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找麻煩 Troublers》|2016 臺灣國際女性影展Women Make Waves Taiwan
李英 LEE Young
2015│韓國 South Korea│紀錄片Documentary│Color│DCP│99min
簡介:https://goo.gl/51VAFa
預告:https://youtu.be/LsGZ1agy1Ks
台北華山 1 廳 10/16(日)13:00 ★
台北華山 1 廳 10/22(六)21:30
台中日日新2A 10/22(六)19:10 ★
*錯過了電影場次放映嗎?沒關係,女影還有校園巡迴場。歡迎直接與「女性影展」聯繫!http://www.wmw.com.tw/
我看《誰在找麻煩》 #搞同誌x女性影展
◎侯建州(基層教師、《搞同誌》國語文主編、性平協會會員)
《誰在找麻煩》是一部討論多元性別被異性戀霸權欺凌的真實紀錄片,韓國導演李英從2012年開始費時三年製作,從自己性別弱勢者的身分出發,真實記錄自己族群被迫害的所見所聞。
影片是雙線敘事,其中一條線是緊扣1945年出生的性少數前輩李默,導演李英用舒緩恬然的節奏,記錄了同志前輩的過去生命與現在生活。外型陽剛粗獷的李默,懇切地表達「做自己」的需求與無奈,誠懇地談到自己的脆弱,真摯而真實。從教育的觀點來看,這種誠實的自我剖析,善意地讓後輩看到現實的黑暗傷痕,卻又不放棄,努力活出自己,不正是最深刻的身教?
這條線裡有新舊世代的溫柔交流與溫暖傳承,例如李默和李英回顧過去戀情與社會運動的點滴,時而眉飛色舞、時而沉默不語、更多的是話家常般地故事敘述。敘述中有前輩世代族群暗語的交流,更有對後輩的叮嚀「一定要自信地活著」!而這樣不虛偽的敞開真實的生命故事,有哭有笑有歡喜有悲哀有失望有盼望,帶來的是更深刻的理性對話與思考,願意看見、傾聽與理解,絕非以虛幻假象與威嚇口號構築的洗腦威權教育可比擬。
另外一條線則是以導演李英這幾年的親身經歷與見聞為主軸,包括多場人權相關的場合:如首爾城北區人權宣言儀式或首爾市府計畫通過保障同志人權的「學生權利法案」會場。宗教與政治右派狂熱分子的公開發言往往是空洞的口號吶喊,煽動仇恨與恐怖的情緒:
「那些支持同性戀的人,所謂的進步派,自稱與勞工和農民同一陣線,為了什麼?摧毀我們的國家!……這一切都是為了北方那個大胖子(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
「同性戀都過著悲慘的生活,生活方式不正常……最後淒涼地死去,若真的要鼓吹人權,就該反對同性戀,這才是真正的人權!」
「我們並不討厭同志,但讓同志人權合法化?國家會滅亡!」
「該法案同性戀條款將合法化同性戀支持者,反對者會受懲罰,這是忽視多數人權利、剝奪多數公民的人權。」
2014年世越號船難事件後,罹難家屬抗議政府疏失的集會,右翼勢力聚集批判這些家屬是「濫用交通事故,以政治意圖分化國家,是親北共產黨」,譴責「消費世越號」。
這群右翼勢力,卻又在同志遊行當天,同時舉辦世越號罹難者哀悼會,動員韓國人對災難的同情,「消費世越號」,譴責國難當時不該舉辦歡樂的同志遊行。更故意鑽入遊行花車下,聲稱同性戀壓過無辜的人。同一時刻,反同牧師主持群眾集會,高喊:
「上帝永遠也不會原諒同性戀,同性戀跟親北共產黨同一陣線,一舉掃蕩同志跟親共勢力」
「以耶穌之名,斬斷同性戀的惡靈……斬斷首爾人權宣言(反同志是最棒的人權活動)」。
從這些言行中,對同性戀者不合理的害怕,進而無所不用其極地抹黑攻擊,不論是強詞奪理刻意誤用「人權」、或肢體言語的暴力施展, 絕對不難發現其中口號的膚淺、危險與行動的矛盾及荒謬。
兩條敘事軸線,正好可以對照出韓國社會對於同志或多元性別族群(LGBTIQ)的態度演變:一方面受到世界人權覺醒的浪潮,同志族群有更多曝光的機會抵抗異性戀霸權;但也同時受到異性戀霸權更高壓更猛烈的抨擊與限縮。
就影片所見,可以發現右派狂熱分子往往以宗教或國家的名義號召攻擊,以維持其所認同的異性戀霸權秩序,即便這秩序是多麼的不正義不公平,奠基在對性少數的剝削蹂躪。為了維持這種霸權秩序及其構築出的特權,片中這些右派狂熱分子,一如影片所記錄,如變形蟲般在不同的場合用不同的說詞傳播著一套意識型態,交互運用宗教與國家主義,煽動民眾的反同恐同情緒。
以國家主義的團結為藉口欺壓同志性少數,固然是不理智也不道德,但卻或多或少反映了南韓社會面臨北韓威脅的壓力之大,右派份子在此壓力發展出莫大的瘋狂與徬徨。但這種欺壓弱勢以發洩己身焦慮的行為,當然是失去理性思辨與人性關懷的迷信行為。
宗教與國家主義往往是建立、強化與推行某種權威中心的、不容質疑的價值觀。若毫無反省地信仰這套以權威為中心的價值,奉之為圭臬、毋庸質疑,自然不需也不用對話,連帶削弱甚至失去了自我反省的自由與可能,陷入某種先入為主的扭曲思考,偏差而不自覺,就容易固著僵化,變成堅定不移的迷信。
《誰在找麻煩》片中種種「恐同症」的行為,實際上就是這種迷信的具體實踐。更後設地反省,異性戀霸權總是理所當然地佔據「宗教」、「國家」、「傳統」、「家庭」等各種巨大的集體概念。所以必須從性別的角度重新檢視這些概念使用的合理與否,解構異性戀霸權對於這些概念的壟斷與獨佔。
這幾年台灣反性別平等的行動,尤其是對同志族群(多元性別)的打壓卻益發激烈,與《誰在找麻煩》中影片的紀錄,竟奇異地形成了跨越國界的對話。影片中在人權宣言會場或同志遊行抹黑、咒罵、恐嚇甚至妨害支持同志權益者的行動自由,不正與台灣這幾年恐同團體在1130遊行或各種課綱說明會的所作所為如出一轍﹖
影片中「我們並不討厭同志,但讓同志人權合法化?國家會滅亡!」的荒謬言論,不也在台灣「真愛聯盟」、「護家盟」、「信心希望聯盟」等反同組織的各種活動中成為或隱或顯的理念或口號。
最近一位篤信基督教的男藝人,在金鐘獎後台受訪時直接說出同性戀會「造成人類滅絕」的言論,其實就是具體的呈現。遑論那些化整為零,隱藏教會背景化身一般民眾如家長、操作不實連署、以抹黑聳動言論誤導社會大眾與媒體,更動員了保守民意代表與相關利益團體限縮壓迫同志族群生活與生命的種種舉動。在國家目前仍制度性歧視壓迫性少數的情形下,這種種泯滅良知的舉動,都是造成更多悲劇的催化劑。
相較於台灣,《誰在找麻煩》裡呈現的韓國反同行動,更為猖狂兇殘、粗暴囂張,讓我們在平日流行文化接觸到的韓國印象外,對韓國社會有更深刻的認識。似乎顯示了台灣人權教育、性別平等較韓國先進,當然這也與韓國迷信宗教與國家主義的情形有關。不過,更顯示了各地有志推動性別平等與人權的朋友,需要互相協助支援,鑑往知來,參照其他社會經歷過的軌跡,更能清楚認識自己所身處的歷史情境與位置,有更深刻的思量、更充分的準備,做出有效率的行動。
《誰在找麻煩﹖》這樣的中文片名饒富辯證意味,比起直譯「Troublers」為麻煩者,更是多了一層反省的提醒。提醒著我們可以有自己的思考,而不是直接接受他人的呈現與判斷。由單純地指認「麻煩」到思索判斷「找麻煩」的行動及行動者,就必須後設地觀察所見所知,檢視那些是事實?那些是觀點?有沒有足夠根據以思索判斷?這提醒著我們在指認某某為麻煩者或接受某某為麻煩者的論述時,判斷反省一種對於現有狀態與論述的抵抗。
對我而言,觀看《誰在找麻煩》是觀照人性,理性與迷信的辯證過程。這是一部觸發疑惑與思考的紀錄片,也是一部討論性別平等教育的好教材,值得特別推薦給所有關心與不關心性別平等的教師、學生與家長。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誰在找麻煩 Troublers》|2016 臺灣國際女性影展Women Make Waves Taiwan
李英 LEE Young
2015│韓國 South Korea│紀錄片Documentary│Color│DCP│99min
簡介:https://goo.gl/51VAFa
預告:https://youtu.be/LsGZ1agy1Ks
台北華山 1 廳 10/16(日)13:00 ★
台北華山 1 廳 10/22(六)21:30
台中日日新2A 10/22(六)19:10 ★
*錯過了電影場次放映嗎?沒關係,女影還有校園巡迴場。歡迎直接與「女性影展」聯繫!http://www.wmw.com.tw/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