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緊繃之際,竟有北部醫院醫事人員被隔離患者砍傷,令人無比氣憤。
疫情當頭,醫事人員沒有退縮的權利,但我們既然讓他們上了戰場,就要讓他們平安回來,一定要防範此類事件重演!
專責病房開放兩人一室後,病床雖增,護病比不足問題卻可能更加嚴重,原來專責病房護病比1:5的比率不一定能維持。醫護人員長時間執勤,反覆穿脫隔離衣、根本無暇辨別患者的情緒波動,在非日常的照護環境之內,醫療暴力的風險相對就會提升。
關於這樣的狀況,我特別提出幾個緊急呼籲:
#醫事人員安全最優先
我要強調,在受攻擊現場,先救醫事人員優先於病患。當然調集人力處置嫌犯後,仍須給予治療,此時需以「病犯」的高度安全措施看待,並依法追究其民刑事責任。目前此類醫療暴力事件,主要由醫療法106條處理,單這條就可判十年。在疫情期間,更可能還違反《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第13條和第15條,可加重懲罰。
最重要的,建議疫情期間之暴力衝突與傷害,先由國家代位求償先行賠償受害醫事人員,我們必須作為戰士們強而有力的後盾!並避免官僚息事文化造成進一步的傷害!
#心理急救很重要 #遠距精神專科支援
先前在重大事件後,我曾提出在這個時刻,我們要留意情緒的承接與出口,特別是急性壓力障礙症(ASD)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等心理健康問題。
而醫事人員與被隔離者的身心狀態,應依據「心裡急救」原則進行,國外去年疫情期間已有遠距執行之實例,建議由可考慮由有餘裕的醫院精神專科醫師支援遠距醫療。對於某些比較有狀況的隔離者、工作者,應特別觀察留意,優先以專業精神醫療介入防範。
#實質撐醫護
前面提到,目前醫院醫療前線的壓力,我們應該立即:
1. 落實降載與強制轉診分流
不再增加疫情熱區醫事人員的壓力,嚴格執行降載與分流,先把疫情之外的工作量減輕。
2. 需給疫情熱區醫院疫情後「#延長降載」與「#保證給付」的恢復時間,我要求衛福部承諾疫情後給熱區醫事人員,足夠的休養生息的空檔,確保分批輪休。
3. 要求衛福部防疫獎金每個月按時發放不得延誤
戰士們的津貼、獎金需及時發放,不可有延誤情形。
並提醒不只是醫事人員、相關家屬會面臨這樣的壓力,目睹新聞的閱聽大眾,也可能會引發情緒波動。也在此提供衛生福利部有一隻安心專線「1925」,提供全年24小時免付費的心理諮詢服務。
#照顧好自己,#就是減輕醫事人員的壓力!
疫情壓力之下,問題一個一個來,但只要我們面對並處理,就會有解決的可能。
急性壓力症候群asd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在週五早上的這一天,因交通事故,許多家庭就此破滅,再多言語也無法表達我們的沈痛。
在這個時刻,我們要留意情緒的承接與出口,特別是急性壓力障礙症(ASD)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等心理健康問題。我們可能以為這樣的狀況離我們很遠,但其實不只是相關家屬、救災人員會面臨這樣的壓力,目睹新聞畫面與災難報導的閱聽大眾,也可能會引發這樣的狀態。因為災難後的心理健康失調,也可能因為過度暴露於媒體資訊而誘發,類似的狀況曾發生在921大地震、911事件,除了倖存者、救難者,有許多電視機前的閱聽群,也發生PTSD的情況。當閱聽人出現急性壓力症狀症狀,若有災難的細節揮之不去,請互相提醒先減少看電視、手機新聞時間,多和現實生活中的親友相處,回歸正常生活。
並提醒災難過後急性期,可能會出現過度警覺、解離、睡眠失調等症狀,如有這些情況,可能需要尋求協助。有些症狀持續數週,有些持續幾個月,有些則甚至長達數年,而任何性別、年紀都可能發生,嚴重者可能會造成藥物或酒精的濫用,或是影響學業和工作。
專業的醫療與諮詢機構,可以有效地和緩急性壓力症狀,若有這類狀況,請盡早向專業單位諮詢並就醫,或者是協助您的親友諮詢就醫。也在此提供大眾,衛生福利部有一隻安心專線「1925」,提供全年24小時免付費的心理諮詢服務。
這次的事故,除了事故現場的救災,並誠心祈求倖存者康復之外,相關的心理衛生防護網也非常重要,希望指揮中心與相關部會特別留意。
其主要對象有:
一、倖存者
二、相關親友家屬、同事
三、救難人員、醫療人員、各事務的現場支援人員
四、閱聽大眾
急難事件的心理衛生防護,可參考WHO的心理急救步驟,也是日本行政單位與軍警採用的模式。附圖資料參考出處為: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41548205
心理急救程序需了解個案對象的事件背景,並盤點可用資源與評估安全性。並在維護個案尊嚴、雙方都安全的前提下,作出行動,以專業技巧接觸個案,詢問並觀察、傾聽,收集資訊以判斷眼前狀況,並依個案需求作出回應。可能轉介服務、可能直接解決當下問題、或是提供所需的資訊,並在此時交接個案給後續協助者。
而依對象不同,可能給予一對一的關懷,或團體與社區的支援,並從中辨識出需要特別救援關懷的對象。而閱聽大眾則有賴媒體朋友一起努力,也期望行政單位能盡快傳播平台散發心理衛生相關資訊。這次事件的影響,絕對不僅僅止於家屬、倖存者以及現場參與者,還包括電視機、手機、電腦前面的大眾,我們需要一起面對這次的傷痛,希望相關單位緊急啟動心理衛生防護網。
並請大家尊重調查,暫勿對事故多做臆測或轉傳未證實消息,但作為國會議員,仍會要求追查原因與責任,務必記取教訓。 台灣的確存在系統性問題,從道路交通、行人安全、甚至工地安全,都有不小的改善空間,這幾年不是沒有改革動作,只是執行層面不能再拖,全民也應該意識到,我們必須拿出決心,即使不便、即使民怨、即使提升成本,也該痛定思痛,讓大家安全出門、安全回家。
急性壓力症候群asd 在 急性壓力-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PSY Mirror演唱會意外事件緊急情緒支援| 創傷後壓力症(PTSD)與急性壓力症(ASD) | 五分鐘心理學. 昨晚(7月28日)香港跳唱男子組合MIRROR於紅磡體育館舉行第四場 ... ... <看更多>
急性壓力症候群asd 在 三分鐘秒懂心理學急性壓力疾患(Acute stress disorder)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Transcript · #PSY Mirror演唱會意外事件緊急情緒支援| 創傷後壓力症(PTSD)與急性壓力症(ASD) | 五分鐘心理學 · 淺談壓力與焦慮的關係/精神科張維紘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