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為降低Delta變異株進入社區風險,及時偵測國內病例以阻斷隱性傳播鏈,指揮中心即日起啟動COVID-19社區加強監測方案,透過一群守護社區健康之基層診所醫師,協助評估就醫民眾臨床症狀,視需要提供公費COVID-19家用快篩試劑,由民眾自行居家篩檢並自主回報篩檢結果,為強化偵測社區病例注入新力量。
✏指揮中心表示,COVID-19社區加強監測方案將自今日開始執行至今(2021)年12月31日,目前全國18個縣市共計82家診所參與,診所名單詳如新聞稿附件;未來將視執行情形及疫情變化,調整公費快篩試劑發放診所家數。民眾如為2歲以上出現呼吸道症狀的病患至公費快篩試劑發放診所掛號就醫,經醫師判斷後,發放公費家用快篩試劑及注意事項說明單張,如為2歲以下幼兒的陪同看診者,亦由醫師判斷後發放。
✏指揮中心說明,民眾領取試劑後,請配合依注意事項說明內容儘速採檢,並至線上(https://forms.gle/8gh7Kb3ZkYE5aArW7)填寫試劑領取診所名稱及快篩結果等資料,此為匿名方式收集,無須擔心個人資料外洩情形。
✏指揮中心呼籲,如快篩檢驗為陽性者請儘速至鄰近的社區採檢院所( https://reurl.cc/MArG1L )進一步PCR檢驗。提醒民眾前往社區採檢院所時,請戴好口罩、勿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對於使用過之採檢器材請用塑膠袋密封包好,並攜帶至社區採檢院所,交予院所人員處理。
#阿嘉關心您
#COVID19社區加強監測方案
👉加入煥嘉Line官方帳號,得知更多消息:
https://lin.ee/cOtElVQ
👉追蹤煥嘉IG,有更多資訊在裡面唷~
https://instagram.com/cenghuanjia?igshid=1psumc0xkaxjz
👉訂閱煥嘉youtube有更多有趣的影片分享給大家喲: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J5W0oamGJgOq-0oSGT0A
快篩陽線上看診 在 簡煥宗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8/30 本日高雄無新增確診
全國新增3例本土病例(新北市3例),5例境外移入,共8例COVID-19確定病例。
今日新增3例本土及5例境外,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今日新增之3例本土病例(均非居家隔離期間陽性者),分布均在新北市;其中1例為已知感染源、2例關聯不明,將持續進行疫情調查,以釐清感染源。
📌社區定點加強監測,即日起至12/31執行。
2歲以上出現呼吸道症狀的病患或2歲以下幼兒的陪同看診者,由醫師判斷後發放家用快篩試劑。領取後請配合採檢及線上填寫結果。
團結抗疫,持續加油!💪
-------
用真心,作正事💪
📱LINE:https://lin.ee/C6Zjgnx
🧑💻IG:https://www.instagram.com/2014_chikoyan/
👉👉歡迎按讚、留言加分享👈👈
快篩陽線上看診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人生跑馬燈的啟示
打完AZ疫苗第三日早上開始,一直覺得自己心率很高,用手觸摸脈搏,心率高到90bpm(一分鐘跳到90次以上),接著一整天都有種暈感,越到了晚上,頸部兩側非常緊繃、頭頂漲痛,而且感覺到太陽穴兩側血管都在跳,眼皮也跟著跳。
不知道大家平常有在關心自己的安靜心律嗎?
我平時都有監測習慣,心律大約正常狀態是54bpm,所以90多的心跳對我來說真的頗高,我慢跑時也不過就是這樣的心律~
想像心臟一整天都在慢跑狀態,很容易疲勞的~所以手軟棉棉,舉起來還會抖。
自從經歷過筋肉老爺中風,對於這些身體跡象十分敏感,就是說有點神經質也沒關係,是想身體一定有些狀況,才會心跳快了將近一倍,不知道是不是某處血管有栓篩了?心臟才必須跳動更快來讓身體補氧?
AZ疫苗後如果發生血栓是在靜脈,跟中風不太一樣,中風發生在動脈(以上是查網路衛教文),於是決定如果今早起床心跳沒有減緩就要去看診;
晚上一個人睡在客廳沙發(我的怪癖~休養身體時喜歡自己躺沙發~),脖子與頭頂覺得越來越緊繃,這也不是太好的徵兆~~突然腦海人生跑馬燈冒出來(多怕自己睡到一半葛屁),想到自己還有很多事沒做:還沒養大兒子、還沒完成陪伴的責任、還沒生出第二個、筋肉老爺還沒恢復、貸款還在付......如果只因為打疫苗就葛屁了,那不是很冤枉?想著想著很想哭~也才驚覺原來當面臨到危機時,我在意的不是生涯賽事成績、不是自己有沒有紅過......全部在意的都是家人,就只有他們而已。
#辛苦來自於家人_快樂幸福感也來自於家人
雖然我經常呼口號要女人「多愛自己」、「多專注於自我提升」,但不諱言這世界上最能讓我快樂的事依舊是家人,而不是自己;換個說法~家人的關係讓我充滿幸福感,而不是我這個個體帶來了滿足。
要女人培養獨當一面,只是為了有能力去對抗社會不平等,並且在遇到低潮時,不成為看人臉色過日子的一群;
或者是有足夠獨立能力時,就可以為「犧牲」這件事設好停損點:適當的為愛犧牲,可以換來高幸福感,但是當犧牲超過自己能負荷時,無止盡的奉獻自我叫做啃食靈魂。
擁有壯大的能力,只是幸福之鑰,卻不盡然是幸福本身。
哈佛大學有份質性研究歷時70多年,追蹤724位成人,一半來自於哈佛學生包含甘迺迪總統,一半來自於貧民窟,研究「什麼人才會活得幸福?」;工作、健康、生活都在研究範疇,這些成人活著的都90多歲了,研究結果是什麼呢?「良好的關係讓我們維持快樂與健康。」羅伯威丁格教授,第四任研究主持人這樣說。
所以快樂不來自於這群人位高權重,卻是來自於「美好的關係」;我很懼怕死亡,不是因為害怕自己還沒達到高峰,卻是怕對家人的愛還沒給足過。
\
今天一早起床後心律依然很高、手抖、頭漲,於是取消了線上教學、下午道路駕駛學習,去醫院先看診心臟內科。心律一測93bpm依舊很高,難怪起床也沒覺得睡飽過~
照了X光、心臟超音波、心電圖、血氧,是都沒什麼問題,醫生先幫我開了症狀藥物,抽血檢查甲狀腺與血栓,這個要週五才知道。
可能粉絲會覺得我大驚小怪,畢竟身邊不少女生朋友打完AZ疫苗後小不舒適持續了兩三週都沒想過要去看醫生;
但畢竟我體會過,身體小徵兆以為沒什麼而忽略,卻倒下只在一瞬間的悲壯家史......因此寧可神經質,也不要有個萬一,萬一來了會後悔莫及!
這邊也提醒有打疫苗的朋友,如果超過48小時你的身體還有小病小痛,快點去醫院檢查,畢竟你不知道這是產生抗體的過程?或者是身體真的出現的狀況。
還有心律沒事就要練習每天監測,這樣當身體有狀況時,就可以很明確的知道該不該去看診。
譬如如果平時沒有紀律安靜心律的習慣,發現不舒服了,測量心律90bpm,網路一查,寫著成年人安靜心律介於70~100bpm間,就還以為自己沒事很ok~~沒有屬於自己的日常數據,真的有狀況時就少了點診斷依據是吧~
#記得沒事自己的心跳率_血壓都要知道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