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計畫的國家高度
今天邀邱文彥教授到研究室就《國土計畫法》交換意見。
邱教授強調,國土計畫應有其全國的高度,而不是完全遷就地方的現實。過去的區域計畫是「開發許可制」,即先搶先贏;現在轉軌到國土計畫的「區位許可制」,國土功能分區圖必須有一定的穩定性。
行政院2/20日通過《國土計畫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第45條擬將縣市國土計畫時程從「二年」延至「一定期限」,第十五條第三項再新增第四款「行政院核定之國家重大建設計畫」,就不受五年通盤檢討限制,各界譁然。邱教授提出質疑:
1. 「一定期限」將導致時程延長,政治勢力介入,恐怕沒完沒了 。
2. 行政院要定義,何謂行政院核定之國家重大建設計畫。
3. 如此空白授權修法,架空國土計畫法,破壞國土計畫和立法的穩定性。
4. 目前第十五條第三項條文已經很有彈性,實在不需要再增加第四款。
日前監察院糾正內政部:內政部營建署未能切實督導各直轄市、縣(市)政府依都市計畫法第26條規定落實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各縣市政府超過5年以上未辦理通盤檢討合計86處,有違都市計畫法第26條機關每5年內至少「應」通盤檢討1次之規定。導致個案變更比通盤檢討還多的奇怪狀況。
我在此呼籲行政院內政部,應該盡快協助各地方政府的縣市國土計畫工作,就國土計畫和原本都市計畫通盤檢討所碰到的問題,寫個檢討報告,增補人力和規劃能量,針對問題解決,再來討論是否需要修國土法。而不是國土計畫第一版都還沒依時程做出來,就急著想要個案變更。
《國土計畫法》第十五條現行條文:
全國國土計畫公告實施後,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依中央主管機關規定期限,辦理直轄市、縣(市)國土計畫之擬訂或變更。但其全部行政轄區均已發布實施都市計畫或國家公園計畫者,得免擬訂直轄市、縣(市)國土計畫。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未依前項規定期限辦理直轄市、縣(市)國土計畫之擬訂或變更者,中央主管機關得逕為擬訂或變更,並準用第十一條至第十三條規定程序辦理。
國土計畫公告實施後,擬訂計畫之機關應視實際發展情況,全國國土計畫每十年通盤檢討一次,直轄市、縣(市)國土計畫每五年通盤檢討一次,並作必要之變更。但有下列情事之一者,得適時檢討變更之:
一、 因戰爭、地震、水災、風災、火災或其他重大事變遭受損壞。
二、為加強資源保育或避免重大災害之發生。
三、政府興辦國防、重大之公共設施或公用事業計畫。
四、其屬全國國土計畫者,為擬訂、變更都會區域或特定區域之計畫內容。
五、其屬直轄市、縣(市)國土計畫者,為配合全國國土計畫之指示事項。
前項第一款、第二款及第三款適時檢討變更之計畫內容及辦理程序得予以簡化;其簡化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縣市通盤檢討還沒做就先修法
#就像醫師沒有看診就亂開藥
#土地變更明顯是為財團彈性
#怎麼可能是為人民彈性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歡迎收看范琪斐的寰宇漫遊,今天的琪斐大放送我們要來談談,投川普就是抗中?挺拜登就是舔共嗎? 大家好,我是范琪斐。上個禮拜我在臉書上整理了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在黨代表大會上的演說重點,結果一堆川粉跑來罵我說我偏心帶風向,台灣價值沒儲值,這讓我百思不得其解啊,身為一個國際新聞從業人員,整理美國總...
怎麼可能是為人民彈性 在 蔡壁如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國土計畫的國家高度
今天邀邱文彥教授到研究室就《國土計畫法》交換意見。
邱教授強調,國土計畫應有其全國的高度,而不是完全遷就地方的現實。過去的區域計畫是「開發許可制」,即先搶先贏;現在轉軌到國土計畫的「區位許可制」,國土功能分區圖必須有一定的穩定性。
行政院2/20日通過《國土計畫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第45條擬將縣市國土計畫時程從「二年」延至「一定期限」,第十五條第三項再新增第四款「行政院核定之國家重大建設計畫」,就不受五年通盤檢討限制,各界譁然。邱教授提出質疑:
1. 「一定期限」將導致時程延長,政治勢力介入,恐怕沒完沒了 。
2. 行政院要定義,何謂行政院核定之國家重大建設計畫。
3. 如此空白授權修法,架空國土計畫法,破壞國土計畫和立法的穩定性。
4. 目前第十五條第三項條文已經很有彈性,實在不需要再增加第四款。
日前監察院糾正內政部:內政部營建署未能切實督導各直轄市、縣(市)政府依都市計畫法第26條規定落實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各縣市政府超過5年以上未辦理通盤檢討合計86處,有違都市計畫法第26條機關每5年內至少「應」通盤檢討1次之規定。導致個案變更比通盤檢討還多的奇怪狀況。
我在此呼籲行政院內政部,應該盡快協助各地方政府的縣市國土計畫工作,就國土計畫和原本都市計畫通盤檢討所碰到的問題,寫個檢討報告,增補人力和規劃能量,針對問題解決,再來討論是否需要修國土法。而不是國土計畫第一版都還沒依時程做出來,就急著想要個案變更。
《國土計畫法》第十五條現行條文:
全國國土計畫公告實施後,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依中央主管機關規定期限,辦理直轄市、縣(市)國土計畫之擬訂或變更。但其全部行政轄區均已發布實施都市計畫或國家公園計畫者,得免擬訂直轄市、縣(市)國土計畫。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未依前項規定期限辦理直轄市、縣(市)國土計畫之擬訂或變更者,中央主管機關得逕為擬訂或變更,並準用第十一條至第十三條規定程序辦理。
國土計畫公告實施後,擬訂計畫之機關應視實際發展情況,全國國土計畫每十年通盤檢討一次,直轄市、縣(市)國土計畫每五年通盤檢討一次,並作必要之變更。但有下列情事之一者,得適時檢討變更之:
一、 因戰爭、地震、水災、風災、火災或其他重大事變遭受損壞。
二、為加強資源保育或避免重大災害之發生。
三、政府興辦國防、重大之公共設施或公用事業計畫。
四、其屬全國國土計畫者,為擬訂、變更都會區域或特定區域之計畫內容。
五、其屬直轄市、縣(市)國土計畫者,為配合全國國土計畫之指示事項。
前項第一款、第二款及第三款適時檢討變更之計畫內容及辦理程序得予以簡化;其簡化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縣市通盤檢討還沒做就先修法
#就像醫師沒有看診就亂開藥
#土地變更明顯是為財團彈性
#怎麼可能是為人民彈性
怎麼可能是為人民彈性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歡迎收看范琪斐的寰宇漫遊,今天的琪斐大放送我們要來談談,投川普就是抗中?挺拜登就是舔共嗎?
大家好,我是范琪斐。上個禮拜我在臉書上整理了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在黨代表大會上的演說重點,結果一堆川粉跑來罵我說我偏心帶風向,台灣價值沒儲值,這讓我百思不得其解啊,身為一個國際新聞從業人員,整理美國總統候選人的演說不是很正常嗎?但現在好像我只要一提到「拜」…「登」都還來不及講出口,就有人來丟雞蛋。最近美國總統大選儼然成為「抗中論述大賽」,兩黨搶著說「選我選我,我對中國最派!」(須註解最「壞」),而在台灣也有不少人陷入了一種「投川普就是抗中、挺拜登就是舔共」、「川普護台、拜登賣台」這樣的迷思,但這是真的嗎?我們今天就以實際的政策面角度,帶大家看看美國兩黨的對中政策大PK。
美國總統川普聲稱,從來沒有一個美國總統像他對中國一樣那麼「派」。那我們就來看看他到底做了哪些抗中舉動。
(一)貿易戰爭:
川普最大的抗中「政績」,要屬對中貿易戰爭。2018年3月,川普宣稱「中國偷竊美國智慧財產權和商業秘密」,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課徵關稅,規模上看600億美元(1.8兆台幣)。一直到今年1月,美中才終於簽訂《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為貿易戰暫時劃下休止符。但時隔一個月,川普又不滿中國「裝窮」,濫用開發中國家優惠,宣布把中國剔除開發中國家名單。原本近期應該要舉行美中《第二階段貿易協議》談判,現在這個會議已經胎死腹中,川普還說這個協議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二)監控外宣:
今年2月,川普把5家中國官媒列入「外國使團」,要這些中共大外宣機構說清楚講明白,他們在美國租了哪裡的房子,雇用了哪些人;6月再把4家中國官媒列入;到了8月,連教中文的「孔子學院」也被視為「外國使團」。
(三)中國病毒:
在今年COVID-19疫情爆發初期,川普還一度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讚不絕口,說他反應迅速確實又透明,聲稱美中關係從沒這麼好過,但後來隨著疫情升溫,美中關係又瞬間惡化,川普開口閉口都是「中國病毒」,指控北京當局隱匿疫情,要求對病毒源頭展開調查。
(四)封殺中企:
川普指控中國通訊商「華為」是北京當局的間諜,去年5月起就禁止美國企業使用華為,本月又把38間華為子公司列入封殺清單,封堵華為取得海外商用晶片。最近又放話打算把中國短影音平台TikTok和通訊軟體WeChat趕出美國,同時正在考慮是否禁止阿里巴巴(Alibaba)在美國的營運。
這些動作都是過去主張對中「懷柔」的美國領導人,沒有做過的事情。專家認為,過去30多年來,美國期待中國能變成美國所希望的國家,但現在美國已經放棄這個念頭了,美中關係現在進入了一個全新階段。而現在美選進入倒數階段,外界紛紛揣測民調落後的川普,很可能加碼「抗中」,作為逆轉劣勢的「10月驚奇」(October surprise!)。
不過大家也知道我們川貴人翻臉跟翻書一樣。現在是跟中國翻臉,等選完,又馬上翻回來也不是不可能。像我們先前報導過美國白宮前國家安全顧問波頓(John Bolton),寫書爆料川普曾經指向一枝筆的筆尖說「這是台灣」,再指向他的辦公桌說「這是中國」,很多人都相信川普是很有可能這樣一個兩面人,此外他對新疆香港人權狀況的發言也很讓人感冒,所以我們還是來看看被川普貼上「舔共」標籤的拜登,對中政策是不是真的舔得很用力?答案是:不知道。
拜登在黨代會上的演說,強調「愛,希望與團結」,結果就把一些「只希望總統是正常人」的美國選民感動得痛哭流涕,包括我老公蘿蔔頭在內,我在旁邊是完全傻眼哪!沒辦法,共和黨把選戰標準拉太低,一個聞女孩髮香的老頭,好像只要證明他沒有失智,支持者就高潮了。總之呢,拜登在對中政策上大打迷糊仗,整個25分鐘演說裡,提到「中國」兩個字的唯一一句話,是說「要把醫療供應鏈和設備搬回美國,這樣就不用受中國或其他國家擺布。」好啦!算他其中一個政見好了,但怎麼搬,沒有說。有外媒分析,他這麼做是為了避免隨川普起舞,對中國硬起來可能反而替川普加分,公布實際抗中政策也容易被對手挑毛病。
既然打死不提中國,那我們就只能根據他過去的對中態度來分析。「美國國會台灣觀測站共同創辦人」楊光舜不久前就回顧了拜登的兩岸政策,其實過去拜登因為跟中國官員交好,一直主張美國對中「接觸政策」(Engagement)以及對台「戰略模糊」(strategic ambiguity),一直到去年5月,拜登都還強調「中國不是美國的競爭對象」。
但一年後爆發了「黑天鵝」事件:COVID-19疫情,「抗中」似乎成了美國全民共識,加上香港國安法事件,以及中共對外越來越強硬的態度,漸漸地,拜登的立場也出現了大逆轉,開始放話批評新疆再教育營,還用「流氓」來稱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曾經威脅要派B-1轟炸機飛越中國所謂的禁航區。在北京政府通過《港版國安法》後,拜登在一份聲明中宣誓說,如果他當選總統,會禁止美國企業支持中共的鎮壓和監視行為,也會更全面落實「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和「維吾爾人權政策法案」。至於拜登的幕僚是怎麼想的呢?和川普把自己搞到沒朋友的做法不同,民主黨高層傾向和其他國家結盟,參與國際組織,對中國要採取「議題式的競爭」,而不是重演冷戰式的全面對抗。也有內部聲音主張,面對中國挑戰時,要採取更強硬的姿態,避免中國利用美國的開放壯大國力。因此我們可以判斷,就算拜登選上了,預料也不太可能一下子,唉呀~又滾進中國的懷抱,更多的可能是維持「微抗中」的路線。這點從民主黨的最新黨綱中,就可以嗅出一絲端倪。
剛結束不久的民主黨代表大會,除了提名正副總統候選人,另一項重要議程就是「通過黨綱」,在最新的92頁黨綱中,民主黨雖然好幾次對中國強硬表態,但是也表示不會採用關稅戰或新冷戰的方式,讓美中兩敗俱傷,其中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過去民主黨黨綱寫的「恪守一中政策和台灣關係法」,被悄悄修改成只剩下「恪守台灣關係法」,「一中」消失了。沒有提到「一中政策」當然不是不小心漏掉忘了說,黨綱是一個黨對於未來走向的宣示,這次拿掉一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三點:1. 這可以被解讀為民主黨對中態度的一大轉變,保留了對中共採取更強硬動作的空間,2. 雖然沒提到,但也不代表全盤否定它,3. 其實黨綱不見得一定會被用在政策上,現在就斷言拜登的對中政策還太早。而且如果他選上了,會不會再改變態度,我們也很難未卜先知。
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前處長司徒文(8/21)就說了,倘若拜登勝選,將會是有史以來最為支持台灣的民主黨政府,但強度可能不會達到大家所希望的程度。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資深研究員葛來儀也說,「如果拜登勝選,執政團隊很可能重申『一中政策』,因為只有『一中政策』才能有更彈性的解釋與運用空間」。我們不能否認的是,過去和中國往來密切的拜登,路線確實就是比川普親中一些,這點沒有人可以反對,而且對台灣的策略也很可能繼續停留在「嗯~我可能不會挺你」的曖昧階段。
但是川普乍看之下抗中挺台的做法,看在「辣台派」的眼中是很爽啊!有個大國幫台灣出氣,我們可以準備可樂爆米花隔岸觀火、搖旗吶喊,但萬一哪天擦槍走火了,第一個倒楣的你覺得是美國人嗎?還是中國人?還是台灣人民呢?
其實不論是川普或拜登,現在不管說的多麼斬釘截鐵,護台法案通過一百個,他到時候不挺就是不挺,你能拿他怎麼辦?所以現在我們討論兩個候選人的對中政策,說到底也只是在求一個安全感而已,但是翻臉跟翻書一樣的川普,真的比拜登更讓你有安全感嗎?我覺得台灣還是要自己加油啦!安全感是要自己給自己的!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美對中政策
#抗中成趨勢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怎麼可能是為人民彈性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2020.3.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8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1/17(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今天繼續跟你談「思考」這個主題,「思考」到底對一個人有什麼好處呢?我直覺想到的好處,就是它能夠讓我們更彈性的,去解決我們的問題。
先講一個故事哦,在西方的童話裡,有一個作品叫做《粉紅波西》。波西呢,他非常喜歡粉紅色,他所用的東西都是粉紅色。
甚至於,他每天吃的東西也都是粉紅色。身為粉紅色大王的他並不滿足;因為呢,城外還有很多其他顏色的東西。
所以呢,他到最後他制定了一個,要把所有的百姓的所有的物品,都換成粉紅色的法律。
雖然呢,有些人對國王的一廂情願,心裡覺得不是太舒服;但是無可奈何,只好把所有的衣服啊、器皿啊、家俱啊…全部都換成粉紅色。
可是呢,這位「粉紅大王」依舊不滿意。因為這世界上,還有很多東西不是粉紅色的。於是他接著下命令,要把全國的花草樹木、甚至於是動物,全部染成粉紅色。
他動員了軍隊到山上跟原野,把所有的事物都染成粉紅色;打造一片稀有的風景,甚至於,連剛出生的動物也要立刻染成粉紅色。
最後呢,世界上所有的一切終於變成了粉紅色,但是唯有一個地方,那個地方沒有辦法變成粉紅色,那就是天空啊!
不管這個「粉紅大王」有多麼至高無上的權力,都不可能把天空變成粉紅色;所以經過幾天的思考,這個「粉紅大王」仍舊想不出任何的辦法。
他只好命令自己的老師,尋求解決的方法。這老師啊,日思夜想,終於想出了一個可以讓天空變成粉紅色的妙計。
老師呢,來到了「粉紅大王」的面前,對他說:「我已經把天空變成粉紅色了,請你帶上我準備好的眼鏡,看天空吧!」
這「粉紅大王」呢,剛開始半信半疑;結果呢,他一戴上老師給他的眼鏡之後,抬起頭往天空上看,真的是太神奇了!因為白雲跟天空,全部都變成了粉紅色。
故事聽到這裡,我想你一定就能夠明白,這個老師他並沒有勞師動眾的,真的想什麼奇特的方法,把天空變成粉紅色。
他只是給「粉紅大王」一個粉紅色的眼睛,而且你也可能想到了,如果一剛開始粉,「粉紅大王」就帶著粉紅色的眼鏡;那就不用勞師動眾的,把全國都搞得「粉紅一片」遍吧!
所以呢,從「粉紅大王」戴上這一副眼鏡之後哦,全國人民就可以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因為呢,百姓不用再穿粉紅色的衣服,動物也不需要把牠們染成粉紅色。
在戴著粉紅色眼鏡的大王的眼裡喔,這個世界隨時都是粉紅色的。所以這個寓言故事,我們可以從幾個角度去思考它。
第一個部分,就是我今天開頭說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有那麼困難嗎?
有時候當我們缺乏思考能力的時候,我們可能就會用最粗暴、最直覺的方式,去解決問題。
就像我也聽過一個故事,有一個國王,他覺得走在路上腳很不舒服。所以呢,他花了所有全國的財力跟人力,把全國的地,都把它弄的又平又整。
可你仔細想想,全國有些地方除了給人走之外,會有更多的地方,不是要給人走的,是要種東西的、是要蓋工廠的。
結果呢,你把所有的地面,都整成同樣一個走路起來會舒服的;那是不是也毀壞了這個國家的產業?一個被毀壞產業的國家,當這個國家的國王,到底有什麼意思呢?
所以呢,這個解決方法非常的簡單,國王其實只要穿一雙好鞋就好了。他根本不用去搞這個所謂的「路面工程」,不是嗎?
所以呢,第一個角度,就是當你懂得思考的時候,解決問題的方法,就不會只有最粗暴、最簡單的那一個;可能會有更精繳、更有效率的部分。
然而第二個角度的思考,就是我們是不是常常看待很多事情,就像戴上粉紅眼鏡的「粉紅大王」一樣?
當我們已經戴了某個顏色的眼鏡,從那一刻起,我們還能夠看出這些事物的原本顏色嗎?
也就是說喔,我們都會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偏見、自己過去經驗的投射;那麼這些想法、經驗跟投射,是不是會扭曲了我們眼睛所看見的事實?
然而可怕的地方就在這裡了,當這些事實是已經被扭曲的時候,但是在我們的主觀世界裡,我們會覺得那才是事實!
那到底什麼是事實呢?所以呢,我想學習「思考」給我們最大的價值,就是除了讓我們更能夠解決問題之外;更重要的一點,是我們開始懂得提問的精神、我們開始懂得質疑。
我們更願意在看待所有的事情之前,先把手往自己的臉上摸一摸,到底我帶了什麼樣的眼鏡?我願意不願意把這眼鏡拿下來,我才能夠看見真實呢?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今天的內容談到,我們帶上了某個顏色的眼鏡,這就像是我們看待自己的人生,我們可能都會陷入「路徑依賴」的迷思裡~
過去怎麼認為、現在就要這麼做,而未來就應該如此發展!
這樣的想法,往往就是我們沒辦法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沒辦法適應這多變的未來的最主要的原因。
所以要怎麼樣擺脫「路徑依賴」的迷思,活出一個你更想要的好人生呢?我很歡迎你,可以加入我的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
詳細的課程資訊,都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我很期待你的加入,今天的內容就跟你分享到這邊。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怎麼可能是為人民彈性 在 梅高文(趙杰)的公共行星- 主題:文官制度--彈性化?分贜制 ... 的推薦與評價
資深文官也是為不具決策權之三級機關之備用,如今三級機關為了「強化專業」,也要政治任命,可能凸顯的問題有三:第一,資深文官還不夠專業,那解決辦法大概是得裁撤考試院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