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好去處 #親子活動
奧運閉幕,很懷念前兩星期商場大電視的熱鬧呢!承著奧運的運動熱, #愉景新城 甚至規劃出一個 室內多用途運動場 出來,#Donut運動場 設於地下中庭,場內會一直舉辦不同的運動訓練班,除了常見的 【籃球】【排球】,還有不少新興運動如 【地壺冰球】【健球】【雪合球】和 【旱地冰球】等等,小朋友跟教練上堂,家長也可以在商場舒舒服服做觀眾 [有陪小朋友上運動課的家長,一定會明乾煎的感覺];場地還可作全港比賽、大型訓練活動,有夠期待!
.
魚子醬有幸來率先體驗,這天跟前港隊及甲一的沈聰教練,練習籃球的技巧,同時間還有現役港隊的排球教練蕭昌鴻 跟大家訓練排球!在學校摱車邊也算有參與系統性的籃球訓練,但排球在小學真的較少見,經過這天的學習,媽我覺得魚子醬好像打排球更有板有眼 [不過以高度來選拔的話應該也不會選中你啦 XD] 地壺冰球我們之前也玩過好幾次,但如此需要慢慢來和策略性的運動,小孩還是需要好好加以栽培一下「慢」的節奏 =p 也感謝 Tonysart 這天為我們速繪,魚子醬奸笑話畫得靚過真人~haha
.
另一邊平常幼兒最愛的玩樂大空地,也設置了campsite般的裝飾可以讓小孩拍拍照和填色,中間有不同的體能小遊戲和圓劇場,而在戲院那邊還有書籍和開學的用品展,不妨一併逛逛!魚子媽覺得這次的大型裝置也不應只是8,9月限定,如果可以成為常設項目是有意義的雙贏啊,小孩子這兩年總是缺乏玩樂和運動的空間 =]
.
室內場的運動訓練班很快就會開放報名,可留意著 D ‧ PARK 愉景新城 的最新動向呢!據悉3-12歲的小孩都有合適的課程可以參與的啊 ^^
D ‧ PARK 愉景新城 #dpark #盛夏探索之旅 #Donut運動場 #Donut劇場 #Donut營地 #Donut校園 #abovethelinepr Above The Line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銘排生活Ming's VolleyLif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嗨!大家好~ 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久違的舉球觀念 主要是背舉的技巧教學,還偷渡了一下所謂「核心」是什麼 最後當然也有分享一些小訣竅啦~ 快來上課吧~ 🏐️MVC銘排俱樂部資訊🧑🏻🏫: MVC銘排俱樂部FB社團連結👉🏻 https://pse.is/Q7KYG MVC銘排俱樂部訂課連結👉🏻 http...
「排球舉球技巧」的推薦目錄:
- 關於排球舉球技巧 在 魚子醬 - 鐵人家族親子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排球舉球技巧 在 健身教官-應充明Jimm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排球舉球技巧 在 小牛 鄧衍敏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排球舉球技巧 在 銘排生活Ming's VolleyLif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排球舉球技巧 在 銘排生活Ming's VolleyLif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排球舉球技巧 在 曼曼職能治療師的育兒紀錄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排球舉球技巧 在 [心得] 舉球Q&A - 看板NTUHISVOLLE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排球舉球技巧 在 【牛排】EP.2 排球高手舉球教學How to set a volleyball -Tutorial 的評價
- 關於排球舉球技巧 在 《阿非排球教室#3》 舉球篇-基礎動作、平常如何練習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排球舉球技巧 在 【排憂解難】總是做不好上手托球?四個關鍵讓傳球更穩定! 的評價
- 關於排球舉球技巧 在 舉球員的“全方位”練習!練出一身好球質Six Practices For A Setter 的評價
- 關於排球舉球技巧 在 10分鐘的舉球練習菜單!#跟我一起#宅在家練球吧~Volleyball ... 的評價
- 關於排球舉球技巧 在 【排球】您必須知道的舉球十個小技巧。 更多排球撇步 的評價
- 關於排球舉球技巧 在 #排球請問平常要怎麼自己練舉球QQ - 運動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排球舉球技巧 在 舉球員心態、舉球技巧、排球托球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排球舉球技巧 在 舉球員心態、舉球技巧、排球托球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排球舉球技巧 在 排球扣球技巧的網友經驗分享跟評價,在Dcard、FB社團 的評價
- 關於排球舉球技巧 在 [問題] 單手托舉- 看板Volleyball - PTT體育區 的評價
排球舉球技巧 在 健身教官-應充明Jimm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運動基因》
讀了”刻意練習”, 瞭解世上沒有任何偉大的人物是與生俱來的, 在各個領域的菁英無不是在我們看不到的背後付出了更多的努力, 因此持為佼佼者. 接下來在”原子習慣”一書中, 我們學習到了如何透過刺激控制與制約一步一步的打造新習慣, 接下來只要持之以恆, 那麼就會有令人滿意的結果
在很多其他書本中, 也有人主張”天才” 只是一個被過度吹捧的名詞, 目的在於造神, 或是給了失敗的一個名正言順的藉口: 我沒有這方面的天份
可是, 至少在運動界, 我們的確看到不少天賦異癛的例子, 有人就是先天的跑步好手, 有人就是有生的神力… 所以到底 “人定勝天” 是不是終究只是一句我們浪漫的幻想呢? 會不會再多的努力還是可能會敗給了天賦呢?
這本書的作者David Epstein是一位資深的新聞記者, 長年報導全世界各項頂尖的體育賽事, 他為了找出這個解答, 實地走訪了非常多優秀的運動選手, 並且從他們接觸運動的原因, 到訓練過程, 以及比賽的經驗, 鉅細彌遺的記錄下來, 並與專家討論, 完成了這一本書 “運動基因”
在近代, 運動科學家一直在試圖尋找優秀運動員異於常人之處. 他們一直以為, 像棒球選手的強打者一定具有與眾不同的動態視力, 因此他們可以精準的將每一個快速或是刁鑽的球集成全壘打. 但是, 美國職棒大聯盟的王牌投手, 將球出手後直達捕手手套的時間約為200毫秒, 但是人類視覺神經的回饋最快也要400毫秒. 那麼他們是如何可以打得到球呢?
靠預測
一位優秀的球員只靠投手投球的身體姿勢以及肩膀位置, 就可以準確的預測球的走向. 早在1975年, 加拿大的研究人員就發明了一個叫做”遮擋測試”. 他們收集了幾千張在排球比賽時捕捉到的照片, 並把照片一部分遮擋起來做成幻燈片, 讓現役的排球選手來猜一下照片中是不是真的有球. 令人驚訝的是, 菁英選手答對的機率遠遠高於一般選手, 他們的速度甚至可以在不到一秒之內就答對答案!
而在1940年, 荷蘭西洋棋大師想要了解棋藝高手與業餘選手的差異到底在哪裡, 也做了項類似的測試: 他們把一場難解的棋局照片給職業棋士, 一般棋士, 與愛好者看. 但是這張照片只閃過他們眼前閃過幾秒, 然後請他們擺出照片中的原始棋局. 在四次實驗中, 職業棋士只瞄了照片三秒就能夠完整的把棋局擺出來, 一般棋士只能完成70%, 而愛好者只可以想出不到50%
在諸多資深運動選手的大腦中, 會將無數片段畫的記憶模組化, 而且予以分類歸檔. 因此他們可以很快的根據最微小的資訊, 在數據庫中提取出對於他們最有效的模組, 而作出預判, 反應, 甚至是戰術安排, 沒有相關經驗的一般人就無法辦到
所以, 還說什麼基因? 還是回到千錘百鍊的不是嗎?
接下來, 作者探訪了兩位世界級的跳高選手, 將會嚴重挑戰到這個說法
瑞典選手霍姆六歲時, 就展現了對跳躍濃厚的興趣, 在十四歲時的成績就已經是同年齡青少年之冠. 雖然在求學過程中, 也有失敗過幾次比賽, 但是這都沒有澆熄他對於跳高的熱情, 反而更加努力的訓練. 一直到2004年, 他終於在雅典奧運奪冠! 接下來的下一個挑戰就是2007年的世界田徑錦標賽
但是老天總是會給人驚喜 (?)
2006年, 在美國聖路易市的林登伍德大學 (就是我的母校我驕傲❤️) , 一個籃球隊的小伙子跟田徑隊的打賭, 他有本事跳得比他們高! 正當所有校隊想要看看這個狂妄的傢伙如何失敗, 再瘋狂羞辱他時, 他竟然用很生硬的方式成功的跳過了足以拿下全國名次的高度! 這年輕人叫做托馬斯, 他馬上被推薦進田徑隊, 並且使用很青澀的技巧在接下來幾次世界性比賽都拿下名次
而2007年, 奧運金牌老將霍姆與半路出家的托馬斯第一次在大阪的世錦賽中見面對決, 結果是.. 托馬斯成功地擊敗了苦練了十八年的霍姆… 而他從一開始到世錦賽之間, 只訓練了八個月!
後來, 有日本學者發現, 托馬斯致勝的關鍵就在於他小腿的跟腱, 托馬斯的跟腱長度非常的長, 而且很結實. 假如小腿跟腱越長, 越可以累積彈性能, 起跳優勢就越佳!
我們都知道, 最大攝氧量的高低是受基因決定, 在1992年, 由美國家拿到五所聯合大學發起的HERITAGE研究, (說白了就是運動基因研究), 想要看看接受測試的來自於九十八個不同家庭, 在經過了五個月, 每週三次的健身自行車訓練後, 心肺功能會有一些什麼樣進步的差異? 研究人員在一開始就知道心肺功能的提升會因人而異, 但是沒想到進步比例會從0~ 100%! 也就是說在比例上, 有最優秀的15%進步非常多, 但也有另外15%基本上沒進步, 或是進步非常不明顯. 後來HERITAGE的學者在2011年發現, 人體內會有21個左右的基因, 是對於有氧訓練反應最為明顯的. 擁有19個這些基因的訓練進步幅度會是只有10個的三倍!
這種例子在體育界常常看見: 如史上最傑出的女性三鐵選手威靈頓, 在2011年比賽的成績即使在男子組都可以排到第四, 但是她第一次嘗試其公路自行車卻是在2004年
過去認為, 人類最完美的身體比例應該是達文西所畫的”威特魯人”: 兩隻手打開的臂展等於身高, 過去認為, 這種體型應該就是萬能運動員. 但是首先在NBA就發現, 從20世紀開始, 除了全員身高開始大幅度拉高, 這被成為”身高大霹靂” (NBA籃球員比起美國一般男性的平均身高從5% 提升到15%的身高), 臂展也漸漸超過了這個比例. 而在不一樣國籍背景的球員身上, 也發現了不同的體型比例
為什麼牙買加人都是短跑好手? 因為科學家發現牙買加人體內大多都存在ACTN3基因的變異體, 而ACTN3會讓快縮肌發達, 以至於爆發力更強. 在另一方面, 科學家發現由於過去在西非, 瘧疾流行, 人類為了與疾病對抗, 因此紅血球會變異出 ”鐮狀細胞”, 導致身體吸氧量減少, 卻也因此演化為身體不需要大量氧氣供能. 對於一般人來說, 可能對導致在某些時候身體容易極度缺氧, 但是在中短距離競賽選手身上而言, 這反而成為一種優勢. 而這些特點, 讓牙買加人成為了田徑賽道上的黑色閃電!
而在非洲另一端的肯亞人, 則是稱霸了馬拉松長跑的領域. 根據檢測, 肯亞人的心肺能力與丹麥人並沒有不同, 但區別就在於下肢的比例. 肯亞人腿細, 而且重心更低, 所以跑步的經濟性就更高. 在同樣的心肺基礎上, 肯亞人更能輕鬆地維持速度, 甚至更快. 而肯亞人的體型更是關鍵: 身體直立精瘦, 臀部窄, 四肢修長. 對於長跑而言, 這種體型更利於散熱!
這些都是觀察出來的結果, 我們有沒有辦法透過基因檢測提前知道我們的身體到底具有 (或是不具有) 哪些運動基因呢? 目前這就是科學家努力研究的方向. 在奧運殿堂上奪牌的, 就一定是神選之人嗎? 這不一定. 也已很多默默付出努力的選手, 更何況, 說不一定剛剛幫你外送宵夜的小哥, 體內就有傲視群雄的舉重基因呢
一萬小時定律, 在運動基因之前, 竟變得如此不堪一擊嗎? 我認為, 對我們來說, 運動是一件令人開心與愉悅的事, 成績好不好, 不應該是我們過度在意的重點, 在運動過程中的積極體驗, 才是最可貴的. 就算我的進步比人家慢一點, 那又怎樣? 只要我自己知道我今天比昨天進步 今年比去年更強就好了! 不管有沒有某一方面的天賦, 我都可以自我察覺, 並且自我接受. 那麼人生就會寬闊的很多了!
排球舉球技巧 在 小牛 鄧衍敏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運動顧問 #牛排幾分熟
雖然排球員少了排球網跟球場很痛苦,沒辦法打球,但我們今天要教你們怎麼在家也能加強自己的排球技巧!怎麼樣在自家客廳練習 #扣球 、 #跳躍力、 #舉球 ? 跟著我和苡任一起練,等疫情穩定後到球場嚇死所有人😎
另外我們也有提供粉絲兩個福利❗️
1️⃣ 到 #摩曼頓線上商城,結帳輸入折扣碼【VOLLEYCOW】就可以獲得滿2000折200的優惠!
2️⃣ 走秀PK你也能參加! 照著YT影片及限動中說的遊戲規則發限動,就有機會將你挑的衣服帶回家!
摩曼頓線上商城🔗 https://bit.ly/2TA56bP
🎬喜歡影片的記得訂閱按讚分享開啟小鈴鐺
#排球教學 #排球 #volleyball #網購 #居家訓練 #摩曼頓 #扣球 #跳躍力 #舉球
排球舉球技巧 在 銘排生活Ming's VolleyLif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嗨!大家好~
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久違的舉球觀念
主要是背舉的技巧教學,還偷渡了一下所謂「核心」是什麼
最後當然也有分享一些小訣竅啦~
快來上課吧~
🏐️MVC銘排俱樂部資訊🧑🏻🏫:
MVC銘排俱樂部FB社團連結👉🏻 https://pse.is/Q7KYG
MVC銘排俱樂部訂課連結👉🏻 https://pse.is/NLB9R
課程資訊或是想知道更多都可以到FB社團中取得喔!
🏐工作、合作邀約請與我聯絡📨:mingvolley@gmail.com
🏐️推薦影片😘:
要怎麼樣才能跳更高呢?
跳高急診室:https://youtu.be/0IWngBCquqA
想要參加銘排俱樂部嗎?
俱樂部紀錄片: https://youtu.be/8KMMc1sUbPA
熱身、練習、默契一次到位!
攔網熱身法: https://youtu.be/S5NbPBvMkLY
我在家看了什麼劇?
好劇推薦:https://youtu.be/cIvvMG1KF98
第一次拍攝運動服飾型錄!
DLIVE拍攝VLOG:https://youtu.be/H5n3vg70v_M
久違的比賽Vlog~達樂友拿冠軍喔!
桃園主委盃Vlog: https://youtu.be/tbiT4JjJjqU
我怎麼不知道還有這些跳飄?
五種最常見的跳飄: https://youtu.be/SflsxPQiLGs
哇!原來買球鞋有這麼多要注意~
亞瑟士排球鞋大評比: https://youtu.be/x2_hPyjhxFs
🏐️喜歡我的影片的話,記得訂閱我的頻道並開啟小鈴鐺🛎
也可以在臉書、IG搜尋“Ming's volleylife 銘排生活”看看我的日常~
YT👉🏻 https://pse.is/LUXCG
FB👉🏻 https://pse.is/PT37A
IG👉🏻 https://pse.is/QM4GC
#tutorial #舉球 #setter
🏐️BGM🎵:
For As Long As I Remember- Malena Stark
Still a Little High- Deanz
Epidemic Sound推薦連結: https://www.epidemicsound.com/referral/7j2rdr/
🏐備註
特別感謝:台大男排、翰浥
拍攝相機:Canon EOS M50
畫面編輯:Canva
影片編輯:Final Cut Pro X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hIHlMzR3Rc/hqdefault.jpg)
排球舉球技巧 在 銘排生活Ming's VolleyLif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嗨!大家好~
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我在台大友誼賽打的幾顆好球
但除了看爽之外
是不是也該學點東西呢🤔
今天就來「嘸㗎呴嘸喇」一下喔~
🏐️MVC銘排俱樂部資訊🧑🏻🏫:
MVC銘排俱樂部FB社團連結👉🏻 https://pse.is/Q7KYG
MVC銘排俱樂部訂課連結👉🏻 https://pse.is/NLB9R
課程資訊或是想知道更多都可以到FB社團中取得喔!
🏐️推薦影片😘:
練球也能很刺激!是什麼練習這麼High?
NVA練球Vlog: https://youtu.be/2v0_GC11mnM
想要輕鬆包球嗎?
包球處方簽: https://youtu.be/GWEtTn0pJT4
運動員體能怎麼練~快跟我一起來上課吧!
河馬力士體能Vlog: https://youtu.be/vVBv5wiCULA
熱身、練習、默契一次到位!
攔網熱身法: https://youtu.be/S5NbPBvMkLY
你了解自由了嗎?自由這個位置可是來頭不小喔~
自由球員是什麼?: https://youtu.be/4rWOW2iE6_8
知道我是誰嗎?趕快來看看50件關於我的事!
50 Facts About Me:https://youtu.be/1XtED2C-OBM
知道舉球的重點之後,當然就是來練練舉球啊!
6招練爆舉球員: https://youtu.be/R-te4J8G-p4
擊球位置好難抓!
擊球位置處方箋:https://youtu.be/QUm8yksgjRE
我怎麼不知道還有這些跳飄?
五種最常見的跳飄: https://youtu.be/SflsxPQiLGs
🏐️喜歡我的影片的話,記得訂閱我的頻道並開啟小鈴鐺🛎
也可以在臉書、IG搜尋“Ming's volleylife 銘排生活”看看我的日常~
YT👉🏻 https://pse.is/LUXCG
FB👉🏻 https://pse.is/PT37A
IG👉🏻 https://pse.is/QM4GC
#分析 #analysis #排球
🏐️BGM🎵:
Blind Love - Suedo feat. Two Tsuri
Sweat on Me - Tape Machines, Gribbe feat. Trice, Vicki Vox
Epidemic Sound推薦連結: https://www.epidemicsound.com/referral/7j2rdr/
🏐字幕📝:
如果字幕有不流暢或是不妥,都可以留言跟我說喔~
If you find anything wrong with the subtitle, please leave your comment down below, thank you!
因為個人能力、時間有限,非常歡迎熱心的觀眾幫忙進行字幕翻譯
字幕翻譯以英文為主,如果還能提供日文、韓文等其他語言也非常歡迎~
有興趣的話,可以寄信到 mingvolley@gmail.com 並在主旨標示想翻譯影片喔!
上傳翻譯成功的話,我都會在以小禮物酬謝😘
如何上字幕的教學👉🏻 http://goo.gl/iURCeD
🏐工作、合作邀約請與我聯絡📨:mingvolley@gmail.com
🏐備註
特別感謝:台大男排
圖片來源:長力男排粉絲團
拍攝相機:Iphone 11 pro
畫面編輯:Canva
影片編輯:Final Cut Pro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UvDe2Z6uC8/hqdefault.jpg)
排球舉球技巧 在 曼曼職能治療師的育兒紀錄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居家親子放電遊戲 #防疫在家玩
2:45 #活動引導說明2:45
分享用氣球+紙板就能在家玩得發展促進活動,可訓練孩子動作計畫、追視、翻掌向上、專注力等,重點是大人一起玩也很具挑戰性,增加親子互動的歡樂時光!
▪貼心提醒寶皇後面笑得很誇張
▪影片中寶皇2y6m
【促進項目】
1.動作計畫能力:剛開始學習新動作,腦中會先想像等一下要怎麼動(如:手要舉多高才能拍到球、腳怎麼移動來靠近球等),接著在每次的擊球經驗中,去調整使力點和方向性,讓整個動作順序、品質越來越好。動作計畫能力會運用在很多活動中,是非常重要的技能喔!
2.視覺追視能力:球類活動是物體移動較快的活動,視線要能持續追著球,才能接連擊中球。選擇氣球是因為移動速度較慢,這樣對幼兒才不會太難,不過還是要評估家中環境和孩子是否適合,陪同下教導安全遊戲的觀念(如:只有爸爸媽媽陪才可以這樣玩喔、氣球才可以這樣拍、如果想玩可以跟爸爸媽媽說)。
3.手部翻掌向上:抓握動作會從掌心朝下逐步發展為掌心朝上,如:拿湯匙的姿勢,如果翻掌向上的動作不熟練,會影響拿剪刀、握筆姿勢等工具操作的動作,所以也是很重要的喔!
4.專注力:不是只有靜態活動才能訓練專注力,動態活動也是需要專注力的!這個活動同時可滿足動的需求和訓練專注力,若孩子有特別喜歡的圖案,也可以貼/畫在氣球上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5.親子互動:因為有時要做球給孩子(方向和力道控制),所以大人玩起來也能盡興、具挑戰性,能與孩子一起同樂! 我們也有夫妻對打過,很像室內羽毛球!
影片2:45秒有【活動引導技巧說明】
1.站的位置
不要靠著家具,以便動作
可用磁磚線引導站的位置
2.板子拿法
初階-雙手抓握、手心朝上
進階-單手抓握、正反手拍
3.孩子視線
孩子視線有看著球再開始
若看別處,須先引導回來
選用與環境色對比大的球
註:部分音樂源自皮卡丘打排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LFcZmA9Fe0/hqdefault.jpg)
排球舉球技巧 在 【牛排】EP.2 排球高手舉球教學How to set a volleyball -Tutorial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鄧衍敏# 排球 # 排球 教學#小牛#中華隊#女排#高手 舉球 #系排#練球#臺北鯨華#北市大#CoachDemy #volleyball #volleyballtutorial #tutorial 【牛排】第二集 ... ... <看更多>
排球舉球技巧 在 《阿非排球教室#3》 舉球篇-基礎動作、平常如何練習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這一集阿非要教你 舉球 的基本動作,以及如何避免持球,另外一個人的時候如何有效練習 舉球 呢? 趕快來學習#VamosSports#翊起運動#徐裴翊【訂閱Vamos ... ... <看更多>
排球舉球技巧 在 [心得] 舉球Q&A - 看板NTUHISVOLLE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一、 什麼樣的人適合當舉球?舉球怎麼選?
本段略長,如果你已經在練舉球的,可以直接略過。
以系隊等級來說,舉球員的能力通常對於球隊的成長有關鍵性的影響力。是故,大家一般
討論到舉球,也有著不少要求。比如手腕要好、攔網高度要夠、頭腦要冷靜、要能跟隊友
溝通等等。諸如此類的特質,對於舉球員來說真的都很重要,不過以我們系男排的情況來
說,未必年年都能有餘裕依據這些特質選材。
這幾年我們系隊考量舉球的方式,大多是從即戰力考量。我接舉球的時候,一來是因為肇
辰學長打算交接,二來是他某場台大盃前兩三天,家裡的洗手台破掉,受傷了,我也只好
頂替。我大二大三時,隊上本來有計畫地培養哲妹成為下一隻舉球,他也和我跑過雙舉陣
型,只可惜哲妹在場上的體力好像有些限制。所以後來我出國交換時,只好由原本練自由
的祥祥硬撐,很神勇地在一學年的時間內把舉球練起來。這次北歷盃回來接舉球,則是因
為北歷盃前兩週,祥祥突然被他爸爸徵召回去幫忙他哥的喜酒,又是一次臨時換人。
舉球之所以需要的都是即戰力,是因為場上每一球基本上都需要經過舉球員之手,不可能
交由新手處理。最理想的情況,是至少每兩屆要有一個舉球種子,能在上場前先練個一兩
年。這幾年如此的狀況,其實一個根本的原因是因為收進來的學弟,原本都沒有想要練舉
球(包含我),所以沒有回去會額外鑽研舉球技巧的人。這也是沒辦法的,畢竟排求新手
大多嚮往成為攻擊手,默默無聞的舉球員很少是考慮選項。不過自從排球少年開播之後,
因為影山太帥了,好像風向有在變的感覺(?希望來年招生時,有越來越多以舉球為首選
的學弟。
回到正題,究竟什麼樣的人適合舉球?如果球隊中有人是很想練舉球的,事屬難得,我覺
得除非真的有更適合的人選,或有什麼極不適合之處,不然可以讓他多多嘗試。假若沒有
特別想當舉球的,那麼就要回歸整體編製作考量了。
舉例來說,假如今天隊上防守狀況普遍不佳,而球感比較好、比較被期待能夠成長快速的
,同時又是比較能夠去舉球的(有球感,但大概都只有中下水準),那這時候應否犧牲他
在防守跟攻擊上成長的可能,讓他去練舉球呢?
若大家都菜味十足的話,看過滿多系隊都決定讓最穩定的人去舉球。這個考量,大概是希
望至少能夠做出恰當處理。不過,個人覺得這裡應有些其他可能性,值得詳細討論一下:
首先,那個人的意向當然應該加以考量,這在上段提過了。但若球隊中除了他,沒有人能
夠送出一定質量的球的話,那可能也別無選擇。其次,如果球隊之中還有人能送出一定質
量的球(雖然不如前者),我會認為應該把最有球感的人留在攻擊手,期待他在防守跟攻
擊上的成長。換言之,若球員水準大多只是中下,那我建議把成長可能性最高的人留在攻
擊手,次高的放在舉球位,除非符合前條但書。
這樣安排的原因,是因為如果成長潛能最大的人是舉球的話,他在舉球位並沒有辦法獲得
適當的成長。別忘了,我們現在的前提是這是一隻菜逼八隊伍,別說實戰中了,練習團隊
進攻時,球也多是接得鳥鳥的,舉球根本只是一直跑過去,把球想辦法推到四號位而已。
換言之,這個安排最後只是讓舉球員在可貴的練習經驗中,獲得海量的修正球經驗加成。
也許你會好奇,這樣不也是增加舉球員的某項能力嗎?其實不然,因為會舉修正不代表其
他球路舉得出來。少了實戰的磨練機會,舉球員的成長是受限的。根據這幾年我自己觀察
的經驗,通常舉球練得很好的球隊,都是因為他們有很穩定的防守,所以舉球員不用一直
花心思去追求,而可以專注提升自己不同球路的品質。退步言之,就算舉球員仍然大有成
長,但因為他是團隊中成長最快的人,對於隊友接不好、打不死人的現象忍耐度會越來越
低。舉球員如果最後在場上失去耐心,通常沒什麼好結果。所以與其這樣,倒不如讓他磨
練接球以及進攻的能力,期待他成為求隊防守跟進攻的重心。簡言之,我覺得球隊的防守
應該優先於舉球。
不過上述情況通常是例外啦,畢竟球隊裡面只要還有學長,往往防守跟攻擊都有一定的穩
定度。如果不是攻擊手缺人的情況下,這時候就應該要考慮好好投資舉球,把最有球感、
最有條件之一的人丟去磨練,對於球隊整體的成長來說是一大利多。
總結一下,這落落長段落想說的有兩件事:一是愛舉球就去練舉球,球隊難得有這種人。
二是沒人愛舉球,那看球隊防守。防守穩定就拿新人投資舉球,相反地,不穩定的話,就
投資防守,大約如此。
二、 什麼是舉球技巧的關鍵?
一般談到舉球,大家都會說手腕,需要一個好手腕。關於手腕的部分,在下一問會處理。
這邊要簡短地提出一個非常關鍵,但許多系隊等級常常不知道的觀念:跨步的技巧。
在我到美國之前,我幾乎都是在上手的部分投資時間。那時候一直有一個解決不了的問題
,就是面向常常不對,導致球跟網子的距離常常抓不好。除此之外,因為以前碎布很多,
使得抓一傳的落點時,定位會比較慢。
跨步的技巧(foot work),是我到美國之後才學到的,雖然目前還沒完球熟悉這個技巧,
但是著實能令「舉球」技能進步一個層級。本文這邊不擬詳談該技巧的細節,只是將這個
常常為人忽略的技巧提出,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網路上查英文影片,有相當多的教學影片可
供參考。
三、 大家都說舉球手腕要好,是什麼意思?
其實怎樣叫做手腕好,我自己也搞不太清楚,我猜大概是指手腕的柔軟跟彈性吧,能夠把
球的力道跟旋轉卸掉,再彈射出去的能力。余育蘋老師曾經誇飾道:「真的要一個好的舉
球員,可能一百個人裡面才有一個人的手腕適合」不過系隊等級,對於「手腕不好」這件
事應該不用太過嚴苛。
想練舉球的人要知道,手腕的技巧是可以練的!我自己從大一以來,改上手的姿勢也改過
很多次。大致上來說,自己舉球姿勢的成長是這樣的:剛入學時,只有初學者打play的姿
勢→大一開始練球後,因為對牆的關係,姿勢較為固定→大一下開始練舉球時遇到瓶頸,
所以看大陸排球教學影片(就是以前體育老師上課偶爾會撥的那種),學新的高手姿勢。
這階段算是第一次大概動作,最大的差異是原本都是抓到球才推出去,但這時候要練習在
球入掌之前就先往要舉的方向推。有點像是直接去撞球,但是透過手型跟手腕緩衝球進來
的力道。這個練習最大的成效,是讓自己開始懂得用腳的力量去送球→最近一次改動作,
則是在美國練舉球時,教練要我練習如何不動手臂,只靠手腕把球送出去。這個練習使我
小臂送球的力道加強許多,更能掌握送球時的細節,也讓我具備一定的跳舉基礎。
上段零零碎碎地講了許多,重點在於舉球手腕是可以透過練習跟改動作來精進的(其實如
果有好的指導者,或許不用像我一樣繞一大圈)!重點是要肯花時間、體力去多練習,而
且要有毅力。以我自己來說,每一個階段的動作更新,大概都需要花個半學期到一學期的
練習吧,而且是除了練球之外還有自主的練習量。花心思改姿勢跟調整手型,絕對是舉球
員進步的不二法門。好手腕,不練嗎?
四、 球隊的戰術如何制定?
戰術的制定,立基於球隊的編制。第一問中零零落落講了一堆,好不容易討論了一些編制
的問題。不過只要編制的部分用心處理好,戰術往往也能迎刃而解,因為舉球只需要依著
球隊編制去制定戰術即可。不過話雖如此,戰術層面相當吃舉球的能力;不只是舉球技巧
而已,還包含了舉球員的溝通能力,以及對於配球意識的控制。真的要掌握這些,不累積
經驗、不更新觀念、不時常反思跟練習,也是做不到的。
我覺得系隊的舉球在戰術的鍛鍊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是完全依附於球隊編制,「
配合」戰術;第二是依據現有編制,「變換」戰術;最後則是藉由舉球能力,「影響」戰
術。無論一個舉球再怎麼強大,技巧再怎麼突出,當他要跟一隻「隊伍」結合的時候,勢
必都會經過這三個階段。以下依序說明。
我學到的觀念是這樣的:「一個好的舉球員不是他能夠配很花俏的戰術,而是他能不能妥
善跟攻擊手溝通,引出球隊最大火力」我深深贊同。攻擊手如果只有基本的二號四號打得
死人,那就不要硬配快攻;攻擊手如果不擅長打高長球,那就推平一點。舉球員要能夠了
解攻擊手的習性,並且加以配合。所以在剛開始練習的時候,無論舉球員的技巧如何,都
需要先「配合」隊上攻擊手的情況。如果舉球才剛練,球質不穩定,那最重要的還是先努
力追上攻擊手的節奏,起碼先讓攻擊手發揮到原本的八九成,才有資格進入到下階段。不
過如果舉球員的技巧很好,一下子就能搭上攻擊手原本的節奏,甚至藉由觀察攻擊手的打
點跟習慣調整,讓攻擊手發揮更加,那再好不過。有些非常厲害的舉球員,在這第一階段
,是真能藉由舉球的調整,做到讓攻擊手產生他的攻擊好像比以前強的錯覺。
在舉球成功配合上攻擊手之後,舉球可以開始進行戰術「變換」的步驟。變換是依據現有
的戰術進行調整跟排列組合,比如快攻跟流二、老二、背飛的運用等等。這個階段其實就
是一般在討論舉球戰術時的焦點,擴張球隊攻擊的輸出面。這階段隊舉球員來說很有趣,
但也很艱難。因為在配出不同球路的同時,舉球仍然需要去配合攻擊手的習性,否則攻擊
手打不下去的話,就算球路很多元也沒有用。要切記,攻擊有辦法有效得分的時候,才叫
做戰術多元;如果配的球路很多,但都不太能有效得分時,那只能說是花俏而已,沒什麼
實益。這是舉球員需要切記,而且克服自己虛榮心的一到障礙。在觀看別人比賽的時候,
偶爾會聽到觀眾對賽場上球隊的評價是:「那個舉球滿厲害的啊,只可惜攻擊手都跟不上
」我認為,如果出現這種評語,很可能表示舉球員太自我了,只顧著自己要配球,卻不考
慮攻擊手能否得分。雖然乍看之下是攻擊手跟不上,但實質上是這個舉球沒辦法把球隊的
攻擊串聯在一起。不過當然也有那種真的是攻擊手太爛的問題啦,舉球員自己要明辨,但
小心不要讓心魔戰勝自己。
第三階段,基本上就是藉由舉球員個人的能力來「影響」球隊的戰術。比如舉球員的修正
範圍或防守範圍很大,所以跟團隊說好那些球交給他處理;又或者如果舉球員能夠跳舉,
也許會希望攻擊手把球接貼網跟平一點,讓他多跳舉吊球的選項;再比如如果舉球員能夠
在一定得開網範圍內照常舉快攻,而要求快攻手無論如何都要跑等等。第二階段跟第三階
段的主要差異,就在於第二階段基本上還是偏向攻擊手的能力,但第三階段就比較吃重舉
球了。基本上第三階段只能說是第二階段的補充,球隊整體的進攻還是第二階段最為重要
。如果舉球員太在意第三階段的發揮,就容易落入自我意識過強的陷阱中。所以如何拿捏
,是舉球員需要反覆思考,並跟隊友溝通的。
五、 舉球員是場上的指揮官,這是什麼意思?
在此要強調,所謂「舉球是場上的指揮官」,並不是球隊中攻擊手就都應該聽你的。那個
頭銜真正的意義,在於「比賽時」你有全權的配球權。所以在比賽之前,所有的戰術跟配
合,應該要盡最大的力氣溝通,理性討論成效。溝通時要適時放下花式舉球的衝動,同上
一問所說,仔細衡量得分效益。
當然,指揮官也不是叫假的。在場上要克敵制勝,就必須真得妥善調動攻擊手。身為指揮
官,舉球要學會怎麼去分析敵我利弊,然後運用自己的優勢勝出。比如說如果對方攔中強
、我方攔中弱,這個問題要怎麼去彌補?又如果我方防守不好,但火力還不錯,要怎麼運
用?反正就跟打撲克牌一樣,要看一下手中有那些牌,決定打什麼。不過這些不用太擔心
啦,畢竟如果球隊要打比賽的話,跟其他隊伍的利弊得失是都一定會討論到的,只是身為
指揮官的舉球員,在場上必須牢記這些分析,然後配出對應的球。
我覺得做一個指揮官,真正的難處在於扛場上的各種情緒壓力。比方說我方落後好幾顆,
隊上的王牌跟你要求接下來的球盡量配給他,但偏偏下一球接起來,你認為有更好的球路
能夠得分時,你有沒有勇氣扛這一球配球的責任?
在這邊可以分享一點我個人的經驗。
大三下北歷盃中,我們的隊伍實力強勁(實際上我們在那一學期,除了台大盃輸給醫學之
外,含友誼賽在內從沒輸過球),一路輾壓對手進到冠軍賽,但卻在冠軍賽踢了鐵板,輸
給東華,所有獎項通通被抱走。大家隊輸球的原因分別有檢討,有興趣的可以去翻翻舊文
。不過其實接下來寫的部分,是我幾乎沒有提出來和大家討論過,而是自己一直默默找答
案,到今天才敢寫出來。不敢寫出來的原因,是因為在當下寫出來,很像是在責怪其他人
,但那並不是我希望呈現的。所以為了避免造成誤會,當下我也還沒有答案,我就把這個
問題一直放在心中,直到這次北歷盃打完才有所解答。所以希望接下來講到的當事人不要
太介意,真的只是想講舉球的配球責任跟判斷而已><
那次北歷盃冠軍賽的狀況是這樣的:前期提要上,我們有兩個主力在當天並沒辦法發揮他
們最好的狀況。第一個是巨人,在賽前一個禮拜對醫學的比賽中大翻船,比賽時重整狀態
免強能上,但移動上終究有些不方便。而影響更大的,是宗佑那幾天因為重感冒,所以情
況沒有以前好,事後也被譚正問起怎麼打點變低了。比賽第一局時,賽況都有來有往,我
也還非常冷靜,覺得能夠控制場上的節奏。但最後一顆對方原本發界外的球,被安安碰了
一下,安安從此信心崩潰。其中一隻大砲一垮,連帶影響到整個球隊的防守跟進攻。
第二局開始時,宗佑開始跟我說球都先給他,王牌開始急了。其實在場上,我當時是這樣
判斷的:第一是,有些球接得不太好,應是配給他很吃力;第二是,以他當天的狀況,跟
東華的防守能力,並不能像平常一樣一球一分,而宗佑的攻擊如果被守起來,我們的士氣
會掉很多,而對方會更敢接球。當時其實我一直有衝動,想在適當的時機配給其他人,但
迫於「王牌」跟「學長」的雙重壓力下,我最終沒有勇氣為自己的判斷負責。其實那次輸
球之後,我對自己是滿怨的,覺得我那學期舉球進步那麼多,竟然沒辦法在關鍵時刻解危
,反而又回到中興史學盃那樣,全部塞到宗佑手裡,寄望他突破。
其實那時候我有私下問富鈞跟小叮噹(媽的,我怎麼會想去問贏了球正在爽的舉球員啊哈
哈哈),說:「如果當你覺得王牌狀況不好,配給他不是最好的選擇,但王牌又一直要求
的時候,該怎麼辦?」富鈞給的回答是:「如果舉球是我的話,旁邊的人講的我會聽聽就
好,球照配啊」;小叮噹的回答則是:「如果是他的話,球還是會給王牌,因為他就是王
牌」。一個說舉球還是要有意識,一個則認為應該完全回應王牌,這看起來是兩個不能相
容的答案對吧?這個問題縈繞心頭,讓我掙扎很久,好在後一個學年度我剛好交換,離開
了球隊一年,讓我有足夠的喘息時間跟空間去逃避壓力,慢慢思索這個問題。
這個令我困擾許久的問題,終於在大約兩年之後,在這次的北歷盃中得到解答。乍看之下
衝突的兩個答案,其實不必然是互斥的。真正的答案既不是舉球員可以隨心所欲的配球,
也不是必須完全回應王牌,而是這個指揮官既要有自己的意識,同時也要回應王牌的要球
。該斷則斷,在有更好球路時,好的舉球要能扛下違背王牌的壓力,果斷配球;而在配球
的同時,也不要忘了確認王牌的底線,適時地把球交給他,讓他有所發揮。
這看起來很像廢話對吧?似乎不是一個多難找到的答案。但是如果沒有真的經歷過舉球位
,那這樣理解這句話只是在紙上談兵。當對上王牌的實力越出眾,他的要球對於舉球所造
成的壓力也就越大。但即便如此,一個舉球員仍然必須挺住,冷靜地做出決斷。也許有人
會好奇,像宗佑這種十球給他,會得八九分的人,就交給他就好啦,何必去做其他選擇呢
?我相信小叮噹之回答說「相信王牌就好」,理由也是因為我們的王牌實在非常強大。
回去看了比賽影片,會發現即便宗佑狀態不好,但得分率並未降低。乍看之下,我剛剛講
的那些東西似乎多慮了,球給王牌就好。不過這樣的想法,忽略了球賽「士氣」的因素。
士氣這種東西實在難以言喻,球場上的感受跟球場外的感受就天差地遠了,更何況是看回
顧影片,豈能有所感受?現在重看當年巨人被醫學埋地雷後受傷的影片,也覺得似乎氣氛
沒有當初想像的恐怖跟沉重,不過講這個例子跟我同一期的人都知道吧?當下的感受還是
非常真實的。
球集中給王牌,首先是其他攻擊手會慢慢喪失自信,因為他們覺得不被舉球信任。這往往
導致當球給他們的時候,他們要不是容易打安全球,就是急於表現而用力過猛,失去平常
的彈性。而這些表現失常的攻擊手,到後排防守時心情也容易連帶受到影響,導致防守越
發僵硬,最終形成惡性循環。在這個時候,王牌的進攻只要一不得分,哪怕只是十球中唯
一的一球,都容易使得整個球隊崩盤。如果大家沒有經歷過東華,可以回想一下我們去年
北歷盃對市北。假設去年第三局,宗佑的攻擊被對面接起來或攔下來,那怕十五分裡面只
有一球,對我們來說都可能非常致命。
王牌的價值應該在於摧毀對方的士氣,知道球一給他,就要被重扣一球得分,讓他不戰而
威;如果只能把王牌當作團隊失誤落後時的分機器,就等於把手上的桐花順浪費掉了。
所以這次,無論是四強賽第二局隊東吳落後時,或是冠軍賽對市北先是落後四分,追平後
又落後五分來到11:16時,拜東華經驗之賜,我覺得我有所成長,有扛住比賽的壓力,不
讓所有重擔落到宗佑一個人身上。透過攻擊,撐起來的不只是分數而已,重點是能夠活絡
球對的血脈,帶動士氣。這次拿下這面最佳舉球,如果自己要給一個理由說明的話,我想
,就是這個心態上的成長吧。
又是落落長的一段,總之,如果你是舉球,請無論如何都要為自己的配球負起責任。「場
上的指揮官」意思,是要你勇於決斷,用配球替球隊帶動士氣,贏下比賽。
六、 舉球都不能打攻擊(幫QQ),這麼大的代價換來什麼收穫?
簡單來說,你這輩子要練舉球,可能只有這個機會。光這點就值回票價了。
攻擊跟防守基本上只要有排球場、有play可以報,隨時隨地都可以練。但如果你大學才開
始打球,那一輩子可能只有這時候才有一整支球隊配合你,容忍你的失誤,讓你練舉球。
我有幸在這支球隊擔任了近三年的舉球,也因此得而接觸到這個技巧,進而能跟大家分享
。學了舉球,因為其他技巧也要跟著一般球員一起練習,所以以後要轉行很快。我剛交換
回來的那學期(2016東海史學盃),就立刻充任大砲。但與我同期的巨人就沒那麼幸運,
沒有練到舉球的人,上手都是心中永遠的痛,因為一般系隊光是練低手接球就要花很多時
間了,根本沒有時間細細琢磨上手。
剩下的收穫相當唯心,不過對一個排球人來說,光是曾經擁有一支隊伍,就很值得了吧。
--
o o o
o <○/ ○/ ~~o
o ) <│ ○ ~~o
○ ○/ ○ ○ /一 /l <(\ ○
<o│\ │/ │\\ 《│ \\ //(
ll l\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218.16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TUHISVOLLEY/M.1495802709.A.B9C.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