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想擺脫書:書永遠不死》艾柯&卡里埃爾對談錄
* 這是一個對談。
對談雙方艾柯&卡里埃爾,一位是百科全書式學者、作家,另一位是傑出的編劇,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得主。
他們都是愛書人、藏書家,海闊天空聊談由書延伸的種種話題。
詩人海涅有一句廣為流傳的話:在他們開始燒書的地方,他們最終會燒人。
書,永遠不該死去。
⋯⋯⋯⋯⋯⋯
卡里埃爾: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一種趨向:收藏技術竭力淘汰的東西。
我有個比利時朋友是電影編劇,他在地下室放了十八台電腦,就為了可以看從前的影片!
所有這一切都說明,沒有什麼比永久性載體更曇花一現。我們還能讀一本五個世紀以前印刷的書,卻無法看一張只不過數年以前的電子錄影帶或LCD老光盤。
除非把舊電腦都留在地下室。
卡里埃爾:真正令我震驚的,在於當下的完全消失。我們從未如此著魔於仿古風尚。過去在全速追趕著我們,很快我們就要服從前一季度的時尚。
未來永遠不確定,當下卻漸漸在縮短和退避。
艾柯:現在的消失,不僅因為從前持續三十年的時尚如今只持續三天。這同樣與我們講到的事物的過時有關。從前,你花幾個月時間學騎自行車,一旦學會,這就成了一件終生有效的家當。如今,你花兩星期學用一個新的電腦程序,等你漸漸能操作時,更新的程序又出現了,你不同意也不行,手機軟體會強制更新。
因此,問題不是集體記憶的喪失。在我看來,這更像是當下的不穩定。我們不再活在一個平和的現在之中,我們只是沒完沒了地為未來努力做準備。
卡里埃爾:我們處於運動、變化、更新和轉瞬即逝之中,矛盾的是,正如剛才所說的,我們的時代卻是一個越來越長壽的時代。
我們的祖父母的一生顯然要比我們的短暫,但他們始終處於恆久的現在之中。
我叔叔的祖父從前是個鄉下業主,他在每年的1月1日為來年整理賬目。前一年的賬目基本預示了下一年的狀況。什麼也沒有改變。
03
艾柯:記憶具有雙重用途——無論個人的記憶,還是集體的記憶(即文化)——一是保存某些數據,二是讓那些沒用並有可能充塞我們腦袋的資訊沈於遺忘。
一種文化若不懂得過濾過去幾個世紀的遺產,就會讓人想到博爾赫斯在《博聞強記的福內斯》中的人物福內斯,那個能記住一切的記憶專家。
但這恰恰與文化背道而馳。文化,是所有從此消失的書和其他物件的墓園。
卡里埃爾:如果借助在網上搜尋的資料,我們在邏輯上必須覈實這些訊息的可靠性。網絡工具讓我們方便地找到一切假訊息,真實的和不真實的,但事實上也讓我們陷入某種極端的困惑之中。我想,有關安貝托·艾柯的網上訊息一定充滿謬誤,至少充滿不確定性。
艾柯:當某某研究院的某先生出版克萊蒙梭或柏拉圖研究著作時,我們應該相信,他提供的資料確切可靠,因為他一生都在圖書館裡覈實這些來源。然而今天,某先生很有可能從網絡獲取資料,一切都變得不可靠。說實話,這一切早在網絡之前就已存在。個人記憶和集體記憶,本來都不是過往事件的真實寫照,它們只是重構。
05
卡里埃爾:你和我一樣知道,國家主義的約束在何種程度上歪曲了我們對某些事件的看法。直至今日,歷史學家們還常常屈服於本國公開或隱秘的意識形態……阿塔蒂爾克命人改寫土耳其歷史,聲稱早在羅馬時代,土耳其人在羅馬人入侵以前就在土耳其生活了幾個世紀。
諸如此類的事情處處都有……我們即便想覈實,又上哪裡覈實呢?
我們一般認為,土耳其人事實上來自中亞細亞,而現今土耳其的最早居民沒有留下任何書寫遺跡。怎麼辦?
06
艾柯:如果記憶像一張軟體,人到五十歲就會得阿爾茨海默症。遠離阿爾茨海默症或其他各種老年痴呆的方法,就在於持續不斷地學習,比如每天早起背一首詩,做各種智力練習,甚至字謎或者變位構詞遊戲。
我們這一代人在中學還必須背誦詩歌。但接下來的幾代人越來越少這麼做。熟記的過程其實就是在訓練記憶力和智力。今天,我們在某種意義上已經不是非得這麼做不可,但我們恰恰要強迫自己進行這種日常練習,否則就有過早患老年痴呆症的危險。
卡里埃爾:我恰好還記得一句引文——我的記憶剛剛夠用——「我還記得一個擁有非凡記憶力的人,但我忘了他都記住些什麼。」也就是說,我只能記住遺忘。這樣一來,我想我們的交流有助於區分法文中的「知識」(savoir)和「認識」(connaissance)。
知識塞滿我們的腦袋,卻不總是有用。認識則是把一種知識轉化為生活經驗。
07
卡里埃爾:我們的歷史書的書寫往往從民族主義傾向出發,從短期利益出發,從這兒那兒感受到的意識形態的選擇出發。
任何關於法國大革命的歷史都不是清白無辜的。丹東本是19世紀法國那些歷史學家們的偉人,到處可見丹東像和丹東街。後來他失寵了,被證明墮落了,廉潔的羅伯斯庇重新獲得青睞,受到阿爾貝·馬蒂埃等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的大力支持。於是在法國的某些左派社區有了幾條羅伯斯庇爾街,在蒙特伊–蘇–布瓦甚至有了一個羅伯斯庇爾地鐵站。
明天又會是誰?又會有什麼動靜?
08
卡里埃爾:我們全都受著過濾的教育,這種過濾早在我們之前就已完成。正如你所說,這是一切文化的本質。不過,我們不該禁止對這樣的過濾發出質疑,事實上我們也不缺乏這類質疑。舉個例子。在我看來,除了蘭波和波特萊爾以外,最偉大的法蘭西詩人均默默無聞。他們是17世紀初的巴洛克詩人們,布瓦洛和其他古典詩人曾對他們施加了致命的打擊。他們的名字是讓·德·拉塞佩德、讓–巴普蒂斯特·夏西涅、克洛德·霍皮、皮埃爾·德·馬爾波夫。我有時會背誦他們的詩,但這些詩人的作品只有古本,也就是他們在世時的版本,非常罕見,極其昂貴。這些詩幾乎沒有再版。我堅信他們屬於最偉大的法蘭西詩人之列,遠遠超過拉馬丁、繆塞,儘管後兩位的作品作為法語詩歌典範而暢銷不衰。
09
卡里埃爾:偉大的俄羅斯小說家們相互通信,甚至和他們的法國同行保持書信往來,比如屠格涅夫和福樓拜。一個作家若想避免被過濾,那麼他最好聯合、參與某個小群體,而不要保持孤立。
艾柯:莎士比亞之謎在於,人們不能明白,為何單單一個演員就能創造出如此天才的作品。有人甚至推想,莎士比亞的戲劇可能出自培根之手。但是不對。莎士比亞並非孤單一人。他生活在文大學者圈中,和其他伊麗莎白時代的詩人們保持密切往來。
10
卡里埃爾:在古老的文化傳統裡並不存在對偉大創作者的膜拜。不計其數技藝超凡的古代匠人進行創作,卻從未在他們的作品上署名。他們從不把自己視為、也從不被人視為藝術家。
艾柯:他們也沒有創新的概念,這是西方的標誌。在某些文化傳統裏,「藝術家」(artists)的野心只是極為忠實地重複同一種裝飾圖案,並把前輩教下的技藝再傳給學生。他們的藝術即便有變化和差異,我們也察覺不到。
11
卡里埃爾:佛里茲.朗還為人所知,至少電影愛好者們記得他的《殺手M》。但其他幾位呢?過濾,正無情、無影地全面實施,甚至電影學校也一樣,這由學生們來決定。突然,某位「被過濾的」導演重新現身。因為他的某部電影在這裡或那裡放映,並造成轟動。因為新出了一本關於他的書。但這總是極其罕見的。
我們幾乎可以說,電影一旦開始走進歷史,也就走進遺忘。
卡里埃爾:突然之間,活力不再,導演老去,演員也是,作品被不斷重複,某種精髓的東西正在喪失。義大利電影一去不復返,儘管它曾經在世界電影名列前茅。
這讓我們笑、讓我們顫抖的三十年,如今還留下什麼?
費里尼始終讓我心醉神迷。安東尼奧尼一直讓我心懷敬佩。你看過他最後的電影短片《米開朗基羅的凝視》嗎?這是有史以來最美的一部電影!安東尼奧尼在2000年拍攝了這個不到十五分鐘的短片,片中沒有任何對白,他有生以來第一回把自己拍進電影。我們看見他獨自一人走進羅馬的聖·皮埃爾·奧里安教堂。他緩緩走向教皇尤里烏斯二世的墳墓,整部電影就是一個沒有對白的對話,是安東尼奧尼和米開朗基羅的摩西像的相互凝視。我們一直在探討的問題——我們這個時代特有的自我展示和言論表達的瘋狂,毫無來由的焦慮躁動——全被否決在影片的沈默和導演的凝視之中。
12
卡里埃爾:如今唯一還保持手寫的東西————是醫生的藥方。手寫信消失將造成一整個行業的消失。
筆跡學,代人寫信,手稿收藏者和商人……使用電腦讓我懷念草稿,尤其那些對話場景的手稿。我懷念塗抹的槓子,刪改的字句,最初的混亂,向各個方向發射的箭頭,它們標誌著生活、運動和依然困惑的探索。
13
卡里埃爾:在那些艱難的歲月裏,書籍處處輕易地得到傳播,它是一種挽救文化的工具,正如在古羅馬帝國末期,有些知識份子隱退到修道院裡,抄寫一切他們可以從正在衰敗的文明中輓救出來的東西,他們感覺到它將要分崩離析。
這種現象發生在所有文明陷入危難的時代。
可惜的是,沒人採取這一方法來挽救電影。你知道在美國出版的一本書嗎?書名很漂亮,叫《消失的電影攝影集》。那些電影只剩幾張劇照,我們必須從這些劇照出發,重新建構電影本身。這有點兒像那個伊朗書籍裝訂師。不僅如此。把電影改編成小說,就是說把電影提煉成帶插圖的書,這種做法早已存在,可以追溯到默片時代。這種改編自電影的書有一部分保存了下來,而電影本身卻早已消失。
書比電影更長久,儘管書的靈感來自電影。這麼說來,電影也有考古學。
14
艾柯:從那以後,這本書每次重新出現在拍賣目錄裏,我都會去查看,書價再也沒有回落過。這樣的價格,讓書再也不可能落入真正的收藏者手中。
卡里埃爾:它成了一件金融產品,一件商品,這很可悲。收藏家,也就是真正愛書的人,往往都不是特別有錢。書一旦變成可以賺錢的物品,貼上「投資」的標籤,有些東西就丟失掉了。
艾柯:必須強調一點,古籍已不可避免地走在消亡的路上。我要是擁有一件珠寶珍品,或甚至一幅拉斐爾的畫,在我死後我的家人會賣掉它。但我若收藏書,一般會在遺囑上註明,既然我花了一輩子把它們收集在一起,也就不希望它們將來被拆散。這樣一來,這些書要麼只能捐給某個公共機構,要麼通過佳士得拍賣行賣給一家大圖書館,一般會是美國圖書館。從此,這些書就永遠地從市場上消失了。在每任擁有者去世的時候,鑽石都會回歸市場。至於印刷初期珍本,從此只能在波士頓圖書館的館藏書目上看到。
艾柯:永遠也不可能。因此,除了所謂的投資者造成的破壞以外,每一冊古籍都變得越來越稀罕,也必然地越來越昂貴。至於年輕一代,我不認為他們喪失了對珍本的愛好,我倒是懷疑他們是否曾經具備這種愛好,既然古籍的價格總是遠遠超過年輕人的購買能力。話說回來,一個人若真的感興趣,也不一定非要花很多錢才能成為收藏家。
15
卡里埃爾:愚昧往往接近謬誤。
對愚昧的興趣促使我關注虛假的研究。這兩條道路完全被傳統教育所忽略。每個時代既有其真理的一面,也有眾所周知的愚蠢的一面,極大的愚蠢,然而傳統教育只負責教授和傳播真理。
從某種程度而言,愚昧被過濾了。是的,確實有「政治上正確」和「理智上正確」之分。換言之,有一種所謂的好的思考方式,不管我們願不願意。
艾柯:虛假並不一定是愚蠢或弱智的表達方式。虛假就是一次謬誤。違心地行事,就是言與知相悖。
人們一直都在真誠地犯錯。
謬誤橫貫人類的歷史,這不算壞事,否則我們就成了神.....托勒密真的相信地球靜止不動。在托勒密身上絲毫沒有弄虛作假的成分,隔著歷史來看,這只是一個謬誤的知識罷了。
卡里埃爾:我有很多年沒回到這些問題上了。但我再次感到震驚,研究愚蠢問題是如此讓人興奮。
不僅因為愚蠢引出書的神聖化問題,還因為愚蠢讓我們認識到,我們中的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有可能說出類似蠢話。我們總是處於說傻話的邊緣。
我再讀一句夏多布里昂的話,他評論自己一點都不喜歡的拿破侖:「其實,他就是一個戰爭大贏家,除此之外,任何將軍都比他能幹。」
艾柯:當我們決定談論愚蠢,從某種意義來說,我們在向人類這一半天才、半愚昧的造物致敬。
而當我們漸漸臨近死亡——正如咱倆的現狀——我們開始覺得愚蠢勝過美德。
卡里埃爾:在研究愚蠢問題時,我們發現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們自己是傻瓜。顯然,我們不可能把別人當成傻瓜自己卻不受懲罰。
我們最終會意識到,別人的愚蠢恰如一面鏡子朝我們張開。
一面永久、精準、忠實的鏡子。
卡里埃爾:我們的精神都有些狂熱。我們收藏的書全都見證了我們的想像令人眩暈的程度。一邊是不著邊際的妄想和瘋狂,另一邊是愚蠢,想要區分這兩者尤其困難。
艾柯:我們可以強調文明的各種進步,這些進步極為顯著,並且涉及在傳統中毫不相干的各個社會範疇。但與此同時,愚蠢也越來越多。
從前的農民不說話,並不是因為他們愚蠢。受過教育也不一定意味著智慧。
不。今天有這麼多人渴望被人聽見,致命的是,他們只被人聽見了他們自己的愚蠢。
從前的愚蠢沒有爆發,不為人所知,今天的愚蠢卻肆意橫行。
16
艾柯:我承認,我直到四十歲才讀了《戰爭與和平》。但我在閱讀以前就瞭解這部小說的精髓。你剛才提到《摩訶婆羅多》:我從沒讀過,雖然我收藏了三種語言的三個版本。誰從頭到尾讀過《一千零一夜》?誰真正讀過《愛經》?
但人人都在談論它,有一些還加以實踐。這個世界上充滿我們沒讀過卻幾乎無所不知的書。
問題因此在於,我們是怎麼知道這些書的?巴亞爾說他從沒讀過喬依斯的《尤利西斯》,但他打算向學生們講解這部小說。
卡里埃爾:說到我們書架上那些沒有讀過並且永遠不會去讀的書,很可能每個人心裡都有這樣的想法:我只是暫時把它們放在一旁,我和這些書有個約會,不過是在以後—很久以後,甚至來生。
有些垂死的人感到自己大限已到卻尚未讀過普魯斯特,這樣的哀嘆實在讓人受不了。
艾柯:當有人問我是否讀過這本或那本書時,我出於謹慎總是這麼回答:「您知道,我不讀書,我寫書。」這樣一來,所有人都會閉嘴。但有時還會有人堅持不懈地提問。「您讀過薩克雷的小說《名利場》嗎?」我最終屈服了。連續三次我試著讀這本小說,每次都半途而廢。
—-文章來自於本書部分摘錄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4萬的網紅TEEPR 叭啦叭啦研究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whatif #marvel 🎥 漫威影集WHAT IF...?第二集劇情解析彩蛋分析 🎥如果當初勇度抓走的是帝查拉 星爵竟然強大到收服薩諾斯 🎥宇宙最強大反派變成收藏者! 當洛基影集神聖時間線崩壞後,漫威電影宇宙已經不是我們想像的線性宇宙...WHAT IF...?我們看到的是如果當初勇度抓走...
收藏者 帝 凡 在 泰佛爺-小乘佛教文物藝術精品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崇迪佛牌
崇迪佛牌有“佛牌之王”之稱,也被美譽為“保命佛牌”,是泰國以及全世界佛牌收藏者及善信中最出名的佛牌之一。在佛教地位裡是最崇高的意思,大約在佛歷2360年(西元1817年),由崇迪帕菩他贊多(阿贊多本名)其中的一位尊師桑卡拉素所創制。最早由他創造的崇迪佛牌是沒有面相的,法座為三層,代表天地人三界。後來出現的崇迪佛牌法座還有五層、七層、九層,近年來甚至還有十一層、十三層。而製作崇迪佛牌的材料皆為廟宇的泥土、花粉、貝葉經灰、高僧的頭髮、法袍等都是,再請名寺的高僧,為佛像做法會、誦經以加持佛牌。由於崇迪佛牌可以保平安、辟邪、避險、擋災、助人緣,所以凡佩戴崇迪佛牌者,只要心存善念,都會有天神庇佑,家庭六合美滿,必定凡事順心、事事如意。
大部分人認為都崇迪佛牌是崇迪帕菩他贊多所創,但事實並非如此,在崇迪帕菩他贊多29歲的時候,他的其中一位尊師已經製作出了歷史上最早期的崇迪佛牌。
桑卡拉素, 暹羅帝國(泰國古稱)的第四任僧王,佛歷2362(西元1819年)被國王拉瑪二世委任,2363年被正式冊封,不過才當了約兩年的僧王就圓寂了,時間為佛歷2365年9月4日,享年90歲。比崇迪帕菩他贊多大55歲,桑卡拉素是拉瑪一世的尊師,與皇族關係密切,深受皇室成員尊崇,崇迪帕菩他贊多是桑卡拉素的弟子之一。
桑卡拉素在正式接任僧王時就移居曼谷 的wat mahathat。 從暹羅帝國第一任僧王開始wat mahathat就是僧王的指定居所。 自第六任僧王時該寺進行裝修翻新工程所以沒住進去,其後的僧王也就不一定要移居該寺。 佛歷2360年桑卡拉素在wat rajasitharam製造出了歷史上首批崇迪佛牌。 佛牌製作完畢後沒有全面發放,桑卡拉素保存了部分帶到wat mahathat,因而有些模只有wat mahathat才有。
所以歷史上真正創造崇迪佛牌的是桑卡拉素,但是是崇迪帕菩他贊多把崇迪佛牌的法相發揚光大。
讓我們來看看崇迪佛牌的外形吧
1、外形設計根據泰國多位資深佛牌收藏家都一致認為崇迪所擁有的四方外形,是有像徵著四平八穩與四放通財的吉兆。
2、鐘形發罩崇迪正面突起之鐘形發罩是這尊崇迪瓦拉康的開光佛寺瓦拉康的代表。 因為拉康在泰語的意思就是鍾,這個鐘罩在佛牌外,除了代表紀念瓦拉康佛寺以外,就代表著有放身與消災解難的功能,也可使佩帶者有金鐘護罩,刀槍不入與化險為夷的功能。
3、頭頂佛光者佛光其實就是智慧與吉祥的代表,傳說可令佩帶者得到佛力的扶持與感應,使頭腦冷靜敏捷的處事,而且還有幫助於增加智慧與信心。
4、佛牌的臉崇笛的臉有著一個很奇特,而且很有意義的象徵,那就是無眼、耳、鼻子、口等五官,整個佛臉只呈現一片平滑的圓蛋形臉。 其實這個圓蛋形臉是代表著明亮太陽的光輝或進入高尚禪定法門,象徵著無眼、耳、鼻子、口、身、意、我之真正佛界 。
5、凸胸造型凸胸造型代表著健康與吉祥,有百毒不侵之吉兆。
6、禪定手式禪定手式代表著靈驗感發與佛力扶持等功能,傳說可使佩帶者有凶兆之預感第六感,從而可能轉危成安化銳氣為吉祥。
7、三層法座其實就是佛寶、法寶、僧寶的代號,其主要的目地是強調此尊崇笛是一尊佛、法、僧三寶具足的佛牌,是當今世上難得的防身聖物與佛寶。
泰國曼谷一世皇時期的阿贊多(崇迪帕菩他贊多)師傅所製作加持的崇迪佛是如今全泰國最貴的佛牌之一,他所製作加持的崇迪佛,如果保存完整,目前市場價格便宜的大概要近百萬台幣,最貴的則上千萬甚至在中國可以喊價到上億台幣,而阿贊多所製作加持的崇迪佛為何如此之貴?
首先,阿贊多是泰國有史以來非常罕見的高僧之一,師傅在領悟與修行上的資質高於常人,修行也是刻苦於常人,這導致師傅在佛法,以及所修的法術中都得到了極大的領悟。
另外,師傅在製作自己的崇迪佛之時,製作所需的材料也是師傅歷經千辛萬苦精挑細選而來的。比如,其中一種材料就是親手用依提戒聖料製作的粉筆來書寫佛經,然後用布擦掉,再把經粉與數十種草藥和花粉混合來製作自己的崇迪佛。完成後,會非常用心的去念經加持注入法力,以增加其佛牌的功效。
阿贊多所製作的佛牌在兩百年錢是免費結緣的,只要是善信都可以去寺廟找師傅領取,同時還另外製作了兩批崇迪佛埋放於別的佛寺,為的是傳承記載佛教以及在機緣之時結緣給善信。也因為年代已經久遠了,所以阿贊多的牌才會如此之昂貴。
#崇迪佛牌為佛牌之王
#崇迪佛牌應佩戴在上半身。
#崇迪佛牌在沒有佩戴時,應把佛牌放在比較高和乾淨的地方。
#如果只能把佛牌聖物放在房間的人,可以把佛牌聖物放在一個乾淨和封閉式的盒子裡,然後放在較高的桌上或櫃子高處即可。
#佩戴著崇迪佛牌聖物時,不可以做一些不敬佛和佛牌聖物的行為,如行房, 看色情電影、文章和照片等,去色情場所和喝酒等等。
#崇迪佛牌作為正牌,陰牌佛牌不可與其放置或同時佩戴在一起。
收藏者 帝 凡 在 半瓶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片商官方新聞稿】
《怒火邊界2:毒刑者》揭冷血特務殺手內幕,「收藏者」班尼西歐戴托羅期待與艾蜜莉布朗再續前緣。
近年演出《星際異攻隊》(Guardians of the Galaxy)「收藏者」而廣受喜愛的坎城影帝班尼西歐戴托羅 Benicio Del Toro 在即將於8月3日在台上映的動作驚悚電影《怒火邊界》(Sicario)續集《怒火邊界2:毒刑者》(Sicario: Day of the Soldado)中收起笑容,再度飾演冷血特務殺手亞歷山卓,鋌而走險,綁架毒梟首腦的女兒,藉此引發美墨邊界兩大毒梟集團激戰。
有別於前一集以女探員艾蜜莉布朗Emily Blunt的視角窺探混沌的「私法」正義,這一集將揭露一心復仇、看似殘酷的亞歷山卓更多不為人知的經歷,而這個無法分辨是非對錯的灰色邊界也變得更加黑暗複雜,戴托羅說:「這一集揭露了亞歷山卓的矛盾心境和心魔,因為自己的女兒慘遭毒梟殺害,他卻奉命綁架一名無辜女孩,讓她承受相同的恐懼。在這過程中,觀眾會逐漸發現亞歷山卓的殘忍背後其實有另外一面。」
班尼西歐戴托羅坦言一開始對於續集電影備感壓力,但拿到劇本後便懾服於奧斯卡提名編劇泰勒謝里丹Taylor Sheridan 的才華,又能跟自己非常敬佩的演員喬許布洛林Josh Brolin繼上一集後再度合作,而擅拍黑幫暴力題材的義大利名導斯蒂法諾索利瑪Stefano Sollima 也施展非凡的執行力,讓整部電影高潮迭起,緊張刺激,美國上映佳評如潮。
對於最初就是以三部曲為構想的《怒火邊界》系列故事,戴托羅表示若還有第三集,他一定接演,也期待能與跟這集錯身而過的艾蜜莉布朗再續前緣,他說:「如果有第三集,我絕對奉陪,但艾蜜莉也能回歸就更好了,我跟喬許都很想念她。」
《怒火邊界2:毒刑者》描述美墨邊界的毒品交易日益嚴重,販毒集團愈發囂張,不僅非法走私毒品,甚至偷渡恐怖分子進入美國。聯邦探員麥特(喬許布洛林 飾)決定再次聯手神秘的前特工人員亞歷山卓(班尼西歐戴托羅 飾),一起對抗毒窟軍團,更不惜引起一場戰爭!
電影《怒火邊界2:毒刑者》即將於8月3日在台上映,欲得知電影消息請上官方網站或臉書
CatchPlay官方網站
http://theatrical.catchplay.com/Movi…/sicariodayofthesoldado
CatchPlay官方臉書
http://www.facebook.com/catchplay。
收藏者 帝 凡 在 TEEPR 叭啦叭啦研究室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whatif #marvel
🎥 漫威影集WHAT IF...?第二集劇情解析彩蛋分析
🎥如果當初勇度抓走的是帝查拉 星爵竟然強大到收服薩諾斯
🎥宇宙最強大反派變成收藏者!
當洛基影集神聖時間線崩壞後,漫威電影宇宙已經不是我們想像的線性宇宙...WHAT IF...?我們看到的是如果當初勇度抓走的是帝查拉,星爵竟然強大到收服薩諾斯,跟勇度一行人組成的掠奪者,聞名宇宙,受大家景仰,連宇宙最大反派都變成收藏者帝凡!
----------------
Express VPN
購買連結
https://www.expressvpn.com/teepr
喜歡FUNKO POP可以點下面連結逛逛唷
https://www.asiagoal.com.tw/
FB @TEEPRVideo
IG @balabala_lab
想聽我分享【正面大叔】思想的請到
👇YouTube頻道 - 就Jon👇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hPM...
想【問我問題】請到
👇Instagram - jojontalk👇
https://www.instagram.com/jojontal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