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奇特的疑難雜症案例集 (一) 怪異的痙攣與無法跨出的左腳
這個案例算是豆花從開始做結構治療以來處理過最困難、最複雜的案例之一,而主訴問題是最奇特的沒有之一,目前已持續調理兩年半多,除了過年之外和這次疫情中間幾乎都是維持每週處理沒有都間斷,雖然表定是處理兩小時,但往往會花超過兩個小時以上的時間來處理,詳細原因看下去就會知道為什麼了。
她其實四處求醫也有十年以上了,以下是主要傷病史、剛到豆花手上時有的症狀以及目前調理成果:
重大傷病經歷:
94.11.17 下雨天騎腳踏車時被車撞,沒有骨折也沒有明顯外傷,應該是被撞到左側,因為左半身多處瘀青以及下巴有縫幾針。車禍後左臀會不時的有輕微痙攣狀況,不嚴重所以並不影響正常生活以及上下班。
101.12.15 右手因為大力的拉扯導致嚴重扭傷,右肩有打類固醇止痛但導致右手強直性伸直,之後右手就有問題。
101.12下旬 右腳因為踩空人行道嚴重扭傷。
106.2.6 肛門廔管因不明原因流血不止開刀,開刀之後痙攣變嚴重,在回復室的病床上有用繩子綁住手腳固定在床上避免痙攣進一步受傷,但是痙攣嚴重到把繩子扯斷,在那之後痙攣發作變的平繁且日益嚴重,開刀的傷口會劇痛之外還有一些奇怪的症狀就陸續發生嚴重影響日常。
主訴問題:
痙攣相關問題,最主要問題之一
身體多處會不時不自主的痙攣且大多會伴隨強烈痛感,主要出現在左臀與左腳,不過全身都有機會痙攣,在調理過程中就有看過雙手、雙腳、肚子、喉嚨出現痙攣的狀況,甚至連眼睛都會一直不自主快速眨眼。變天尤其下雨天、坐車太久、打顯影劑、看牙醫嘴巴張太久、走路太久、躺著、側躺...等都有可能會誘發痙攣,下雨特別明顯,就跟氣象台一樣,另外比較困擾的是晚上睡覺不能正躺或躺左側,左臀壓著久很容易痙攣,會影響睡眠。痙攣西醫的處理方式就是冰敷,但她說沒甚麼效。痛起來的時候會自己用原子筆蓋用力壓蓋掉那個疼痛,但必須大力到會瘀青的程度才有效果。
目前調理到從每天痙攣到現在大約一周一次且範圍縮小到只有左臀,疼痛感也減少很多,甚至有幾次一整周都沒有痙攣的狀況發生。整體來說痙攣情況比較可以控制,痙攣時間縮短不少,雖然疫情已經接近1個多月沒有調理,也大多還是維持在約一周一次的頻率,且比較能夠正躺睡覺。
縱軸方面問題,另外一個主要問題,會影響日常生活
通常在久坐之後會痙攣,而痙攣之後腳的問題就會出現,非常特別的狀況,左腳會變得沒有辦法控制,無法讓左腳向前邁步,就好像在演默劇一樣,有一種無形的力量擋住,有時候左腳連抬也抬不起來,就算用盡吃奶的力氣抬起來但是沒辦法往前放,左腳好像已經往前了,但是身體怎樣也沒辦法把重心移動過去,但說也奇怪倒著走、螃蟹左右走卻又都可以,就唯獨往前不行且大部分會伴隨疼痛。
調理後或痙攣後很容易會出現她所謂的無法三合一的情形,也就是從椅子上站起來、坐下到椅子上、往前走三個看似非常平凡的動作,沒有辦法同時存在,有時會可以站起來往前邁步,但就怎樣就是坐不下去;有時變成可以往前走跟坐下,但一坐下就站不起來了;有時變得可以坐可以站,但就是走不出去,從外人的角度來看真的很像是在演戲,用力想坐下但是有人把她拉住,用力想站起來但屁股像是被黏在椅子上一樣。這是最難處理的部分,有時剛調完的當下是可以,但走一下下可能10分鐘就又有問題,更極端的狀況是可以左腳能夠往前跨一步但就是跨不出第二步,所以大部分時間需要她留校察看,讓她在旁邊感覺一下,在每個case中間的時間或吃飯休息時間再來觀察,調到最近有蠻高的機率調完就可以直接回家了。
另外還有一種更特別的狀況,走醉步,忽然間沒有辦法自己平衡,走路會搖搖晃晃的,一不注意可能會到,久坐站起、痙攣後或調理後都有可能會出現,目前判斷的原因是跟車禍有關,準確來說是跟左胸前很大的張力拉扯到頭頸造成的,把左胸前很大的張力鬆開之後這樣的情況就幾乎沒有再出現過了。
有教如何掌握重心的走,回家之後她要自己復健,一開始的目標是要能夠連續走路1小時,一來是要讓她慢慢能夠回復正常生活,二來是能夠確認調理的效果,痙攣是否真的能夠被控制,左腳的問題點在甚麼地方。調理後還是需要自己運動去建立身體的感覺,讓原本不能動的活動,調理開可以動的活動之後真的不能動的地方才會顯現出來,從一開始的10分鐘休息一次,慢慢加到30分鐘休息一次,到現在已經能夠連續走路1小時目前當下以及當天晚上都不會痛,且不會癢了。接下來的目標就是能夠跑步,疫情爆發前有嘗試過幾次,這樣會把痛點引誘出來然後處理,再來以跑的當下以及跑完後不會痛為目標繼續努力。
長途的交通工具只能坐休旅車,腳要有空間能夠活動,一般公車、火車、高鐵因為腳要一直彎著會很痛,也可能誘發痙攣,到達目的地要下車時左腳受力時很容易會劇痛,一定要從右腳先受力,不坐完車很容易不能走,調理後應該可以坐比較長途的車,不過沒有試過還不確定。
另外也無法坐機車,首先是腳跨不上去,就算跨上去骨盆也會很痛,就算不痛上去,下車時左腳一踩地整個重量放上去會劇痛,必須要小心地從右邊下,當然也沒辦法騎腳踏車,調理到現在是可以跨坐上機車且乘坐1小時以內不會痛也不會痙攣,也可以自行騎腳踏車20-30分鐘了。
雙腳很怕冷,像是從骨子裡面冷出來的,晚上要傳厚毛襪才睡的著,同時身體、手也怕冷,連夏天都不開冷氣要蓋棉被才睡的著而且還不會流汗。現在體溫有比較高,手腳也比較不怕冷,夏天晚上會被熱醒,比較接近正常人的狀況。
橫軸方面問題,次要的問題,是調理一段時間後才發現的
兩手的協調控制度都很差,沒辦法慢慢的把手抬起來,同時兩手抬的角度只能90度跟180度,其他角度都無法維持,肩膀、手肘無法放鬆自然下垂,尤其是右手有時會不受控,因為一次右手很痛打完類固醇針劑後右手痛到整個強直性伸直,後來一些特定角度就會復發,當想要把右手往前或往後繞圈就會卡住,同時誘發右手會強直性一直維持舉手的動作且伴隨疼痛。目前調理到左右手都能夠往前往後繞圈不會卡住也不會誘發舉手,可以控制手慢慢抬且角度較大,這個也是要她回去復健的一個部分。
右手腕、手指不太能出力且無法做精細的動作,無法自己扣後扣的內衣且寫字會很醜,目前調到可以扣後扣內衣,寫字也沒問題了。
兩手跟腳一樣容易冰冷,現在有溫度了。
其他問題,另外一個很困擾生活的主要問題
除沒甚麼食慾外,一天還會上4次以上的大號,外出會很麻煩,手術後體重從五十五掉到四十九人會很虛,雖然她有努力吃,但只要一痙攣後體重就會快速的掉。調理到目前大號可以控制在2次左右,並且比較有食慾體重也回復到五十一公斤了。
嘴巴沒辦法一直張開,左邊顳顎會很痛,而且會誘發痙攣,所以在看牙醫非常頭痛,目前調到比較穩定,她的牙醫有說現在比較穩定可以做治療。
四肢乾癢,手術前是兩膝蓋皮膚會癢,左側大於右側,手術後拓展到全身癢,無法待在冷氣房太久,調到現在癢的狀況有改善。
有時會嚴重乾咳無痰吃中藥西藥都無效,調理後有改善很多。
月經時開刀傷口會劇痛且痙攣會變的嚴重,人也會非常虛弱,幾乎都要躺在床上,調理後疼痛與痙攣的狀況都改善很多。
豆花調理兩年半覺得造成這些症狀的原因可以用一個字來形容:亂。
縱軸、橫軸、前後軸都整個亂成一團,筋膜結構因為幾個主要巨大的外力位置錯位,整個筋膜網絡扯亂,整體張力系統是一團混亂,在一團混亂情況下強行使用,整個路徑就更加紊亂不堪,身體的緩衝空間、代償結構用到極限,完全沒有自行調節的餘地,所以大腦發出的訊號與接受到異常的訊號相互影響下導致很多奇怪的症狀。
而為了要得到"亂"的推論豆花也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才理出個頭緒,因為痙攣、不能久坐、腳無法彎曲...等代表很多結構治療的手法無法使用,因為會痛到坐不住、坐著的時候抬腳的動作會痛到逃開、坐太久會痙攣,還無法正躺太久、正躺屈膝也無法控制、側躺腳彎不起來,甚至還不能趴著,更別提手還不會放鬆,90%以上常規的結構治療手法都無法操作,必須要完完全全靠手感、知識去不斷的嘗試,從實際反應中累積經驗與校正方向,慢慢把亂成一團的結構理出方向。
每次就是要調到不痛、能走、能站、能坐才放他回家,因為沒有處理好她沒辦法上車回家,只能想盡一切辦法,所以每次調完後都會有一個留校查看的時間,讓身體與大腦休息並且適應一下之後再視狀況處理,每個時段之間的空檔、中間吃飯休息的時間,甚至到全部的人都處理完,晚上9:30再繼續處理,有一次印象很深刻在跨年的那天晚上弄到11點才處理好,差點就要在診所跨年,還好最後有處理好。
一直到2020下半年有幾個重大突破,找到幾個結構張力的癥結點,整個症狀有好轉很多,幾乎所有上面說的改善都是這在這之後改善的。
目前處理了四個主要的結構張力的癥結點:
1.車禍傷到左手跟左腳
2.右手被嚴重拉扯
3.右腳嚴重扭傷
4.腹部不明原因的巨大張力以及肛門廔管的疤痕
而這些癥結點與前面所說的症狀也都有關聯性,案於篇幅的關係,整個結構治療的思路、邏輯與推斷以及要求復健的內容與原因會分幾篇來寫,這個真的是目前豆花寫的最困難、最複雜的案例。
#疑難雜症是進步的開始
2021.7.10 豆花藥傷科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NTDHealt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節目表 https://goo.gl/7fN6pB 官網直播 http://www.ntdtv.com.tw/live Youtube直播 http://bit.ly/33BnFgn 或是加入我們的 談古論今話中醫FB粉絲團 https://goo.gl/H3jsDi 得到更多中醫調理的最新資訊。 ...
手腕扭傷原因 在 豆花藥師 之 身體小教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個如何鍛鍊自己改善自己的心得
豆花最近一直有種感覺:對於自身結構張力的感知的靈敏度以及控制的精細度越高那能夠處理結構治療的難度就越高,某種程度上意想是豆花能夠把對方的身體結構調整到豆花自己身體最順暢的狀態,但是這樣的連貫度對於某些疑難雜症來說是不夠的。但無奈於自己對於張力掌握還不夠清楚,只能用盡一切辦法反覆不斷地去嘗試、去探索結構張力的連貫方式,最近開始回頭往自己身上找問題的癥結點,畢竟豆花不是天生神力的那種,對於自身結構張力是透過後天訓練來的,是透過武術鍛鍊探索自身結構狀態,尋找連貫同時也會發現自身的節點,遇到結構問題也還是需要外力輔助,這樣才能夠事半功倍。
最近幾個月發現下班後常常會覺得自己兩個地方會很緊,但是之前一直沒有辦法明確的察覺到緊的位置與原因,也不單單是因為用力導致的肌肉酸痛,而是結構卡住的那種。
第一個是胸大肌很緊繃,精準的位置是上胸大肌連結鎖骨到肱骨近肱骨端以及腋下把手臂往內夾的肌群會很緊。會緊繃的原因應該是很多抬對方的動作沒有讓身體連貫,力量並不是真的透過"勁"的邏輯"陽出陰回"的模式去抬,而是單純靠手部的肌群去抬,所以胸大肌要用力上提、腋下要夾緊固定支撐,也因此下臂屈肌和手指常常會覺得很緊卡住,但不連貫的原因其實是出在腰腳,部分問題是腰腳結構問題,但主要是因為沒有完全站對就急著做手的動作,所以才會卡在手上。
第二個是右邊腸薦關節處的肌肉很緊繃。這個地方緊繃主要是結構卡住造成無法精細控制。回想起來是很多問題交錯的結果,之前左腳車禍的舊傷沒有完全好、兩腳都有過嚴重扭傷右腳比較嚴重、大學硬拉筋時股骨頭有脫位過、大學時期一些跳換伏虎勢的拉傷、以前有騎機車摔車摔右邊...等,所以右腳一直有一些問題,當砲兵有挖洞訓練,那段時間曾經整個右腳從腸薦麻到大腿後側,後來右腳小拇指就一直會麻木,摸起來觸感很像別人的。靠著之前練拳對身體的控制勉強能夠用,但最近有種油盡燈枯的感覺,必須處理。
現在回想起來之所以能夠明確找到張力源頭的原因有幾個,首先是農曆年前去看板橋漢昇中醫彭文光中醫師調理內科一段時間,彭氏脈學是從「捨症從脈」出發,延伸出「一脈一方、一方一脈」的醫理,配合上按之至骨的取脈手法後,就會進入到尋找病患真正病因的診脈系統。彭醫生光靠把脈就知道豆花的腰椎卡住不太能動,而當下豆花是沒有察覺的。按照彭醫生的說法是腸道系統比較差,有很多宿便,前後靠潤腸湯、木香檳榔丸等藥清宿便,一天拉個四五次,也確實有看到一片一片的宿便排出,說也神奇拉這麼多次人不但不會虛,身體反而輕鬆了不少,清完腸道後發現原來腰椎是卡住,應該是腹部深層筋膜開始活動就明顯察覺腰椎不能動這件事。骨盆這段結構壞久了影響內科,也可能是內科壞久了影響結構,從哪邊開始理論上都可行,而豆花是從內科開始。
感受到自己腰椎不能動就設法去找張力的源頭,透過練拳發現是兩足弓塌了的關係,目前最明顯的是左腳車禍以及右腳武術的陳年舊疾再加上雙手擒拿鎖住手腕跟肋骨,縱軸橫軸的扯住導致的,知道問題根源就能找到處置方法,找道館師兄弟幫忙處理,豆花提供結構治療的邏輯知識,師兄弟一人轉大腿,一人轉小腿,一人搬腳踝,想辦法慢慢一點一點把筋膜對上,真的不行就再多一個人,擒拿同理,想辦法讓結構比較能夠鬆解對上。最主要的偵結點在一個類似跳換伏虎勢的動作讓跟骨到大轉子一路都對上,右腳小拇指麻木感已經好很多了,在慢慢把兩腳足弓拱型調出來。
足弓拱型回來之後比較有支撐力,練拳感覺更上一層樓,更能夠精確的操控微細的變化,也能夠感受到更多張力與力量流動方向,前陣子才能提出"陽出陰回"的看法,只是還沒能夠確實地掌握,這幾天練拳的時候特別針對前面說的兩個緊繃的地方下去練習去感覺,才發現緊繃另一個主因,之前因為結構問題所以會無意識地用力維持平衡,骨盆歪所以屁股要夾緊不然無法穩固,但是屁股一夾髂腰肌就鎖死肚子就往前凸,胸椎軀幹的部分也就鎖住,所以手部動作必須要靠腋下固定支撐才有辦法抬手。
改善方式是每個動作都要慢下來,確實的按照都"勁"的用力模式出例,路徑遵循"陽出陰回",先找到自身的"重心",讓身體連貫了之後再開始做動作。嘗試了幾天發現有了顯著且實質上的差異,感覺有提升一個層次的感覺,能夠更精準的判斷卡住的點,也因為知道怎麼卡的能夠更輕鬆省力去調整,能夠把塌掉的足弓重新對回來,覺得很有成就感,之後把最近對於足弓的心得會再另外整理一篇。而且有人說:「這次你看起來輕鬆很多,之前你感覺都是用盡全力去把我的身體卡回去,像是在燃燒自己的生命一樣整個人很累,但這次不但沒甚麼在出力效果還比較好。」
之前雖然因為車禍讓身體有了進一步的掌握,在疼痛、某些地方完全無法使用的情況下還要能夠調理,而且效果還比之前好,是藉由限制學會了局部的精細控制。而現在這樣的限制已經沒有必要了,反而是一種阻礙,解開這層枷鎖才能探索更高的境界。
#感覺到緊繃才有放鬆的可能
#知道方法要精準的執行才有意義
2021.3.27豆花藥傷科
手腕扭傷原因 在 豆花藥師 之 身體小教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個關於老王的心得
連續兩週幫從建中時期一起練拳到現在的老同學調理,這過程驗證了兩個之前一直在觀察研究的方向:
第一,出來混的遲早要還。在我們的武術系統中的擒拿練習,與過去受傷的表面疤痕,其實對筋膜非常深遠,事出必有因,有些很難好的問題,必須要在處理完舊傷後才有辦法真的解開。
第二,人是一個整體。筋膜網絡環環相扣,除了同側線性關聯之外,也存在X型的關係,對側手與腳的關係也是存在的。
起因是老王最近練拳進步,打重袋的力道完全從腳上來,雖然已經是16盎司的拳套加上正確的纏手帶以及緩衝護墊,右手腕結構承受不了衝擊力受傷,之後一週右手腕不能承受任何力量,內外翻旋、上下轉動角度受限且都會痛,甚至騎車催油門的動作都會痛,非常影響日常生活。
手腕旋轉會痛除了八塊腕骨因為強烈的衝擊歪掉之外,尺橈骨、肩鎖關節與肋骨的排列本來就都有問題,軀幹、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相互拉扯的狀況太嚴重,所以手腕才沒有辦法承受打砂袋的反作用力,打沙袋的衝擊只是一個導火線,爆發的是十幾年前擒拿的舊傷,也因此身體沒辦法做代償與協調,所以疼痛與不適感一直揮之不去。
處理上要先把拳面骨節上的皮層皺褶處理開,讓皮能滑動,再把下臂伸區肌鬆開,把急性扯住新的、外層的張力鬆開才能處理舊傷。
擒拿鎖住的端點是從手腕到肋骨,一路上的筋膜都會被扭住,整體張力看似順,但端點上會有皺褶,胸骨柄與肋骨間隙有很多細小的皺褶與沾黏,卡住胸廓,所以橫軸無法帶動,要處理開,胸口的皮與筋才有辦法滑移。右手上一道舊疤痕(與下臂曲肌垂直,長4公分左右)是另外一個張力卡點,要讓疤痕下的皮與筋能分層滑動,接著才有辦法把肋骨、肩胛、肱骨、尺橈骨、腕骨、掌骨、手指的筋層與骨層一一對上,還有同側縱軸對上,手腕內外翻旋角度就跟左手一樣且不痛,也能撐,能承受力量。
隔三天沒做劇烈運動、扭到或什麼的,右手腕內外翻旋到極限忽然就痛起來,雖然可以撐但催油門會有異樣感。
再檢查發現上半身之前處理的東西都還是好的,而且橫軸不管做甚麼改變狀況都一樣,因此判斷應該跟橫軸無關,從整體的張力找發現問題從縱軸來的,追根究柢發現主要卡住的是左腳脛前的舊傷口,是他國中摔到大理石磁磚上的一個疤痕,有一大坨不能動卡住的筋膜皺褶與沾黏,脛骨卡住骨盆,脊椎肋骨無法連動,右手翻旋角度因此受限。一開始左腳張力沒有特別明顯,因為對側的X型結構關係沒有這麼明顯,再加上是很久以前的舊傷,代償張力狀況比較深層,要等到淺層問題處理完之後才會浮現出來。
因為是很久以前的沾粘,一整坨沾黏硬塊完全不會動,要由外而內一點一點處理開來,先讓表皮能滑,再把黏在脛骨上的面滑開,接著一層一層讓脛腓骨能轉動,當左腳脛腓骨能夠轉動之後,就算沒有處理手,內外翻旋角度就變大很多,痛感降低,接著把右腳共軛的筋膜裡順、縱橫軸對上,右手內外翻旋到極限就不會痛了。
大部分非常難處理的頑固型痠麻痛都不是忽然蹦出來的。
冤有頭債有主,有時候筋膜調理沒辦法一兩次就完全好的原因就出在這裡。
腳扭傷以前可能過個兩三天就不會痛了,因為身體筋膜還有空間能夠代償調整,但當傷害一點點累積,扭傷的腳過了一週、一個月甚至一年都還是會覺得怪怪的,微微痛痛的,那是因為身體已經沒有辦法靠代償消弭張力,只足夠維持在勘用的恐怖平衡。
當有一天不小心受傷破壞了平衡,甚至只是單純累積到極限,所有問題就一口氣爆發出來,這個時候要處理,就要一步一步把前面的問題都解決,讓筋膜空間慢慢回復,必要時還要配合復健重新訓練筋膜,單純的抹平張力遮蓋問題是不夠的,出來混的遲早要還。
#舊傷影響深遠
2020.10.11 豆花藥傷科
手腕扭傷原因 在 NTDHealth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節目表 https://goo.gl/7fN6pB
官網直播 http://www.ntdtv.com.tw/live
Youtube直播 http://bit.ly/33BnFgn
或是加入我們的 談古論今話中醫FB粉絲團 https://goo.gl/H3jsDi 得到更多中醫調理的最新資訊。
----------------------
有一位年約50歲的農婦,因家裡以種蔥為經濟來源, 幾乎每天都要下田工作,種植、採收、洗蔥等,相當辛苦,收入還不錯生活也很滿足,可是有一天晚上睡覺時手腕感到有刺痛感,以為是扭傷買塊藥布貼一貼沒有好轉,一個月後疼痛加劇到醫院檢查才被認定是腕隧道症候群,這個名稱從未聽過感到很訝異。
這一集很高興邀請到中醫針傷科權威陳朝龍中醫師來到現場,來分享他的治療經驗。
本集內容主題如下:
1.甚麼是腕隧道症候群?
2.腕隧道症候群發生的原因
3.哪些人好發腕隧道症候群?
(1)長期反覆使用手腕做屈伸動作的人
(2)五十歲前後的更年期婦女
(3)糖尿病患者
(4)孕婦
(5)過度肥胖者
(6)洗腎病患
4.腕隧道症候群自我檢測
(1)手腕屈曲擠壓測試
(2)手腕內側敲擊測試
5.中醫如何治療腕關節症候群?
(1)中藥治療
(2)針灸治療
6.腕隧道症候群日常保健小秘訣
7.何謂媽媽手?與腕隧道症候群有關嗎?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ziWakpUJoU/hqdefault.jpg)
手腕扭傷原因 在 手腕扭傷什麼情況應該就醫?! - Dr.53 林頌凱醫師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生活中許多事情都離不開我們的雙手因此,活動量非常大的 手腕 是傷兵名單的常客! 但因不同 原因 所造成的 手腕扭傷 處理的方式也不相同!... ... <看更多>
手腕扭傷原因 在 宇泰復健三民河堤的貼文 的推薦與評價
手腕扭傷手腕扭傷 後,雖然過了很久,但只要稍提重物或扭轉用力一些,還是會痠軟無力嗎? 急性期,腕關節附近的韌帶及組織會腫脹及疼痛,此時切勿推拿,否則可能加重組織 ... ... <看更多>
手腕扭傷原因 在 【手腕扭傷】什麼程度應該儘速就醫?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Dr.53是一個致力用簡單的方法,教你擺脫痠痛,遠離運動傷害。✋手,是我們從小到大動的最多的關節之一。但是不小心 扭傷 該怎麼辦?讓Dr.53教你怎麼分辨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