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我創作〈小情歌〉,寫下這句歌詞:「我想我很適合/當一個歌頌者」,2019年,我引申創作了〈歌頌者〉這首歌,「歌頌者」三個字我自引〈小情歌〉歌詞。今天,他卻表達「歌頌者」三個字,是他給的建議,讓我不可置信。
從兩年前這件事發生以來,除了法庭上,我從未公開談過此事。我一直不懂為何會發生這樣的事,一直希望是一場誤會,也一直覺得或許不談論,是對心中那位曾視為父親的人,最後的尊重、寬容與一點保護。但事實上,這樣的盼望落空了,一次又一次,我終究心死了,也覺得必須好好對關心我的你們交代一次這些事。
【事件經過】
我和林先生在2008年有簽署一份詞曲授權合約,原訂2014年底結束,而因我信任對方,一直自動延續到2018年底。
2018年的9月20日,我跟林先生約在他家開會,我向他表示,覺得自己快40歲了,一直以來感受到人生無常,我擔心自己要是突然死掉,家人什麼都沒有,希望詞曲版權拿回來自己處理,他也同意。
我認為依照我們十多年來互相信賴的關係,當面口頭講是比較尊重的方式。我10月26日寄發存證信函提及此事,怕嚇到他,我也先用LINE知會他,他也表示沒問題。
接著在12月6日,我們簽署「合約終止協議書」在雙方律師見證下,確認詞曲合作終止,也將10月26日的存證信函寫進終止書,以「全部遂其所願」表示同意。林先生也親自在電話裡跟環球版權總經理確認以後我會自己處理版權,也發訊息給我「12月31日前這些轉移的對象都會知道你即將自己做」。
原先我想讓一切靜靜落幕,而林先生要求我擬稿,必須在12月31日公開聲明,對外表示以後我將自己處理自己的工作。我記得他一直告訴我要「妥善處理、好聚好散」,並且希望我們能「樹立典範」,告訴大家,不是每一個藝人跟經紀公司結束都要撕破臉。後來也公開聲明結束合作,沒有一點點讓我懷疑我們還有存續任何合約的可能。
一直到2019年4月,我突然收到他的存證信函,我非常錯愕,何況中間我多次在節目上演唱自己創作,他從未有任何反應。收到存函後我不斷跟他聯絡,好幾天他不接電話、我用各種通訊軟體訊息他也不回,最後用email,他才回覆宣稱詞曲授權還在他身上。
沒多久,林先生開始對我提起假處分、民事訴訟、甚至到刑事,還把我所創作的歌名搶註商標。我的律師苦笑地說:「他送給你全餐耶」。
10月,在被告後第一次見到林先生,記得檢察官希望能促成和解而問他「如果要和解,你的條件是什麼?」我記得他表示「我希望他把寫給蘇打綠的所有詞曲都給我,我想keep住我跟蘇打綠的美好回憶!」我記得檢察官當場回應他「這要求已經超出案件範圍,你告『吳青峰』,現在卻要求『蘇打綠』,連我都覺得強人所難,你怎麼能要求他接受,不要講得很漂亮說是美好的回憶,但其實你是想要某些東西。況且現在都告了,也不美好了。」後來我嘗試庭外再約他和解,他提出的條件依然是「繼續授權所有蘇打綠發表過的詞曲,要使用不需經我同意」,並告訴我「只有他知道我的歌怎麼用最好」。當時訴訟的開端是〈歌頌者〉這首歌,和解條件卻是「蘇打綠過去和未來的歌」,過去近百首歌曲,甚至未來我還沒寫的歌?難道不令人懷疑這才是目的嗎?
【一次又一次的死心】
經過幾次出庭與報導,很多人漸漸發現這件事,但你們不知道的是,你們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兩年多來,我不斷收到無數書狀,幾週一次,一次動輒數十頁。應該談法律的書狀,卻成為一次比一次荒謬且攻擊性、情緒性的字眼。你們偶然看到報導覺得氣憤的,卻是我的日常心碎。
合意不續約,安分守己唱自己的歌,卻被形容成「無視法紀,不斷膨脹放大自身之權利。」;
為了承接他瞞著我簽的合約,卻被說成「違約在先,企圖霸王硬上弓」;
一個創作者、著作權人反被「被授權人」稱為「不潔之手」;開庭被往事勾動而難過,卻被描述為「其妄尊自大、不可一世的霸道心態與作法,與其前次開庭時的楚楚可憐形象,根本南轅北轍、判若兩人。」;
在高雄演唱會前被觀眾質疑我不能唱自己的歌,卻說我是「利用『創作者不得演唱自己的作品』之悲情訴求,企圖博取大眾之同情,以炒作演唱會熱度之宣傳手法」;
說一個中文系畢業生「曲解電子郵件文字到這種程度」;
連林先生當時委任的律師,都出庭作證所有人都很清楚三份合約皆已結束。對方卻可以寫成是林先生「隱忍退讓,百般之退讓與成全」,說我「令人瞠目結舌」;
當對方提出假處分,要求法院令我四年四個月內不能使用自己作品,他們說凍結我的作品「影響不大」。為了抗辯,我們提出《太空人》的銷售,以及過往歌曲紀錄,這時對方回應「辯稱因為銷售量大所以就應該容忍其侵權云云⋯⋯然還以此沾沾自喜⋯⋯豈非財大氣粗者就可以任意侵權而可以不負法律責任」、「小情歌歌曲並非著名,亦未與『吳青峰』有密不可分的連結。小情歌歌曲僅有1619萬次之觀看次數⋯⋯實難謂其非過於膨脹自身之評價」、「無與倫比的美麗僅有1019萬次之觀看次數」等等辯稱凍結我的作品,對一個創作歌手影響不大。
這樣的言語已歷時兩年,在此所提也只是冰山一角,我真的分不清,到底是寫書狀的林佳瑩律師、張志朋律師的言語,還是林先生本人的意思,但無論如何,就算是律師的意思,肯定也經過林先生同意;就算是林先生的意思,也是律師下筆的。
一次又一次,我真的不敢相信,這些話是從一個,我曾視為父親的人口中說出。一直以來盲目相信他、永遠感恩報答的我,為什麼要這樣被對待?就因為不合作,十幾年的情誼都不重要了嗎?那些他曾說是家人、是partner,口口聲聲的好聚好散,都是假的嗎?
網路上看到許多擷取片段發表意見的法律人說「青峰犯的錯是沒有在三個月前以書面表明不續約」,但他們不知道我的經紀合約包含了著作權條文,2018年12月我與林先生新簽署的〈合約終止協議書〉終止了「詞曲版權、經紀、唱片三份合約,終止書的副本公開聲明即是不續約的書面文件,這點民事判決書也說:「以後約修正或取代前約,致無須在該年12月31日前3個月為之」。
上一次開庭,林先生當時的委任律師有一段證言讓我很驚訝,她說2018年終止合約時,她詢問林先生三份合約,林先生回答她:「版權早就談好了,是沒有爭議的部分,其他兩份因為有工作需要交接,所以要特別寫清楚。」林先生給了她經紀合約與唱片合約,並表示「詞曲合約找不到。」我驚訝的是,我知道林先生全部合約都交給會計張小姐保管,他告訴律師找不到合約的同一禮拜,我也曾向會計張小姐要過詞曲合約來看,不可能找不到。這句話讓我不免驚嚇地懷疑,難道一開始就別有用心?
上一次開庭時,我沒有想到我會哭出來,在證人的證詞中,勾起太多我早已不願回想的往事細節,包括「林先生很擔心我不願意承接騰訊這份合約,他會違約」;但連證人都很訝異我「全盤接受林先生要我承接的」;我曾詢問林先生「是否能聘請你當製作人」卻被林先生拒絕「要斷就斷得乾乾淨淨」;協議結束後我甚至「挽著林先生的手,告訴他:『你不願意一起工作沒關係,我們還可以是家人』」⋯⋯這種種,實在讓我一時沒忍住情緒。
我哭,不是因為我想博取同情,是因為我有真感情。我哭,是因為我至此徹徹底底死心,如同第二次經歷「失去父親」的過程。我哭,是因為我一切都為他著想,但最後換來了什麼,而這一切,竟然是由當時的「對方律師」替我見證的,真是諷刺。
【我對每一個創作者想說的話】
事件開始時,我正面臨《歌手2019》決賽演唱〈歌頌者〉的掙扎,我沒有告訴周遭的人發生什麼事,自己每天回到飯店默默流淚。
坦白說,最開始我問律師:「我們能不能乾脆認輸?他要錢,就照他說的賠,當花錢學教訓、認清一個人,也就不用浪費生命在他身上了。」我很心痛,但我實在不想花費心思在這件事上,依照我們對他以往與其他對象諸多訴訟的了解,他總是纏訟到底,而對我一個創作者而言,我一開始希望版權在自己身上,就是有感於人生無常,就是因為珍惜生命、珍惜時間,而現在我卻要浪費這麼多生命訴訟,這些時間如果我能拿來寫歌,該有多好?
但律師說:「你是第一個唱自己寫的歌被告的,沒有前例。如果你不力爭到底,你會害到以後有一樣遭遇的創作者。」正因如此,我一直在為了未來我不認識,但可能面對一樣事情的創作者,拼命面對著。同時,一旦看清蘇打綠的歌曲是被搶奪的目標,我也必須為了蘇打綠六個人十多年的心血奮戰。
我們從小的環境、教育,一直被教導要「尊師重道」、「忍耐是美德」,但就是這些教導,讓過猶不及的我,因為懷著感恩,所以一路以來從不懷疑、盲目相信,最後變成這樣。對於「尊師重道」、對於「感恩」,我自認我一直以來都是做到最好,絲毫無愧於心,於情感、於實際收益,我相信我已報恩百倍萬倍。但遇到錯的事,無止境「忍耐」並不是美德,只會縱容、寵壞他人,最終不但會反過來吞噬自己,更有可能害到他人,甚至親眼看著自己最愛的母親、家人陪你難過。
我希望每一個年輕的創作者,記得一開始就要看清楚合約。常懷感恩、努力回報,這些都是理所當然,但一方面,保護自己更理所當然。如果你合作的「長輩」是正直的,就不會因為你「合理」地詢問自己的權益而惱羞成怒。我希望有所有創作者一定要保護好自己,不要像我一樣遭受這樣的打擊,讓生命如此虛擲。
我從未想過會遭逢如此巨變,也驚覺有時法律保護的,並非對的人或善良的人,而是「懂得怎麼利用法律的人」。我沒想到,創作有時變成一種原罪,為了自己的作品不被奪走,需要浪費這麼多生命、花這麼多心力。我也從未想過,其實有時律師會力挺的,不是法律、不是真相,也不是正義,而是付錢給他的客戶,如此而已。
【結論:我於理、於情都毫無虧欠,更是合理合法、仁至義盡】
我相信我今天一番話,一定會再被對方以各種曲解和利用法律刁難,畢竟對方連我私人臉書的發文都要自行對號入座、要求我登報道歉。但我不怕,因為我沒有一句話是謊言。我也知道這件事還有一段很長的路得走,我相信對方會不斷想辦法繼續纏訟,而閉上眼睛寫寫書狀就有錢領的好差事,亦有很多律師趨之若鶩。我也希望每個要興訟的人多想想自己的家人、孩子,你怎麼忍心讓他們查詢自己的家人,都是這些新聞。
面對這件事到後來,不只是我,書狀中的無端攻擊,從針對我,也變成針對六個個別團員,更沒想到,連馨儀也遭受這樣的對待。看著身懷六甲的馨儀接著被告,跟看到吳媽媽要面對一樣令我心痛不已。
我是一個創作者,還在努力創作著,我深知,音樂一旦失去靈魂,就只剩下技巧;而法律一旦忽略人心,產生漏洞,就只是文字罷了。
蘇格拉底曾言:「不只要活著,還要良善地活著。」活在這世界上,我相信我期許自己擁有的,不只是作品、名字,而是良善。我一向問心無愧,沒有一絲虧欠,於情,於理。
「我們是正義的一方歌詞」的推薦目錄:
- 關於我們是正義的一方歌詞 在 吳青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我們是正義的一方歌詞 在 Peter 皮特好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我們是正義的一方歌詞 在 香港作家王迪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我們是正義的一方歌詞 在 Re: [討論] 《小美人魚》真人版影評:為什麼我們需要-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我們是正義的一方歌詞 在 【經典】無敵鐵金剛主題曲七連發1972-2018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我們是正義的一方歌詞 在 我們是無敵鐵金剛永遠站在正義的一方的推薦,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我們是正義的一方歌詞 在 Re: [討論] 《小美人魚》真人版影評:為什麼我們需要 - PTT評價 的評價
我們是正義的一方歌詞 在 Peter 皮特好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最近YBB的事件鬧得滿城風雨,這件事情無人不曉。除了在我自己的平台,用我一貫的作風來做有關內容之外,我也有在另一個平台做了相關的內容,但是卻被罵到臭頭,讓我也十分無奈無解。
如果你有關注我的頻道,我相信皮粉們一定都會知道,我大多數的影片都是以新聞作為我創作的內容。換句話說,今天新聞正在討論什麼,我就用配音或是其他歌唱方式來“重述”其中的內容。
直到YBB 事件,我也用了同樣的方式來“重述”內容,拜託拜託有心人士,不要因為是“YBB”就把我掛80的牌匾,定我的罪、判我的刑。我是做時事,不是做YBB;我是做“YBB的事件”,不是做“YBB”,這兩者完全不一樣好嗎?只是剛好今天的議題有YBB,今天就算不是她,只要它是大家正在討論的話題,我都會做的(有點像時事懶人包一樣)
“YBB的事件”跟“YBB”有什麼不一樣,你需要知道的就是,今天這一起事件已經不是個人的議題而已了,它已經是一個關乎整個社會的課題。我無法想像,一個清純可人的小女生,但卻深陷在賭海之中,那是很難想像的。今天有一個YBB,在外頭是不是也有千萬個像YBB這樣的女生,在賭癮之中掙扎呢。
很多人說,我就是在蹭熱度,我敢敢在跟你面前承認,我就是在蹭熱度。不在這個時候跟大家討論,還要等到什麼時候呢?你不是這個領域,你可能不知道,在這個YBB事件炒得沸沸揚揚的時候,同時確是賭博公司宣傳最為活躍的時候。我公司裡的網紅們直接就收到電話,想要業配打廣告,我們其實被嚇到了(可能我們刷菇),在這個節骨眼上面,竟然還有人敢敢來?我自己也有很多賭博公司找過我業配,但我都一一拒絕了,原因就是它並不符合我創立平台的理念。
當然我的內容不一定起到教育的作用,但最起碼告訴大家,這是現在正在發生的事,而這件事情事非同小可,大家可以當作社會的借鏡,警惕自己警惕別人!
說到我借此蹭熱度80 別人,其實我有墊高枕頭,好好反思,我真的別成了我最討厭的那個樣子嗎?我真的那麼不堪嗎?我檢視又檢視,捫心自問“我沒有”,我真的沒有”, 我對得起良心,我也真知道我正在做什麼。我沒有落井下石頭,影片的歌詞與內容都是依據新聞以及當時人們釋出的影片作為基地。如果我這樣重述就算是落井下石,那麼新聞媒體是不是都不能報道任何像是這樣的事件,因為重述事件變成了“落井下石”。我知道80 也是現在大家很關注的課題,但可以不要過於敏感啊,那種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感覺真的很可怕。只要我們稍微想要做出表達,就杯弓蛇影把它詮釋成80
最後我想說,謝謝大家的指教,但我沒有那麼偉大,我不是什麼好人好事代表,不要用你那清高的道德綁架我(因為你們罵的真的有夠低俗難聽可怕威脅恐嚇詛咒…. 我望塵莫及啊)
你可以是正義的那一方,同時也可以是魔人的那一方,正義魔人有時候還真的是一線之差。
我說完了 很爽(等著大家來轟炸我 怕怕 逃跑中)
IG:peterpitehao
我們是正義的一方歌詞 在 香港作家王迪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願 #香港人 為接受次貨的年代畫上句號】樂壇就像香港的縮影。無論演藝、會計、醫療、教育、政壇……香港有很長的一段時間,管理層被老一輩霸住,既得利益者不肯退,後生一輩被壓住不出頭。結果我們來來去去都只能聽那幾個台風一般、相貌平凡、因為其他人唱得更差,所以這幾位相比起來已算不錯的歌手。我們接受了香港不會再有張國榮梅艷芳,我們接受了香港人冇得揀,就算次貨都聽住先啦。
聽聽吓就慣。
其實心裡一直知道這些偽人的「character」只是林夕、黃偉文出色的歌詞冠上去的,但人嘛,就是無法面對自己居然連次貨都肯接受,無法面對自己這麼bad taste,而「品味」更大程度是指這位歌手做人的態度,例如為錢可以做到幾cheap。我們不是不想要the best,而是the best從某個時間點起在香港變成not available。以前香港人習慣了由一出世開始,那些有水準的、有品味的、自由開放的都不用花力氣爭取就天然available,不知道當選項中只剩次貨,原來我們可以say no,應該say no,以行動和消費權去表達我們對質素有要求。
張國榮很耀眼,但張國榮不是美好音樂的唯一標準。香港以前很光輝,但世間的光輝不只一種。常說滿心無力感,我們還可以做什麼?首先,拒絕再接受次貨。不只聽歌,還有生活的一切,包括對自己的要求。誰有資格審判香港沒有將來?沒有將來就自己寫自己的將來。
#王迪詩 👉🏻獨家專欄文章、重看60場直播、逢星期四睇live 講歷史、講生活、推介好書👉🏻https://www.patreon.com/daisywong 6月26日Patreon post有講睇直播方法
✅昔日直播(Patreon會員可隨時重看):
之前在直播教的減肥方法,無需捱餓,有女讀者用盡所有方法都減唔到,用了這個方法幾星期就減掉6磅。今次再講另一個方法,#Keto #生酮飲食 ,會教點整,1分鐘整好,無需焗爐,只需平底鑊就可以做到Keto蒜蓉包!加一樣magic ingredient就會令Keto蒜蓉包超好味,冇糖,冇Carbs,減肥恩物,教整Keto綠茶雪糕、芝麻糊、蛋糕、scone...
✅昔日直播(Patreon會員可隨時重看):
成長最殘酷的是不管你是否願意,終究都要學會患難見人心。這一年有夫妻因政見不同而離婚,外遇都摧毀不了他們的婚姻,政治這一關卻過不了。被徒勞無功的無力感消磨着意志,在絕望當中,人要接受還是反抗?存在主義大師卡繆面對逃亡VS留低,最終選擇留低對抗納粹。
** 昔日直播(Patreon會員可隨時重看):
歷代政治人物嘅婚姻同愛情。「拍拖嗰陣,我老婆唔係咁!」如果你想講,拍拖嗰陣你老婆好瘦,好溫柔,依家變咗肥婆奶奶,老兄,你要感恩,因為呢啲其實好小事。真正恐怖嘅係,拍拖嗰陣明明係個正常人,雖然唔靚,但都係個普通大學生,點會諗到原來佢心理變態,滿手鮮血都冇感覺?歷史上,變態政治人物都有異於常人嘅婚姻觀。希特拉一直拒絕結婚,認為已婚或者有穩定女友會流失女粉絲,佢話「一定要保住女性支持者,那麼男人自然會跟上來」,臨終前先至喺地下室秘密結婚。明嘅,完全可以想像如果葉劉宣佈有男朋友,渾水大概會崩潰。義大利法西斯獨裁者墨索里尼拔槍指住女神嘅老母,話如果你阻止我娶你個女,我就一槍打爆你個頭,婚後情婦一大堆,其中比他年輕29歲嘅情婦克拉拉愛得瘋狂,最終同墨索里尼一齊喺米蘭街頭被倒吊陳屍……
** 昔日直播 (Patreon會員可隨時重看) :
#韓劇Signal 講八、九十年代韓國警隊腐敗不堪,黑警插贓嫁禍一名少年,迫害他入獄至死,劇中警隊串通司法和政界,只得一個警察有良知,他質問一個有份收賄插贓的黑警:「為了些少錢,你竟連自尊也不要?你這垃圾!」黑警答:「我係垃圾,又如何?我沒有自尊,但我家人生活幸福。就算我們努力,也改變不了什麼。」 這位正義警察身處1995年,意外發現能跟另一位身處2015年的警察通訊,拚命想還少年清白的他含淚問:「二十年後,警隊仍是這麼腐敗嗎?仍是只要有財有勢,就算惡貫滿盈也沒有後果嗎?」我會在今集直播為大家解構這部神劇,並講述南韓如何走過黑暗歷史。
** 昔日直播(Patreon會員可隨時重看):
軍政府於1947年「228事件」中血腥鎮壓台灣人民,此後台灣進入了長達38年的戒嚴,軍警對異見人士進行大抓捕,新聞、言論自由被奪,透過滅聲來維持一黨獨大。為了安撫人心,軍政府曾就一部分被捕者的刑罰作「寬大處理」,但之後食言,重新逮捕或處決多人。台灣人用了多少年去爭取一聲對不起?48年。經過無數人的犧牲,李登輝在「228事件」發生的48年後公開道歉,今天台灣人民享有民主自由。在戒嚴的38年裡,政府為怕異見人士成功當選議員,乾脆取消選舉。1979年,異見人士的文宣平台《美麗島》雜誌組織集會,雜誌副社長呂秀蓮在台上演講了20分鐘,換來12年的判刑(後因西方輿論壓力,入獄5年多獲釋)。多名政治犯因叛亂罪被判死刑,包括當時29歲的陳菊,她在獄中寫下《給台灣人民的遺書》:「願所有受苦、被受縛、被壓迫的人早日得到解放,願我深愛的故鄉――台灣的人民早日享有真正的公平、平等、自由、民主的生活。祈法律能象徵代表正義,而非只是統治的工具,形同具文愚弄人民……」當時陳菊被判死刑,已陷絕路,年輕的她慷慨赴死。誰會料到今天的她非但好好活著,還是蔡英文政府的監察院院長?台灣歷史實證了一件事――暴政必亡。自強,團結,絕不忘記,看誰可以笑到最後。我在直播深度講解了台灣近代史。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看) :
細細聲問——你有覺得自己老了嗎?這些大概應稱之為「中年危機」的感受?突然覺得自己被後生仔女取代的失落......為此,一定要看韓劇《未生》,我認為是一生中必看的10部劇之一,另外還會推介幾部必睇韓劇。
** 昔日直播 (Patreon會員可隨時重看) :
【It Won’t be Long Now – The Diary of a Hong Kong Prisoner of War】在我們出生以前,就已經有無數人走過我們的路,被趕絕到最黑暗處,走投無路。生於1903年的Graham Heywood是牛津大學高材生,畢業後到香港天文台工作,在香港St Andrew’s Church結婚。1941年12月8日,日軍入侵香港,Graham Heywood趕緊拆除天文台儀器時被日軍抓住,被關進深水埗戰俘集中營,受盡折磨凌辱,持續忍受著飢餓和疾病,一次又一次聽到「要光復了!」卻都是失望。但你知道他在戰俘營中每天做什麼?工作!量度風向、記錄天氣,即使今天可能就要死,他仍在執行天文台專家的職務。沒有人要求他這樣做,就算努力工作,打仗打到世界都要毀滅了,誰還在乎什麼天氣紀錄?可即使在最黑暗的日子,不知自己明天是否依然有呼吸心跳,他仍是有尊嚴地活過每一天,責任感令他時刻記住自己是個「人」,未有因為身陷危難而失去生活的溫度,保持希望,與其他戰俘互相扶持,終於等到光復香港,重獲自由,82歲在英國安祥離世。這本書是Graham Heywood的獄中日記,一名戰俘是個充滿熱誠的生物學家,即使在戰俘營仍每天忙得團團轉,種有機菜、觀察瀕危候鳥,甚至偷偷釀製啤酒!他說,這是一坋很棒的經歷,或許有點太長,但不是完全沒有收穫,另一位戰俘卻形容那段經歷是人間煉獄,“It all depended on their point of view.” Mr Heywood說。即使在黑暗深處,請記住— It Won’t be Long Now。
** 昔日直播 (Patreon會員可隨時重溫):
香港人不能不認識這個人,事實卻幾乎無人聽過他的名字──楊衢雲。1861年生,在香港讀St Paul,創立香港史上第一個革命組織輔仁文社,主張推翻滿清,後來孫中山由美國來港,把在檀香山成立的興中會與輔仁文社合併,楊孫二人都是英語流利、有國際視野,都是大佬,最後楊衢雲成了興中會第一位會長,指揮起義,事敗流亡,再回到香港繼續努力,卻於1901年在中環結志街52號2樓寓所被清政府派人暗殺,終年39歲。這麼一位重要人物,家人害怕被滋擾,跑馬地墓場的墓碑連名字也沒有,只刻有編號6348。後世人只知孫中山是「國父」,楊衢雲的名字卻連聽都沒聽過,因為蔣介石下令要抹掉楊衢雲,他為什麼要這樣做?我們從小在教科書讀到孫中山是偉人、國父、無私讓位予袁世凱……吓?真的嗎?還是我們都被騙了?辛亥革命其實只是符碌?碰上明明有兵在手都驚到震的廢官,捐狗窿逃走棄城才令革命成功?Patreon獨家直播 ,王迪詩同你詳細講這段香港人必須知道的歷史。
** 昔日直播 (Patreon會員可隨時重看) :
深入導讀《萬曆15年》。一段四百幾年前的歷史,又同今日熟口熟面。當我們每年去四次日本、三次韓國旅行,炒樓炒股票不亦樂乎,狂追TVB膠劇,社會最激烈的討論也不過是港女十宗罪,那看來歲月靜好的一年,我們卻懵然不知其實香港已經走到盡頭。今次直播講明朝並非亡於崇禎,而亡於萬曆。在那看來繁榮太平的1587年,明朝開始步向滅亡。 深入導讀《萬曆15年》,並會講我個人的分析——書中未能解釋點解明神宗突然short咗,仲企硬罷工30年的真正原因。
** 昔日直播 (Patreon會員可隨時重看) :
#因果 李偲嫣離世,她作為正義聯盟創辦人,必會站在正義一方,接受上帝正義的審判。#韓劇鬼怪 講陰間使者帶領亡者喝孟婆茶,以忘掉今生的一切。有兩個男人,是因車禍喪生的有錢佬和他的司機,陰間使者每人給了一杯茶,司機道謝並喝下,有錢佬拒飲,憑什麼要我同這個下等人受相同待遇?竟喝一樣的茶!他幾年工資都買不起我手上這隻錶!陰間使者說:這裡是平等的,任何人不論生前的身份地位,都喝一樣的茶,一旦穿過這道門,什麼都帶不走,權力、地位、金錢,統統化為烏有,全部reset。今日受苦,但我們只見局部,神的計畫在所有人意料之外,但善良最終一定帶來好結果,惡人也必遭惡報。今集講前世今生、因果、韓劇《鬼怪》,還有我在自己的書《鬼故》所寫的一對台灣婦人有能力看到人的前世,只要望望現在的你,你什麼都未講,她就能講出你現在做什麼,身邊有什麼人,因為那些人,包括你現在的伴侶、孩子、父母、同事……前世甚至再再前世已經認識了,那知道前世又有什麼用?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看)
【古典音樂與西方政局歷史】貝多芬、蕭邦都係手足?有人以為古典音樂好悶,同今日生活無關,那是誤解,其實作曲家的人生同西方動盪的歷史時代不可分割,同政治有好大關係。那個年代一樣大把人爭住舐當權者鞋底,有良知的音樂家一樣面對清算打壓,冇咗份工……同今日一模一樣。知道這些歷史之後再聽蕭邦,就會一下子明白,驚嘆:「啊!原來係咁!」同純粹「幾好聽」完全兩回事,今日的香港人再聽蕭邦,入心入肺。
** 昔日直播 (Patreon會員可隨時重看) :
能讀到被雷電擊中一樣、久久不能釋懷的好書,一輩子沒有多少次,《The Catcher in the Rye (麥田捕手)》是其中之一。中學時讀到它,很難相信這部影響了幾代美國人的文學經典居然曾是禁書,給高中生教授這本書的老師也被開除 (後來復職)。那可是美國,不是大陸啊。今天,同樣的事情再次發生,Trump在社交媒體被禁,參議員Josh Hawley因為挑戰選舉人團而遭出版商取消合約……美國進入空前大撕裂,如同Jared Diamond在《Upheaval (崩潰)》預言一樣。《The Catcher in the Rye》當年被禁,「官方」說法是因為內容包含粗口、性、吸毒之類,但真正的原因是有人覺得它anti-white。這部僅七萬字的小說,最常出現的字就是「phony」,直擊美國人的虛偽。有個人讀完這本書向John Lennon開了五槍。兇手稱,John Lennon口口聲聲唱「Imagine there’s no possession…」,自己卻賺大錢,係「phony」。將別人的文字扭曲去符合自己扭曲了的頭腦,那就可以隨便剝奪別人的生命。如果你以為有病的才會做出這種事,那麼這種病已成pandemic。村上春樹則對《The Catcher in the Rye》有另一種從未有人想過的另類解釋。今集直播深度重溫這部經典小說,還有它對當代美國、香港和世界的意義。
** 昔日直播 (Patreon會員可隨時重看) :
【跳舞,真係齋跳舞……】#舞肺 事件揭露了一群富婆同青靚白淨跳舞老師的歡樂時光。鑽研藝術很好,有些跳舞老師甚至可能在俄國是舞林高手,只是為了生活無奈得很。我認識一位很好的健身教練,每次上堂都被闊太摸,嚴詞拒絕後還被她嘲諷:「有咩咁巴閉?做得呢行預咗俾人摸啦!」自古以來就有女人像這位闊太,自恃有錢有勢就抽男人水,也有才華橫溢的男人做鴨,戰國謀略家蘇秦才智超班,也被指跟燕國國君夫人通姦;呂不韋為嬴異人搭路返秦國爭王位,也是先冧掂華陽夫人家姐,歷史上要成功的人,靠的不是IQ,而是AQ和EQ,能忍,而且必須忍到最後,忍到底,鬥長命,千古巨著《史記》中誰最能忍?誰只忍到一半以至埋門一腳也被斬?
** 昔日直播 (會員可隨時重看) :
木村拓哉24歲演《悠長假期》,靚仔到唔係人類,但我反而到現在才迷上成面皺紋的47歲木村大叔。有人話佢老得一塌糊塗,甚至有網民話佢有張相似「湯渣」(吹到厚厚的微曲短髮真心係中年男人大忌,秒變老坑 + 娘味升級) 我是到最近看《BG貼身保鑣》,真是服了,木村拓哉實在太出色!他和太太工藤靜香因為熱愛滑浪,未到四張已經容顏盡失,但日本很多明星都對年齡和衰老相當坦然,不會像韓國、大陸和香港一些藝人整成膠面,那個角色就算卑微衰老也就要活像那個角色,不會像劉華那樣chok到六十歲。為什麼日本演員可以這樣?我認為跟日本文化有很大關係。看著木村的轉變,由盛世美男變成蒼老大叔,似乎很唏噓,我卻由蒼老大叔才開始能夠欣賞他。我也曾經覺得世上所有美好的東西終究都會失去,包括青春、愛情、生命,每個人最終都會死,然而木村卻令我看見了如何不用唏噓地做人。直播同你講木村拓哉、他30年來哪部戲最好看、講我認為超級好睇的《BG貼身保鑣》、也講一些日本文化文學。
我們是正義的一方歌詞 在 【經典】無敵鐵金剛主題曲七連發1972-2018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我們是正義的一方 要和惡勢力來對抗有智慧有膽量越戰越堅強 ... 高聳入雲的黑鐵之城超級機器人無敵鐵金剛無敵的力量是為了 我們 正義的心「指揮艇組合! ... <看更多>
我們是正義的一方歌詞 在 Re: [討論] 《小美人魚》真人版影評:為什麼我們需要 - PTT評價 的推薦與評價
我們 的立場不同,而你就是對的是正義的而我們就是錯的是邪惡的,這就是 ... 人種比白人多一點那又怎樣,沒錯總要有一方要先放下,那就是等我們有色人 ... ... <看更多>
我們是正義的一方歌詞 在 Re: [討論] 《小美人魚》真人版影評:為什麼我們需要- 看板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keel90135 (尼可)》之銘言:
: 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31880
: 《小美人魚》真人版影評:為什麼我們需要一個深色髮辮、黑皮膚的人魚公主?
: 《小美人魚》真人版一上線變拿下北美票房冠軍,故事細節的改編,足以看見迪士尼突
破
: 傳統框架的決心。而外界針對演員的惡意攻擊,也顯現了邁向多元共融,我們仍有很多
路
: 要走。(以下含劇透,請斟酌閱讀)
這話說的太本位主義了吧大編輯,你有沒有想過在我們的立場,摧毀對我們具有象徵意義
的標誌和經典,對我們而言也是充滿惡意的?我們的立場不同,而你就是對的是正義的而
我們就是錯的是邪惡的,這就是你所謂的多元共融?原來也不過爾爾。
: 迪士尼電影動畫有著悠遠的歷史與爭議,過去曾被抨擊容易給予孩童負面的認知迷思、
強
: 化刻板印象。
: 近年在覺醒文化的影響下,迪士尼努力轉型,雖然不免被扣上政治正確的大帽子,仍持
續
: 產出題材與角色皆更多元的作品。
: 然而今年推出的《小美人魚》真人電影,卻受到大眾無情的批評與攻擊。
: 《小美人魚》是我小時候最喜歡的動畫電影,人魚公主愛麗兒聰明可愛中帶點任性,為
了
: 追尋她的夢想鋌而走險,最終也獲得她所嚮往的生活。
: 對小時候的我而言,愛麗兒是個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女孩,也勇敢大膽的去追求,相較
於
: 在高塔裡沉睡的公主,或是等待被王子拯救的可憐少女,愛麗兒的自主性與能動性高,
積
: 極的選擇她想過的人生。
: 但我從未仔細想過她所做出的選擇,其背後的意涵是什麼。
: 直到《小美人魚》真人電影出現後,我終於認真思考過去的這部經典動畫,可能隱含了
偏
: 頗的性別意識,而新電影中嘗試扭轉的敘事與角色塑造,或許少了那麼一點迪士尼魔法
,
: 卻賦予這個童話故事當代的價值。
: 人魚公主不能是深色辮髮、黑皮膚?
: 《小美人魚》選角的一片罵聲,讓我們知道這條多元共融的路還很漫長。
確實,如果多元共融必須透過「以前都是白人比較多,所以現在要盡可能使用黑人,本來
是白人的現在換黑人,本來是黑人的現在還是黑人」這樣的方式、本來白人是既得利益者
,現在必須先讓黑人也當過既得利益者,大家先把過去的帳算一算,然後再來談共融
-這樣報復式的作法,那麼這條多元共融的路確實還很漫長,而你們現在就是在這麼做。
某一個族群對某一個族群展現的霸權已是歷史共業,大家都知道要平權,但你如果帶著報
復式心態,「當初白人的比例那麼高,現在有色人種比白人多一點那又怎樣,沒錯總要有
一方要先放下,那就是等我們有色人種報完仇,然後你們白人再去放下,這樣就ok了」,
那麼就是進入仇恨的迴圈,永遠不用想達成多元共融。
: 《小美人魚》真人版雖然在與 34 年前截然不同的時空背景下推出,但選擇非裔歌手海
莉
: 貝莉擔綱主演,仍在社群上引起軒然大波。
: 網民紛紛為這部電影貼上了「政確」公主、「#NotMyAriel」(這不是我的愛麗兒)等
標
: 籤,與論普遍認為迪士尼矯枉過正的選角毀了大家的童年回憶。
: 作為虛構的童話人物,34 年前動畫中愛麗兒的紅髮與白皮膚,是為了符合當時主流審
美
: 與白人霸權所建構出的形象。而現在真人電影中的愛麗兒,同樣是虛構角色,為什麼不
能
: 是一頭辮髮與黑皮膚的外表?
你也很清楚,當年的公主形象,是因為符合主流審美,那麼如今為什麼不能是髒辮和黑皮
膚?當然可以!如果海莉貝莉符合大眾審美,她當然可以,就算她有四隻手三隻眼睛兩張
嘴,如果當下的大眾審美覺得這是美的,那麼迪士尼就也可以選她來演,問題就是他不符
合大眾審美,問題就是「選角必須符合大眾審美」這件事迪士尼沒有這麼做,因為你們躁
進,你們不想等待,不想等待大眾的審美觀趕上你們的理念,要等待大眾對人間比目魚的
樣子感到漂亮可能需要的時間太久了,於是你們決定硬來,你們直接對著所有人說「我們
定義這樣子的長相叫做美麗,所以以他符合小美人魚的角色,你們也應該對所有的外貌都
感到美麗,你們必須靠理智控制你們的視覺訊號傳遞到大腦皮質層所產生的反應,去刺激
感到美麗的那個區塊,如果你們沒辦法控制而無法對她的臉感到美麗,你們就是歧視、惡
意」,你們現在就是在教育別人本能的喜好。荒謬至極。
當然,你們也知道硬來的效果有限,想過關還得在一個地方下手,如果沒辦法讓所有人都
覺得她美,那麼只要搖著「選角不用符合大眾審美」直接把電影製作的法則打掉,那麼選
一個醜人演俊男美女也是直接就地合理。
這種亂七八糟的作法都能搞出來代表你們已經沒有下限了。
大眾印象就是作為一個大眾作品的根基,尤其是影像作品,你創作影像作品,都必須巧妙
的去利用大眾印象,來達到你想傳遞的意思,包括色彩學、攝影技巧都建立在這個基礎上
,一個主視覺、一個構圖、一個分鏡、一個走位,都是為了撩起大眾本來就有的既有印象
,選擇暖色營造活力與熱情、選擇冷色營造平靜與沈穩、在人物的前方空出構圖造故事性
、在人物的後方空出構圖營造積極性…這些技巧能達到效果就是因為運用了大眾既有的印
象,你選了一個不符合大眾審美的人去演你電影裡的美人,就像是用深藍色打造廣告主視
覺但你說你想呈現的是熱情奔放。這是一種大眾意識流,你今天是在拍電影,不是在搞革
命,搞革命才是去推翻大眾既有印象,拍電影是要利用大眾既有印象,迪士尼自己都搞不
清楚自己的社會角色,難怪也搞不清楚選角這件事。
: 在抵制政治正確操作的背後,反對者的意識形態是否隱含著人魚公主只能是白人魚的偏
見
: ?一旦外型不符期望,演員的其他才華是否就被一概否決?
我們認為小美人魚只能是白人魚的原因不是因爲小美人魚只能是白人魚。
是不是看不懂?我不意外。
因為你們就只糾結在小美人魚身上。
要完整一點的說應該是,我們認為本來動畫是什麼樣子就是什麼樣子,基於這個原因,所
以小美人魚只能是白人魚、花木蘭只能是黃種人的樣子、寶嘉康蒂只能是深膚色的樣子。
寶嘉康蒂和蒂安娜讓白人來演就是一種褻瀆,作為SJW的
編輯大人能認同吧,相同的艾麗兒讓黑人來演也是一種褻瀆,這很難懂嗎?重點不是在膚
色,而是在「不同」,如果你不同的剛好是膚色,那麼膚色自然就成了問題,懂這個邏輯
嗎?
: 看著網路上排山倒海而來的仇恨言論,以及極其殘酷的膚色與外貌批評,讓我們不免擔
真是ㄧ點反省能力都沒有。又在扣人家帽子了。
演藝界何其多的顏值不高的人當演員,而且取得相當高的演藝成就,人氣、票房、業界地
位都高,備受推崇,卻沒有人抓著他們的外貌猛打,因為他們沒有去扮他們不適合的需要
顏值的角色,為什麼小美人魚會被抓著打?因為你叫他去演美人魚,等同於叫宋康昊去演
詹姆士龐德、叫琥碧戈柏去演羅馬假期裡的安,你說會不會被抓著鞭?他們都能有各自能
發揮的角
色,也都有極其崇高的業界地位,他們不需要去演那些俊男美女,不需要你們的意識形態
,卻更得人尊敬。而你們只是想革命,你們不滿足於各司其職,不滿足在各自適合的角色
上登峰造極,你們認為就算大家很敬重這些人,在業界有所成就,大家還是認為他們長得
不夠好看,沒有被稱為「美」就不是你們想要的肯定,請問真正糾結在美醜上的人究竟是
誰?
大眾的尊敬都不分美醜了,就你們這些人對大眾的審美觀和外貌喜好窮追猛打,還粗暴的
直接糟蹋別人心中的經典角色以「教育」其他人,到底是誰過份?
: 心 34 年後的今天,社會好像一邊追求著多元共融,卻仍一邊緊抱著根深蒂固的歧視。
: 透過魔鬼的細節,看見改變傳統故事的決心
: 除了選角的大膽嘗試外,《小美人魚》真人電影也透過現代視角重新詮釋古典童話,細
膩
: 的改寫部分內容,讓故事與時俱進。
: 比如人魚世界的第一場戲,在動畫裡原是人魚公主們為宮中慶典而帶來的一段歌舞表演
,
: 但在電影中,這段歌舞秀被人魚王國的月報會議所取代。
: 國王的女兒們各自掌管七大洋的事務,每到珊瑚月會定期與父親見面回報各區狀況,比
起
: 動畫中歡樂的開場,少了些熱鬧,多了點嚴肅氛圍,卻意味著公主們不再是表演展示用
的
: 娛樂玩物,而是海底領袖。
你好嚴肅喔,歡樂的場合你不要,認真的開領袖會議你覺得更棒,你要不要直接去看莒光
園地?
你知道這樣改就代表艾麗兒翹掉的不是一場派對而是一場正式的會議欸,你覺得這對艾麗
兒的人設有什麼幫助嗎?
: 比起動畫,電影對於男主角艾瑞克王子的背景與性格交代了更多的細節,也讓他與愛麗
兒
: 的情感基礎,不只是建立在單純的外表吸引或被拯救的關係上,他們認知到彼此是都受
身
: 分束縛,同樣有著好奇心、求知慾與渴望冒險的靈魂伴侶。
: 此外,電影更讓艾瑞克多了一個獨唱的段落,除了使他的角色更立體完整,同時也鼓勵
男
: 性做出外顯的情感表達。
: 他的歌曲《Wild Uncharted Waters》(狂野未知的海洋)其英文歌詞重複唱出「Come
: find me again(請再找到我)」,除了意指愛麗兒曾找到他並救了他一命,也轉換了
過
: 去「被動等待」經常是公主或女性的角色狀態。
: 電影裡還有許多細節,如國王摧毀了愛麗兒收藏的人類雕像後,她拾起的殘骸是雕像的
手
: 掌,而不是動畫中的臉部,同樣暗示她與艾瑞克的感情不是建立在膚淺的皮相上,也訴
說
: 著外貌並非一切。
: 此外,原本動畫片尾的英雄救美,也在電影的改編下成為公主的力挽狂瀾。除了敘事上
的
: 改編,電影中的編曲也展現了多元面貌,融合不同曲風,為原本傳統百老匯式的歌舞增
添
: 不少新意。
: 人魚公主夢想成為人類,是浪漫童話還是女性的恐怖寓言?
: 《小美人魚》動畫在 1989 年推出時,離前一部童話改編的公主電影《仙履奇緣》相隔
: 30 年,當時兩部動畫在女主角刻劃上已有極大轉變。
: 《仙履奇緣》中的仙杜瑞拉是忍氣呑聲的家事女神,是長年被後母與姊妹欺負的對象,
最
: 終因為她姣好的外貌(包含那雙精巧的小腳)、高潔的品格、優雅的氣質而成為王妃。
: 對比《小美人魚》中的愛麗兒,是個古靈精怪、充滿好奇心、渴望冒險的人魚公主,為
了
: 成為人類世界的一份子,她不惜與父王做對,跟海巫立下賣身契約,到岸上尋求真愛。
: 在迪士尼早期的公主電影中,不管女主角是被動等待抑或主動追求,總需要付出代價才
能
: 換得真愛。
: 白雪公主吃下毒蘋果後昏迷、睡美人被針刺到後沉睡不醒、仙杜瑞拉忍受著家人的欺凌
、
: 美女與野獸的貝兒代替父親被禁錮城堡,而人魚公主也未能從這樣的僵化敘事中倖免。
: 愛麗兒為了追求真愛,拋下她的生活圈,更放棄了她的話語權(聲音)與身體(魚尾)
,
: 只為了融入王子的人類世界。
: 在看似「主動」的選擇裡,仍包裹著令人擔憂的大前提:要成就一段偉大的愛情故事,
女
: 性的犧牲是如此自然且必要。
: 34 年後《小美人魚》真人電影問世,在原著中最為人詬病的意識形態上嘗試調整。
: 相較於動畫,電影強化了愛麗兒嚮往人類世界的動機,讓她不僅為了與王子相愛所以渴
望
: 當人,而是因為她真心喜愛並對一切人類的事物感到好奇,認為自己應該住在岸上生活
,
: 前往世界各處探險。
: 也許這樣的改編仍不盡完美,卻可以稍稍撫慰當年那個曾經那麼喜愛人魚公主的獨立自
主
: ,長大後才發現真相的現代女孩。
: 很多人認為電影作為休閒娛樂,應該輕鬆看待,過度講求政治正確會毀了觀影興致。但
電
: 影從來不僅僅是娛樂,它控制了我們的意識形態,並在淺移默化之中形塑我們對這個世
界
: 的認知。
這位大編輯肯定是在業內待的太久,在您的領域內,電影不僅僅是娛樂,更是一種藝術、
一種語言形式、一種意識形態的介質,您走的太遠,已經偏離普羅大眾,對大多數大眾而
言,大多數電影的去觀賞的目的,就真的僅僅只是娛樂,尤其是迪士尼的電影。我們已經
在許多的藝術電影、紀錄片、傳記電影裡能得到許多深思的機會,我沒有想在迪士尼電影
裡尋找人生意義、價值觀、審美觀、社會正義這些東西,電影作為概念傳遞有很高的價值
,但它給予人休憩、舒壓、調劑生活的意義同樣珍貴,爆米花類型電影或許在您這類專業
人的眼中不夠入流,但對普羅大眾的生活卻起到非常重大的意義,可以在下班之後放空腦
袋觀賞一個純真又歡樂的故事,是我們這些社畜的救贖,不要嘗試在電影裡在教育我們什
麼了,我們就是為了逃避社會的鐵拳才逃進電影院裡的,進電影院還要被灌輸意識形態到
底還讓不讓人活。
: 過往銀幕上充斥著白瘦美的女性角色,限縮了我們對人魚公主的想像,34 年後黑皮膚
、
: 深色髮辮愛麗兒的出現,衝撞著我們的慣性思維。
: 人魚公主應該是什麼樣貌?她可以是各種膚色、各種體態、各種外型,她可以像你,也
可
: 以像我。
我覺得大可不必欸,可能你覺得這句話很帥,人人都可以是公主的形象,好像很棒很正向
,但我是不需要這種自我滿足欸,千萬不要像我這麼醜。
靠吸食正能量毒品才能維持自信其實很可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77.19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85927535.A.99F.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