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新聞,身為美濃子弟,讓我忍不住想寫這篇文。
故黑川龜吉校長,是日本時代的教育家。1899年來台灣,歷任澎湖媽宮公學校、佳苳腳公學校,最後1917年至瀰濃公學校(現:美濃國小)擔任第三任校長。
相較於許多日本官員對於來台灣赴任視為畏途,黑川先生出生日本士族,卻將一生奉獻於台灣教育。
1908年,黑川校長任職媽宮公學校時被診斷罹患「熱帶性瘧疾」,據記錄曾一夜腹瀉多達28次,且有併發肝膿傷之生命危險,在澎湖醫院建議卸下教職休養。經九個月調養後,黑川校長再度赴任東港公學校。
黑川先生任內,設置了北側的崁頂分校(現杉林區上平國小)、南方的手巾寮分校(現美濃區吉洋國小)、以及東側龍肚分校(現美濃區龍肚國小),為美濃的教育打下基礎,也讓偏遠的學童免去長途跋涉之苦。
1997年編撰的《美濃鎮誌》記錄下當時黑川先生的遺囑大意:
「我的病已不能痊癒了,我死之後,就請把我埋在月光山最高處、能看見學校的地方吧!」
生於斯,埋骨於斯,美濃人都感念於心。當時美濃庄長邱義生、繼任校長押上亟助、仕紳林恩貴、醫生陳保貴、教師劉炳文等十四人發起建碑籌款,完成黑川校長遺願,讓他在美濃的山腰上,日日夜夜看顧美濃這塊土地與孩子。
你現在跟我說日本人奴役台灣?殖民遺跡?掉牙沒直擺的妖梳子。
我告訴你什麼叫殖民遺跡?
許許多多的外國人,當年許許多多的傳教士,像是馬偕博士,他們雖然不生於斯,卻奉獻了他們的一生在台灣,死後也埋骨於斯,沒有人能否認他們就是台灣人,台灣就是他們的家。
對比起來,有人來台灣大屠殺,殖民奴役,掠奪資源,強取台人資產,搞出四萬換一元,然後台灣人講台語講客語要掛個請說國語的狗牌羞辱你,最後當他們死去時,仍覺得這塊名為台灣的土地,只是他們暫時落腳的地方,寧可當殭屍也不想紆尊降貴的埋進去這塊土地。
黑川校長支持留用漢文老師,保留了美濃地區的客家文化與語言記憶。
與大力排除在地文化與語言的國民黨相比,哪個比較奴役台灣?
什麼叫殖民遺跡?中正廟這才叫殖民遺跡,你KMT嘎林涼的才給我滾回去,帶著你的殭屍們一起。
--
Ref. 【公民寫手│尋找甜蜜巷—黑川校長紀念碑與手作小步道】,記者林吉祥
圖:總督府文件中仍可找到黑川龜吉校長赴台任職的人事檔案。
資料來源: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陳威潭提供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DDMTV法鼓山網路電視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渡海來台弘法多年的東初老人,心中始終不忘興辦佛學院及佛研所,以培養下一代佛教人才的願心;而這份未盡的遺願,在聖嚴法師的承繼下,歷經數十年的辛勤耕耘,終得以在法鼓山一一實現。聖嚴法師說,「沒有東初老人,就沒有聖嚴。」這段師徒間「願願相續」的動人情誼,開啟了漢傳佛教史上輝煌的新頁。 讓我們透過影片,共...
感念於心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請提供確實的資訊給醫師,讓醫師能更有效率地掌握鳥寶的情況🥺🥺🥺有任何疑問也能事先和醫師討論,自行處理可能導致情況變得更加棘手。
醫師也是人,沒辦法隔空問診及抓藥,鳥鳥生病或受傷建議直接帶至醫院就診,把握治療時機,拖延治療並不會對病況產生好處。鳥寶不舒服相信大家都很著急,但也請保持應有的禮貌,用理性溝通代替爭執,不要消耗醫師對小生命的愛與熱情。
謝謝醫師們對小寶貝們的愛護,許多人沒說但想必感念於心。
感念於心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場景行銷模式》贈書兩本,參加辦法請見部落格文末
「我不喜歡被廣告中斷閱讀,沒有人喜歡。」我在第一天創立部落格的時候就放上這段話,期許自己的部落格文章給讀者一種流暢、乾淨和簡潔的閱讀體驗。雖然大部分的人都討厭看到廣告,但是你有沒有發現,有些廣告看起來並不討厭,甚至給你一種「好慶幸自己能看到這則廣告」的驚喜感?同樣是廣告,為什麼給我們的觀感差這麼多?
部落格圖文版 https://readingoutpost.com/context-marketing/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場景行銷模式》的作者是世界第一客戶關係管理(CRM)平台 Salesforce 公司的市場研究負責人馬修.史威茲(Mathew Sweezey),他指出了傳統「有限媒體」環境的舊廣告行銷模式已經不再適用,企業該轉型學習「無限媒體」時代的新行銷方式,來突破雜訊、超越演算法、打造自動化的顧客體驗旅程。
以往的有限媒體觀念,認為企業要透過「一對多」的方式把同一種廣告訊息,傳遞給所有人,講求的是曝光和流量。然而,在2009年之後,「個人產出的訊息量」已經正式超越「企業產出的訊息量」,傳統的有限媒體已經完全被淹沒在無限產出的個人雜訊當中。
在這本書裡,作者分享了他的團隊研究全球一萬多家企業之後,發現高績效的成長企業都很擅長打造「場景」,也就是為消費者提供最個人化的體驗,滿足其慾望。這個嶄新的觀念他稱之為「場景行銷」(context marketing),他在這本書裡提供完整的執行步驟,教我們觀念、策略、技巧和工具,一步步達成這個足以顛覆傳統行銷模式的新形態模式。
.
【什麼是場景行銷?】
.
讓我們想像一個場景:你在晚上看電視劇的空檔之間,看到插播的汽車廣告。你想要追最喜歡的劇、讓自己放鬆、而且你現在對汽車一點也不感興趣。但是那個廣告持續了很久,跟你當下想要的事情無關,甚至開始讓你產生反感。這就是「有限媒體」時代的舊廣告方式,如果可以,你一點也不想看到這則廣告,對吧?
再想像另外一個場景:你被老闆指派了一個任務,要你尋找一個專案管理軟體來讓團隊使用。你 Google 「最棒的專案管理軟體」,點擊第一篇介紹五種熱門軟體優缺點比較的文章,找到了其中一個感興趣的軟體,點了文章裡的連結開始免費試用,在你試用的期間,官網持續提供你「如何使用軟體」、「如何寫計畫」、「如何管理派工」的文章,用順手之後便告訴老闆,買這款吧。
上面兩個是我仿照書中內容想出來的場景,起初同樣都充滿了雜訊,但是第一種廣告你只想要忽略他,無論那台車的折扣或贈品有多麼划算;第二種廣告卻一路引導你往前探索,最後還幫你解決了問題。兩種截然不同的場景,第一種行銷很惹人厭,第二種卻是顧客想要的場景行銷。
.
【如何創造顧客想要的場景?】
.
無論廣告的內容是文字、影像、聲音,都屬於廣告的「內容」。作者強調,並非內容不重要,而是:「內容只是在特定時刻用來實現目標的中介,回答消費者的問題,娛樂他們,驗證他們的身分。消費者渴望的是那些體驗,而不是內容。」我們要注意的是,顧客渴望的是「體驗」。
作者設計了一套完整的架構,來幫我們創造出顧客想要的場景,進而達到體驗的效果。這五個步驟分別是:可得即用、顧客許可、全個人化、真誠同理、價值目標。這樣的步驟,能夠創造場景化的體驗,更能夠以顧客當下預期、渴望的方式吸引他們參與。
在這本書裡,作者在每個架構之下,除了說明原理之外,還引用了許多商業上的實際案例,加上他在 Salesforce 公司的實務經驗,讓這些內容讀來十分紮實。創造專屬顧客的場景行銷,不能只依賴傳統的媒體工具,更重要的是「自動化數位平台」和「敏捷開發」的相輔相成,許多成功轉型的高績效公司會把場景行銷跟 IT 團隊整合在一起,場景行銷不只是廣告行銷的轉型,更是公司數位資訊的轉型。
以下,我想挑其中三個讓我有所感觸、有所收穫的步驟來和你分享,分別是:可得即用、顧客許可、和真誠同理。
.
【1.可得即用】
.
你的好友分享的貼文可能會出現在你的動態牆上,媒體花大錢打的廣告卻不一定會出現。為什麼個人能夠突破重圍,媒體巨擎卻做不到呢?理論上,答案相當簡單:在這種新環境中,消費者位居主導地位。在無線媒體時代,並不是一次向所有人傳遞一條相同的訊息,而是使用演算法,即時地把恰當的人以恰當的內容連結在一起。
因此,「可得即用」這個法則在場景行銷的最終目標,就是幫助顧客完成手頭上的任務,或是獲得當下尋求的價值。場景行銷的目的是在最適合的時機,建立人際聯繫,而非單純接觸大眾。知名行銷平台 HubSpot 的行銷長曾經說過:「我們的目標不是把內容塞進消費者的收件夾,而是提供一些值得閱讀的東西。」
HubSpot 迎接新的電子報訂閱者過程中,會先介紹他們閱讀三篇點閱率最高的部落格文章,然後提供顧客訂閱時勾選感興趣類別的文章,最後才按一般的步調寄送最新的部落格文章。在這個旅途當中,當顧客依據不同需求點擊不同內容的時候,網站也會做出對應的反應,提供當下最適合的內容。那些引導的電子信所創造的用戶參與度,是其他電子信的整整兩倍。
.
【2.顧客許可】
.
知名的行銷專家賽斯.高汀(Seth Godin)曾在暢銷書《願者上鉤》中提到「許可」的力量:「許可能夠促進消費者參與,因為消費者更願意參與他們主動要求的東西。」傳統無差別式的廣告行銷,就像是看電視時的汽車廣告,並沒獲得顧客許可。顧客主動索取當下想要的體驗,就像是提供試用版的軟體服務,則取得了顧客的許可。
因此,在「無限媒體」時代,顧客擁有一種權力,誰可以直接接觸他們的權力。任何違反這種許可的接觸方式,很可能都會有意無意之間惹怒顧客。當企業取得了顧客許可之後,才能再以更加個人化的方式,提供顧客真正想要的體驗。在我讀這本書的時候,剛好遇到了一件事,我犯了「取得許可」的錯誤。以下分享這個實際的案例。
近期我把抽獎贈書的活動,轉到部落格上面進行,卻在「沒有取得許可」的情況下,把參加者的 Email 直接加入了電子信訂閱者的名單內,這引起了參加者的不滿和不信任。隨即,我在網頁上做出了改善,也發了封道歉信和改善說明給參加者們。
這個事件提醒了我「取得許可」的重要性,「顧客的信任」就藏在細節裡。以下是我致參加者的完整道歉信,也給有在經營社群和品牌的讀者參考看看。
.
【信件標題】 致曾參加「閱讀前哨站」抽獎贈書的你
嗨,我是瓦基,會寫這封信給你,是因為我犯了一個錯誤,以及我做出的改善措施。
你會收到這封信,是因為你填寫 Email 參加過《創造與漫想》、《極度吸睛》、《思考的框架》其中一本書的抽獎活動。但由於我在介面設定的不熟悉,把曾經參加抽獎的讀者,在沒有取得你同意的前提下,都直接加入了「電子報訂閱者」的名單內。
有一位參加抽獎者在「取消訂閱」時回覆給我的建議,讓我留意到這件事情可能對參加抽獎者們造成的困擾。這個抽獎網頁(plug-in套件)是我近期新添加的元素,對於 Email 自動串接訂閱的設定,我原本只採用了預設值,因此造成了參加抽獎者的困擾。
收到他的回訊後,我跟 plug-in 客服請教該如何調整設定,現在我把新的設定方式寫了上去,提供「勾選」的選項來決定是否訂閱(預設否)。這個設定起初並不好寫,但很開心我還是學會了。附圖在底下給你參考,對往後的參加抽獎者都會是更好的選項。
再度跟你說聲抱歉,也非常感謝你的參加,你們的回饋讓我找到改善的方向和細節。如果你不希望再收到「閱讀前哨站」的讀書心得、好書推薦電子信,你可以直接點擊〈取消訂閱〉這個連結來取消。無論你是否繼續訂閱,你的參與和關注,我都感念於心,謝謝。
.
【3.真誠同理】
.
在書中有一個很有趣的商業案例,賓士汽車把大規模的廣告視為主要的成長模式,特斯拉則是加倍關注整個顧客旅程的場景。賓士汽車在電視、網路媒體上的廣告威力,想必大家一定領教過了,我就不再多說。讓我們來看一下特斯拉怎麼做行銷的?
特斯拉傳達給顧客的共同目標:讓世界擺脫化石燃料、透過徹底創新、專注於永續生活。他們把汽車發射到外太空,而不只是關注汽車本身。特斯拉也提供流暢的網站預約體驗,在評估階段還能嘗試各種個人化的設定,他們的業務員懂得關注顧客的選擇和需求,而不是一昧強調汽車的規格。特斯拉也深諳推薦的力量,向朋友引介買車的車主還能獲得現金獎勵。開放顧客預購 Model 3 的預售模式,除了讓顧客有參與和期待感之外,還挹注了100億美元的年度營收。
每輛特斯拉汽車的平均廣告費是6美元,賓士汽車則是926美元。
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是最近我讀到 Podcast 股癌的著作《灰階思考》,作者謝孟恭分享他曾經去應徵特斯拉業務員的經過。面試官對著台下一票的面試者說:「試著賣給我一台特斯拉。」面試者們每個都努力背誦出特斯拉優異的規格、漂亮設計、節能特色。但顯然這些答案,面試官沒有一個滿意。
特斯拉的面試官後來反問大家:「怎麼沒人問我是誰?我家裡有幾個人、有幾個小孩?我有小孩的話,會在意加速嗎?你們連『我』是誰都沒搞清楚,怎麼賣車給我?」當一家企業的行銷不再是冰冷冷的廣告訊息,而是能夠真誠同理地,認識你的需求、對齊你的目標、滿足你的渴望,你怎麼能不愛?到頭來,惹人厭的不是廣告,而是不貼心的廣告。
.
【後記:不要成為討人厭的廣告】
.
由於我自己有在經營部落格和社群,因此閱讀《場景行銷模式》的過程中,感受到很多的觀念衝擊。目前市面上的行銷教戰守則,大多數還是偏向於有限媒體的行銷概念。然而時代正在改變,資訊超載和爆炸多的雜訊正在淹沒著我們,該如何接觸到目標受眾、有效提供對受眾的價值,就是一門不斷學習和精進的學問。
這本書除了提供非常顛覆性的行銷觀念之外,後半部的「自動化流程」的設計方式,我認為更是未來優秀企業和普通企業的分水點。自動化並不容易,但值得投資金錢和時間,因為這是一個能夠推動企業成長的永續循環。我最近在練習的自動化工具是 Integrately(跟 Zapier 比起來便宜許多),如果你對這類型工具也有興趣,可以用我的連結免費註冊帳戶試用,獲得額外 500 task/month 的額度。
總結來說,作者以三個方法貫穿本書的內容,讓我們知道場景行銷的操作方式:
1. 找出顧客旅程中的關鍵點,確保你出現在那些關鍵點中,並善用那些時機。
2. 與受眾合作,積極參與社群會想辦法和受眾一起創造產品,或者兩者都做。
3. 每一步都為顧客創造良好的體驗,想辦法把它變成推薦者,維持場景循環。
一個事業如果能夠融入上述的要素越多,事業發展就越可靠、越持久。在這個訊息多到爆的時代,如何突圍觸及顧客?演算法當道的現在,讓顧客買單的關鍵在哪裡?體驗取代內容,什麼是推動顧客旅程的關鍵?無論你任職於行銷業務、社群小編、內容創作者,這本書都值得推薦給你體驗。
感念於心 在 DDMTV法鼓山網路電視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渡海來台弘法多年的東初老人,心中始終不忘興辦佛學院及佛研所,以培養下一代佛教人才的願心;而這份未盡的遺願,在聖嚴法師的承繼下,歷經數十年的辛勤耕耘,終得以在法鼓山一一實現。聖嚴法師說,「沒有東初老人,就沒有聖嚴。」這段師徒間「願願相續」的動人情誼,開啟了漢傳佛教史上輝煌的新頁。
讓我們透過影片,共同感念法鼓山僧團的源頭,走入師徒間這段「相印於心」的美好時光........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fbyPLqeXoI/hqdefault.jpg)
感念於心 在 獨處Alone:知恩於心,感念於行,看見生活中一切細碎的美好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獨處Alone :訂閱我們,在咖啡屋學習別人的最好,成為更好的自己,願我們都能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简要:懂得感恩的人,眉眼清亮,心地善良。 ... <看更多>
感念於心 在 靜思語- 別人對我們的好, 要常感念於心, 至於是非則要淡忘 的推薦與評價
別人對我們的好, 要常感念於心, 至於是非則要淡忘, 不要積壓在心中成為垃圾。 恭錄自【證嚴上人‧靜思語十在心路】 攝影/葉源源編輯/慮彥2017.10.2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