昌上月聲稱將有半數民眾選擇數位綁定,簡直天差地遠。這項差距,也反映了政府發放三倍券始終一意孤行,不聽外界建言,結果一路錯、錯、錯!
選擇數位綁定的人數遠不及領取紙本三倍券的民眾,最粗淺的解釋是:三倍券的遊戲規則太複雜,因實體店家提出的優惠更吸引人,使紙本最終勝出。然而,拋開遊戲規則設計的問題不談,台灣近年來的金融數位化始終不見提升,金融主管機關近年的工作重點仍放在管制與防弊,而未曾試圖利用數位科技打造更快速便捷的金融環境,這恐怕才是更深層的因素。
舉一個最鮮明的例子。英國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稍早發布的「世界金融中心城市排名」,台北從去年的卅四名暴跌為七十五名,一口氣狂跌了四十一名,簡直像掉落懸崖。這個新聞並未引起太多注意,主要原因是蔡政府的「大內宣」及「大外宣」正在熱頭上,訊息立即被淹沒。當時金管會前主委顧立雄曾解釋,稱中國大陸與編製這項排名指數的英國智庫「關係密切」,言下暗示評比或有不公。但他也坦言,台灣要成為金融中心基本上有些關卡要過,並不容易。
顧立雄的解釋,看似合理,其實卻完全說不通。原因是,這項金融城市排名行之多年,台北拿過的最佳成績,是在二○一○年的第十九名。如今,台灣在十年內跌到七十五名,足足掉了五十六名。即使只看蔡英文的任內,二○一六年台北的排名仍為廿一名,二○一七跌為廿七名,二○一八年跌至卅二,二○一九跌到卅四,今年更滑落至七十五名,已掉入後段班國家。如果說英國智庫的評比可能不公,為何我們先前有過不錯的佳績?對於台灣金融發展落入這種急速下墜的困境,蔡政府真的毫無所覺嗎?
且看今年金融中心城市的前十名,除紐約、倫敦、東京分居前三名外,上海躍居第四,新加坡第五,香港降為第六,北京維持第七。可見,中國大陸城市正在加速前進。不僅如此,連深圳、廣州都已進入前廿名,台北卻排在七十名外,執政者不覺得慚愧嗎?以這樣直直落的成績,政府官員還奢言台灣要趁香港自由港地位下滑,取代香港成為亞洲金融中心,豈非癡人說夢?
聯合報社論/從三倍券看台灣金融排名暴跌之謎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474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