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天下,共好大對談]—親子天下club
#跨世代 #共好 #聆聽多元
昨天以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的身份,受邀參與親子天下的「跨世代共好大對談」講到共好這個主題,剛好搭配上我們最新一集的 #FACE崩潰娃的鎮定計 PODCAST中,現代家庭的共好的議題,內心有許多的呼應。但因為時間的關係,後段節目僅有機會讓一位來賓分享,遂想將所思所想分享在此。
'
🔎即將撐起整個世界的他們,怎麼看世界與自己的關聯
首先,很有感於20歲以下的青少年,在3C原始人的世代中,他們在訊息龐雜的年代,不但懂得篩選訊息、並運用資源,把握對土地和世界的善念,將所學階段的每個學習,與在地環境及運用學生有限的身份和資源做連結,非常不簡單。
'
🔎與談的學生代表:云澤、牧忻、妘柔、子謙
從各自的年齡及觀點出發,為這個社會做出很具體的友善行動,這是非常珍貴的。與談中,提出針對課業和熱情公益的兼顧,以及國中生態重視課業,如何取得平衡。身為全台最大高中生自媒體代表-云澤在末尾的談話中,不但踩在高中生的視野和生活世界給予回應,更跳脫成績的框架,提供學習熱情和將國中雜食生態當成科普知識的培養,提供給身在國中的其他夥伴不同的視野和態度,這回答非常的素養。
'
子謙(大人研究社)是位對凡事都好奇的孩子,並且針對不贊同的事物,有很棒的思考腦和邏輯,針對大人的反對,據理思索及力爭更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透過清晰的口語表達,向大人提出孩子觀點的觀察,並試圖從中取得平衡,很不容易。
'
妘柔和牧忻則是透過行動,將減塑活動在僅有的資源和透過實地觀察的數據蒐集,分析問題,在小學階段,就透過老師的帶領和實質的行動,在花蓮位在地做了一系列減塑活動,試圖以溫婉卻堅定的態度,與大人對話。
'
🔎國中時期的學習,是學科基礎的奠定,本身就非常『雜食』時間壓縮之下,就會產生許多自我懷疑
對於孩子們從國小的彈性課程,專題培養,到國中學科轉變為科目和學科的多樣化,無可諱言的是,要適應及拓展各科,在能力躍進方面的部分本身就是非常雜食的。
'
在這個時期,國小國中大不同,孩子大多都會領略到時間的確會被大大壓縮,我想,在現在『專題式跨域學習當道的世代』這也是為什麼108課鋼開始推素養導向、跨域連結,就是要將國中的雜食生態慢慢導向專題化和實用的知識,在這點我自己有些想回應的狀況,國中階段的我,數理沒有特別有興趣,是參加自然和天文營都會睡著的小孩,當時,國中也很想逃避數學理化等科目,很想跟孩子們分享及回應的是,我們要對自己的學習狀況自我接納並自我肯定,妳們有提到的「專題式學習」,其實就非常的素養。
記得當年國中時期的我,從對數學理化興趣缺缺,後來國中卻不偏廢科目,國中三年期間沒有補習,轉念肯定自己的學習方式後,反倒後來因為對學習的熱忱,獲得市長獎畢業,其實其中的祕密:就在於我的好勝心、好奇心,將自己有興趣的領域與各科作結合,並且在家中研發『專題式學習』的方式,將國中雜食的科目都整合起來,這在現今也在教育界的我來看,應該就是"早年的另類素養導向、跨域整合"吧!
/
🔎進行學科混血、超展開,父母的態度和視野很重要
記得當年國中第一名畢業的我,父母並沒有要求我讀前幾志願,反倒很希望我基於這樣的基礎,有更多綜合的學習,當時我就索性入學綜合高中就讀,因為當年為有綜合高中可以在高一的各科探索後,再組選自己喜歡的科目。在高中時期,我的學習就不斷在跨域和混血地吸收商科、廣告設計、資訊類科、國際貿易等科目,進行實際學科探索過後,高二再分流專業學科,這個過程非常像大學,大一通識,大二大三才開始專業科目,而這個過程,我覺得父母的態度非常重要,#不因為你穿哪間學校的制服 ,而決定你的價值。
我的父母,一直認定著『#不一定要走一條跟大家一樣的道路,#允許迷路,#迷途知返 的過程都是很重要的學習!』(優秀的學生的選擇,反倒容易被社會的期待框架侷限,而當年我的父母並沒有給我這種壓力,反倒希望我去學學調酒、考導遊執照,看看不同的學科領域)
然而,這樣跨域的學習方式,在當年我的大學申請入學(從綜合高中跨考自然組科系)、跨考研究所(由理工科跨域心理學門)期間、國家高考、教育甄試,面對需要思辨申論和應用的題目,都有自己的一套見解(#問題解決辦法),進而讓評審(我身邊的大人)也動容於有這樣的做法和知識理解域。原因是因為我的『知識是活的』在申論題和面試的考試中,我的答案也不是書本上的『唯一正解』,不是一個背答案的知識體,你們得相信,世界中活用的人也很多,尤其這些允許自己跨域的大人們,也青睞於有『自解』的後進們!
/
🔎我的學習路『#有意義,#學有感』所以 #找到學習的意義感幫助自己在國中階段的適應很重要,你的學習走過的路終究會回饋到你的生命裡
但是,這個學習秘密,當年我也曾一度迷惘自我懷疑,覺得「我是不是比較笨」才會『一直想追求知識的根源』『學習這學科對我的意義』反倒被同學老師認為"不務背答案、一直練題庫"的捷徑,也常自我懷疑是否花在知識與生活連結的部分,下好多苦工,是否符合效益。但,我想內心更大的召喚是「我認為學習不是考試的應答機,是與生活和興趣作充足的連結。」也還好沒有被環境氛圍打敗!
當年的這個學習秘密,在時間的考驗之下,原來就是現在的素養導向,讓我在各學科中保有專屬於自己的知識攝取意義和獨特的自體學習路,這部分是需要自我肯定和自我接納的,所以我想回應的是:
『也許你們也可以幫自己目前所作的行動,當成一門專題,與目前的各學科作連結,更讓各科教師也領略到這幾個科目原來可以作這些連結,#找出自己學習的意義。』
🔎在目前「#專業死時代」長輩/家長/教師的權柄,被奪下,也反觀,人人都有知的權利,進而在知識的部分逐漸趨於平等。但也要注意,在後真相時代中,#人人都希望待在自己的舒適圈,接觸的訊息也很偏食(針對提問者提到使用3C被懷疑不務正業的反思如下:
1.社群軟體到底是將我們的生活圈擴大,還是也窄化了我們訊息吸收和聆聽差異的機會?
2.在多元涵容的生態中,透過大數據的偏好,我們是否已經慢慢在幫異己消音?
3.在破除時間卷軸的無限瀏覽中,我們是否也迷失在數位世代的轟炸訊息裡?
4.最令大人煩惱的,是針對媒體的『識讀』,在孩子還不成熟時,面對網路海量訊息,孩子是否也針對負面和排除異己產生情緒化、片面的嗜毒偏好?
這些都是大人正在面臨孩子使用數位,擔心的部分,更遑論涉及犯罪、詐騙或暴力色情的海量資訊)#擔心孩子變質,#是父母最深的恐懼,不是不信任你們。
所以當我們在聆聽多元聲浪的時候,當然因為孩子的權柄和發聲機會較小,更期待大人的支持,在支持之餘,我們也希望你們看見現在的跨域不只有跨,而是 #了解,並 #共享資源,如此一來,『共好』才有機會在彼此的溝通、聆聽及回應中,#破除藩籬和隔閡!
/
🔎世代共好是世代更新的洪流,也是每個人面臨的課題,溝通姿態很重要!
就像我自己的PODCAST平台中,提到的,我認為要『世代共好』,溝通的姿態很重要,當我們覺得委屈、不被理解、被誤解時,我們也已經待在一個不自我肯定的弱勢狀態中,然後就更容易情緒化,以及期待『據理力爭』『得理不饒人』的衝突衝撞,這都兩敗俱傷,所以建議共好的前提是:
一、『理直,氣要婉』
二、『說理,要耐煩』
三、『得理,要饒人』
並且對於身邊的大人『真心相信,大人對於異己,和你們一樣也需要時間,吸收和消化』所以,大膽提出你的計畫和提案,感於被觀看和驗證,邀請長輩給力,加上自己搜尋知識的支撐,幫助你的善念和好事,撐出『據理,力爭上游』(如減塑行動、環保、偏鄉教育、分享閱讀樂趣、抗暖等為地球為社會盡心盡力的諸多好事)『將生活實踐,落實在不同的平台上,讓大人們願意 #據理支持!』所以,我看見孩子目前運用有限的資源,有限的平台,將生活的豐富視野,帶給大人們、更呼籲更多大人們一起響應,這些這麼棒的事情,解凍大人的心並攜手一起推廣出去,就有機會也運用到前一個世代的資源,踩在大人建立的立基點上,跟『對的人,爭取到隊的資源,作出對社會美好更對的事』這就是大家共好的初衷!
.
🔎社會參與,善用 #科技 及 #對的人,領導大人們一起成為善的推手
身為父母,在社會中堅分子的我們,其實也渴望自己在孩提時期,擁有海量的資源,不被侷限視野,對這個世界也都曾經好奇如你們,我們也都願意成為善的推手,響應這世界的種種美好!
然而,跳脫比高分的心態,緩和自己的內心,#彎下自己的腰桿,傾聽孩子正在對這社會進行的美好的事!透過實際的溝通、計畫提案及參與,無論參與的時間和形式如何,首要以身作則推己才能及人,而你們正是這股先驅和洪流,在你們拿著麥克風說出"大人都不懂"的呼喊時,我看見,有許多大人用心聆聽著你們的呼喊,我想,這次的共好行動,就是個很棒的起點!
你們的生命,已經在別人的生命和生活中,起了許多漣漪!並且擺脫他人觀點(易立志和易放棄),活出這個世界共好的精采
#世代共好共感 #過去的叛逆就是現在的斜槓(云澤語錄)
#親子天下 #跳脫舒適圈 #跨域聆聽及看見
🔎活動:https://reurl.cc/V3W6EQ
🔎共好行動大聲說,對話框框起來https://site.parenting.com.tw/works-38
「教育 研究所 面試 穿 搭」的推薦目錄:
- 關於教育 研究所 面試 穿 搭 在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教育 研究所 面試 穿 搭 在 洪雪珍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教育 研究所 面試 穿 搭 在 林奕翔-Shiang-木管樂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教育 研究所 面試 穿 搭 在 [討論] 各位面試所穿著服裝- 看板graduat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教育 研究所 面試 穿 搭 在 關於研究所面試穿著跟搭配 - 女孩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教育 研究所 面試 穿 搭 在 研究所穿搭、教育研究所面試服裝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教育 研究所 面試 穿 搭 在 研究所穿搭、教育研究所面試服裝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教育 研究所 面試 穿 搭 在 研究所面試穿著的評價費用和推薦,DCARD、EDU.TW ... 的評價
- 關於教育 研究所 面試 穿 搭 在 研究所推甄面試服裝dcard2022-精選在Instagram/IG照片/Dcard ... 的評價
- 關於教育 研究所 面試 穿 搭 在 大學面試ptt 的評價
- 關於教育 研究所 面試 穿 搭 在 graduate - [請益] 師大教育相關研所面試服裝問題 的評價
- 關於教育 研究所 面試 穿 搭 在 大學面試服裝ptt 的評價
- 關於教育 研究所 面試 穿 搭 在 【#面試專區】大學面試服裝該穿什麼?除了穿搭3... - IOH ... 的評價
- 關於教育 研究所 面試 穿 搭 在 [討論] 各位面試所穿著服裝- graduate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教育 研究所 面試 穿 搭 在 [問題] 研究所推甄面試求建議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教育 研究所 面試 穿 搭 在 研究所面試穿著搭配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教育 研究所 面試 穿 搭 在 「碩士面試服裝ptt」懶人包資訊整理 (1) | 蘋果健康咬一口 的評價
教育 研究所 面試 穿 搭 在 洪雪珍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偶包小姐,以及她的小夥伴們,青澀的成長故事﹞
偶包小姐,是一家藥妝店的店長。斜槓進階班加上寫作班,我們總共要上三天課,她都化全妝到場,她自己笑說「我的偶包很重」,不論在家或出門都會化妝,而且全身一定做造型搭配,不容一絲的不苟。我們一般人直覺反應一定是未免太愛漂亮了,後來聽她自我介紹,才知道背後有一段刻骨銘心的傷心事。
讀中學時,偶包小姐胖胖的﹑長痘子,自慚形穢,自然就不去打扮。這時候隔壁轉來一位男同學,長得很好看,偶包小姐情竇初開,暗戀上他。班花自告奮勇,跑去告訴男同學;後來男同學得知是偶包小姐,竟然說:
「天啊,有個醜女愛上我。」
這句話,為偶包小姐在少女時期烙上一道不可磨滅的傷痕,至今想起來都會隱隱作痛。後來讀大學時,有一天不知怎麼的想通了,化了妝去上學,全班驚艷,打從她進門的一刻起,一路鼓掌與口哨聲,直至她坐下來。而且課後,不少女同學來問她是怎麼化妝的。從此,建立起偶包小姐的自信心。
整個情節跟電影一模一樣,硬是把她換了個人,這讓她明白化妝是有魔力的,足以改變一個女人對自己的認同。加上她喜歡畫圖,尤其愛畫臉妝,畢業後便到藥妝店工作,希望給所有上門的女性最合適的建議,讓她們都能夠因為化妝展現更具魅力的一面。
不過最讓我感動的是另一件事,在交寫作班5篇作業時,偶包小姐寫到來藥妝店上班的不是還在就學的工讀生,就是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大約18至22歲,對人生有憧憬﹑有夢想,但是父母這不准﹑那不行,使得這群大孩子充滿茫然迷惘,不知如何選擇未來的生涯,偶包小姐用過來人的立場給了不少建議。
偶包小姐很愛畫畫,母親不讓她讀喜歡的科系,理由也很老套,就是沒法吃飯,這一直是偶包小姐心裡最大的遺憾。偶包小姐就像所有乖小孩,沒有額外意見,傻傻聽話、乖乖照做。可是讀書四年簡直是一場惡夢,她形容:
「就像地球人聽外星語,每天都想吃翻譯蒟蒻再去上課。」
哪裡知道山不轉路轉,最終她還是走到美的行業,而且開fb粉專,談的也都是跟美有關的事物。有了這個經驗,她在文章裡便呼籲父母不要讓孩子當—
複製人!
當小夥伴來跟偶包小姐談他們的苦惱時,她都盡量帶他們走往內心嚮往的方向,也算是幫他們對八股家長的逆襲。這些大孩子對於前途是有主張﹑有想法的,他們的真心話是--
「我很喜歡吃的行業,我想過了,也跟我朋友說好了,我要先去他開的牛排店當領班,之後我想要開餐廳」(她很會做手工餅乾)
「我很喜歡時尚產業,也很想當彩妝師,我一看就不適合考公職,我爸怎麼會叫我去!」(她真的很會打扮,而且她的朋友會找她去當模特兒走秀)
「我想當美甲師,實習我有查過了,有一間提供完整教育訓練的店,若我以後想開店可以有機會培訓,可是實習沒支薪,不知道該不該去」(她一直是老師指定的小幫手,我也特地找她幫我作美甲)
「我想跟同學一起去考空姐,我們一起去找過補習的地方,你看我昨天上網找到怎麼綁空姐頭,練了一個晚上成功了」
「其實我想繼續唸研究所,但我媽說2個妹妹還很久才畢業,要我先去幫忙家裡賺錢,因為我是大姐,而且還有學貸,我該怎麼辦?」
「我想開霧眉工作室,其實我下課跟下班後,還有再去學霧眉,因為我很怕找不到工作。」
「我想要回以前實習過的旅行社,我想要把導遊證考到手」
偶包小姐還帶過2位身心障礙的小夥伴,在她的細心陪同下,後來也有了令人欣喜的發展。看著偶包小姐的文章,是一邊笑一邊掉淚的,因為會心疼這些大孩子在迷途與轉彎中,費力的想走出一條路。以下從偶包小姐的文章節錄:
***
這些小夥伴當中,有2位是身心狀況特殊的大孩子,當初都是職業介紹所的輔導老師帶來應徵,工作內容是每天做重複的清潔工作。有一位做了有4年吧,有一天似乎用了畢生的勇氣,緊張的跟我說:「我…我…我…我想要離開這個地方了。」然後拿著寫好的離職書給我。
其實我已經偷偷知道這件事了,假裝不知道的問她要去哪裡,她說她已經找好工作。她以前是學設計,想要去做做看;我只跟她確認,對方公司是確定錄取她還是請她去面試?她說是錄取她。我就跟她說,那你去試試看。
另一位則是若不特別說他有什麼缺陷,一般人完全看不太出來有什麼問題,而且我知道他的優點是可以專注,但社交需要人幫助。他讀藝術大學,5年還畢不了業,在打工快滿一年時告訴我,他去辦了休學。有人讀不到2年就讀不下去自動放棄,他撐到第5年這麼不簡單,主要原因是沒錢。
可是放棄太可惜,我請他回去想想看,再來跟我一起討論。隔天他說,他去取消休學了。過一陣子後,他又來說,打工存到一些錢,想要離職專心完成學業,我跟他說畢業時記得告訴我,我會幫他慶祝。
對於這些小夥伴,我沒做什麼,大多只是聽而已,給的意見不多,只是鼓勵他們試試看,而且我發現多數人已經都「想好了」,也有人開始著手進行,只是需要讓他們自己思考問題就好。各行各業都很好,沒有標準答案呀,重點是想去做,連所謂有缺陷的孩子,也有自己的嚮往,願意嚐試的他們真的比我有勇氣太多了。
***
在偶包小姐的粉專,她會教你怎麼看時尚﹑怎麼化妝﹑怎麼穿著打扮,也會談到小夥伴們的苦惱,歡迎加入她的粉專!並給她的文章按讚與分享,她需要你的鼓勵喔~
#職場斜槓
#尹星知識管理學院
*** ***
歡迎加入我的Line@ ID:@ca141719
或點此直接加入:https://line.me/R/ti/p/%40bfj9781d
更多洪雪珍老師影片:https://reurl.cc/jD2nn
【教你強大 Be A Star】課程資訊:https://lihi.cc/KM8OI
*** ***
洪雪珍最新力作<你的強大,就是你的自由>
在各大書店與網站都可以購買
-博客來:https://goo.gl/zqRv5c
-金石堂:https://goo.gl/uzEGpG
-誠品:https://goo.gl/DhCcHe
-電子書獨家>樂天KOBO:https://goo.gl/GLKKXI
教育 研究所 面試 穿 搭 在 林奕翔-Shiang-木管樂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喜歡音樂,想唸音樂系嗎?
其實這是兩回事
聽聽爵士大師魏廣皓老師的文章再做決定吧!
這兩週正好是單獨招生、研究所入學考的期間,無論是在出題、術科面試、放榜之後都讓我自己再次思考這些問題,上週我遇到一位已經考上音樂系的學生家長,問我到底要不要讓孩子念音樂系?猶豫去哪一所音樂系?所以我趕在愚人節當天寫下這篇文,以便對我自己的觀點未來有機會可以脫身。
關於【究竟我該不該去念音樂系?】
1. 這裡做的事不是在「才藝表演」。
也許你是上過幾堂音樂教室課程的孩子,會彈彈琴、打打鼓或是唱唱歌,爸媽或是同學都認為你是樂器高手,可惜因為不太用功,所以來試試考音樂系。但事實是,不是只有你,所有的專業音樂工作者都曾經是這樣的孩子,這是在做一件「專門」的事,對我來說,表演藝術的失誤跟外科手術劃錯刀沒什麼兩樣,在真實的時間流動下都將無法彌補,所有的精準與失誤都將會被極大化。
2. 確定「自己」與「家人」都不期待畢業後,在學校當音樂老師是唯一的未來。
「可以去當音樂老師呀!」是當下我認為最錯誤至極的觀念。台灣一年生產幾百個音樂系的畢業生,去查查每年有多少國高中小音樂老師有開缺,有那麼多專任音樂老師可以當嗎?「那去音樂教室教吧!」好,在音樂教室也許要「累積」到20個學生,每一週都期待他們來上課不請假不掉學生,或許才等於一個上班族的薪水,但請注意,如果不在音樂系畢業前就開始「累積」,那可是要從零開始。
我要說的是,我也是老師,當音樂老師真的很好,但這也許只是學音樂可以做的事中,一百個選項中的一項而已,路都還沒開始走,不要就先把自己給狹隘了。
3. 你真的確定要把自己的全部都給音樂。
音樂系真的不好混。原因很簡單,每學期有一個東西叫做「術科考」,一次過不了就會延畢,這是最殘酷卻又不得不的事情,所以你需要知道在學校階段裡,你需要犧牲很多打屁玩樂的時間在琴房裡孤獨的面對自己,因為你的術科考評審會在一分鐘之內聽出來你到底有沒有練琴。
聽起來很變態,但就這麼一回事,只有一個原因可以支持你下去,因為你真的「專業的」愛音樂,並且願意以音樂為你一生的信仰。有一次期末術科考,我們組裡的評審老師請學生講出五張你最近在聽的專輯名稱,學生愣了急忙著解釋他多喜愛爵士樂,只是沒有把名字記住,當時老師在考場上對學生說了一句話,我覺得畢生受用至極,他說:「我們都很愛音樂,但是我們聽音樂的時候跟你阿罵聽音樂的時候不一樣!」,我在這裡聲明「阿罵」只是代名詞,沒有貶低或是尊崇的意思在。
在學校有老師為了教育目的跟你比喻,以後在樂團會直接叫你出去。
4. 確定你不是公主或是王子,也沒有病。
在舞台上都要穿的很美麗的表演,那是對自己、觀眾與藝術的禮貌,不是誤導你要學公主生病。
絕大多數的表演藝術都需要與人合作,而「為別人」又比「為自己」多,一場表演,從策劃到撤場,處處是地雷,踩到則粉身碎骨,安然的站在舞台上表演,也許只是整體事件的五分之一,還有大多數的事情不是發生在你的樂器上,而這都需要有一定的應對與組織能力,絕對不是只有上台拍拍手,下台握握手的事情而已。
關於 【我即將要/正在音樂系裡念書..】
1. 學習多樣性的音樂/藝術種類。
剛上了大學,在遠離父母,修課自由的氣氛下,很容易失神,一回神已經大四下要開畢業音樂會了,那當然錯失了很多好的學習機會,簡單來講,現在的表演藝術已經沒有「單一」的形態了,也就是說,如果你只想管好你的主修樂器,其他都一概不管,除非能出神入化進入國際級的領域,要不應該活不成。
很多同學會用「以主修樂器為重」來當作口號,不修或是隨便修其他非相關課程,但往往通常這樣的同學主修也不會太好,打個比方,一個以音樂為主表演藝術一定會牽拖到「舞台」、「燈光」、「音響」,在喇遠一點還有「藝術行政」、「錄音」甚至「樂器維修」等等,而就當代音樂本身來說,還可能牽扯到古典、爵士、流行的元素都同時「混搭」的出現在同個台上,你豈能忽視在同一個大專業下的分項?
2. 把握每次與「業界」接觸的機會。
現在少子化的嚴重,每個學校都想盡辦法「爭取」學生,其中一個最重要的指標便是與「業界」的合作緊密度,但我得先來定義一下我認為音樂界的「業界」:「所謂的業界,就是可以用音樂賺到錢的世界。」這可能不像是一個有著崇高音樂理想的大學老師會講的話,但我想,這是目前學生或家長心理對未來最真實的擔憂。
簡單講個道理,學生越來越少的結果,就是大學老師員額相對遞減,看看這十年內還有辦法到大學去專/兼任的老師,絕大部分是專業菁英中的菁英,我想這絕對不只是發生在音樂系,可能所有的系所都如此,除了許多老師是從業界跳到/跨到學界之外,學校也有很多與業界連結的大師班、職涯實習等課程,這都是與「藝術戰場上的戰士們」好好學習,或是說「打好關係」的機會,所謂的「打好關係」是用能力與態度來受到老師的肯定,既然都說他們是「戰士」了,很快你就有機會到他的戰場上打仗。
別高興太早,反過來說,如果你差到爆,戰士們會一槍先把你掛了。
3. 盡可能看到當今或未來的音樂產業生態。
我在美國唸書的時候修一門課叫「music business」,我的老師(也是我的主修老師)要我永遠都要想什麼會是「the next wave」,這堂課我至今還受用,那讓我習慣了思考。我看到成功的藝術家大多是習慣思考的,所以不要再把一個笨拙的音樂系學生美化成為「學音樂的孩子都太單純了!」,要懂得習慣思考!
要能看到未來,我猜應該要先懂得過去與現在,這些在琴房裡找不到答案,你需要結交朋友並與人互動,文字、訪問、觀察甚至Google都會讓你知道不少,我連續幾年到中部的一所高中為所有的音樂班學生演講,雖然主題是爵士樂,但我的第一個問題總是問每一個學生(我會花一堂課時間聽他們一個一個人講):「你能想想你十年後(26-28歲)你想要的生活是什麼嗎?具體的講出來,沒有任何限制!」,我得到些制式的與有趣的答案,例如:「我想要變成職業樂團的演奏家!」、「我要開一家爵士酒吧!」、「我想要經營我自己的樂團!」、「我想要當錄音師!」、「呃...我想要當貴婦..」,最後我總結說:「太好了!這位貴婦你可要記得,十年之後請妳先生把他的年度企業贊助,都支持妳前面幾個同學,如果還有多的話,妳可要記得我有教過你呀!」
重點是,懂得開始思考樂譜之外的事。
【寫在最後】
很多家長覺得學音樂或是藝術,在現在的整體環境裡投資報酬率很低,未來不確定感也很重,而猶豫要不要讓孩子進入音樂的科系裡就讀,但,現在這個時代可以被確定的就是不確定,任何產業都一樣,但我也必須說,表演藝術跟大部分工作的求職方式不同,是無法用一張履歷表找到工作的。
另外,也許學生、老師甚至學校以往都沒有「深入」的了解過,學音樂可以延伸出的事情還有哪些,以台灣來說,多數學生與學校都還是以培養未來古典音樂演奏家為教學目標,但可以期待的是,這幾年有越來越多學校開始努力古典音樂以外的專業教學,這是我們台灣音樂教育環境進步的過程,不需要刻意跟國外比較,因為我們的時間軸正在這裏,要多給這些為環境努力的學校與老師們高度肯定,面臨全球的少子化,我倒認為未來藝術教育或是藝術專業的被需求度,反而會越來越高,就看是用什麼合宜時代的形式了。
任何一種音樂風格、音樂生產的環節都是一門不可取代的專業,那麼,機會還不夠多嗎?
魏廣晧 2018.4.1
教育 研究所 面試 穿 搭 在 關於研究所面試穿著跟搭配 - 女孩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HI~想問女孩版上有面試過研究所的女孩們很開心有通過筆試之後要進面試關卡了服裝的話就是黑色套裝有幾個疑問~ 1.一般好像還是建議穿有點高度的鞋子配 ... ... <看更多>
教育 研究所 面試 穿 搭 在 研究所穿搭、教育研究所面試服裝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教育研究所面試 服裝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研究所穿搭、教育研究所面試服裝、理工研究所面試服裝就來台鐵車站資訊懶人包,有最完整教育研究所面試服裝體驗分享 ... ... <看更多>
教育 研究所 面試 穿 搭 在 [討論] 各位面試所穿著服裝- 看板graduat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自己所讀的是傳播相關科系,當時面試就是全套西裝加領帶,女生幾乎就是套裝白色襯衫
跟黑窄裙。
滿多一類科系也幾乎都是如此,二 三類也有人穿襯衫配深色褲子。
但還是滿多細節還是有人沒注意到,比方男生穿西裝坐下時沒把西裝外套扣子解開或扣子
全扣,襯衫前面袖子沒比西裝外套長一節。女生部份以正裝來說白襯衫跟黑窄裙不能說完
全正式,套裝應該以深色褲裝為主裡面淺色搭配西裝外套類似總統或外交人員那樣穿著。
還有不管男女把馬丁鞋或黑色休閒些當正式場合鞋子真的不ok
大家來分享一下面試或研討會的穿著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2.95.15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raduate/M.1568389182.A.615.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