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從前有張魔術券
#追溯五倍振興券從何而來
#3加11放寬隔離政策後大事記
今天行政院蘇貞昌院長正式亮相五倍券的政策細項,預計9/22開始數位綁定,10/8開始領取使用,蘇院長也說預計創造2000億的經濟效益。
回頭看振興五倍券政策在8月13日初步正式拍板定案,全民都可不用押金1千直接領5倍券。但是推出的時間最快可能要到10月初。所以這個券也不應該是五倍券,就是13年前馬英九推出後被民進黨用各種理由罵翻的消費券。 #別人都不行只有我可以,別人都是錯的只有我對,這就是民進黨政府的一貫邏輯。難道面子比人民重要嗎? #只要能幫人民解決問題的都該是第一考量而不是政治
「讓全民免費兌換五倍券」 大家聽起來覺得怪,政府所有的預算都來自人民上繳的各種稅款,又不是蔡政府做生意賺來的,大家用券各種消費產生的稅額最後又會回歸政府。原本用付1千換5千的各種繁複程序,就會增加很多看不見的時間成本和行政成本,更何況大部份的人都還在質疑印券的浪費,#是免費還是浪費?人民自有公斷。
為何會有五倍券的議題,追溯源頭就是陳時中指揮官在4月全球疫情大爆發的時候,沒有想好完善的配套措施,卻放行范雲立委提議放寬機組員檢疫措施為「3+11」,從4月15日將「居家檢疫5天採檢陰性,自主健康管理9天」改成「3天居家隔離檢疫,11天自主健康管理」,製造了太多讓病毒在台灣傳播的不確定性。導致台灣疫情從5月開始大爆發,百工百業受創嚴重,800多人染疫死亡。
如果不是「3+11」,怎麼會生出五倍券的議題!
#3加11放寬隔離政策後大事記:
👉4/1 立委范雲召開會議強烈建議「3+11」
👉4/15 陳時中宣布將「5+9」改為「3+11」
👉 4/29 【諾富特風暴】3大漏洞破「陳時中防線」 揭飯店變大毒窟內幕
👉 5/4 鄭文燦與陳時中互相甩鍋 批鄭文燦處心積慮卸責諾富特案
👉 5/11 蘇貞昌表示「人民該收心」遭批將防疫責任推給人民
👉 5/13 陳時中投書英媒喊話WHO:讓台灣協建全球醫衛網
👉 5/15 台灣本土個案+180•北市正式啟動「第三階段防疫」
👉 5/17 雙北升准三級先停課,指揮中心慢半拍還在酸要注意受教權
👉 5/19 確診連5天破百何時升四級?陳時中:我相信不會到那裡
👉 5/21 鄭文燦拆籃框甚至違規群聚拍照宣傳
👉 5/22 指揮中心研發新的名詞「校正回歸」
👉 5/27 民進黨發言人顏若芳說只進15萬劑莫德納疫苗理由:怕一次來太多
👉 5/28 傳日方要贈台疫苗,陳時中務實:要來要早!再晚就沒意思了
👉 5/28 陳時中造謠上海復星bnt疫苗是中國代工
👉 5/28 陳時中稱「3+11」會議是副指揮官陳宗彥主持
👉 5/29 「拍板放寬3 11」陳宗彥確實沒出席會議 陳時中:我記錯我負責
👉 6/2 放寬機組員3+11沒會議紀錄?陳時中曝原因
👉 6/3 陳時中稱「年輕人防疫鬆懈」 網友怒嗆:對不起因為年輕人要上班
👉 6/11 石崇良稱破口在「萬華」惹議 陳時中道歉了
👉 6/11 萬華遭中央污名化但該區立委林昶佐卻怪國民黨
👉 6/15 北市議員苗博雅在政論節目說「全國人民陪雙北在坐牢」雙北人怒
👉 6/18 62位綠委反對公開3+11會議紀錄
👉 6/23 陳其邁因高雄新增九例,怒批新北恩主公醫院疫調不實 隨後醫院正式聲明反擊
👉 6/25 Delta變異病毒株入侵南台灣,指揮中心:27日起7國入境隔離普篩
👉 7/1 指揮中心:明起入境全面普篩 明起入境全面普篩
👉 7/2 林昶佐在環南市場批鬥柯文哲,卻反遭萬華人洗臉
👉 7/5 李秉穎說「專家會議從來沒討論過3+11,那是指揮中心自己的會議
👉 8/13 不認「3+11」是破口 陳時中:我無法斷言,但沒證據顯示有連結
「3+11」政策的失誤會造成如此重大傷亡,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指出其中一個原因是台灣當時沒有讓人民先打疫苗,導致超高重症率和死亡率。
從4月到今日,疫情從急昇到現在能緩降甚至回到台灣+0,是大部份的台灣民眾遵照專家的防疫標準,確實戴口罩、勤消毒、減少長距離移動,為了保護自己和家人朋友的自律配合。負擔台灣經濟重擔的中產階級們最擔心的,根本不是緩不濟急的振興券,而是連最基本自我保護的第一劑疫苗都還打不到!
政府一貫的國防政策 在 許毓仁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伴隨近年來全球低軌道通訊衛星市場爆發,台灣也想跟上潮流,大張旗鼓把焦點凝聚在相關商機上。不可否認,政府強調的低軌道通訊衛星市場是美味可口的,今後如STARLINK等低軌道通訊衛星及其所有設備就像是你我手中的手機一般是商業太空時代的「消耗品」;正是如此,擁有多年代工經驗並正在承接國外通訊衛星元件與地面設備製造的台廠更是搏扶搖而直上。
為了更有效地的促進產業、政府、以及教育領域參與市場運作,有三個面向可以思考:
一、超然組織建立與政策疏通:
太空商業強國日本2008年公告了「宇宙基本法」(平成20年法律第43號)之後,除了明訂相關太空發展與產業結合以及國防政策的大綱之外,最關鍵的是,在內閣府(相當行政院) 轄下設立了獨立的決策組織「宇宙開發戰略本部」,首相擔任本部長、各大臣(各部長)擔任成員。若台灣要在太空發展上大破大立,可參考此方式,透過行政院長的威信,統括各部會 (交通部、經濟部、科技部、教育部)的資源與整合協商平台,簡化程序,快速水平連結,將國家長期太空發展政策一貫化。
二、太空港的設置與市場營造:
相較大部分國家的地理條件而言,台灣的確是擁有良好的太空港設立條件,包括:氣候穩定,一年四季皆可發射、陸海空運交通便利、幅員密集、電力穩定以及通訊便利等。更重要的是東南方向有開闊的太平洋,可以大幅降低火箭等載具掉落人口密集都市的風險。太空港除了對內讓台灣的火箭使用之外,對外甚至可以發揮招商與國外火箭來使用商業服務的功能。在這些先天條件的優勢之外,期待台灣也能跟上世界腳步,發展商業太空技術的必要基礎建設、充實國外商業太空公司來台投資的制度,或是關鍵元件產業鏈的整合。
三、太空工程與新創人材養成:
為了使太空產業發展健全,人材的培育刻不容緩。因為今日的教育往往需要數年後才能在社會上看見成效。尤其是在台灣普遍以元件等代工建立的太空產業模式,民間要完整建造衛星或是太空船,串起所有元素的「系統工程」的學識與實務是關鍵。除了教育之外,留住太空人材不外流到其他產業,並且積極提供相關新創公司的支援制度。
原文在此:
https://view.ctee.com.tw/economic/31703.html
政府一貫的國防政策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拜登政府首筆對台軍售:自走砲】
美國國務院於美東時間8月4日,批准了「M109A6自走砲」軍售案,國防部安全合作局(DSCA)公告並送交國會知會(https://reurl.cc/6aOKmZ )。只要國會沒有反對,這筆軍售將會在1個月後生效。這是美國總統拜登上任以來所批准的第一個對台軍售案。
M109A6自走砲是台灣方面一直努力爭取的軍售。這一批一共會有40輛自走砲,以及近1700組GPS引導火砲,總價約7.5億美元(208億新台幣)。從公告內容來看,本筆軍售還包括後勤支援及維護配備,例如M992A2彈藥支援車,武器平台的GPS接收器、砲彈引信和煙霧彈發射器等相關設備及耗材。這個自走砲最可能讓中國不開心的部份,是可以讓「砲」精準射擊的「導引套件」(網友補充:精準導引砲彈無法直接賣我們,所以先賣裝在砲彈上面導引的套件,讓我們的砲彈可以射得更準,而且成本相對低很多)。
先前在四月份的時候就有新聞傳出消息說美國國防部安全合作局很可能要通知國會這一筆自走砲的軍購案,並且還提到說前任總統川普在上任半年後提出首批對台軍售。現在看來拜登政府對台灣的軍售腳步也是一點都沒有停下來。
軍事評論家梅復興先生指出(https://reurl.cc/KAY8Gg ),這筆軍售案已經拖延了一陣子,台灣陸軍先前想要提出的軍購案因為牽涉到一些其他的技術管制(尤其是精準導引砲彈的部份)而暫時無法輸出,在多方綜合考量來看,「M109A6也就自然變成唯一可用而又已萬事俱備的方案了」。
台灣外交部發出聲明表示:這筆軍售案「充分展現美國政府一貫對台灣防衛能力的高度重視,並延續近年來對台軍售常態化的政策,有助我國即時獲取防衛所需裝備,有效提升嚇阻能力。」「面對中國持續的軍事擴張和挑釁行為,我國政府將堅定不移地提升國防安全。」
再次提醒大家,我們的每一筆軍售案都是努力爭取來的,千萬不要再聽各種謠言說什麼台灣都只買美國不要的舊武器。#每一筆軍售案都是由台灣方面努力爭取來的。
補充:在川普時期,我們的軍售案改變了模式,由以往的「包裹出售」(隔很久時間,一次批准一大批),變成和其他大部份國家相同的「每個案件分別審核」的模式,而且也都是循一般國家的軍售管道來公告及批准。現在拜登政府的第一筆軍售案也是如此。我們很高興看到台美之間的軍售案可以走向正常化並且維持下去。
✨ 觀測站傳送門:https://linktr.ee/us.taiwan.watch。
✨ 小額支持觀測站:http://pros.si/ufjk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