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還要更好」、「一山還有一山高」、「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這些句子,你是否耳熟能詳?
⠀⠀⠀⠀
或許小的時候,我們就不停被提醒、要求:
⠀⠀⠀⠀
「你需要做得更好。」
⠀⠀⠀⠀
「如果你有能力做到這樣,那你應該更努力做到那樣,否則就是你不夠努力。」
⠀⠀⠀⠀
「不能滿足現在這樣的成就,你應該要看自己不夠好的地方,努力改善,否則就是怠惰。」
⠀⠀⠀⠀
⠀⠀⠀⠀
我們被這麼要求,活在「永遠不夠」的匱乏裡。
⠀⠀⠀⠀
我們不被允許滿足於自己做得好的部分,因為這樣太過「自滿」,不會「進步」。
⠀⠀⠀⠀
我們被要求應該要一直「自省」,一直挑錯,直到無可挑剔為止。
⠀⠀⠀⠀
問題是,永遠不會有無可挑剔的一天,因為「好,還可以更好」,因為「永遠不夠」。
⠀⠀⠀⠀
⠀⠀⠀⠀
布芮尼·布朗博士,在她的著作《脆弱的力量》一書中,談到了「永遠不夠的文化」特色,以及對我們的影響。
⠀⠀⠀⠀
她談到在「永遠不夠的文化」中,人們的「匱乏感」會特別的強,為了減輕因匱乏感產生的焦慮,我們感到自卑,所以我們學會比較,甚至抽離自己的情緒,藏在自己所建造的面具或盔甲後頭:我們習慣當「旁觀者」,學會不要太過認真投入一件事,或是表現得太過在意一件事,因為「認真就輸了」。
⠀⠀⠀⠀
因為那不夠酷。
⠀⠀⠀⠀
⠀⠀⠀⠀
那種「真實的掙扎」會讓我們覺得害怕、脆弱,擔心「認真」會被別人嘲笑,會讓最後得不到目標的我們,覺得自己「沒有用」。
⠀⠀⠀⠀
我們害怕感受羞愧與自卑,所以,害怕展現「真正的自己」。
⠀⠀⠀⠀
因此,匱乏感與自我價值低落的自卑,成為一種「雞生蛋、蛋生雞」的過程,「自卑」讓我們覺得匱乏,而「感覺匱乏」更讓我們自卑,認為自己不夠好。
⠀⠀⠀⠀
⠀⠀⠀⠀
於是,我們在「永遠不夠的文化」中,在匱乏感中載浮載沉。因為急於擺脫匱乏感,我們習慣「比較」,用「比較」當作標準,確定我們還少什麼,然後努力去追求。我們「抽離」,避免讓人覺得我們在意什麼。如此,就算沒有達到那些目標,至少,我們還保有「面子」。
⠀⠀⠀⠀
然後,這種「永遠不夠」的匱乏感,讓我們永遠不知道自己擁有什麼,永遠不覺得滿足,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
⠀⠀⠀⠀
就算我們做到了什麼,在掌聲與他人豔羨的眼光之後,我們感受的只有空虛。因此,我們唯有一次次的「糾正」、「填補」自己的不足,直到完美。
⠀⠀⠀⠀
⠀⠀⠀⠀
在這種「永遠不夠」、需要「不停挑錯,讓自己變得更好」的文化中,我們理所當然地不被允許犯錯,並且應該要追求完美。「必須變得更好,甚至追求完美」的壓力下,犯錯也就顯得更加罪無可恕。
⠀⠀⠀⠀
畢竟,那是一種很真實、深刻的恐懼,而躲在「完美主義」的背後,其實比較安全,可以讓自己顯得不那麼脆弱。
⠀⠀⠀⠀
⠀⠀⠀⠀
而且,「完美主義」這個詞,在這社會中,其實是褒義大過貶義的。躲在這個詞後面,就能不用直接面對那些「不確定的挑戰」可能帶給自己的不安與無能感,也不必面對那讓人感覺「自己不夠好」的脆弱情緒。
⠀⠀⠀⠀
尤其執行「完美主義」,其實能讓我們有些許的「控制感」,也就是:「當我已經把自己挑錯到極致、做到完美時,也代表別人沒有機會可以嫌我,或說我不好。」
⠀⠀⠀⠀
這就是「完美主義」最棒的功能:讓我不用總擔心別人覺得我不夠好,所以我要未雨綢繆,先準備好最完美的狀況。
⠀⠀⠀⠀
⠀⠀⠀⠀
所以,我們無法忍受自己有「不完美」、「可能失敗」的部分,因為那就是「不夠好的自己」,那是不能被接受,應該被剔除的。
⠀⠀⠀⠀
偏偏,那個「可能犯錯的自己」,其實是最真實而勇敢的,那個「完美的自己」,是一個符合社會期待,戴著面具與盔甲的「假我」。
⠀⠀⠀⠀
⠀⠀⠀⠀
我們愈相信自己必須完美,就愈不允許自己犯錯,更不能允許自己顯露出那個「真實、可能犯錯」的脆弱自我。
⠀⠀⠀⠀
而後,我們離自己愈來愈遠,不相信「真實的自己」是能夠被喜愛、被接納的;畢竟,「連我自己都不接受了,哪還有人可以接受呢?」
⠀⠀⠀⠀
⠀⠀⠀⠀
這種「追求完美,不允許犯錯與失敗」的文化,也使得我們失去創新的勇氣與能力,我們很容易放棄夢想,只能遵循著被社會認可的路,一步一步走向別人為我們安排的目標。
⠀⠀⠀⠀
⠀⠀⠀⠀
但事實上,犯錯是常有的事情,當我們能夠將「事情」與「自我」分開,我們才有能力更清楚真實自己的樣貌。
⠀⠀⠀⠀
即使我們能力很好,我們仍然可能犯錯;而犯錯或失敗,只是因為「我事情做不好」,而非「我這個人」不好。
⠀⠀⠀⠀
如果我們無法分辨「我做不好」與「我不好」的差別,那麼失敗或犯錯,很容易讓我們產生自責與自我批評,更會因而傷害自我價值。
⠀⠀⠀⠀
⠀⠀⠀⠀
💖 本文摘修自《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
⠀⠀⠀⠀
(書籍連結可參考留言)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00的網紅女子健心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五星推爆必聽 ‼️ 這絕對是近期最療癒、連剪輯師都聽到哭出來的節目😭 連主持人Peipei也被本集節目來賓-周慕姿心理師,溫柔地點醒不自覺「過度」努力的自己💔💖 每一個過度努力的人,都是把傷藏得很深、藏得很好的大人。「過度努力」是最完美的人生逃避,也是一種自我耗損與傷害,追逐的是他人或社會眼光中的自...
感覺自己不夠好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不評價、批判自己,是愛自己的最好方式】
⠀⠀⠀⠀
常會遇到有人問我:「『 #愛自己』這個詞實在是太空泛了,到底要怎麼愛自己呢?」
⠀⠀⠀⠀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留意到,日常花了多少時間批判、評價自己?會有這個習慣,或許因為我們覺得,只有這麼做,我們才會進步。
⠀⠀⠀⠀
但很多時候,這個習慣沒有讓我們進步,反而讓我們無法承受挫折與失敗,也沒辦法喜歡這樣的自己。
⠀⠀⠀⠀
有時候,甚至會把這個「感覺自己不夠好」的壓力往外丟,變成責怪別人,或是也用同樣標準檢視別人,藉由說別人不好來感覺自己是好的,以求自己的自我感覺良好。
⠀⠀⠀⠀
⠀⠀⠀⠀
可能有些人會擔心:「如果不自省,難道不會變得自我感覺過度良好嗎?」
⠀⠀⠀⠀
事實上,「自省」跟「自我批判」其實不同。「自省」是檢討自己可以做得更好的部分,「自我批判」是把自己罵得很不好,從「我做不好」變成「我不好」,所以傷害性很大
⠀⠀⠀⠀
能夠不評價、批判自己,就是「愛自己」的最好方式。
◎本文摘修自《他們都說妳「應該」》一書
⠀⠀⠀⠀
(連結可參考留言)
感覺自己不夠好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次很榮幸接受 @girl_power_room 的訪問,深聊關於 #過度努力 這本書,與許多關於過度努力的話題。
⠀⠀⠀⠀
我覺得這集真的聊得很深,而且有些我沒有在別的節目中談過的事情,主持人也很認真,把我們討論的重點都標下來,有興趣可以看看以下的介紹:
⠀⠀⠀⠀
-----------
(圖、文轉自:女子健心室)
⠀⠀⠀
五星推爆必聽 ‼️
⠀⠀⠀
這絕對是近期最療癒、連剪輯師都聽到哭出來的節目😭 連主持人Peipei也被本集節目來賓-周慕姿心理師,溫柔地點醒不自覺「過度」努力的自己💔💖
⠀⠀⠀
每一個過度努力的人,都是把傷藏得很深、藏得很好的大人。「過度努力」是最完美的人生逃避,也是一種自我耗損與傷害,追逐的是他人或社會眼光中的自己,而非真實的自己,逃避我們在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你是誰?你又是為了誰而活?
⠀⠀⠀
在這集訪談中,我們將會聊聊現代人經常無意識落入的「過度努力」陷阱,希望幫助大家自我覺察,療癒並且擁抱一直以來都很努力的自己,最後接納真實的自己,肯定自己存在的價值,重獲自由的心!
------------------
⠀⠀⠀
00:00:00 節目精彩擷取
00:00:48 節目開場與來賓介紹
00:03:35 「努力」不時應該值得讚許與感到驕傲嗎?
00:08:32 「努力」與「過度努力」,本質大不同
00:10:45 你的價值不需靠「很努力」才能證明
00:14:22 認真往理想邁進的過程,比努力得到的結果更加動人
⠀⠀⠀
00:18:03 當「努力」成為手段,就很難快樂
00:20:26 在殘酷的社會中,我們真的能任性做自己喜歡的事,不用迎合他人的期待嗎?
⠀⠀⠀
00:26:23 你不用靠羞辱感與恐懼才能讓自己前進
00:35:10 身邊環境一直打壓、貶低我們,讓我們總是感覺自己不夠好,應該如何自救?
⠀⠀⠀
00:39:57 常常覺得自己不夠好,要如何知道自己已經「夠好」了?
⠀⠀⠀
00:44:30 有「不舒服的感覺」就是認識自己的最佳時間點!
⠀⠀⠀
00:48:01 關於『過度努力』這本書&送給大家的一句話
00:50:24 節目總結與重點整理
(本集節目連結請參考留言)
感覺自己不夠好 在 女子健心室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五星推爆必聽 ‼️ 這絕對是近期最療癒、連剪輯師都聽到哭出來的節目😭 連主持人Peipei也被本集節目來賓-周慕姿心理師,溫柔地點醒不自覺「過度」努力的自己💔💖 每一個過度努力的人,都是把傷藏得很深、藏得很好的大人。「過度努力」是最完美的人生逃避,也是一種自我耗損與傷害,追逐的是他人或社會眼光中的自己,而非真實的自己,逃避我們在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你是誰?你又是為了誰而活?在這集訪談中,我們將會聊聊現代人經常無意識落入的「過度努力」陷阱,希望幫助大家自我覺察,療癒並且擁抱一直以來都很努力的自己,最後接納真實的自己,肯定自己存在的價值,重獲自由的心!
------------------
🌟【女子健心療書會】正式上線啦!一年帶你讀完100本精選好書❤️ 7/6(二)前加入還能獲贈一副無線藍牙耳機!馬上點擊報名連結加入,一起成長:https://pay.weread.com.tw/redirect/bypass/peipei/?channel=podcast
------------------
00:00:00 節目精彩擷取
00:00:48 節目開場與來賓介紹
00:03:35 「努力」不時應該值得讚許與感到驕傲嗎?
00:08:32 「努力」與「過度努力」,本質大不同
00:10:45 你的價值不需靠「很努力」才能證明
00:14:22 認真往理想邁進的過程,比努力得到的結果更加動人
00:18:03 當「努力」成為手段,就很難快樂
00:20:26 在殘酷的社會中,我們真的能任性做自己喜歡的事,不用迎合他人的期待嗎?
00:26:23 你不用靠羞辱感與恐懼才能讓自己前進
00:35:10 身邊環境一直打壓、貶低我們,讓我們總是感覺自己不夠好,應該如何自救?
00:39:57 常常覺得自己不夠好,要如何知道自己已經「夠好」了?
00:44:30 有「不舒服的感覺」就是認識自己的最佳時間點!
00:48:01 關於『過度努力』這本書&送給大家的一句話
00:50:24 節目總結與重點整理
-------------------------
⭐️ 看本集音頻文章:https://girlpoweroom.com/all-out
-------------------------
本集節目由統一陽光贊助,滿75元可使用折扣碼GIRLPOBL5獲得優惠唷!
點擊享聽眾優惠:https://reurl.cc/xgKOYE
-------------------------
✨歡迎請我喝杯咖啡!讓我能持續創作出更多優質內容給你聽吧❤️
👉🏻贊助連結:
https://pay.firstory.me/user/ck7a2gx3ms2vl0873fv7w0gsn
💌訂閱免費健心電子報:
https://artisanal-pioneer-9065.ck.page/10f6acb1ea
👯♀️加入女子健心室臉書私密社團:
https://reurl.cc/9EnxNY
⬇️這裡找慕姿心理師:
📖【過度努力】購書連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5064
周慕姿心理師FB:https://reurl.cc/m7pVl
心曦心理諮商所FB:https://reurl.cc/69G1M
官方網站:http://beasincere.com/
⬇️來這邊找主持人Peipei:
歡迎寄信到: 💌
girlpoweroom@gmail.com
或是在IG上給我私訊:
🔍Peipei的IG帳號【peipeifitlife】
https://www.instagram.com/peipeifitlife/
🔍女子健心室的IG帳號【girl_power_room】
https://www.instagram.com/girl_power_ro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YjVHQHBcsA/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