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固定開支💰
上一篇貼文之後有收到一些同住倫敦的疑問,這篇來解釋一下。
首先,收入要達到一定程度,有些固定開支的價差很有限,很難透過省錢來降低。
比如說到府保母時薪落在£10-14之間,要省只能降低請保母的時數,但你是找不到時薪五鎊的保母的。幼兒園也是,我聽過最便宜的大約4-50鎊一天,但我又不住在那邊,便宜我也無法送啊!小玫瑰的托兒所落在一天£85左右,這個是非常地域性的,如果住家附近的托兒所就是這個價位又有托兒需求的話那選擇就是只有這些。倫敦的交通費也是,地鐵或公車費率是固定的,不會因為你收入少就可以少付一點。這些必要花費不太可能透過省錢來達成非常有效的差距。
我粉專的老讀者應該也看得出來,我自己也不是一個多省的人🤭,也是很愛亂買也會衝動購物什麼的,再搭配上一個一花驚人的我家玫瑰花......🤷🏻♀️
那我們控制支出的秘訣除了收入高以外,另一點就是對於真正大筆的花費我們抓得很緊:沒錯!我說的就是房子。
我們當初設立的買房預算是A,這是參考了周邊三房的平均價位,上限我們可以買到A+,但最後我們買下的房是A-。我們新家是買的比周邊房價還低,能買到運氣和決斷缺一不可。
運氣是有沒有這樣的房出現在選擇內,決斷當然就是這樣的房出現了你敢買嗎?很多人是不敢買低於市價的,怕會有問題什麼的。這時候你敢不敢相信自己的經驗和判斷,立刻下決定?而房子的缺點你能否接受或是有能力改善?我第一間房有房仲朋友協助幫忙看屋,從當中和他學了不少,也有了一些看房經驗,這次買房我們看屋期也將近一年,從中也累積了更多經驗。這些經驗都協助我們做出決定。
買下之後也不是就一路順遂了,我們從交屋就困難重重,之後裝修也是大小問題不斷。但我總是和我家玫瑰花互相鼓勵,撐過去就好了。這些問題值得我們用省下來的錢換。
現在我們每月的房貸是X,稅前收入的10%,稅後約20%。如果買的是預算設定的A房價的話,那麼房貸會是1.5X,如果買到我們預算上限A+的話,房貸會是2X。這當然就會拉高固定比例支出。有能力買大房子不代表我們就一定要買好買滿,目前A-的房子已經符合我們需求,這就是我們做出的選擇。
新家當然有它的缺點,例如一坪的三角形廚房。坪效利用上不算完美,光是三個走道就佔了三坪,牆面多、房間大小差異大等等,也沒有英國人喜愛的花園或我夢想中的中島廚房。但它已經符合我們必要條件,25坪三房兩衛是不大但是夠住了,地點好採光好價錢又好,讓我願意接受新家的這些缺點。買房除非預算無上限,不然很難完美,一切都是取捨,而這是我們的選擇。
#放心不是凶宅
#這間房的前房客現在就住在我們正上方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