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包粽子的端午節
~ 海南雞腿飯食譜~
比之於眼前疫情仍需控制的重要性,數千年來的禮俗和返鄉過節團聚,顯得較為次要了。WFH的日子四週下來,大家是否覺得生活的次序重組又重組,一切回到柴米油鹽醬醋茶,生活的基本?而在不方便外出採購,有限食材限制下,需要操持扎扎實實的一日三餐,可有在都市叢林中野外求生的感覺?
大概是因為這樣,直到昨天看到同學分享粽子,才驚覺端午已近。其實,習俗上,今年我也不能包粽子。而疫情下,很多材料無法上習慣的市場或商家買齊,就作罷吧。在對未來不確定之時,用掉冰箱裡的一片肉,一片雞腿,就又開始在心中盤算採購方案A,採購方案B。
在家一天的時間,也幾乎被煮飯給佔據切割了。簡單營養吃就好,我想是大家的目標。也有些同學說大孩子在家,夫妻倆還是要上班,有時上班一邊連線一邊教孩子熱菜熱飯的,很是傷腦筋。
今天介紹大家很簡單的海南雞飯,用鑄鐵鍋/ 電鍋/ 電子鍋就可以做。 如果用鑄鐵鍋就是一鍋煮料理,非常方便。
簡單方便之餘,建議大家在食材的挑選稍微用心一點,比如說米,請嘗試使用台中194號米,別稱七葉蘭香米。傳統海南雞飯會放七葉蘭葉,然而台中194號米因為是台粳九號米和印度 Basmati 香米育種而成的,自帶濃郁的香氣,做海南雞飯超級適合。
台中194號米型小而細長,黏性足,冷了仍然柔軟而Q彈。因為愛女很容易脹氣,我很喜歡用來代替糯米做各種米食。台式飯糰、萩餅、五平餅等和珍珠丸子等,基本上用到長糯米的米食都可以用台中194號米代替。因為七葉蘭香,南洋料理或泰式料理更是適合。
跟大家說喔,因為上飯糰課,很多同學和家人因此而入了台中194號米的坑,完全回不去了。
繼六月的越光新米直購之後之後,二林之光的台中194號米和米屋的馥米也開始收成,七月一日開始新米預購。大家敬請期待!
📖鑄鐵鍋/ 電鍋/ 電子鍋海南雞腿飯食譜
|材料:4人份|
1. 去骨雞腿排1隻約400克
2. 台中194號米(馥米) 2杯
3. 薑一小塊切末
4. 大蒜1瓣切末
5. 紅蔥頭 3瓣切末
6. 七葉蘭葉2片 (可免)
7. 鹽1匙半
8. 雞高湯或水360 ml
9. 香菜1小把
10. 小黃瓜1條
A【雞醃料】
1. 鹽1/2 小匙
2. 米酒 1大匙
B【蘸醬】
1. 薑末 拇指大小
2. 大蒜末 1瓣
3. 大紅辣椒去籽切末 2枝
4. 檸檬汁 1個
5. 雞湯 2大匙
6. 糖1/2小匙
7. 鹽 1/2小匙
C.【蘸醬】
1. 蠔油 1小匙
2. 醬油膏 1大匙
做法
①|備料|
1. 去骨雞腿用刀子切段筋,較厚的地方片開,用酒和鹽抹勻,醃1小時。(可前晚先醃好,冷藏保存)
2. 米淘洗三次後,放濾網瀝乾15分鐘。
3. 蔥、薑、紅蔥頭和紅辣椒切末,香蘭葉打結。
4. 小黃瓜切片,香菜洗淨瀝乾切段。
②|煮飯|
1. 鑄鐵鍋(可一鍋煮)或深炒鍋加雞油,炒香材料中的紅蔥頭、蒜和薑末。
2. 加入米,拌炒均勻,加鹽,再翻炒均勻,熄火。
3. 鑄鐵鍋可原鍋使用,電鍋電子鍋需將炒香的米移入內鍋。
4. 炒香的米鋪平,加香蘭葉結,再放整片雞腿肉,注入高湯。
🍚 小V IH鑄鐵鍋:按三碗白米飯模式,快速炊飯。
🍚 電子鍋:使用自動行程的白飯炊飯模式,就能完成。
🍚 電鍋:外鍋1杯半水,正常煮飯。
③|蘸料製作|
1. 所有材料拌勻使調味料融化。
2 調黑醬油,醬油膏和蠔油調勻。
④ |盛盤|
1. 飯炊煮好,取出雞腿切成適當大小。
2. 飯拌勻,用模型盛飯塑型,倒扣在盤中。蘸醬並和配菜一起享用。
#二林之光 #壽米屋 #馥米 #台中194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索艾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文字食譜在下方喔▼ 每到夏天都好想要去南洋旅行,吃個酸辣甜口的菜,曬著太陽 這兩年因為疫情不能出國,廢寶們都要悶壞了吧?想到我先前到越南旅行的經驗,每天一睜開眼就想著要吃越南三明治,到了中午,就渴望著那清爽又消暑的越式生春捲嗚嗚嗚(然後配個 Gin Tonic!可以找到那種香茅口味的超讚 生...
拇指 小 黃瓜 料理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疫情期間更要跟著節氣來養生 養身
不要被疫情的低氣壓嚇怕自己
用滿滿的 意念 行動 積極迎面而上
照顧好自己及家人就是最好的防疫
有任何需要歡迎來訊諮詢
我永遠跟大家在一起.......
小滿節氣養生重點在於「防熱防濕」
小滿的「滿」,一則有大麥、冬小麥等夏收作物籽粒飽滿之意;二則有雨水充沛盈滿之意。小滿過後,天氣逐漸炎熱,雨水開始增多,預示著悶熱、潮濕的夏季即將登場。
而值此同時,大自然中的陽氣已經相當充實,也處於一個「小滿」的狀態。暑氣與濕氣聯手來襲,容易引發四肢沉重、疲勞、失眠、食欲下降、噁心、頭暈等症狀。
而天氣悶熱潮濕,舉凡:風濕病、腳氣、濕疹、痤瘡、婦科炎症、水腫、肥胖等病症也都伴隨而至。隨著氣溫的升高,這個時候也很容易出現疲勞現象,若熬夜會讓人產生內熱,內熱和外熱相交加很容易引起便秘、口腔潰瘍、牙痛等上火的症狀。進入小滿後,氣溫不斷升高,人們往往用冷飲消暑降溫。容易導致寒邪入內,引發腹痛、腹瀉等病症,特別是小孩及老人,更要注意避免過量進食生冷食物。
《內經》:「諸濕腫滿,皆屬於脾」。中醫認為,像四肢沈重、容易疲勞、失眠、食慾下降、噁心、頭暈等問題都跟體內濕氣淤堵有關,屬於脾失健運,需要在濕氣剛開始時消滅掉。脾主運濕,脾胃功能好,就能把多餘的濕氣運化出去。
除此之外,小滿時節氣溫升高、天氣越變越熱,這時候除了熱之外還有「濕」,濕是指外界環境濕度大。同氣溫一樣,濕度也是影響人體舒適感的重要因素,中醫認為濕為陰邪,容易阻遏氣機,影響體內氣的運行,所以小滿節氣養生宜清熱利濕。但是高溫時,大部分人主要以寒涼飲食,但此時身體裡的陽氣容易受損,讓體內濕氣會增加。
因此小滿養生的重點,就是要滋養脾胃、祛濕除熱,保持水分和良好的代謝。
生活中我們可以這樣做:
多喝溫開水:溫開水可促進新陳代謝,排出內熱,不可用含糖飲料代替。
多吃新鮮蔬果:當季的新鮮蔬菜和水果都有清熱瀉火的功效,還可補充人體日常所需的蛋白質和維生素。
適當飲茶:排濕茶、茅根茶、菊花茶、苦丁茶、決明子茶、大麥茶、酸梅湯、綠豆湯等或其他涼茶。
在食物方面,想要吃出「健脾祛濕、清心祛暑」的效果,就需要我們「吃苦嘗鮮」了!也就是在日常飲食當中,可以適量補充屬性「甘涼」或「甘寒」的食物。
所謂的「吃苦」,是指多吃帶有苦味的蔬菜,因為它們通常屬性「甘涼」或「甘寒」,例如:苦瓜、苦菜、筍、蕪菁(大頭菜)等等。而所謂的「嘗鮮」,則是要吃當令時鮮,例如黃瓜、櫻桃等,能有效補充維生素、水份和微量元素。
‧小滿時節宜吃:赤小豆、薏仁、綠豆、冬瓜、黃瓜、黃花菜、水芹、荸薺、黑木耳、胡蘿蔔、蕃茄、瓜類、山藥、鯽魚、鴨肉等。
‧小滿時節忌吃:膏粱厚味、甘肥滋膩、生濕助濕的食物。
小滿節氣日常保健——揉按足三里穴
生活起居方面,仍建議大家順應夏季陽消陰長的規律,晚睡早起,適度增加午睡時間。此外,不宜從事劇烈運動,以避免大汗淋漓,既損陰也傷陽。
由於天氣炎熱、情緒波動強烈,容易引發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因此「平心靜氣」才是養心上策。日常保健方面,可以經常揉按足三里穴——採坐姿,膝屈曲,手掌心貼於膝蓋骨上,四指自然垂放,此時無名指尖觸碰到的位置即為足三里穴。
請以拇指著力於此穴位上揉按,讓刺激充分達到肌肉組織深層,產生酸、麻、脹、痛等感覺,持續數秒後漸漸放鬆。經常揉按此穴位,能幫助調節免疫、增強抵抗力。
小滿優料理!
材 料:豆腐1盒、秋葵數根、柴魚片適量、紅藜麥1小匙
調味料:和風胡麻醬1大匙
作法
1. 紅藜麥預先蒸熟。
2. 秋葵汆燙熟,過冰水後切成薄片。
3. 豆腐切成小粒方塊,和作法2的秋葵拌在一起,盛盤。
4. 淋上和風胡麻醬,灑上紅藜麥,並放上柴魚片即完成。
秋葵性寒、味苦,有補腎壯陽、清熱利濕的功效;豆腐性涼、可益氣中和、生津潤燥、清熱解毒。加入紅藜麥、柴魚後,更增添營養與風味。這道料理利用涼拌的烹調方式,在夏天吃最是爽口開胃。
#防疫 #養生 #養身 #健康 #煲湯 #營養
今天你幸福了嗎~
想要更幸福記得來加入媽咪的社團,不能說的秘密都在這私密分享喔~
【煲湯媽咪幸福生活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umamimastersoup/
想要找好康來這裡喔~
找不到想要的,問媽咪!
媽咪會為你量身訂製屬於你的幸福
【煲湯媽咪幸福優品】
https://shopee.tw/umamimall
若有不想公開的悄悄話
歡迎加媽咪的@line 悄悄說喔~
https://lin.ee/zUUGuXz
拇指 小 黃瓜 料理 在 煲湯媽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疫情期間更要跟著節氣來養生 養身
不要被疫情的低氣壓嚇怕自己
用滿滿的 意念 行動 積極迎面而上
照顧好自己及家人就是最好的防疫
有任何需要歡迎來訊諮詢
我永遠跟大家在一起.......
小滿節氣養生重點在於「防熱防濕」
小滿的「滿」,一則有大麥、冬小麥等夏收作物籽粒飽滿之意;二則有雨水充沛盈滿之意。小滿過後,天氣逐漸炎熱,雨水開始增多,預示著悶熱、潮濕的夏季即將登場。
而值此同時,大自然中的陽氣已經相當充實,也處於一個「小滿」的狀態。暑氣與濕氣聯手來襲,容易引發四肢沉重、疲勞、失眠、食欲下降、噁心、頭暈等症狀。
而天氣悶熱潮濕,舉凡:風濕病、腳氣、濕疹、痤瘡、婦科炎症、水腫、肥胖等病症也都伴隨而至。隨著氣溫的升高,這個時候也很容易出現疲勞現象,若熬夜會讓人產生內熱,內熱和外熱相交加很容易引起便秘、口腔潰瘍、牙痛等上火的症狀。進入小滿後,氣溫不斷升高,人們往往用冷飲消暑降溫。容易導致寒邪入內,引發腹痛、腹瀉等病症,特別是小孩及老人,更要注意避免過量進食生冷食物。
《內經》:「諸濕腫滿,皆屬於脾」。中醫認為,像四肢沈重、容易疲勞、失眠、食慾下降、噁心、頭暈等問題都跟體內濕氣淤堵有關,屬於脾失健運,需要在濕氣剛開始時消滅掉。脾主運濕,脾胃功能好,就能把多餘的濕氣運化出去。
除此之外,小滿時節氣溫升高、天氣越變越熱,這時候除了熱之外還有「濕」,濕是指外界環境濕度大。同氣溫一樣,濕度也是影響人體舒適感的重要因素,中醫認為濕為陰邪,容易阻遏氣機,影響體內氣的運行,所以小滿節氣養生宜清熱利濕。但是高溫時,大部分人主要以寒涼飲食,但此時身體裡的陽氣容易受損,讓體內濕氣會增加。
因此小滿養生的重點,就是要滋養脾胃、祛濕除熱,保持水分和良好的代謝。
生活中我們可以這樣做:
多喝溫開水:溫開水可促進新陳代謝,排出內熱,不可用含糖飲料代替。
多吃新鮮蔬果:當季的新鮮蔬菜和水果都有清熱瀉火的功效,還可補充人體日常所需的蛋白質和維生素。
適當飲茶:排濕茶、茅根茶、菊花茶、苦丁茶、決明子茶、大麥茶、酸梅湯、綠豆湯等或其他涼茶。
在食物方面,想要吃出「健脾祛濕、清心祛暑」的效果,就需要我們「吃苦嘗鮮」了!也就是在日常飲食當中,可以適量補充屬性「甘涼」或「甘寒」的食物。
所謂的「吃苦」,是指多吃帶有苦味的蔬菜,因為它們通常屬性「甘涼」或「甘寒」,例如:苦瓜、苦菜、筍、蕪菁(大頭菜)等等。而所謂的「嘗鮮」,則是要吃當令時鮮,例如黃瓜、櫻桃等,能有效補充維生素、水份和微量元素。
‧小滿時節宜吃:赤小豆、薏仁、綠豆、冬瓜、黃瓜、黃花菜、水芹、荸薺、黑木耳、胡蘿蔔、蕃茄、瓜類、山藥、鯽魚、鴨肉等。
‧小滿時節忌吃:膏粱厚味、甘肥滋膩、生濕助濕的食物。
小滿節氣日常保健——揉按足三里穴
生活起居方面,仍建議大家順應夏季陽消陰長的規律,晚睡早起,適度增加午睡時間。此外,不宜從事劇烈運動,以避免大汗淋漓,既損陰也傷陽。
由於天氣炎熱、情緒波動強烈,容易引發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因此「平心靜氣」才是養心上策。日常保健方面,可以經常揉按足三里穴——採坐姿,膝屈曲,手掌心貼於膝蓋骨上,四指自然垂放,此時無名指尖觸碰到的位置即為足三里穴。
請以拇指著力於此穴位上揉按,讓刺激充分達到肌肉組織深層,產生酸、麻、脹、痛等感覺,持續數秒後漸漸放鬆。經常揉按此穴位,能幫助調節免疫、增強抵抗力。
小滿優料理!
材 料:豆腐1盒、秋葵數根、柴魚片適量、紅藜麥1小匙
調味料:和風胡麻醬1大匙
作法
1. 紅藜麥預先蒸熟。
2. 秋葵汆燙熟,過冰水後切成薄片。
3. 豆腐切成小粒方塊,和作法2的秋葵拌在一起,盛盤。
4. 淋上和風胡麻醬,灑上紅藜麥,並放上柴魚片即完成。
秋葵性寒、味苦,有補腎壯陽、清熱利濕的功效;豆腐性涼、可益氣中和、生津潤燥、清熱解毒。加入紅藜麥、柴魚後,更增添營養與風味。這道料理利用涼拌的烹調方式,在夏天吃最是爽口開胃。
#防疫 #養生 #養身 #健康 #煲湯 #營養
今天你幸福了嗎~
想要更幸福記得來加入媽咪的社團,不能說的秘密都在這私密分享喔~
【煲湯媽咪幸福生活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umamimastersoup/
想要找好康來這裡喔~
找不到想要的,問媽咪!
媽咪會為你量身訂製屬於你的幸福
【煲湯媽咪幸福優品】
https://shopee.tw/umamimall
若有不想公開的悄悄話
歡迎加媽咪的@line 悄悄說喔~
https://lin.ee/zUUGuXz
拇指 小 黃瓜 料理 在 索艾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文字食譜在下方喔▼
每到夏天都好想要去南洋旅行,吃個酸辣甜口的菜,曬著太陽
這兩年因為疫情不能出國,廢寶們都要悶壞了吧?想到我先前到越南旅行的經驗,每天一睜開眼就想著要吃越南三明治,到了中午,就渴望著那清爽又消暑的越式生春捲嗚嗚嗚(然後配個 Gin Tonic!可以找到那種香茅口味的超讚
生春捲就是好吃,輕甜脆口,配上超級鹹香的醬汁,隨時都可來一份,做法又簡單!
現在疫情趨緩,大家開始在家裡跟好友小聚時,不需共食的生春捲就非常適合拿出來招待朋友,一人一份,超級方便,真的誠摯推薦廢寶們一起動手捲起來!
--
材料 4人份
越南米紙 4大張
南洋風漬物
小黃瓜 約100g,刨絲
紅蘿蔔 約100g,刨絲
薑 一個拇指大,剁碎
鹽 少許
糖 少許
魚露 少許
檸檬汁 少許
越式酸甜沾醬
魚露 2大匙
糖 1大匙
檸檬汁 ½大匙
辣椒 ½大匙,剁碎
大蒜 ½大匙,剁碎
其他內餡
蝦子 8尾,去泥後燙熟,冰鎮後對剖
美生菜 ¼顆,絲切(或萵苣、大陸妹)
薄荷 適量
九層塔 適量
香菜 適量
(裡面還可以包:米線、酪梨、其他蛋白脂肉類)
作法
南洋風漬物
1.蔬菜混合薑、鹽和砂糖,拌勻後醃漬約十五分鐘,把多的水分擠掉後加入魚露和檸檬汁,然後試吃調整一下調味。稍微有點鹹味即可
越式酸甜沾醬
1.全部混勻後即可,事先做好讓糖有時間可以溶解開來。
最後步驟
1.將米紙迅速過水後鋪在桌上,擺上兩尾蝦子後,放上生菜與香草,再擺上醃漬蔬菜,捲起來後即可享用。
重點是過完水,要非常快速的捲起來,會馬上變軟、變黏,要留意喔
--
00:00 開始
02:18 備料
07:05 開捲
09:58 試吃
--
廚房廢寶索艾克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soacliu/
IG:https://www.instagram.com/soacliu/

拇指 小 黃瓜 料理 在 糖餃子Sweet Dumpli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嗨!大家好,我是 Cassandre,今天來紀錄一下蔬果箱的初體驗 #vlog。
這個小短片本來只是上傳到 IG 的一則生活分享,後來覺得這些蔬果還蠻賞心悅目的,就一併來這裡分享,不知道大家也有使用蔬果箱的經驗嗎?
上個禮拜因為打疫苗的關係,至少有三個全天都廢在家裡體驗被卡車輾過的感覺 (沒打過的別擔心,每個人反應不同囉,主要是我沒有吃藥去緩解不適,全部交給免疫大軍去作戰),雖然精神萎糜,但肚子是另一個平行宇宙,特別感覺飢餓,但休息期間聽醫生的話,不喝咖啡茶,不吃海鮮 (魚可以), 儘可能不要出門日曬吹風,只能在家裡過著吃喝昏睡的日子,還好事先預約了蔬果箱,在副作用大緩解的 Day 3 收到,真的是幫了大忙。
我很喜歡去傳統市場跟超市採買,但每次明明沒買多少東西,兩個購物袋也沒有裝滿,卻重得不得了,扛回家都快崩潰了。後來學聰明了,米、油、調味料這類比較重的都採取網購,那幹嘛不也來宅配蔬菜水果,我們社區在疫情期間倒是很多人這麼做。
這次的蔬果箱初衷很不錯,所有蔬果都是裸裝或用紙袋分裝,完全不使用塑膠袋,而蔬菜是當日產地現採直送,這點算是有吸引我 :)
個人覺得蔬果箱有另一個好處,就是有很多食材平時在傳統市場或超市難買到,蔬果箱反而有,好比顏色呈現鵝黃色的奶油黃龍果,我這個台北俗第一次看到,不過味道與紅色的火龍果都一樣就是了。
還有平時去市場買的菜就固定那幾樣,但蔬果箱的蔬菜種類很多,像蘋果絲瓜、捲心菜、拇指水果黃瓜、山蘇、水蓮菜這些之前沒買過。
算一算有二十多種,詳列如下。趁著食材新鮮,當天就做了幾道料理,果然新鮮就是美味~(📍料理照分享在IG限時動態--“一日三餐“📍)
🔔 這次的蔬果箱內容如下:
❶ 澳洲馬鈴薯 ❷ 水果彩椒 ❸ 牛蕃茄 ❹ 大蒜 ❺ 老薑 ❻ 甜豆筴 ❼ 拇指水果黃瓜 ❽ 地瓜 ❾ 梨山高麗菜 ❿ 蘋果絲瓜 ⓫ 紫洋蔥 ⓬ 栗子南瓜 ⓭ 山蘇 ⓮ 水蓮菜 ⓯ 奶油黃龍果 ⓰ 黃金果 ⓱ 台東拇指酪梨 ⓲ 荷蘭豆 ⓳ 羅勒 ⓴ 荷蘭芹 ㉑ 香菜 ㉒ 雞蛋兩盒 ㉓ 青蔥一把

拇指 小 黃瓜 料理 在 A力地方媽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原型食物怎麼吃:飲控做到60分就很棒-千張蝦餅』
千張是個很神奇的東西,
我是先認識腐竹小姐,才結識千張先生的,
原來他跟我煮豆漿常見上面那一層皮膜,
是血緣相近的親戚,都是黃豆的變形種,
而做成這種紙張樣,雖然不能飛鴿傳書,
但萬物皆可包,拿來做蝦餅.餛飩.火鍋料啊!
可塑性之高!
用千張取代麵粉或潤餅皮來煎蝦餅,
真的可以安心的多吃一點,
當然少油少醣的煎餅少了些厚實酥脆的口感,
但是在日常生活的飲食中,
美味與健康的取捨裡,退得半步,方可兩全!
曾經把自己吃成“圓形實物”的我,
現在總是喜歡建議姊妹,
把日常飲食改變成原形食物為主,
因為回顧自己以前的飲食習慣,
變胖的原因大概可以找出七八分...
不外乎就是圖方便,圖美味,
喜歡速食套餐,消夜來個泡麵加可樂,
麵包來者不拒,外食重口味雞腿便當要炸的!
吃原形食物其實並不麻煩,
青菜燙過,肉悶熟,海鮮蒸熟,
簡單料理簡單調味,就是容易生無可戀,
與原形食物相看兩生厭,
所以才會發生這兩次,我都把原形食物,
肢解到它媽都認不出它來,
我們是凡人啊!
生活總要有點不同,才會有趣!
🦐千張蝦餅 食譜
蝦仁 - 100克
花枝 - 大約跟蝦1:1(不加也可以餅會軟腳)
蛋白 - 1個香油 - 一中匙(用豬更香啊)
鹽 - 1/3小匙
米酒 - 1大匙
白胡椒粉 - 1小匙
小黃瓜或蔥花 - 一個大拇指
作法:海鮮與蛋全部打成泥,切入綠色植物,
小火薄油鍋,千張撲鍋,蝦枝泥覆蓋好撲鍋千張,
再用另一片千張撲上去蓋好蝦枝泥,
小火烘到蝦枝挺身,千張臉赤黃,翻面,
再烘它片刻,起鍋切八段(六段也好)!
🌶酸甜沾醬
白醋 兩大匙
水 兩大匙
糖醇 兩大匙
魚露 一小匙
辣椒 看良心
作法:白醋與水和糖醇下鍋,享受一下嗆鼻醒腦,
糖溶化,醋也稍微不這麼嗆了,加魚露與辣椒,
煮掉魚露的腥味只剩鮮味,煮到喜歡的濃稠度,
可以一次煮多一點冷藏備用,
家人才不會時常掩鼻投射嫌惡的眼光~
----------------------------------------------------------------------------------------------------------------------------
我是A力,運動是我的日常,廚房是我的療癒室,
我曾經是個圓噸噸的地方媽媽,也在九彎十八拐的減脂路上迷過路,
如果妳也在學習,我會很開心在這裡見到妳~
這裡有我老公幫我記錄的生活,我也很歡迎妳到粉專上跟我聊天,
生活是一場接力賽,我們一起陰溝裡賞星星!
粉專:地方媽媽 健身筆記 Ellie
https://www.facebook.com/ellielocalmom
IG:local_mom_ellie
https://www.instagram.com/local_mom_e...
攝影-自拍 or /火野攝影 周琨瑾
配樂-
––––––––––––––––––––––––––––––
Track: Drive Around Town — Broke In Summer [Audio Library Release]
Music provided by Audio Library Plus
Watch: https://youtu.be/lca1p-q1OPQ
Free Download / Stream: https://alplus.io/drive-around-town
––––––––––––––––––––––––––––––
Track: Break Free — Vendredi [Audio Library Release]
Music provided by Audio Library Plus
Watch: https://youtu.be/HvxqiK2d6CE
Free Download / Stream: https://alplus.io/break-free
––––––––––––––––––––––––––––––
攝影-周琨瑾
剪輯-彭佳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