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珈堂星芒濾杯-極 Kadou & Hasami】紅色彗星&夏日淡黃 上市
享受星芒濾杯的快流速,當然要用紅色的機體(誤)
但總之紅星芒的感覺就是特別快 (只是感覺,他和其他星芒一樣快)
同場加映:IG打卡必備的夏日淡黃,可愛無極限
-----以下星芒濾杯-極 特色&簡介-----
1⃣ 由台灣咖啡器材圈的大前輩 珈堂咖啡研發
在台灣精品咖啡迅速發展的十年來,珈堂咖啡經手販售過上百種濾杯
對於手沖咖啡濾杯的使用習慣、流速、材質、風味變化...都有深入的理解
由珈堂咖啡研發生產的濾杯基本上就是品質保證啦
2⃣ 於高階濾杯的產地-Hasami波佐見燒製
波佐見最讓學長喜愛的就是能燒出超銳利的肋骨這個特徵
可以讓濾杯的空氣排出更順暢
一方面濾杯的流速會增加,可以做出更多的香氣和酸值
二方面濾杯的萃取效果也會增加,即使流速較快,風味仍然飽滿精彩
流速比之神速的Hario V60濾杯,還要快一點點
3⃣ 略緩的濾杯斜率&超綿密的肋骨
較平緩的杯壁可讓濾紙完全服貼=減少粉層的厚度→增加流速
超綿密的肋骨強化萃取的能力=能大量做出咖啡的香氣和風味
這點也是學長對星芒濾杯-極最為喜愛的部分
只要把專注力放在中心大約50塊硬幣大小的部分,陸續給水
肋骨輕鬆就能把咖啡中的風味大量釋出,操作簡單/風味卻不簡單
可以參考學長的超大水沖法:
20克咖啡粉
悶蒸,到40ml
第一段:超大水中心注水,到200ml
第二段:外側輕柔給水,到300ml
步驟簡單,但變化可蘊含其中
返璞歸真,就能讓星芒濾杯展現能量
4⃣ 適用v60的各種沖法,風味更飽滿一些
如果習慣使用v60的玩家們,使用星芒-極 基本沒有甚麼轉移的困難
因為肋骨的分布和概念雷同,但在流速和萃取能力部分做改良
因此無論是一刀流、二刀流、推粉、繞圈圈、悶蒸等各式沖法都適用
風味還可以再飽滿一些,可以說是相當厲害
-----以下珈堂星芒濾杯-極 商品參數-----
產地:波佐見町 日本長崎縣
材質: 陶瓷 (天草陶石)
尺寸:高 8.3cm / 杯底直徑11.4cm
重量:355g
建議用量:1~2 杯用
👉蝦皮商城:https://reurl.cc/vq8j3A
👉樂天商城:https://reurl.cc/6ae4pk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小雨Wayne Shi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川流濾杯 #作弊濾杯 #咖啡濾杯 #快流速 #陶瓷濾杯 *影片內產品為 米諾咖啡 提供,我並未付費購買* *I was sent this unit by Mino Coffee to review, I did not pay for it.* 濾杯購買連結(米諾賣場):https://sh...
快流速 在 Vvcafe-咖啡、咖啡豆、咖啡機、咖啡館資訊分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冰瞳00搭配不織布濾紙】
冰瞳00的尺寸很小,很適合沖煮小粉量
但目前沒有剛好適用的濾紙,比較麻煩
我喜歡搭配不織布濾紙,有2個原因
1.我的冰瞳沖法偏圓潤,層次比較簡單
搭配不織布濾紙可以補ㄧ些油脂感,風味更豐富
2.不織布濾紙浸濕以後很軟,很容易就能下折
掛在冰瞳00上,不會有高出濾杯的部分
沖煮時水柱能非常貼近粉面,體驗很舒服
流速當然也沒問題
有悶蒸的情況下,2分鐘內完成
和三洋濾紙差不多的快流速
我喜歡先把不織布濾紙過過水,再放到濾杯上下折
折的時候比較不會翹
當然要先放到濾杯再給水浸濕也可以
個人方便即可
快流速 在 Vvcafe-咖啡、咖啡豆、咖啡機、咖啡館資訊分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觀察粉層吃水的四種狀態-搭配梯形濾杯四次斷水法】
大家午安,今天學長玩梯杯神器-三洋有田燒梯形濾杯
手法使用風味均衡的四次斷水法,可以觀察到粉層吃水的明顯差異
參數很簡單,但非常適合三洋
✅ 比正常手沖更細的研磨度,我是使用小富士平刀#4 (平常是#5)
✅ 90度的熱水+Fellow EKG手沖壺
✅ 20克的瓜地馬拉 莫里托莊園 日曬,奶油爆米花的香氣讓人想看電影
✅ 總給水量300克,平均四次給水
所以是75、75、75、75,四次的給水大小盡量保持一致
沒有悶蒸也沒有下甚麼特殊手法
就是利用三洋梯形濾杯美妙的流速和咖啡粉的吃水狀況,調整風味
因為三洋梯形濾杯的角度比較窄,咖啡粉吃水狀況會反映在流速上
⭕ 咖啡粉還沒進入淹水狀況時,粉水的接觸時間會比較短
能充分表現咖啡風味的前段,做出香氣和酸質
⭕ 咖啡粉進入淹水狀態後,粉水的接觸時間會增加
進而讓咖啡風味往後走,增加更多甜度和口感
讓我們搭配影片看
✅ 第一種狀態:咖啡粉從乾燥到完全吃水的狀態
因為梯形濾杯的落水孔比錐形濾杯小很多
即使沒悶蒸,濾杯內的水也不會快速流光
短短10秒左右,我給了75克的水
可以看到剛開始咖啡粉從全乾到略為吃水,但還沒到達飽水狀態
繼續給水後,粉跟粉之間含了大量的水,呈現出水光
粉浮在最高處,形成一個漂亮的圓拱狀,
給完水後大約12秒我就給下一段水,這時咖啡粉剛吃飽水
還沒進入淹水狀態,三洋濾杯可以表現非常快的流速
因此主要萃取香氣和果酸
✅ 第二種狀態:咖啡粉吃飽水,但仍維持濾泡狀態
可以看到我給水時,粉層中湧出大量空氣
使粉層被空氣撐起來,因此粉跟粉之間的間隙是比較寬鬆的
因此咖啡粉仍然浮在水的上面,表層不會看到分離的水
此時的流速還是相當快
我給完水14秒就進入下一階段了,只略為比第一階段慢2秒
此段仍然處於濾泡狀態,快流速擠了更多的果酸進濾杯
前面兩階段主要都還是萃取香酸
✅ 第三種狀態:濾泡進入浸泡狀態,大約一半一半
給水前半還可以看出少量空氣釋放,但明顯沒有第二段那麼劇烈
但仍然可以讓粉層間隙放大,形成較快的流速
但持續給水就會發現空氣已經叫不出來了
因此後半段粉層就不再膨脹,開始呈現有水浮在粉層上的狀態
也就是進入浸泡階段,粉和水的接觸時間會變長
但因為前半段仍有空氣釋出,浸泡和濾泡大概是一半一半
時間的增加也不會太誇張
我給完水大約17秒才進入下一階段,時間略長3秒
這段就開始大量萃取甜感,主要是果酸已經萃取了兩階段
咖啡粉豆心吃水的時間也比較長了,因此甜感會開始集中釋放
✅ 第四種狀態:全浸泡狀態
濾杯內的空氣幾乎已經釋放完畢,我中心給水也只能擠出少量泡泡
而且粉層也不會像先前階段那麼明顯上湧
隨著水量變多,水很快就會淹過咖啡粉,進入全浸泡狀態
這時咖啡粉已經完全泡在水裡,而且細粉已經吃飽水變重
一不小心容易塞住,造成萃取出苦澀味的討厭現象
因此即使這一段已經進入全浸泡,但還是要盡量讓中間的厚粉層浮起
減少粉層夯實造成的不正常淹水狀態
整段流完大概花了25秒左右,這時會釋放出適量的body
讓整體喝起來尾韻綿長一點、支撐力再強一些
但三洋濾杯的快流速仍然不會讓口感過重,算是清爽的body
----
以上四種狀態在三洋梯形濾杯中特別容易觀察到
主要原因是梯形濾杯的落水孔較小,比較不會有水流光光的問題
因此比錐形濾杯容易觀察
錐形濾杯在給水控制比較得宜的情況下,也可以用四次斷水法來觀察
但給水的力道和研磨度就要多試一下,不然可能四個狀態會不清晰
----
觀察粉層變化帶來的流速變化
然後流速變化帶來的風味變化
這不但好玩而且可以讓你的萃取更為精準
動動腦筋+做做實驗,一起讓你的手沖更好喝吧
快流速 在 小雨Wayne Shih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川流濾杯 #作弊濾杯 #咖啡濾杯 #快流速 #陶瓷濾杯
*影片內產品為 米諾咖啡 提供,我並未付費購買*
*I was sent this unit by Mino Coffee to review, I did not pay for it.*
濾杯購買連結(米諾賣場):https://shopee.tw/paulchen
虎記商行開箱影片:https://youtu.be/XbYAuXg6mL4
我沒有販售這個濾杯
粉絲專頁(可以幫你回答問題):https://www.facebook.com/WayneShih78/
想知道我有賣什麼? https://www.cafedrizzle.com.tw
如果你喜歡我的影片歡迎訂閱我的頻道!!
如果你不喜歡我的影片拜託不要訂閱我的頻道!!
如果你有任何疑問歡迎在影片下方提出問題
但我不一定會認真回答你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