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片是什麼?2021金穗獎實驗片單元看點又是什麼?】
.
上週六在信義誠品的選片指南,我負責主講的是實驗片單元。在影評圈以內,我可能算是比別人關注多一點點實驗電影(雖然真的是皮毛),也只是因為我曾寫過一篇實驗片名導吳俊輝老師的專訪。還記得當時去訪的時候挫死,開始惡補瑪雅.黛倫(Maya Deren)等名導的片。
.
在選片指南當天,我先引用了一段吳俊輝老師對實驗片的個人定義,很玄。礙於口述難以清楚表達,在此文字引用我當時的文章內容。
.
「⋯⋯許多人說自己厭惡實驗電影,視之為異類,卻也說不出來自己為何討厭。針對這個問題,吳老師自有一個獨到的見解,他認為從根本來說,其實實驗片才是『真正的電影』,因為從中你可能可以看到電影膠卷的存在,看到影像本身的被介入、操弄等等。與主流電影引導你進入故事相反,實驗電影卻是一再提醒你,你現在所看見的是電影。」
.
如果要更了解實驗片的真諦,建議讀讀這篇專訪,沒想到後來Google搜尋「實驗片」三字,就能直接在第一頁找到這篇文。當初在寫的時候,為自己下定的目標就是,要確保所有人都能看懂,不賣弄太理論性的辭藻。
https://wongwonder.pixnet.net/blog/post/229619348
「挑釁界限,拆穿夢幻」進入實驗片的世界,專訪吳俊輝老師
.
比起中文維基百科開宗明義地寫:「(實驗片)是一種電影拍攝模式,它嚴肅地重新評估了電影慣例,並探討了以非敘述形式替代傳統敘述手法或工作方法。」好像會更清楚一點。
.
今年金穗獎選入的實驗片有其精彩之處,存在可觀作品,但我其實也懷疑,如果真的要嚴格地去檢視實驗片的定義,是不是並不是每一部都真的這麼實驗?有些反而比較像是所謂的錄像藝術、跨類型電影或更廣義的非劇情片。未來金穗獎如果要持續保留這個項目,勢必會面臨到現有分類可能會面臨挑戰的難題,過去台北電影獎也曾有過實驗片單元,但後來也已經廢除。
.
以下附上我在選片指南當天所做的影片介紹,算是草稿,當天並沒有完全照著說,所以內容會跟我用說的不太一樣。但為了讓觀眾更清楚知道賣點,讓大家更有興致去買票,所以稍微有點加油添醋,還請各位實驗先進們見諒。
.
希望今年實驗片單元的票房,能夠有一點點提升,你可能看不懂,但保證你每一部片看完都不會忘記。
.
.
本屆一般組、學生組實驗片介紹,歡迎搭配連結閱讀、欣賞。
.
廖哲儒執導的《殺人狂》,看來顯得斑駁的影像,其實是在重現一位負責執行槍決的法警日復一日的夢魘,反覆不斷的佛經誦讀聲與鬧鐘並置出現,澈底擾亂觀眾的觀影思緒,讓人感受到強烈的焦慮感。
https://youtu.be/kSHiGrVJr_w
.
郭柏萱執導的《Stranger》完全以大特寫來呈現人體的局部,觀眾看完全片都不能知道這到底是同一個人的身體的紀錄,還是不同人體局部的拼貼。從來沒有看過一部作品有這麼密集的身體大特寫,看久了竟然覺得非常不安,自虐性的穿刺畫面,對觀者的承受底線也是一個挑戰。
https://youtu.be/d_tc80XttYw
.
《回流》是這個單元我最喜歡的作品之一,延續了導演前作《異域》與《彼.此》的風格,以3D掃描軟體掃描一個日常的畫面,再讓攝影機深入這個掃描出來的殘缺影像。母親是緬甸華人的導演胡鈞荃這次選擇讓鏡頭走進華新街,那種看來極度詭異的空間感,撕裂了現實,其實或許更貼近導演的記憶的再現。
https://youtu.be/Z5Wy8rnhspQ
.
梁廷毓的《襲奪河》延續了過去的作品《無頭河》,他的作品一向在處理早期台灣的鄉野傳說,包括原漢紛爭與魔神仔等,這次的《襲奪河》則試圖還原早期原住民與客家人的血腥衝突,勾勒出一個靈異傳說,內容包括屠殺與人吃人。導演變造了影像的顏色與質感,使得空間也連帶顯得扭曲。現在坊間很多鬼片都用特效來嚇人,但我在看《襲奪河》的時候,是感覺不僅導演真的相信這世上有鬼,而且也真的有鬼參與演出。如果你投入進去看,大概感受到的恐怖感受不會輸給《女鬼橋》或《粽邪》系列。
https://youtu.be/GoW5fX_d_34
.
在一般組的部分,蘇匯宇導演一人就有兩部提名,分別是《未來的衝擊》與《女性的復仇》,其實本質上是錄像藝術的兩部電影,某種程度上而言也挑戰了實驗電影的定義。《未來的衝擊》片名其實來自未來學大師艾文.托弗勒(Alvin Toffler)的一本著作,作品中讓旁白讀著書中非常晦澀的未來學分析,不過你不用去懂在這些名詞上鑽牛角尖,請享受蘇匯宇打造的極具幽默感的後現代影像。(註:同樣以《手事業》入圍本屆金穗獎的李宜珊導演有驚喜演出。)
https://youtu.be/Jw8FEWPxfb0
.
《女性的復仇》的靈感來自於台灣七〇、八〇年代的女性復仇電影,眼看一群女性衝進一間建築物毒打男人(其中一名女性是導演反串),男性斷頭、穿越女性陰部看到的日本軍官──完全不知道到底發生什麼事──極度挑釁,卻有一種令人難以抵禦的美感。
https://youtu.be/_9Dr_IcyA4I
.
剛才蘇匯宇是把一本理論書籍《未來的衝擊》影像化,洪瑋伶的《K的房間——關於世界的創造與毀滅》則是把柯旗化的《新英文法》(早期台灣人人手一本的權威文法書)給影像化。片中的影像都是來自書中的例句。原來柯旗化是綠島受刑人,導演試圖從柯旗化的例句中,找到一些他對自由、人權的見解,以及對威權的控訴。概念非常有趣的作品。
https://youtu.be/xA1xjkc1zMs
.
最後介紹曾經以劇情短片《野潮》大放異彩、榮獲台北電影獎最佳導演的呂柏勳的新作《聽說他這個人》。導演先描述一個人的行為,我們不知道他長怎樣,再請人去拼貼出那個人可能的長相。一群人七嘴八舌在討論的過程,卻也有人不知道這討論的群眾之中存在暗樁。與其說是實驗電影,它更像是一個會讓人渾身發毛的社會實驗節目,概念相當新穎特殊。
https://youtu.be/Ut5qDWKxiVk
.
.
(附圖為《K的房間——關於世界的創造與毀滅》。)
金馬影展 TGHFF 金穗獎/優良電影劇本
後現代建築英文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都市1◎孫維民
我走進一片危險的叢林
當我走進這座城市
孟克走過空曠的廣場
聽見自己的叫喊在大風中
飄蕩如絕望的幽靈
一枚落葉 一只瘖啞的空罐
梅姬走進暗淡的小巷
經過翻倒的垃圾桶 記憶 貓
半掩的門上掛著花圈
一扇一扇窺望的眼神
圍攏你的孤獨與怖懼
人們走過格思的身旁
一張一張扭曲的鐘面
我走過堅硬的額頭
看見白牙在眼眶裡 森冷地
發光 沒有人真正關心
沒有人真正愛你
雖然他們點頭 微笑
親吻你的冰涼的臉頰
以赤裸的話語 熱情地
擁抱 沒有人真正在意
如果你被糾纏的謊言絆倒
如果魚蟹游於樹顛
如果末日住在隔壁
點亮七根白燭 牆上
移動著他的身影 永遠
這樣眾多的聲音
這樣繁複的動作
禿鷹飛過神殿的斷柱
在空洞的肋骨間
蜘蛛不停地穿梭
死亡 美麗的陷阱
獅子走過沾血的石階
沒有人會來救你
你只是一個人 永遠
一個人 黎汀先生走過
豺狼虎豹走過
沒有子宮的西露小姐端莊地
我走過荒涼的廣場
一首一首冗長的輓歌
一對一對送葬的行列
沒有太陽無聲的輪轉
沒有星光 新浴的月光
只有沒有邊緣的黑暗
只有我一個人 危險地
走進其實並不存在的人群
一座夢魘裡的叢林都市
--
◎作者簡介
孫維民
一九五九年生於嘉義。輔大英文所碩士、成大外文所博士。曾獲中國時報新詩獎及散文獎、臺北文學獎新詩獎、梁實秋文學獎散文獎、藍星詩刊屈原詩獎、優秀青年詩人獎等。著有詩集《拜波之塔》、《異形》、《麒麟》、《日子》、《地表上》,散文集《所羅門與百合花》。
十五歲便開始寫詩,作品質精量少,文字簡潔具現代感卻又飽富靈性、題材多取自生活,看似隨性實則細節與布局嚴謹,字句關連深刻更發人思考;字語質地精純,嘗試音律的可能性。長年浸濡西方文學的背景,即使文字有時刻意低調淡漠,但底蘊情感真摯,不論猥瑣卑賤或是尊爵崇高,作品探討大抵仍回歸人性及救贖,更堅持一種直言不諱的──不與世故妥協的純真。
(簡介取自孫維民《格子鋪》)
--
◎小編林育德賞析
本詩收入在孫維民的詩集《拜波之塔》中的輯四「早春」中。為孫維民同名都市詩3首中的其中一首。以都市作為詩題材的詩人中,有林燿德將都市文明以後現代手法呈現其繽紛繁複的社會樣貌;有林彧以上班族生活之細節作感性抒發,卻很少有如孫維民這般,赤裸地表達對都市的顫慄與恐懼。
細讀孫維民的其他詩作可以發現到,嘉義出身的孫維民,在審美質感上仍奠定在田園基調,且有著善感纖細的本質,一花一草的振顫都足以牽動詩人的感性。雖用字精準內斂,有輕盈的質地,內裡卻飽含幽微的情感變化。像孫維民這樣敏感的田園詩人到了混雜喧囂的都市,其敏銳的感性觸角也被延展到都市冰冷的無機性,以及人群的冷漠上。孫維民所感受到的懼怖與絕望,也被細膩地呈現在這三首都市同名詩作中。
在開頭,便將都市比擬作危機四伏的叢林,惶惶然如身處在孟克筆下的名畫「吶喊」,但即使是深沈的喊叫,都被都市凝重的氛圍給壓縮成稀薄的幽靈、落葉,及空罐所發出的暗啞的回音。走在人口高密度的都市街道,彷彿都能感受到半掩的門扉裡那一雙雙窺視自己的眼神,使詩人更加地不安。而人群冷漠的臉部表情(堅硬的額頭、陰冷如白牙的眼神、虛偽的應答與招呼)則讓詩人感到深刻的孤寂與顫慄。對人群的陌生感即使是「這樣眾多的聲音」、「這樣繁複的動作」,都彷彿只是同一個人在七根蠟燭前所映照出的倒影而已。
走在灰白的水泥建築之間,像走在圍繞著斷著的神殿廢墟與死人的肋骨之間,沒有神的眷顧與人性的溫度,只有啄食屍肉的禿鷹、編織陷阱的蜘蛛、與沾血的獅子這些與死亡相連帶的獵食動物,詩人彷彿成了獵物,正被緊緊的盯視與覬覦。又像是走在送葬的隊伍裡,身旁到處縈繞著死亡的氣味,恐懼與死亡無所不在,無處可逃。
在沒有太陽、沒有月亮、沒有星光等明確指引的黑暗中,孫維民惴惴不安地走在田園詩人最大的夢魘裡——一座冰冷無機的水泥叢林。
--
美術編輯:驀地
圖片來源:Unsplash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孫維民 #都市1 #都市的凝望 #拜波之塔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11/blog-post_26.html
後現代建築英文 在 新新聞周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681期《新新聞》精彩內容
川普力阻華為5G進入美國內幕
川普行政命令特別指出:「這些資通訊的技術與服務儲存並傳輸大量的敏感數據,促進數位經濟的發展,並支撐關鍵的基礎建設及攸關生死的緊急措施。」然而,華為產品進入美國已非一朝一夕,為何在5G服務全面部署前夕,美國要發布這個行政命令呢?
川普出手打擊華為,風颱尾掃到台積電
做筆電代工的電子五哥廣達、仁寶、和碩、英業達與緯創等,他們早年曾是中國代工的受益者,現在卻是電子代工最辛苦的行業。面對突如其來加徵關稅的大衝擊,還好大部分的電子大廠,從去年四月貿易戰開打以來就有所準備。
美中激戰重塑全球電子業供應鏈,東協獲利?
由於中國近年來工資上漲、五險一金、環保標準與技術升級壓力,許多台商早在二○一○年前後就把重心移往東南亞,或者採取兩地都有生產基地的方式進行調節。然而東協國家內政外交都各有問題,要取代中國仍有許多變數。
黨政高層強力固票,同性伴侶結婚成真
府、院、黨團高層在立院表決婚專法前兩天(五月十五日)緊急開會。據透露,蘇貞昌與柯建銘在會議上還發生爭執,蘇貞昌堅持基於人權立場,第四條向戶政機關辦理結婚登記條文,不該抽掉「結婚」兩字。
支持同婚,七藍委遭同志圍剿,部分綠委遭鄉親「洗臉」
超過三分之二綠委為同婚專法投下贊成票,其中蔡易餘無奈表示,許多鄉親不諒解,真的有人當他的面說:「下次不投你了!」另一綠委周春米則強調,未來就是溝通對話、相互包容的過程。而在關鍵條文投下贊成票的七位藍委,同樣面對黨內如炸鍋般的抨擊。
延長馬、吳境管,蔡英文防北京做文章衝擊選情
馬英九若訪中必進行「馬習二會」,將引發兩岸及國際高度關注,萬一習藉機釋出對台利多或修正「九二共識」的說法,將直接衝擊蔡英文主打的「反中牌」,不利明年總統大選選情。
貝聿銘:徘徊在前現代與後現代的建築大師
貝聿銘展現不斷自我挑戰的決心,以及絕對不屈服的個人意志,是所有人都可認知也尊敬的特質。他透過私下斡旋的魅力,與本無私交的兩位峰頂政治人物做晤談,取得重要建築物的設計權,也未辜負這樣的機會,藉此把自己在建築界的地位推進到全新層次。
詹宏志重批中華郵政招標案,蘇揆出手救蔡政府威信
就資料顯示,中華郵政物流園區的確肩負著「物流公用服務平台」的政策使命。但因招標文件設計及相關招標過程有疏漏,並未規定每家業者承租單元的上限,導致政府美意被破壞。面對詹宏志挾著高人氣重批,蘇貞昌也只能吞下去,要求交通部火速止血。
英系監委和尤美女的「司改」跑錯了路
司法機關向來為我國最不受信任的機關之一,司法改革也一直是蔡政府改革的主要目標。然而,監察院彈劾台中地檢署檢察官陳隆翔,與民進黨立法委員尤美女提出《法官法》修正版本,與司法改革的目標恐係南轅北轍,而近乎緣木求魚。
小英、賴神的「柯文哲算計」,覺得自己更能搶白色選票
民進黨要贏總統,必須抓住目前民調二○%上下、穩定支持柯文哲的選票。如果柯出來選,要盡量減低他在中間選民的得票;如果最後他沒選,也要避免親柯的選民跑向藍營。英德兩陣營,都認為他們能把這件事做得比對方好。
一群師出無名的總統參選人
明年大選攸關台灣前途,但目前表態有意參選的八個人,他們格局都甚小,他們高舉出征大旗,卻師出無名,不知為何而戰。領先者靠的只有人氣,而人氣如流水,退潮之後又將如何?
國安局長彭勝竹國會愛蹺課,藍綠立委森77
國安局長彭勝竹因請假,未出席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藍綠立委對彭常喬掉排定議程同感不滿,再加上由副局長柯承亨代打,也令人聯想起敏感人事話題。
柯P拆違建不給力?北市頂加房價鹹魚翻身
一五年到一七年間,北市發生多起頂加違建火災,奪走數條人命。當時市長柯文哲發下豪語要追殺違建,老公寓頂樓物件因此淪為票房毒藥,房價不僅殺到地板上,還沒什麼人要買,交易量急凍。誰又能想到才短短幾年,台北市公寓頂樓房價竟又鹹魚翻身!
教廷國務卿談兩岸:「對話是唯一道路」
梵蒂岡國務卿帕洛林十幾年前開始與中國交手,身為中、梵關係的執行者,他建議台灣透過直接接觸熟悉對岸,從友誼、綿延不斷的關係創造信任,「這是我們多年累積下來的經驗,慢慢打造信任關係後,然後進展到談判的層級。」
監院變司法第四審?檢察官怒了!
台中地檢署檢察官陳隆翔,因偵辦曲棍球協會案被監委認定違法失職而遭彈劾,陳隆翔即刻展開自救,在檢察官內部論壇發文逐一反駁監委的法律質疑,法務部長蔡清祥、檢察總長江惠民不但出聲力挺,更有千餘名司法官連署抗議監院任意侵越檢察權。
消費者的厚愛還夠義美高志明消費幾次?
從工廠冷凍庫發現各類逾期食品、泡芙產品使用過期原料到鮮奶酸敗,被譽為「食品界模範生」的義美,雖屢次冒出食安問題,但總能安然無事。當許多消費者不願意給味全重生機會時,高志明應更珍惜消費者的厚愛,理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道理。
蘇揆不只求不失分 部下沒加分就砍
快速回應民意、斬斷蔓延的「政治蟑螂介入」傳聞,敲山震虎,至少對明年執政黨的選舉不扣分,行政院幕僚認為這才是蘇貞昌目前施政的核心思維。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說,蘇對有爭議的主管一旦犯錯會立即處理。
韓國瑜參選總統正當性逐漸被掏空
國民黨資深黨務人士坦言:如今韓國瑜的民調支持度已輸給柯P,藍綠對決也無明顯優勢,既然未必穩操勝券,「韓國瑜又有何理由頂著落跑罵名選總統?萬一沒當選,韓流氣勢潰散,高雄市長連任將非常困難。」
北京在重塑中國人民的抗美意識
在川普政府確定對中國商品提高關稅,並對華為出手後,北京政府開始在網路、傳統媒體上,煽動中國人民的仇外意識,甚至拉出了抗美援朝時代的老電影,企圖喚起民眾共抗「邪惡美帝」的記憶,而看來是有效果的。
日企也逃出中國 經濟差安倍壓力大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不過地理、政治、經濟都是美中的「夾心餅乾」,兩頭大象打架,日本就算是熊也會受傷。受中美貿易戰影響,日本企業整體淨利比二○一七年度減少七.三%,是安倍政府上台以來最大跌幅。
一場讓綠委慷慨赴義的悲壯表決
同婚專法表決時,不少民進黨立委邊苦笑邊按贊成鍵,有人開玩笑說:「我現在每按下一次贊成,我就少一千票。」但也有南部立委直指,公投票數如此驚人,背後政治動員成分高,已非實質、理性討論議題,「多數人都拿『菜單』盲投」,加上民進黨棄守使然。