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啦!😘18歲結婚行不行』
高中畢業18歲,大家最期待就是去考駕照,當作給自己跨過18歲門檻的慶祝禮物🥳。但是就在今天行政院會調降成年年齡的相關修法草案,將 #年齡由20歲下修為18歲,未來立法院三讀通過後,18歲堪稱完全成年,可以自己買手機、結婚、租房子、申辦信用卡、行動支付等等。
#蘇貞昌院長 講到,18歲公民權修憲正在討論中,政府先盤點法律面,希望讓民眾覺得政府在修憲之前已經做好準備。#政務委員羅秉成 也說,因應國際趨勢,美國、英國與德國等110個國家皆 #採行18歲成年的規定,加上立法院朝野黨團對於18歲公民權、參政權的修憲方案都有共識,因此也決定將民法的成年年紀調降至18歲,除了民法修正以外,其他也規範成年年齡的38條法律也將一併修正。
各位對於成年年齡下修至18歲有什麼看法呢?歡迎一起來研究、討論。🤔
相關新聞:
【妍選街訪】18啦!18歲投票行不行?
https://www.facebook.com/LeeYenhui/videos/270835553968725
政院拍板!18歲「完全成年」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4778349
18歲即為成年人!緩衝期2年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0-08-13/450277
德國駕照年齡 在 Dolly's Leben in Deutschland 朵莉德國生活愛分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在德國老人不老?!
這是其實是個有趣的現象,接下來我想分享的是我在德國的生活經歷,為什麼我會有如此感受呢?!
由於我的公公是個社交活躍的老人,就算他已經年近70歲,但時不時就有個兄弟聚會,無論是去音樂會、博物館參觀、滑雪旅行、下午茶等等活動,他都有一批從年輕時到現在的好朋友。
然後有些好朋友、好同學與他的兄弟姐妹,也因為年輕時一起玩樂,玩著玩著突然看對眼,然後就變成家人,所以朋友、家人圈會重疊,大家感情更緊密、話題也豐富,圈子也變大,但就是固定那幾十個。
也因為如此,我們若出席這些家庭聚會,這些叔叔、伯伯、阿姨、伯母基本上都會出現,他們跟丹尼很熟識,因為從小看到大,丹尼與他們的孩子也曾經一起露營、出去玩過。
有時他們也會到我們家來拜訪,總之,不是三天兩頭見面,但聯繫一直很密切。
不過,從他們身上看不太見老人的影子,除了外貌無法抗力之外,他們的行為舉止都會讓人感覺他們還覺得自己非常年輕。除非他們生病或真的行走不便,才會請人幫忙。
跟我們從小教育的有點不一樣,我們常說老人可能是社會的弱勢,所以看到他們有什麼要幫忙的就趕快去幫忙,有時候不用問,用意會的,然後老人也或許會有期待有人來幫他們,但我經歷的卻有些不同。
例如:我有次也是要幫他們拿盤子、拿菜之類的,他們就會說:我自己來就好!然後我不好意思要去幫廚,也是都要先問需要幫忙嗎?他應允了,才能幫,不然你就可能添麻煩給他,基本上,他們都說不用(這不是客套喔!也不是話中有話,是他老實說,跟我們的文化有點不同,有時說不用,我們還要推敲是真不要還客套不要,在德國多數你聽到什麼就是什麼,不要多想)久而久之,我們每次去當客人自然而然就是坐在沙發上等吃。
丹尼跟我說:他們需要幫忙時會不客氣的直接說,不用擔心。
初期我真的如坐針氈,覺得不幫忙等吃怪怪的!但現在都習慣了。
就是當個吃貨,然後大力稱讚他們做得好,他們就會歡喜到不行,比去幫廚更開心!😂有時給他們成就感,比幫忙更有效。
然後有次我公公在修理我們家的洗手槽跟櫃子,整個人趴在地上,當然要起身時很不便,我正要去扶他時,他也跟我說:我沒這麼老啦!不用扶。
所以幫忙這件事,不是你覺得可幫就幫,是他要覺得他需要你才幫。
到外面也是,有時要幫忙老人時,也不是每個人都樂意讓你幫,當然他們都會很和善,不過,要幫之前最好都要禮貌性的問,需要幫忙嗎?他答應再幫。因為他們總覺得自己可以做的事,為什麼要假他人之手,不是外表看的老,能力就差、就沒用,有時在乎感受比幫忙更重要。當然緊急情況是例外。
雖然年齡及面貌毫不留情的隨時間推移,但只要他們的心態還是年輕的,就不會被老而設限,相信自己還能做很多事,當他們覺得自己不能做時或是沒像年輕時有一樣的功力,他們有時也會對自己生氣。
所以有時候不幫忙會滿足他們我還行的虛榮心,我們還不是社會弱勢、別人的負擔,當然這是有好有壞,就怕他們有個萬一,因此對他們只能循循善誘、親切提醒。請他們不要挑戰自己的極限。
在德國多數老人非常喜歡運動,60、70、80依舊很活躍,登山、騎馬、游泳、騎腳踏車、滑雪等等,我認識的老人都會個一兩樣,甚至全都會,不同的只是可能山不爬那麼高了、游不那麼遠了、騎不那麼快了、滑不那麼陡了,但只要在他能力範圍內,一定都會很積極的參與。除非生病,不然很少會整天待在家裡看電視、等孫子來玩。
開車更別說,把駕照收走,就是拿掉他們的腳,所以之前政府有在考慮是不是要收走老人的駕照,因為年紀大容易反應變慢,進而造成交通意外,但他們抗議的很急遽,所以就不了了之了!我們鄰居婆婆80多歲也是開車趴趴走。
如今,我就盡量依著他們,顧慮他們的感受,並時刻提醒需要幫忙時請你不要客氣,盡量跟我們說,讓他們保留一些虛榮,然後我們再躲在暗處見機行事,而不是自己以為好心、孝順全攬自己做,這樣他們或許會有不被需要的感覺,然後更氣餒。
有時候覺的返老還童這句話說的真有道理,不只是字面意義:即使年老仍煥發青春。
而是有更深層的意義,以前都是父母為了給我們信任,放手後,只是默默的觀察、支持我們成長,如今卻換過來,父母老了,為了讓他們保留對自己的信任感,我們開始默默的在後面觀察他們老去、顧慮他們的生活。
多數人不在意外表變多老,因為這常人無法抗拒,但在意的是能力漸漸短缺,所以當人老時,常常會有憶當年的劇碼發生。
我們就多些耐心聽聽他們的聲音,也不要當他們真的非常的弱勢,不能做這個,不能做那個。
不要你覺得,而是他們覺得,靜靜的觀察,適時的給予協助,並在乎他們的感受,一切都像對孩子般,慢慢傾聽他們的需求,溫柔提醒就好。
#生活經歷僅供分享參考
#希望我們的父母永遠保持健康
#更重要的是讓他們開心
#始終給他們有一個被需要的感覺
#他們還是可以做很多事的
#跟婆婆一起做飯
#還有許多與老人互動的小故事礙於版面就不在這篇贅述
#有機會再分享
#氣溫變高最近都到花園用餐
德國駕照年齡 在 陳曼麗 Chen Manli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調降成年年齡門檻 18歲青年自主權】
今天很高興司法法制委員會周春米召委排了這場「民法成年年齡門檻應否調降」公聽會。因為我看到全世界已有1百多個國家,包括英國、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都已經下修成年年齡為18歲,日本也在2018年、也就是去年將成年人訂為18歲。我認為若透過民法將成年年齡下修至18歲,讓台灣的成年標準能夠一致化是很重要的。
在目前台灣共有57萬8千多名介於18歲到20歲之間的青年。但在日常中卻存在年滿18歲與年滿20歲權利與義務上的差異。像是考駕照、行使公民投票權、服兵役、服公職、須負完全刑事責任、買菸酒…等,都是年滿18歲就開始生效。我們賦予18歲的青年參與公眾決策,讓他們有權用公投票決定國家重大政策,一旦犯罪也必須負起完全刑事責任。
但卻因未滿20歲,在《民法》上仍被視為未成年,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無法自行租屋、在銀行開戶、創業、參與人民團體。要知道18歲的年紀,有許多青年已經高中畢業,要離開自己的家鄉到外地生活。在這樣的限制下,我認為也會降低青年的自主權。
另外台灣的成年標準沒有一致化,也產生一些同件事務上,採取的年齡限制不同的情況。像是18歲可以買「大樂透」,但到20歲才能買「運彩」;18歲可以申請「太魯閣國家公園」當登山領隊,但在「雪霸國家公園」要20歲才能當登山領隊。這些差異跟標準的界定也常讓人產生疑惑。
並不是下修成年年齡後就需要即刻實施,像日本在去年修法通過降低成年門檻後,有訂定四年的緩衝期。倘若台灣的成年標準能夠一致化,在台灣現有的相關法規修正、公民教育、社會輔助...等,也是需要有時間做調整與強化。這部分我認為可以再進一步討論。
最後,成年年齡下修至18歲已是國際社會的潮流。我非常樂見讓現行民法成年年齡於18歲「轉大人」,把自主的權利及義務交還給青年。
IVOD影片:
https://ivod.ly.gov.tw/Play/VOD/116582/300K/N
德國駕照年齡 在 白賓台北橋闖紅燈,女騎士命危(第2頁)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年輕氣盛時,總喜歡綠燈亮了就狂催油門往前衝,隨著年齡增長,覺得這是非常危險的舉動。 ... 最後廣發駕照讓大家上路互相傷害 ... <看更多>
德國駕照年齡 在 Gut!好德- 【德國合法飲酒年齡為16歲! Warum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雖然德國法定成年的年齡是十八歲,十八歲以後有駕照可以獨自開車、可以自做主張結婚、可以抽菸,當然更可以不限酒精濃度地喝酒。但其實根據德國的法律規定,只要年滿14歲,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