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今年9月30日,就有長榮大學的女學生,險遭梁姓嫌犯擄走。該校為何沒有完成校安通報的相關程序,以致後來發生了馬來西亞籍女學生,慘遭梁姓兇嫌殺害、棄屍的憾事?
依照常理推測,當初該校周遭出現了這麼大的校安警訊,主管學生事務的學務處,就應該有負責的 #學校行政人員,用學校的公務電子郵件等管道告知全校學生,「學校周遭出現了意圖擄人之嫌犯,請同學們注意自身安全、勿單獨行走於陰暗的台鐵高架橋下方」。
學務處更應協調該校國際處,優先通知外籍學生,特別是告知該校的馬來西亞、印尼與越南同學會(這三個國家,是台灣前三大的留學生來源國,各大專院校幾乎都有來自這三個國家的學生)相關的校安警訊;畢竟外籍學生比較欠缺中文能力,平常也較少關注台灣各縣市的地方社會新聞(就像我們當初在美國的台灣同學會,很少關注地方上的社會案件;除非是經過校方額外告知,才會注意地方治安上的重大警訊)。那為何長榮大學的學校行政人員,會忽略正當程序,並且在校安問題的處理上,如此沒有經驗?
這些,要從這幾年台灣某些私立大學,要求新進的大學助理教授,#無償兼任學校行政人員 的亂象談起。
大學教授的工作項目,依其重要性,依序是教學、研究、服務。教學與研究的工作內涵,大家應該都了解,不需多言;至於「服務」,主要是指輔導學生與指導研究生;或是參與校務相關決策會議;或是至民間團體與各級學校演講,以及對政府機關與政策主管單位提出建言,亦或是帶領學生從事社會服務或實習(例如本校 #淡江大學 的 #GSIP全球服務實習計畫)。如果要兼任校內行政職(例如系主任或院長),則屬於外加的工作項目,至少應該等助理教授升等到副教授以上,而且應該給予主管職的 #薪資加給。
然而,由於 #少子化 的因素,很多後段的私立大學與技術學院 #招不到學生,面臨經營上的困難,因此只好縮減人事開支,裁撤掉學校行政人員的員額。
那…沒有學校行政人員處理日常校務,該怎麼辦? 簡單啊~ 台灣這麼多找不到工作的 #流浪博士,只要在他們來學校應徵教職時,額外要求這些菜鳥,再簽訂一份契約,兼任學校學務處、教務處或國際處的行政人員,一個人當兩個人用,徹底貫徹台灣「慣老闆」的cost-down精神;如果沒有乖乖聽話、做好學校的行政工作,那明年合約到期,就不續聘! 諒這些菜鳥們為了飯碗,也是敢怒不敢言~
相較於資深的學界老鳥,這些新進的助理教授,一方面要面臨限期內做出研究藉以升等,另一方面教學時數還硬比資深教師多出許多,再加上需要負責輔導學生、出席校內活動這種老鳥不願意做的服務,一根蠟燭三頭燒,本來就已經很吃力了...
結果某些私立大學,#只付一份薪水,卻要求這些學界菜鳥們 #兼任行政人員,每天朝八晚五、上下班打卡,一下課就得乖乖回到處室坐辦公桌,處理學校行政事務;不要說沒時間做研究、申請升等,連準備教學內容的時間都沒有(每天坐在一大堆人的大辦公室,還有主管在旁,你好意思看自己的文章、做自己的實驗?),更別提有什麼額外的美國時間,讓這些成天被壓榨的高教人才,提供什麼好的「服務」品質了!
以這次事發的大學為例,學校原本的專責行政職員,變成由短期約聘的新進助理教授兼任。這些菜鳥剛來學校沒多久,跟學生們不熟、對校務行政程序更是沒有經驗!9月30日的意圖擄人事件發生後,怎麼知道要通報全校學生?更遑論要跟國際處聯繫,要求外籍學生多加注意了! 校方不尊重教學/研究的專業、不尊重校務行政的專業,強迫教師 #無償 #一人兼兩職 的結果,就是這些菜鳥博士,教學/研究與學校行政都做不好,受害的則是包括外籍生在內的所有學生!
所以,儘管一個月後、外籍學生慘遭殺害,難道你要新進的助理教授、被迫在學務處兼任行政職的菜鳥教師,「辭職以示負責」嗎? 拜託~ 人家根本沒領行政職的薪水,校安問題本來也應該有專責的校務行政人員處理(更何況,你叫這些菜鳥教師辭掉沒錢拿的行政職,他們應該高興都來不及吧!)。所以最終,校方也只能讓有領職務加給的學務長與校安中心主任 #辭職負責 (但是兩人依舊保有副教授與教官的本職;這樣的辭職負責,其實有點不痛不癢)。
所以我認為這次的事件,社會大眾接下來關注的重點,反而應該是:
1. 教育部應該立即清查各級大專院校,確認這種新進的 #約聘助理教授,被迫無償接管 #行政職員業務 的案例有多少。目前亡羊補牢的做法,應該優先通令各級學校的學務處與國際處,不可讓欠缺行政經驗、不具校安專業背景、本身教學與研究工作又已經分身乏術的菜鳥助理教授,執掌國際學生的聯繫,以及學生安全維護的工作。
2. 如果這些私立大學院校,不肯更正這種 #新進教師兼任行政職員 的作法,那教育部應該藉此刪減這些學校的補助款,幫納稅人省荷包。憑什麼納稅人給了你學校高層兩份薪水的補助,你卻只付一份薪水,給這些可憐的基層教師?
3. 對於在該校學務處兼任行政職的助理教授,在接下來合約期滿後,校方不可藉故解聘! 西諺有云:「不以錯矯錯」(Don’t correct one mistake with another)。新進教授無償兼任行政人員,已是錯誤;叫不是校安專業的教授處理校園安全警戒,也是錯誤;那就更不可以讓一名教師,為了原本不該他管的事情而丟了飯碗,一錯再錯!
最後,發生這樣的憾事,我們跟這位大馬學生的家屬,同感悲痛。但是更希望的是:各私立大學的校方與教育部,都能夠痛定思痛、亡羊補牢,別讓單一的個案,成為台灣拓展高教國際化、連結世界學術圈上的阻礙。
#特此聲明我任教的大學沒有這種不當兼任壓榨新進教師的情況 #我愛淡江拜託校長別炒我魷魚 #我也很想保住飯碗所以我完全理解那些新進約聘助理教授們被迫兼職的無奈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的網紅呂維胤-為你打拼,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200514教育部門業務報告及質詢-教育局 維胤今日於議會質詢教育局,指出依教育部規定,每位學前特教巡輔教師至多負責16位個案,然台南市每位巡輔教師卻平均需負責26位學生,人口密集區更是一位教師個案量多達39位,遠遠超過規定的個案數,影響教學品質。 維胤要求教育局應增加學前特教巡輔教師人力,...
教師兼任 主任 在 王政忠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是我的行政工作師父,來爽文的第一年,他在輔導室,我們沒有什麼交集,甚至覺得他有點神祕.上課出現,下課就回輔導室,一整個學期,幾乎沒講上幾句話.
退伍,回到爽文,他回任教導主任,我成了他的組長.
那幾年,我還是不太記得他跟我講過什麼話,但我逐漸勾勒出他的大概形象.高雄人,爽中設校沒多久就來了,應該也是當年唯一一個師大體系的老師,體育系,但很快就成了爽中的數理王牌。
是的,數理王牌,這是多年來,偏鄉師資編制的歷史共業,但他教的很好,不輸本科系,我想,那是因為出於對偏鄉教學現場的理解,這讓他的教學多了更多的調整與設計,為了爽中低起點低動機低家庭支持的孩子。
他每週來回高雄,偶爾家人北上,但幾乎都是週五下班就開車南下,周一清晨北上.一直到退休前,未曾間斷.
行政上,他教會我很多關於思維、關於分寸、關於程序等等教科書或者研習學不到的事,我跟幾個年輕夥伴在學校整體教學策略轉變上大膽前進橫衝直撞,他很少否定我們的嘗試,更多時候,是他跟謝校長公開或私下調處或潤滑人與事之間的磨合,謝校長離開後,他更成了爽中的護校基石,在我們上下翻攪的時候,穩定安定校內的方方面面,是他教會我更多的人情世故.2000年,他把教導主任交棒給我,剛開始幾年,他仍然會挑剔我的行政工作,溫暖或冷峻的直言不諱,那都讓我的自以為是能夠逐漸懂事,後來,挑剔就少了,一直到退休前的那幾年,我看見更多是一個即便臨到退休,仍然兢兢業業於教學現場的忠誠公務員.
他是我的行政師父,我衷心感謝他,他才更是應該被爽中記得的關鍵人物之一.
八月起,我也要把這個棒子交給我的年輕夥伴了.
人生就是不斷選擇,我選擇繼續留在體制內,繼續鬆土,如同2015年我提出「我有一個夢」時的信念,對於參天大樹一般的體制,你可以跳出框架大刀闊斧,也可以一走了之展翅高飛,但也可以留下蹲點繼續鬆土,這是我的信念,我選擇繼續鬆土。
謝謝李處長的看重,讓我有機會可以師出有名的為南投縣的國中夥伴盡一點心力,更要謝謝李處長的理解,讓我可以繼續在爽中上班,繼續在爽中為我的學生上國文課.
人生就是選擇,沒有對錯。
堅持不僅僅只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更是做應該做的事。
這是我的信念,所以我做了這樣的選擇。
何其有幸,我能夠做自己喜歡,也是應該做的事。
我的職稱是教師兼任南投縣課程督學,處長交付我的任務是走進每一間南投縣的國中,跟更多的國中夥伴對話,理解與發現更多現場的難處與亮點,建議與提供更多軟硬體教學資源,所謂資源,我聚焦在課程、教學與社群.
第一個學期,我希望每一週走訪2-3個學校,我希望能走完每一間南投縣國中,觀課、議課及對話,跟教務主任對話,跟領域召集人對話,跟社群領導人對話,跟老師們對話;我也會邀請每一個國中的夥伴到我的教室觀課,如同過去這些年我一直在做的事情一樣,邀請南投縣國中的教務主任們,領召們,社群領導人們,老師夥伴們,到我的教室觀課、議課、對話.
我並沒有貪心的或者更大的願景,我只是希望能有機會跟南投的國中夥伴們產生更多關於教學的連結,讓這些聚焦於教學與社群的對話成為改變現狀或持續發光的養分,讓未能做好的有機會做好,讓已經夠好的有機會更好。
南投是個窮縣,但教育競爭力一直維持在一個不錯的狀態,但,另一方面來說,許多偏鄉原鄉學校的基本學力檢測表現一直處在極大困境,這兩個迥然不同的面向讓我看見南投教學現場的多元、也看見學生多樣性的生命力、更看見諸多南投教師夥伴與我一般,守著校園,守著課堂,投注自己的青春歲月,想方設法的讓自己的專業再多拉學生一把.
一地有一地的萬難,這些萬難只有蹲點在現場的人才能解決,這個解決的過程或許需要另一雙眼睛從另一個角度協助解釋問題、解讀問題、解構問題,那麼或許就會有更大的機會,可以解決問題.
更多時候,我們都會發現,坐下來,一起對話,解釋問題、解讀問題與解構問題的過程,其實解決問題已經在發生.
我願我是那一雙眼睛,帶著善意與同理的心,走進一地又一地的現場.
我的善意來自於我始終在體制內,我的同理來自於我始終在教學現場。
而這樣善意與理解的背後,連結的是更多這些年因為夢而走在一起的龐大的多元的夥伴資源。
這些因為夢而走在一起的夥伴資源,是更大的專業善意與教學理解。
我不是誰的指導單位,我是個任務型的角色,我沒有主導哪一個業務,主管哪一個部門,主持哪一個計畫,我是個被交付任務的夥伴,如同各位教師一樣,沒有走訪學校教學現場的時候,我就是每天到爽文上班,仍然維持過去10幾年一樣的每週兩班共10節國文課,我會盡力參與爽文國中每一項學校活動,如同過去一樣.
謝謝李處長理解我不願離開爽文國中,不願離開教學現場的堅持,謝謝南投縣教育處諸多行政長官的理解,特別是黃科長的叮嚀與協處,更要謝謝南投縣國教輔導團諸多前輩校長主任們的鼓勵與指導。
最要謝謝我爽文國中的夥伴的支持與獨立,特別是校長的信任、兩位組長的相挺以及一路走來10多年資深夥伴的理解.
我還在爽文,沒有離開,這是我的承諾,我沒有忘記.兩三年之後,卸下這個任務型的兼任職務,衷心希望看見爽文更不一樣的美麗樣貌.
教師兼任 主任 在 王政忠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對於中小學教師兼任行政議題,我的提案是...】
解決問題必須先界定問題,網路上有一個提案正在快速連署中,提案標題是:「中小學教師兼任行政應以「輔助教學」為第一要務,與教學無關之公文、報告、計畫.....等,應大幅減量。」這個提案試圖透過民意促使行政機關嚴肅面對教師兼任行政的問題,出發點很好,但命題本身邏輯有問題,所以很難得到明確的解決方案.
因為問題不明確,所以解答就不會精準.
整個提案的第一句是常識,不用特別提出來,行政機關的回覆會是:這是我們的共識.
第二句的「無關」有問題.何謂無關?是完全無關?還是相關程度的高低差別?你知道的,任何看似無關的議題,只要加上「教育」,就會跟教學相關了,所以這樣的提案文字,會提醒所有的行政機關,以後任何議題都別忘記加上「教育」兩個字,比如:家庭教育、祖孫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租稅教育、國防教育、海洋教育、鄉土教育、國際教育、營養午餐教育、網路成癮教育、環境打掃教育等等,那不就相關了?
第三句的邏輯有問題來自於第二句,因為如果無關,怎麼可以進入校園?為什麼要教學現場處理?不應該是大幅減量,而是根本不應該進入校園現場讓兼任行政教師處理啊!
一旦進入校園行政處理流程,必然是有關,只是相關程度高低而已,那,縣市政府層級以及校內行政主管是否支持承辦人員不必一視同仁的處理所有行政業務?
所以,如果是我,我是說如果,我的提案會是:
1. 請中央與地方教育行政機關長官宣示行政命令:跟教學完全無關的議題不可進入學校兼任行政的處理系統.
2. 請地方與校內行政主管宣示:支持承辦人員不必一視同仁的處理跟教學相關程度有高低差別的行政業務.
3. 偏鄉教育法保障中小學實施合理員額編制.
提案的第三點不是偷渡的法案,而是整個提案的核心解決方案,特別是對偏鄉小校而言.
我以全校6班的國中為例:
■現狀
1.6班,共12個老師,正常的情況會有:健體、綜合及藝文3個領域沒有師資,通常配給國英自數社五科教師非專長授課.
2.6班,行政編制是:
(1)教導處:一個教務兼訓導主任,轄下一個教務組長總管教務處所有業務,一個訓導組長總管訓導處所有業務,以上三人都由教師兼任.
(2)總務處:一個總務主任,一個幹事,總務主任由教師兼任,幹事是公務人員,另有工友編制,但不是所有學校都有.
(3)輔導室:一個輔導主任,教師兼任;一個專任輔導教師,不是每個6班的學校都有,薪水由中央直接支付,縣市政府通常要求不得授課.
3.6班,就要有6個教師兼任6班的導師.
4,累計前3點,3+1+1+6=11,12個名額已經用掉11個囉,別忘了,還是要有教師兼任午餐秘書/網路管理人員/圖書館推動教師/...
■困境
1.領域專業師資缺:6班國中的12個老師幾乎都必須配課非專長領域課程.
2.教學行政兩頭燒:6班國中的教導主任管8個組,雖有減課(每周只需上6節課),但校內只有12個教師,課務大家平均分攤,加上課程不可分割,比如每個班的國文一週至少要上5節課,不能A老師上3節,B老師教2節,必須一個老師負責這一個班的5節,所以通常6班學校的教導主任每周都要上到8-10節左右,我自己是國文老師,校內3個國文老師一個人2班,所以我的節數一直都是10-12節,如果加上補救教學或輔導課,我20年來每個禮拜一直都是12-14節課,再加上8個組的業務量,所以行政教學兩頭燒.
3.主任如此,教師兼任教務組長或訓導組長的困境也是如此.
4.更別提輔導室只有一個輔導主任.
5.總務處如果學校不愛接工程或研習就還好,萬一愛接,那就一樣慘.
■建議
1.6班國中編制由1:2提升到1:2.5,亦即由12個教師編制來到15個教師編制.
2.增加的3個教師員額,限定優先聘任校內沒有專業師資的領域,比如前文所提:健體/藝文/綜合領域,至少滿足七大領域至少都有一個專業師資.
3.增加的3個教師員額達成行政擴編:教務組增加一個組長,設為:教學組長(課務/升學)及課程組長(課程/課綱);訓導組增加一個組長,設為:生輔組長(學生事務)及議題組長(學習相關議題活動);輔導室增加一個組長,設為輔導組長,將專任輔導教師納入正式編制.
4.同時滿足專業師資不足以及行政業務分攤,並且避免增加員額但授課節數不足的問題.
■經費來源
1.由12個教師到15個教師所增加正式實缺的三個員額,優先處理縣市內超額教師的安排.
2.超額教師安排結束,比如補進一個,那還有2個教師的缺額,完成招考後,薪資等經費由中央買單,也就是提案第3點所提的偏鄉教育法保障合理員額編制.
■配套
1.4-6班是1:2.5,3班保障10個教師,7-12班是1:2.2,13班以上維持1:2.
2.也就是我說的:不公平的對待不公平的,才是真正的社會公平正義.
3.追蹤中小學師資專長授課落實狀況,就是說:員額都給你了,不要亂亂聘.
4.教師社群課堂實踐分享或發表取代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就是說:行政都擴編了,教學不要亂亂教.
5.追蹤每個學校落實課綱中關於主題課程或彈性學習的設計與實施,就是說:行政與教學都給支持了,課綱不要亂亂搞.
■結論
1.教學現場殊異,我只針對我相對比較熟悉的偏鄉國中狀況舉例.其餘中小學現場還需現場教師提出觀察與建議.
2.網路上的原始提案跟我的提案都是希望減輕兼任行政教師的負擔,讓教師能夠將主要心力放在課堂教學,兩個提案都出於好意.
3.權利與義務是相對的,要求合理員額,教學效能就應該盡該盡的心力.
4.如果教師因為行政業務負擔而沒有辦法將主要心力放在課堂教學,108課綱怎會在教學現場實踐?
5.如果兼任行政的教師對於教學現場不熟悉,沒有持續教學狀態,108課綱更不會在教學現場實踐.
6.如果民意或輿論沒有深入理解殊異的教學現場,中央教育行政機關因風向而父子騎驢式的討好性的決策模式,108課綱就絕不會在教學現場實踐.
教師兼任 主任 在 呂維胤-為你打拼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514教育部門業務報告及質詢-教育局
維胤今日於議會質詢教育局,指出依教育部規定,每位學前特教巡輔教師至多負責16位個案,然台南市每位巡輔教師卻平均需負責26位學生,人口密集區更是一位教師個案量多達39位,遠遠超過規定的個案數,影響教學品質。
維胤要求教育局應增加學前特教巡輔教師人力,並增加特教助理員時數,緩解老師壓力,提升教學品質。
維胤更表示,教師的職責在於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兼任行政意願日漸低落,行政事務亦非其所長。要求教育局應聘請專任人士擔任,或於以大數據蒐集老師意願較低,希望刪減的行政業務,來真正落實行政減量,降低老師的負擔。
綜合上述,維胤提出以下幾點要求:
1、增加學前特教巡迴輔導老師人力,讓特殊生有更妥善的照顧,解決融合教育下的困境。
2、增加各校學前特教助理員時數,實際協助特殊生學前教育。
3、要求完全中學增設主任,將高中、國中分開。
4、要求各校設置行政專職人力
5、要求成立行政減量雲端調查平台,讓老師發聲、統理實際減量需求。
6、鬆綁附幼教師控管比,增加正式老師任用,讓學前教育更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