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係香港2021秋季號 #現已出版
#中環街市PopUpStore率先上架
#歡迎大家過來先睹為快!
搶先試閱:012.beinghongkong.com
這個秋天,疫情仍未完全遠離,我們要學習和病毒共存;除了行山,也不妨重拾在市區行街的滋味,重新體驗香港城市文化的複雜多元及趣味。Let's rediscover together,香港街道。
#REclaim REmap RElive// 香港街道演義
過去百多年來一步步生成的香港街道,像是一道道仍然未被完全馴化的城市空間,總有那麼一點一滴的故事或痕迹,令人意料之外或者喜出望外。當一條街道有了自己的名字,蓋了一些樓房,住上一些人,有些人又開了一些店,或成為街坊,就像一個生命有了期許,並隨著年月長成、積聚、沉澱。如是,每條街都有了自己的故事,並成為人們腦內心中重要的身份及集體記憶印記。
#REvisit// 180年來,攝影師鏡頭下的香港街道
十九世紀時最先前來遠東地區進行影像記錄的John Thomson、曾效力Magnum圖片社的 Ed Van der Elsken、1970年代起在香港留影逾50年的Keith MacGregor;三位不同年代和風格的外籍攝影家鏡頭下的香港街道,展示城市一路以來的轉變。還有攝影大師何藩在五十年代留下來的經典畫面,景觀以外更記下了香港人堅忍的面貌。
#REdiscover// 德輔道中,時空徒步旅行
由十九世紀一路走到現在,由銀行街走到南北行,由西方殖民走入華人社區,由古典建築走到唐樓和現代商廈。德輔道中,從來都不止是一條商業街或電車路。而路上的環球大廈除了是香港「小馬尼拉」,八十年代時因為興建地鐵中環站而開車站上蓋發展物業先河,成就李超人傳奇之外,在這個異度空間內,也藏著三個鮮為人知的創業故事⋯⋯
#REgion// 九龍塘、大角咀、新蒲崗,有街就有區
充滿英倫味道的九龍塘、以樹木命名街道的大角咀、用數字去為工業區帶來好兆頭的新蒲崗,擁有完全不同的街區氣息。林建才、UUendy Lau和Pen So三位不同風格的香港創作人,因應這三個擁有不同歷史背景及氛圍的街區,演繹他們對街區的思考和感受。
其他精彩內容:
#REplant// 香港時菜Season Hong Kong
隨著八十年代末本地農業式微,農夫棄耕,技術未能承傳,不少名物已絕跡於香港。川龍西洋菜及鶴藪白菜卻是難得分別能傳宗接代及「復育」的香港名物。從一棵白菜或西洋菜,不但透視出本地菜的盛與衰,還有香港城鄉在過去數十年的變化。
#REcord// 鬧市街頭,每當變幻時
城市規劃師Peter Cookson Smith(施培德)在千禧年後十多年間,不斷前往香港多處舊區進行街道觀察,並以素描仔細繪下香港街頭多元混雜的生命力;設計學者郭斯恆以本地霓虹招牌、字型和花園街為研究對象,建構出香港街道文化的重要元素。
#REmap// 是誰建構了中環山城
曾花長時間研究深水埗「棚仔」生態的民間自發組織「知築常落」和「草民軼誌」,嘗試帶我們走入中環山城,走入城市第二層面貌,看看除了規劃師和建築師外,是誰塑造了中環山城?
#RElive// 摩羅街,不止是遊客的
摩羅街其實不止有遊客,也是一個有歷史的生活社區,內裡有著各式各樣的人,以及多種一直被遺忘的本地工藝。在疫情後遊客絕迹的摩羅街,能否以另一種方式重生?
歡迎訂閱 https://bit.ly/3Ew9eN1
#2021就係香港秋季號 #香港街道 #BeingHongKong #HKStreetIssue #精彩內容sneakpeek
同時也有2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簡單做出星級便當─專業老師教你做質感好料理,上班也能吃得很美味!」介紹 訪問作者:林玉樹、高世達 內容簡介: 強強聯手! 中餐主廚林玉樹和金牌主廚高世達的生活食譜書 終止厭倦的外食生活,開啟廚神的料理模式! 上班日的午餐,為自己準備質感料理 中式、西式、日韓、蔬食四大...
拾憶出版 在 明周文化 MP Weekl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石籬遊樂場】有一種快樂童年,叫有得去石籬遊樂場玩。
召喚葵涌、石籬街坊,你認得出這些相片中的遊樂場嗎?這座夢幻遊樂場依山而建,在沿著山坡的大型渦紋壁畫旁,是分為三層建設的遊樂設施,包括滾軸溜冰場、巨型滑梯、混凝土水管陣、迷宮陣……給一班細蚊仔無拘無束地爬上爬下、你追我逐,即使隔著相片也能感受到那時的歡樂氣氛。只可惜,如此美好的遊樂場,後來只能留存在人們的回憶之中,因為它在九十年代便已被拆掉、消失於時代巨輪中。
從事藝術及城市策展、研究的樊樂怡,一次無意中見到一批五彩繽紛的遊樂場舊照,其設計大膽而富藝術感,遠勝今時今日安全但無趣的模組式遊樂場設施。根據相片背景建築,她隱約推斷它位於葵涌石籬邨一帶,這令她感到十分驚訝,因為自己在葵涌生活多年,竟從未聽聞此遊樂場。她的好奇心一發不可收拾,更自發展開了長近五年的研究。
關於本地遊樂場的資料、文獻向來少之又少,樊樂怡幾經追查,才還原了石籬遊樂場不為人知的故事。原來石籬遊樂場是Paul Selinger在一九六九年留給香港的作品。Paul是來自美國的藝術家,六十年代曾於港大校外課程教雕塑,活躍於本地藝壇,亦與韓志勳、呂壽琨、何弢、石漢瑞等本地名師、名家均有交情。
Paul的兒子在港出世後,他有感香港的孩子值得擁有更美好的遊樂體驗,於是便向賽馬會提出他的構想。他的理想在各方支持下,成功克服諸多限制、困難,最終在石籬一片空地實現出來,為孩子提供一個自由發揮、敢想敢玩、挑戰自我的探奇遊樂天地,成就他們快樂的童年回憶。Paul更親自為遊樂場的建造過程拍攝了紀錄短片,名為《A DREAM THAT CAME TRUE》,可見他為石籬遊樂場傾注了無數心思、心血。
Paul Selinger的赤誠之心令樊樂怡深受感動,她希望讓更多石籬人、香港人知道,香港曾經有這位默默付出、盡心盡力為香港創造了美麗遊樂空間的偉大藝術家。近日,她的研究成果——《香港抽象遊戲地景》一書出版,詳細記錄了石籬遊樂場和多個本地遊樂場的故事,並嘗試梳理遊樂空間、國際潮流以及本地社會發展之間的關係,以填補了遊樂場在本地史中的空白位置。
圖片來源:the Estate of Paul Selinger
---
延伸閱讀:
日本建築大師藤本壯介 城市裡築構夢中的森林
https://bit.ly/3zpBOM9
【粗獷建築】Be Brutal!不從主流 粗中見細 粗獷建築教會我們的事
https://bit.ly/3hnD7VA
---
◢ 緊貼明周文化 ◣
MeWe:bit.ly/3oCfmuo
Instagram:bit.ly/2TORYuE
YouTube:bit.ly/2klNzmB
Telegram:t.me/mpwchanneldepthreport
#遊樂場 #石籬 #葵涌 #建築 #設計 #石籬遊樂場 #香港老照片 #集體回憶 #PaulSelinger #香港抽象遊戲地景 #我就是我
拾憶出版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連結宇宙的大愛,與大自然保持暢通】
這支影片,是摘要分享《醫療靈媒》書中觀點,幫助你,以接觸大自然而獲得靜心的方式,重新連繫上這條你和宇宙之間的USB隱形連接線,讓你連結宇宙的大愛,與大自然保持暢通,並獲得身心的療癒。
靜心,是一種存在狀態,能讓你的潛意識,重新連結到更平靜的狀態,療癒你的靈魂。只要在大自然中進行靜心練習與技巧,你就能揮別過往,並且重拾神性,過你真正想要的生活。
如果你要從任何傷害或病痛中痊癒,除了淨化身體裡的毒素,也需要幫助情緒解毒。
因為隨著你的細胞釋放身體的毒素,情緒的毒素也會跟著浮現。你可能會為了自己因生病而失去的歲月感到悲傷,你也可能對餵養病原體或促使你體內發炎的食物,感覺到強烈的渴望。所以,你需要為情緒解毒。
這個時候,靜心是非常有用的。靜心,會在身體逐漸康復的同時,幫助你療癒情緒。靜心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幫助你釋放負面情緒與痛苦記憶。你的心愈平靜,你所創造出的環境,就愈有利於免疫系統發揮功能。
喜歡影片的朋友麻煩請你幫我分享給其他的親友,並且透過賞星⭐️⭐️⭐️,支持我推廣閱讀的計劃,謝謝!
🌿延伸閱讀若權《先放手;再放心——我從〔心經〕學到的人生智慧》 博客來:https://bit.ly/3Bxjjrv
拾憶出版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簡單做出星級便當─專業老師教你做質感好料理,上班也能吃得很美味!」介紹
訪問作者:林玉樹、高世達
內容簡介:
強強聯手!
中餐主廚林玉樹和金牌主廚高世達的生活食譜書
終止厭倦的外食生活,開啟廚神的料理模式!
上班日的午餐,為自己準備質感料理
中式、西式、日韓、蔬食四大提案
重拾帶便當的回憶,替自己準備美好的一餐
說不定,在這本美味又簡單的便當書
你還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真.命.天.菜 ♥
✦記憶裡最家常的中式便當,30款提案菜色
前一晚的菜色裝進便當裡,不鏽鋼便當盒外,舊報紙包著。和同學、同事分享,你最愛的中式家常便當。
∎ 日常也能吃得很有年味:紅燒獅子頭開陽白菜蒜香豆腐紅燒烤麩
﹝烹調備忘錄﹞
製作獅子頭時,若手邊剛好有饅頭或是麵包粉,也可以加入肉料中一起拌勻,完成的獅子頭嫩度更好。
∎ 不用飛到新加坡‧自己動手做:海南雞雞油豆苗雞湯蒸蛋蒜香海帶
﹝烹調備忘錄﹞
薑黃素可以增強身體的防護力,活力滿點!用雞湯取代雞油,做成水炒豆苗,有滿滿胺基酸,熱量也更低唷!
✦有肉有魚有蝦,太膨湃的西式便當,10款提案菜色
如果你是肉食愛好者,那你一定會喜歡西式便當提案,偶爾配飯、時而搭義大利麵,帶便當,成了每日期待的事情。
∎ 犒賞自己,來個豪華便當:德國豬腳法式洋蔥炭烤櫛瓜芥末沙拉
﹝烹調備忘錄﹞
購買時選用蹄膀中段,皮厚一點吃起來更紮實。家用烤箱火力不夠,可改以平底鍋將表皮煎脆、煎上色。豬腳所含的膠原蛋白可以延緩皮膚衰老並且增加彈性。
∎ 今天想要吃得很義式:白醬起士蝦蒜炒皺褶萵苣培根燉菜千層起司馬鈴薯
✦換換口味,今天便當吃得很日韓,15款提案菜色
喜歡日式清爽?還是偏好韓式香辣?享受12點的午餐時光。
∎ 在辦公室享受居酒屋的放鬆氛圍:一夜乾鯖魚和風鮮筍柴魚大根胡麻蘆筍
﹝烹調備忘錄﹞
鯖魚也可以用平底鍋煎,但鯖魚油脂豐富,少量的油即可。大根屬於十字花科類蔬菜,幫助清除體內自由基、提升防護力。
∎ 擠不擠檸檬汁?:唐揚炸雞柴魚茶碗蒸黃金泡菜炭燒竹輪
﹝烹調備忘錄﹞
麵糊裏頭加入泡打粉,能營造出更好的脆口度。油炸的唐揚雞,可以再切一些高麗菜絲搭配解膩。
✦不吃肉,吃菜更好的蔬食便當,5款提案菜色
週一無肉日,那就來做蔬食便當。蔬食便當提案有菜有菇有豆腐,今天,吃得很養生。
∎ 多吃菜‧淨化身體:尖椒嫩豆腐五香麵輪薑絲芥菜酸辣海帶
作者簡介:林玉樹
福華文教會館 中餐廳主廚
台中福華大飯店 海鮮坊主廚
台中商旅 餐飲顧問
康善基金會 顧問
2018WACS台灣世廚大賽評審
韓國2019AFA評審
台灣廚藝美食協會第四屆理監事
作者簡介:高世達
景文科技大學 餐飲管理系 專技助理教授
東方設計大學/餐飲管理系/專案講師
三合一餐飲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執行長
台糖長榮酒店/餐飲部多國自助餐廳/二級廚師
台南市六信高中/餐飲管理科/兼任教師
國立高雄餐旅大學/中餐廚藝系/兼任教師
作者社團: #Jccc景文科大中廚果雕社
出版社粉絲頁: 出色文化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myPlhqOykA/hqdefault.jpg)
拾憶出版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30年青春‧震耳欲聾:真的不要來EZ5!你會迷上!」介紹
訪問作者:許理平(虎哥)
內容簡介:
台北人共同的回憶──EZ5 Live House三十週年了!
安和路上這間屹立不搖的音樂酒吧,
黃小琥、彭佳慧、林芯儀、康康、辛龍……都從這裡出發,
培育過上百個巨星,上演過千萬種故事。
本書帶你重返搖滾音樂世代。
青春,不全然只是形容「歲月」,更是不同階段的精彩與探索;30年時光,不長不短,在充滿感動或激動人心的音樂背後,台北這個充滿旋律的角落,人們聲嘶力竭的歡笑與淚水堆疊出燦爛,使得我們足以復刻過去灑落的青春,讓青春ing,重現當時的美好片段。
✦五光十色的舞台及不為人知的舞台下的精彩故事
舞台上是專業,舞台下是人生。入夜後的台北總是充滿戲劇化的故事,本書收錄知名歌手劉偉仁、黃小琥、彭佳慧、辛龍……等人的嶄放與蛻變,亦記錄了舞台下的感動、淚水、懊悔與歡樂的酸甜苦辣日常。
✦來不急參與的、曾經在這發生的,一字一字,帶你重新感受
所有今日站在舞台上發光發亮的星星,大多都是經過「真實殘酷」的現場演唱經驗,那些曾在EZ5的「魔鬼訓練」都是造就實力派歌手的穩固根基。作者虎哥以溫暖人心的視角和文字,重現當時EZ5 精彩絕倫的場景,讓人乘坐時光機回到當時的美好時光,屬於5-7年級生的青春日常。
從「如果還有明天,你想怎樣裝扮你的臉……」到
「看著我的臉,它裝扮純純的白;看著我的唇,它抹上淡淡的藍……」,
以及耳熟能詳的「微微風湧起舊夢,拾起一片回憶如葉落……」
或「等一個人出現,擁抱著我的世界……」。
每一首動人旋律背後,都有一則令人動容和難忘的故事。
EZ5 Live House 從1991年開幕至今,已經有三十年的歷史,每晚人潮無數,演唱者實力備受矚目,如果你已是EZ5一百多萬名忠實聽眾中的一員,或是這三十年來,你未曾有緣參與這九千多場的音樂盛會,現在起,讓我們邀請你一起進入EZ5的世界,喚醒這多年來未曾感動的音樂神經。
✦為音樂而堅持的真誠初心
從永生搖滾魂──劉偉仁,有著「滅絕師太」美譽的厚底唱──黃小琥,堅持用歌聲傳遞溫暖的彭佳慧,到一路過關斬將的「億萬歌姬」──林芯儀等諸多位EZ5歌手,只要站在舞台上的一天,就是懷抱著對音樂堅持的初心,誓言為聽眾帶來最真誠的好音樂。
✦那些你未曾聽過的台下續曲
你或許在電視上看過他們光鮮亮麗,自信十足的樣貌,但你一定從未聽過他們下台後的真實心聲。本書作者虎哥以最親近的視角和筆觸,以對話方式描繪出歌手們最真誠的情緒,以及螢光幕後的插曲。
✦在EZ5裡,歌手不只是唱歌,聽眾不只是聽音樂
30年裡,EZ5不只是一個讓歌手有機會一展長才的舞台,更是鍛鍊自己臨場反應和幽默感的實戰地點,甚至是一處能夠以歌聲療癒聽眾受傷心靈的治癒酒吧。在這裡,音樂不只是音樂,是一種抒發,也是一帖良藥。
✦這裡有酒、有音樂,也有故事
深夜的台北,路上車潮漸歇,或許是因為過於寂靜,故事總是顯得格外動人。不論是歌手的親身經歷,或是工作人員/聽眾的人生片段,在EZ5的音樂美酒渲染下,變得格外有張力,就像是一部描繪你我人生的縮影,充滿歡笑、淚水、喧鬧、驚奇、惋惜的真實日常。
作者簡介:許理平(虎哥)
EZ5 Live House經營者(台北、上海)
解碼音樂經紀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EZ5控股公司 執行股東
作者粉絲頁: EZ5 Live House
出版社粉絲頁: 出色文化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0JYa6aWjtE/hqdefault.jpg)
拾憶出版 在 林lillian_lin1029常容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基隆市八斗高中 2020年度「小小導覽員培訓班」
張惟晴老師指導
基隆八斗子漁村文物館位於基隆市八斗街148巷38號
文物館成立緣起:
八斗子長大的許焜山先生,感念兄長討海賺錢讓他完成學業。
因為愛護家鄉,也感受到近海漁業的人文,文物都沒有什麼留存,更沒有文字記載
在他事業有成時,希望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力量將自己家鄉的歷史文物人文,收集保存,留下文字記載。
因此自己出資收購文物,還自己訪談耆老,自己出資出版,(東北風)刊物
也希望提供給大家來參觀。租屋在八斗街148巷38號,作為聯絡與展示館。還聘用二名員工幫忙。默默的出錢出力。
去年也將二樓租下來。成立(八斗書屋),將收集有關心漁民漁業的相關書籍。讓有興趣者能來此,看書討論。以書會友
許焜山先生不想居功居名
因此目前並未正式提出設立登記.所以目前全名:八斗子漁村文物館籌備處
出生在八斗子的許焜山先生2006年在山海觀成立八斗子文物工作室,
2012年進駐八斗子村落
2013年八斗子漁村文物館籌備處掛牌。
2014年搬到現址八斗街148巷38號
文物館以記錄漁村歷史、保存漁村文物、關心漁村發展是文物館的工作。
以重拾集體的共同記憶、重塑傳統漁村與海洋文化的認同與發展為目標
工作項目有:耆老訪談、文物典藏、臉書部落格、社區公共事務,老照片展示、鏢旗魚紀錄片、攝影記錄、出版地方性小雜誌(東北風)。
文物典藏有船模型47件、漁具176件、航海器物、畫作、碗盤、雕割、老照片等上千件以上。
文物館歡迎大家一起來參觀,了解更多的傳統漁村文物,聽耆老說故事。2樓也有一間圖書室可利用喔?
想要了解八斗子,一定要來文物館。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DiMdgLW7g/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